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初中校本课程龙泉稻花香终于同大家见面了_第1页
龙泉初中校本课程龙泉稻花香终于同大家见面了_第2页
龙泉初中校本课程龙泉稻花香终于同大家见面了_第3页
龙泉初中校本课程龙泉稻花香终于同大家见面了_第4页
龙泉初中校本课程龙泉稻花香终于同大家见面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龙泉初中校本课程龙泉稻花香终于同大家见面了。该校本课程教材是根据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编写的,供我校三个年级地方课教学使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地方课”纳入了中小学课程范畴,改变了中小学长期存在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体现“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生、学校的适应性”精神开设地方课,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服务当地经济、经济推进教育发展的最好诠释。地方课是一个全新的课程领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夷教中心字20035号文件,虽然对地方课的内容和形式作了明确规定,但由于资料和经验的缺乏,编撰者具体操作仍十分困难,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全面实施,保证课程改革的全方位推进,我们走访龙泉镇的有关行政企事业单位,尽可能地采访收集有关龙泉镇、稻花香的最新资料,组织力量编写了这本校本课程教材,供大家参考。校本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大家在使用的时候,要创造性地显出特色,用出新意来。这本教材是学校校本课程的主体,全书共分三册,分别供一、二、三年级使用第一册以“爱龙中,兴龙中”为内容,介绍我校历史、发展、校园文化、师生风采等,渗透学校办学特色;第二册以“认识龙泉,发展家乡”为内容,介绍我镇的经济、文化、风土人物等,体现本土文化个性;第三册以“了解稻花香,热爱稻花香”为内容,介绍稻花香的由来、创业史以及稻花香精神、稻花香文化即酒文化。每册五章,共十五章,每章三节,共四十五节,在编写体例上,每节有课题、课前准备、教材正文、思考与探索等几部分组成,在编写原则上,我们力求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达到生动浅显、通俗易懂的效果。本次编写工作由曹文华校长宏观指导、谢大洪副校长临阵指挥才得以顺利完成,参加本次编撰工作的人员有付运弟,蒋大琴,付乾弟。由于校本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加上我们水平有限,缺乏经验,书中一定有一些问题,望大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并把你好的意见和建议告诉我们,以便以后不断修正。龙泉初中校本课程编写委员会二00三年七月第二册认识龙泉发展家乡夷陵区行政区划地图龙泉从三峡山脉溢出,龙泉镇从历史深处走来,龙泉在改革开放中崛起。龙泉镇走过几十年的风雨历程,拥有了具有乡土浓郁气息的动人故事和传奇人物,龙泉人民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工业立镇,农业富镇,商贸活镇,科技兴镇,文明润镇”的发展之路,打造了一大批具有龙泉特色的工农业品牌。龙泉镇地理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猛,集镇建设初具规模,现已成为西陵峡口小城镇建设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第六章龙凤山下的决策柏临河畔风光旖旎,龙凤山下人杰地灵,龙泉镇委、镇政府正确领导,英明决策,我镇在2001年夺得省小城镇建设“楚天杯”,并成为全国一百个文明小城镇创建示范点之一。还获省级“卫生镇”、省“十强乡镇”、省市“文明乡镇”称号,力争成为全市小康第一镇,现在,龙泉镇正迈开大步,走向辉煌的明天。第一节龙泉镇鸟瞰课前准备对照宜昌市夷陵区地图观察指出龙泉镇的地理位置。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地处鄂西南,北倚长江三峡,东襟荆楚大地。镇域面积207平方公里,全镇19个村,4万多人,是一个“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镇,湖北三峡稻花香酒厂位于该镇,被誉为“鱼米之乡,名酒之乡”。龙泉镇地理环境优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汉宜公路、焦枝铁路、宜黄高速公路穿境傍镇而过,距三峡机场、宜昌火车站和宜昌港均为20公里,是一个交通便利、山青水秀的城郊集镇。龙泉镇工农业方兴未艾。围绕“盘活存量抓嫁接,出台政策抓引进,依托品牌抓联合,创造环境抓民营”的战略,全镇工业形成食品、包装、纸品、建材、金属、电器五大支柱产业,形成以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建材总公司、北陵纸厂、防水卷材等为龙头的企业,各类中小企业计600余家。全镇农业已基本形成以柑桔、蔬菜、粮油、水产、畜牧等为主的产业化格局。梅花鹿、鹌鹑、菜牛、牛蛙、江鲢等特种养殖业蓬勃发展,全镇已形成宋家嘴、龙泉、大桥、土门四大农产品交易市场,全镇农业已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新格局。2001年实现社会总产值271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507亿元,财政收入3922万元,人平纯收入3713元。集镇建设初具规模。程控交换、无线寻呼、移动通讯、沟通全球、广播电视通村入户,日产15万吨自来水厂,15万伏变电站可充分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我镇已获省小城镇建设“楚天杯”考核验收,列为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思考与探索认识龙泉,发展家乡。了解龙泉镇的整体情况,你有什么感受你将为家乡的发展做点什么附录辉煌的历史教育“普九”已通过国家验收;广播电视获省“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文化工作被评为市“文化先进乡镇”;宣传思想工作、科技计生工作多次被市、区评为“先进乡镇”;党建工作荣获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好乡镇党委”、市区“红旗乡镇党委”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乡镇”、文明创建获市“文明乡镇”称号。第二节楚天明星镇课前准备搜集你记忆中的龙泉镇面貌,感受现实中的龙泉新貌,对比说说家乡的变化。1999年龙泉镇纳入全国农村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龙泉镇党委、政府把“把龙泉镇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示范镇”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高起点,大手笔,高标准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整体规划宜当高速公路、宜昌城区拓展、三峡换流站、柏临河治理等项目,将集镇中心沿柏临河下移,实现由龙泉镇铺向龙泉城转变,高标准建设文明集镇。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街道整洁靓丽。近几年,政府每年组织集资、融资1000万元,个体户和外资企业带资1000万元进镇参与集镇兴建,在已建成的城镇区域内,12条街道基本硬化,道路硬化率达95以上。龙凤、白鹤、龙泉、黄金四条主干道安装路灯率达90以上,已建成绿化景点3个,稻花香集团和鹿马酒公司工业区依山傍水布局合理、建筑造型新颖、风格独特、建设高质量,体现集镇的高品位。“集镇创三优,全民树三德,农村挂十星”活动掀起集镇精神文明建设高潮。“创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宗旨渗透到各镇直机关单位,争创“青年文明号”、“文明示范岗”蔚然成风。全镇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树立了一批“三十佳”典型,工商在全镇工商户中开展“打假创优”活动,推出文明工商户100户,使文明新风在全镇兴起,在农村开展创“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中,通过农户自评、互评,集体审定,共评出656个十星级示范户,使全镇村风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促进了文明新风的形成,使龙泉镇呈现出亮、洁、美的新型文明城镇风貌,龙泉镇当之无愧地将成为中国名镇、文明集镇、经济强镇,楚天明星镇。思考与探索作为龙泉镇的一员,请你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第三节市小康第一镇课前准备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请你想象并描述“小康社会”是怎样一种情景。2003年1月8日,中国共产党龙泉镇第七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着力提高三个水平,努力实现一个目标。提高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新水平,建设全市小康第一镇”的奋斗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到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25亿元,增长19;人均GDP达到17800元,增长12;财政收入实现5000万元,增长5,农民人平纯收入实现4000元,增长12。农业是我镇的支柱产业,继续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突出“提升柑桔产业质量,提高名优特新品种所占的比例,提高养殖业所占的比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工业是活跃城镇经济的重要因素,我镇的工业在进一步稳固发展以稻花香为代表的现有支柱工业的同时,走发展新型工业项目,突破性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道路,到2005年力争工业总产值达到155亿元,工业增加值达4亿元,工业税收达到4500万元,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到总劳力的20左右。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概念,可以概括为整个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高度发展,城乡人民的生活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相互关联的。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的基础,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依托,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是城镇化的重要前提,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和其它非农产业,使农民的收入结构中,从工业和其它非农产业中获得的可支配收入占主导地位,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民的行、住条件大幅度提升,大力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农民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在提高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同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村级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提高全镇人民的整体素质;加大依法治镇的力度,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实现建设全市小康第一镇的奋斗目标。思考与探索与父母共同商议家庭经济发展大计,想一想怎样才能提高自家的经济生活水平。第七章柏临河畔的风光柏临河畔春卷绿浪,夏涌金涛,连绵起伏的山岭,林荫蔽日,飞花点翠,都市化的高楼建筑鳞次栉比,“三横六纵”的街道布局已绿树成荫,一个个苏州园林式的人文景观静静地偎依在柏临河边让我们一起近她们。第一节城镇规划建设初具规模课前准备想想龙泉镇有几条街几条巷,哪里是最繁华的地段。我镇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已实现村村通柏油路,户户通公路的目标,通车里程达133公里,全镇每个村村村通电话,装机3千多部,占全镇总农户的25以上,成为全市第一电话镇,加强集镇基础建设,近期规划集镇面积25平方公里,集镇常住人口18万人,主干道路化5573米,硬化率达到100,铺设人行道板41869平方米,安装路灯176盏;土门自来水厂的兴建,龙泉自来水厂的改造;“引泉供水”项目的完工引来了法官泉优质矿泉水,使集镇居民吃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兴建了144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和21000平方米的绿草地。为解决城镇人口的住房问题,兴建了龙凤住宅小区,专门建成了土门和龙泉两处教师公寓,集农、供、销为一体的农贸市场一个,分类经营,干菜鲜菜应有尽有,素菜荤菜品种繁多,整天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给集镇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占地36亩规划“三横二纵”的民营经济园区正在进一步建设中,它的建成,使龙泉集镇更加美丽,更具城市风味,广场的建成将是龙泉镇的又一靓点。龙泉镇将建成具有工业发展区、商业贸易区、居民住宅区、服务管理区和娱乐休闲区格局的新城镇,使龙泉镇成为街在绿中,人在景中,楼在园中的一流风景园林城镇。思考与探索假如在龙泉广场要修建一座雕塑,请你写出具体可行,具有龙泉特色的广场设计方案。第二节休闲园课前准备参观柏临河畔的休闲园,说说每处景点的特色。青青的杨柳,如茵的草坪,弯弯曲曲的小道把我们带入如诗如画的景致中,休闲园虽不像苏州园林那样“无论站在哪个点上,前面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但也有苏州园林的神韵,建筑师在建造休闲园的时候,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精心设计,从平面到立体,从造型到装饰,构思精巧,布局讲究,注重错落有致,虚实相间,变化中展示风格,各个景点小而精,洁而美,新而特,做到了处处是景致,处处有特色,欧式风格的鹿马小区清新典雅,古典式的龙凤石拱桥古朴、雄伟,异国风情的柏临河畔“青树翠蔓,蒙络摇缀”,休闲园像一位青春的少女,清新质朴而又充满活力,增添了集镇的现代气息和时代特征。细看园中的一景一物,高大挺拔的雪松傲然屹立,像一个个伟岸坦荡的伟男子。纤纤柔柔的垂杨柳,袅袅娜娜,像一位位摇曳多姿的娇俏女,个头不高却红得纯美的红叶树,那红啊,就像撞见满眼的红葡萄酒,让人心醉。一直扬着高昂的头,坚强地向上挺直身躯的小草,密密的,细细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从眼前延伸到远方,仿佛展开一幅碧绿的画卷。春天来了,一草一木似乎在一夜间都穿上新装,一缕春风拂来,一花一草似乎都睁开眼睛,咿咿呀呀地说话了,一眨眼雪白的葡萄架上好像一下子长满了巴掌大茂密叶子,辛勤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聚集在葡萄架下轻声慢语的相互交谈着,不时传来一阵阵爽朗的笑声。思考与探索做一次护花使者,伸出你的手,帮助休闲园除去杂草或捡走垃圾,倡议大家共同保护我们生存的美好家园。第三节人工湖课前准备我出上联你对下联千朵莲花三尺水(一弯明月半亭风)龙凤桥上雕龙绘凤(人工湖底沉山落月)八年前的柏临河畔野草丛生,河水横流,来往的人们赤着脚趟着河水过河。夏天,狂风暴雨,河水四溢,冬天雪花飞舞,河水冰冷刺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只有望河兴叹。1997年投资96万元建成横跨柏临河两岸的龙凤大桥,大桥长106米。整座大桥由花岗石和钢筋混凝土堆砌而成,远望龙凤大桥像一段弧,平缓柔和地横卧在柏陵河上。走近大桥,桥下有五个桥墩,六个大桥洞,桥洞与桥洞间各有四个小桥洞,桥上有106个石柱,石柱与石柱间由雕刻精美的龙凤石板相间排列,组成两边相对遥望的石栏,还有一株株亭亭玉立的白玉兰街灯,在华灯初放的夜空熠熠生辉。1999年投资288万元整治柏临河,建成三级阶梯式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昔日弯弯曲曲的河道变成水域宽广,水流平稳的湖面,一改干旱季节的吝啬,也一改暴雨季节的疯狂,如今的人工湖,碧波粼粼。流水淙淙,像一位娴静的少妇,心安理得的巧梳妆,最美的是那流火的六月,湖中的芦苇野鸭,还有那“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荷花,一片片舒展着自己圆盘似脸庞的荷叶,使人工湖锦上添花。夕阳下,晚风中,绿叶、红花、青山、绿水,一群群、一簇簇休憩的人们伫立桥上,观景纳凉,有夫妻相伴,有母子同游,多么令人心醉的一个个场面,多么和谐的一幅幅图画。思考与探索请拟两条保护人工湖的宣传标语,假若将它立在人工湖旁,要与四周景色协调。第八章龙泉动人的故事“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当我们想起这首歌优美的弦律,我们不由自主地会联想到龙泉这片黄土地走过历史的沧桑巨变,也孕育了许多许多优美动听的神奇传说、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第一节历史沿革课前准备采访父母或邻居,调查每年的家庭经济收入是否有增长。龙泉镇是由一个历史悠久的自然小镇演变而来的,小镇的形成源于交通,抗日战争前因襄樊至宜昌横大路(骡马路)必经龙泉,龙泉集镇便有了煞形,人称龙泉铺,当时的情景被称为“一条石板路,两排矮瓦屋”。解放后,龙泉铺划入罗家畈公社。1984年,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罗家畈公社、土门公社合二为一,成立龙泉区,后又将龙泉区改为龙泉镇至今,在几十年的历史变革中,龙泉镇由土门区变为龙泉区,龙泉镇经历撤区并社,撤社并区,撤区并镇多次改革,现在的龙泉镇所辖的土门、天台、龙泉、宋家嘴(有时称罗家畈),有时是公社,有时是办事处。不管历史怎样变迁,都起到了推动全镇经济飞速发展的作用。1949年全镇人口16864人,全镇社会总产值18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61万元,工业产值13万元,人平纯收入23元。1998年全镇人口达46886人,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212133万元,是1980年的70倍,工农总产值139290万元,是1978年的106倍,实现财政收入3145万元,是1980年的79倍,人平纯收入3356元,是1978年的37倍,特别是最近几年我镇经济发展突飞猛进,2000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26亿,工农业总产值17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63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63亿元,财政收入实现47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2元,2002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296亿元,镇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湖北省十强乡镇行列。五十多年的沧桑巨变,龙泉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龙泉人民沐浴新世纪的春风,健步跨入新的征程。思考与探索家乡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想一想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什么样子,二十年后的你在干什么请你为二十年后的家乡和你构画一幅蓝图。第二节龙泉铺的解放课前准备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分别是指哪三大战役,它们胜利的重大意义是什么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中共江汉第四地方委员会派南下干部张天民同志到鄂西组建了中共宜当工作委员会,在南远县指挥部的配合下,先后开辟了丰宝山、官庄、宋家嘴、龙泉铺等游击区。原国民党龙泉铺乡公所驻地龙泉铺,该乡公所掌权者有三人,乡长郑丹谷,主任干事袁石麟,自卫队长曹梓清。一九四八年冬,我宜当工委书记张天民同志派在游击区做侦察员的吴仲洲深入到龙泉铺乡公所去做劝降工作,吴仲洲很快打入乡公所,了解伪政人员的思想状况,并做了说服工作。一九四九年正月初八,我军一部进至当阳,初九日,敌六十师向宜昌方向仓惶撤退,只留下一个营驻龙泉铺。初九夜晚,乡公所的人员在郑丹谷的带领下开始行动,他们为了造成“被八路围走了”的假象,在离开乡公所之前,打了一阵子枪,然后绕道丰宝山,走到现高家冲,住在阎春山家中等候消息。正月初十下午,我军十三团从双莲突进龙泉铺,将敌六十师留下的那个营彻底打垮。正月十三日,中共宜当工委在宋家嘴正式接受了龙泉铺伪乡公所的投诚。从此,龙泉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迎来新世纪的曙光。思考与探索了解历史是为了发展今天,了解了龙泉镇的过去,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怎样做才能为建设好我们共同的家乡献上自己的微薄之力第三节张法官的传说课前准备说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的名称。某朝某代,玉帝降旨,敕令金龙到柏临河任职司水,金龙见柏临河水浅波微,便到西陵峡口的黄柏河纵情嬉游,金龙玩忽职守造成黄柏水灾迭起,柏临河两岸旱灾连年。这事惹恼了柏临河畔万家畈一位姓张的小伙子,此人力大无比,一身正气,他听说到江西茅山学法以后,可以擒龙役龙,开泉疏水,他毅然辞别双亲,日夜兼程步行千里来到茅山脚下。张家小伙子在茅山拜师学艺,三年后,学成下山,师傅给他三件法宝在秧田里抓到的一条秃尾巴黄鳝,就是不守法的金龙;捆稻谷用的红头绳,名叫捆龙绳;一把竹骨伞,名叫系龙柱。同时带回了他的师妹,后成了他的未婚妻。回到柏临河畔,张家小伙子施展法力,惩恶济贫,消息传遍四乡,乡亲们纷纷叫他为“张法官”,张法官放下竹骨伞,在一个龙堰边变成一棵铁树,拿出捆龙绳系住金龙,从此金龙尽职尽责,柏临河畔青山绿水,人们安居乐业。有一天新院寺的一和尚因嫉妒张法官的法术,半夜来到龙堰边放了金龙,第二天一早,张法官来到堰边,被金龙压在身下张法官的未婚妻来了,连忙捆住金龙,烧起大火架起蒸锅,把张法官的尸体放在上面并说“蒸七天七夜,张法官便可活过来”。一连蒸了六天,和尚心想张法官要是活过来,没有他的好,于是散布遥言说张法官的妻子是妖怪,残忍无比,人死了,还要蒸尸,不明真相的百姓果然不分是非,趁张法官的妻子出门办事时,偷偷掀开了蒸笼盖,张法官再一次倒下了。乡亲们埋葬了张法官,张法官的妻子用衣襟兜了一捧土撒向棺面,刹时,地面耸起一个土丘,越长越高,直插青天,玉帝知道了此事,想想是自己错差了金龙,惹下祸根,急忙解下玉佩,丢在法官坟顶,法官坟才停止了上涨。从此,龙泉有了法官泉,万家畈一带有了一座山丘法官坟。思考与探索在民间广泛收集,请说出龙泉以“龙”命名的地方。第九章龙泉名人英雄的人民创造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在龙泉这片土地上,也涌现了许许多多对我镇经济发展和小镇繁荣做出贡献的人们,他们在农业、企业等各行各业做出了突出的成就。是他们创造了和创造着龙泉的历史。第一节稻花香主蔡宏柱课前准备你知道龙泉的哪些名人,你了解他们的事迹吗提到蔡宏柱,龙泉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蔡宏柱,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政协常委,湖北稻花香集团董事长,龙泉镇委委员,共产党员,把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厂发展成为我国酒类行业屈指可数的大型集团企业,倾注了蔡宏柱所有的心血。1982年借全国改革开放的东风,蔡宏柱在青龙村办起酱油厂。几年来,酱油厂发展状况良好,龙泉镇政府把双龙饮料厂、柏临饮料厂、土门酒厂合并给青龙酱油厂,为发展壮大企业,蔡宏柱冥思苦索,“借桥过河,借脑生财”,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闪现。1992年4月,他果断决定拜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为师,高薪聘请五粮液酒厂名师,高工陈郎宣来厂当科技副厂长、总工程师,1992年12月19日研制开发的稻花香在中国三峡艺术节上一炮打响,随后荆楚大地处处闻到稻花香。产量是钱,质量是命,稻花香酒刚打入市场,蔡宏柱英明决策,拿出40万元装备现代化的检测室,又投资50万元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一O科研所联合开发“稻花香酒微机监测系统”,其微机勾兑填补了全国的空白。企业壮大,靠的是大胆创新,1997年7月18日,蔡宏柱组建成以湖北三峡稻花香酒厂为核心企业,当阳关公酒厂,兴山昭君酒厂,草埠湖楚城酒厂,枝江酒厂,枝城陆逊洲酒厂,五峰渔洋关酒厂,宜昌县邓村茶叶公司等8家成员企业的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湖北稻花香集团,企业实现飞跃发展,蔡宏柱还瞄准国际市场,与法国商人迪奥先生联手开发出雅士爱葡萄酒系列,目前集团共拥有资产34亿元,具有年产基酒3万吨,年创产值5亿元,利税1亿元的生产经营能力。今天的稻花香正迈开坚实的步伐,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辉煌的明天奋进。稻花香集团的一次次腾飞留给人们深深的思索稻花香奇迹是蔡宏柱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体现,也是稻花香人“敢冒风险,自我加压,创造机遇,超常发展”的历史见证。思考与探索了解蔡宏柱的创业史,你有什么感受,怎样把他的开拓精神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你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中学生第二节稻花高参姜秉彝课前准备熟悉辛弃疾的词西江月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姜秉彝,一生工作在教育战线,是龙泉镇上小有名气的一位教师,他一生酷爱书法艺术,在行书上颇有造诣。他的最大贡献是运用自己的书法艺术和渊博的古文化知识为当时的宜昌县柏临酒厂,取了个颇有诗情画意的名字稻花香,为稻花香的发展添上奋飞的翅膀,人们尊称他为“稻花高参”。姜秉彝的人生道路坎坷不平。1930年1月出生于龙泉镇青龙村,5岁时入私塾,1940年日寇入侵龙泉被迫失学,战乱之际出身贫寒迫于生计的他,只得靠割马草、卖烧饼度日,断断续续读了两年小学,然又重读私塾。1949年解放后,他才扬眉吐气,参加了助征,接着担任财粮干事,后领头创办青龙小学,继而调往土城、桥边等地任教,并担任了教研组长。正当他立志干一番事业的时候,1958年竟被错划为右派,不久回家务农,直到1978年拨乱反正时得以恢复公职,在教育战线工作,直至退休。姜秉彝童年的时候,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过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四大名蓍,青年时代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现代文学,同时选读过唐诗、宋词、汉赋,并创作了一些五言、七言古体诗及词作,其中不少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姜秉彝为酒厂取名“稻花香”,来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取名“稻花香”可谓用心良苦,酒与诗词是不分家的,李白、苏轼都有酒里出诗的嗜好,“稻花香”富有文学色彩,雅俗共赏,寓意深刻,“稻花香”好在一个“香”字,稻花一香,丰收在望。取了一个好名,还要把三个字写好,行书是姜秉彝的书法长处,他在写这三个字的时候,特别注重在造型上下功夫,“稻”字承袭传统的书法,“花”字有所变化,即在下部那一撇和弯钩上写的与众不同,“香”字更是一种独创,上半部的“禾”字笔落纸上后一笔成功,下半部的“日”字写的不方不圆,且在写法上是由右至左,在落笔时带出中间一点,品“稻花香”酒,更是在品“稻花香”文字功夫。思考与探索一个企业驰名的品牌或商标就是一笔无形的资产,请同学收集十种商品的品牌或商标,发现他们别具一格的创意。第三节现代农业的排头兵颜卫课前准备看一看自己所在村、组农业生产现状,问一问世世代代以种田为生的乡亲们,想一想为什么从事农业“吃苦力,没效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本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城郊型经济镇,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的小康建设步伐加快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逐步出现了以颜卫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效益农业的雏形,为农业深层次革命迎来新的曙光。个体农庄老板颜卫,龙镇村人,早期在集镇从事餐馆、服务业,九九年个人出资68万元,占地近100亩兴办鑫峡田园山庄。山上种黄姜、柑及其它经济林,山下养猪、养鱼,实施山上种饲料喂猪,猪粪养鱼,鱼、猪造有机肥上山培肥经济树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山上已种植黄姜50多亩,柑、日本脐橙、四川梁坪柚800余株,银杏1000多株,意杨5700多株,松杉树4000多株,养“三外”杂交猪100头,放养成鱼6000多斤,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农业种植品种面向全国盯住优、特品种,外聘华农、湖农大专家作顾问,开展网上技术咨询,农产品购销,内抓管理,外联市场,获得良好效益。与此同时,依托山庄建设高标准餐饮、会议、住宿接待处,打造田园景观,成为城里人理想的休闲场所。颜卫现代农业的思维和手笔成为全镇乃至全区、市的农业排头兵。在颜卫等现代农业排头兵的带领下,本镇立足农业大有作为的人还很多,据九九年三峡晚报题为“龙泉涌现百名农业状元郎”的报道,龙泉镇大力发展柑桔、养殖、蔬菜三大农业支柱农业,立足种、养、加、销,涌现出以年销售收入650万元的刘启华为代表的水果销售大户8个,以年总收入30万元的官员权为代表的种、养、销大户15个,以年经营收入15万元的廖于书为代表的种、养、加、销大户71个,通过典型推广、带动,120个农户也接踵跨进了10万元的行列。实践证明农业也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在现行政策下,一靠投入,二靠科技,三靠管理,知识性农业为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思考与探索1、结合身边实例比一比,为什么有的农民种田能赚钱,有的却不能关键在哪里2、想一想,十年后的农民应具备哪些素质第十章龙泉镇特色产业地方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工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导产业唯有求新创异,以特色取胜,才大有前途,“特”孕育着一种规模,一种名牌,一种效益。本镇,工业以白酒业,建材业,造纸业为主导,各种中小企业600余家,2002年创产值296亿元,农业以柑桔、蔬菜、粮食、“三元”牧猪、奶牛、黄姜为主导,2002年创产值165亿元,特色产业的经济总量占全镇工农业产值的90以上。第一节柑桔课前准备调查自己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哪几个方面。柑桔是龙泉镇多种经济的骨干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农民、集体、国家增加收入的重要经济来源。我镇柑桔面积4329亩,2001年总产创历史新高达48312吨,其中柑53吨,桔48152吨,橙43吨,柚64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市、区乡镇前列。98年就实现了全镇人平1亩柑桔园,人平产柑桔1吨的目标,曾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柑桔大乡大镇”的称号。本镇柑桔栽培始于五十年代末期,78年前面积仅1072亩,总产量不过10吨,87年以来,柑桔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目前柑桔面积产量分别是78年的45倍、4800倍,品种由最初单一中熟尾张为主,发展到特早、早、中、晚熟品种30多个,结构逐渐合理。几年来,以龙泉成人教育为依托,培养柑桔技术明白人8351人,柑桔技术带头人4051人,技术骨干210人,村村都有一批“叫得响”的土专家,涌现出如李家台村、白庙村、潭家湾村等一批柑桔生产专业村,如潭家湾村八组胡顺廉种柑20亩,产柑40吨的一批柑桔大户;如宋家嘴村雷文君,年营销柑桔500吨以上,柑桔营销收入50万余元的一批柑桔营销大户。2003年全镇立足提升柑桔产业质量,实施柑桔标准无公害生产,新增多条柑桔打蜡、分级包装粗加工生产线,到时以“龙凤山”牌绿色食品为标志的柑桔,必将走向全国,柑桔产业的效益将得到最大体现。思考与探索课外学习一些柑桔种植技术,在自家的柑桔园里试一试,感受科技的魅力。第二节白酒产业课前准备参观稻花香生产车间,了解稻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