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老年人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市老年人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市老年人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市老年人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市老年人活动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概述311项目名称312项目建设单位313项目性质314项目产生背景515建设地点516建设期限517建设规模与内容518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619项目总投资与资金来源6110结论与建议62编制原则及依据721编制原则722编制依据73项目现状与必要性分析931XX市概况932项目现状1033项目必要性分析114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1441设计原则1442设计依据1443建设规模及内容1444建筑结构设计1745给排水设计2046电气设计2147通讯工程2348消防工程2349无障碍设计26410绿化设计265环境影响评价2651编制依据2652项目生态环境分析2653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654施工期环境污染的防治2955营运期管理措施3156项目污染防治措施3157环境影响评价326节能影响评价3361编制依据3362建筑节能目标3363建筑节能要求3464空调通风节能要求3465节水措施3466节电措施3567能耗指标3768节能效果评价377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871劳动保护3872安全卫生措施3873消防措施388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4081项目组织管理形式4082项目建设管理4083建设工期4184项目进度安排4185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表419项目招投标4391招标范围4392招标组织形式4393招标方式4394招标公告发布4395投标4496开标、评标和中标4497合同管理4598项目竣工交付4599项目基本招投标表45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7101投资估算依据47102建设内容47103总投资估算汇总及构成50104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5111社会评价52111项目建设是XX市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2112项目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52113实现老人老有所乐、安享晚年的愿望。5212社会稳定风险分析53121风险估计简述53122项目合法性遭质疑的风险53123项目合理性遭质疑的风险54124项目可行性风险54125建设安全性风险55126社会稳定风险综合评价55127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对策56128社会评价及风险评估结论5713结论与建议58131结论58132建议581概述11项目名称XX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项目12项目建设单位单位名称XX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地址XX市XX路18号内设机构办公室、计划财务科、土地储备中心、经营一部、经营二部、经营三部。主要职责土地收购储备、开发经营;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基础产业的建设、运营;政府公共资源的特许经营;市域内产业、中小企业及项目的融资、投资、委贷、咨询评估服务。13项目性质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14项目产生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滞后,老龄人口问题即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影响。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态,加之家庭日趋小型化,青年人与父母交流少了,势必造成他们的落伍感,甚至发生心理问题。老人中差不多有三成的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部分老年人因离退休的社会角色转变而产生出心理不适应现象,如出现焦虑、抑郁、孤独和失落感,与子女远离后的空巢感以及代沟造成的隔阂等,使他们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夜不能眠。老年人有固定的生活模式,其个性和行为方式已定型,容易看不惯变革中的一些现象,对后辈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念常常不理解,以致喋喋不休或怨叹不已,影响家庭和睦与身心健康。面对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和老年人口的增多,政府和全社会必须未雨绸缪,关注老年人、关心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加快发展社会养老事业,真正使他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因此,国家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采取扎实有效措施,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发展老龄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利用当前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抚养比较低的有利时机,着力解决老龄工作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物质、精神、服务、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打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基础。XX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87610人,占总人口的762。到2030年XX市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届时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现阶段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等都不能适应老年人养老保障的实际需求,亟待完善提高。2013年6月17日,副市长闫英姿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就加快推进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进行专题研究。会议认为,市老年人活动中心作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加强党在老年人、老干部思想文化领域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满足老年人、老干部终身学习的重要课堂,是满足老年人、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政府将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为2013年惠民十件实事之一。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密切配合,共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真正把好事办好。15建设地点XX市老年人活动中心项目用地位于市政协新宿舍楼后。项目东临市纪检委办案楼,南临十六潭路,西临市政协新宿舍楼宜园小区,北临建设中的住宅小区。16建设期限建设期限12个月,从2013年10月初开始前期准备工作,2014年9月底前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17建设规模与内容XX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用地位于市政协新宿舍楼后,占地面积30亩,主体及附属工程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各协会办公区、老年大学教学区、室内活动区、工作人员办公区、室外活动区等土建装饰及附属工程。18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名称设计值占地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各协会办公区1500平方米老年大学教学区2990平方米室内活动区3490平方米工作人员办公区1500平方米其中走廊、楼梯间、电梯等2125平方米其他附属设施395平方米绿地率40总投资额6000万元工期12个月19项目总投资与资金来源该项目总投资概算6000万元,项目投资主体为城投公司,资金来源以BT方式自筹。110结论与建议XX市老年人活动中心项目占地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总投资6000万元,建设期限12个月,预计2014年9月底以前完工。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前期勘测、设计已完成,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项目在施工时,应注意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做好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妥善处理好周边居民的关系,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项目建设,解决了XX市老年人活动设施不足的问题,对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要求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解决了XX市至今没有老年人活动场所的问题,为老年人开展体育、文化、健身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XX市举办老年人各种活动比赛奠定了基础设施。项目有利于进一步完善XX市养老社会保障体系,是惠民利民、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建设十分必要。2编制原则及依据21编制原则接到XX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立即组织专业人员搜集整理信息及现场勘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综合本项目的特点及各方面因素,对“XX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并最终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报告编制范围包括以下内容1概况2编制原则及依据3项目现状与必要性分析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5环境影响评价6节能影响评价7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8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9项目招投标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1社会评价12社会稳定性风险分析13结论与建议22编制依据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3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4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9号;5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6号;6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97号;7湖北省“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8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鄂政办发200745号);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13住宅建筑设计标准(GB500962011)14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07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6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17其他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现场踏勘资料。3项目现状与必要性分析31XX市概况XX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幕阜山峦北麓,介于东经1133211530,北纬29023019之间,东西长约19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9861平方公里。XX市地处华中腹地,东临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靠武汉,是贯穿南北的重要通道;境内四线京广线、京珠高速、107国道、106国道穿南北,一水(长江)连东西。XX市地貌类型多样。全境以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平原、盆地、湖泊和大高山,地势南部高、东北低,由南向北逐级降低。XX市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丰富、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市年平均气温169;年平均降水量1500MM;无霜期247261天。从气候资源的整体条件来看,XX四季分明,极冷极热天气不长,湿度适中,全年大部分月份适合出游,旅游气候环境优越。XX市离武汉市仅近90公里的空间距离,1小时左右的时间距离,处在武汉城市圈“南大门”的战略位置,是武汉城市圈南部综合性中心城市和湘鄂赣交界处区域性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XX是武汉城市圈三级节点城市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生态城市生态养生城市)。市内自然环境优美,湖泊众多、淦河环绕,森林覆盖率高,主要物产、文化氛围与武汉市有较大差异,有作为优质后花园的资源秉赋;区内温泉位于城市中心,已被国家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是武汉市民良好的休闲、养生之地。XX市2012年全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099亿元,比上年增加10898亿元,实现了连续三年突破100亿元的发展,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4530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完成35973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完成25596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的182474344调整为191473336。XX市城市性质定位为XX市域中心城市,湘鄂赣边界地区商贸物流中心,武汉城市圈生态宜居城市,中国温泉旅游名城。城市职能为重点发展高效清洁能源、纺织、森林竹林加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加工等现代轻型制造业和生态旅游等生态型产业,将其建设成为高效清洁能源基地、麻棉纺织基地,森工板材加工基地,生态食品加工基地、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和生态旅游与休闲度假养生基地,建成武汉城市圈的“大花园”,建设成为国家生态城市与和谐宜居城市。2012年,随着武广高铁的通车,使XX到广州仅需3小时,把XX带进高铁经济时代。特别是完成了碧桂园、温泉谷、通胜太乙、三湖和三江潜山森林温泉旅游生态新城建设。2012年,XX市旅游业发展目标确保接待游客19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32项目现状XX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工程用地位于市政协新宿舍楼后,规划占地30亩。项目东临市纪检委办案楼,南临十六潭路,西临市政协新宿舍楼宜园小区,北临建设中的住宅小区。当前,住建、环保、国土、发改等部门均就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选址用地项目立项规模作了具体的安排和批复。按照有关工程建设管理的规定,在城投公司的指导下,完善并规范地执行工程监理方案,严格经费投入概算,坚决执行专款专用,力主节约的原则。目前市政府已责成城投公司成立项目建设办公室,主持该项目建设,管理使用该项目资金。招标工作将在市级招标办审核主持下进行,相关评估验收制度将在住建部门监督指导下制定。项目以对外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在财政、住建、质监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XX市老年人活动中心项目,力争早日服务于人民群众。33项目必要性分析331本项目建设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需要。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老年群众,不断采取积极措施,推动老龄事业发展进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老龄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中,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公益性老龄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滞后,老龄服务市场发育不全、供给不足,老年社会管理工作相对薄弱,侵犯老年人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XX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项目是公益性老龄服务设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权益,完善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需要。332本项目建设是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老人们退休后从社会走向家庭,生活也由职业型转变为休闲型,社会活动范围也相对缩小,从而容易出现心理失衡。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心理发生老化,时常被失落、孤独、焦虑、猜疑笼罩,使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他们渴望情感关爱,企盼心灵慰藉,希望人们走进老年人的内心世界,给他们带来幸福、快乐、充实的生活。本项目建成后会创立舞蹈协会、体育协会、集邮协会等,使老年人有了广泛的交流空间,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寄托和彼此精神帮助。有活动场地进行锻炼,以促进身心健康。通过参加活动可结交新的朋友,以排除孤独感。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老年人需要有一个整洁、优雅、舒适、安静的环境,这是老年人休养生息、健康长寿的条件。该项目的建设,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满足老年人对整洁、优雅、舒适、安静环境的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323项目建设是缓解老龄化社会问题压力,促进老年人事业发展的需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称,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口系数达到10以上(60岁以上人口)或7(65岁以上人口)时,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年型。2010年年初,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和对策中指出,21世纪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时代,2001年到2020年平均每年将增加老年人口596万,平均增长速度是328,2020年全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5亿,老龄化的水平将达到17;2021年到2050年平均每年将增加老年人口620万,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老龄化的水平将达到30以上。目前,我国已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亿多,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而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2360多万老年人“独守空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人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问题,同样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当前,不解决好老年人问题,将给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难于解决的困难。解决老年人问题,不但要靠社会的帮助,更应发挥老年人的自身作用,调动他们的机能,达到减轻社会压力,服务国家建设的目的。因此,项目建设可以缓解当期XX市的老龄化压力,特别是对今后的老年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思路。4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41设计原则XX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工程项目的建筑设计,应满足功能合理、设施完善、安全卫生、适度超前的要求。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量力而行,合理确定建设水平。不能一次到位的,应留有改、扩建和发展的余地。建筑设计规范必须符合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07的要求。由于年龄的变化,步入老年后人们的体能心态都会逐渐改变,形成老年特征。这种特征要求建筑设计必须突出强调使用中的安全性,消除隐患,避免可能发生的环境伤害,从而提高老年的生活质量。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会衰退、眼花、色弱,甚至失明;步履蹒跚,行走障碍,抬腿困难,甚至需借助扶手、拐杖或轮椅;动作迟缓、准确度降低,常需要较宽松的空间环境;在心理上多有孤独感,更需关怀相互交往,提供参与社会的平等机会则十分必要。这些特征是该项目建筑设计的前提。42设计依据1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3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07;4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43建设规模及内容XX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用地位于市政协新宿舍楼后,占地面积30亩,主体及附属工程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各协会办公区、老年大学教学区、室内活动区、工作人员办公区、室外活动区等土建装饰及附属工程。XX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市老年大学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担负着组织市直离退休同志开展学习、活动的工作任务。由市委老干部局主管,常年在活动中心开展活动的老年协会组织有12个。新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建设其规划设计应满足如下需要各协会办公区1500平方米(每间25平方米)1、书画研究会5间(办公室2间、创作室2间、储藏室1间)2、艺术团5间(办公室2间、储藏室3间)3、舞蹈协会5间(办公室2间、储藏室3间)4、太极拳(剑)协会5间(办公室2间、储藏室3间)5、门球协会5间(办公室2间、储藏室3间)6、摄影研究会5间(办公室2间、创作室2间、储藏室1间)7、集邮协会5间(办公室2间、创作室2间、储藏室1间)8、围棋协会5间(办公室2间、活动室3间)9、象棋协会5间(办公室2间、活动室3间)10、诗词楹联5间(办公室3间、储藏室2间)11、潜山诗词5间(办公室3间、储藏室2间)12、民乐团5间(办公室3间、储藏室2间)二、老年大学教学区2990平方米1、大教室3个X150平方米450平方米2、中号教师8个X100平方米800平方米3小号教室12个X60平米720平米4办公室12间X25平方米300平方米其中校长室1间、副校长办公室1间、主任室1间、教师办公室3间、资料室4间5教学排练厅4个X180平米720平米三、室内活动区3490平方米1会议室590平方米大会议室1个150平方米(80人)中号会议室2个X100平方米200平方米小号会议室4X60平方米240平方米2多功能厅1个600平方米(300人)3室内健身房200平方米4乒乓球室200平方米5羽毛球室200平方米6台球室200平方米7棋牌室200平方米8老干部阅览室100平方米9书画、摄影、集邮展室3间共300平方米10接待大厅300平方米11层楼卫生间10X50平方米500平方米12门卫室1个100平方米四、工作人员办公区1500平方米1活动中心办公16间(25平方米)400平方米档案室2间50平方米储藏室2间50平方米2休干所办公16间(25平方米)400平方米档案室2间50平方米储藏室2间50平方米3小车队办公16间(25平方米)400平方米档案室2间50平方米储藏室2间50平方米五走廊、楼梯间、电梯等公用面积2125平方米六、室外活动区1门球场4个2500平方米室内草坪门球场2个X625平方米1250平方米室外草坪门球场2个X625平方米1250平方米2室外活动场艺术团500平方米舞蹈500平方米太极500平方米木兰500平方米室外健身场地500平方米网球场2个X800平方米1600平方米羽毛球场2个X200平方米400平方米篮球场600平方米综合休闲区500平方米44建筑结构设计441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714292001)(2006版);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714272002);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听译标准(GB500682001);7、国家其他现行有关规范、规程。441地震设计及荷载取值抗震设防烈度6度抗震等级二级楼面均布活荷载15KN/挑出阳台25KN/设备用户及附属用房按需要取值。442结构材料砼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0,基础C20,其他构件C25C35。钢筋级钢FY210KN/M2。级钢FY310KN/M2。级钢FY400KN/M2墙体砖混结构000以下采用240MM厚标准新型承重砖墙。框架结构填充墙采用M5混合砂浆砌190厚MU5粉煤灰空心砌块。结构框架结构采用现浇钢筋砼梁、板、柱。基础采用柱下钢筋砼独立基础及墙下钢筋条形基础。45给排水设计45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本);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7、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T187132002);8、其他相关的设计标准、规范。452设计内容1、给水系统2、排水系统3、消防给水系统453给水系统1、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引两路管径为DN100进水管,形成生活消防环状管网,市政压力020MPA。则最高日用水量为生活用水与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及漏水的和,最高日用水量5290吨。2、供水方式供水方式市政水源给水点,采用下行上给方式供水,经总水表计量后,形成环状供水管网。454排水系统1、本工程排水量以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85计,总污水量为4497M3/D。2、室内采用污废合流系统,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自然沟渠,化粪池内污泥清挖周期为360天,污废水系统采用普通伸顶通气的通气方式。3、室外采用污水、雨水分流系统,雨水、冷凝水排入室外雨水沟。4、屋面雨水由雨水斗及雨水立管汇集,然后排入自然沟渠。455消防给水系统1、室外消火栓本工程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供水,由室外生活给水管网直接供水,消防用水量为1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2、建筑灭火器配置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规定,本项目火灾种类为A类,按轻危险等级设防,最大保护面积100/A,灭火器的种类为磷酸氨盐干粉灭火器。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朝外。手提式灭火器设置在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大于15M,其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小于008M。灭火器箱不得上锁。所有消防器材与设备需经中国消防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消防建审部门和设计单位的认可。456管材与接口1、室内给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丝扣或卡箍连接;2、室外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橡胶密封圈连接;3、室内雨污废水管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专用胶接口;4、室外雨污水管采用双壁波纹塑料排水管,承插接口弹性密封圈连接。45给排水设计45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本);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其他相关的设计标准、规范。452给水方案1、用水量测算(1)生活用水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本项目生活用水量标准按30升/人日计算,总人数1000人,日用水量30立方米。(2)未预见用水量和管网漏失量按生活用水量15计,为690立方米/天。(3)绿化用水用水定额为20L/D,绿化面积8000。为16立方米/天综合上述,本项目最高日用水量为5290立方米。2、给水方案本项目给水水源为市政供水管网,供水水压03MPA,可满足项目需要。453排水采用雨污分流体系,排污总管可接入市政排污管道。454、消防系统(1)消防水源消防给水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2)消火栓系统消火栓系统设计流量20升/秒,系统作用时间按2小时计。分区竖向分为一个区。455管材选择1、生活给水管采用UPVC管,消防给水管采用焊接钢管。2、室内排水管道采用UPVC管,室外采用钢筋混凝土管。46电气设计46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5、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6、国家、省、市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技术规定及技术标准。462电源电源由供电系统将10KV高压线架至中心变配电室。进户导线采用W22型06/1KV铠装电力电缆地下直埋引至室内配电间,电压为380/220V。463用电指标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2000,用电指标按60W/计,同时系数按06计,则本项目用电负荷为432KW。464线路本工程室内配电线路采用暗敷,配电干线采用W型06/1KV电力电缆沿电缆井内电缆桥架敷设及BV型03/05KV铜芯电线穿钢管保护地下暗敷引进各照明配电箱,各照明分支线路导线采用BV型03/05KV塑料铜芯线穿钢管暗敷。465负荷等级根据负荷性质和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程度,中心建筑内的消防用电系统用电为二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荷。466照明本工程除男、女厕所及楼梯间、走道采用白炽灯照明外,其余房间均采用日光灯照明。在疏散楼梯间、公共出入口等处设置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标志灯。467防雷及接地建筑物屋顶设避雷带以防直击雷,引下线利用框架柱内二根主筋,要求由下至上,牢固焊接,避雷接地利用基础内所有金属构件,要求金属构件焊成一体,以形成一个封闭的金属网。电力装置室外接地采用404扁钢,埋深08M,R4欧姆;引入室内的接地线采用10圆钢引进电缆井及一层各照明配电箱。报警设备室外接地装置采用404扁钢,埋深08M,R4欧姆,引入室内的接地线采用BX25铜芯电线穿UPVC25管保护,地下暗敷引入报警控制屏。47通讯工程471电话通讯楼内敷设电话电缆线,在每间办公室均设置壁嵌式电话箱,均预埋电话暗线。472敷线方式走道内有吊顶处,采用铁皮线槽敷设,室内采用暗管敷设。473防雷接地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在市电引入和电话引入处加设防雷器。48消防工程481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482建筑专业消防设计1、建筑类别三类;耐火等级二级。2、建筑构造及耐火极限分户墙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耐火极限30H,其耐火极限均可满足防火要求。3、场区内相邻的两栋建筑物防火间距满足规范要求。483给排水专业消防设计1、消防水量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2、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供水,由室外生活给水管网直接供水。3、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在与场区内接入的给水管道上设一个DN100地上式消火栓。4、灭火器配置系统室内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规定配置干粉灭火器。484电气专业消防设计1、应急电源本工程消防负荷包括楼梯间、公共走道等处设应急照明等,根据消防负荷的要求,所有消防负荷均须两路电源供电。2、应急与疏散照明。在主要设备用房,楼梯间、公共走道等处设应急照明,在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处设疏散指示。应急与疏散照明电源由单独电源供电,此电源由市政供电。3、在电气设备造型及安装上,均考虑了接地、防爆措施,对建筑物采取防雷、防爆措施。49无障碍设计491一般规定1本工程应按介助老人,即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设施等帮助的老年人的体能心态特征进行设计。2本工程的出入口、老年人经由的水平通道和垂直交通设施,以及卫生间、休息室等部位,应为老年人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条件。492出入口1该工程的出入口宜采取阳面开门。出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MXL5M的轮椅回旋面积。2出入口造型设计,应标志鲜明,易于辨认。3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M,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缓坡台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012M,踏面宽不宜小于038M,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台阶坡道两侧应设栏杆扶手。当室内外高差较大,设坡道有困难时,出入口前可设升降平台。4出人口顶部应设雨篷;平台、踏步、坡道应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493过厅和走道1、建筑过厅应具备轮椅、担架回旋条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户室内门厅部位应具备设置更衣、换鞋用橱柜和椅凳的空间。2户室内面对走道的门与门,3户室内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门与临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M,应保证轮椅回旋和门扇开启的空间2、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8M。3老年人出入经由的过厅、走道、房间不得设门槛,地面不宜有高差。4通过式走道两侧墙面09M和065M高处宜设44050MM的圆杆横向扶手,扶手离墙表面间距40MM;走道两侧墙面下部应设035M高的护墙板。494楼梯、坡道和电梯1应设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的缓坡楼梯。缓坡楼梯踏步的踏面宽度公共建筑不应小于032M;踢面高度公共建筑不应大于013M。踏面前缘宜设高度不大于3MM的异色防滑警示条,踢面顶端前凸不宜大于10MM。2该工程楼梯间,其梯段净宽不得小于12M,不得采用扇形踏步,不得在平台区内设踏步。3楼梯与坡道两侧离地高09M和065M处应设连续的栏杆与扶手,沿墙一侧扶手应水平延伸。扶手设计要求与走道扶手相同。4设电梯的老年人建筑,电梯厅及轿厢尺寸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轿厢沿周边离地09M和065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电梯速度宜选用慢速度,电梯门宜采用慢关闭者,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495卫生间1老年入居住建筑应设紧邻卧室的独用卫生间,配置三件卫生洁具,面积不宜小于5M2。老年人公共建筑的疗养室、病房宜设独用卫生间。2老年人公共建筑的卫生间宜邻近休息厅,空间尺寸和洁具布置可按无障碍公共厕所的设计要求执行。3卫生间、厕位间宜设平开门,门扇向外开启,留有观察窗口,安装双向开启的插销。496阳台1老年人建筑的阳台可按无障碍住房的阳台要求设计,阳台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M。2供老人活动的屋顶平台或屋顶花园,其屋顶女儿墙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LM;出平台的屋顶突出物,其高度不应小于06M。410绿化设计根据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07),新建老年人设施场地范围内的绿地率应不低于40,为满足不同分区的功能要求,活动场地内的植物配置宜四季常青及乔灌木、草地相结合,同时选择体态奇特,色彩鲜艳,无毒无刺,季相变化大的树种,通过合理安排,组成富有四季特色的园林艺术构图。注意“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结合、“木本花卉”与“草本花卉”相结合,“针叶”与“阔叶”相结合,形成一个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大绿”“大空间”,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清静、优美的活动环境。5环境影响评价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历年来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不仅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也为环境保护方案设计提供了政策依据。本工程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环保法规及湖北省、XX市环保部门发布的环境保护管理暂行条例等文件精神,在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必须对“三废”进行治理,使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环保法规要求。5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主席令第4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第31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87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77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32号);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10建筑施工场地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52项目生态环境分析XX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工程用地位于市政协新宿舍楼后。项目东临市纪检委办案楼,南临十六潭路,西临市政协新宿舍楼宜园小区,北临建设中的住宅小区。区域内受影响对象以人为主,地形地貌简单,周边建筑物较少。53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31施工期的噪声影响分析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挖土机、推土机、铲运机、装载机、摊铺机、自卸卡车、钢轮压路机、皮轮压路机。项目建设施工时,各种施工机械的噪声在施工时产生的噪声。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建设时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运输和施工桩基处理。特别是夜间,施工的噪声将产生严重的扰民问题,影响邻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532施工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施工过程中开挖、拆迁、砂石料装卸过程,开放或封闭不严的原料堆放和混凝土拌和、灰土拌合产生的粉尘与施工车辆、筑路机械等运行产生的二次扬尘。2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施工工地附近排放一定量的废气。3施工期间,地表松散,在风力较大时或回填土方时,会产生粉尘污染。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污染是不容忽视的。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被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吸入后,可以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而且粉尘夹带大量的病原菌还会传染其他疾病,影响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为此,粉尘污染,还降低能见度,飘落在各种建筑物和树木上,将会影响景观。53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作业开挖等产生的泥浆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冲洗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下雨时冲刷浮土、建筑泥浆、垃圾、弃土等产生的彼表径流水。施工中填、挖土方等均产生大量的泥沙和粉尘,雨水产生的地表径流绝大部分通过户涌汇入周边的水域。由于施工期往往缺乏完善的排水设施,其污水排放将影响施工地表地段的受难水体,使水体中泥沙含量有所增加,虽水量不大,但影响时间较长,应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施工期间,由于施工人员和机械大量进入,下雨时,施工区污染物随雨水排入附近的水道,影响水质,另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和清洗进出工地车辆车身的泥土而形成的洗车水直接排放对附近水域的水环境造成影响。总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1部分淤泥、岩浆、废渣漏入水体对水域将造成影响。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未经集中处理,直接向水体排放。3施工期对水体的油污染,来自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的油或事故性用油的溢出,贮存油的泵出,盛装容器残油的倒出,机修过程中的残油、废油、洗涤油污水。机器转轴润滑油的溢出等。4施工过程中,开挖土方时大量泥浆水流入水中,造成施工区附近水体有机物和泥沙含量增加,水质变差。53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建筑淤泥渣土等固体废弃物,还有施工工人生活区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建筑扬尘和交通扬尘等将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1物料运输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和扬尘施工期间的施工车辆在物料运输过程中不规范操作造成的物料泄漏,将会给区域环境卫生带来不良影响,进而形成道路扬尘二次污染。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工程施工时,施工区内大量的劳动力的食宿将会安排在工作区域内,这些临时食宿地的水、电以及生活废弃物若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则会严重影响施工区的卫生环境,导致工作人员的体力下降,尤其是在夏天,施工区的生活废弃物乱扔,轻则导致蚊虫杂草滋生,重则致使施工区工人暴发流行疾病,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同时使附近的居民遭受蚊蝇、臭气、疾病的影响。3施工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气物,这些固体废弃物一方面将占用土地空间,另一方面,将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影响,影响景观、环境卫生和居民出行等。这些废弃物在运输、处置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车辆装载过多导致沿程废弃物散落满地,影响行人和车辆过往和环境质量。废弃物处置地不明确或无规划乱丢乱放,将影响土地利用、河流流畅、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城市的建设和整洁。废弃物的运输需要大量的车辆,如在白天进行,必将影响本地区的交通,使路面交通变得更加拥挤。54施工期环境污染的防治本项目为工程施工项目,且工程需要建筑材料,动用建设施工设备及运输车辆,其运输车辆和大型建筑施工机械所排放的废气和引起的扬尘及噪声,将会对周围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在实施期间拟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将本项目施工期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小化。541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时要注意避开噪声敏感区,应选用低噪音设施和工艺。加强对施工机械与运输车辆的维护和保养,运行时可减少噪声。运输车辆行经办公区、居民区时应适当减速,并禁止使用高音喇叭。在居民点进行工程施工时,如经过监测,敏感点噪声超过标准时,要设置GSP系列隔声屏障。在离路线近距离内有集中村镇居民区的路段,强噪声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停止施工作业;对需要安装通风隔声窗的房屋要求在施工期之前实施;在利用现有的道路用于运输施工物资时,应合理选择运输路线。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中的各项标准,将噪声控制在限值以内。夜间(22时至次日6时)禁止施工,夜间分贝值不得超过55DBA,由于特殊原因需夜间施工,必须事前报经当地主管政府部门批准,并公告周围群众。542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在工程建设期经常洒水保湿;灰土集中拌合,设置封闭性围栏,拌合料的运输运输车一般应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环境污染。施工场地勤洒水,刷黑路段破损路面修复,土石方开挖、汽车行驶及材料运输、卸载、堆放过程中,易产生扬尘污染,通过洒水,可使降尘减少70。543施工期对污水的防治措施本项目对施工场地所产生的污水需加强管理、控制,冲洗石料等建村所排放的污水应设置专门沟渠,经格栅沉淀池处理;生活污水应设置化粪池处理,经处理后的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物料垃圾等尽量分类收集,废弃物应在施工中尽量回收利用;施工机械、施工船只不定期严格检查,防止油料泄漏;实施施工期环境监督工作。实施施工期环境监督工作。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粪便要设化粪池集中处理;弃渣场的选择要避开雨季容易形成地表径流、漫流的地段,并远离河道;加强弃渣场挡护工程,避免弃渣经雨水冲刷后进入地表水体。544施工期对固体废弃物的防治措施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固体破损主要有拆除破损道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这些固废物集中堆放、分类,收集、分类后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即时清运处理,污物定期清运处理,交有关部门进行相关处理。土方及时回填,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55营运期管理措施项目在营运期所产生的污染主要是老年人活动中心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染。1、项目污水排放状况营运期主要污染源是生活废水,按排污系数085计。2、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项目在营运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餐厅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及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出、入项目所在地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3项目噪声污染情况项目在营运期的噪声源主要是来往的机动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生活区产生的生活噪声。4、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拟建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10KG/人D。项目建设与运营期对环境的主要不利影响为生活污水、厨房油烟废气、固体废弃物、施工粉尘污染、永久设备和施工机械所产生的噪音等。56项目污染防治措施1、尽可能选用噪声低的设备,对水泵、风机等噪声较大的设备均采用减震基础及隔声措施。有噪声的设备用房考虑做吸声墙面和顶棚。2、项目运营期间主要是生活污水,雨水直接排入自然沟渠,对周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自然沟渠。3、生活垃圾严禁乱堆乱放。对于纸张、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的垃圾分别放置,给以明确标识,并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自觉养成好的分类放置习惯。对于具有危险性危害的垃圾,如废旧电池、废灯管等,应集中后送往环保局指定地点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送垃圾填埋场填埋。4、对各类扬尘,分别采取车辆清洗、路面铺装、洒水、清扫、设防尘网、覆盖防尘网(布)或喷洒化学抑尘剂等措施。57环境影响评价该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周边地区的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虽然在建设期对周边地区有部分环境污染,但在采取了保护措施后,这种污染会降到最小程度;在运营期,由于该项目本身不产生大的污染,因此对周边地区环境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同时,由于项目的建设,加大了绿化,提高了林草覆盖率,改善了周边环境,因此,项目建设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都会产生明显的积极6节能影响评价资源、能源和环境的问题己成为城镇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做好建筑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工作,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6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起施行);2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公共机构节能条例(531号国务院令);3国家发展改革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7250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4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十一五”行动计划的通知鄂政发200813号;5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6湖北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政府令第281号,湖北省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62建筑节能目标621创造“绿色建筑”随着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隔热与保温等环境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建筑节能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与损失,相对减轻了由于制热制冷而带来的污染物的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建筑热环境的质量。622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使用成本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追求舒适的人居环境成了人们的迫切需要,节能建筑由于采用了成套的节能技术措施,譬如适当控制建筑体形系数;采用保温性能良好的新型墙体材料;采用墙体保温、屋面保温、断热铝合金LOWE中空玻璃窗、保温门和节能空调等,减少了围护结构的散热,改善了建筑热环境的质量,提高了制冷系统的效率,既节约了能源,又降低了房屋的使用成本。63建筑节能要求1单体设计方面1采用简单规整的体形,尽量缩小体形系数。2组织良好的穿堂风房间尽量采用两对侧开窗,形成良好的穿堂风,有利于夏季降温,降低空调能耗。3合适的窗墙比窗墙比南向、北向、东西向,均符合节能标准规定的要求。4围护结构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其热工性能符合节能标准要求。5建筑的外围护结构选用加气砼砌块,外窗选用传热系数低,气密性好的塑钢窗。屋面采用25毫米厚挤塑板保温隔热材料。屋面防水材料及外墙涂料等建筑材料均考虑采用无污染环保型材料。64空调通风节能要求1根据国家、地方的节能规范要求及建筑热工性能系数计算确定空调冷热负荷。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