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采收率复习重点_第1页
提高采收率复习重点_第2页
提高采收率复习重点_第3页
提高采收率复习重点_第4页
提高采收率复习重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词解释1. 三次采油:针对二次采油未能采出的残余油和剩余油,采用向油层注入其它驱油工作剂或引入其它能量开采原油的方法称为三次采油。2孔隙结构:油层岩石孔隙的形态、大小、分布状况、相互关系以及与孔间通道的组合方式称为孔隙结构。3宏观非均质性:是指油层岩性、物性、厚度等在平面上和垂向上的差异。4附着功:是指将单位面积的固-液界面拉开变成液气和固气表面所做的功。5润湿:是固体表面上的气体被液体取代的过程。 润湿滞后:三相润湿周界,沿固体表面移动迟缓,而产生润湿接触角改变的现象。6、水解度: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上已经发生水解反应的单元数占总单元数的百分数。7、流变性:是指流体在外力场作用下发生流动和

2、变形的特性。8、残余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是指注入聚合物前后盐水的流度比。9、阻力系数:指水通过岩芯的流度与聚合物溶液通过岩芯的流度之比。10、有效粘度:指聚合物溶液通过多孔介质的实际粘度,由剪切粘度和拉伸粘度两部分构成11、调剖:是指从注水井进行封堵高渗透层,调整注水层段的吸水剖面。12、堵水:是指从油井进行封堵高渗透层,减少油井的产水。13、突破压力梯度:是指当岩心出口端流出第一滴液体时,在岩心两端所施加的压力差与岩心长度的比值。14、乳化:一种液体或多种液体以微小的液珠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的过程叫乳化,形成的乳液称为乳状液。15、增溶作用:增溶作用是指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达到CM

3、C之后,在水中难溶或不溶的有机物(如油)的溶解度显著增大的作用。16、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时,在水中开始行成胶束的浓度,以CMC表示 。17、原油酸值;指中和1g原油(pH=7)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一般说来,若要碱水驱使界面张力显著下降,原油的酸值应大于0.5mg/g。18、三元复合驱:指在注入水中加入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的复合体系驱油的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19、混相性: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后能够形成均相体系的性质。20、液化石油气(LPG):把C2C6烃含量大于50%的石油气称为液化石油气(LPG) ;21、凝析式气体混相驱:注入气中的轻质烃和中间烃组分凝析到原油

4、中,改变原油的组成(加富原油),使其与注入气混相。22、蒸发式气体混相驱:注入气从原油中抽提轻质烃和中间烃类组分,改变注入气的组成(加富气相),使其与原油混相。23、质量热容:指使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时所需的热量。24、过热蒸汽:指温度超过一定压力下饱和温度的蒸汽叫过热蒸汽。二、填空题1、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各种组分单独与水接触时的 ( 界面张力 ) 差异较大。石油成分中对界面张力影响最大的是( 极性 )组份,因此石油中( 非极性 )组分越少,界面张力越小。2、提高温度将(降低)气-水和气-油的表面张力。压力降低气-水和气-油的表面张力将(升高)。压力降低,表面自由能(升高),温度升高,

5、表面自由能(降低)。3、非润湿相排驱润湿相的过程是两相渗流中的(驱替过程),润湿相排驱非润湿相的过程是两相渗流中的(吸吮过程)。4、有效渗透率总是(小于)绝对渗透率,各相相对渗透率之和总是(小于1)。某一相饱和度增加,其有效渗透率也随之(增大)。5、随着岩石由亲水向亲油转化,油的相对渗透率趋于(降低),水的相对渗透率趋于(升高)。判断6 、产生润湿滞后的原因与(润湿性变化 )和(孔隙几何形状 )有关。润湿相在孔隙壁,相对渗透率下降。7、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上有(酰胺基)和(羧钠基)两种官能团。8、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水中的溶解性能取决于聚合物制品的(形态)、(分子量)、(颗粒尺寸)、分散方

6、法以及水的温度等诸多条件。9、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强烈地依赖于溶液中电解质的含量;这一现象称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盐敏效应)。10、极性分子结构的高分子物质溶解于(极性)溶剂中;非极性分子结构的高分子物质溶解于(非极性)溶剂中;强极性分子结构的高分子物质溶解于(强极性)溶剂中,这就是极性相似原则。11、液体分子间因相对运动所产生的这种内摩擦阻力就称为液体的(粘度)。可见液体的(粘度)与(运动)紧密相关。12、根据质点颗粒分散程度的不同,可以将非牛顿流体分为(悬浊液)、(胶体溶液)和(分子溶液)。13、聚合物吸附影响因素当中,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少);浓度增大,吸附量(增加);聚合物水

7、解度增加,吸附量(减小);水中含盐量增加,吸附量(增大);聚合物吸附影响因素:岩石比表面越大,吸附量越大;粘土矿物吸附量较大,阳离子型聚合物吸附比阴离子型大;温度升高,吸附减少;浓度增大,吸附增加;聚合物水解度增加,吸附量减小;水中含盐量增加,吸附量增大;14、表面活性剂的分子是由(非极性的亲油)基和(极性的亲水)基两部分组成,这样构成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两亲性既亲油又亲水)性。15、 对于表面活性剂稀溶液,聚合物的存在使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CMC( 增大 ),使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CMC( 减小 )。16、乳状液的类型不仅与相体积有关,也与乳化剂的性能有关。就分子结构而言,如果乳化剂分子结构中

8、亲水基的亲水能力大于亲油基的亲油能力的话,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使油、水形成稳定的( 水包油 )型乳状液;反之,则往往易使其形成稳定的( 油包水 )型乳状液。17、微乳液有两种基本类型和一种过渡类型,即( 水外相微乳液 )、(油外相微乳液)和过渡相微乳液。18、从表面活性剂的电荷密度和HLB值都可以判断其亲水或亲油性能。19、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随HLB的增大而增大。20、用不同HLB的醇可以与石油磺酸盐复配成不同类型的微乳液。短链醇有助于生成O/W型微乳液,长链醇有助于生成W/O型微乳液。21、矿化度对碱水驱油有明显的影响,随矿化度的增加,形成的乳状液由( 水包油 )型转化为( 油包水 )型,而且

9、乳状液稳定。三.问答题1波及体积系数(宏观驱油效率 ):是指被驱替流体驱扫过的油藏体积与原始油藏体积之比:2洗油效率(微观驱油效率 ):驱替流体波及范围内驱走的原油体积与驱替流体波及范围内总含油体积之比。3、影响石油采收率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采收率的因素有油层非均质性、油层渗透率差异、油层沉积韵律、流体粘度、水/油流度比、毛细管阻力、毛管数、油层岩石原始润湿性和布井方式等。(分影响注水波及体积系数和洗油效率)4、为什么润湿滞后对渗流总是不利的?答:因为对于亲水岩石,在油驱水过程中,毛细管压力Pc是阻力,润湿滞后加大了这一阻力。而在水驱油过程中,毛细管压力Pc是动力,润湿滞后减小了这一动力。可

10、见润湿滞后对于渗流总是不利的。5、简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在不同剪切条件下的流变特性?答: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流变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流动过程中发生形变的一种特性,在很小的剪切速率下,大分子构象分布不改变,流动对结构没有影响,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不因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当剪切速率较大时,在切应力的作用下高分子构象发生了变化,长链高分子偏离平衡态构象,而沿流动方向取向,使得聚合物解缠和分子链彼此分离,从而降低了相互运动阻力,这时聚合物溶液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下降; 当剪切速率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大分子取向达到极限状态,取向程度不再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聚合物溶液遵守牛顿流动定律;当剪切速

11、率再增加时,主链的相邻键偏离了正常的键角,从而产生了弹性恢复力,聚合物溶液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升高;当剪切速率增加到足以使高分子链断裂时,发生了聚合物降解,聚合物溶液粘度下降。6、简答高分子聚合物的溶解过程?答:高分子聚合物的溶解过程要经过两个阶段:先是溶剂分子渗入聚合物内部,使聚合物体积膨胀,然后才是高分子均匀地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完全溶解的分子分散体系。7、简述聚合物驱机理。 答:概括起来聚合物驱机理有:1、降低油/水粘度比;2、降低水/油流度比;3、降低注水地层渗透率;4、产生流体转向效应;5、提高油相分流系数;8、利用PI决策技术对注水井调剖的意义? 答:利用PI决策技术可以判断高含水

12、油田整体调剖的必要性;确定需要调剖的具体井号;选择适当的调剖剂类型;计算调剖剂用量;评价调剖施工效果以及确定需重复施工的时机。9、利用WI值对油井堵水的意义? 答:WI值越大,油井水侵速度越快,该井越需要堵水;WI值越大,油井堵水需要堵水剂的强度越大,可为油井堵水选择堵水剂提供依据;WI值越大,油井堵水需要堵水剂量越多,可为油井堵水计算堵水剂用量建立新的方法。10.油井产水原因及危害答:1、原因:油层的非均质性和水油流度比不同以及油层开采后压力降低造成边水内侵、底水上锥,注采失调等是注水效率低、油井见水早、含水率上升快、油层水淹、油井产量大幅度下降的根源。2、危害:油井出水严重影响油井生产的经

13、济效果,使经济效果好的井降为无工业价值的井。油井出水后:1)使非胶结性储油层结构破坏,造成油井出砂;2)增加了液体比重,井底回压增加,使自喷井丧失自喷能力转入机械抽油;3)腐蚀井下设备,造成严重的油井事故;4)消耗地层能量,降低抽油泵的工作效率,影响油井产量;5)增加地面脱水的费用,并使整个生产工艺复杂化。11、简述活性水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答:活性水驱是指表面活性剂浓度小于临界胶束浓度的表面活性剂驱油法,其提高采收率具有降低界面张力、乳化、润湿反转、提高岩石表面电荷密度、聚并形成油带和改变原油流变性等机理。12.增溶与乳化的不同答:增溶与乳化有所不同,增溶过程是被增溶物以整团的形式溶入胶束区域内,它仅仅是被增溶物在胶束中“溶解”,不增加体系的界面面积,所以是一个热力学稳定体系;而乳化作用是增加相界面的分散过程,从而使体系的界面能增加,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13.活性水驱机理 活性水驱是以活性水为驱油剂的驱油法,是最简单的表面活性剂驱。活性水驱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驱油剂与油之间的界面张力,提高驱油剂的洗油效率。由于活性水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较低,加上它在地层岩石表面的吸附损失,所以要使活性水起到影响地层的作用,就必须注入大量的驱油剂溶液,这就是活性水驱的“低浓度、大段塞”特点。14、气驱存在的问题?答:气驱存在流度控制、沥青质析出、金属腐蚀、结垢、非烃气体分离和混相注入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