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本]租赁土地上的房屋登记问题_第1页
[合同范本]租赁土地上的房屋登记问题_第2页
[合同范本]租赁土地上的房屋登记问题_第3页
[合同范本]租赁土地上的房屋登记问题_第4页
[合同范本]租赁土地上的房屋登记问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租赁土地上的房屋可否办理所有权登记在抵押时是否可以仅以房屋(不含土地价值)办理抵押近几年来,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推行,除了常见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以外,还出现了土地使用权的租赁。由于我国实行房屋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对于在租赁土地上所建的房屋应如何确定其产权、如何进行权属登记,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实际问题。在他人的土地上设定物权由来已久,在我国建国前的权属登记中,就有地上权和地役权的登记。地上权是以在他人所有的土地上设立建筑物、其它工作物或营造竹木为目的而使用土地的权利;地役权是某一块土地因不临街巷等原因无法通行、而必须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地上权类似于土地使用权,而地役权因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相邻的通行权利是以“相邻关系”来处理的(因地役权和相邻关系的不同性质,在物权法的立法中,仍然将地役权和相邻关系作了明确的区分)。因而,在物权法对地役权进行规定以前,我国未立法规定地役权。土地和房屋权属的分离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著名的罗马法就有“地上物属于土地”这一原则。这一原则虽然解决了土地和在该土地上的房屋权属分离而产生的问题,但是这是以损害在他人土地上建房者的利益为代价的。因此,在以后,法务官开始承认在他人土地上所建的房屋,其所有权人可以获得与其他房屋所有权人几乎相同的权利,成为罗马法上的地上权。其后,这一观念为德国、瑞士等国的民法所采用。但是仅仅赋予地上权以法律地位,还无法全部解决在他人土地上的房屋的权益问题。因为房屋是不动产,价值量大、使用期长并无法移动,而土地所有者利用其拥有土地所有权的优势,可以把不利于房屋所有权人的一些条款强加于房屋所有人,如不断地提高土地租金,或中止租赁关系等。德国为了保护地上权人的权益,于1919年制定了地上权条例,其中规定地上权的设定不得附有解除条件或类似条款;在地上权约定年限届满时,地上权人除了有优先更新的权利外,在土地所有人收回土地时,土地所有人对地上物负有补偿的责任。该条例还规定了地上权可以作为让渡和抵押的标的,使地上权成为稳定的权利。地上权不同与土地租赁,就是因为这种关系必须是长期和稳定的。相比之下,土地租赁根本无法使在他人土地上的房屋权益得到保障,而只有建立地上权制度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所规定的土地使用权,在本质属于地上权。传统的地上权是指在他人所有的土地上进行建筑和经营竹木的权利,我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将经营竹木的权利予以剔除,并将其改称为建设用地使用权,这一做法更为合理,也更为接近于国际上惯行的规定。在我国,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由于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不会把不利于房屋所有权人的条款强加于土地使用者。尽管如此,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继续使用土地的,应当至迟于届满前一年申请续期,除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该幅土地的,应当予以批准”。由此可见,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立法,在遇到房屋所有权和土地所有权为不同的权利主体时,都充分地考虑了房屋所有权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国务院第256号令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五章第二十九条规定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方式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租赁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入股。即土地租赁也是土地有偿使用的一种方式。然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使用方式与土地的权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犹如房屋的租赁,承租人因租赁而取得房屋的使用权,这种方式也是房屋的有偿使用方式,但是,承租人因租赁而取得的房屋的使用权属于债权,并不存在进行权属登记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一条例并未将租赁土地所得的权利规定为土地使用权。国家土地管理局在1995年3月11日印发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四章第四十条第三款规定“企业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或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手续后,出租给股份制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变”,由此可以看出,土地管理部门并不承认该种土地出租时土地承租人有土地使用权。在国家土地管理局的立法中,将因租赁而取得的使用土地的权利分为两类,一种作为土地使用权,另一种则称为土地他项权利。国家土地管理局在1995年12月重新印发的土地登记规则(1995)国土(法)字第184号第一章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规则所称土地他项权利,是指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以外的土地权利,包括抵押权、承租权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第二十八条规定“依法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承租国有土地的,承租人应当申请承租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第三十条规定“有出租权的土地使用者依法出租土地使用权的,出租人与承租人应当在租赁合同签订后十五日内,持租赁合同及有关文件申请土地使用权出租登记。土地管理部门向承租人颁发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房地产他项权利是公认的物权,但我国的法律至今未将土地承租权确定为物权。按照物权法定的原则和我国立法法的规定,部门规章无权对基本的民事权利进行规定。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城市的土地管理部门对向政府租赁土地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采用年检的方法,即承租人一旦不交付租金,就取消其使用土地的权利。从这种方式可以看出,土地租赁双方仍然只是一种债的关系。房屋所有权作为完全的物权,具有长期使用的特点。如果作为房屋载体的土地,其权属及使用时间都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则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就不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因此,除了今后我国的法律对土地租赁的性质重新进行规定以外,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