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教学楼工程申请报告_第1页
职业中学教学楼工程申请报告_第2页
职业中学教学楼工程申请报告_第3页
职业中学教学楼工程申请报告_第4页
职业中学教学楼工程申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概述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113主要研究范围214编制原则215项目建设的规模及主要内容21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17主要研究结论318主要技术指标表4第二章县区及学校概况621县域地理及经济状况622学校概况924学校办学思路11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231项目建设背景1232项目建设的意义133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7第四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2541项目选址2542建设条件25第五章建设内容和规模2951学校现有教学设施概况2952项目目标及实现形式2953建设规模的确定原则3054建设规模3055建设内容31第六章总图布局3161总图布置原则3162总平面图布置3263校内交通组织3264绿化及景观设计33第七章工程设计方案3471设计说明3472建筑设计3473结构设计3574给排水设计3876电气设计43第八章建筑节能、节水4781节能目标4782设计依据4783节能措施47第九章环境保护5091环境保护5092建设期主要污染来源及防治措施5093正常教学阶段管理措施5294节能分析报告58第十章消防及安全58101编制依据58102消防设计58103消防系统其它设计58104安全措施58第十一章项目组织管理59111项目管理机构59112项目监理61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62121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62122项目建设进度62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3131编制依据63132投资估算说明63133投资估算63134资金筹措65第十四章项目招投标66141编制依据66142项目招投标基本情况66143招投标基本情况表67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69151结论69152建议69附件1、土地证明2、环境评价批复3、配套资金承诺4、对项目资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附图1、XX县职业中学校区总平面示意图第一章概述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项目名称XX县职业中学教学楼项目项目建设单位XX县职业中学主管单位XX县教育局建设地址XX县XXXX街法人代表12可研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教职成20018号3、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试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5、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6、XX县职业中学提供的相邻建筑地质资料7、XX县职业中学现状总平面图8、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9、XX县职业中学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13主要研究范围本报告主要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确定、建设条件、工程建设方案、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研究。14编制原则1、项目建设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配套、兼顾发展的原则。2、项目的建设力求功能完善,节约投资的原则,尽量做到简洁、大方。3、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节能、环保、消防等规定、标准和规范。15项目建设的规模及主要内容1、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拟建设XX县职业中学教学楼建筑占地面积1100M2,总建筑面积1500M2,建筑层数五层,框架结构,主要用于采煤、机电、计算机、旅游专业的教学用房。2、建设内容建安工程主要内容包括综合楼的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暖通工程及综合布线工程等。1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总投资300万元其中工程费23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32万元建设工程其他费用48万元预备费20万元2、资金筹措XX县职业中学教学楼项目建设共需筹措资金300万元,资金来源为煤炭发展基金100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17主要研究结论通过调研分析,本报告认为1、该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符合XX县推广职业教育、提高初中毕业生入学率的要求,符合当地对采煤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2、本项目的建设是XX县职业中学完善教学功能、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的需要;是促进XX县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满足社会技术人才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项目完成后将对完善XX县职业中学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和促进XX县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项目除完成本校实训任务外,还可以对外提供在职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等,可提高本地区采煤、计算机、幼师、机电等类人才的整体素质。同时,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可为三农、新农村建设、社区提供服务。可以说,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为XX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技能型紧缺人才,对推动XX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我省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3、本项目建设地点交通便利,建设场地地势开阔,拟定场址可满足项目建设,供水、供电、供暖均可由学校现有设施供给,水电无须增容,建设条件具备。4、项目选址、建设内容及规模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建设条件完全具备。5、项目完成后学校可新增在校生规模1100人。综上,研究结果认为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18主要技术指标表见表11表11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学校占地面积HA22515000平方米2现有建筑面积M236003本次建筑面积M21500五层框架4项目总投资万元30041建安工程费万元23242其它费用万元4843预备费万元205项目完成预计可增加在校生数人1100县区及学校概况21县域地理及经济状况XX县属忻州市,国土总面积为1966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为16万人。XX位于山西省北中部,东径1115012040,北纬3831398之间。境北以内长城为边,与朔州相邻;西北以黄花岭为界,与神池县接壤;西南以荷叶坪山、芦芽山为屏,与五寨、岢岚相望;南部与静乐县相衔;东南以云中山与忻州分界;东部与原平市连通。县境南北长约105KM,东西宽约45KM,总面积19877平方公里。城南距太原180KM,北达大同180KM。由于古XX城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又称“凤凰城”。XX县地势高峻,山岭纵横,一般海拔在2000M左右。东部有云中山,以土石山为主,主要山峰有大石人梁、鸡关山和老龙庵等。以大石人梁为最高,海拔2428M。西部由管涔山、芦芽山组成,诸山层峦叠嶂,峻峭壁立、密林丛生。西南部为吕梁山,北部为洪涛山,东北部为禅房山。从县东北境的盘道梁起,至西南境的石家庄镇止,共有大小峰峦99座,最低山峰分列县之南北两端,最低海拔是阳方口河西村1260M,境内平均海拔2000M。县内山峰以分水岭为界,分列于南北两境。全县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地形总貌山西向东倾斜;由中部高峰,向南北两翼下滑。山地占总面积95,为188832平方公里。海拔在2000M以上者,有49座,占山峰总数的54。XX县共有耕地449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莜麦、豌豆、山药、谷子、蚕豆、玉米、黑豆、黍子、糜子、荞麦、小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黄芥。森林密布,有82万亩原始次生森林,素有华北落叶松故乡之称。以XX为中心的管涔山林区的天然次生林为华北之最,地处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中段,也是山西省著名水源涵养用材林基地。目前县内自然植被较好,西部以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分布面积较大;东部以阔叶林为主。全县共有82万亩原始次生林,森林覆盖率38以上,生态环境良好。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栖息着世界珍禽、山西省省鸟褐马鸡,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黑鹳、金雕、小天鹅、金钱豹、雪豹、梅花鹿、原麝等160多种珍稀动物,生长着450多种植物和百余种珍贵药材。XX不仅是山西省的重化工基地,而且是木材生产基地,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境内有管涔山林区,有药用植物上百种,野生食用菌20余种,尤以银盘蘑菇为佳品。此外,全县有天然牧坡66万亩,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27块,500亩以上的133块,100亩以上的990块,以产草量分,年亩产草在1000斤以上的有38万多亩,饲草品种有200多种。水草丰盛,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XX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锰、铝矾土、石英石、水晶石、硫磺、长石、花岗岩、钼、云母、石灰岩、粘土等。煤炭资源得天独厚,为大宁煤田的主要组成部分,探明煤炭储量为360亿吨,含煤面积为111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06。且质良品全、复盖浅,煤种多为石炭纪和侏罗纪煤,具有低灰、低硫、高热值等特点,为优质工业动力煤,是全省重要产煤县之一。XX煤田储量丰富,煤质好,煤层厚,埋藏浅,易开采,前景理想。XX煤田包括轩岗煤矿,总储量为800亿吨,占全省煤炭总储量的10。铝矾土工业,铝钒土是我县第二大矿产资源,远景储量在2亿吨以上,占全国23亿吨储量的近十分之一,占全省储量的四分之一,其中CD在3700万吨左右,其特点是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XX还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水资源总量为0799亿立方米,高于全省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其中地表水04592亿立方米,按亩用水300立方米计算,可发展水地153万亩;地下水039亿立方米,除工业用水01亿立方米外,按亩用水250立方米计算,可发展水地115万亩,全县水资源共可发展水地26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9。工业有采煤、机械加工、农机修造、五金修配、印刷、地毯、建筑、电力、编织、榨油、酱醋加工等行业。XX县旅游资源丰富。XX是座关城,历史悠久,古迹名胜甚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素有黄土高原上绿色明珠之称,境内山、水、关、林、洞、谷、石、瀑、寺、甸、草、湖、泉、谷、庙等自然、人文景观独具特色,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折射出灿烂的汾河文明,旅游资源品种之多、密集度之高都是全国少有的。早在隋、唐时,XX就是驰名远近的风景名胜地。著名的XX八景有汾源灵沼、天池锦鳞、芦芽滴翠、支锅奇石、旁桥烟虹、梁峪流虾、禅房夕照、恢河伏流。此外还有XX关古楼、凤凰古城、冰窖、宁化XX、涔山仙人洞、青龙山天花洞,晓祖宝塔、昌宁公祠、万佛寺等名胜古迹。境内山川秀美,峰峦叠嶂,关城巍峨,寺庙林立,既有险峻奇特、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又有历史悠久、珍宝荟萃的人文景观。拥有芦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涔国家森林公园、万年冰洞国家地质公园。古代就有风景优美的八景,现在挖掘出大小景点160多处,其中有世界级景点万年冰洞,国家级景点悬崖栈道和悬棺,省级景点高山天池群、高山草甸马仑草原、芦芽山等,还有三晋母亲河的发源地汾河源头,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22学校概况XX县职业中学创建于1985年,是该县唯一的一所公办职业高中。学校位于XX县XXXX街,总占地面积近15000平方米,有旧教学区、新教学区。旧教学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有平房62间,建筑面积达1600平方米,这些平房用于实习基地,有电焊厂间、大理石加工厂间、小杂粮加工厂间等,现在这些平房已成为危房,急需进行维修改造;新教学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有三层教学楼一幢,共54间,学生宿舍楼一幢,共40间,用于教学和学生居住,现有服装裁剪厂一个。学校自成立以来,特别是自92年以来,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举办过以职业高中教育为主的机电、通风、采煤、计算机、旅游、护理等职业班,中短期培训和成人教育。初步统计,共向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合格人才2500多名,每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约在2000多人以上。2005年以来,毕业的采煤、机电专业学生222人,全部就业,充实到县各煤矿;旅游专业的108名学生全部就业,在县旅游各景点岗位上工作,就业率达95以上。为了帮助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2006年学校建立了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办法,采取减免学生杂费、缓交费用、鼓励企业赞助、个体户赞助等方法,使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有近200名家庭困难学生得到资助。XX县职业中学在校生共535人,其中三年制职业高中班162人,三个教学班,专业机电、计算机、采煤;一年制采煤班三个,共208人;半年制旅游培训班98人,专业导游;幼师班35人,专业学前教育;卫生班32人,专业护理。教职工总人数66人,其中专业教师20人,兼职教师5人,职工15人,文化课教师26人,“双师型”教师达30,机电、采煤、导游专业为学校骨干专业。近年来,职业中学根据自身发展状况,结合我县产业结构调整方案,除办好骨干专业采煤外,着眼于农业、牧业、旅游业,发挥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巨大作用,展示了职业技术教育强大的生命力。实践证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加速山区经济建设和提升XX县经济总量的必由之路,也是强县富民的主要保证。24学校办学思路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人才需求方向,在专业设置上开拓创新。同时为拓宽学生就业之路,学校和多家企业签订办学协议,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将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专业型技能人才。该项目实施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煤炭行业的联系,依托行业办学,主动承担和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及科研项目。进一步加强产、学结合,校企联合,逐步形成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校外综合实训基础。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31项目建设背景职业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切实改善职业院校的实训条件,建成条件较好、专业种类齐全、适应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训基地。尤其要重点解决好数量不足、实习工位短缺等问题,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机会。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装备水平和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建设。2006年8月,国务院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先后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省政府、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省、市职业教育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各县(市、区)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此良好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也有较大发展。目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人数已达800万人,在校人数达2200多万,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将再扩招30万50万人,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把中等职业学校的年招生规模稳定在830万850万人。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2007年9月11日在天津举行的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说,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在推进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山西由于受经济发展条件、对职业教育认识水平、重视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还存在办学模式单一,地区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资金投入不足,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无论是从全国经济的发展,还是从山西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对现有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还是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都向职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也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机遇。可见,发展山西职业技术教育将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和实现山西腾飞的重要前提。32项目建设的意义1、项目的建设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劳动者的素质、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对人才要求的多样化,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关系到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成败。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另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职业教育需求。在教育教学领域,职业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教学工作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灌输,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薄弱等问题,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些问题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因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学校要多渠道增加对实验、实习设施和设备的经费投入,切实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努力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切实加强实验、实习、职业技能训练等实践性课程和教学环节,确保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要求。要实行产教结合,密切与企业的联系,鼓励学生深入生产实际,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革新等创新和实践活动,把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要努力贯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宽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创业与经营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2、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党和政府非常关注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的职业教育座谈会上提出“每个县(市)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职业教育中心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务院早在2004年就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决定中还指出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普遍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山西省人民政府也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并提出“山西省职业教育发展工程实施方案”。2、项目的建设符合山西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山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在我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多元化办学格局的形成,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总体数量上看,山西由于受经济发展条件、对职业教育认识水平、重视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还存在办学模式单一,地区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资金投入不足,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无论是从全国经济的发展,还是从山西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对现有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还是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都向职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也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机遇。可见,发展山西职业技术教育将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和实现山西腾飞的重要前提。3、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XX县职业中学的办学条件,使该县职业教育在规模上、质量上升级提档,更好地服务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3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响应国家号召、发展职业教育的需要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劳动者的素质、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对人才要求的多样化,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关系到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成败。一直以来,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是就总体而言,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低,实训实验条件差;教学工作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灌输,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薄弱等问题,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双师型”师资力量匮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深入;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这些问题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因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说,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应把提高质量作为其工作重点,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大力培养一批技能型紧缺人才;广泛开展城乡劳动者培训;积极推进社区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以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2、项目建设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我省综合竞争力的需要21世纪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这时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职业教育不仅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省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我省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建设“数字山西”,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必然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我省实施“1311”规划,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洁净能源基地、煤化工基地、冶金工业基地和装备工业基地建设,既需要大量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的人才,更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第一线技术人才。可以说,山西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对劳动者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技能型劳动者供不应求,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这就要求我省的职业教育必须紧密围绕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培养实用型人才,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不断加强本省综合竞争力和产业素质。3、项目建设是促进社会就业的现实途径之一职业教育既是我国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改善民生中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还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与民生问题具有的直接同一性决定了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来解决就业、创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医疗卫生等等民生问题。就业是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大事,也是我们长期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存在,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创造能力,把人口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未能升入高中就读的初中毕业生年纪小,无法参加工作,成年后由于缺乏必要的学历、技能,而无法就业,继而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XX县职业中学为他们提供走向社会的平台,为家庭和社会解决后顾之忧。4、项目建设是完善该校教学条件,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要求,需要一种新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力资源开发,而且是各种类型的人力资源。这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从发展趋势看,一是国家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大力发展小城镇,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掌握专业技术的各种人才。二是从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XX地区每年有6000名左右的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的不足3000名,各职业中学招生2000名左右,其余的学生进入了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学生都需要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而且主要是职业教育。三是短期培训任务艰巨,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许多国有企业需要改制或破产,失业工人需要重新培训,掌握新技能后才能再次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也需要经过培训才能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在岗人员也需要通过培训才能掌握新技术。但是职业中学现有的实训基地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更不能满足学校规模发展后的教学需要,基地用房更为紧张。从煤炭行业人才需求来看,山西省作为采煤大省,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采煤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导致采煤事故频发,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XX县对煤类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XX县地处晋西北,与朔州毗邻,属大宁煤田范畴,探明煤炭储量200亿吨。煤炭产业仍是XX经济的支拄产业。XX境内有大型集团化煤炭企业,潞宁煤业集团、同煤集团、晋神煤业等中型煤业公司68家。煤炭年产量达1242万吨,从业人员3万余人。鉴于上述背景,充分利用该校教育资源优势,尽快为该县培养一大批煤炭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充实生产一线。根据我县煤炭产业“十一五”规划。通过整合小煤矿资源,集中资源办大矿,集中财力建现代化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60以上,全县通过整合共有68座中型煤矿,年产量达1242万吨从业人员3万余人。目前,XX县煤炭产业、从业人员存在着技术、文化素质总体偏低的问题。在近3万人职工中。工程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仅为3左右。XX县第十四届人代会上,明确把县职业中学作为我县煤矿安全生产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的基地。逐步对全县所有煤矿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为了完成这一培训任务,职业中学必需改善办学条件,必须建设以“采煤、机电、通风、地测”为骨干专业的实训场所。从计算机的教学和培训来看,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控制的作用越来越大,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操作人才;其次,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要求人们具有多方面的技能,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要求一般岗位的工作人员,也必须懂得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第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都拥有了计算机,也为计算机教学和培训培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四,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成,将大大提高计算机教学和培训的质量,培养的人才更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根据国家有关资料显示,到201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客源国。未来十年中,旅游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将增加4000万人。而我国目前的旅游职业教育规模和水平都没有达到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我国现有专门培养旅游人才的旅游院校、系或专业的的大学近百所,旅游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约20余所,每年毕业的旅游专业大、中专毕业生,不足20万人,与旅游业每年需70万专业人才相差甚远。况且目前旅游职业教育教学设施相对落后,软、硬件都不符合现代旅游高等教育的标准。目前,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层次偏低的情况。在导游队伍中,高中中专学历占417,大专以上学历只占483。导游队伍等级结构严重不合理。低等级资格和初级导游人员占导游队伍的绝大多数,因此,今后的几年中,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相当大,必须下大力量加快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特别是应尽快扩大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尽快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旅游中高等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满足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转岗技能培训的需求,满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要,以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要,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第四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41项目选址XX县职业中学位于XX县XX万佛街。校址分为新校区和旧校区,由一条小巷相隔。小巷西面为旧校区,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现有建筑均为平房,共62间,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由于建设年代较久,现已成为危房。小巷东面为新校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北侧部分区域为居民区,拟拆迁,现有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包括教学楼一栋共54间,学生宿舍40间。新教学区于1993年建成使用至今。校区基本情况详见附图XX县职业中学平面现状图。根据场地实际情况,新建综合楼位置选在旧校区北侧,拆除现有平房后建设。42建设条件421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XX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按1959年山西省气象局气候区划,属高山严寒区和寒冷干燥区。特别是气候寒冷,多大风,冬季漫长,无霜期短,山区雨多,其它地区雨量偏少,温度差别大,雨量高度集中于7月和8月。气温、降水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光照时间在各地,以及一地的向阳坡和背阴坡有很大差异。年平均气温62,极端最低气温27,7月平均201,1月平均99,年较差为300。无霜期120至130天。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835时,日照百分率67,年平均太阳总辐射142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为26。平均降水量470770MM,山区降水较多,在600MM以上。各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为春季13,夏季65,秋季20,冬季2。在历年记录中,降水年际变化十分明显。最多年降水量7105MM(1959年),最少为2261MM(1965年),一日最大降水量100MM。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以上气象条件,使项目建设和使用能够适应上述气候特点。2、地质该楼的工程地质条件均参考附近建筑物的地质条件。(1)拟建场地以粉土为主,地基为均匀地基。(2)场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在地震烈度为8度时,场地为不液化场地。(3)场地为对抗震有利地段。(4)场地为自重湿陷性场地,采用了换土处理。(5)地下水位在基础埋深以下,地下水对拟建筑物没有影响,场地土对钢筋无腐蚀作用。3、地震烈度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XX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422公用工程条件1、交通条件XX区位优越,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北同蒲电气化铁路、宁岢铁路、朔黄铁路和宁静铁路共同构成了XX发达的铁路运输网。XX站建于1936年,现为二等站。XX西站建于1998年,隶属朔黄铁路公司管辖。公路,太宁、大运、忻保、崞水、平阳、宁白、忻分等干线公路通过境内。XX县职业中学位于XX县XX万佛街,交通方便。2、水、电、暖供应条件项目建设在XX县职业中学内建设,学校紧邻万佛街,水、电、排水均从万佛街引入、排出,配套条件优越。供水项目用水水源为由万佛街自来水管网引入校区,学校建有100M3蓄水池一座,可供全校用水需要。供电学校现用变压器由XX公用变压器提供。本项目实施后,仍由XX公用变压器提供用电。供暖学校现有一台1T立式锅炉提供全校采暖,现采暖面积3600平方米。项目完成后新增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学校总供暖面积5100平方米,1T锅炉可以满足采暖需要。3、通讯该项目区在电信通讯网络覆盖范围内,铺设电话线路非常方便。第五章建设内容和规模51学校现有教学设施概况XX县职业中学创建于1985年,现有在校学生535人。学校新旧校区共有建筑3600平方米,其中旧校区建筑1500平方米,新校区建筑21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52项目目标及实现形式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为我省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性技术人才。通过各种途径,形成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产、学、研相结合是培养综合机械化高级技术人才的基本途径,通过以下形式来实现1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加强教学,建立独立的教学体系。2加强本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建设,组织教师进行调研,编写教材,尤其是实训教材;制作教学课件,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高职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3进一步加强与煤炭行业的联系,依托行业办学,主动承担和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及科研项目。进一步加强产、学结合,校企联合,逐步形成教学。通过项目实施,学生将达到以下专业能力1具有综采采区、综采工作面设计的专业能力;2具有识别、应用各种矿图的专业能力;3具有组织综采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的专业能力;4具有使用矿山测量、矿山通风与安全、矿山压力监测仪器仪表的专业技能;5具有编写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各类技术措施的专业能力;6具有综采工作面事故的防治和处理的专业能力;7具有综采工作面主要工种的中级水平操作能力;8具有综采工作面主要机电设备管理、故障分析判断能力。53建设规模的确定原则1、符合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规划建设;2、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3、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4、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重点解决学校的现存问题;54建设规模根据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和建筑设计规范,结合该校专业设置情况及实验、实习的实际需要,并适当考虑学校的需要及发展项目完成后拟新增在校生1100人,确定建设教学楼一座,主要用于采煤、计算机、旅游专业教学用房。根据当地对采煤、计算机学校、旅游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学校发展计划,项目提出按在校生1600人设计教学用房面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生均实训用房面积717平方米。本项目按照新增采煤类专业在校生600人,学校在校生总人数1100人计算,本项目根据场地实际情况确定建设规模为1500平方米,建筑层数五层。根据综合楼主要用途,项目确定采用框架结构。55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为综合楼的建筑、安装工程,及室外水、电、暖的配套管线,并根据专业需要配套必要的教学设备。第六章总图布局61总图布置原则1、合理处理各建筑之间的关系,做到分区明确,联系方便。2、合理设置道路系统,使得人流、物流互不干扰,便捷畅通。3、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做到资源共享,整合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4、满足使用的基础上,适当考虑美观、绿化,使之具备较好的室外环境,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62总平面图布置1、学校原有建筑平面布局XX县职业学校旧校区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现有建筑均为平房,分为四排,共62间,均为南北向布置,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校区大门南面向万佛街,由邻近的两座平房之间空隙自然形成。小巷东面为新校区,现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北侧部分区域为居民区,拟拆迁后划归学校使用,现有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包括三层教学楼一栋共54间,一栋二层学生宿舍共40间。学生宿舍楼、教学楼分别位于校区南、北侧,中部为操场。校大门东位于东侧。校区现状平面布置情况详见附图XX县职业中学平面现状图。2、学校新建部分平面布局规划新增教学楼拟建于旧校区北侧,拆除现有一排平房后建设,建筑层数五层。63校内交通组织学校南大门面向街道,交通方便。校内交通由平房两旁的自然通道形成,路宽10M。64绿化及景观设计楼前绿化新建项目周围种植绿化带,采用乔木、灌木和草坪相结合的方式,为学校创建了良好的环境。校园休闲区采用草坪、灌木、花卉造景,并辅以亭台,作为休闲之用。校区绿化校园道路两侧及可利用空地均种植树木、花草,美化校园环境。第七章工程设计方案71设计说明71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3)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712设计内容该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综合楼的建筑、安装工程。713设计范围XX县职业中学教学的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照明、消防专业设计。72建筑设计721设计采用规范及规程(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722设计原则建筑设计体现“适用、合理、经济、美观”的原则。723建筑设计教学楼建筑占地1100M2,楼体整体呈丁字形,建筑层数五层,总建筑面积1500M2。室内外高差按045M考虑,层高除一层为42米外,其余各层均为36M,女儿墙高度为03M,总建筑高度为1785M。考虑消防、安全、使用要求。楼体内两侧设置为两个主出入口,一层中部设置一个主出入口,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辅出入口。724立面设计本工程外立面为墙面砖,实墙与玻璃门厅形成虚实对比,体现了现代建筑风格,对称设置,端庄而又大方。建筑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其建筑内涵构成了建筑形象要求具备的特点,建筑上突出庄重、明快、美观与对称,气势恢宏、赏心悦目,营造学校教学宁静、高雅、清静的育人气氛,色调与周边环境相协调。73结构设计731采用的规范、规程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5、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732活荷载取值1、教室活荷载标准值20KN/M22、楼梯间、走道活荷载标准25KN/M23、卫生间活荷载标准值20KN/M24、不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05KN/M25、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20KN/M26、相关专业提出的设计荷载要求733结构形式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对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XX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本项目综合楼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教学楼采用框架结构,耐火等级按二级考虑。墙体采用空心砌块,外墙为300MM,内墙为200MM,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屋盖,主体建筑抗震等级为四级,混凝土等级C25、C30,钢筋强度等级为、级。734地基基础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建(构)筑物特点及环境条件,从安全、技术、经济、处理效果及施工周期等方面考虑,为消除地基土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建议采用粉喷桩复合地基。工程可采用37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具体施工参数宜根据试验性施工进行调整,同时还应采取结构措施及检漏防水措施。综合楼基础均采用筏板基础。735上部结构设计1、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结合建筑功能要求,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确定该建筑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3、回填土采用37灰土分层夯实。74给排水设计741设计规范及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给水排水设计手册。742设计范围教学楼内生活用水的给、排水设计,消防系统的设计,室外雨水排水的设计等。水源学校现有水源为学校自备水井供给。743给水系统1、建筑生活用水量指标本项目主要用途为计算机教学,主要用水量为生活用水量。由于教学楼人数不固定,则用水量按卫生器具每天用水量进行计算,用水时间按4小时计;卫生器具用水量蹲便器60L/H;污水池60L/H小便斗50L/H。2、用水量项目每日需水量为QD60L/H6个50L/H3个60L/H2个6层8H3024M32未预见用水量按总用量的10计Q总3024113326M3/D。3、消火栓用水量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2版规定及本项目作为计算机教学,本项目建筑设干粉灭火器,不设喷淋系统和消火栓。4、室外给水系统设计学校室外给水管网成枝状布置,单向供水,给水管道管材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项目考虑与校给水管线的连接,给水管线充分利用项目地势的特点,使室外建筑物用水点的水压达到建筑物用水水压的要求,并考虑管网之间的平衡。5、室内给水系统的设计建筑物室内给水系统成枝状布置,采用PPR管。6、热水及开水系统设计项目的热水供应依靠锅炉房内1台1吨的立式热水锅炉,并作为冬季采暖的热源。744排水1、生活污水排水量的确定项目生活污水日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考虑,为266M3。2、室外排水系统设计项目排水系统包括生活排水和雨水排放系统。校区现排水体制采用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的形式,校区内生活排水和雨水经分别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本项目教学楼排放的雨水汇入学校现有排水管网。3、室内排水系统设计室内排水系统采用单立管伸顶排水系统,污水管采用PVCU管。粪便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后,排入校区内污水管网。4、雨水排放屋面排水系统采用普通外排水系统,雨水在室外汇集后排入室外雨水管网。雨水系统采用UPVC排水管,雨水斗采用金属雨水斗。5、设备及管材的选用1生活给水管采用PPR给水塑料管材及管件,热熔连接。2消防管道采用镀锌钢管,沟槽连接。3排水管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材及管件,粘接连接。4消火栓型号为SN65,配19MM水枪,25M长麻织水龙带。75暖通设计751设计规范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建筑设备专业设计技术措施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4、建筑专业提供的条件752设计范围项目所建教学楼的采暖及通风设计。753设计参数1、室内设计参数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2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7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8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54室外平均风速22M/S冬季大气压力9329KPA夏季大气压力9192KPA2、室内设计参数计算机室18楼梯间、走道16卫生间16754采暖负荷计算项目采暖负荷按55W/M2计算,总采暖负荷330KW。755采暖系统设计项目采暖系统分为室内采暖系统和室外采暖系统,项目供暖由学校4T热水锅炉提供。室外系统充分利用项目单位现有的采暖系统,每根采暖分枝管道合理划分供热范围,使得项目区内各个用热负荷基本平衡,避免出现供热失衡。室内采暖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双管制系统,供热由校区供热管网接入。计算机房由空调系统采暖。756通风设计为了改善室内环境,计算机房拟采用强制通风系统。卫生间设置换气扇,将室内污浊空气排至室外。757设备及材料选择1、散热器选用单面定向对流铸铁散热器。2、采暖管道均采用焊接钢管,明装部分管径DN32MM,采用焊接连接,管径DN32采用丝扣连接,地沟敷设部分均采用焊接连接。3、敷设于地沟内或不采暖房间的管道均需保温,保温采用40MM厚的岩棉管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