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_第1页
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_第2页
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_第3页
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_第4页
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版/次Q/B2132012B/01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第九条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公司无违法行为符合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0314第十条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公司无违法行为符合第十三条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新建项目全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相应环评登记表合规第二十四条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水体污染控制程序、噪声排放控制程序符合第二十五条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运行通用控制程序符合第二十七条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依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申报登记。排污许可证符合第三十一条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应急响应预案符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第三十三条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有毒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危险化学品作业指导书、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化学品购买网上申报制度符合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0901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排放标准;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排放公司也同时执行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2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601第三条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公司也同时执行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符合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0401第三条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国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国家鼓励、支持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集中处置固体废物的措施,促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产业发展。公司也同时执行杭州市有害固体废物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次修改2010年11月05日实施)符合第十三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运行控制程序符合第十四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运行控制程序符合第二十三条在城市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噪声排放控制标准符合第二十四条在工业生产中因使用固定的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数量以及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所发出的噪声值和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情况,并提供防治噪声污染的技术资料。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数量、噪声值和防治设施有重大改变的,必须及时申报,并采取应有的防治措施。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符合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0301第二十五条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3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第十六条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生产单位,应当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能源资源控制程序符合第十七条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运行控制程序符合第十九条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产品目录的用能产品标注能源效率标识,在产品包装物上或者说明书中予以说明,并按照规定报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共同授权的机构备案。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其标注的能源效率标识及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负责。禁止销售应当标注而未标注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禁止伪造、冒用能源效率标识或者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运行控制程序符合第二十条用能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可以根据自愿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节能产品认证的规定,向经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从事节能产品认证的机构提出节能产品认证申请;经认证合格后,取得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可以在用能产品或者其包装物上使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禁止使用伪造的节能产品认证标志或者冒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运行控制程序符合第二十四条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措施,降低能源消耗。能源资源控制程序符合第二十五条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能源资源控制程序符合第二十六条用能单位应当定期开展节能教育和岗位节能培训。能源资源控制程序符合第二十七条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能源资源控制程序计量器具检定证书符合第三十七条使用空调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实行室内温度控制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制定。能源资源控制程序符合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0401第五十五条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单位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组织编写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提出本单位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节能培训。能源资源控制程序符合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应急响应预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4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第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培训、消防演习符合第十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急响应预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相应记录(点检表)消防设施一览表符合第二十一条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动火管理标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灭火器管理制度符合第二十二条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的设置,应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位置,并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危险化学品作业指导书符合第二十三条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必须执行消防安全规定。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作业指导书符合第二十四条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非必要场合需要,不再配置1211灭火器,全部用水剂、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器符合20090501第二十六条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公司产品符合防火测试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5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灭火器管理制度符合第十八条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进行分析论证,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运行通用控制程序符合第十九条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应当采取以下清洁生产措施(一)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二)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多的工艺和设备;(三)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四)采用能够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运行通用控制程序、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资源能源控制程序、水体污染控制程序、噪声排放控制程序符合第二十条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应当考虑其在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企业对产品的包装应当合理,包装的材质、结构和成本应当与内装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成本相适应,减少包装性废物的产生,不得进行过度包装。运行通用控制程序、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符合第二十六条企业应当在经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余热等自行回收利用或者转让给有条件的其他企业和个人利用。公司生产过程基本无废物,并无余热产生符合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0701第二十七条企业应当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及废物的产生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需要对生产和服务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一)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虽未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二)超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构成高耗能的;(三)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企业,应当按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能源管理标准、相关记录绩效监测控制程序检测报告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6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规定治理。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01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公司各项管理制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符合第十六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二)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三)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第十七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建设项目概况;(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六)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第十八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规划,按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第二十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对其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第二十二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0901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该项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7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12环保局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051001第七条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随意弃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化学品作业指导书符合13环保局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60427(四)指导思想第2点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的生产者(包括进口者)、销售者、消费者对其产生的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依法承担污染防治的责任。按照国家政策要求进行处置。不乱丢弃符合14环保局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31091总则15废电池污染控制的重点是废含汞电池、废镉镍电池、废铅酸蓄电池。逐渐减少以至最终在一次电池生产中不使用汞,安全、高效、低成本收集、回收或安全处置废镉镍电池、废铅酸蓄电池以及其他对环境有害的废电池。16废氧化汞电池、废镉镍电池、废铅酸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应该按照有关危险废物的管理法规、标准进行管理。按照国家政策要求进行暂存处置。不乱丢弃符合15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1001第四条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在转移危险废物前,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经批准后,产生单位应当向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联单。产生单位应当在危险废物转移前三日内报告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同时将预期到达时间报告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公司不产生危险废物生活垃圾由环卫所拉走符合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和液态废物,列入本名录(一)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危险化学品作业指导书、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符合1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0801第六条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溶剂及其包装物、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像纸、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以及电子类危险废物等,可以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将前款所列废弃物从生活垃圾中分类收集后,其运输、贮存、利用或者处置,按照危险废危险化学品作业指导书、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8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物进行管理。17关于逐步淘汰哈龙固定灭火系统和哈龙灭火器有关问题的通知(公消1999031号)19990201一、在非必要使用哈龙的场所,一律不准新配置哈龙灭火器(非必要场所见附件)。公司不再配置哈龙灭火器符合18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19900410第六条仓库应当确定一名主要领导人为防火负责人,全面负责仓库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仓库管理员岗位说明书符合19易燃易爆化学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9940324第五条生产、储存、经营和运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填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审核申报表或易燃易燥化学物品准运证审核申报表,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合格后,分别填发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审核意见书、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许可证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无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审核意见书、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许可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储存、经营、运输易燃易燥化学物品。公司无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符合20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20501第五条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公司各部门的岗位职责中有明确规定符合2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1201第四条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安全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从业人员应当接受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对有资格要求的岗位,应当配备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危险化学品作业指导书、废弃物控制程序危险化学品主要责任人证书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9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危险化学品。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有限制性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限制性规定使用危险化学品。公司未发生相应的违法行为符合第二十条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根据其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危险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监控、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泄漏以及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危险化学品作业指导书符合第二十一条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通信、报警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有电话等通信手段,满足符合第二十三条生产、储存剧毒化学品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可用于制造爆炸物品的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如实记录其生产、储存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流向,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丢失或者被盗;发现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丢失或者被盗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生产、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危险化学品作业指导书符合第二十四条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方法以及储存数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危险化学品作业指导书、仓库管理制度符合第二十五条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核查、登记制度。危险化学品作业指导书符合第二十六条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专用仓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相应的技术防范设施。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安全设施、设备定期进行检测、危险化学品作业指导书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10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检验。第二十八条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使用条件(包括工艺)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根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危险特性以及使用量和使用方式,建立、健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危险化学品作业指导书符合第七十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将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应急响应预案符合22废弃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防治办法20050830第七条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随意弃置废弃危险化学品。运行通用控制程序符合23加强工业危险废弃物转移管理的通知20060317二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凡工业危险废物的转移、运输,必须严格按照固体法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无转移联单的危险废物。运行通用控制程序符合41标准分级411排入GB3838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413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415GB3838中、类水域和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监测控制程序检测报告符合2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1996011842标准值421本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二类。4211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监测控制程序检测报告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11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4212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422本标准按年限规定了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分别为4221年月日之前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表、表、表的规定。4222年月日起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表、表4、表5的规定。4223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批准日期为准划分。43其他规定431同一排放口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的污水,且每种污水的排放标准又不同时,其混合污水的排放标准按附录计算。432工业污水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负荷量按附录计算。433污染物最高允许年排放总量按附录计算。434对于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除执行本标准外,还须符合GB870388辐射防护规定。监测控制程序检测报告符合表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单位MG/L序号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总汞0052烷基汞不得检出3总镉014总铬155六价铬056总砷05监测控制程序检测报告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12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7总铅108总镍109苯并A芘00000310总铍000511总银0512总放射性1BQ/L13总放射性10BQ/L表2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的单位单位MG/L序号污染物适用范围一级标准1PH一切排污单位693悬浮物其他排污单位705化学需氧量其他排污单位1006石油类一切排污单位1011氨氮其他排污单位1513磷酸盐以P计一切排污单位0523元素磷一切排污单位01监测控制程序检测报告符合表4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年月日后建设的单位)单位MG/L序号污染物适用范围三级标准1PH一切排污单位693悬浮物其他排污单位4005化学需氧量COD其他排污单位50011氨氮其它排污单位23元素磷一切排污单位03监测控制程序检测报告符合25环境空气质量标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绩效监测控制程序检测报告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13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功能区分类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绩效监测控制程序检测报告符合4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绩效监测控制程序检测报告符合准GB3095199619960412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二级标准三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020030日平均030050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010015日平均015025绩效监测控制程序检测报告符合2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19930907621997年1月1日起设立包括新建、扩建、改建的污染源以下简称为新污染源执行表2所列标准值。本公司不产生工业废气符合2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0081001符合2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5112051一般规定511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512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513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灭火器箱不得上锁。514灭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灭火器设置在室外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灭火器管理制度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14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29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99108014一般要求41所有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险废物经营者应建造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也可利用原有构筑物改建成危险废物贮存设施。42在常温常压下易爆、易燃及排出有毒气体的危险废物必须进行预处理,使之稳定后贮存,否则,按易爆、易燃危险品贮存。43在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可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44除43规定外,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45禁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46无法装入常用容器的危险废物可用防漏胶袋等盛装。47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MM以上的空间。48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必须当日消毒,消毒后装入容器。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1D,于5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7D。49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本标准附录A所示的标签。410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在施工前应做环境影响评价。化学品作业指导书符合3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200112286贮存、处置场设计的环境保护要求61类场和类场的共同要求611贮存、处置场的建设类型,必须与将要堆放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类别相一致。6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设置贮存、处置场专题评价;扩建、改建和超期服役的贮存、处置场,应重新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613贮存、处置场应采取防止粉尘污染的措施。614为防止雨水径流进入贮存、处置场内,避免渗滤液量增加和滑坡,贮存、处置场周边应设置导流渠。615应设计渗滤液集排水设施。616为防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渗滤液的流失,应构筑堤、坝、挡土墙等设施。617为保障设施、设备正常运营,必要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基下沉,尤其是防止不均匀或局部下沉。618含硫量大于15的煤矸石,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自燃。619为加强监督管理,贮存、处置场应按GB155622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62类场的其他要求运行通用控制程序化学品作业指导书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15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621当天然基础层的渗透系数大于10107CM/S时,应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防渗层的厚度应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7CMS和厚度15M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622必要时应设计渗滤液处理设施,对渗滤液进行处理。623为监控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贮存、处置场周边至少应设置三口地下水质监控井。一口沿地下水流向设在贮存、处置场上游,作为对照井;第二口沿地下水流向设在贮存、处置场下游,作为污染监视监测井;第三口设在最可能出现扩散影响的贮存、处置场周边,作为污染扩散监测井。当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表明含水层埋藏较深,经论证认定地下水不会被污染时,可以不设置地下水质监控井。11标准值等效声级LEQDBA类别昼间夜间6555检测报告、绩效监测控制程序符合3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2008100112各类标准适用范围的划定12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检测报告、绩效监测控制程序符合第二十八条新建、扩建、改建有水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批准文件中明确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应当报经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验收报告、水体污染控制程序符合第二十九条向环境或者向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设置规范化排污口。禁止私设暗管或者采取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厂区平面图排污网络图水体污染控制程序符合32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090101第三十一条下列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申领排污许可证后,方可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水污染物(一)排放工业废水、医疗污水的;(二)运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三)排放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水的;(四)向环境排放餐饮污水的;排污许可证、水体污染控制程序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16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五)其他依法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的。第三十七条向环境或者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的,不得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污许可证有总量要求符合第三十八条向环境排放水污染物的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缴纳排污费。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达到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缴排污费。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排放标准并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不再缴纳排污费。超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水污染物的(含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向环境超标排放以及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超标排放),除按照本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处理外,排污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和省规定加倍缴纳排污费。水体污染控制程序符合第四十四条排放工业废水的排污单位、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建立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制度,记录设施运行和维护情况、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及相关监测数据。水体污染控制程序、绩效监测控制程序符合第四十六条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制定本单位的水污染事故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应急方案应当报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水体污染控制程序、绩效监测控制程序符合第四十七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或者避免污染事故,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通报水行政、建设等有关主管部门。水体污染控制程序、绩效监测控制程序符合33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2011年修订20110901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和节能管理中的违法行为。能源资源控制程序符合34浙江省节约用水办法20071001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的义务,有权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制止、举报。能源资源控制程序符合35浙江省建筑节能第十七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应当积极应用国家或者省建筑节能技术推广公告能源资源控制程序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17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管理办法20071001中推荐的技术、工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所选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当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节能要求,并具有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说明书。禁止在工程建设中使用列入国家或者省淘汰目录的高耗能技术、工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第九条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降低或者消除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资料档案,并按年度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申报登记内容发生重大改变的,应当在发生改变之日起十日内向原登记机关申报。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符合第十条生产、销售列入国家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应当在产品报废和包装物使用后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回收。企事业单位应当对其产生的可以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无条件自行利用的,可以由有条件的单位加以利用;对暂时不利用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设贮存设施,安全分类存放;对不能利用的,应当按照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自行处置或者委托依法设立的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列入国家限制进口目录的固体废物,进口后未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拆解和利用的,不得买卖或者转让。具体管理办法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符合第二十条固体废物处置实行污染者付费原则。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和技术规范处置固体废物,无能力自行处置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并支付处置费用;无能力自行处置又不依法委托处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关单位代为处置,处置费用由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承担。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符合第二十一条固体废物的处置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单位自行处置固体废物的,其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委托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的,应当自行建设贮存设施。工程施工管理办法符合36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60403第二十五条对生活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分类收集和运输,并积极开展合理利用和实施无害化处置。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环境卫生管理标准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18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第三十条禁止随意倾倒、堆放、抛撒危险废物。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侵占、毁损危险废物的贮存、处置场所和设施。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环境卫生管理标准符合第三十三条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活动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培训记录符合第四十条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报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因发生意外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应当立即采取防范措施,启动应急预案,消除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村)民,并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应急响应预案、应急计划方案符合第四十五条产生电子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承担电子废物污染防治的责任。电子废物实行分类收集、集中拆解、利用和处置。拆解、利用电子废物应当遵守国家和省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拆解、利用的电子废物或者在拆解、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属于危险废物的,按照法律、法规关于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规定执行;拆解、利用的电子废物或者在拆解、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属于有害废物的,按照本条例关于利用、处置有害废物的规定执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公司办、仓库、服务部)与大地海洋环保有限公司合同,委托回收处置符合第九条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称排污单位),必须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其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并提供防治大气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排污单位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提前十五日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检测报告、废气排放控制标准符合第十条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排放标准。检测报告、废气排放控制标准符合37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30901第十三条有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的排污单位,必须按照排放许可证规定的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和其他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排污单位现有排放量超过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检测报告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19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府责令限期治理。排污单位应当如期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第十四条新建、扩建、改建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包括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项目备案表废气排放控制程序符合第三十一条排污单位向大气排放粉尘或者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气、粉尘的,必须依法采取有效的除尘措施或者净化处理,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排放。废气排放控制程序检测报告符合第三十五条贮存、堆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的,应当采取围挡、遮盖等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建设施工场地应当采取围挡、遮盖等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施工车辆进出施工场地,应当采取喷淋或者冲洗等措施。装卸、运输可能产生扬尘的货物的车辆,应当配备专用密闭装置或者其他防尘措施,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装卸、运输作业,防止产生扬尘污染。在道路、广场和其他公共场所进行清扫保洁作业,应当符合规范,采取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运行通用控制程序符合第三十八条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有毒有害气体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发生。危险化学品作业指导书符合第三十九条排污单位应当加强对生产设施和污染物处理设施的保养检修,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气污染事故的发生。排放或者可能泄漏有毒有害气体的单位,必须制订事故应急预案,并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备案。接受备案的部门应当加强对备案单位的检查和技术指导。废气排放控制程序、公司级应急响应预案符合38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111201第三条建设项目应当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排放污染物应当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造成的环境影响应当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建设项目还应当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等的要求。运行通用控制程序符合39杭州市污染物排放许可管理条例(2010修改)20101231第三条未取得污染物排放许可的,不得排放污染物;取得污染物排放许可的,应当按照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核定的污染物种类、控制指标和规定的方式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废水排放控制程序符合编号版/次Q/B2132012B/020序号法律名称生效日期条款适用内容指标公司配套制度及其它记录、文件符合性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者进行检举和控告。受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均有权要求污染者消除污染,污染者应当及时采取治理措施消除噪声污染,并按有关规定承担其应负的责任。噪声排放控制程序符合第十一条凡新建、扩建、改建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报经具有该项目环境保护审批权的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建设单位应当在申请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前按规定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符合第十二条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项目,应当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设置相应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经原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文件的环境保护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噪声排放控制程序符合第十三条已建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单位,应当保持设施正常使用,不得擅自拆除或闲置。因更新、维修或其他特殊情况,确需拆除或闲置的,应当提前十五日报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并采取措施,减少环境噪声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符合第二十五条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