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铁路第二双线桥梁工程桥梁承台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某铁路第二双线桥梁工程桥梁承台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某铁路第二双线桥梁工程桥梁承台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某铁路第二双线桥梁工程桥梁承台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某铁路第二双线桥梁工程桥梁承台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第二双线桥梁工程桥梁承台混凝土灌注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铁路土建工程桥梁承台混凝土灌注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1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2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1混凝土用原材料产地、质量等级、类型等应与试验配合比用原材料一致。应特别注重原材料的质量稳定,选料时应充分考虑供货厂家得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生产能力是否满足现场需要。2计量设备检查。对生产系统得各计量仪器设备进行计量监督和测试,确定合理得计量参数和计量精度,制定各项保证测量、试验以及施工工艺中各种测试数据准确性得计量措施。3施工机械检查调试。对混凝土拌合、运输、灌注、振捣、吊装设备及工具进行调配和维修保养,以满足生产需要。3、技术要求1混凝土的拌合全部在拌合站集中拌合。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得配合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混凝土得配合比应保证无侧限抗压强能达到设计要求。4、施工程序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混凝土拌制场内输送混凝土混凝土布料灌筑成型测温监控拆模及后期养护期等检验验收。42工艺流程承台结构混凝土灌筑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开始混凝土接茬处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运输连续灌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条件检测5、施工要求制作混凝土试件不合格拌合物性能检测合格埋设测温元件不合格合格拆模、后期养护结束51施工准备1灌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措施。对于干燥的非黏性土,应用水湿润。对于风化得岩石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2灌筑垫层混凝土,应先打好水平标高桩。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并刮平,并用水准仪随时校验高程。在混凝土灌筑前必须对隐蔽工程验收。经班组、工种间自检、互检,质量部门专职检验后报监理或建设单位检查验收。经以上各项检查无误并办好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后方可灌筑混凝土。3灌筑混凝土前,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条件进行施工工艺设计,包括灌筑机械、检测设备、灌筑起点、灌筑进展方向和灌筑厚度、捣固方法、温度测控等。混凝土灌筑过程中,不得无故更改施工工艺。4灌注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紧固牢度,并指定专人和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保护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个/,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不得伸入保护层内。5对大体积混凝土需进行计算,确定降温或保温措施。热工计算及主要措施包括1)根据水泥和矿物掺加料的水化热,混凝土的容重和比热计算混凝土在绝热情况下的混凝土灌筑体中心最高温度2)根据计算所得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确定措施保证混凝土内部温差(中心与表面下100MM或50MM处)和混凝土表面温度(表面以下100MM或50MM处)与混凝土表面50MM处的温差满足要求。3)采用水化热底的水泥或掺加较多的矿物掺加料降低入模温度,减少混凝土表面与环境的温差。4)掺用缓凝剂,延缓胶凝材料的水化热速率,降低内部温差。5)结构芯部埋设冷却管,降低内部温差。6)将原材料放入冷棚和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冰水,降低入模温度,减少混凝土表表面与环境的温差。7)包裹蓄热养护,降低混凝土表表面与环境的温差。6混凝土灌筑前的养护材料可以采取自然养护法、涂层法、养护膜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养护,根据需要配备有关在养护材料如薄膜、草袋、养护剂、养护膜等。52施工工艺521混凝土拌合混凝土拌制应参照工艺拌合站拌制混凝土施工工艺相关内容,按照试验确定的配合比在拌合站集中搅拌。522运输1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连续进行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现象,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应仍保持均匀性和良好的拌合物性能2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3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时,运输过程宜2到4R/MIN的转速搅动,当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灌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523混凝土浇筑1分层灌注方式全面分层见图5231。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面积不大的工程,施工时从短边开始进行灌注,也可以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浇筑。第一层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此时第一层混凝土应保证还未初凝。如此连续进行,直到浇筑完毕。1)分段分层见图5232。这种方法适用于厚度不大而面积或者长度较大的工程。施工时从底层一端开始浇筑,进行到一定距离后就回头浇筑第二层,再同样依次浇筑以上各层。当浇筑最后一层时,应保证第一层海没有初凝,则有可开始进行第二层的依次分层灌注,如此依次向前踏步式推进灌注。2)斜面分层见图523。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的3倍以上。先从端部底下开始,是灌注层斜面逐渐上移,如工程较大,可从两端开始,在中部回合。3)自然分寸见图5234。这种方法适用于泵送的大坍落度混凝土,灌注是可以利用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的斜坡进行分层,采用“分段定点下料,一个坡度,薄层灌注,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灌注方法,振捣时一般布置三道振动棒,第一道在混凝土坡顶,第二道在混凝土斜坡中间,第三道在混凝土坡脚,三道相互配合,保证铺盖整个坡面。确保不漏振。随着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向前推进,振动棒也相应跟上,以确保整个高度混凝土的质量。2灌注大体积混凝土1灌注大体及混凝土应沿高度均匀分段分层灌筑。分段数目宜减少,每段混凝土厚度应为1520M。当横截面面积再200平方米以内时,分段不宜大于2段;当横截面面在300平方米以内时,分段不宜大于3段,且每段面积不宜小于50M2。段与段之间的竖向施工缝应平行于结构较小截面尺寸方向。当采用分段灌筑时,竖向施工缝应设置模板。上下两层中的竖向施工缝应相互错开。2)混凝土入模前,应采用专门设备测量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氺胶比和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施工工艺要求得混凝土方可入模灌筑。3混凝土灌注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4)混凝土的灌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间隙时间不得超过90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5)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或400MM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灌筑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注入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水胶比洛小于混凝土)。6)在夏季灌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灌混凝土直接受阳光照射,保证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均不超过40。C,应尽可能安排在傍晚而避开炎热的白天灌筑混凝土。7)在冬期条件下(当昼夜平均温度低于5。C或最低气温低于3。C时)灌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防冻措施,防止会凝土提前受冻。8)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灌注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的挡风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此时应避免灌注有较大的暴露面积的构件。9)当采取分层灌注时,新灌注混凝土与邻接的一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10)混凝土初凝时间应满足拌制至灌注完的最大延续时间。524混凝土入模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当灌注高度超过3M时,使用串筒、斜槽或溜管下料,串筒的最下两节应保持与混凝土灌注面垂直。525混凝土振捣1大坍落度的泵送混凝土振捣时间适当减少,一般为1020S,以表面翻浆不再沉落为度,振动棒移动间距可适当加大,但不宜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2倍。振捣工具与人员适当增加,以与泵送混凝土的来料量相适应,保证不漏振。2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方法及要点振动器应安放在牢固的脚手板上,不应放在模板支撑或钢筋上,使用振动器,宜采用垂直振捣。插入深度为棒长的34,作用轴线应相互平行避免漏振。振捣棒难以插入钢筋密集部位时可倾斜振捣,但棒与水平面夹角不宜小于45,不得将软轴插入到混凝土内部和使软轴折成硬弯,并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吊环、预埋件等。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使用振动器时,前手应紧握在振动棒上端约50CM处,以控制插点,后手扶正软轴,前后手相距约4050CM,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内,切忌用力硬插。插入式振动器操作时,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充实。而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器抽出时留下的空洞。振动棒插入混凝土后,应上下抽动,幅度为510CM,以排出混凝土中的空气,振动密实。每插点应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过长都不利,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使用高频振动器,也不应少于10S,待混凝土表面呈现水平,不再沉落,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时方可拔除振捣棒。拔出宜慢,带振捣棒端头即将露出混凝土表面时,再快速拔出振动棒。,以免造成空腔。振动器插入点应排列均匀,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按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不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棒作用半径(通常为振动棒半径的810倍)一般为300400MM。钢筋过密处可局部拆除钢筋振捣、用钢钎捣固配合振动器振捣、倾斜振捣或用剑式振捣器振捣。526混凝土接缝处理灌注混凝土应连续进行。若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必须间歇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注完毕。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当上下两层混凝土浇注时间超过允许间歇时间时,必须按规定设置施工缝。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垂直,施工缝处应埋入钢筋或型钢,并使其体积露出前层混凝土外一般左右。重新进行上层混凝土浇注前,应先将下层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渣,并用水冲洗干净,待混凝土满足荷载要求后再灌注上层混凝土。527混凝土的表面处理1处理程序初凝前一次抹压临时覆盖终凝前12H掀膜二次抹压覆盖2混凝土表面浮浆较厚时应清除表面浮浆或添加同水胶比的石子浆,均匀撒布在混凝土表面并用抹子拍平,再进行两次抹面收浆。3四级以上风天或烈日下施工应有遮挡风措施。4当施工面积或烈日下施工应有遮阳挡风措施。528混凝土养护保护1混凝土侧面钢木模板在任何季节施工均应设保温层。2采用蓄水养护混凝土,混凝土表面再初凝后覆盖塑料薄膜,终凝后注水,蓄水深度不少于80MM。盛夏施工时采取降温拌制混凝土,并在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覆盖塑料膜和保温层。3在日平均温度高于5的自然条件下,混凝土灌筑完毕后,当混凝土表面收水并初凝后,应尽快用浸水湿透的养护毯或土工布覆盖。4环境气温较低时,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养护应结合保温措施同时进行,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和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温差不大于15,避免由于混凝土避免失水干燥或温差过大而引起裂缝。养护用水的水温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不宜超过10529施工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桩身顶端必须清理上层浮浆露出新鲜混凝土面,桩顶高程和主筋伸入承台的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钻孔桩桩身混凝土应匀质,完整。3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角等缺陷。4冬季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夏季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且不宜超过30。5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拌合物的坍落度进行测定,测定值应符合理论配合比的要求,偏差不宜大于20MM。6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调整是配合比。7混凝土的入模含气量应满足设计要求。8新浇筑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度不得大于15。9湿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在后浇混凝土前应进行凿毛处理并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10拆模时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11墩台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当分段浇筑时,混凝土与混凝土之间接缝,周边应预埋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或其他铁件,埋入与露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间距不应大于直径的20倍。6、劳动组织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施工人员根据施工方案、机械设备、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最少配置15人,其中工班长1人、技术人员1人、安全员1人、混凝土泵车司机1人、混凝土罐车司机4人、混凝土工4人、杂工3人。7、材料要求1混凝土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主要有块石、砂石。水泥、钢筋、模板等。2施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标准。8、设备机具配置81机具设备表81混凝土灌筑所需主要设备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混凝土拌合站座12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43吊车台44插入式振捣器个45溜槽M106吊斗个17混凝土泵车台18空压机台29制冷机台110配电箱只482检测设备表82混凝土灌筑需要准备的检测设备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固定式振动台套12泌水率测定仪台13水平尺把24小型振捣器25台15水准仪台16测温计支27坍落度检测筒套28混凝土含气量检测仪LC615台19试模150M3组249、质量控制及检验91质量控制911混凝土拌制1混凝土拌制应参照工艺拌合站拌制混凝土施工工艺相关内容,并应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对以下各方面重点控制根据入模温度的规定进行热工计算,调节原材料的温度当气温过低时应将原材料放入暖棚预热,不宜直接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当气温过高时应将原材料进行降温处理,原材料降温依次选用水加冰屑降温或用制冷机提供低温水。骨料料场搭棚防烈日暴晒,或水淋或浸水降温。水泥和掺加料贮罐设隔热罩或淋水降温,袋装粉料提前存放于通风库房内降温。2拌合物温度控制灌筑大体积混凝土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灌筑温度(振捣后50100MM深处的温度)不宜高于30。在炎热季节灌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宜将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遮盖,避免日光曝晒,并用冷却水拌制混凝土,或采用冷却骨料、搅拌时加冰屑等发法降低入模温度,或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管通水冷却。在遇气温骤降的天气或冬期灌筑大体积混凝土后,应注意覆盖保温,加强养护,应尽量减少灌筑层厚度,以便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912灌筑过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1混凝土拌合物检测运送到现场的混凝土坍落度每车均应目前检查,并应在灌注点取样检验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温度等,每50M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个工作班组生产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50M其取样也不得少于一次。现场拌制混凝土,也按每50M检测一次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温度等拌合物性能,检查结果应符合要求。2制作混凝土检查试件抗压强度试件应在混凝土的灌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不超过100M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两组标准养护试件(每组三个),并要考虑混凝土强度统计评定所需的最少组数。确定拆模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应采用与结构、构件同条件养护的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留置的试件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检验试件抽取频次及灌筑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其他内容可参照铁路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要求,并应符合施工图及相关要求。3使用振动棒时,前手应紧握在振动棒上端约50CM处,以控制插入点,后手扶正软轴,前后手相距4050CM左右,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内。插入式振动棒操作时,应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混凝土表层先振实,而下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形成得“空隙”,防止形成空洞。4要保证混凝土内部结构密实,振捣过程中,应采用对钢筋或者振动棒进行标注,以控制其插入深度,并严格控制其振捣间距。5浇注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撑、模板、钢筋和预埋筋等得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按要求及时测试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入模温度等拌合物性能,在浇注地点取样制作试件,留置足够数量得混凝土试件,按规定进行同条件养护或标准养护,及时填写施工记录。严禁再拌合站取样制作试件。7高速铁路工程对沉降变形要求严格,需要在承台上布设沉降观测点,然后随着施工进程,观测不同施工阶段、不同加载条件下承台的沉降。观察点在承台内预埋,其上用特制铁盒保护。承台施工后,在桥墩未浇注之前,测定承台上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以此作为承台沉降观测点的初测高程,然后随着施工进程,观测不同施工阶段、不同加载条件下承台的沉降及沉降规律。8承台混凝土浇筑完毕,收面压光后,应设专人看护,并设警戒标志,防止因人踩踏引起承台顶面平整度。9拆除的模板应放置于承台之外,不应至于承台顶面,以防碰伤承台混凝土顶面。10在任意养护时间,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913温度监控1测温点应在平面图上编号,并在现场编号标志,作详细记录并整理绘制温度曲线图,温度变化情况应及时反馈,当各种温度达到15时应预警,22时应报警。2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养护水的温度超过15时即应采取措施使温度降到10左右。非高温雨季施工事先采取防暴雨降低养护水温的挡雨措施。3常温施工时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和浇水养护,当混凝土实测温度内部温差或内外温差接近20应采取增加覆盖层等加强保温措施。4当施工图无特殊要求时,混凝土养护期间的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内部温差(中心于表面下100MM或50MM处)不大于20。2)混凝土表面温度(表面下100MM或50MM)与混凝土表面外50MM处温度差不大于25;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允许介入3035之间。大体积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5摄氏度/D。撤除保温层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0。当实测温度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应及时调整保温层或采取其他措施使其满足温度及温差的规定。5使用普通玻璃温度计测温,测温管端应用软木塞封堵,只允许在放置或取出温度计时打开。温度计应系绳垂吊到管底,停留不小于3MIN后取出迅速查看温度。6使用建筑电子测温仪测温,附着于钢筋上的半导体传感器应与钢筋隔离,保护测温探头的插头不受污染,不受水浸,插入测温仪前应擦拭干净,保持干燥以防短路,也可事先先埋管,管内插入可周转使用的传感器测温。7当采用其他测温仪时应按产品说明书操作。92质量检验1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过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621627条、第631634条和第6416416条的规定。2桩头与承台连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承台边缘净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