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垃圾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垃圾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垃圾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垃圾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总论111项目概况112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14研究的结论和建议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21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522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总体功能523有利于城市垃圾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63城镇概况731县区基本情况732城镇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理现状104建设规模1141人口增长预测1142建设规模的确定145垃圾处理工艺1751处理工艺方案选择1752填埋方式的确定206场址选择2261场址选择原则2262场址方案比较和选定227垃圾收集与填埋2671生活垃圾特征2672垃圾收集运输与设备2673填埋方式及设备278垃圾填埋场工程设施3081垃圾库3082垃圾坝3083截洪沟3184防渗设施3285渗滤液收集与处理3386沼气导出系统及综合利用4187覆土封场4288地下水及大气污染监测439总图布置与运输4491总图概况4492总图布置4593交通运输4694取土、运土及填压4610公用设施48101给排水及消防48102供配电、通信及防雷49103管理监测维修及生活设施51104建筑与结构5111环境保护54111环境污染源及环境影响和风险54112环境保护措施55113复垦绿化57114环境管理及监测5812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58121垃圾填埋处理过程中的职业危害58122防范措施59123防治效果6013节能61131能耗指标61132节能措施6114管理机构与劳动定员63141管理机构63142劳动定员6315项目招投标管理及实施计划65151项目管理65152实施计划651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8161投资估算68162资金筹措6817技术经济分析71171经济分析原则7117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71173经营收入及税金71173成本估算72174财务分析73175综合评价73附表1、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表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3、损益表4、全部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5、借款还本付息表6、资金来源与运用表7、资产负债表8、敏感性分析表附件1、组织机构代码证2、888县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的通告桑政通20045号3、888市物价局文件关于明确环卫有偿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张价字200068号4、888县发展计划物价局文件888县发展计划物价局关于收取车辆卫生费的通知桑计价200404号附图1、888县垃圾填埋场位置图2、888县垃圾填埋场平面布置图1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888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112项目建设单位1单位名称888县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2法人代表刘亚明3注册资金3000万元12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21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依据1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888县县城总体规划200120152888县人民政府关于888县垃圾处理建设项目配套资金的承诺书3888县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通告桑政通20045号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5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6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19957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2年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9981997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防治法10888县委托我公司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11888县提供的地形图、生活垃圾量和水文气象等基础资料122可行性研究遵循的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程、规范及标准。2技术路线符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垃圾处理符合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产业化的总目标。3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保证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同时,尽量作到技术先进。123研究范围根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对888县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工程的建设规模、场址选择、处理方案、工程技术措施、投资效益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K0138合207亩2日均填埋垃圾量T/D125日处理能力为级3总库容万M3165建设规模为级4服务年限年305总用电量KWH/A461046总耗油量T/A77包括外部运输7渗滤液处理规模M3/D3008总劳动定员人40包括收集外部运输5人9项目总投资万元40927210垃圾场单位投资元/M3248不含垃圾收集系统11年总成本费用万元/A37833年平均12垃圾场单位处理成本费用元/吨521413建设总工期年214平均投资利润率05815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6216全部投资回收期年2399含建设期14研究的结论和建议1本项目的建设,既可完善888县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又能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对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工作环境,提升旅游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其建设是十分必要的。2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原则,经过现场勘察和多方案比较,本项目选址在888县城镇规划区外西南郊的利福塔镇赤溪村大田家湾,符合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3根据对该县城市生活垃圾量的预测,在满足城市未来发展要求的前提下,确定本垃圾填埋场的建设规模为日均填埋垃圾125T(年均45万T)。累计总量140万M3,规划总占地面积0138KM2合207亩,设计总库容为165万M3,使用年限为30年,能满足888县项目区城镇远景发展规划要求。4本项目计划总投资409272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95600万元,垃圾填埋场单位投资248元/M3。其它费用70179万元,预备费用33045万元,建设期利息9548万元。资金来源为建设单位自筹28372万元,申请日元贷款2709万元,地方发财政配套300万元,国内银行贷款800万元。5经财务评价测算,垃圾单位处理平均成本费用为5214元/吨,项目年平均总成本费用37833万元,项目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62,全部投资回收期为2399年,项目贷款偿还期2126年,项目具备贷款偿还能力。6鉴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应予大力支持。建议尽快批准该项目立项,以便于本项目建成后尽快受益。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等多方面的限制,888县城市生活垃圾一直是运往城郊的简易垃圾场进行简单的填埋处理。但由于该垃圾填埋场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基本上未采取环保措施如防渗、分层压实、覆土、填埋导气管、处理渗滤液等,导致生活垃圾对周围环境二次污染,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故必须尽快封场。随着该县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产生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垃圾成分也越来越复杂。据统计,目前城区日均清运垃圾量达70多吨。这样,新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如不及时建设,数年后县城区及市镇的生活垃圾将无处可填,这将会严重影响城市卫生,恶化城市环境,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因此,选址建设新的垃圾处理场,已迫在眉捷。22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总体功能根据该县总体规划,到2020年县城及附近镇区将发展成为10万人,进而发展成为约16万人的城镇区。鉴于888县一直没有完善的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达不到国家标准,其产生的废水、废气得不到妥善处理,严重影响生活环境,损害人民身体健康。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高质量的要求,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高速的发展,保证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保障社会稳定,要彻底改变生活垃圾处理的落后状况,消除垃圾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威胁,必须尽快建设符合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的现代化垃圾处理场。23有利于城市垃圾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长期以来,由于888县城市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库容量很小,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的现状。既加大了城市垃圾处理费用,又增加了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点,激化城乡居民矛盾,令受污染市民、村民怨声载道,强烈要求政府兴建无害化的垃圾处理场,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新的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将尽快地满足这一要求。3城镇概况31县区基本情况311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888县位于888省的8888,北纬2901729028。行政隶属888市。8888M2人口密度122人。西汉时就已置县,三国时属天门郡,西晋置临澧县,唐时为慈利县地。至元明才设888。据载“以地产桑名其地”。清时属永顺府。1949年解放后属永顺专区。1957年改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8年属大庸市,1994年属888市。312自然条件(1)水文与气象888县是澧水的发源地,河流属澧水水系。澧水上游的北、中、南源及酉水向南流贯全境;娄水源于湖北省,流经县区的东北部。由中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的东南风携带大量水份沿澧水河谷深入县境,产生大量降水而形成迳流。年迳流量达389亿M3,地表水水源十分丰富。本县地层中灰岩占有一定比例,地表水下渗后形成丰富的地下水水源。本县气象条件既有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特点,又有一定的非地带性地域差独特气候景观。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量充沛,严寒期短。年降雨量14002300MM,平均为1500MM,是本省的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全年平均气温为157,无霜期260280天,全年日照平均为1284小时。县城常年主导风向为北东。2地形、地貌和地质888县地处湘西山地,境内多以山地为主的地貌结构,山多地少,峰峦重叠,沟壑深切,溪涧交错。主要山脉约40条,林立山峰约1万余座。西北与鄂西山地连成一片,主要有八大公山、天平山等,海拔在1000M以上,最高的斗蓬山为1890M。南部为孤山与群丘相间,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3001000M之间。888县区内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包括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迭系、白垩系和第四系等古生、中生和新生界的多种岩系,砂岩与灰岩几乎覆盖了全县境。山脉河流均呈东北西南走向,在南部地区灰岩暴露甚广,溶洞、天窗遍布,是国内有名的洞穴探险基地。北部地区区别为红色砂岩和页岩。313社会经济发展888属经济不发达地区,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仅为741亿元,是国家重点支援的贫困县。作为全县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的县城所在地澧源镇,辖有9个居委会,3个村委会,城区规划面积为96KM2,总人口58万人。(1)工农业经济全县农业耕地约21千公顷,主要以水稻、玉米和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药材和木瓜为主,是全国主要的药材基地之一。全县工业产品有煤炭、水泥、碳铵等。在县城已形成电力、食品加工、旅游服务及农贸等综合城镇经济。市政、通信、交通等公用设施等有一定的规模。(2)公用设施888县地处湘西北山区,原有交通条件闭塞。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大有改善。目前已有张(家界)桑(植)、桑(植)永(顺)、桑(植)龙(山)、桑(植)慈(利)等公路。张(家界)桑(植)和桑(植)永(顺)公路为省道。县城中市政主要道路已基本规划形成,其中主干道文明路和平路已初具规模。水路交通以澧水为主,可航行小吨位船只。电力设施已有6000KW火电厂一座。拟搬迁出城区另行扩建,以满足县城之需。县城已有1万T/日和2万T/日供水厂各一座,水源取自澧水上游,计划2万T/日水厂扩建成5万T/日规模。相对于供水设施,污水处理与收集设施发展还比较落后,沿江尚未设截污管,全部污水仅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即排入河流,环境污染严重。现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拟对污水污染进行处理。32城镇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理现状888县城目前城区约18万M2,日产生活垃圾约70余吨。有58名人员负责城区的清扫保洁工作。临街设有180余个垃圾收集桶,用5台车辆运送。垃圾堆放场地为高价租用,采用坑埋式,无防渗设施和渗液处理设施,十分落后。现有简易垃圾堆放场,即将装满,垃圾出路已十分紧张,影响城市管理与市民健康,亟待觅址建设卫生填埋场。目前已成立县城市建设有限公司,积极寻找投资渠道,开展垃圾无害化处置工程的建设工作。4建设规模41人口增长预测据888县城镇人口资料,今后规划的人口增长情况列于表41。表41本项目区人口增长预测表序号年度人口(万)序号年度人口(万)120107019202811422011722020291173201274212030120420137622203112252014782320321246201580242033126720168225203412882017842620351309201886272036132102019882820371341120209292038136122021933020391381320229620401414202399152024102162025105172026108182027111412人均日生活垃圾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规模的扩大,生活垃圾总量将会不断增长。此间,人口增长是其正向影响的因素;燃料结构变化用煤气、生活习惯与消费水平的改变则可能是负影响的因素。考虑到888县也将逐步发展供气和集中供热,居民净菜供应率也会提高,从而降低厨房垃圾量,建筑垃圾量也将禁止混入生活垃圾等多方面的因素,人均日生活垃圾量则会逐年下降。比照国内省内类似城镇的生活垃圾量情况,以2010年人均日垃圾量为130KG/人D为基数,到2039年人均日垃圾量减至10KG/人D以下。413年垃圾量和年累积垃圾量预测以各年人口预测数乘以各年人均日垃圾量,可得各年日垃圾量,从而计算出各年垃圾量和年累积垃圾量。所得预测值列于表42中。表42各年垃圾量和各年累积垃圾量预测表年份年垃圾量万T/A累计垃圾量万T年份年垃圾量万T/A累计垃圾量万T20103603602025462689520113737332026474736920123881121202748678552013403152420285108365201438919132029520888520154032316203053094152016418273420314859900201743131652032496103962018446366120335071090320194604071203451811421202048045512035518119392021451500220365191245820224645466203752012978202347759432038520134982024490643320395301401842建设规模的确定888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模的确定主要考虑垃圾量和垃圾组份两个因素。421生活垃圾量从表42的垃圾量预测结果,2010年起到2040该县30年垃圾产生总量约为140万吨。422生活垃圾组成成份根据888县有关资料,目前所产生的垃圾中易腐化和可腐化有机物含量较低,仅占垃圾总产生量的25左右,而炉灰和渣石却占垃圾总产生量的62左右。详见表43根据该县城镇发展状况,预计近年内由于城市持续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垃圾的组成成分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是在将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结构的改变,垃圾中的无机组分明显下降,有机成分增加。参照国内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垃圾组分情况,预计2021年后该县城镇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将达到40以上。表43888县垃圾成份表未计水份易腐化有机物煤灰、渣石等金属、陶瓷、玻璃等皮革、塑料、橡胶等碎布、纸屑等竹木等其他20623545351565423建设规模的确定2018年的年均垃圾量约为45万T/A,以此作为各种设施的建设规模,日处理量125T/D规模属于级。在场地上考虑30年(2039年)的规模;垃圾坝亦以30年(2039年)考虑,以垃圾填埋累计总量140万吨作为建设规模。当取垃圾压实后的容重为1T/M3并加入填埋覆土量10后,总的垃圾填埋场库容需要111402154万M3。实际建设的填埋场可供库容为165万M3以上,填埋场库容建设规模属于类。5垃圾处理工艺51处理工艺方案选择511处理工艺综述我国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为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产业化。为实现处理技术的工业应用,处理工艺大致有下列四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艺;垃圾堆肥处理工艺;垃圾热化学处理工艺主要为焚烧;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工艺。第四类一般只作为前三类的前端工序。据世界能源基金会的统计。各国目前以卫生填埋工艺采用最多,约占60;焚烧工艺次之,约占26;回收工艺再次,约占10;堆肥工艺用得最少,约占4。我国以采用卫生填埋工艺为主,约占90以上。1卫生填埋工艺填埋工艺又有简单填埋和卫生填埋两种,前者虽然简单易行,处理量大,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填埋后产生的气体污染空气,还有发生爆炸之虞;渗滤液也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后者则采取了防渗、铺平、压实、覆盖等措施,对气体与渗滤液采取了科学的处理,因此避免了简单填埋法所带来的问题,目前我国已在大多数城市新建垃圾处理工程中应用。垃圾卫生填埋工艺处理的优点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具有投资较少,运转费用较低等特点。该处理方法的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在设计、施工中对填埋场的防渗措施要求较严,而且运距也较远。2高温堆肥工艺垃圾堆肥工艺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垃圾中有机成分和生物化学物,并使之稳定无害和可安全使用于土地的一种方法。堆肥系统按发酵方式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按设备形式分为封闭式堆肥和开敞式堆肥;按发酵过程状态分为静态堆肥和动态堆肥等等。目前已成为处理垃圾工艺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该方法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操作安全性较好,可生产出农肥产品,可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但该方法对垃圾的成份有一定的要求,即垃圾中生物可降解有机物含量应大于40。其处理过程所需机械设备较多,包括磁选设备、振动格筛、双层滚筒筛、立锤式破碎机等,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同时还应考虑对占初始量40左右的非堆肥作填埋处置的方案和投资。另外,垃圾堆肥对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某些情况下,因堆肥产品肥效问题,使销售有一定风险,销售范围也受到一定限制。2焚烧工艺垃圾焚烧工艺是一种较为先进但一次性投资较大的垃圾处理方法。在发达国家的大中城市采用较多。垃圾焚烧法较适于在人口密集、用地紧张、运输太远的地区,在其它处理方法无法实施时采用。其主要优点是在较短时间内可使垃圾转变成稳定状态,同时使垃圾在重量和体积上有较大程度的减少,真正达到垃圾减量化的要求。一般而言,焚烧后的残渣较少,其重量只占原垃圾的2540,体积也只是原来的812。而且焚烧的残渣是一种密实的、不会腐化和无菌的物质,便于后续的填埋处置。另外焚烧厂占地面积小,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回收部分能源。焚烧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次性投资费用高,需要有较高技术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对垃圾的成份要求较高,一般当垃圾热值低于5000KJ/KG时,即不宜采用焚烧方法,当热值低于6000KJ/KG时,其热能无回收利用价值;另外,焚烧烟气中会含有不易去除的污染性物质。鉴此,在国外,热值较高,含水率较低,有机物含量较多的垃圾,焚烧结果较好。针对中国特别是888省目前垃圾热值较低,含水量较大,有机物含量不太多的情况,还需开发新型的适用于这种条件的焚烧技术和设备,故尚需假以时日。512处理工艺的比较选择上述三种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艺各有其技术特点,使用条件和存在问题,列表比较如下。见表51表51垃圾处理工艺比较表工艺项目卫生填埋工艺堆肥工艺焚烧工艺技术可靠性国内有示范工程,可靠国内有一定经验,较可靠国内已开发,较可靠,待完善操作安全性较好需防火、防爆、防洪,注意坝稳定好较好无害化尚可尚可较彻底减量化压缩后可减小体积10左右减量6575减量8892资源化回收沼气,土地可恢复利用可生产有机肥料可供电供热占地较大中等较小投资小较大大处理成本低较高高选址条件较困难,需防水体污染,要远离城区,运距长较易,应避开居民生活区,气味影响半径小较易,可靠近城区,运距较短适用条件适用范围较大,对垃圾成份要求不严垃圾成份中可降解有机物40以上垃圾低位热值一般应高于5000KJ/KG环境影响有填埋气体导出,应控制大气污染;应防止渗漏液等污染水体,一般应加以处理达标有较轻微气味;对地表水无污染,对地下水污染可能性较小烟气应净化达标才排放;对土壤无污染;焚烧残灰填埋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无污染由表51分析可知,三种垃圾的处置工艺方法各有所长。但从投资水平和垃圾处理费用,以及888县的生活垃圾组成结构和理化特征来看,选择卫生填埋处置是目前切实可行的垃圾处理方法。今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垃圾组成结构的变化,再考虑其它垃圾处理方法。52填埋方式的确定垃圾卫生填埋是一个利用自然循环和分解机制的过程,有厌氧、好氧和准好氧三种填埋方式。521厌氧填埋垃圾场在水的浸渍状态下进行填埋,空气无法进入填埋层,内部形成厌氧状态,因而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缓慢,有机物稳定较迟。由于这种方式卫生标准高,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操作方便,同时还可回收甲烷气体。我国大多数填埋场都采用这种方式。522好氧填埋向填埋场鼓风,使空气进入填埋层,使内部形成好氧状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由排气管排出,垃圾中有机物能较快地分解,故能较快地稳定有机物。同时也可减少降解垃圾所产生的水份,从而减少渗滤液的排出。此外,好氧填埋能产生60左右的高温,对灭菌有利。这种方式结构较复杂,运行较困难,造价高,特别是机械鼓风,运营费用也很高。523准好氧填埋原理与好氧填埋方式相同,但不采用鼓风而是利用敞开集水井末端渗滤液收集管末端在调节池水面上或设置竖管来自然通风,向填埋层内供氧。这种方式不能使空气达到整个填埋层,故垃圾填埋体中既有好氧也有厌氧分解的过程。有机物被部分分解还原成硫化氢,垃圾中的重金属与之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硫化物,保留在填埋层中。其运营费用与厌氧方式相差不多,而分解有机物又与好氧方式相仿,因此有它的优点,不过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根据888县垃圾特性,管理水平和经济发展等具体情况,本工程选定采用厌氧填埋方式进行垃圾处理。6场址选择61场址选择原则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址选择应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有关场址选择的规定进行。主要原则要求为1填埋场应在城市远期规划区以外,并应有适当的距离;2填埋场应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和水源的下游;3填埋场应有较好的交通条件,便于垃圾的运输;4填埋场应具有适当的水文和地质条件,满足防洪要求和避免对周围环境特别是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5填埋场应有足够的容量,可满足设计年限内的垃圾填埋量需求,一般宜满足20年左右的垃圾填埋要求;6填埋场的选定应通过不少于二个场址方案的比较,并应有城建、规划、环保、地勘、设计等部门有关人员共同参加,综合评价。62场址方案比较和选定为了选好888县生活垃圾处理场的场址,该县城管、国土、规划、环保、环卫、地勘和设计等有关部门对县郊区进行了踏勘,对多处选点进行了初步比较,重点推荐出二个场址。后又经我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并会同有关部门对上述两场址进行了进一步踏勘调查与评价,在此基础上作出了方案的比选。621场址方案概况1)方案一米胡洞场址该场址位于888县城(澧源镇)西南约2KM处。西边约15KM处为澧水并有乡村公路经过,东南边有西界林场,交通堪称方便。场址与所服务的城镇的距离较适中,处于该县夏季主导风向(东北风)的下方向。雨水汇集面积不大,可排到澧水,汇入点是县城水源的下游。场址附近500M以内有少量居民,需搬迁约4户左右,该场址为由几座小山峰组成的袋型山谷,上陡下缓,在小山峰之间哑口需修筑垃圾主坝1座,副坝4座,总长约500M。场口外有较适合的场地可供设置其他设施。场内有部份旱地。场地的库容约为160万M3,总占地约014KM2,可供约30年垃圾填埋容量。经踏勘,场区为石灰岩、溶岩地区,下阶段需作较详细的地质勘察,并有严格的防渗处理以确保不污染地下水,场区内有底砾岩出露,无矿藏资源,可初选作为垃圾填埋场方案之一。供水供电条件尚属方便。电源可从附近约2KM的10KV架空线路T接。水源可取至15KM外的澧水或岸边地下水井。2)方案二大田家湾场址该场址也位于888县城西南约3KM处,与方案一隔河相对。附近有公路经过,交通方便。场址处在澧水西侧,离所服务的城镇相对稍远。处于888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汇水面积不大,排水向东方向进入澧水下游,对水源不造成影响,与方案一相同。场址附近500M以内有少量居民,已搬迁约6户左右。该场址为一倾斜的型山谷,山势较高,筑主坝一座,总长约200M,工程量较小。需修进场内的公路。场内有数亩农田。场地的库容约大于165万M3,总占地0138KM2,可供约30年以上垃圾填埋容量。场区附近有足够的地区布置有关附属设施。场区地质为红色砂岩,有砾岩出露,防渗性能较好。无矿藏资源,作为垃圾填埋场地质条件较好。供水供电条件尚属方便,电源从附近10KV高压线T接。水源可取自场口外的澧水或附近小河。622场址方案比选通过对上述两个场址多种条件的技术经济比较,经综合分析评价,选择其中一个较优的场址作为本可行性研究的推荐场址。比选所考虑的多种条件包括了场址位置、对项目服务区内空气和水源的影响、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和搬迁户数、场址库容和服务年限、布置其他相应设施的难易、筑坝工程量和防渗工程量、工程单价、场址内农田与其他作物的占用情况、地质条件、防洪条件、交通条件、供电条件和供水条件、发展余地等多项内容。比较结果见表61。表61垃圾填埋场场址比较表序号比较内容方案一大田家湾场址方案二大田家湾场址1库容(万M3)160165以上2使用年限(年)3030以上3总占地面积(KM2)01401384距城区距离尚可,约2KM距离较适中,约3KM5位置县城西南,澧水以西县城西南,澧水以东6对空气与水源环境影响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不影响水源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不影响水源7对周围居民影响及搬迁约4户需搬迁约6户需搬迁8场址原有用途场内为旱地场内有农田9筑坝及防渗工程量筑坝工程量较大,防渗工程量较大筑坝工程量较小,防渗工程量较小10地质条件为石灰岩、溶岩,较差。为红色砂岩,较好。11交通条件较好,需改建乡道3KM相对稍远,需改造乡道4KM12供水条件河流取水,距离1KM河流取水,距离15KM13供电条件就近2KM内有高压线作电源就近1KM内有高压线作电源14发展余地发展空间较小发展空间较大15防洪条件不受洪水影响不受洪水影响综上所述,全面比较后,认为方案二大田家湾场址较优,本可研推荐采用方案二场址。7垃圾收集与填埋71生活垃圾特征垃圾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按照垃圾的处理技术,垃圾的特性主要指垃圾的生化特性和热力特性。从888县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来看见表43,其现状特征为无机物含量高,主要以炉灰为主,同时混入了一定量的建筑垃圾;有机物含量低,除了厨余、果皮外,还含有布类、塑料和纸张等高热值物质。但因数量少,垃圾的热值较低。该县生活垃圾中较少含有毒工业制品及其残留物、有毒药物、化学反应产生的有害物质、有腐蚀性或放射性的物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属一般普通的城镇生活垃圾。72垃圾收集运输与设备为了解决888县目前环卫设施不配套,设备数量不足,设备陈旧老化,设施布局不合理,标准低以及无集中的垃圾中转站,垃圾露天堆放无机械装卸,从而造成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同时根据888县城市总体规划中环卫工作的发展目标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垃圾清运实行机械化、半机械化;实现密闭化中转运输的要求。本次设计考虑垃圾填埋场规模较小,县城区也较狭小,采用封闭式垃圾压缩运输车运往垃圾填埋场,设备与设施见表71。表71垃圾收集压缩运输设备设施表设备名称规格数量用途运输车库224M2封闭式垃圾压缩运输车8T3台压缩并向填埋场运送垃圾73填埋方式及设备731厌氧填埋方式本填埋场采用的是分单元逐日覆土厌氧填埋作业方式。填埋作业采用自下而上,分阶段进行,以一天一层作业量为一填埋单元。在填埋单元内垃圾每层填埋厚度达到23M时,覆土厚02M,构成一个25M厚的大填埋单元。每天填埋作业结束后需在垃圾表面进行日覆土,以减少纸屑、塑料袋等轻物质的飞扬,防止苍蝇、鼠类、鸟类在垃圾中觅食。在蚊蝇孳生季节,还需每天喷洒药水进行防护。在每达到一个阶段高程后,进行中间覆土,其阶段高程与边坡L型截洪沟相配合,使经过中间覆土的废物表面形成排水面。同时中间覆土可提供垃圾运输车辆的临时通行道路。为保证雨季和夏天瓜果季节垃圾填埋的顺利进行,宜用炉灰和渣石并铺设钢板等摊筑临时道路通向作业面。卫生填埋作业流程图71导出燃烧(中后期利用)填埋气取土卸车垃圾进场称重卸车摊平压实消毒覆土渗沥液调节池渗沥液调处理净化水污泥排出(或进城市污水厂)732填埋设备垃圾卫生填埋场需要采用的作业设备包括摊平设备、碾压设备、取土设备等。根据本填埋表72填埋场配置的机械设备表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台用途洒水车3M31场地洒水车用喷药车1M31场地上喷洒消毒药水压实机230马力2利用尖锐的钢滚轮来回于垃圾堆上,达到碾碎及压实垃圾的效果,配置前推板,可推平垃圾。履带式推土机160马力2铺摊、整平垃圾车倾倒的垃圾及表面覆土,并可维护场内道路。挖掘机05M32场内道路压实、修补,覆土压实,并可用于垃圾压实作业。装载机1M32垃圾覆土的搬运,以及垃圾场内较远距离的运输和大件垃圾的搬运。运土自卸卡车45T2场内外运土加油车1T1车辆、机械加油地磅15T1称量进场垃圾8垃圾填埋场工程设施处理场的工程设施主要包括垃圾库,垃圾坝,截洪沟,防渗设施,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设施,沼气导出、处理及综合利用设施等。81垃圾库垃圾库设置在888县西南大田家湾,在一个由小山峰环绕的U型山谷中,开口处筑坝围成填埋场,山谷总长约300M,宽约250M,谷底坡降为自西北向东南,垃圾库设计填埋标高为302M,主坝顶标高为270M,坝顶总长约200M,总库容165万M3,库区占地011KM2。工程采用逐年建设法。生活垃圾从坝内底标高开始填埋,填埋标高至302M时,能服务30年,可用库容165万M3,其中能容纳垃圾140万M3,可以满足888县未来城市生活垃圾总产量的填埋。垃圾库工程设有垃圾主坝一座和截污坝一座。主坝与截污坝之间形成1万M3的渗滤液调节池。占地为0018KM2此外,还设有二道截洪沟,其中一道为终场截洪沟。需对库内山坡和库底进行清理平整,清除树根杂草,在自然坡上保留不小于05M厚的土壤作为垫层。此外,山坡上每隔10M高程还设置防滑锚固沟,给使用土工布合成材料防渗膜创造条件。整个垃圾填埋库区还设置有渗滤液收集系统和沼气导出管道系统。82垃圾坝为了增大库容,保证垃圾填埋体的稳定和防止雨季作业时垃圾被雨水冲出垃圾库外,在垃圾库的谷口和周围山峰间的垭口处建有主坝一座。主坝坝址主要依据工程地质条件和满足所需垃圾填埋库容的要求,兼顾施工与管理的便利及经济因素决定。本垃圾库设有主坝一座,截污坝一座,具体位置见附图。主坝坝顶标高为270M,宽7M,坝高10M,坝顶长约100M。根据我国目前关于垃圾处理场的实际情况,比较土坝和堆石坝的坝型方案,考虑堆石坝造价高,再加上库区附近土料量丰富等因素,所以垃圾处理场主坝采用土坝方案。主坝中心为粘土,上下游坝面及顶面均为04M厚浆砌块石,内坡铺土工合成材料防渗膜,内外坡坡度均为12,坝底以红色砂岩岩层作为持力层。为便于渗滤液收集,坝底设碎石排渗垫层。为了形成渗滤液污水调节池,在主坝下游修建一所截污坝,采用土坝浆砌块石护面,池底部坝体上游及下游迎水面铺土工膜一层防渗。截污坝坝高5M,坝顶长9M。池底及两侧清基平整。主坝坝顶以上用垃圾堆填形成一座标高达32M的垃圾堆体。垃圾堆埋体的平均边坡为14,本项目针对888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具体情况,参照有关工程,分别对垃圾堆填体本身按正常运行和暴雨饱和两种情况进行校核,结果表明,垃圾堆填体的稳定安全系数可满足要求。对比以往的情况和参考其它垃圾场的经验,可认为采用14的边坡,垃圾堆填体是稳定的。83截洪沟为防止洪水侵害,确保垃圾库安全,并减少进入垃圾库内的地表径流量,在垃圾库四周修建两条沿等高线的截洪沟将地表径流截住后从垃圾库排往库外。临时截洪沟长1300M,永久截洪沟长为1800M,除永久性截洪沟外,临时截洪沟设有分流闸,当垃圾填埋至截洪沟时,截洪沟变为排渗滤液的暗沟,并用分流闸将渗滤液导入渗滤液调节池中。截洪沟结构为浆砌块石矩形断面沟。实行作业单元的雨污水和非作业单元雨水分流。渗滤液和作业单元的雨污水排至污水处理系统,非作业单元的雨水汇入填埋作业面边的排水沟直接排至附近农田雨水沟。本工程按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为级垃圾填埋工程。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按照相应频率确定矩形截洪沟的断面尺寸底宽为05M高为08M。为保证截洪沟的截流效果,各截洪沟的坡底均不小于0005。随着垃圾的不断堆高上升,在两条截洪沟之间每5M高程设置断面为L形边沟,在沟内填满卵石,待垃圾覆盖后形成排渗盲沟。截洪沟、边沟和坝侧陡槽连接,导出雨水或渗滤液至排水沟或渗滤调节池内。84防渗设施841防渗方案的确定填埋场的防渗方法主要有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两种,具体采用何种防渗方案,应取决于填埋场区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依据国家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及城市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的要求,填埋场必须防止地下水的污染,不具备自然防渗条件的填埋场和因垃圾可能引起污染地下水的填埋场,必须进行人工防渗。888县垃圾填埋场地内的地层地质情况初步资料表明为红色砂岩地区,上覆底砾石和表土。该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岩溶地下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表土中,含水量较小,易蒸发。为安全起现,本次可行性研究选用填埋场采用水平防渗的工艺。防渗膜采用合成材料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防渗,膜厚20MM,单层防渗,上加一层250G/M2的无纺布以保护防渗膜及增加其稳定性。此外,在坝坡和山坡上,每隔10M高程设置防滑锚固沟,以保持防渗膜的稳定。842库区排水由于整个填埋库区汇成一集雨区,如何作到将雨水清污分流,把未接触垃圾的雨水尽快有组织的排出填埋场,使其不渗入垃圾层,是减少渗滤液产生的关键。本可研在边坡防渗膜锚固平台设置L型边沟,排除截流沟以上的边坡汇水。同时在填埋作业时通过控制垃圾填埋高度,将已进行中间覆土的填埋区表面雨水通过表面坡度排入截流沟,并排出场外。85渗滤液收集与处理851渗滤液集排系统渗滤液集排系统的作用是将汇集于防渗层表面的渗滤液迅速排出填埋场,进入渗滤液处理设施。此外还可通过排水管向填埋场内供给空气,以利于填埋的早期稳定化。渗滤液集排设施要求能迅速地排出渗滤液而不会发生阻塞,有足够的承载力,施工容易,造价低等。本填埋渗滤液集排系统包括水平收集系统和垂直收集系统A)水平收集系统水平收集系统由三部分组成1)场底收集管沟场底从基本坝前开始至尾部沿地形在谷底开挖铺设渗滤液收集管沟,沟内敷设了外包一层土工布的软式透水管,采用间距30M的方形网格形式布管。2)导流层在场区内谷底铺设一层03M厚的卵石导流层。3)排渗盲沟垃圾填埋过程中,当其快要掩盖截流沟和边沟时,在沟内铺设由粒径为5080MM的卵石形成排渗盲沟。B)垂直收集系统在垃圾分层填埋过程中,每一层都要压实,覆盖一定厚度的粘土层,起到减少垃圾污染和减少雨水下渗的作用,但这同时也造成上部垃圾渗滤液不能流到底部导流层,故需设置垂直渗滤液收集系统。在填埋场按一定间距设立贯穿垃圾体的垂直立管,管底部通过短横管与水平收集管相通,从而形成垂直收集系统,此立管同时也用作导出垃圾气体,故称之为排渗导气管。采用高密度塑料穿孔管,在外围套上套管,并在套管与多孔管间填入滤料,在周围垃圾压实后,抽出套管,随着垃圾的升高,此设施也逐渐加高,直到最终高度(高出覆盖层05M)。这样中层渗滤液可通过滤料和垂直多孔管流入底部的排渗管网,从而提高整个填埋场的排污能力。这样的水平收集系统和垂直收集系统互相联通,既能排液,又可导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852渗滤液产生量预测垃圾渗滤液的产生由内、外两种因素控制。内部因素即垃圾本身产生的污水,包括本身含有的占垃圾重量2550的水分和垃圾在厌氧发酵、生物化学反应中生成的水分。外部因素则有气候条件(降雨量、蒸发量、风速等)、场地条件(地下水位等)、垃圾的组成及堆放量、填埋场的结构、排水设施、压实和覆盖等。其中大气降水渗入和地下水所形成的渗滤液量是垃圾本身含水量的数倍甚至于数十倍。又由于地下水是大气降水补给的,故可认为垃圾渗滤液的量主要随大气降水而变化。渗滤液的产生量一般采用经验公式计算Q(CIA)/(1000365)式中Q日平均渗滤液量,M3/D;C渗出系数,I年平均降雨量,MM/AA填埋场集水面积,M2根据888县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MM,填埋场集水面积比周围山谷总集水面积为小,比终场面积大,本工程为19万M2。渗出系数C与填埋场表面特征、植被、坡度等因素有关,一般为0208。考虑到本垃圾处理场填埋区的具体情况,封场后清污分流较好,C值取038。经计算Q296M3/D。经与省内其他相类似填埋场数据类比,888县垃圾渗漏液量定为300M3/D较为适宜。853渗滤液的水质和处理后的排水要求渗滤液经调节池对水量和水质的均衡后,在池中停留较长时间,经水解酸化作用,会降低其中的有机物浓度。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参考国内若干条件相近的同类垃圾填埋场实际监测资料,888县垃圾填埋场经调节后的渗滤液水质按下列数据取用PH68CODCR4000MG/LBOD52500MG/LSS300MG/LNH3N350MG/L色度1000MG/L渗滤液含有无机盐类和有机物质,呈深褐色,有严重臭味。渗滤液的水质将随填埋年限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根据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处理后排水受纳水体为III类水域,将渗滤液处理站的出水水质定为二级标准,要求为CODCR300MG/LBOD5150MG/LSS200MG/LNH3N25MG/LPH69处理达标后用排入澧水下游。854渗滤液调节池决定填埋场垃圾渗滤液量的主要因素是大气降水量,各年之间和一年内各个月份之间的日降雨量很不均匀,这就导致水量和水质的变化,但渗滤液处理站日处理能力则是基本恒定的,因此应设置有相当容积的调节池。调节池的功能除了起均衡水质、水量的作用外,由于其容积较大,渗滤液在其中停留时间一般较长,还可起水解酸化作用,使有机物浓度大为降低。调节池容积按历年降水量平均值进行渗滤液产生量与处理量之间差额平衡计算,并用暴雨期间降水量作校核计算,本工程调节池容积为1万M3。根据大多数垃圾填埋场设计的经验,利用垃圾坝与下游截污坝之间的容积作为调节池,本工程可利用容积为1万M3,可以满足调节池容积的要求。855处理流程垃圾渗滤液水质是复杂多变的。填埋初期BOD和COD浓度高,且其比值也较大,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BOD和COD浓度下降,比值也逐渐减小,而NH3N则会略有增加。在选择处理流程方案时,应当考虑这些因素,今借鉴同类城市的处理工艺,以下述三个方案进行比较。方案I,AB法,A段为高负荷曝气,B段为氧化沟。最后用生物塘进行终处理。可进行硝化、反硝化脱氮;方案II,厌氧A1/O法,厌氧采用高效复合式厌氧床(UASBAF),出水用缺氧好氧(A1/O)生化反应池,最终为生物塘负荷高,剩余污泥少,也可进行硝化反硝化,脱氮效率高。方案III,回灌A/O法,经回灌处理后渗滤液量减小,污染物浓度降低,调节池出水可直接进入A/O反应池。生物塘计最终处理。以上三方案优缺点比较如表82。表82渗滤液处理工艺方案比较表方案号优点缺点I1、耐冲负荷性能好;2、处理效果稳定;3、有运行实际经验。1、动力消耗稍大;2、占地面积略多。II1、厌氧负荷高;2、A/O池脱氧效率高;3、污泥产量少。1、厌氧反应器启动时间较长;2、受温度影响较大;3、投资略高。III1、渗滤液处理量少;2、运行费用低。1、对填埋操作有些影响;2、雨季时有困难;3、运行不很稳定。经以上三个方案的分析比较,方案II厌氧反应器较适合3040的条件,888县冬季气温偏低,难以保证使用条件,厌氧处理效果较差;此外,由于反应器启动时间较长,一旦发生故障后,要再投入正常需要较长时间,不利正常稳定运行。888降雨量中等偏大,方案III在雨季回灌内外系统对填埋机械作业与运输车辆运行有一定的影响。方案I虽然投资运行费用稍大,占地略多,但运行稳定,且能适应水量水质的冲击负荷。综上所述,对于县级城市应主要考虑其运行的简易性和可靠性,本工程选用第I方案为处理工艺流程。流程图见图81。856主要构筑物与设备1)提升泵房砖混结构,平面对86M内设水,污潜排水泵2台(1用1备)。Q15M3/H,H20M,N22KW。2)细格栅间6长4宽M,钢筋混泥土结构。设旋转式格栅机一台,处理能力15M3/H,栅网规格115MM。3)高负荷曝气池15长4宽4高M,钢筋混泥土结构。设倒伞型叶轮曝气机4台(2用2备),充氧量8KGO2/H,N75KW,停留时间10H。4)氧化沟2044M,钢筋混泥土结构。卡鲁塞尔型,设潜水搅拌器和潜水推进器各2台,功率分别为N115KW,N215KW。停留时间14H污泥龄为8D,污泥负荷为0135KGBOD5/KGMLSSD,污泥回流比最大为100。5)一沉池、二沉池为D5M圆形竖流沉淀池各1座,钢筋混泥土结构。有效水深H3M,表面负荷12M3/M2H。6)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平面对84M,砖混结构,地上4M,地下2M,内设回流污泥潜水泵2台(1用1备),Q15M3/H,H16M,N2KW;剩余污泥潜水泵2台(1用1备),Q5M3/H,H100M,N22KW。7)浓缩储泥池334M一座,钢筋混泥土结构,有效容积36M3。8)生物塘,用面积为900M2种植了芦苇、莲藕等植物的生物进行最终处理。9)塑料污水压力管,D10MM,L15KM。接入西面澧水河。86沼气导出系统及综合利用861沼气导出有机类垃圾在填埋场受微生物分解产生沼气。填埋沼气中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氢、氮、硫化氢等气体。垃圾卫生填埋场由于封闭性较好,沼气有可能大量产生并在场内聚集,当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515时,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填埋场产生的沼气若利用不当将是一种公害。因此,必须对沼气进行收集和处理。垃圾填埋气体的导排方式有多种,本填埋场采用设置竖向导气石笼方式。导气石笼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导气石笼底部与场底和边坡导渗盲沟连通,石笼随垃圾填埋层的升高逐渐升高。填埋气体的产生量与垃圾填埋量、垃圾中有机物的含量、水分、温度、PH值、垃圾填埋时间和垃圾分解速率等因素有关,对于一般的城市垃圾填埋场而言,产气率每吨垃圾在130290M3之间。考虑到本县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含量较低,预计本填埋场垃圾的产气率在140M3/T垃圾左右,填埋垃圾总量为140万T,填埋场总产气量约为20300万M3。填埋气体的收集与填埋作业方式、填埋场结构、填埋层覆土的密封程度等因素有关,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气体收集率一般为1530,本可研按20计算,气体的总收集量约为4060万M3。填埋气体在场内气压达到250750PA时,气体就会通过导气石笼排出进入大气,填埋早期气体产生量少,而且以二氧化碳为主,因此采用直接分散排放,或就地燃烧后排放。这种方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