散热器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发展_第1页
散热器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发展_第2页
散热器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发展_第3页
散热器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散热器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发展1 引言传统散热方式主要是空气冷却、强制风冷散热以及水冷散热。(1) 空气冷却也称自然冷却,一般是将电子元器件的发热核心部位与型材散热器相接触,通过空气的自然对流方式将热传导出来。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缺点是散热功率低。(2)风冷散热这是目前最普遍的散热方式,一般是将电力电子元器件的发热核心部位与散热器相接触将热传导出来,然后再通过风扇转动,来加强空气的流动,通过强制对流的方式将散热片上的热传至周围的环境。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缺点:降温的效果有限,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并且具有噪音,风扇的使用寿命也有限制。(3) 水冷散热

2、其原理是利用水泵驱动水流经过热源,进行吸热传递。优点:水冷散热效率高,热传导率为传统风冷方式的20倍以上,可以解决几百至数千瓦的散热问题,是风冷效果所不能比拟的。因为即使是散热效率最高的涡轮风扇风冷散热,其温度比水冷散热也要高大约10;相比于风冷散热,水冷散热因为没有风扇,所以不会产生振动现象,也无风冷散热的高噪音。缺点:需要良好的通风环境,并且体积大,安装和维护不方便,容易滴漏、安全性不高,价格一般也相对较高。(4) 热管散热热管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新型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它利用毛吸作用等流体原理,起到良好的制冷效果。具有极高的导热性、良好的等温

3、性、冷热两侧的传热面积可任意改变、可远距离传热、温度可控制等特点。将热管散热器的基板与晶闸管、igbt、igct等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管芯紧密接触,可直接将管芯的热量快速导出。通过对上述几种散热方式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热管散热相对于其他几种传统散热方式存在以下的优势: 热管散热技术具有散热效果好,热阻相对小,使用寿命长,传热快的优点。热管的热导系数是普通金属的100倍以上; 传热方向可逆,不管任何一端都能成为蒸发端和冷凝端; 优良的热响应性。热管内汽化的蒸汽能以接近音速的速度传输,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导热效果; 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体积小,维护方便; 无功耗、无噪音、符合工业“绿色”的要求;

4、可以在无重力场的环境下使用。综上所述:热管传热利用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通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以外。采用热管技术使得散热器即便采用低转速、低风量电机,甚至不需风机,完全采用自冷方式,同样可以得到满意的散热效果,使得困扰风冷散热的噪音问题以及大功率电力模块散热问题得到良好解决,随着热管加工工艺的不断改善,其可靠性、安全性、耐用性将会更加提高,而成本和价格也会进一步降低。热管散热器将有着传统散热器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的出现开辟了散热行业的新天地。2 热管的基本工作原理2.1 工作原理物体的吸热、放热是相对的,凡是有温度差存在的时候,就必然出现热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

5、现象。热传递有三种方式:辐射、对流、传导,其中热传导最快。热管就是利用蒸发制冷,使得热管两端温度差很大,使热量快速传导。一般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热管内部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即工质),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管壁有吸液芯,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热管一端为蒸发段(简称热端),另外一端为冷凝段(简称冷端),当热管蒸发段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止,金旗舰钢制散热器60/70 jinqijian量由热管一端传至另外一端。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

6、不断地传导开来。2.2 组成与工作过程典型的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将管内抽成1.3(10-110-4)pa的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工作液体(即工质),使紧贴管内壁毛细多孔材料中的吸液芯充满液体后加以密封。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加热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冷却段),根据应用需要在两段中间可布置绝热段。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细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己,热量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端。热管在实现这一热量转移的过程中,包含了以下六个相互关联的主要过程:(1)热量从热源通过热管管壁和充满工作液体的吸液芯传递到(液汽)分界面;(2)液体在蒸发段内的(液汽)分界面上蒸发;(3)蒸汽腔内的蒸汽从蒸发段流到冷凝段;(4)蒸汽在冷凝段内的(汽液)分界面上凝结;(5)热量从(汽液)分界面通过吸液芯、液体和管壁传给冷源;(6)在吸液芯内由于毛细作用使冷凝后的工作液体回流到蒸发段。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