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某药业生物医药研发营销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江西某药业生物医药研发营销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江西某药业生物医药研发营销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江西某药业生物医药研发营销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江西某药业生物医药研发营销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XX药业有限公司生物医药研发营销中心建设项目中国江西二零一一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概要1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建设性质1113项目负责人1114项目建设地点1115项目建设规划1116项目建设期限1117项目投资规模1118项目建设规模212项目提出背景3121医药业发展前景3122当地市场发展形势4123企业发展规划513项目承建单位5131公司概况5132公司简介514编制依据615编制原则616研究范围717综合评价7第二章项目可行性及必要性分析821项目可行性分析821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8212公司当前实力支持8213项目成员技术实力922项目必要性分析13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1431我国医药产业现状分析14311过去十年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14312“十二五”中国医药行业的展望1532我国医药对外贸易运行情况16321医药进出口全面恢复16322我国医药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加强17323新兴医药市场快速发展1733我国中药行业分析18331我国中药行业现状分析18332我国中药行业发展趋势19333中药在国外市场的发展2134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趋势22341化学药物方面23342中药天然药物方面23343生物制药方面24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2541地理位置选择2543区域发展状况26第五章运营及管理策略2751运营策略27511产业结构转型的总体规划27512搭建复合功能和综合服务的医药研发营销平台27513坚持差异化经营理念2752管理策略27521建设期施工管理27522实施期资金管理29523操作期人员管理29第六章总体建设方案3161建设规划3162工程管线布置方案3163土建方案32631方案指导原则32632土建方案的选择3264建设内容32641主要设施32642辅助设施32643生活设施3364建设规模3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4第七章环保和节能3571节能设计依据3572主要节能措施3573环保依据及设计原则3673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36732设计原则3674主要污染源防治措施3675绿化措施38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3981设计依据3982概况3983劳动安全40831防火防爆设计40832电力40833防静电防雷措施4084劳动卫生41841防暑降温41842卫生41843噪声41844照明41第九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4291企业组织机构4292激励和约束机制4293人力资源管理43941员工来源43942人员培训44943福利待遇44第十章项目实施规划45101建设规划45102建设工期45103实施进度安排45第十一章投资估算47111投资估算依据47112项目投资估算47113资金来源48114资金使用和管理48第十二章财务评价50121基本数据的确立501211产品价格501212其他计算参数501213成本费用估算51122财务盈利能力分析511221财务现金流分析511222静态分析结果511223不确定性分析51123财务评价结论53第十三章风险分析及规避55131项目风险因素5513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551312技术风险551313核心研发人员流失风险561314市场风险561315资金管理风险57132风险规避对策5713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5713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571323核心研发人员流失风险规避对策581324市场风险规避对策591325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59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61141政策可行性61142市场可行性61143技术可行性61144管理可行性61145效益可行性61146结论62147建议62附录63附件1工资及福利费预测表64附件2产品销售收入预测表65附件3总成本费用估算表66附件4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67附件5损益和利润分配表68附件6固定资产折旧费计算表69附件7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70附件8流动资金估算表71附件9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72附件10资产负债表73附件11资金来源和运用表74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生物医药研发营销中心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3项目负责人童云星先生114项目建设地点江西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115项目建设规划本项目建设周期为三年,项目用地350亩,投资4545亿元。116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从2011年3月开始到2014年3月结束,建设期为三年。117项目投资规模本项目总投资金额为45450万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450万元,流动资金10000万元,自筹资金为20450万元,还需通过融资方式获得25000万元。118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总占地面积350亩,建筑占地面积8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21万平方米。建筑密度3493,容积率为0518,绿地面积80000平方米,绿地率3428。序号项目建筑占地面积数量层数建筑面积备注1办公科研区建筑面积260003100011研究院办公大楼100013300012中试生产基地22000112200013营销中心办公大楼200012400014动物试验大楼10001220002生活配套区建筑面积205005500021教授专家公寓楼2000151000022员工宿舍楼6000253000023图书室50012100024员工浴室100012200025休息活动室300011300026医院100012200027中心锅炉房100021100028中心配电房100021100029员工食堂50001150003仓储物流区200002000031仓库10000111000032物流中心800011800033车库20001120004区域综合配套设施150001500041门卫2001120042围墙隔离带6800121680043景观带80001180005规划综合配套设施15180011151800不计入建筑51绿化植被80000118000012项目提出背景121医药业发展前景十二五生物医药振兴规划将在2011年年内出台,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确定了生物医药发展的重点,包括基因药物、蛋白药物、单抗克隆药物、治疗性疫苗、小分子化学药物等。同时,国家将拿出100多亿元来支持重大新药创制,平均每个新药持获得5001000万元的项目资金。针对医药行业的改革,国家也一直不断的出台相应的政策。2010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把重要产业的发展提上日程。金融界首席分析师表示,国家出台生物医药发展规划,主要是为了发展新兴产业规划。因为在国家重点发展的几大类新兴产业规划中,就把生物医药行业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的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不均衡,具备生物研发实力的企业不是很多。另外,国际上又出现了超级病菌,这也让生物医药又被抬升了国际地位,因为研制和攻克一些疑难病症都是需要生物医药来完成的。要想在这次医药规划中分得一杯羹,必须要涉及新兴制剂和新兴药品的医药公司才能有机会获得。现在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对相关企业来说是利好的,而生物医药振兴规划的出台,到医药公司真正的消化,需要时间的考验,国内医药公司能否抓住时机,在医药行业规划中分得一杯羹,将值得期待。医药工业历来被称为“常青产业”,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一直是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医药技术在竞争中迅猛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推动下,世界医药行业的发展呈现两大趋势一是超大规模的跨国52道路、操场、水池、车位718001171800合计81500121000制药公司资本购并活动高潮迭起;二是医药高新技术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中国医药界承受着强大的冲击。近几年,跨国制药公司分别在我国投资办厂,使我们看到无论是在技术水平、生产设施设备、生产规模、还是管理水平上国内医药企业与之均存在巨大的差距。同时,面对国内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以全新的视野,迎接挑战,兴利除弊,尽快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并形成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推动科技与产业结合,加强科技成果产业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从而提高医药行业的整体水平。122当地市场发展形势江西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直属南昌市人民政府管辖,是省级重点开发区,江西省唯一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开发区内光电、机械、食品等产业正在加速聚集,2006年,拥有224家子公司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富士科技正式进驻桑海,标志着桑海号巨轮开启了她的国际化之旅。2007年,江西北洋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1000吨安赛蜜生产线项目在桑海开发区正式投产。目前中国安赛蜜的年生产能力不足5000吨,生产企业只有6家。与此同时,开发区内房地产、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国内房地产巨头纷纷抢滩,碧桂园的进入将大大提升江西省房地产开发水平。为响应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央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及温家宝总理的讲话精神;“发挥科学技术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惠民生的重要支撑作用,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指示。加快“南昌国家生物医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步伐,投资建设“生物医药研发营销中心建设项目”是带动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123企业发展规划江西XX药业有限公司联合XXX共同合作开发建设,以生物医药研发、营销、实验中试、生产为基础,未来发展化学医药,中医医药为一体的综合性研发营销中心。13项目承建单位131公司概况该项目投资开发周期长,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成立一家独立、高效、互惠互利的股份制合资公司来运作。本项目拟成立的合资公司为江西海生实业股份责任公司(预名)。合资公司成立之前,本项目的一切事务将由江西XX药业有限公司负责操作。企业名称江西XX药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实收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132公司简介江西XX药业有限公司前身为江西XX制药厂,创建于1967年,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2004年6月公司通过国家级GMP认证,员工队伍素质、管理水平、应变决策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占地100亩,现有资产总值12000万元,产能规模30000万元。14编制依据(1)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4)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5)现代财务会计;(6)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7)项目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8)国家和南昌市有关的法规和政策规定。(9)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15编制原则(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5)注重环境保护,设计中注重建设垃圾处理方案,在建设过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16研究范围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改造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17综合评价本项目的建设旨在强化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形成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本中心的建设可充分利用公司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经验积累等,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中心,项目符合科技和经济发展规律的企业创新机制,不仅使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还可使公司技术水平更上一台阶。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将具有极强的社会效益。所以,本项目可行。第二章项目可行性及必要性分析21项目可行性分析21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药品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有力武器,药品的复杂性、医用专属性、质量严格性、生产规范性、使用两重性、审批科学性、检验专属性、使用时效性、效益无价性等特殊性决定了药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必须强化监督管理,实现药品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从而保证药品研制、生产、使用的质量。将现代化学药品研究方法和技术同传统中药相结合,实现中药现代化,是中药研究的方向,也是中药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为使我国药品管理尽快和国际接轨,我国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行实施GLP、GCP、GMP、GSP,使我国药品管理上一个新台阶。生物医药研发营销中心基地建设项目切实贯彻国家实现中央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导思想,紧跟江西省南昌市政府打造位于昌九工业走廊的“南昌生物医药之都”建设的总体规划的步伐,在一个有利的大背景、大环境下进行项目的开发。项目建成后将大大促进南昌国家生物医药经济开发区的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填补开发区生物医药研发产业空白,形成国家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区域性生物医药产业化格局。该项目所引进的先进的医药研发技术、设备、专家及成立技术产权交易所和药品营销展示中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医药产业停留在中高级加工销售阶段的局面,弥补开发区产业结构的缺憾与不足。符合南昌桑海经济开发区的国家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发展定位。212公司当前实力支持江西众心药业有限公司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实力雄厚,投资涉及多个医药产品,公司占地100亩,现有资产总值12000万元,产能规模30000万元。并备医药研发中心操作能力,降低了经营风险,同时拥有丰富的医药营销行业精英成功运作经验,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证。213项目成员技术实力在技术研发之所有项目中,人力资源主要从自有、外招、培训三个方面来得到满足。其中,自有人才在人员支持中占主要地位。以研究营销中心首席科研专家陈厚琦博士为核心的专家技术团队是一个既懂管理营销又懂科学研究开发;既能高瞻远瞩又能务实创新的实干型企业经营团队。1陈厚琦博士陈厚琦博士于1982年赴美国,在美国伊利诺州伊利诺大学香槟校区完成了遗传学硕士学位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89至1994年于伊利诺大学芝加哥校区癌症研究中心从事肿瘤生物学研究。尔后,在该大学医学院肿瘤外科系任教授,从事癌症的免疫治疗研究,涉及多方面的前沿性研究开发。在多年的研究中,陈博士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与前沿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交流。陈博士通过研究发现就像在化疗过程中癌细胞会对化疗使用的药物会产生抗药性一样,无论是免疫治疗的新途径,还是用传统医学如中医方法治疗癌症,癌细胞都可能产生对免疫细胞的抗性,从而导致治疗失败。出现这种抗性的关键是癌细胞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内部基因表达异常,使癌细胞陈厚琦博士抵抗程序性死亡抗细胞凋亡。癌细胞抵抗细胞凋亡,是癌症治疗失败和复发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癌症研究中的盲点。近年来,陈博士将研究的重点聚焦在如何通过天然化合物阻止癌细胞对免疫细胞产生抗性。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新的研究正在结出硕果,有望在崎岖道路的攀登上达到新的高峰,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2000年后,陈博士在美国芝加哥创建自然康复中心,在为当地民众服务,指导他们逆转多种慢性疾病的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在多年的研究、健康教育和逆转慢性疾病的康复实践中,他取得了宝贵的成功经验。在2008年10月于北京召开的国际抗衰老医学大会上,他的论文战胜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冠心病和脑中风获得优秀论文荣誉证书。他的论文第一次从抗衰老医学的角度提出唯有综合性干预心脑血管疾病,才能战胜这一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2009年11月在香港召开第三届世界自然医学高层论坛上,陈厚琦博士获得“杰出自然医学专家”奖和“医圣勋章”。陈厚琦博士虽已年届花甲,但仍怀抱着赤子之心从美国归来,满怀着对祖国和对同胞的关爱,大力宣传当前国际医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介绍逆转各种慢性疾病的自然医学途径。近年来,他多次回国,在全国各地作了数十场报告和交流,反响巨大。他总结了二十多个自然医学和抗衰老医学专题,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贡献给国内同胞。健康危机和自然康复、战胜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冠心病和脑中风、抗衰老医学和逆转慢性疾病、营养和饮食错误与慢性疾病和癌症防治康复新思考、自然医学的历史使命、中医养生与经络能量控制论等健康专题报告,是陈博士近年来广为宣传的內容。通过听取这些健康报告,許多听众表示获益匪浅;更有众多的慢性病患者经抗衰老医学康复方法,有效地逆转了多种慢性疾病。2肖培根院士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中药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巨大贡献在40余年的科研工作中,他一直致力于发展我国的药用植物学事业,是中国药用植物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早在50年代末,肖培根教授就领导并投身于全国中草药资源普查,足迹满及全国各地。在长期调查的基础上,主持编写了中药志、中国本草图录等科学专著,对中国中草药资源和传统疗效及现代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的、科学的整理,为合理开发利用我国中草药资源奠定了基础。多年来他还一直致力于发展一门包括植物系统、化学成分、传统疗效和药理作用及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渗透的新学科药用植物亲缘学,这门学科的建立将对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及新药源寻找起理论指导作用。1983年肖培根教授被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后改名为药用植物研究所)的首任所长。在他领导下,经过全所职工10多年艰苦奋斗,使研究所成为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专业研究机构。荣誉成果他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或主要参与编写专著21部(卷)。获国家级成果奖1项,部、院级成果奖7项。培养博士及硕士生52名。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国际传统药物学大会上当选为国际传统药物学会主席,1994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首批院士,现任该学部常务委员。1996年6月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利用及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目前他正致力于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促进中药走向国际。肖教授一直从事中药、药用植物及传统药物的研究,是国内药学肖培根常务委员学报、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杂志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是国际著名杂志PHYTOMEDICINE、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的编委。先后主编了新编中药志、中国本草图录、新华本草纲要等著作2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0余篇,曾获国家成果奖一项,部级成果奖八项,先后培养博士生40名,硕士生25名。由于肖教授在中药研究方面的贡献,1998年曾获得第三届立夫中医药学术奖获奖人;2001年获求实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02年获得香港浸会大学荣誉理学博士。3孙晓波博士孙晓波博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曾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家级新药、基本药物、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基金等评审专家;担任中药现代化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药药理与临床、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编委等职。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名青年科技标兵;获中国第二届百名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材工程;获人事部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开展科技活动重点资助和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主要成果及课题70余项。30余项成果等分获国家、省部级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近40项科研课题得到国家与省部级资助,其中国家二类新药龙牙冠心康胶囊的研究等被列为国家发改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得到600万元的资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主编著作2部,任副主编和编委孙晓波博士编写的著作7部。主持及主要参加的新药研制有30余项,创造产值近10亿元。熟悉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前沿水平,曾赴日本留学,先后多次到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南韩、美国交流、考察。4丁自勉主任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著名医药专家,曾主编观赏药用植物图鉴等医学著作。5卢贺起主任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编撰过中药剂型研究现代化,生物药剂学应用探讨,乌蛇止痒丸药效作用研究,银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经气学概论,包埋脱水法冰冻保存三种饵料金藻的研究等书籍,文章,论文。6赵晓宏硕士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医药专家,主编过中药新药片剂成型性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书籍。22项目必要性分析“生物医药研发营销中心建设项目的建成将形成以大量资金流、物质流、技术流、及人才流为核心集中体,不但可以增强国家南昌桑海生物医药经济开发区产业配套能力,还可以为相关医药附属产业提供高新生物制药技术的研发与营销、技术产权交易的行业信息。从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又提供了更多的医药学、生物学、营销学高技术人才岗位。由此而形成了医药研发营销中心与市场、市场与产业、产业与人才成长的供求关系良性循环互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使项目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与经济效益,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还可使得整个行业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是一项高科技技术项目,符合国家新型产业政策。项目建设极具必要性与可行性,应尽早实施。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31我国医药产业现状分析自1997年以来,医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的比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以资产为主的规模比重仅为23,效益指标相对高一些也仅为34,是我国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来源产业之一,但并未进入支柱产业之列。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产业。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保驾护航”作用。311过去十年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过去十年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在“十一五”期间,启动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加快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以下是12月1日经济日报对卫生部副部长张茅的采访要点“十一五”期间,启动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前看来,医改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一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取得积极进展。医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参保超过12亿人,其中参合农民已经达到了832亿人,覆盖率达到了959以上,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今年2月以来,全国30以上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目前正向60稳步推进。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9年中央安排资金200亿元支持建设近1,000个县级医院、4,700多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善基层就医条件。1,091家三级医院与2,184家县级医院建立了培养培训基层医务人员的长期对口协作关系。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朝着均等化的目标迈进。各地基本落实人均15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直接惠及亿万家庭。五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进展。中央确定了鞍山等16个城市为公立医院改革的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各省(区、市)相应确定了北京等31个城市为省级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改革运行平稳、开局良好。“十一五”期间是中央财政投入卫生事业力度最大的时期。2006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合计安排卫生事业资金1,8529亿元。医改启动以来,按照规定,政府将在3年内投入8,500亿元,截至目前政府已经投入5,000亿元,并且近年来正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加大卫生投入是医改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投入包括医疗保障制度、新农合的建立,也包括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解决了许多过去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十一五”期间,政府、社会、个人三者负担的医疗费用在趋势上有了变化。2009年与2005年相比,在卫生总费用中政府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从1793增加到2723,社会卫生支出比重从2987增加到3457,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从5221下降到3819。人均卫生费用从2000年的每人每年362元,增加到2009年的1,289元。药品市场总规模20002009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54,医院终端药品销售规模2003年以后以超过年均10的速度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下仍保持1715的增长,突显医药行业弱周期性的特点。2009年在新医改的促进下,医院用药市场增长率达1948,2009年药品市场总规模及医院药品销售规模分别达5,706亿元、4,219亿元。312“十二五”中国医药行业的展望政府将继续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确定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使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一方面,要继续提高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包括新农合、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支付制度改革和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来控制合理医疗费用,使总体费用不至于过快增长。如果在“十二五”末能够达到30甚至30以下,对于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将会有更加明显的效果。当然,这还要靠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将坚持“一个目标”(就是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突出“一个重点”(就是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核心就是以改革促发展。目前,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达到154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十二五”期间,政府对新农合的投入还将不断加大,新农合筹资标准、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也将提高,农民个人负担将进一步减轻。我们坚定地预期,中国医药行业已进入蓬勃发展、快速变革的黄金十年。老龄化等行业内生性驱动因素的作用无庸质疑,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十二五”期间政府将不断完善卫生投入机制,加大卫生投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产业,加大农村等基层医疗卫生建设,鼓励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行业整合和集中度提升,系列政策组合拳将共同推动行业在变革中更加健康、快速发展。32我国医药对外贸易运行情况321医药进出口全面恢复2010年,我国医药进出口总额6019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57。其中出口39733亿美元,增长2487;进口20464亿美元,增长2398。这即得益于国内外环境整体有所改善和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效应继续显现,更与我国医药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结构升级密切相关,其中,原料药、医用敷料等初级产品出口快速恢复;西药制剂、诊疗设备出口能力增强,我国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同时,2010年我国开始推行并逐步实施新医疗改革政策,国内医药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医药进口增幅明显扩大,进出口顺差没有因出口增长出现进一步扩大,顺差占进出口额比重为3169,与2009年基本持平,医药贸易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年度医药出口、进口增长情况322我国医药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仍是我医药主要出口市场,欧美日占我国医药出口5436,合计增幅为2169,其中美、日经济缓慢复苏,经济数据向好,根据全球贸易统计GTI数据显示,2010年1至11月,美国、日本医药贸易同比增幅分别为1296、2734。欧盟市场仍受债务危机拖累,主要经济体与边缘国家经济形势呈现两极分化,主要国家德国和法国经济增长势头向好,西班牙、葡萄牙等部分国家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欧盟医药进口额小幅增长454。而我对美国、欧盟医药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速分别达到2488、2571,其重要因素是我国中高端医药产品增幅显著,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医药产品市场份额继续提高。323新兴医药市场快速发展2010年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较快增长,与我国双边经贸合作不断加深,国内医药企业开拓新兴市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市场多元化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我国对东盟、印度、巴西、俄罗斯医药出口分别为3576、3386、896和6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15、3455、3001和3916。对上述四个新兴市场出口共计848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34个百分点。同时,上述医药市场容量巨大,巴西、俄罗斯近一年从全球医药进口总值分别达到966、562亿美元,并以2992、4012的增速发展,目前我国医药产品占两个市场的进口份额不到1,而我国医药产品与之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原料药、西药制剂、诊疗设备等主要品种具备相当的竞争优势,市场潜力很大,有望在2011年继续扩大其市场份额。33我国中药行业分析331我国中药行业现状分析中药行业是一个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科技产业,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回顾中国中药行业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全国中药行业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在一些地区,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中药资源极为丰富,全国药用资源共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00余种,药用矿物80种;用量较大的药材均能人工栽培,是世界上最大的药材生产国。据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中成药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51;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08;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260。2009年,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97;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80;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515。2009年,中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额达到15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出口额达到11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截止2009年,中国中药企业已有近1500家,产业经济规模已突破了千亿元。这表明中国中药产业在不断壮大。此外,中国已有9000余个中成药品种,剂型也从传统的“丸、散、膏、丹”发展到现在的40多种。中药产品年出口总额超过10亿美元。中国各类医药占世界医药市场的份额药材26医药15中药10感冒药10中药材10制剂9保健品7原料药5中成药5中间体3药材医药中药感冒药中药材制剂保健品原料药中成药中间体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药行业由于迎合了近年来国际上绿色消费的热潮,而且在产业化和规模化上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实现了超过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水平,但也存在着知识产权流失严重,国际市场份额下降,科技研发力量薄弱,相关国家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不断变化的产业环境促成了中药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局面。332我国中药行业发展趋势近年,各种影响中药产业的因素交织在一起,诸如GMP认证、国际化规范、药品降价、招标采购、同质化竞争等,均影响着中药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1产业发展将愈加规范化随着GMP、GSP、GAP等的实施,中药产业的规范化程度较以往已有大幅度提高,行业内“多、小、散、乱”的局面已有显著改善。今后中药产业的发展将愈加规范化,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炮制、中药商业等各个环节。规范化发展将渗透至中药产业的各个方面,包括中药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规范化生产。这是中药产业的基础,为整个产业提供原料和物质基础。中药饮片炮制的规范化和质量标准规范化,中成药工业生产的规范化。中药商业的规范化。我国多数中药商业都是由原先的中药采购供应站发展而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中药商业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但无论是传统型还是新型商业模式,都应强化对进货渠道、价格、商品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并按照国家规定严格规范运营。2企业更注重品牌的发展企业形象是企业经营理念、企业诚信度等在产业上的综合反映。集中技术、人才、资金发展有特色的大品种,已成为一批领军型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销售额超亿元的中成药品种数已大大增加,如银杏叶制剂、乌鸡制剂、生脉制剂、丹参制剂及三七皂苷制剂等。已有一批企业的商标被誉为省内“著名商标”和国内“驰名商标”。3各方资金加快向中药行业倾斜中药是我国医药行业“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政府对中药行业的发展导向和相应的扶持政策,提高了投资者对中药产业的利润预期,增强了产业吸引力。国内一些行业的投资界普遍看好中药产业,金融、证券业纷纷抢滩中药高技术项目,一些大企业的风险基金甚至也开始投资于此。独具高速成长性的中国中药、植物药市场也引起了跨国医药企业的关注。中药业源于中国,核心市场也在中国。中药产业因最具投资价值而成为国际医药产业投资资本追逐的新热点,大冢制药株式会社、津村制药株式会社等日企纷至沓来,许多全球著名的大型跨国医药公司也已进入我国市场。他们大多采取收购或入股国内潜力制药企业的合作策略。资本对中药行业的关注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经济环境,活跃的投资行为也为中药产业长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333中药在国外市场的发展中国中成药出口额已达153亿美元。东南亚国家华人较多,各国政府大都承认中国的中药试售药品,中成药得到广泛应用。但除在俄罗斯、越南、澳大利亚等少数几个国家是以药品身份销售之外,其他多以保健品、原料药、食品补充剂身份进入国际市场。销售到美洲和欧洲国家(不包括德国)的中成药数量并不多。中国的中药材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香港、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在美洲和欧洲也有一定的销售量。亚洲仍是中国中药材出口的主要市场,2009年出口值38亿美元,同比增长373。日本、韩国受中国文化影响,形成今天的汉医学和汉方药。现在,日本已列入医疗保险目录的汉方制剂达233种,而韩国各种药典所记载506种药材中,仅62种与中药材同名异物,其余均相同。两国还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加工生产中药,日本是中国中药材第一大进口国,韩国除高丽参外,其他中药材也主要从中国进口。据了解,日本汉方药、韩国韩药所用原料的80来自中国,因此中药进入日本和韩国的难度较小。2009年中国中药出口统计数据地区名称出口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占中药出口总额比例亚洲5614186752欧洲12123071459北美洲1086781306其它地区04120483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欧洲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消费市场,欧洲国家对中药进口要求较严,与日韩相比,中药进入欧洲市场难度要大些。随着对中药认识的转变,近年来西欧各国进口中药的数量也日渐增多,德、法、英、意、西、比、荷等七国是进口最多的国家。中药进入美国市场必须先通过FDA认证,因此进入难度最大。目前,美国政府正在放宽对中药进口的限制,近期专门出台了植物药在美上市批准法和关于植物药品研究指南,开始接受有复方制剂的植物药作为治疗药物。目前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中药产品以中草药萃取物居多,主要用于其国内保健品、植物药的生产。34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其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特性非常突出,中国的制药工业起步于20世纪初,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使用传统工艺到大规模运用现代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均增长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同时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近30年来的平均发展速度,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国之一。我国医药行业规模效益逐渐显现,具有潜力巨大、健康、快速发展的特性。传统化学制药增长速度将逐步放慢,天然中药和生物药品将成为行业主要增长点。化学药物、天然中药和生物药品将三分天下,形成新世纪药业的三大新兴市场,这是我国未来医药行业最重要的特点。341化学药物方面我国的化学药物飞速发展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在此期间,发现及发明了现在仍在使用的一些最重要的药物。有机化合物仍然是合成药物最重要的来源,高级计算机仪器的发明,分离、分析手段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分析方法进一步的微量化等将使化学合成药物的质量更加提高。化学合成药物向更加具有专一性的方向发展,使其不但具有更好的药效,毒副作用也会更加减少。酶、受体、蛋白的三维空间结构会一个一个地被阐明的,这给利用已阐明这些生物靶点进行合理药物设计,从而开发出新的化学合成药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化学合成药物仍然是最有效、最常用、最大量及最重要的治疗药物。用一些如“回归自然”、“绿色消费”等动听的名词来贬低化学合成药物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这是不全面的。342中药天然药物方面中药是我们祖国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中药的发展,最近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中药与天然药物资源大规模普查,发现可供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药已达万种,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许多重要药材如蛔蒿、水飞蓟、安息香,西洋参、丁香等引种成功。目前我国开展了濒临灭绝的药用动物代用品的研究,如人工麝香、人工牛黄等已研究成功。到目前为止,已对200多种中药与天然药进行了系统的化学研究,其中包括常用的中药,如人参、三七、大黄、黄连等。我国药学工作者已从中药与天然药物中开发的单体化合物达32种之多,如利血平、紫杉醇、青蒿素等。近年来,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复方新药增长迅猛。343生物制药方面生物技术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之一。目前,各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农业、生物加工、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并对制药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我们常谈起的是指现代生物技术,它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其中基因工程为核心技术。由于生物技术将会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能源等开辟广阔的前景,它与计算机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术等被列为高科技,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目前生物技术最活跃的应用领域是生物医药行业,生物制药常指基因重组药物被投资者看作为成长性最高的产业之一。开发生物药品,展开了面向21世纪的空前激烈竞争。我国基因工程制药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重组药物干扰素1B1989年在深圳科技园实施产业化,拉开了国内基因药物产业化的大发展序幕。我国基因药物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1期,主要表现为以国家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国家科委以及六大国家级的生物制品研究所领头的企事业单位,项目集中在肝炎、疫苗类产品;第2期,企事业齐头并进大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涉入的单位众多,国家宏观调控不利,生物项目重复状况严重,同时国外拥有的主要生物基因药物我国已能生产。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最为畅销的十几种基因药物在我国都能生产,如干扰素IFN、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集落刺激因子CSF等。2000年6月,随着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公布,各国政府纷纷投巨资从事基因序列和基因功能的研究,中国和发达的国家一样将迎来生物基因药物飞越发展的时期。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41地理位置选择本项目具体位置为江西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42地理位置背景江西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直属南昌市人民政府管辖,是省级重点开发区,江西省唯一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位于南昌市北郊,距南昌市区仅22公里。北依国际名山庐山,南枕梅岭、西山,西靠佛教圣地云居山,东临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距江西最大的温泉度假地仅半小时车程,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辖区面积58平方公里,已规划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区内现有常住人口5万余人,从业人员1万余人,其中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4000余人,区内现有企业200余家。自上世纪50年代老一代桑海人垦荒创业之日起,桑海开发区就确立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目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如今的桑海已经成为了一个产业聚集明显、企业配套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如今,桑海生物医药产业有产品、有品牌、有特色、成长性好,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构建起了自身在全国市场范围内的强大竞争力。目前,桑海开发区医药企业拥有10余种剂型产品、260多个药品品种、拥有多个独立知识产权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独家新药,其中国家级新药8个、中药保护品种13个。桑海开发区的生物医药企业销售网点遍布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桑海开发区从事生物医药行业的企业有17家,生物医药企业总数占开发区内企业总数的50,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占全区总产值的90。43区域发展状况2008年9月30日,国家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在桑海开发区正式挂牌。2009年3月24日,为做大做强桑海开发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市政府成立了国家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随后,南昌市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国家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标志着桑海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二次创业的重大历史机遇。为使“国家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这块牌子立得准、站得稳、打得响,始终闪闪发光,在2009至2013期间,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合开发区实际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模式,举全区之力,聚精会神做大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实力,拉长生物医药产业链。基地将大力引进生物医药企业,投资新建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各生物医药企业的行政中心、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展示中心等办公室及配套设施进驻。近年来,桑海城已聚集了济生制药、桑海制药、杏林白马、济顺制药、上海白安、民康药业等当地30多年制药企业和近15家医药配套企业,形成了成熟的生物医药配套产业链,涵盖原材料、生产用料、产品包装、物流运输等范围,百分之八十的产业配套可在区内解决,全部产业配套则可在方圆10公里完全解决。如今,以济生制药厂、桑海制药厂为龙头的医药产业集群,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和独家新药上百种,生产药品达300多个,医药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增强。第五章运营及管理策略医药研发营销中心项目是专业性强,技术性强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整体运营方案,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51运营策略511产业结构转型的总体规划必须紧密围绕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的国家医药产业基地发展战略,制定项目的整体运营策略,做到策略服从战略、服务战略、推动战略,达到资源共享、市场互动、效益共赢。512搭建复合功能和综合服务的医药研发营销平台根据对生物医药研发营销市场深度需求的认知,建立复合功能和综合服务的研发营销平台集医药产业资源、技术整合模式功能于一体,为相关医药企业提供完善的“一条龙”科技服务。513坚持差异化经营理念项目发展必须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的经营思路,严格实行药品研发准入制度,选择高新技术医药产品打入市场,走精品路线,避免过份同行业化竞争。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产品科技含量为切入点与其他同业拉开差距。52管理策略521建设期施工管理项目的建设应始终坚持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实施、动态管理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