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高原地区血清酶、电解质变化与危重患儿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word】 高原地区血清酶、电解质变化与危重患儿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_第2页
【word】 高原地区血清酶、电解质变化与危重患儿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_第3页
【word】 高原地区血清酶、电解质变化与危重患儿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_第4页
【word】 高原地区血清酶、电解质变化与危重患儿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原地区血清酶、电解质变化与危重患儿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广面医学2011年11月第33卷第11期1445高原地区血清酶,电解质变化与危重患儿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颜维孝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PICU,西宁市810007【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危重患儿5种血清酶及电解质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合并单个或两个以上脏器损害92例危重组,死亡20例死亡组,对照组72例无脏器功能障碍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一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OL一羟丁酸脱氢酶OLHBDH酶活性,尿素氮BUN,肌酐CR,钠离子NA,氯离子CL一,钙离子CA的变化结果危重病组5项血清酶,BUN,CR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组又高于危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组血清NA,CL一,CA”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组明显低于危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酶活性及电解质变化可反映危重患儿病情及预后,是判断早期脏器功能障碍的重要指标之一【关键词】血清酶电解质危重疾病儿童高原地区【中图分类号】R7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304201111144502近年来,血清酶活性及电解质测定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早期诊断,但作为判断病情,脏器损害程度及估测预后,尤其在儿科尚无报告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危重患儿112例,检测5种血清酶及电解质变化,探讨血清酶活性及电解质变化与危重患儿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2例患儿中治疗后好转92例作为危重组,其中男53例,女39例,年龄20160岁死亡20例作为死亡组,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580岁,均合并单个或两个以上脏器损害,均除外心脏,肝,肾,肌肉疾病以72例正常小儿为对照组,其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20100岁3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所有被检查者在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2RILL,不抗凝,分离血清离心4RAIN,4000R/MIN标本均无溶血采用日本产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监测仪检测AST,CK,CKMB,LDH,0【HBDH及BUN,CR,NA,CAN,CL一,检测试剂盒均为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13统计学分析采用SSPS1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血清AST,CK,CKMB,LDH,仪一HBDH,BUN,CR含量危重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死亡组高于危重组P005而血NA,CA,CL一水平低于危重组P005,危重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危重病组与对照组及死亡组血清酶及电解质比较S注对照组与危重病组,死亡组比较各指标均OO114463讨论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75,人体处于缺氧代谢状态在机体供氧不足的基础上,严重感染及创伤极易引起多系统多脏器的功能紊乱,加之高原地区低氧压,高寒,高风速,高辐射使血液流变学呈”浓,黏,聚”的特点,直接或间接影响危重患儿机体水电解质平衡TJ,JL机体代谢旺盛,机体内水储备少,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当感染,缺氧缺血等应激状态下,机体可发生血流再分布,缺氧时为保证心,脑血供,胃肠和肾组织血流减少,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心泵功能减弱,血压下降,肾脏血液灌流进一步减少,从而使肾小球损伤不断加重,肾前性氮质血症不断向器质性肾衰竭发展本文结果显示危重组及死亡组患儿血清AST,LDH,CK,CKMB,一HBDH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引起5种血清酶增高主要原因是危重患儿由于各种致病因子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使细胞能量代谢由有氧氧化型转化为无氧酵解型,供能不足,细胞膜功能受损,通透性增高,致使细胞内酶释放人血无氧酵解引起大量酸性产物堆积,细胞内PH值下降,加重代谢紊乱和能量供给不足由于细胞膜钠泵功能下降,使NA由细胞外向细胞内扩散,造成细胞水肿细胞膜功能损害同时影响钙泵,使CA通透性增高,胞浆内钙超载,即可激活耗能反应,加重ATP耗竭,又因线粒体内钙离子阻断,造成线粒体水肿,线粒体嵴断裂,外膜破裂,线粒体酶释放入胞浆而溶酶体膜的破裂,使大量水解酶进入胞浆,进一步加重细胞膜损伤,加重细胞内酶人血此外,病原微生物及毒素可直接损伤细胞膜在机体应激状态下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可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细胞各种成分,改变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膜通透性变化,造成细胞死亡,从而使细胞内酶人血由于各种致病因子导致组GUANGXIMEDICALJOULNAZ,NOV2011,VO133,NO11织缺血缺氧使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使细胞膜钠泵功能受损,使细胞外钠离子及氯离子浓度降低缺血缺氧引起细胞膜通透性增高,通过细胞膜内外NA一H及NA一CA交换而使细胞内CA增加ATP减少使肌膜及肌浆网膜钙泵功能障碍不能排出和摄取细胞质中过多钙,使细胞质中游离钙浓度增加而造成超载,细胞外游离钙减少,与闵秀全报告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也显示死亡组患儿5种血清酶及BUN,CR明显高于危重组患儿,而NA,CA,CL一水平明显低于危重组患JLP005,5种血清酶活性及BUN,CR,NA,CA,C1一变化与危重患儿病情呈正相关,病情越重,血清酶活性及其电解质变化越明显血清酶活性越高,则组织损伤越严重,病死率越高戴建伟等报告血清酶活性的改变较患者病情加重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要早35D,其敏感性较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全面监测危重患儿血清酶活性及其电解质变化,对综合判断病情及估计预后,防止多脏器衰竭的发生发展,降低病死率,提高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冯泽康中华新生儿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51392闵秀全新生儿窒息对心脑损伤及血清电解质含量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2,1321071083周海莲麻疹与心肌酶谱相关性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10,12111444华高松,贺志高,冉继平严重多发伤后损伤严重程度评分与血清酶含量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7,974164175戴建伟,杨伟肺心病LDH,HBDH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00,2010605收稿日期20110411修回日期20110514本刊关于参考文献的要求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5年内为宜主要文献为宜尽量避免引用摘要或综述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着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以角码标出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