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175.4-2013 办事公开网系统建设 第4部分:系统设计_第1页
DB21∕T 2175.4-2013 办事公开网系统建设 第4部分:系统设计_第2页
DB21∕T 2175.4-2013 办事公开网系统建设 第4部分:系统设计_第3页
DB21∕T 2175.4-2013 办事公开网系统建设 第4部分:系统设计_第4页
DB21∕T 2175.4-2013 办事公开网系统建设 第4部分: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1120A00/09DB21/T217542013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办事公开网系统建设第4部分系统设计20130918发布20131018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TXXXXX42013I前言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的。DB21/TXXXXX办事公开网系统建设分为五个部分第1部分平台设计;第2部分系统功能设计;第3部分系统信息目录编制;第4部分系统设计;第5部分建设推进实施流程。本部分为DB21/TXXXXX的第4部分。本标准由大连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提出。本标准由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大连市标准化信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艳、童煜、韩冰、唐超、由旦玉。本标准于2013年XX月XX日首次发布。DB21/TXXXXX420131办事公开网系统建设第4部分系统设计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办事公开网系统的设计原则、总体结构、系统性能指标、系统分析与设计。本部分适用于办事公开网系统的设计。2设计原则21先进性在系统建设中采取数据集中的模式。系统应具有可扩展性和鲁棒性。系统使用的服务器软件和数据库软件均应采用目前最先进的版本,各项性能指标应能满足软件系统的可靠高速运转。系统应符合国内外相应标准,能与各种系统进行数据层面和消息层面的沟通,并支持SOA架构。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采用MVC开发框架、J2EE设计模式和面向对象编程技术,最大限度地将业务逻辑从实现中分离,确保系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有长期的使用价值,符合未来发展趋势。22实用性系统的设计和制作应满足实用性的要求,能够切实有效的实现系统的功能并且经济实用。应做到以下几点充分考虑数据不断增加和变化的需要;充分考虑业务发展的需要系统在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为业务的变化留有余地。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对需求变化的自适应能力,以适应业务管理内容和工作流程变化造成的系统需求的变化;充分考虑软硬件技术发展的需要系统应具备前瞻性,以保证软硬件的升级不会给系统使用带来困难。在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的同时,应确保平台建设的经济合理,节省投资,面向实际,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原有的网络和系统资源,充分考虑客户的实际工作需要和习惯,使现阶段平台建设经济可行,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23易用性系统界面的设计制作应符合浏览器的操作条件,能够方便各种条件用户的操作使用,力求简单、便捷、方便、易用。24安全性平台自身的安全性应该放在系统设计的首位。针对系统的特点,在具体设计实现中既要考虑用户快速准确发布和获取相关信息,及时方便办理相关业务,灵活便捷互动交流的需要,也要考虑信息保护和隔离的必要性。在系统的本身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设立严格的安全控制和安全审计功能,DB21/TXXXXX420132通过安全日志、权限设置和数据备份恢复来进一步加强系统的抗入侵,抗毁损能力,实现系统的安全防护。系统还应依托网络安全设备,实现入侵检测、防攻击、防病毒等安全功能。25可靠性和稳定性数据库层是用于存储和处理所有业务数据的核心层,应用层是服务平台的发布和提供服务的表现层,这两方面都需要高可靠性以保障系统平台的724小时服务。A系统应充分利用硬件设备的优势,在体系结构上采取异步方式、集群方式和并发处理方式在系统可靠性、稳定性、扩展性以及大并发量访问等性能提供保障;B数据库采用大型数据库,可以保证数据的并发访问和很好的数据备份机制。针对系统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的特点,在非结构化数据采集、检索和大批量数据查询、统计时,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处理平台进行查询和统计,该平台在数据的并发访问、多类型的数据整合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高系统的访问速度。对于一些频繁使用的系统配置参数,系统一次性读入内存,以减少读盘的次数;C优化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参数配置,提高访问速度。26可扩展性系统的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扩展性能,满足日后出现的扩展需求。27易维护性系统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系统的易维护性,保证系统在生存周期中能够有效的实现信息数据的可维护性、系统平台可维护性。3总体结构系统应由网络和技术平台、数据和应用系统、业务和运营体系三部分组成。“平台”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4系统性能指标41关键词支持复合关键词查询,单个关键词包含汉字字符不低于50个。42信息精确度421在网页信息采集过程中,漏采错采率不高于3,对已采集网页进行关键字匹配时,准确度应达到100。422关键字匹配支持精确比对和模糊比对两种方式,精确比对在客户端中显示完全与库中关键字一致的网页,模糊比对结果按相似度由上至下在客户端中显示,两种比对方式均忽略标点符号。43业务处理响应时间业务处理响应时间,也就是用户提交表单后得到结果返回的等待时间,内网用户一般低于2秒,远程用户响应时间低于6秒。44检索服务响应时间DB21/TXXXXX420133检索服务的响应时间,也就是用户提交检索后得到结果返回的等待时间,内网用户一般低于1秒。远程用户响应时间低于5秒。表示层功能层应用支撑技术网络系统、主机系统安全管理数据层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互动交流业务和运营体系数据和应用系统网络和技术平台图1“平台”系统总体结构45数据备份系统支持全量、增量和差异备份方式,备份期间保证业务不间断运行。通过磁盘、光盘、磁带等存储介质,在线数据应至少保留1年,脱机数据至少保留10年。46系统可靠性采用集群技术,网络和主机硬件、软件冗余,系统故障自动检测恢复技术,保证系统724小时连续服务。5系统分析与设计51网络建设511需求分析5111高速及高可靠性设计结构高速、高可靠性的网络是业务执行的保障和基础。5112业务扩展的支持应考虑未来业务接入和信息共享的需要,在技术上,留出必要的网络带宽以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5113网络接口DB21/TXXXXX420134系统除了支持远程访问接入外,同时应能够根据业务需求提供与其他系统的互联互通,并预留与短信平台、邮件网关的接口,方便系统功能扩展。5114成本的节约系统设计应考虑成本,既要具有实用性,又要具有可拓展性。512系统设计5121系统设计要求设计上要保障其具备先进性、实用性、易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可扩展性、易维护性等基本原则。“平台”系统应采用符合政外网技术规范的方式,建立独立的网络运行环境。通过防火墙、网关、ACL和安全端点准入等技术实现与政外网上其他系统之间的网络安全隔离,保证各系统的独立性。对于由于业务需要而产生的网络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授权设置保证安全。5122双网双平面设计采用双网双平面设计,实现网络接口的冗余,使信息获取和消息传递网络更安全。5123安全管理对网络用户行为进行监控,通过审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隐患,加强系统安全;支持客户端LAN、WAN、WLAN、VPN、IPSEC、SSL认证接入,实现用户信息统一集中管理;支持UKEY、智能卡、电子证书等强认证功能;安装统一的网络防病毒软件;及时升级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及时下载补丁,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防护水平。5124资源统一管理对网络设备和配置进行统一管理,建立QOS、ACL、VPN等策略的统一部署、管理和调配;对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及其配套设备进行登记注册,统一配置部署和维护。5125网络监控采用专业网络监控软件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跟踪,并根据分析结果合理调配资源,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通过图形化界面直观反映网络现状,随时展示网络流量情况和故障状态。通过声光电和短信等告警方式对故障进行及时报警,缩短故障处理时间。52数据中心521数据中心需求5211“平台”系统应具有大容量、高效率、高可靠性的数据中心。5212系统应配置可以灵活扩容的服务器系统服务器应是支持SMP对称多处理结构,大容量内存、大I/O吞吐能力的多通道主机系统,同时方便后续性能扩展。5213服务器应能支持集群(CLUSTER)功能。5214对数据应提供海量存储设备,支持高性能、高可靠的数据镜像技术,多台服务器可通过多个通道同时访问数据库。在服务器之间和服务器与存储设备之间建立冗余备份通道。5215可提供数据备份管理功能,保证数据的及时备份和故障时的快速恢复。DB21/TXXXXX420135522数据中心系统设计在系统的设计上应满足以下几点A先进性。数据中心所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应是先进的,并经过验证是成熟的。同时也要兼顾实用性,不要盲目追求性能。选用的服务器硬件、操作系统、存储设备和管理工具应符合技术发展趋势;B安全性。数据中心保存的是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关键数据和敏感数据,它的安全性应是系统的核心问题。数据中心的安全性既包括服务器硬件安全性、操作系统安全性,也包括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在设计上应按一个整体来规划设计,提高系统整体的安全等级,防止出现“短板”效应;C可靠性。系统的运行全部基于数据中心的数据,应建设一个稳定、可靠的软硬件环境,满足业务运行的需要;D可扩展性。数据中心的软硬件平台应具备很强的扩展能力,并且尽量实现在不影响业务的情况下平滑扩展;E可维护性。数据中心的维护管理应提供统一的图形化维护软件,通过设置可以进行系统参数的配置和调整,同时完成日常数据的备份恢复。在用户操作上应直观简便,容易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