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产业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蓝莓产业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蓝莓产业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蓝莓产业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蓝莓产业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项目蓝莓产业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编制单位长春某某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依托单位项目编报时间2006年5月目录第一章概论第二章项目背景21项目提出的背景22项目建设必要性23项目执行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及项目保证条件31项目区概况32项目实施保证条件第四章市场分析和产品方案设计41市场分析42产品方案设计第五章技术方案设计和技术评价51示范项目的方向和目标52技术内容与技术流程53技术评价第六章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安排61项目建设内容62项目实施的分年度计划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1资金筹措和使用计划72项目实施风险评价第八章项目效益分析评价81项目示范推广目标分析82经济效益分析83项目投资评价84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85项目支撑条件分析第九章91农业产业化92增加农民收入114农民技术培训计划第十章结论与建议121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122项目存在问题和建议附表11银行贷款还本付息及清偿能力分析表附件附件1项目选用主体技术的鉴定、审定等相关证明材料附件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第一章概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蓝莓产业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112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长春某某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13项目执行单位及负责人长春某某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14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吉林农业大学教授115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长春某某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16项目建设地点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农业大学试验场117项目总体目标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面对入世我国农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吉林省资源优势和吉林农业大学科技、人才优势,利用选育的优良品种、组培脱毒育苗、丰产配套栽培和果实超低氧贮藏、加工等核心技术建立大果鲜食和加工蓝莓产业化生产科技示范基地,通过鲜果和加工产品销售培育市场并建立产业化生产模式,形成我国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果品产业。通过采后处理和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建立主导产业。围绕农业和农村发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带领农民共同富裕。118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示范区建设4个示范基地,占地180亩,技术辐射8个生产基地,带动农户1000户,总体规模达到3000亩。蓝莓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到2006年,160亩示范基地每年生产鲜果100吨、加工果60吨,实现产值320万元。通过与企业联合,示范推广3000亩,年实现产值285亿元。带动农户1000户鲜果超低氧气调贮藏示范基地到2006年,示范区达到100吨鲜果贮藏能力,增值1倍,推广区内,建设5个1000吨气调库,使示范区内1/3的鲜果可以气调保鲜贮藏,延长鲜果的市场供应期,同时实现产品增值一倍的目标。果实加工示范基地示范区内,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果酒、花色苷提取加工基地,加工推广区内的果实产品并通过市场运作培育成龙头企业。蓝莓良种繁育基地到2006年,生产优质苗木150万株,实现销售收入750万元。并在示范区内通过技术培训,建立苗木繁育中心,达到年生产200万株的生产能力。119项目主要经济评价指标示范区建成后,年产值1070万元,实现利润767万元,税收2301万元,投资利润达到,税后收益率达到,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年。1110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示范区实施以农民为主体,通过核心技术的示范,强化对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创收技能,促进农民进入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各个环节,增加农民收入,并逐渐实现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促进农村繁荣、安定,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通过建设,示范区的林草覆盖度达到90以上,增加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优化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使示范区农业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不断改善和提高区域环境质量。第二章项目背景21项目提出的背景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农业生产亦不可避免地进入国际大循环。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技术含量低,生产资料成本过高,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加入WTO后传统的农业生产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将困难重重。因此,如何发挥我国的自然条件和优势,尽快实现农业产品结构调整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增强国际竞争力是解决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困难的关键。我国的果树产业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至1999年,全国果树总面积超过13000万亩,总产量达到6000万吨,位居世界前列,人均水果占有量达到50KG。苹果、梨、柑桔、葡萄等大宗水果生产已达到过剩阶段。果品消费市场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过渡。但消费市场上仍以苹果、葡萄、香蕉等大宗水果为主,时令水果李、杏、桃为辅。目前,我国果树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转变(1)果品生产由数量型向高科技含量的质量型转变,着重提高果品品质,实行名牌战略。(2)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稀特果品倍受重视,且发展迅速,,如龙眼、荔枝,大樱桃。(3)传统的露地生产向设施反季节栽培生产转变,使一些不耐贮的鲜果反季节上市,并突破了一些水果如油桃、大樱桃等露地生产地域的限制。(4)果品生产从鲜食型向加工型转变。(5)果品生产从传统的单一果品生产上升为集知识传播、参与型设计、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产业。针对以上几个转变,抓住机遇,在发展名优稀特果品上做文章,利用吉林省的优势,发展名优果品产业作为农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分析吉林省果品生产,吉林省生产的苹果、梨等果品在全国果品市场上没有名牌产品,同时由于大宗果品在全国范围内生产过剩,因此经济效益低。但蓝莓在吉林省具有大面积发展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是我国研究蓝莓最早、最权威的单位。经过近20年研究,储备了丰富的品种资源,技术和人才以及国际合作关系。可以为项目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2)蓝莓在国内尚无栽培生产,吉林省生产以后,不仅填补国内空白,而且可以在首先供应吉林省市场的同时,迅速占领全国这一绝对市场。(3)蓝莓鲜果生产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世界各发达国家蓝莓鲜果生产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是必须人工采收,但国外生产面临劳动力成本过高问题。吉林省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廉价的优势,产品出口创汇。(4)吉林省的自然条件为蓝莓的大面积发展提供了优势。吉林省的长白山区土壤属于酸性土壤,且有机质含量高,同时降雨量充足、分布均匀,气候冷凉,极有利于蓝莓的生长与结果。(5)吉林省郊区现有日光温室及大棚约2000公顷,目前由于蔬菜生产过量,许多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可以利用现有的设施生产鲜果蓝莓,为农民致富提供一个新途径。充分发挥以上优势,可以形成吉林省的一个名优稀特果品支柱产业,产品供应全国大中城市或出口创汇。利用这些优势,建立吉林省浆果绿色果品生产产业基地,带领农民脱贫致富。4、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说明与本项目研究开发内容相关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1)国内外生产现状蓝莓,学名越桔,属于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蓝莓最早由美国的康维尔于1906年开始野生选种,至1937年,选育出15个品种并进行商业性栽培。此后美国各地广泛开展了蓝莓的选种、育种及栽培工作,到目前为止,选育出了适应美国南北各州、各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100多个,形成了以明尼苏达州、密执安州、新泽西州、俄勒岗州、佛罗里达州、佐治亚州、缅因州为主的7大经济产区,总栽培面积达22960公顷,总产量20万吨。其中约有4050作鲜果销售,在鲜果中约70向日本、东南亚、澳洲等出口。继美国之后,加拿大、欧洲各国、南美洲、澳大利亚、日本等20多个国家开展了蓝莓的引种、选种和产业化栽培工作。继美国之后发展蓝莓的各个国家基本上以名优稀特果品生产为主。新西兰和智利利用南半球的气候优势生产蓝莓鲜果,产品出口北美和欧洲(表1)。表1世界各国蓝莓生产和产量国家面积/公顷鲜果产量/千吨加工产量/千吨总计/千吨北美2296038,50045,54587,045澳大利亚3701,1505201,670新西兰3001,3002001,500日本2207000700智利1,0004,50004,500阿根廷3001430143德国1,0004,3001504,450瑞士1675152517法国2501,20001,200荷兰2501,3001001,400波兰3508000800意大利1003700370西班牙1003000300总计27,27755,07846,517104,595国际市场价格大量收购价美国40美元KG,波兰40波元KG,日本67美元KG。市场零售价美国10美元KG,波兰60波元KG,日本1620美元KG。以上各国中美国70鲜果产量销售世界各国,澳大利亚、新西兰8090鲜果产量返销美国(美国的冬季)。日本自用,并每年从美国进口3000吨。智利100返销美国。阿根廷、德国、法国、意大利全部自用,波兰80销往德国。我国于80年代由吉林农业大学率先开展蓝莓的研究工作,在对我国蓝莓野生资源调查基础上,于1983年开始从国外引种,到2001年共引入优良品种120个,并选育出适宜长白山地区发展的加工蓝莓优良品种5个,适宜城市郊区发展的鲜果品种5个。并与青岛蓝玫瑰果实有限公司合作于2000年在青岛率先建立了1500亩蓝莓产业生产示范基地。通过自主开发,与企业合作和技术支持,在吉林省建立了蓝莓产业化生产基地1000亩。(2)蓝莓果树的特点蓝莓的食用价值蓝莓果实呈蓝色,平均单果重0525G,最大5G,果实色泽美丽、悦目、蓝色并被一层白色果粉,果肉细腻,种子极小,可食率为100,具清淡芳香,甜酸适口,为一鲜食佳品。蓝莓果实中除了常规的糖、酸和VC外,富含VE、VA、维生素B、SOD、熊果苷、蛋白质、花青苷、食用纤维以及丰富的钾、铁、锌、钙等矿质元素。根据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对国外引种的14个蓝莓品种分析,果实中花青苷色素含量高达163MG/100G鲜果,VE含量93G/100G鲜果,是其它水果如苹果、葡萄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总氨基酸含量254,比氨基酸含量丰富的山楂还高。蓝莓果实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汁及用于制作冰淇淋、鸡尾酒、糕点等。蓝莓鲜果栽培的优势“风靡欧美蓝莓果,酸甜可口好滋味”,蓝莓在国际市场上4050作鲜果销售。除了北美之外,新发展的一些国家如波兰、智利、澳大利亚几乎100作鲜果销售。除了鲜食口味极佳外,其栽培生物学特性使蓝莓鲜果生产同其它浆果类如草莓、樱桃等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1)、蓝莓果实耐贮运性强。蓝莓果实质地较硬,夏季采收后在常温下可存放710天。如果采用低温冷藏,可延至1个月以上。另外,蓝莓果实中含有天然的防腐剂山梨酸和安息香酸,因此,夏季常温贮存时间过长时不致腐烂。(2)、单一品种果实成熟期长。单一品种蓝莓果实成熟期可持续一个半月以上。在一个果穗上,一般上部果先成熟;同一树体上,树体上部枝条果实先成熟。因此,蓝莓果实一般分23次分批采收。(3)、品种的丰富性。蓝莓品种分极早、早熟、中熟、晚熟及极晚熟。在露地栽培条件下,早熟品种可在5月底成熟,而极晚熟品种在10月中旬成熟。早、中、晚熟品种搭配进行露地栽培,再配合温室设施生产,一年内可达到7个月鲜果生产期。药用价值及营养保健功能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保健成份,使蓝莓在世界各国均作为营养保健果品生产。据美国、日本、欧洲科学家研究,蓝莓果实具有以下药用价值。消除眼睛疲劳,增加视力。每天食用4050G蓝莓鲜果,可明显地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计算机和汽车的普及,使眼疲劳等眼病愈来愈普遍。日本和欧洲开发的蓝莓鲜果、干果及果实提取物已作为护眼保健品投放市场。延缓脑神经衰老。对由糖尿病引起的毛细血管病有治疗作用。增强心脏功能。抗癌,尤其是对直肠癌有效。正是由于蓝莓的营养及药用功能,国际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观赏价值蓝莓树体丛生,树高50CM至3M。春季开花早,花为乳白色,坛状或倒钟形,可持续一个月以上;果实成熟期,蓝色的果实犹如一片蓝色的海洋,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入秋霜后,叶片呈枫叶般红色,并可持续15天以上,身临其境,蔚为壮观。因此,蓝莓可以作为极佳的观光果园树种。另外,蓝莓盆栽时,结果早,易于整形,可制作盆景果树。国际市场价格在国际市场上,蓝莓果实作为一种名优稀特高档果品供应市场,售价昂贵。在美国大量收购价格为2540美元公斤,市场零售价格高达10美元公斤。日本是亚洲唯一产业化栽培蓝莓的国家,但其产品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每年从美国大量进口。在日本市场上,蓝莓作为一种高档果品,只有20的高收入阶层才能消费,从美国进口鲜果售价在815美元公斤。我国的香港市场,从美国进口蓝莓鲜果售价高达120港币公斤。蓝莓果实除鲜食外,其加工品主要有果酒、果汁、色素。蓝莓的加工半成品浓缩果汁国际市场上售价为3040万美元吨,是草莓浓缩果汁1000美元吨的3040倍。利用蓝莓果实提取的天然色素产品国际市场价格为425美元/公斤。日本、欧洲、北美利用蓝莓色素制成胶囊,作为一种营养保健品投放市场。蓝莓果树在我国的发展潜力蓝莓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果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首先,蓝莓生产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蓝莓作为鲜果生产时,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必须人工采收。一个熟练工人,每小时采果约5公斤,按欧美等国劳动力成本,需支付68美元。每公斤蓝莓采收费用为1218美元。随着中国加入WTO,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优势产业。因此,我国蓝莓生产可以充分发挥劳动力廉价的优势,以低成本、优质的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出口创汇。其二,蓝莓在发达国家已成为愈来愈普及的果品,但在我国尚无生产栽培。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市场多样化的要求以及人们对营养保键天然果品的认识,蓝莓果品在我国市场潜力巨大。蓝莓果品生产在我国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蓝莓栽培若定植3年生大苗,当年即可结果,定植第二年即可丰产。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左右。如按国际市场80美元公斤,产值为1200016000美元。既使按东北长白山区野生蓝莓收购价平均58元人民币公斤计算,亩产值仍可达750016000元。22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建设本身的必要性吉林省依然是农业大省,曾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过巨大贡献。在入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越来越突出,高校如何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新贡献,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难题。第一,是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科教兴农政策的需要。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急需大量先进实用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急需大批高素质人才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实施本项目有利于进一步研发和推广更多的科技成果,有利于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缩短我省农业现代化与国外的差距。完全符合党和国家有关科教兴农的政策,符合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第二,是促进全省名优特产推动经济上新台阶的需要。吉林省有许多名优特产,风味独特,理应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由于生产中存在着“散小乱差”问题,许多先进技术难以推广应用;产品基本以“摆摊”的形式在产地出售,缺少展示度和规模效益。建立以蓝莓名优果品为主体的的示范区,可使新成果、新技术得到集中展示,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基地化、规模化和商品化,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吉林经济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是发展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我省是蓝莓果树的适宜产区,品种和技术并不逊于国外,而且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理应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但目前这些产品由于技术示范和推广不到位。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实现蓝莓果树的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推动我省名优新特产品出口,同时也为吉林省发展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提供样板。第四,是培训农民、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和提升文化品位的需要。示范区通过辐射基地、带动农户、培训农民,并结合旅游观光和科普宣传,向广大市民和学生开放,将有助于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提升市民文化品位,代表着农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要求,体现随经济发展逐渐补贴农业的绿箱政策,代表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3项目执行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执行单位长春某某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依托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项目承担单位长春某某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的科技、人才优势,于2003年成立,总部位于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内。公司是一个综合性企业。它以世界小浆果产业发展为导向,主要从事小浆果的引种栽培、品种繁育等技术的研发和苗木繁育、果品生产、果品的储运与加工和贸易。已经规模化生产的小浆果种类有蓝莓系列(BLUEBERRY)、黑加仑系列(BLACKCURRANT)、树莓系列(RASPBERRY)。公司下设2个研发中心,在吉林、辽宁和山东省建立5个生产基地,栽培面积已达到195公顷。长春某某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以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和股东为依托,以中国乃至世界小浆果产业发展为己任,充分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实现了科技与经济的融合与互动。截止到2003年底,公司先后从美国、加拿大、波兰、德国、芬兰等国家引入蓝莓优良品种120个、黑加仑品种70个,树莓品种30个,在品种选择、苗木繁育、栽培技术与管理、产品贮运与加工技术等方面已实现了配套,充分具备了产业化运作水平。公司目前已经具有年产200万株种苗的生产能力。预计到2005年,用国际上优良品种建立的5个生产基地年产果将达到2500吨。技术依托单位吉林农业大学浆果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蓝莓引种栽培研究的科研单位,已有20余年的栽培及研究历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所现有科研人员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主要研究人员先后留学美国、加拿大、英国、波兰等国,并有多人次考察德国、法国、西班牙、智利、日本。先后邀请美国、加拿大、日本、波兰等国专家来华讲学,开展合作研究。从世界各地引入蓝莓优良品种100多个,研究条件和试验基地完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外国专家局、吉林省科委、吉林省教委、吉林省外专局国际合作等项目10多项,完成了“蓝莓优良品种选育及推广”、“蓝莓区域化产业化综合丰产示范基地建设”、“吉林省中部平原地区蓝莓栽培技术研究”、“蓝莓工厂化育苗技术”、“蓝莓对长白山区酸性沼泽地土壤的适应性研究”、“蓝莓对中性土壤的适应性及土壤改良技术”、“蓝莓贮藏加工技术”等多项课题并通过科研成果鉴定,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在国内出版了第一部蓝莓学术专著“蓝莓栽培与加工技术”。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及项目保证条件31项目区概况示范区位于长春市东南部的长春净月旅游开发区,地形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处于吉林省东部山地向西部草原过渡地带,属长白山余脉的低山丘陵,全区低丘陵、台地和平原三大地貌区域。农作物、经济作物良种覆盖面达90,畜牧优良品种率达90以上。2002年末,核心区有优势果树及小浆果品种375个,面积600亩;常规观赏花木苗圃达36万平方米,温室草本花卉达300余品种,已在全省27个市县建立了协作关系及科技培训网络。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示范区位于长春城郊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521,北纬4352,总面积1163公顷,与新立城镇,宏明村及华春公司相邻,长伊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312气候资源示范区地处松嫩平原与长白山山脉过渡的台地,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气爽,冬寒少雪,年平均日照26252800小时,阳光充足,热量适中。年平均气温47,历年最低气温为349,最高气温达38,年平均降水量6543毫米,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其中七、八两月降水量最多,占全年的三分之二,无霜期145天,最大冻土层深度为169米。313水资源全区由于植被覆盖面积较大,地表水较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距地表3050米之间就可以开采到水源,并且出水量较大,每小时3050吨。核心区内有水库一座,其周边为湿地或半湿地,内有泉眼23处,多年一直养鱼或灌溉周边果园,浅层地下水3米左右,主要来自降雨,易于农作物生长吸收;而地下深层水,含水层总面积230万M2,含有破碎断裂带1条,此外,距新立城水库,净月潭水库不足8公里,是长春市郊区主要水源地区,含水量丰富,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无论引水、打井都可以满足灌溉用水。314土地与生物资源示范区内耕地面积180亩,土壤类型以黑土为主,PH值为中性,适宜大多数经济植物的生长。其中有旱田、菜田及果园等农作物区。本示范区是长白山森林植被与中部草原植被的过渡地带,拥有这两个生态区的植物资源,地域和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区域内有药用、观赏、食用及果树资源400余种。如松、杉、柏、暴马丁香、杨、柳、榛、桦、椴、槭、榆、山葡萄、越桔、树莓等木本植物和各种寒地果树,还有白头翁、威灵仙、苦参、防风、乌头、玉竹、蒲公英、柳蒿、水芹菜等各类经济植物。315生产现状对示范区现有土地重点发展设施农业、绿色农产品生产,同时开发旅游观光产业,推动城郊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五”期间,在农业品种结构上,将进一步扩大园艺作物、观赏花木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面积,基本实现由粮食主产区向现代都市农业的转型,为本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316基础设施示范区具有较好的农业生产和发展农业产业化基础,拥有可容纳15000人同时上课的现代化中心教学楼、27000M2的现代化实验大楼、藏书100万册配有现代化阅览室的图书馆,拥有教育技术中心、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吉林工作站、农业部参茸制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有国家囊虫病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心、吉林省畜牧业研究开发中心、长白山资源研究所、菌物研究所等24个技术服务单位和研究机构。317人力资源吉林农业大学拥有农业生物技术、中药、果树、蔬菜及园林等优势学科,师资力量雄厚,人才结构合理,技术装备和科技成果具有相对优势,许多科技人员都是全省农业战线上的著名专家和“科教兴农”标兵,拥有一批以省劳模胡全德为代表的老、中、青相结合的专家队伍。318项目县乡财政情况及农民收入情况该区域玉谭镇、净月镇农民人均收入3256元,吉林农业大学附属农场农户人均收入4500元。农民、农户日常消费结构正逐步优化,其中农民生活恩格尔系数已降到41,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第四章市场分析和产品方案设计41市场分析411产品市场供需现状、产品市场预测及前景分析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档果品需求日益增强。蓝莓小浆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天然保健成分,市场需求量很大,供不应求,价格长期居高不下(表42)。表4219992003LL蓝莓产品产量国际市场价格产品产量(吨)价格(美元/吨蓝莓鲜果55078500010,000冷冻果4651726004000)花色素(25含量)425,000果酒(100果汁)20,000蓝莓酸甜爽口并具有改善视力、增强心脏功能、软化血管、延缓脑神经衰老以及抗癌等功能,一直作为高档、稀特果品供应国际市场。蓝莓在国内尚无规模化生产。国内市场也仅有广州近两年少量进口鲜果,售价高达200元人民币/KG。蓝莓在国外商业性栽培也仅有60多年历史,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销售价格达10美元/KG以上。消费群体为不足20的高收入人群。日本本国生产的蓝莓鲜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每年需大量进口,进口鲜果到岸价58美元/KG,市场销售价格高达1520美元/KG。波兰蓝莓产业发展迅速,2000年面积达350公顷,产品大部分出口德国、英国,其国内蓝莓销售价格达120元人民币/KG。智利是蓝莓栽培发展最快的国家,利用其反季节优势和劳动力资源较廉价的优势,产品大量出口。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生产的鲜果除国内消费外,也部分出口。国际市场蓝莓鲜果呈供不应求的态势。我国已经加入WTO,以劳动力密集型为特点的园艺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优势。蓝莓生产,尤其在采收环节劳动力需求量更大。按外贸公司在我省长白山区等地收购野生蓝莓价格8元人民币/KG,每亩产量1000KG计,亩产值就达到8000元人民币(约合1000美元)国际市场价格鲜果是野生果的24倍甚至更高,则亩产值将达20004000美元。达到丰产期后,出口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是我们的一种选择。本项目完成后,通过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农户”模式推广3000亩,直接经济效益可达3000万元(按保守价格8元人民币计算)。通过加工产品的研制与市场开发增值1倍,效益可达6000万元。吉林农业大学于80年代初从美国和加拿大引进蓝莓品种,经过20余年的驯化和选育,已培育出适宜吉林省生长的蓝莓系列品种,生产成本仅为生产国(美国)的1/15,极具出口潜力。表431999年世界各国蓝莓生产面积和产量412营销计划和策略市场定位国际市场中远期目标定位在国际市场。利用蓝莓劳动力密集行的特点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劳力资源丰富、廉价的优势,以低价位、高品质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首先供应日本、东南亚、韩国,面积扩大后,向欧美国家出口。国内市场国内市场定位在大中城市的高收入群体。作为名优稀特高档果品、功能保健果品,以高价位供应市场,待面积扩国家面积(公顷)鲜果产量(吨)加工产量(吨)总计(吨)北美22960385004554587045澳大利亚37011505201670新西兰30013002001500日本2207000700南美洲1300464304643欧洲230787582528420总产量272775507846517104595大以后,再进入大众消费。营销方式和渠道公司网络销售产品的销售由公司的营销部负责,与中间商、批发商、零售商共同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联合销售与日本、东南亚各国果品销售商联合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内各大城市的果品经销商签定合同,通过国内各大超市及零售商进销售。生产户直销一鲜果为目标的生产户,具有直接上市的功能,由生产户在当地市场销售。农协销售由生产地组织的农民协会统一销售。营销队伍依靠使用相关行业的批发商,零售商的销售网络,并建立自己稳定的营销队伍。促销计划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新闻媒体及网络等进行广告宣传。通过营业推广、人员推销、公共关系的方式进行产品展示与宣传。产品的市场保护措施一是品牌措施树立品牌意识,创建具有吉林省特色品牌产品,使示范基地生产的产品像山东寿光蔬菜一样成为全国的一个知名品牌产品。二是技术措施当市场培育并形成以后,吉林省以外的各省市不可避免地也要发展相关产业。在未来发展中,通过示范基地的研发,不断培育新的品种、新的技术,并对品种和技术申请专利,从而达到保护市场的目的。三是价格措施价格的制定根据市场调查来确定,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平均价格,以便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进入国内市场的产品则以国内市场价格为主要参照。充分发挥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确保市场份额。四是绿色屏障大力推广发展绿色产地,制定具有自主产权的绿色标准,建立市场保护的绿色屏障。产品(服务)研发计划不断引进新品种和采用传统杂交技术,转基因培育优良品种,尤其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通过深加工不断开发新的产品;研究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实现有机食品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42产品方案设计421产品方案(见附表1)422生产规模确定(见表45)表45各产品生产规模计划表示范区辐射区产品名称面积(亩)产量面积(亩)产量鲜果生产示范基地100100吨15001500吨良种繁育示范基地20150万株2001500气调贮藏示范基地500立方米300吨30003000吨加工型蓝莓示范基地6060吨15001500吨果实加工示范基地606030万120吨第五章技术方案设计和技术评价51示范项目的方向和目标511项目方向项目建设的方向是以提高农业相关产业综合生产力和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结合吉林省的资源特点和优势,以市场为先导,以吉林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为主要技术支撑,同时与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进行技术组装,建立蓝莓鲜果生产,加工蓝莓,果实气调贮藏和果实加工科技示范基地。通过示范推广,培育成吉林省的一项主导产业并建立产业生产模式和高效可行的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组织带动农民共同发展。在示范区内实现特色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社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目的。512项目目标示范区建成后达到以下目标到2006年,技术辐射全省8个市县,相关产业总产值3000万元,带动农户1000户,农民平均纯收入5000元,年均递增18,农民生活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7以下,科技贡献率达到70,建成北方地区独具特色、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样板。具体目标蓝莓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到2006年,160亩示范基地每年生产鲜果100吨、加工果60吨,实现产值320万元。通过与企业联合,示范推广3000亩,年实现产值285亿元。带动农户1000户鲜果超低氧气调贮藏示范基地到2006年,示范区达到100吨鲜果贮藏能力,增值1倍,推广区内,建设5个1000吨气调库,是示范区内1/3的鲜果可以气调保鲜贮藏,延长鲜果的市场供应期,同时实现产品增值一倍的目标。果实加工示范基地示范区内,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果酒、花色苷提取加工基地,加工推广区内的果实产品并通过市场运作培育成龙头企业。蓝莓良种繁育基地到2006年,生产优质苗木150万株,实现销售收入750万元。并在示范区内通过技术培训,建立苗木繁育中心,达到年生产200万株的生产能力。52技术内容与技术流程521主体技术技术来源于“吉林省蓝莓区域化、产业化综合丰产栽培技术研究”,2001年通过吉林省科技厅鉴定,2002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蓝莓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2001年通过吉林省科技厅鉴定;2003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蓝莓对长白山区酸性土壤适应性研究”,1998年获吉林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蓝莓优良品种引种示范性基地建设和果实远销技术研究”,1995年通过吉林省科技厅鉴定;“蓝莓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1991年通过吉林省科技厅鉴定;美登蓝莓品种于1999年前后通过吉林省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北春”蓝莓品种于2004年前后通过吉林省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主要技术内容包括优良品种选育选育出了适宜于吉林省栽培的优良品种,包括鲜食品种和加工品种。选育出的品种具有抗寒,丰产优质和鲜食、加工性能好的特点。丰产栽培配套技术包括优质丰产早果技术、栽培品种选择与搭配技术、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土肥水管理技术、修剪技术。产量目标达到1000KG/亩,达到或超过国外品种原产地的产量水平。鲜果设施生产和保鲜技术通过设施生产鲜果,结合露地栽培和果实贮藏技术,达到每年10个月的鲜果供应期。苗木工厂化生产技术苗木培育采用瓶内增殖、瓶内生根和瓶外生根的相结合方式,在温室内调节光照、温度和湿度,培育大苗壮苗。进行工厂化育苗,实现苗木定植后第一年结果,第二年丰产的目标。522主要组装配套技术以主体技术为主,相应配合节水灌溉技术,合理施肥技术,温光调控技术,融合设施生产高效栽培技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进行配套组装。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智能和资源基础型节水灌溉技术,技术内容为智能节水灌溉技术将温室基本微灌设施,与制动化和智能化控制相结合,其核心是土壤供水(养分)信息和作物需水(养分)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建模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灌溉资源基础型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喷灌技术、微灌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涌流灌溉和膜上灌技术。523项目技术创新点种质新品种创新蓝莓土壤环境优化技术蓝莓早果丰产技术524项目技术流程图图51项目总技术路线图先进主体技术优良品种技术培训节水灌溉技术高科技体系农业现代化现代化农业管理技术现代化生产设施良好生态环境绿化工程无废弃物生产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优质产品生产优质种苗花色素高档果酒鲜果企业化,产业化推广和社会服务流通体系产品检测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产品保鲜与加工组织管理系统国内产品市场农产品市场国际产品市场图52组培育苗生产流程图蓝莓优良新品种温室盆栽取外植体灭菌培养基高压灭菌无菌接种起净接种继代培养培养室培养光温控制生根培养基无菌接种起净接种培养室培养光温控制出瓶温室炼苗瓶内炼苗增加光照光照调控温湿调控肥水调控CO2施肥幼苗移栽瓶内炼苗增加光照开瓶通风生根基质和生根剂准备温室内扦插生根光照调控肥水控制温湿度控制CO2施肥苗圃抚育优质苗木图54蓝莓果实加工技术流程图果实采收分选清洗冷冻出口解冻破碎果汁发酵榨汁浓缩果汁装瓶杀菌调配产品后发酵澄清调配产品果渣色素出口出口供应国内市场产品贮藏和销售系统图56智能节水灌溉流程图首部枢纽土壤、植物信息采集支管干管毛管微喷区渗灌区滴灌区数据处理建模知识库智能控制53技术评价本项目采用的主体技术大多来源于国家和吉林省科技厅资助的科技项目,多项成果已获得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或通过成果鉴定,与同类技术相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体技术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难题,并融入高新技术提升产业化技术水平。项目区所采用的主体技术,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并与相关主导产业关联程度密切,应用效果明显,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第六章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安排61项目建设内容611建设内容与规模鲜食蓝莓优质丰产示范基地建设采用已选育出得极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极晚熟鲜食蓝莓优良品种配套,在示范区内,计划建设60亩的露地鲜果生产示范基地,实现全年内6月209月20日鲜果生产;采用中早熟品种,计划建设大棚设施生产基地20亩,达到5月初6月低鲜果生产的目的,采用中早熟品种,计划建设日光温室设施生产基地20亩,达到3月初5月初鲜果生产的,全年达到7个月的鲜果生产供应期。计划建设60亩的加工型蓝莓生产示范基地,果实作加工果酒、果汁饮料、花色苷提取的原料。蓝莓优良品种工厂化脱毒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在示范区内,20亩的良种工厂化育苗生产基地和200平方米的组培车间,配套设置相应的设备。建立苗木脱毒检测技术体系,对所有优良品种进行脱毒育苗。达到年产50万株优良苗木的能力。蓝莓优良品种选育示范基地建设在示范区内,建设20亩的蓝莓优良品种选育基地,对已经引入的120个优良品种进行研究,筛选,争取选育出510个优良品种,为蓝莓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蓝莓鲜果超低氧气条贮藏示范基地建设采用目前世界上鲜果贮藏最先进的超低氧气调贮藏技术,建立500立方米的气调库。主要技术内容蓝莓超低氧气调储藏技术采用变压吸附技术生产高纯度氮,结合CO2吸附技术使低温库内产生1以下的低氧环境。预冷技术采用“压差预冷”技术实现快速预冷软件技术引进自动控制软件技术,实现对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参数的自动控制。采用此项技术,达到3个月的鲜果贮藏期,结合设施和露地生产基本达到周年供应鲜果的目标。蓝莓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在示范区内,采用已有的加工工艺,建立500平方米的蓝莓加工示范基地,加工产品有冷冻果,超干果,果酒,花色甘提取物。农业科技应用优良品种的引进。在已经引入的蓝莓优良品种基础之上,通过国际合作交流继续重点引入具有良好国际市场,耐储运能力强,适宜鲜果生产的蓝莓鲜食品种和抗性强、品质好的加工型品种20个。技术示范推广通过与企业联合,重点推广蓝莓优良品种和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在长白山区和中部地区示范推广3000亩。技术培训。充分发挥项目区的特色和优势,以蓝莓产业化生产为目标,对项目区的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链条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培训。培训形式分为集中培训、示范大户特殊培训、示范大户培训一般农民等方式,使区内农民年人均培训达1015天,培训面达98以上。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示范区环境绿化。对示范区进行绿化,种植涵养林,修道路,建设水保工程和绿化工程。农业废弃物处理。为了保护环境和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采取有效措施,建设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库及配套设施建设、输变电线路,道路整修已经完成。供暖设施建设。新增供暖面积200平方米。农业机械。购置不同型号的拖拉机一台,配套机械4套。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房150平方米,库房100平方米,工作场地200平方米,铁栅栏250米。62项目实施的分年度计划本项目建设期为3年(20032005年)。根据本项目涉及的建设任务、建设资金到位情况和工程实施工作量,分年度进行,具体见表62。表62项目实施年度计划表基地年度内容2004到2003年7月,完成100亩蓝莓鲜果生产基地建设任务2003年10月,完成20亩日光温室和20亩大棚建设任务2005到2005年3月,完成日光温室和大棚的苗木定植工作2005年5月,完成设施生产和露地生产滴灌和喷灌水。鲜食蓝莓优质丰产示范基地建设2006鲜果生产进入丰产期,完成市场建设和营销项目全部任务结束、验收2004到2004年10月,完成100平方米组培车间扩建任务,建立完善组培脱毒技术体系。繁育一年生苗木50万株。完成苗木繁育基地的基础设施2005培育2年生苗木50万株,1年生苗木50万株蓝莓优良品种工厂化脱毒繁育示范基地建设2005培育3年生苗木50万株,2年生苗木50万株,1年生苗木50万株。项目完成,总结、验收。2004完成蓝莓鲜果的贮藏研究,建立完善的超低氧贮藏技术体系2005完成500立方米冷藏库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安装设备调试,产品中试。蓝莓鲜果超低氧气条贮藏示范基地建设设2006产品生产,市场营销项目的总结、验收2004与农大红葡萄酒厂合作对现有设备改造,并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小试2005产品中试,产品试销蓝莓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2006产品供应市场;项目的总结、验收。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1资金筹措和使用计划截至到2004年6月,项目自筹到位资金120万元,用于生产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流动资金。在项目实施资助期内,新增投资530万元,其中申请农业开发办资金300万元,自筹资金230万元。具体资金到位和使用计划列于下表。新增资金筹措和使用计划表资金筹措(万元)资金用途资金到位时间(年月)到位额万元农法办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农法办资金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200410280180100水利基础设施10万元滴灌喷灌设施10万元道路、围栏等10万元组培室扩建10万元温室、大棚130万元技术研究10万元合计180万元用于长春、丹东、青岛的基地建设苗木费用30万元土地改良20万元人工费20万元设施生产基地30万元合计100万元20050215010050质量检验设备10万元推广培训费10万元气调设备70万元技术研究10万元合计100万元用于长春、丹东、青岛的基地建设原料购买20万元人工费10万元其他20万元合计50万元20060420012080加工设备80万元推广培训10万元设施维护10万元基础设施20万元合计120万元用于三个基地建设及成果示范推广人工费30万元土地等生产费30万元配套设施20万元合计80万元总合计53030023072项目实施风险评价技术风险本项目所采用的技术经过多年的重复试验已经完全成熟,具有高度成熟性和可操作性。蓝莓组培育苗技术在1990年即通过吉林省科委验收,鉴定为国际先进;19912000年,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了定点实验,苗木生长发育良好,并已进入盛果期;1997年李亚东教授主持的“蓝莓对长白山区酸性沼泽地土壤适应性研究”课题获吉林省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蓝莓优良品种选育及推广”、“蓝莓区域化、产业化综合丰产示范基地建设”等两项成果于2001年通过鉴定,其中“蓝莓区域化、产业化综合丰产示范基地建设”于2002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吉林省中部平原地区蓝莓栽培技术研究”2002年通过吉林省科技厅鉴定。对选育出的适栽优良品种“蓝丰”、“北陆”、“北蓝”、“圣云”、“北村”、“美登”、“芬蒂”加以利用,2001年,扩大了组培育苗规模,达到年产优质苗木30万株的生产能力。为了保障项目实施,吉林农业大学与波兰华沙农业大学,北美蓝莓协会合作,将不断引进消化新品种、新技术,为产业化生产提供有利的技术保障。人员风险本项目的完成是以吉林农业大学为技术主体,长春某某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生产主体,无人员风险。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的变化和市场需求量。承担本项目的长春某某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以生产蓝莓等浆果水果民营企业。2004年开始与北美蓝莓协会合开拓中国蓝莓产品市场,为中国境内的食品企业供应蓝莓鲜果和冷冻果,占有蓝莓鲜果销售80的市场。项目完成以后,可以作为本项目的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推广订单农业。另外,我国加入WTO后,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蓝莓鲜果和产品必将大批涌入我国市场,但蓝莓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鲜食品种采收必须手工进行,我们的劳动力成本是发达国家的1/15,这就决定了我们蓝莓产品的低成本。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加入WTO以后,消除了贸易壁垒,将会使我们的蓝莓产品出口渠道更为畅通。我们将通过建立蓝莓区域化生产模式,平衡各地区发展的速度,进行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使蓝莓生产建立在有序、良性发展的基础上。政策风险国家鼓励发展农业企业,尤其是无“三废”污染的种植业。蓝莓对于我国北方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特别是果树树种结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项目无政策风险。第八章项目预期效益分析81示范推广目标分析本项目经过示范,筛选出适合吉林省各地栽培的蓝莓优良品种36个,完善鲜果设施生产和露地生产产业化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并建立产业化生产模式,完成蓝莓果酒、果汁和微胶囊加工产品的中试。培育出优质苗木150万株,通过龙头企业契约农业向生产推广3000亩,达到产业化生产的目标。82经济效益分析821产品成本分析(1)脱毒苗木生产成本分析项目产品元/万株备注人工费脱毒苗木生产1200包括灭菌,接种,刷瓶试管外生根600瓶苗剪切,扦插盆苗抚育1000装盆,浇水,除草,施肥材料费组培药品费500水电费1900育苗基质1000营养钵(15X15CM)1500管理费1900设备折旧,维2200按10年折旧修费其它费用2000包括宣传,销售奖励合计13800(2)建立每亩果实生产基地第一年一次性投入成本分析项目费用(元/亩)备注土地征用300300元/年按3年计算土壤改良200020M3草碳,100元/M3水电设施100土壤调酸100硫磺粉01吨人工管理费500苗木定植,土壤改良,看护管理施肥,除草300除草剂,复合肥,三年计算农用机械500其他200包括不可预见费合计4000建立每公顷生产园第二年以后生产成本项目费用(元/公顷)备注施肥,除草100除草剂,复合肥,土壤覆盖人工费100土壤管理,看护管理等水电费100果实采收人工费500按产量1000公斤,05元/公斤计算果实包装运输100包装材料费,运费其他100包括不可预见费合计100082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预计苗木销售单价5元/株,每万株扣除生产成本13800元可盈利36200元。果实生产预计定植第2年以后达到1000公斤/公顷,预计销售价格10元/公斤,扣除前两年投入共5000元,每亩可盈利5000元。第三年以生产成本1000元/亩,盈利9000元/亩。加工增值1倍,盈利18000。根据目前中试阶段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分析,预测该项目在五年转化资金资助期内,可实现的销售收入、净利润、缴税总额等情况见下表单位万元示范区生产三年内经济效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