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大天森林花园住宅小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3页)-地产可研_第1页
(doc)-大天森林花园住宅小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3页)-地产可研_第2页
(doc)-大天森林花园住宅小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3页)-地产可研_第3页
(doc)-大天森林花园住宅小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3页)-地产可研_第4页
(doc)-大天森林花园住宅小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3页)-地产可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建设背景112项目名称及项目建设单位313项目实施位置314项目建设规模及标准415项目建设编制原则、依据、范围416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617简单结论7第二章项目区域环境及廉租房建设821区域环境822经济住房的发展与建设1123经济实用住房制度的特点12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531项目的选址及用地1532项目建设条件及配套资源15第四章工程建设方案1841本项目用房建设标准及依据1842本项目总体规划1843建筑方案1944砖混结构方案2245框架结构方案2946给、排水方案3247电气方案3448暖、通方案3549景观设计37第五章消防、安全、环境保护3851编制依据3852环境保护3853环境保护措施3854环境影响评述3955污染防治措施3956结论4057节能4159消防42第七章建设进度4571建设进度和计划安排45第八章工程财务分析说明4681编制说明4682基本假设及指标选取47第九章“大天森林花园小区”开发建设项目工程财务分析4991工程总投资49第十章项目社会效益分析63第十一章项目风险分析64111主要风险因素识别64112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66113风险分析及对策67第十二章结论70121项目投资分析70第一章总论11项目建设背景呼和浩特林业局所属六个二级单位,有300多户职工存在住房困难,这些基层职工收入普遍较低,他们一直没有享受过住房优惠政策。局党委在2007年民意调查中,绝大多数基层职工呼吁解决住房困难,特别是乌素图试验林场,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的职工住房更为困难,大部分职工住在棚户屋或出租屋内,居住面积均不到30平方米。为解决职工住房困难,把解决职工住房困难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将75M220房源提供给政府,作为经济适用房面向社会,按照有关规定向低收入群体公开出售。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规定“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新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广大老百姓所关心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功能定位、开发建设、销售管理等进行了细致规范。功能淡化商品性突出保障性,对象为城市低收入家庭。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实施10年来,一直是面向城市中低收入家庭销售的“政策性商品房”。此次新的办法规定,经济适用房是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一方面极力淡化经济适用房的“商品性”而强调突出“保障”二字,一方面缩小供应对象为城市低收入家庭,经济适用房的保障性职能已经非常明确。同时,办法明确提出,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供应对象要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相衔接。此举意味着曾经既没有资格住上廉租房,家庭收入又很低的“夹心层”将被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实际情况看,由于目前楼价与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收入不对称,使得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政府必须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建立适合国情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具体应包括经济适用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等,使之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好城镇低收入家从实庭的住房问题,事关低收入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市民政、房产部门按照上级要求,逐步建立了符合本市实际的城经济适用房住房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项目开发的目的是提出一个清晰策略要点充分利用项目规划建设,建设一个和谐舒适的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大天森林花园小区”建设项目是由内蒙古大天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在呼市回民区开发的建设项目。本项目位于东至阿拉善北路、南至攸攸板镇、西至攸攸板镇、北至林带,项目基地地形平坦,紧邻交通干道,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地理位置良好。项目总占地面积491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783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2400平方米。本工程将建成15栋46层住宅楼,共可容纳住户793户。总建筑密度2483,绿地率3570,容积率147,体现了低密度、高绿化的人性住宅标准。目前,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本项目整体建筑风格为后现代风格,整体形象硬朗,凸现项目个性化产品的特征。受项目建设单位内蒙古大天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大天森林花园小区”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于二O0九年六月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12项目名称及项目建设单位121项目名称“大天森林花园小区”122项目建设单位内蒙古大天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于1997年,现有员工20人,高级职称技术人员3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9人,公司固定资产约2亿元人民币,先后投资建设了“大天花园”和“大天广场”等项目。公司的宗旨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为本,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公司秉承了“创新、实干、发展”的管理理念和多年的开发经验,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工程项目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成功的企业理念造就了完善成熟的地产开发模式,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品质地产”服务领域。13项目实施位置“大天森林花园小区”建设项目是由内蒙古大天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在呼市回民区开发的建设项目。本项目位于东至阿拉善北路、南至攸攸板镇、西至攸攸板镇、北至林带,项目基地地形平坦,紧邻交通干道,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地理位置良好。14项目建设规模及标准项目总占地面积491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783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2400平方米。本工程将建成15栋46层住宅楼,共可容纳住户793户。总建筑密度2483,绿地率3570,容积率147,体现了低密度、高绿化的人性住宅标准。目前,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本项目整体建筑风格为后现代风格,整体形象硬朗,凸现项目个性化产品的特征。15项目建设编制原则、依据、范围151可研编制原则1、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城市发展统一规划和本项目的规划,充分结合本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2、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建设,完善住房供应体系,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3、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建设需求与建设投入的关系;4、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采用本地建筑材料,并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5、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52可研编制依据1、内蒙古大天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2、呼和浩特市总体规划纲要(20012020)3、“大天森林花园小区项目”初步规划设计方案4、呼和浩特城市道路路网规划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事实细则(建规(1995)333号)7、呼和浩特市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呼和浩特人民政府第11号令8、内蒙古大天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开发地块范围图及相关文件。9、建设部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2000年颁布10、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年版)11、内蒙古自治区预算定额等相关资料153可研研究范围根据“大天森林花园小区”建设项目初步方案设计,按照可研编制委托书及国家、地区、行业有关规定,本可研主要编制内容为本项目住宅及公用工程建设方案、环境保护、节能与安全、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等。16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建立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在内的住房保障体系,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特别是对中、低收入群众住房保障,体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首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是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事关中、低收入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呼和浩特市各级政府、房产部门按照上级要求,紧紧围绕医疗、住房、取暖问题,逐步建立了符合本市实际的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根据呼和浩特总体规划的要求,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因此,需要更多的建设符合百姓要求,同时具有一定实用设计理念的住房工程,本项目正是这样的项目。本项目将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成为呼和浩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又一亮点。本项目地处快速发展与建设的居住区域,人居条件十分优越,交通、购物、就医等人居生活条件便利,地理位置较好,市政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建设工期较短。综上所述,随着呼和浩特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呼和浩特经济适用住房需求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现行状况,本项目都应尽快的加以实施。17简单结论71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本项目从经济适用房的总成本为10757万元,扣除两税一费和交易印花税后,所得税前总利润为364万元,平均成本利润率4;所得税后总利润为273万元,成本利润率3,成本利润率严格按照规定要求不超过3。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本项目出租房屋及车位从达到设计使用标准年份计算的总成本为2017万元,扣除两税一费和交易印花税后,所得税前总利润为266万元,平均成本利润率19;所得税后总利润为245万元,成本利润率14。从成本利润率来看,本项目的指标较好。72在目标收益率为10时,税后NPV109873万元0,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318210,且投资回收期为126年,动态指标符合项目可行性对财务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要求,说明本项目可行。73本项目为经济适用房,有政府各项优惠政策作为支持和保证。74从经济分析及各种政策的支持性来来看,本项目是可行的。75从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社会效益分析来说,本项目也是可行的。第二章项目区域环境及廉租房建设21区域环境211地理位置与城市概况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北方沿边开放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它位于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东西比南北略长,自然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是一座风光秀丽、极富魅力的塞外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是毛纺、皮革、石油、轻工、化工、机械、电子、民族用品、食品等综合性工业城市。212地形地貌呼和浩特市座落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开阔山前平原上,总地势为北东高,南西低,自然缓坡形态,平均海拔高度为1050米。北依大青山,东部为丘陵,南为湖积台地,台地南缘和林格尔丘陵相连,西南临黄河。地貌上大体分为山地、丘陵、山前倾斜平原、平原、台地等组成。213气候特征呼和浩特市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而炎热,春季干旱多风,秋季日光充足;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无霜期短,降水少而集中,气候干燥。呼市年平均温度为59,最冷月与最热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31和219;平均年降雨总量为4188MM;无霜期平均为133天;平均风速为18M/S。本地区大风天数较多,约为2040天/年,70左右出现在春季;另外,本地区属于半干旱区,蒸发量较大,一般为本地降水量的4倍。214地表水水文特征呼和浩特市地表水大都属于黄河一级支流大黑河水系。大黑河发源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十八台乡东躺子南山,全长2255公里,流域面积15911平方公里,在呼和浩特境内长1144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9428万立方米,保证率50时,年径流量为27914万立方米。215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呼和浩特市供水主要依靠地下水源。本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呼和浩特盆地的东北角,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河湖相松散岩类,为本区地下水的形成与赋存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承压水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储水条件。216生态环境概况呼和浩特市生态资源主要分布在所属郊区,市区动植物基本上都是人工养殖和栽培,主要是街边绿化数木、花草、公共绿地和观赏动物等。现有绿地2318公顷,绿化覆盖率为264,绿地面积占建设用地的57,人均公共绿地只有62平方米。郊区生态资源主要有农作物、果树、草场、畜牧场、渔业、森林和矿产等。217人口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58万人。呼和浩特市是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等36个民族的和谐相处的民族大家庭。218工业发展呼和浩特市的国民经济具有一定的规模,已形成以电子、机械、食品、轻纺、建材、钢铁、发电、轻工、医药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毛纺和电子工业在自治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工业产品有呢绒、毛线、毛毯、化纤、电视机、糖、酒、锅炉、化肥、水泥等400余种。219市政与公用事业作为内蒙古首府和西部的重要城市之一,呼和浩特市具有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从2001年开始,呼和浩特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建设,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扩大城市容量,取得明显成效。建城区面积由2000年的83平方公里扩展为140平方公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引黄入呼、集中供热二期和三期、天然气入呼、“两河一库”、电网改造、污水及垃圾处理、地下管网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的组织实施,使我市在给排水、供热、供气、供电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城市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道路建设力度加大,新建了机场高速路、二环路,改造建设了新华东街、金海路、中山路等近80条主次干道,90以上的小街巷得到改造,80以上的小街巷大幅度拓宽。完成了国道209线呼市至和林、和林至清水河,省道104线呼市至武川等一大批公路建设工程。公交事业长足发展,营运车辆更新到853标台,线路增加到54条,覆盖了各主要街道,有的延伸到市区周边的小城镇,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呼和浩特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由1998年的524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86平方米。城市桥梁27座,比1998年增加了13座。基本形成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四级道路网络和格局合理、功能配套、纵横交错、四面辐射、通畅便捷的城市道路框架。2110环境保护状况呼和浩特市过去是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城市。随着国家加大对环保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市政府实施“蓝天绿地”工程后,呼和浩特的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青城的天更蓝了,城市更加清洁美丽了。近年来,呼和浩特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力度,建成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11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总面积140735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71;新建9处县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呼和浩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通过实施“一控双达”标治理措施,全市工业污染源全部实现达标排放。投入治理资金15亿元人民币,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保持在1995年的水平。通过工程治理、生态治理,呼和浩特市的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一、二级天气上升到311天,成为了北方15个空气质量较好的省会城市之一。22经济住房的发展与建设自“国六条”实施以来,呼和浩特进一步加大了经济适用房的市场供应,将经济适用房年度供应量占全市住宅总量比例,由以前平均每年15提高到今后几年的30,以缓解中小套型住房供应不足带来的房价上涨压力。截止2008年12月,呼市已审批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共计40个,总规模为394万平方米。其中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为31个,建筑面积共计30361万平方米。目前,有“铁木真拆迁小区”、“秋实第一城”、“温馨家园”等11个项目达到了售房条件,已分别出具了经济适用住房市场指导价格,并报市政府和发改委备案。共有可销售经济适用住房房源9354套,已安排回迁3080套,持经济适用住房准购证购买3536套。2008年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新开工面积为132万平方米,占年度房地产开发量的28,计划投资235亿元,解决低收入家庭约18800户。2009年经济适用住房项目计划开工面积为126万平方米含续建,计划投资2315亿元,解决低收入家庭约18000户。到2010年,呼市经济适用住房将竣工380万平方米,建成近6万套。其中,2008年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开工面积为150万平方米含续建,占年度房地产开发量的25,计划投资2625亿元,解决低收入家庭约23000户。2009年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开工面积为126万平方米含续建,计划投资2315亿元,解决低收入家庭约18000户。2010年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开工面积为146万平方米含续建,计划投资2778亿元,解决低收入家庭约20771户。23经济实用住房制度的特点优惠行政划拨优先供应土地,免除各种行政事业收费。目前,地价不断攀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建设成本不断上升和房价过快上涨。作为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如何更好地履行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办法规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以行政划拨方式供应,纳入当地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确保优先供应。这样,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土地成本近乎为零,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价格。在此基础上,各地政府对经济适用房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外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政府负担。而且在建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可作抵押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开发贷款,以利于缩短项目开发周期,增加供应量。另外,政府将重点监控和查处开发商以经济适用住房名义取得划拨土地后变相进行商品房开发的行为。规划区位布局靠近学校医院,单套建筑面积60平方米,相比中高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低收入家庭对公共交通、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的依赖性更强,需要离这些基础设施近一些。办法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提出经济适用房在进行区位布局时要充分考虑低收入家庭对城市基础设施要求,尽量靠近公共基础设施,并且鼓励在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套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另外,为充分体现保障性质,同时尽可能扩大保障范围,经济适用住房单套的建筑面积将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并要求采取竞标方式优选规划设计方案,做到在较小的套型内实现功能“适用”,做到“小而舒适”。价格保本微利利润率不高于3,明码标价不准变相收费。经济适用房本应价格低廉,但目前有些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偏高,已不再“经济”。价格怎么定办法确定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将以保本微利为原则,开发企业的利润率不高于3,而地方政府直接组织建设的项目只能按成本价销售,不得有利润。在销售中,经济适用房将实行明码标价,价格不得高于基准价格及上浮幅度,不得在标价之外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另外,为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办法要求经济适用房实行收费卡制度,各有关部门收取费用时,必须填写价格主管部门核发的交费登记卡。任何单位不得以押金、保证金等名义,变相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单位收取费用。管理销售权重新收归政府,有限产权遏制牟利。以前,准入和退出机制存在的漏洞曾使经济适用房大量流向非保障对象,出现了“开宝马车住经济适用房”的现象。对此,办法对经济适用房的准入退出机制作出了严格细致的规定。首先,销售权重新收归政府。由开发企业掌握销售权,是导致此前经济适用房制度出现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办法将销售权收归政府,由市、县人民政府按限定的价格,统一组织向符合购房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出售,继续实行申请、审核、公示和轮候制度。其次,从产权归属上遏制和杜绝利用经济适用房牟利的行为。办法规定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不再是此前的完全产权。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如果因特殊原因确需转让,由政府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购房人想上市转让,则应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政府可优先回购;同时,购房人也可以按照政府所定的标准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后,取得完全产权。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31项目的选址及用地311“大天森林花园小区”建设项目是由内蒙古大天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在呼市回民区开发的建设项目。本项目位于东至阿拉善北路、南至攸攸板镇、西至攸攸板镇、北至林带,项目基地地形平坦,紧邻交通干道,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地理位置良好。312项项目总占地面积491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783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2400平方米。本工程将建成15栋46层住宅楼,共可容纳住户793户。总建筑密度2483,绿地率3570,容积率147,体现了低密度、高绿化的人性住宅标准。目前,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本项目整体建筑风格为后现代风格,整体形象硬朗,凸现项目个性化产品的特征。随着“大天森林花园小区”开发项目规划道路的建成及周边地块的开发,交通及配套状况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32项目建设条件及配套资源项目所在地回民区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完善,高标准的路网、通讯、水、电、气、暖等公用设施齐全。321供电呼和浩特电力是内蒙西部网供,并同京、津、唐电网相连。每年除满足自治区外,向北京供电约90万千瓦,电力供应充足。目前东河已建成供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等级的变电站,形成了三级电压供电网,现有的供点电能力可以满足项目的用电要求。322供水呼和浩特现有供水能力为211万立方米/日,最大供水能力23万立方米/日。共有水源井92眼,配水厂6座,清水池总容量19万立方米,输水管道25公里,配水管2338公里,供应全市7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生产和生活用水。目前引黄入呼供水,工程20万立方米/日可满足全市用水需要。因此本项目的供水完全有保障。323供热呼和浩特集中供热网在该建设项目附近,本项目的供热可就近接入。324供气呼和浩特于2003年开始连片供应天然气,2008年供应能力已达到4500立方米/日,小区周边主干道建设有天然气中压管道,可就近接入小区,对小区规划用气有保证。325交通小区地理位置优越,附近有公交总站,搭乘非常便利。小区道路进出有序,道路体量大,出入方便。326通讯呼和浩特邮电、通讯事业已进入现代化阶段,数字交换、程控电话、移动通讯、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终端因特网接入应有尽有。程控交换机总量达到30万门以上,本项目住宅区电话规划容量1000门,现有资源完全可满足小区要求。327小区管理小区管理引进物业管理,为小区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第四章工程建设方案41本项目用房建设标准及依据本项目用房建设依据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住宅及公建的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综合考虑建筑性质、建筑造型、建筑立面特征等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符合国家有关节约用地、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等规定,住宅面积在75100平方米,其中90平方米以下占70。42本项目总体规划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2、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划3、用地地形图4、呼和浩特土地出让宗地简介421本项目规划指标本项目为11栋6层砖混和4栋5层砖混,其中1栋局部为4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1规划总用地M2491362总建筑面积M278300其中地下M25900商铺M240003住宅建筑面积M2684004居住户数户7935居住人数人22896地下车库个2007建筑密度24838容积率1479绿地率3570422本项目规划布局规划布局应考虑路网结构、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有机整体;合理组织交通,实现人车分流;建筑风格特色鲜明,群体建筑与空间层次在协调中求变,楼座布置上要力争寻求天际线的变化;打破现有长条式布局,通过楼座排摆,体现半围合式布局,形成流畅线条,两端窄地块划出延伸建筑,以体现围合,使中部宽地块形成较大的视觉空间,为景观设计预留空间。43建筑方案431设计依据1、本工程的建设审批单位对方案设计的批复;2、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对本工程方案设计的审批意见;3、经批准的本工程方案设计文件,建设方的意见;4、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5、现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设计规范(2003年版)GB500961999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1200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32建筑外观设计主体建筑平面简洁,造型新颖大方,注重功能、结构的统一,与周围建筑协调,具有现代特征的建筑群。户型设计户型设计遵循的原则保证主卧室获得南向自然采光,建筑面积从75100平方米不等,满足生活要求。433建筑结构形式为商住楼为框架结构,其余建筑为砖混结构,建筑结构的类别为3类,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434耐火等级二级435墙体工程436本工程采用普通烧结粘土空心砖墙。437所有外墙的门窗上下口、窗楣、雨篷、挑檐等突出部分均做滴水线;438屋面工程本工程的屋面防水等级为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439门窗工程门窗玻璃的选用应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和3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及地方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门窗安装应满足其强度、热工、声学及安全性能等技术要求。4310外装修工程外装修选用的各项材料及其材质、规格、颜色等,均由施工单位提供样板,经建设和设计单位确认后进行定样,并据此验收。4311内装修工程普通装修,水泥地面压光,普通符合板门。4312油漆涂料工程各项油漆均由施工单位制作样板,经确认后进行封样,并据此进行验收。4313建筑设备、设施工程普通卫生洁具。4314节能、保温为了贯彻国家节约能源的政策,本工程按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进行了节能设计(节能50)。本建筑物座北朝南,屋面保温采用150聚苯板,周边地面垫层及外墙基础内侧均作10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外墙采用490厚普通烧结粘土空心砖,阳台立板外侧贴60厚挤塑聚苯板,梁外侧贴30厚挤塑聚苯板。外保温合理使用年限为25年。外窗采用塑钢中空玻璃,空气层厚度为12MM,厂家应保证玻璃热工性能满足国家节能要求的各项指标。44砖混结构方案441本工程为46层砖混结构,无地下室、基础形式为毛石条形基础,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要求达到B级442本工程钢筋混凝土的环境类别除室内为一类,其余均为二类。44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籍设计使用年限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444自然条件基本风压W0055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基本雪压S04KN/M2场地地震基本烈度8度抗震设防烈度8度(02G)设计地震建筑场地类别类场地标准冻深16M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未提供工程岩土工程勘查报告,地基持力层暂考虑为粗砾沙,地基承载力暂取FAK250KPA,上而下各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如下人工堆积层主要包括地下水地下水埋深,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场地土类型本工程场地土类型属中硬场地土;地势平坦,无液化445本工程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所用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所用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设计规范(JGJ79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2)所用规程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952003)所用图集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构造抗震节点详图(03G363)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3)钢筋混凝土过梁(02G05)管沟及盖板(02G04)本工程按现行国家设计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时除应遵守本说明外,尚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标准图集的要求446设计计算程序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程序447设计采用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楼面(包括楼梯间、卫生间)20KN/M2阳台35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建筑物应按图中注明的使用功能进行使用,未经技术部门鉴定或设计单位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448主要材料1、条形基础采用M5水泥砂浆砌MU30以上片石;2、墙体一二层用M10混合砂浆砌MU10烧结多孔砖(孔洞率30);三六层用M75混合砂浆砌MU10烧结多孔砖(孔洞率30),地面以下墙体用M10水泥砂浆砌MU10烧结普通砖;3、填充墙体材料,用M5水泥砂浆砌筑,除砖墙外,材料毛容重7KN/M3,楼层处下部设置三皮过河砖(由板顶算起);4、处施工图中注明外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0;5、钢筋、钢材及焊条1)钢筋采用HPB235级HRB335级和冷轧带肋钢筋,钢筋的外观标记不明显,应严格管理以防混用;2)钢板采用Q235B钢;3)吊钩、吊环均采用HPB235级钢筋,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4)HPB235钢筋采用E43XX型焊条,HRB335钢筋和冷轧带肋钢筋采用E50XX型焊条,钢筋与型钢焊接随钢筋定焊条,除对焊用闪光焊及气焊外,钢筋的连接优先采用机械连接,449地基基础及管沟1、开挖基槽时,不应扰动土的原状结构,如经扰动,应挖出扰动部分,根据土的压缩性选用级配砂石(或灰土、素混凝土等)进行回填处理,其压实系数应095;底层隔墙(高度097,室外地坪下之梁(包括地梁、梯梁),其下设300厚防冻中粗砂。6、管沟构件及做法详02G04,管沟选用G6(8001200)及G13(12001200)型;管沟墙用M5水泥砂浆砌MU10烧结普通砖;盖板上皮标高0750,管沟转角过梁选用ZLG10;管沟上隔墙垂直于管沟者其下设2根管沟梁,平行于管沟者改用级盖板,管沟上方有台阶处亦改用级盖板;盖板上垫层中配6200双向钢筋网片,长出沟边600,管沟处地梁加筋上下各214(L沟宽600),检查口做法详见02G0434;449构造要求1、柱主筋保护层厚35;地梁及拉梁主筋保护层厚30,室内楼板(包括楼梯)主筋保护层厚20;雨篷及现浇大梁主筋保护层厚25;钢筋锚固长度除抗震构造或另有要求外一律取一级31D,二级39D,冷轧钢筋46D且不小于300;2、构造柱不单设基础,但需锚入条基以上地梁(DL)内,构造柱及相关构造具体做法详见03G363;承重墙门口(哑口)2100或窗口2400时洞边设构造柱为GZ2;横墙加设构造柱未特殊说明者均位于墙体中部;粗虚线为拉梁,沿所有490及240墙满设;3、外(内)墙遇洞口(包括300之设备洞)加过梁见图集钢筋混凝土过梁(02G05);过梁选用;240墙用SGLA24XX5,120墙用SGLA12XX1;过梁与过梁同高处拉梁可兼做过梁见本图,拉梁兼做过梁时;拉梁加筋表见本图不同高度处拉梁过梁均设,拉梁不需加筋;预制过梁遇现浇构件,490墙拉梁配筋;4、梁底筋锚入支座长度,遇构造柱处为40D,其他情况为15D,梁面筋在中间支座处伸出支座边LO/3(LO相应净跨)且不少于50D,在边支座处锚入支座33D,其中D为主筋直径;梁内第一根箍筋距柱、墙或主梁边50起设置;未注明加密区长度为15H(H为梁高)且不少于500;当梁直接支承于砖墙上时,应于支座范围内增设两根箍筋,间距100;次梁交于主梁处主梁箍筋连续,次梁面筋底筋分别置于主梁面筋底筋之上;除特殊说明外,梁上皮标高均同楼面标高,主梁截面高于次梁截面;5、顶层楼梯间墙体通长设26500拉结筋;遇有砖砌女儿墙(或高出顶层楼板之造型用墙)处构造柱(GZ)通上,做法见03G329(三)56/57,构造柱间距大于3600要增设;6、当梁与柱(墙)外皮平齐时,梁角筋应置于柱(墙)主筋的内侧,此时可将梁角筋邻近柱(墙)处按16坡度稍作弯折;对于钢筋较密处及梁柱节点核心区,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密实度;7、未经设计人同意,设备管线不得随意穿梁,如确有必要,须另行设计;8、未标注板厚为100,无自由边双向板之底筋,其短向筋置于长向筋之下;有自由边双向板之底筋,其平行于自由边之钢筋放在下层,垂直于自由边之钢筋放在上层;板下部受力钢筋伸入支座长度不应小于5D;边跨板边支座扣铁应加弯钩,伸入支座长度不应小于33D且垂直段长不少于10D;边支座扣铁所注长度为全长,中间支座所注长度由轴线算起,同梁上平之挑耳及空调板等处均视为中间支座;板(包括雨篷、楼梯)未注明之分布筋为R7250;画出但未标注之扣铁和底筋均为R7180;平面中A板同板配筋对称;楼板错层处配筋详9、线管(不包括铝质线管)可随现浇板一同浇筑,但其外径不应大于板厚之三分之一且须设于板中部;管道穿楼板处留孔应在暖电专业人员配合下预先留设,不得后凿;通气孔遇板留洞尺寸详见建筑图,洞边加筋上下各216,长出洞边900;其余板洞当圆孔直径D及I方孔长边B小于300时不设附加筋,板筋绕过洞边即可,不需切断;当D或B大于300时洞边加筋上下各212,长出洞边600。10、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板负筋(尤其是挑板负筋)被踩倒,必要时可设置马镫,间距为R8600。11、有隔墙未设梁处现浇板增设钢筋,未注明者均为上下各31250,沿板跨通长设置。12、现浇梁板跨度3600时起反拱3L/1000,L为板短边或自由边或梁跨度;悬挑梁板起反拱3L/500,L为悬挑长。13、顶层现浇挑檐板或女儿墙栏板过长时作断缝处理,间距1012M,缝宽20MM板断筋不断,内嵌沥青麻刀。14、底层顶层窗台标高处设贯通配筋砂浆带,尺寸24060,配筋36/4300;底层外纵墙窗台下墙体加筋36300,L窗宽600;顶层纵墙端开间窗台以上部位增设墙拉筋36300。15、在第一、第六层房屋转角处构造柱拉结筋改为沿柱高方向每300设3616、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施工验收之规范和规程所有现浇混凝土承重构件均应待混凝土强度达100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支撑;不同等级混凝土接缝处的施工,宜先浇筑高等级混凝土,然后再浇筑低等级混凝土;若同时浇筑,应特别注意不使低等级混凝土扩散到高等级混凝土部位中去,以确保高强混凝土结构质量。本工程填充墙所用砌块质量须符合行业标准并经设计人员认定方可使用;与构造柱(GZ)距离小于等于180之墙垛可用素混凝土与GZ同时浇筑。填充墙与柱及墙的拉接做法详98J3(六)24,拉筋26500,沿墙全长设置;拉筋可预埋,亦可使用埋件,严禁将其直接焊于柱强主筋上。45框架结构方案451设计遵循规范及规定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结构载荷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7房屋建筑制图统一规范GBJ1868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J105879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2004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52选用图集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O3G101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O4G10143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详图、钢筋混凝土过梁详见内蒙古02系列结构标准设计图集(DBJT03212002)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O3G10125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05SG343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件基础、桩基承台)O6G10167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含2004年局部修订版)01SG519/0104SG519453基础形式钢筋混凝土箱型基础。本工程000相当于标高现场确定。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454结构主要材料1混凝土构件强度等级(A、B、C区)垫层基础砼墙、柱梁、板楼梯构造柱、圈梁、腰带、过梁C15C30C30C30C30C25注图中具体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者,按图中要求施工。2钢筋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表示HPB235,FY210N/MM2。表示HPB335,FY300N/MM2。3型钢、钢板、钢管Q235B号钢。吊钩HPB235级钢筋(不得用冷拉钢筋加工)4焊条E43系列(HPB235级钢筋和Q235B钢焊接),E50系列(HPB335级钢筋和HRB400钢筋焊接)。5地下室建筑地面以下所有填充墙采用M5水砂浆砌MU10粘土空心砖,空心砖需用砂浆灌孔;建筑地面以上300厚,200厚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砌块容重7KN/M3,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不小于A35。其它内隔墙采用轻质墙体,容重不大于1KN/M3。455本工程所用材料均应符合相关规范及标准要求。墙、柱、梁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锚固等构造措施详见标准图集。基础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锚固等构造措施详见标准图集。钢筋连接(受力钢筋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梁、柱纵筋直径大于等于的接头采用滚轧之螺纹机械连接。直径小于时可以采用机械连接或对接连接。剪力墙边缘构件纵筋连接要求同框架柱,墙身分布筋连接按图集。纵向受力钢筋机械和焊接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同一连接区段长度为,为较大受力钢筋直径)。受压钢筋可不受此限。机械连接接头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间距。楼板中直径小于的钢筋接头可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或焊接,相邻纵向钢筋绑扎搭接接头易互相错开。直径的粗直径钢筋采用焊接。箍筋、拉筋、预埋件等不应和梁、柱的纵筋焊接。机械连接接头质量等级为一级。机械连接接头和焊接连接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楼板构造规定楼板上的洞均应预留,不得后凿,结构平面图中一般只标出尺寸大于的洞口,且洞边应加筋,施工时必须配合各专业图纸预留全部洞口,当平面图未交待时,洞口加筋一律按如下要求设置洞口尺寸的孔洞,洞口加筋。46给、排水方案461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由市政自来水公司直接供给。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501M3/D。住宅生活用水200L/人。天,小区规划居住人口为2289人,日用水量为458立方米。绿化用水用水指标为2L/平方米。次,浇水次数为1次/日,绿化面积为17542平方米,日用水规量为35立方米。消防用水,按一时间为1次,一次灭火时间2小时,用水指标60L/S,则消防用水量为432立方米。为预见水量按10计算。日最高总用水量为1017立方米462生活给水干管及立管采用聚丙烯(PPR)管材及管件,热熔连接;水表采用磁卡水表。463给水管安装完毕后,以06MPA水压进行试验,稳压1H不渗不漏,然后补压至06MPA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464生活污水系统采用污废水合流制系统,污废水经排排水管收集后排至室外排水管网。污水变化系数为15排水量为用水量(不包括消防用水的80)526立方米。465室内埋地及出屋面污水管道采用柔性接口机制排水铸铁管,管件采用橡胶圈密封,承插接口。其它部位排水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每层设伸缩节一个,排水支管伸缩节之间的间距不得超过4米。466管道敷设(1)标高为相对标高,排水管为管底标高,均以米记。(2)管道布置除注明外,应根据施工现场尽量沿墙、梁、柱直线敷设。(3)横管敷设须在牢固的构件上设置支架或吊架,做法参照05S9。(4)排水立管用管卡定位,管卡间距不得超出30米,所有排水横管与横管、横管与立管均采用45三通连接。467排水管安装完毕后做灌水试验,注水高度以本楼层高为准,30分钟内不渗不漏为合格。468系统试压合格后,应对系统冲洗,直至排除水中不含泥沙、铁杂质且水色不浑浊为合格。47电气方案471主要标准及法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20094)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472低压配电系统1、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2、导线选用及敷设进户线选用VV2210KV铜芯全塑铠装等截面电力电缆,进户处穿钢管保护。分支导线均选用BV500V导线穿管沿墙或顶板敷设。如照明支路管内导线为56根时,穿PVC25,低于24M的壁灯均应接入PE线。473弱电电话进户采用YV205室内电缆,数据线采用光纤,电视进户采SYWV759电缆,埋深均为距室外地坪08M。474管路敷设时宜沿最短路线并应减少弯曲和重叠交叉。管路超过30M(无弯曲时),20M(有一个弯曲时),15M(有二个弯曲时),8M(有三个弯曲时)加装中间接线盒。475电缆与热力沟交叉处具体做法详见05D410476所有电气管路在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时,需加补偿装置,详细做法参见05D5(251255)。48暖、通方案481室内外采暖计算参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W19;冬季室外风速164M/S。室内计算温度482采暖设计施工说明1、采暖系统采用低温热水系统,热负荷为882KW,单位面积热指标为378W/M2,设计供回水温度80/55。热力指标为60W/平方米采暖面积为78300平方米,热负荷为4698000W热源为城市集中供热网。2、本工程采暖形式为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每户在公共部分设热计量表一只,采暖立管形式为下供下回双管异程式,管材为焊接钢管。DN32以下为丝接,DN40以上为焊接。每根供回水立管顶端均设DN20铜质自动排气阀一个。3、散热器均采用四柱760散热器,每组散热器顶端安装跑风阀。连接散热器供水支管上的阀门均采用恒温阀(恒温阀安装详见产品要求)。4、户内采暖为双管同程下供下回式,其管材均采用交联铝塑复合管(XPAP),其中交联铝塑管在地面以下部分不允许有接头,管道埋设在垫层内的具体施工方法见05N159。5、首层管沟内采暖管道需做保温,做法管道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道,采用50毫米厚岩棉管套保温,外缠密纹玻璃丝布(规格01毫米序号房间名称计算温度序号房间名称计算温度1餐厅、卧室、客厅181设淋浴的卫生间252厨房16216厚,250450毫米宽,搭接40毫米),每隔3米用19(1)镀锌铁丝绑扎,再刷色漆两道。埋设在垫层内的管道采用10MM厚的橡塑保温,具体做法见大样。6、埋地管与散热器安装完毕,后浇层管槽回填前应以10MPA压力对水层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回填。回填时管道内需带有不小于02MPA的压力,填料中严禁含有尖锐物,以防破坏管道外保护层。回填表层应与其它地面表层有明显区别,以免房屋装修时采暖管道破坏。管道穿墙处预埋DN32套管,套管两端与墙平。穿卫生间隔墙的套管,管道穿过后用油麻填实封严。7、整个管道系统试验合格后方能通水供暖。8、施工安装及验收应按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J30274)。49景观设计沿道路轴线设计了中央景观和绿地,布置了开放空间,考虑了景观的均衡和良好性,选择了落叶乔木和灌木道路景观树,配合大面积绿地,突显项目的舒适,营造了活泼向上的生活与空间。道路两旁规划了适当的树木和花草以改善环境。在建筑物位置的设计上尽求错落分散科学布置,来保证充足的阳光和空气流通空间。以此创造出良好的建筑生态环境,最大限度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感觉。第五章消防、安全、环境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