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市山边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1页
临安市山边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2页
临安市山边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3页
临安市山边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4页
临安市山边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山边水电站位于临安市马啸乡,由拦河堰坝、压力管道、厂房、升压站、尾水渠等组成。坝址位于洪家村桥下,厂址位于在大源里溪的山边村口,厂坝间相距129公里。距离临安市城区85KM,距昌化镇35KM,距颊口变电所8KM。有县级公路直达,交通十分方便。山边水电站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1337KM2,厂址以上集雨面积为146KM2。流域内植被良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设计水头104M,流量08M3/S,总装机630KW,工程总投资42574万元。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属于中低山区,根据关于公布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浙政发(1999)141号),工程所在地属于浙江省临安市龙塘山为中心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将扰动原地形地貌,产生土石方弃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章第十八条和浙江省实施办法第二章第十五条规定,项目建设必须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受建设业主临安市华裕水电开发公司委托,临安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所承担临安市山边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我所在接受委托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收集工程所在地区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现状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状况和危害进行了分析,按照规范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方案,于2005年8月编制完成临安市山边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总则11项目由来山边水电站位于临安市马啸乡山边村境内的颊口溪支流大源溪上,厂址位于马啸乡山边村,电站堰坝坝址位于马啸乡洪家村,通过1290M的压力管道引水与主厂房相连接。该电站为临安市发展计划局以临计字(2004)第335号文批复同意兴建的临安市日升水电站项目的二级子项目(原为一级开发,可研阶段提出分二级开发)。电站总装机容量1630KW,设计流量为08M3/S。建设业主为临安市华裕水电开发公司。12编制目的和意义本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目的是1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项目建设单位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义务和范围。2在调查工程对工程建设区及周边区域水土保持设施的破坏情况的基础上,预测因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具体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工作指出方向、提供技术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同时使项目区原有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3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及管理工作提供依据。4为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防治提出工程措施。编制该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对防治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减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和生产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设施造成的破坏,减少对周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保障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3编制依据13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管理条例;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32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4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办法;5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6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33规范性文件1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浙政19945号文;2关于加强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建设厅浙水政200175号;3关于认真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通知浙水政200247号文;4浙江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浙政发1999141号文);5杭州市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杭林水199877号、杭价费199883号、杭财综1998235号;6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134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2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8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135技术文件和设计资料临安市山边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临安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所,2005年7月)。136合同临安市山边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合同。2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21工程概况211工程名称临安市山边水电站。212工程地理位置山边水电站地理位置处于马啸乡境内的颊口溪支流大源溪上,距离临安市城区85KM,距昌化镇35KM,距颊口变电所8KM。有县级公路直达,交通十分方便。工程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213工程性质、规模山边水电站属小型引水式电站工程,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主要建筑物工程等别为等,临时水工建筑物为级。设计水头104M,装机1630KW。213工程枢纽布置及特性本电站工程由堰坝、压力管道、厂房、升压站等。工程在马啸乡洪家村处建引水堰坝,然后通过1290M的压力管道引水至山边村的厂房发电。电站厂房为地面式,主厂房建筑面积9966,副厂房建筑面积46,副厂房在主厂房左侧;变压器场布置在厂房左侧,紧邻副厂房,面积30;高配室4845,高配室布置在变压器厂左侧。临时建筑工程包括大坝施工导流围堰、炸药仓库、生活用房、临时施工场地等。大坝施工采用草石包临时围堰;生活用房采用租用民房形式。工程枢纽平面布置详见附图2。工程主要特性详见表21。表21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文1坝址以上集雨面积KM213372厂址以上集雨面积KM21463利用水文系列年限年294多年平均径流深MM117685多年平均流量M3/S0465二水库1设计洪水位M429622校核洪水位M429533正常蓄水位M42744发电死水位M31345水库调节库容万M3径流式6设计洪峰流量M3/S1723P207校核洪峰流量M3/S2216P10三电站工程规模1装机规模KW16302多年平均发电量万KWH187963年利用小时HOUR29834设计水头M1045引用流量M3/S08四主要建筑物1大坝坝型细骨料砼砌石坝最大坝高M45坝顶高程M4275坝顶宽度M1坝底宽度M438坝顶长度M602泄水建筑物堰顶高程M4275堰顶宽度M60消能方式全断面溢流3压力管道M129016MN钢内径M07管壁厚度MM7数量T15654厂房主厂房M29966中控室M246机组安装高程M31475输电线路KM01五主要机电设备1水轮机台数台1型号HLA687WJ60A额定出力KW750额定转速R/MIN630额定流量M3/S08设计水头M1042发电机台数台1型号SFW6306额定电流A906额定电压KV04额定功率KW6853主变压器台数台1型号S9800/10KVA六施工1主要工程量明挖土方M32515明挖石方M3976干砌块石M3210浆砌块石M31076砼和钢筋砼M33782施工用电最大负荷KW3施工导流方式围堰导流七经济指标1静态总投资万元416982动态总投资万元425743单位千瓦投资万元/KW0664单位电能投资元/KWH225年收入万元80416财务内部收益率1106增值税67投资回收年限年91214施工组织规划2141规划布置原则根据工程规模,本工程施工总布置规划遵循以下原则尽可能少占耕地;尽可能避开房屋等建筑物;尽可能利用有利地形,避开大挖大填以降低工程造价;(4)各施工临时设施的布置应尽量满足主体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减小施工干扰及物料的二次倒运;(5)充分利用荒山坡地和滩地,少占林地、耕地,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2142施工布置(1)砂石料系统施工用砂外购。(2)砼系统本工程设2台400L移动式砼搅拌机,一台布置在厂区,一台布置在堰坝,其它工程可考虑采用人工搅拌砼。(3)施工风水电系统根据工程布置和施工需要,采取分散、临时设点的原则。堰坝区用风量较少,本工程基本可以不设供风设置。施工用水直接取自溪中,生活用水来自当地自来水。施工用电可从山边村的380V线路上引接,工程土石方开挖由施工队伍自行准备手风钻。2143施工交通厂址处均有简易的交通公路通过,路况较好,路宽4M左右,各类外来材料和器材设备可以通过公路和临时运输通道运至工地。2144施工临时用房由于本工程工期较短,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时临时住房可租用当地村民的民房,保证施工的正常材料的加工、机械的修配等。2145施工进度本工程总工期为7个月。施工总进度见表22。22施工总进度见表项目名称1234567压力管道拦河坝厂房机电安装215工程投资山边水电站属小型水力发电工程,在编制总估算时,均按照浙江省水利厅(98)浙江省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细则、98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定额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台班费定额及临安市地方材料价格进行。本电站工程静态总投资4169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5509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10042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14959万元,临时工程827万元,独立费用5771万元,基本预备费3711万元;工程动态总投资42574万元(其中施工期工程贷款876元)。216工程征地包括工程枢纽永久性征地、临时施工布置、弃渣场等。工程征地面积见表23表23工程占地面积表单位M2征地面积(M2)地类场地永久性临时性林地滩地耕地堰坝270002700压力管道2000014205800厂房53302602730一、主体工程二、临时施工09300254676三、弃渣场080080000合计280317302480137767622项目区概况221、气象本流域未设气象站,相邻的地区有昌化气象站。据昌化气象站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52C,最高月平均气温297C(8月),最低月平均气温08C(1月),极端最高气温419C,极端最低气温133C,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818MM,平均风速13M3/S,实测最大风速20M3/S,相应风向N、W。本流域属亚热带温湿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夏热冬冷。设计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809MM,但在时间、空间上分配不均,各年之间及年内各月之间降水量差异较大。最丰年降水量25544MM(1973年),最枯年降水量12513MM(1978年),流域性暴雨多为梅雨和台风暴雨。222、水文、泥沙大源里溪是颊口溪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马啸乡太子尖,海拔15587米。流域内山峰林立,林木茂盛,雨量充沛,水土保持良好。流域内植被良好,水土保持状况较好。目前流域内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情势无影响。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为流域地表的侵蚀和河床的冲刷等。本流域山地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较少。由于设计流域缺乏泥沙资料,查浙江省水资源水文图集,流域年平均输沙模数为180T/KM2,根据侵蚀模数和输沙模数关系式,即输沙模数等于输移比乘侵蚀模数,求得土壤侵蚀模数为360T/KM2A输移比以05计,土壤侵蚀强度总体为微度。223、地形地貌域内地形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形态为侵入岩、火山岩断块状中山地貌,分布有标高10001200M、800999M、600M的剥夷面。溪流总体走向由西北东南,与山体走向基本一致。河谷呈“U”字型,漫滩不发育。224、地层岩性本区出露地层以侏罗系与第四系为主。1、侏罗系下统黄尖组(J3H)为凝灰岩,出露于山边水电站大都分地区。2、第四系(Q4)为松散堆积物,分布在河床、山麓、坡地。(1)全新统冲洪积层ALPLQ4岩性为砂砾卵石夹漂石,分布在河床。漂石砾径最大超过1M。(2)全新统残坡积层DLELQ4由粉质粘土夹碎石组成,分布在两岸山坡。226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河流径流由大气降水和地下径流补给。本区地下水与地表水化学类型均为无色无味的淡水,PH值在7以内,对砼无侵蚀。工程区位于清凉峰北侧,构造以褶皱为主,无较大断层通过。物理地质现象以小型滑坡、崩塌为主。流域范围内未见新构造运动痕迹,第四系发育且稳定,属于基本稳定区。根据国家地震局编制的中国地震动峰加速度区划图(2001年版),本区地震动峰加速度为3560754560轻度强度3045中度强度极强度非耕地林草覆盖度15000111(一)工程的开挖、回填等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一、工程的开挖、回填等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参照表35、表36,确定工程各部位侵蚀模数、侵蚀面积及侵蚀时间,计算在工程建设中若不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情况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水土流失量分为工程建设期和工程运行初期。针对不同区块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本工程建设其和运行初期水土流失量采用经验公式法(查表法和流弃比法)进行预测查表法预测建设期主体工程、土石方临时堆放工程、弃渣场地等施工扰动面各运行初期整个工程区的水土流失量采用如下经验公式法预测QMAA式中Q土壤侵蚀量(T)M预测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T/M2A)A损坏的地表面积(M2)A影响年数。通过调查公析水土流失部位的坡度、植被等因素,对照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确定各个水土流失部位的土壤侵蚀模数,根据各个部位扰动原地貌面积和建设时间估算水土流失量。流弃比法预测建设期临时堆土和停车场填土的水土流失量采用流弃比公式法预测QWR式中Q新增水土流失量(T)流失系数,根据土石比例、地形条件和堆放时间取值;W堆土、堆渣量(M3)R土体、渣体容重(T/M3)参照有关工程的经验,结合临时堆土、堆渣的堆放场地形条件、堆放形态、堆放时间、本地区降雨特征等,确定建设期临时堆土流失系数为005;临时堆土的容重取16T/M3;临时堆土的容重取18T/M3。由于工程项目其水土流失的部位坡度均在520之间,工程建设期原有的植被全部清理砍伐,其植被覆盖率为0,取建筑工程施工期为强度。侵蚀模数分别为建筑工程施工期60008000T/KM2A,测算水土流失量见下表37。表37工程建设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表预测强度背景强度流失指标预测区域坡度(T/M2A(T/M2A侵蚀面积M2侵蚀时间(月)预测流失量(T)背景流失量(T)新增流失量(T)堰坝1520800036004000000000压力管道510800036014206568026542厂房51060003602605065004061堆土量堆土容重流失系数预测流失量背景流失量新增流失量土石方临时堆放场230016005184021838弃渣场1661180051494904514904合计3398209433888工程运行初期由于绿化工程还未完全起到水土保持功能,并根据运行初期水土流失量的时段不同,取流失量为中度。运行初期侵蚀模数分别为主体工程运行初期按1500T/KM2A,临时工程按2500T/KM2A,弃渣场按5000T/KM2A。(注由于工程完成后,堰坝一般不产生水土流失,为此运行期对已硬化部分不考虑水土流失。)。背景流失值取扰动前值360T/KM2A。测算水土流失量见下表38。表38工程运行初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表流失指标预测区域预测强度(T/KM2A背景强度(T/KM2A侵蚀面积M2侵蚀时间(月)预测流失量(T)背景流失量(T)新增侵蚀量(T)压力管道1500360200012300072228厂房150036053312080019061临时施工250036093012233033199弃渣场500036080012400029371合计1012153859由表37、38可知,工程建设期和工程运行初期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约为34739T,因此必须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对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部位加以防治,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36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本工程的兴建所带来的效益是显著的,但施工期间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根据本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质、土壤、植被以及施工特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加剧水土流失危害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共计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3156M3,这些水土保持设施的损坏,削弱了其原有的蓄水保土功能,加剧了水土流失危害,并对项目区及其周边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2)淤积河道,影响河道水质工程建设过程中,开挖产生的大量土石方若不加处理,随意堆置,暴雨时土石方会被冲至溪流,导致河道淤积,过水断面减小,河床水位抬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洪,降低防洪能力。此外,大量的土石方入河,还可引起水体浑浊度增加,影响河道水质。(3)降低土壤肥力,对周边农田带来不利影响工程建设导致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使表层土壤流失,从而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影响林木、作物的生长和土地资源的再生利用。37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经预测,本电站原地貌扰动面积4533M2,损坏水土保持面积3156M2,工程弃渣1661M3,水土流失总量34739T。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危害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破坏了该区块原有的植被,开挖、填筑等生产建设活动以及施工场地的布设和弃渣的临时堆放扰动了原地貌,破坏了原有水土保持设施的蓄水保土功能,容易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在短期内,土壤流失量剧增,若不加以防治,将对河道行洪、河道水质、土壤肥力和区域景观带来一定影响。流失的土石随径流进入溪流、河道,会淤积水体,降低河道的行洪能力,并使水体浑浊度增加,水质下降。土壤流失主要是表层土壤的流失,而表层土壤营养物质含量丰富,表层土的流失将直接导致土壤肥力的降低,影响林草、作物的正常生长,对土地资源的再生利用将带来不利影响。并对区域景观产生不良影响。4水土流失防治方案41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411编制原则1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以及“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2结合本工程特点,从实际出发,坚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严格执行先拦后弃,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工程影响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操作上可能的防治措施,做到投入少、效益大。4坚持水土保持设施中的工程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5坚持水土保持与环境绿化、美化、园林化相结合的原则。6水土保持措施要具有针对性,因害设防,同时要以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主,适当考虑经济效益。412目标根据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项目特点和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要实现的总体目标是在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区范围内,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管理措施,有效控制因工程建设而导致的新增水土流失,并在此基础上治理工程区域原有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根据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参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讨论稿,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为三级标准。确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如下(1)扰动土地治理率对于项目建设扰动的土地进行治理,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90以上。(2)水土流失治理度对项目建设扰动产生的水土流失面积,在扣除永久占地面积后的水土流失治理度要达到80以上。(3)水土流失控制率方案实施后,使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控制率达到95以上。(4)拦渣率对于工程产生弃渣要求全部存入弃渣场,渣场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进行治理,拦渣率不低于90。(5)植被恢复系数对于施工临时占地和渣场等可绿化的地块,采取植物措施进行治理。为了改善施工区的生态环境,根据施工区实际情况,植被恢复系数达到90以上。(6)林草覆盖率根据项目的情况,项目区植林草覆盖率要达到15以上。42防治责任范围及设计深度421、防治责任范围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中规定的“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一般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个方面。工程建设区主要为主体工程区、临时工程、弃渣场等,总面积为4533M2。直接影响区包括项目建设区开挖线以外8M范围内的区域,总面积为1500M2。临安市马啸乡山边电站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6033M2。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者为该工程建设单位临安市华裕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山边水电站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详见附图3。422、方案设计深度本方案编制是在山边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SL2049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设计深度与主体工程同步,即本方案达到可行性研究深度,主要提出水土流失防治的初选方案和水土保持投资估算。43水土保持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431、水土保持防治分区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特点,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共分成四个区,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排水措施,对各分区雨水包括部分坡面水进行治理;二是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防护,如临山脚开挖时控制好坡比,设置浆砌块石挡墙;三是根据不同分区土石方开挖特点,采取不同保护措施。如采用块石或草包围筑进行临时防护施工;四是施工后期土建工程完成后采取的场地清理、土地平整、恢复表土和植被等措施。分区情况如下(1)区(主体工程区)主体工程包括堰坝、压力管道、厂房组成。施工期对开挖的土石方进行临时防护,在土建工程完成后,对建筑物周侧进行场地清理、土地平整,植树种草,绿化美化环境。(2)区弃渣场区弃渣场位于沟道或河道边,且山体坡度较陡,易产生直接水土流失,因此,弃渣场处理为本工程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施工期应设置挡渣墙,并采取一定的排水与排洪措施;土建工程完成后,采取场地清理、土地平整和植物措施进行绿化,美化环境。(3)区临时堆放区设置4个临时堆放区分别在堰坝处设置1个,压力管道处设置2个、厂区处设置1个。施工开挖须控制坡比,保证坡面稳定,开采完毕后,应对场地进行清理。(4)区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以外8M范围内的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详见附图4;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详见附图5。432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置总体思路以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主体工程正常安全运行为最终目的;以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安全不产生负面影响为出发点;以填挖面、施工临时用地等为防治重点,辅以必要的措施,同时配合主体工程设计中已有的水土保持设施和手段,进行综合规划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总体布局结合主体工程的总体布局,对水实行导、排措施,对土实行拦、护措施;在施工临时用地等“点”状位置,以截排水、拦挡工程措施为主,辅以土地整治、植物措施和其他措施;在施工填挖面上,以边坡防治及排水措施为主,辅以其他措施,以此形成完成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详见下图。图中注有“”为拟补充采取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未注“”为主体工程设计施工中已有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图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区主体工程防治区区施工临时用地防治区1、临时堆土防护2、基坑防护区弃渣场防治区1、砌筑挡渣墙2、并采取排水措施3、挖填边坡防护1、四周袋装土石防护2、并采取排水措施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44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措施的分析与评价(1)对主体工程选线、选址评价工程在可研阶段就选线、选址进行了多方面的比选,推荐了条件相对优越的方案。就其比较取舍的角度,如地质稳定、对管线布置等,对水土保持来说是很有益处的,由此论证推荐的坝址、压力管道线路从水土保持来说也是合理的。(2)对主体工程总体布局评价主要建筑物的布置从上游至下游依序为挡水大坝、压力管道、地面厂房等。施工生活区以租房形式可减少工程量和土石方开挖。总体布局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没有水土保持方面的制约因素。(3)对主体工程施工工艺评价堰坝基础开挖基础开挖至新鲜岩基覆盖层厚0510M,右岸较深,河床及左岸较浅。岸坡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由手风钻钻孔。河床一次开挖,用手风钻钻孔,人工和双胶轮车运至下游弃渣场。压力管道的施工压力管道不采用全线开挖形式,只对镇墩、支墩处进行人工土方开挖至岩基。土方开挖边坡11。砼镇墩、支墩采用木模立模,砼以04M3拌和机拌制,人机配合运输,振捣器振实,待钢管安装后进行期砼施工,注意、期砼表面处理,加强砼的养护。厂房施工基础开挖按“自上而下,先边坡、后基坑”依次进行。覆盖层采用挖掘机开挖,石方采用手风钻造孔、炸药爆破。土石方挖掘机装碴拖拉机运至弃碴场。如此等等,这些施工工艺、工序缩短了工期,及时快捷地处理了弃渣,对工程本身的稳定和施工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对水土流失的防治也有很好的效果,符合水土保持要求。(1)对主体工程防护措施评价区直接影响区项目区四周10M原则性措施主体工程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施工边坡开挖、临时土石方堆放、挡墙防护措施、植被措施等。从水土保持角度来看主体工程部分防护措施,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但要求在下一阶段的设计中就防护范围如边坡处理的长度、高度等给以确定,管道镇墩及支墩由于设置在滩地岸边,其开挖土石方就近堆放容易造成在过水过程中的冲涮流失,需要优化。(5)对施工时序评价整个工程总工期为7个月。完全可以避开汛期在非汛期进行施工,这对堰坝基础开挖、施工导流、压力管道镇墩和支墩基础开挖和厂房基础开挖均极为有利,从水土保持角度来看,施工进度是合理的,施工时序基本符合水土保持要求。(6)原主体工程设计中对水土保持措施不足之处主体工程可研报告中在水土保持设计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主体工程防护措施没能全面到位,如对施工场地设置在河滩地上不妥,虽然整个工程施工全部安排在非汛期,但一旦洪水来时对行洪和工程物资将造成较大的影响。主体工程对压力管道,应尽量向河道边坡处靠,避免占用河道;压力管道镇、支墩的开挖土石方就近弃渣不合理,开挖后的土石方若堆弃在河道中有影响行洪和水土流失。主体工程绿化没有作出具体的方案,对土石方临时堆放场、渣场场地的位置、面积及防护措施未作交待,施工时序上也没有明确“先挡后弃”原则;对高开挖边坡处理、地表排水、施工临时用地的防治等没有内容或内容不全;没有强调工程开挖和土方填筑要避开雨中施工和遇暴雨时对尚未采取保护措施的开挖边坡和填筑土方采取保护措施;此次水保方案就针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单项防治措施设计,使整个工程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更趋完善。45分区防治措施451区(主体工程区)4511主体工程概况主体工程概况主体工程包括堰坝、压力管道、厂房组成,工程永久占用土地区域,共占地2803M。其水土流失主要时段在工程施工期,基础开挖面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散落废弃的建筑材料、土石渣料等因在工程施工期受洪水和雨水的冲刷产生水土流失。对于工程运行期,没有开挖扰动破坏地表,坝体覆盖及其挡拦等都具有水保功能,水土流失渐趋微弱。对工程本身的防护方面,主体报告已从工程本身稳定出发,设计了一些相应的防护措施,故在此区主要针对施工过程中基础开挖、施工作业过程和废弃料处理等提出一些防治水土流失的要求和临时水保措施,同时对作业后遗留下的开挖、占压扰动裸露面进行植物防护处理。4512施工作业要求施工作业要求整个施工期尽可能避开大风日或雨天施工。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不得随意开挖、堆放和硬化地面,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对作业过程中的开挖土石方,能利用的尽量利用,且在利用前的堆放过程中做好临时防护处理;对于弃土、石渣等固体废弃物,禁止向河道等非专门存放地倾倒、堆置,必须及时清运到专门设计的存放地集中堆放在转运过程中避免弃渣沿途散落,在倒渣过程也应做好坡脚拦挡,弃渣体应及时平整、碾压,并做好排水、削坡等,防止流失。施工作业面上边坡应做好排水设计,施工场地也应做好排水;临时堆放场地也应做好覆盖、拦挡和排水措施,各排水设施要满足开挖面、堆放场地等不受坡面汇水冲刷为前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防止施工作业中引起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的发生。开挖时应按照不同的地质条件,设置不同的开挖边坡,开挖高陡边坡在其下边坡应设临时拦挡工程,不得流入河道。对开挖面采用小型机具和人工清理方法,清除不稳定岩块,对坡面进行削坡处理,消除崩塌、滑坡隐患,边坡采用1025至11。开挖边坡值详见表41。在施工结束后应注意对该区进行清理,清理对象主要是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散落体,清理废弃物集中到渣场处理。表41挖方边坡的参考坡度地质状况边坡坡度残坡积层11强风化基岩1075弱风化基岩10354513开挖、占压扰动裸露面的植物措施开挖、占压扰动裸露面的植物措施对施工作业后,对一些区域内遗留下一些开挖、占压扰动裸露面,主要包括压力管道、厂区周边等。为削减管道对生态景观的影响,同时为加固管线周边的地层,对压力管道沿线散弃覆盖层开挖方区域沿管线植树绿化。主要为压力管道和厂区绿化,压力管道种植面积有600M2,其中种植山核桃树30株,黄山松60株,草皮550M2,厂区防洪堤内侧种植水杉,间距5M/株。其它地方布设草皮,绿化面积150M2,并点缀广玉兰、桂花等观赏树种等,广玉兰、桂花各20株,采用孤植方法种植。区水土保持措施的主要工程量为压力管道种植山核桃树30株,黄山松60株,草皮550M2,电站厂区种植草皮150M2,广玉兰、桂花各20株,水杉42株。452区(土石方临时防护)在堰坝和厂房开挖后,为充分再利用,在堰址上游30M处和厂房处分别布设临时堆料场(堆料相对集中),并采用一定的防护措施,以防止水土流失。土石方堆高2M左右,堆土边坡控制在12左右,在堆体四周用块石围筑(块石可用弃石)。根据项目设计,共开挖耕植土2515M3,石方976M3,根据工程施工以“点”状分布的实际情况,为此对表层土相对开挖较多的施工场地进行集中堆放在场地一边或临近空闲场地中,以减少水土流失。为此其中耕植土1420M3集中堆放,折算成松方(按119系数)为1690M3;石方410M3需集中堆放,折算成松方(按153系数)为630M3;堆存区场地选择在所在地块边缘处。对堆土场四周必须用填土草包围护,同时采取塑料彩条布进行覆盖,加强防护。石方应采用块石将四周干砌围筑起来。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对设施区外周围地表的扰动及对工程区的植被破坏,在堆土场四周开辟截水沟,以防周围地表径流进入设施区,减少地表径流对场内堆置土方的侵蚀或冲刷的影响。为防治土料场在土料开采过程中因受雨水冲刷造成流失,在土料开采前期必须做好临时防护措施。临时防护措施主要包括排水措施和土料场外沿挡护。各土石方堆放场位置1土方临时堆放场布置在压力管道0450处,主要集中堆放压力管道线路工程开挖的440M3(松方)耕植土。2土方临时堆放场布置在压力管道1100处,主要集中堆放压力管道线路工程开挖的700M3(松方)耕植土。3土方临时堆放场布置在厂区北侧处,主要集中堆放压力管道线路工程的290M3(松方)耕植土和厂区开挖的260M3(松方)耕植土。1石方临时堆放场布置在堰坝上游20M处,主要集中堆放堰坝工程开挖的230M3(松方)石方。2石方临时堆放场布置在压力管道1120处,主要集中压力管道延线开挖的245M3(松方)石方。3石方临时堆放场布置在厂区上游侧的空地处,主要集中厂区基础开挖的155M3(松方)石方。临时排水在土料场上游坡面上设置临时排水沟因上游坡面汇水面积很小,排水沟断面尺寸取30CM30CM已可满足。排水沟浆砌块石衬砌厚30CM,排水沟沟底平均坡降I010。临时挡护用尼龙袋装表土做挡墙护脚,高10M,底宽080M,两侧坡度为102。临时工程量人工挖排水沟土方开挖80M,干砌石150M,编织袋土填筑282M。场地平整930M2。(详见水保图7)堆场的具体防护措施和具体堆置方法见山边水电站可研6。各临时堆场的特性和防护工程量见表42。表42土石方临时堆放场基本情况表堆场特性防护措施堆场编号面积平均堆高M堆量M3松方袋装土石量M3块石M3场地平整M2彩条布M2排水沟开挖M31临时堆土场1762544082176130252临时堆土场28025700110280210303临时堆土场2202555090220160251临时堆石场902523050902临时堆石场10025245601003临时堆石场64251554064合计930246528215093050080453区(弃渣场区)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总弃渣量1661M。其中,坝区开挖产生277M,厂房区开挖产生364M,压力管道开挖产生1020M,需要处理1661M。渣场规划原则渣场规划原则为了防止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渣造成水土流失加剧,保护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必须对渣场进行合理规划,确定渣场规划原则。1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工程布局及施工总体布置,采取就近的原则,安全合理的布置渣场,尽量缩短出渣运距,减少施工干扰。2结合主体工程施工及施工场地平整,充分利用开挖渣料,减少工程最终弃渣,降低工程造价。3渣场应布置在地形、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防止造成大量新增水土流失,避免引发泥石流。4渣场应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林地,降低对项目区内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工程建设对居民生产生活的负面效应。5渣场应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安全可靠。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出渣要求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出渣要求为了减少因弃渣堆置不当,破坏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工程出渣必须及时运输至指定渣场集中堆放,除管道沿线覆盖层开挖情况特殊难于收集外,其他弃渣不得沿途随意倾倒,更不能将弃渣向河道内倾倒。运输车辆在运渣过程中不得让弃渣随意散落。对于弃渣临时堆放点,要做好临时排水、沉沙和挡拦等防护措施,在雨天要做好遮盖。弃渣场的选择及布置根据工程区地形地貌情况、建筑物位置、弃渣量,布置弃渣场三个。1弃渣场位于洪家村口处,渣场布置的该地形坡度平缓,主要用于堰坝的土石方弃渣和桩号00000350M的压力管道布置开挖弃渣的堆放。2弃渣场位于压力管道桩号0650处旁边,地形坡度约15。主要用于桩号03511000压力管道布置开挖弃渣的堆放。3弃渣场位于厂区位置北侧旁边,地形坡度约5。主要用于压力管道桩号10001290和厂房基础开挖弃渣的堆放。各渣场情况如表43。表43弃渣场情况表编号占地面积(M2)堆渣量(M3)1渣场2605272渣场2655503渣场275584合计8001661弃渣场位置详见图4。工程措施设计工程措施设计(1)挡渣墙根据渣场面积、地形特点和堆渣高度,考虑弃渣场整体稳定性及后期利用,分别对1、2、3渣场设挡渣墙。参照水工设计手册中挡土墙设计要求,分别对1、2、3渣场挡土墙进行稳定性计算。其中弃渣内摩擦角取30,墙背内摩擦角20,挡渣墙基底摩擦系数06,标准承载力900KPA。挡渣墙均采用M10浆砌块石重力式挡渣墙,1、2、3渣场挡渣墙高20M,内坡10,外坡104,顶宽08M,基础埋置深度08M。挡墙顶部均用10CM厚C15砼压顶。为综合利用工程中的弃渣,挡渣墙所需石料应尽量从石渣中选用,以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弃渣。计算表明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详见表44。表44挡渣墙设计稳定分析计算成果表计算结果项目公式123抗滑稳定KCFV/H158158158抗倾覆稳定KOFMY/MO295295295UV(16E/B)/B844284428442墙基应力(KPA)DV(16E/B)/B492549254925(2)排洪水系统为排除渣场上游雨水,在渣场沿山坡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沟深04M,边坡11,底宽04M,总长186M。为排除渣体内积水,在各挡墙内设置排水孔,排水孔横向间距2M,竖向距离在地面1M,坡度为5,孔径75CM,材料为PVC管。(详见水保图6)(3)渣场整治后的土地利用渣场土石方堆放前将表层土方挖出来集中堆放,并做好临时防护措施,待其余土石方堆放稳妥后,再覆盖表层土,覆盖厚度为50CM。根据本区土壤性质,采取根固力较强的经济林(如山核桃等)进行绿化,密度为2025M2/株。区水土保持的主要工程量为挡墙基础土方开挖186M3,石方开挖36M3,回填土石方量222M3。浆砌块石挡墙M10浆砌块石380M3;C15埋石砼140M3;C15砼8M3;75CMPVC管106M,;排水沟工程量M10浆砌块石90M3;绿化绿化种植黄山松(两年生)30株,山核桃树苗(两年生)40株,杜鹃30株,枫香草籽播撒800M2。454区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包括项目建设区开挖线以外8M范围内的区域,主要是受土石方的运输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对建设项目四周的植被的损坏,导致水土流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和施工单位必须加强现场管理,减少对征地范围内以外区域植被的破坏,严禁将建筑垃圾、土石方乱倒乱放。46方案实施进度安排及工程量按照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原则,建筑工程按照主体工程进度安排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进度,计划在2006年5月底完成所有水土保持工程部分。具体详见表45。表4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实施计划进度表月份工程分区/工程名称施工时段1234567防护措施场地挖填建筑工程堰坝工程场地平整基础开挖建筑工程压力管道工程工程绿化基础开挖建筑工程区厂房工程工程绿化临时堆土防护、排水设施、播撒草籽场地挖填临时堆土防护建筑工程、播撒草籽、区土石方临时堆放场工程绿化排水设施、建筑工程场地平整,铺设草皮,区弃渣场绿化工程彩条布、排水设施47水土流失监测471监测目的、原则4711水土流失监测的目的1)施工期水土流失监测的目的是依靠监测系统,及时分析处理监测数据,评价项目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实际影响,掌握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的水土保持工程在控制新增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2)在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和控制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且在预测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随着工程的进行,各个水土流失影响因素也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因此,通过对施工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能够更好地掌握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尽早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为水土保持设施进一步完善和发挥作用提供依据。3)运行期水土监测的目的验证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措施全部实施后的保水保土、防蚀减灾等效益,进而从另一方面检验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的合理。4)为优化水土保持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同类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积累经验。4712原则1根据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分区设监测断面、监测点。2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依据、合理、可靠的原则进行选择,确保通过监测能够客观反映各防治区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的效益。473监测的重点地段水土流失监测的重点地段主要有1)填筑面;2施工开挖裸露面;3施工临时占地,主要指土方临时堆放场和临时施工用地;474监测内容、方法、时间4741监测内容及时间根据本项目的地形、施工工艺等特点,确定水土流失监测的内容、方法和时间。详见表46。表46时间地段项目方法施工期运行初期备注水土流失量观测小区法重力侵蚀现场调查法施工开挖面拦挡设施现场调查法汛前及汛后、台风期、梅雨期各一次(主要集中在5月9月)汛前及汛后、台风期、梅雨期各一次(主要集中在5月9月)临时堆场水土流失量现场调查法重力侵蚀现场调查法施工区水土流失量现场调查法汛前及汛后、台风期、梅雨期各一次(主要集中在5月9月)汛前及汛后、台风期、梅雨期各一次(主要集中在5月9月)水土流失量主要包括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引起的沟蚀、面蚀、滑坡、崩塌等。4742监测方法雨量观测可利用附近的雨量观测站的降雨量实测值,来近似得以弃渣场的雨量。重力侵蚀调查从施工开始年至施工结束年每年在汛期前和暴雨过后对边坡开挖面重力侵蚀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查清发生重力侵蚀的地点、类型、原因、面积。拦渣设施完好率调查从挡墙、排水设施建成至2006年在汛前后对拦渣效果、设施的损坏等情况进行调查。若有损坏应补建。475监测费用监测费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施工临时工程三部分之和的0515计算,列入水保总投资。476监测资料整编上报监测工作进行过程中应及时对监测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并提出有关的分析整理成果,编制施工期和运行期水土流失监测报告,并定期上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477监测方案的实施本工程水土流失监测工作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实施工,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监测工作进行协调,使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监测工作告一段落后,应对监测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并提出有关的分析整理成果,编制施工期和运行期水土流失监测报告。5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51水土保持投资估算511编制依据(1)浙江省(98)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细则(以下简称细则);(2)浙江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浙水政(1998)400号文;(3)浙江省(98)浙江省水利水电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4)园林建设工程预算定额(5)浙江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浙江省物价局、财政厅、水利厅浙价费(1997)107号(1997)财综37号文;(6)关于执行的意见临价(1997)第55号、临财综(1997)第117号、临水(1997)第63号;(7)山边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8)价格编制水平为2005年;(9)其它有关文件规定。512、编制说明(1)人工预算单价人工预算单价为170元/工日。(2)材料预算单价水泥、钢材按(99)细则规定的限价计算,并根据临安市市场价计算补差,超过预算限价的价差,在计取三税税金后列入相应项目的工程单价之内。其它建筑材料按照临安市场价计列。(3)取费标准水土保持工程按四类工程取费其它直接费建筑工程按直接费的40计列。现场经费土石方工程直接费的60;砼工程直接费的66;基础处理工程直接费的54;其它工程直接费的47。间接费土石方工程直接工程费的60;砼工程直接费工程的36;基础处理工程直接费工程的48;其它工程直接费工程的53。计划利润和税金计划利润为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之和的5计算,税金为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与计划利润之和的338。E扩大系数扩大系数为110。(4)建筑工程费用为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之和。(5)植物工程费用参照有关绿化定额,根据临安市市场调查价格计算。(6)独立费用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科研勘测设计费、质量监督检查费等,按有关规定计算。(7)临时工程临时工程费用按建筑工程和植物工程的5计列。(8)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根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从事生产建设等活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使其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或丧失的,应按规定缴纳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按照杭林水199877号、杭价费199883号、杭财综1998235号文,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征收标准为对杭州城市规划建成区以外的草地、林地等植被设施(覆盖度大于03),按占用或损坏的设施面积每平方米一次性征收1元。513编制方法根据前述编制依据分析得出各项工程单价,对照相应水土保持措施的工程量,计算出各防治区各项措施投资,并依据有关规定,计算独立费用,包括科研勘测设计费、工程质量检查费等,加上预备费及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根据水土保持设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