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红色旅游开发初探_第1页
毕业论文-红色旅游开发初探_第2页
毕业论文-红色旅游开发初探_第3页
毕业论文-红色旅游开发初探_第4页
毕业论文-红色旅游开发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色旅游开发初探学生姓名所学专业酒店与旅游管理指导教师研究方向旅游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2015年04月21日红色旅游开发初探摘要我国红色旅游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要保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走开发与保护同步的路子,着重进行制度创新。文章在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软”、“硬”障碍,提出了加大投资、改进基础设施、加强区域合作、搞好与区域绿色旅游、扶贫旅游的多产品结合,做好区域整体营销策划,打造好红色旅游品牌的建议措施。认为可采取以下方面的具体措施政府主导,综合协调;规划先行,科学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加大对红色旅游基地的基础配套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红色旅游消费和社会投资;宣传造势,尽快扩大市场和培育品牌;加强对红色旅游区点的服务管理和人员培训;红绿蓝结合,培育大产业、大市场;进行红色产品的延伸和红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好红色资源,避免大规模无序开发。将红色旅游和传统旅游紧密结合,将红色旅游资源整体化、系列化,为最终实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提供可靠的途径。关键词红色旅游;革命老区建设;思路创新;协调发展REDTOURISMDEVELOPMENTRESEARCHABSTRACTREDTOURISMOFOURCOUNTRYPRESENTSTHERAPIDDEVELOPMENTTENDENCYIFWEWANTTOMAINTAINSTHEREDTOURISM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WEHAVETOPROTECTTHEREDTOURISMRESOURCEWHENTHEDEVELOPMENTINVIEWOFCURRENTEXISTENCEPROBLEMSYSTEMINNOVATIONISALSOVERYIMPORTANTAFTERDISCUSSINGTHECURRENTSITUATIONOFDEVELOPINGREDTOURISMANDREGIONALECONOMY,THEPAPERPOINTSOUTTHE“SOFT”AND“HARD”BARRIERSFORDEVELOPINGREDTOURISMANDREGIONALECONOMYHAMONICALLY,ANDPUTSFORWARDSUGGESTIONSASTOIMPROVETHEINFRASTRUCTURE,STRENGTHENREGIONALCOOPERATION,DOWELLINTHECOMBINATIONOFMULTIPRODUCTS,SUCHASREGIONALGREENTOURISM,POVERTYSUPPORTINGTOURISMWESHOULDCAREFULLYMAKETHEMARKETINGSTRATEGYOFTHEREGIONASAWHOLEANDSUCCESSFULLYOPERATETHEBRANDOFREDTOURISMTHEPAPERPOINTOUTTHEFOLLOWINGCONCRETEMEASURECANBEUSEDTHEGOVERNMENTLEADS,SYNTHESISCOORDINATIONPLANSADVANCE,THESCIENCEMAKESTHEREDTRAVELINGHIGHQUALITYGOODSENLARGESTOTHEREDTRAVELINGBASEFOUNDATIONNECESSARYCONSTRUCTIONTHEFORMULATIONPREFERENTIALPOLICY,THEGUIDANCEREDTRAVELINGEXPENSEANDTHESOCIETYINVESTTHEPROPAGANDADRUMSUPSUPPORT,EXPANDSTHEMARKETANDTHECULTIVATIONBRANDASSOONASPOSSIBLESTRENGTHENSTOTHEREDTRAVELINGAREAPOINTTHESERVICEMANAGEMENTANDTHEPERSONNELTRAINREDGREENISHBLUEUNION,CULTIVATIONEASYCHILDBIRTHINDUSTRY,BIGMARKETCARRIESONTHEREDPRODUCTEXTENDINGWITHTHEREDCULTURALEXCAVATIONPROTECTSTHEREDRESOURCES,AVOIDSTHELARGESCALEDISORDERLYDEVELOPMENTREDWILLTRAVELANDTRADITIONALTRAVELINGINCLOSEINTEGRATIONWITH,THEREDTRAVELINGRESOURCESWHOLE,THESERIATION,SOASTOACHIEVETHEGOALOFDEVELOPINGREDTOURISMANDREGIONALECONOMYHARMONICALLYKEYWORDSREDTOURISMCONSTRUCTIONOFREVOLUTIONARYAREASMENTALITYINNOVATIONHARMONICDEVELOPMENT目录摘要IIABSTRACTIII目录I1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的目的113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22红色旅游的理论研究421红色旅游的概念422红色旅游的特征423红色旅游地区发展现状524红色旅游对革命老区发展的特殊作用63红色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的关系931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9311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同步9312红色旅游发展迅猛,但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932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10321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硬”障碍10322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软”障碍10323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114红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共性问题1441资金匿乏,交通和基础设施配套严重不足1442产品化和产业化水平低1443宣传力度不够,缺乏营销整合和统一品牌的打造1444观念和机制落后,缺乏整体改革意识1445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商品化和异质化体现不够1546缺乏对资源的整合,产品开发深度不够1547部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1548管理体制不完善165红色旅游开发对策1751都市地区红色旅游的开发对策17511整修精度开发17512纵向深度开发17513横向广度开发17514综合适度开发1852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开发对策18521政府主导,综合协调18522规划先行,科学打造18523加大对红色旅游基地的基础配套建设19524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红色旅游消费和社会投资19525宣传造势,尽快扩大市场和培育品牌19526加强对旅游区点的服务管理和人员培训20527红绿蓝结合,培育大产业20528进行红色产品的延伸和红色文化的挖掘20529保护好红色资源,科学合理开发21结论22参考文献23附录一24附录二261绪论近些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主题性旅游形式迅速在神州大地兴起。特别是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革命传统、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做出发展红色旅游的重大决策后,红色旅游成为当前中国旅游的最大热点。很多专家学者都在认真研究红色旅游,谋划红色旅游,宣传红色旅游,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在此背景下,众多专家学者红色旅游的各个方面的进行了研究。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红色旅游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也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培育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强革命老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联系,促进革命老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的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的红色旅游景区都处于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还比较艰苦。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加快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发展旅游业成为老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老区经济整体全面的发展。红色旅游使关注老区的人越来越多,而随着对革命老区关注度的提高,老区的资源也逐渐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有机会得到深入的开发和充分的利用。发展红色旅游,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将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使老区的经济走上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因此,如何发展好红色旅游,如何处理好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了当前发展红色旅游的关键。11研究背景现代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也随之增高。人们旅游不再只是放松、消遣,而是希望获取更多的精神食粮。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发展红色旅游便成为了新的热点,红色旅游即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又可以让人们获取知识,还可以带动相关区域的发展。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发展好红色旅游,了解红色旅游现在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协调好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成为当今重要课题。12研究的目的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划分了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推出了三十条“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旅游成为了我国旅游市场增势强劲的主题旅游产品。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红色旅游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也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的红色旅游景区都处于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还比较艰苦。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加快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发展旅游业成为老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老区经济整体全面的发展。红色旅游使关注老区的人越来越多,而随着对革命老区关注度的提高,老区的资源也逐渐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有机会得到深入的开发和充分的利用。发展红色旅游,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将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使老区的经济走上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13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其次,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再次,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革命老区大多地处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而发展红色旅游,是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带动绿色、古色旅游开发,更好地整合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优势互补,发挥关联带动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推动老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后,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对旅游内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更好的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2红色旅游的理论研究21红色旅游的概念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是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既是一项拉动老区经济、打破传统旅游的季节性、整合区域资源的经济工程,更是一项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工程、政治工程。因此,政治性和市场化因素对红色旅游的客源变化影响明显。平时主要靠市场调节,在一年之中接待高潮主要集中在两个黄金周和纪念日前后及双休日。在有较大纪念活动的时段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如每10年、50年和100年的纪念活动都会迎来红色旅游的大高潮。可见,红色旅游是红色与旅游的结合,以红色为主题,以旅游为落脚点。它伴随着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产生,且不断加速发展。红色旅游能很好地体现旅游业的综合功能和积极作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途。22红色旅游的特征各种形式的旅游一般都具有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但红色旅游还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红色旅游是游览与学习相结合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以学习中国革命史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学习和旅游互为表里。它完全可以归类于修学大类,定位于朝觑“革命圣地”的专题旅游,列入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团工会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序列。第二,红色旅游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集中体现。这些革命圣地和纪念地本身都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凝结了无数革命先烈的理想和事迹,是可以深入发掘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由于担负着大量思想教育的任务,初期可以享受政府专门的拨款,定期进行维护、维修;新闻媒体的义务宣传报道,有助于塑造较好的旅游整体形象。这是一般文物景点所不具有的。这些地区通过开发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既弘扬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致富百姓,造福一方,反过来也可以说明体现了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三,红色旅游具有时效性。政治性因素和市场化因素对红色旅游的客源变化影响明显,一般时段主要受市场调节,有较大纪念活动的时段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每逢重大节庆日、旅游黄金周和学生寒暑假,到革命教育基地参观旅游的人数明显增长。因此,旅游客源呈现出波浪式的起伏运动,有平平状态,也有高潮时段,整体状态有一定的规律性,也是可以预见的。一般5年一个小高潮,10年一个中高潮,50和100周年的纪念活动就是大高潮。表1红色旅游与传统旅游对比红色旅游传统旅游游览与学习相结合的旅游活动主要以游览和放松为目的的旅游活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集中体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时效性起主导作用受时效性影响较小23红色旅游地区发展现状第一,自然环境恶劣。革命老区大都地处偏僻的山区,生存环境恶劣。“山高路远坑深”,完全真实地反映了老区的交通地理条件,天然形成的屏障使人们出行受到很大限制,生产、生活极不方便。第二,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地形复杂,大多数人民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交通条件差,交通建设不平衡,有的地区至今没有通上公路,常常是“晴天扑面灰,雨天泥腿子”。同时,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信息闭塞。第三,经济水平较低。革命老区遍布中国的28个省区、市的1389个县,占全国总县数656,其中有460多个县是需要国家和省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对于仍然徘徊在贫困中的老区来说,普遍存在着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如1949年刚解放时,井冈山农民人均收入才19元,199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40865万元,是1960年的449倍,是1977年的568倍,全市人均财政收入699元,但与沿海发达地区同期相比,差距还比较大。第四,文化教育程度较低。教育是立国之本,对于老区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几十年来老区的教育事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大部分地区文盲率较解放前大幅度降低,九年义务教育得到相当的普及,有的老区还建设了属于自己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但是,目前老区的教育事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如教育人才严重缺乏、教育资金严重不足等。1990年,在业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的比重,全国为3727,东部地带为4345,中部地带为3974,西部地带为2861,中、西部地带分别低于东部地带371个百分点和1484个百分点。这说明老区人民接受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程度较发达地区仍比较低,青壮年文盲率较高。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革命老区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第五,思想观念陈旧。由于落后闭塞,与外界联系少,且人们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生活贫乏,老区人们思想观念陈旧、保守,思想意识跟不上改革开放的形势,很多人的思想仍停留在“人民公社”时代,缺乏竞争年代的主动性和拼搏精神。同时,人们还普遍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一些人常年享受救济粮款而心安理得,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要政府部门协调解决,由此也衍生出对政府的强烈依赖性和懒惰性。第六,专业人才匮乏。由于经济滞后,社会封闭,没有相对宽松的用人环境和发挥潜能的用人机制,所需的农业、教育、会计、管理、科技等专业人才纷纷东流,人才严重匮乏。24红色旅游对革命老区发展的特殊作用第一,能加速革命老区人们观念的更新。老区的发展,首先要改变观念。随着红色旅游的开展,各种阶层、职业、年龄的旅游者比比皆是,既可以使游客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也可以使老区人民接受外来文化的熏陶,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形成思想文化上的双向交流,从而改变落后守旧的思想,增强自信,增强市场经济意识,为老区的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口。第二,能有效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的增长。大多数红色旅游景区点地处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人民群众的生活比较艰苦。红色旅游为老区奔小康提供了新的契机。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加快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招商引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消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老区与发达地区产生良性互动,为老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第三,能增加革命老区人民的就业机会。革命老区由于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提供的就业机会很有限,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发展红色旅游则可改变这一现状。旅游业是一项就业成本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所需就业人数相对其它产业要高得多,且就业层多面广;同时,发展旅游业也会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间接提供就业机会。如红色旅游会促进运输业、餐饮服务业、农特产品生产、工艺美术品、纪念品制造等的发展,而这些行业的发展又拓广了就业的渠道,能缓解老区的就业压力。第四,能增强革命老区自身的“造血”功能。革命老区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是靠国家支援和救济维持发展。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可以优化老区产业结构,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各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每年旅游综合效益约为200亿元人民币,同时还推动建筑、商贸、交通、电信、加工业和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利用红色旅游“点石成金”,将“输血”变“造血”,增强革命老区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可使老区人民短期内摆脱贫困,走上富裕道路。第五,能促进资源开发与保护。随着红色旅游的开展,老区原先几乎被遗忘的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和不可多得的生态环境重获重视,当地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得到开发和恢复,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又得到维护和管理,这不仅增强了旅游吸引力,也使老区人民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提高其保护资源的自觉性,并促使政府有关部门更加重视保护和有效利用红色资源,增加必要的投入,使后代也能享受到这些珍贵的红色历史文化遗产。第六,能提高革命老区的综合效益。发展红色旅游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对于发展中的革命老区来说,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老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老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工程,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老区安定和谐局面的政治工程。因此,红色旅游是能为老区创造极高综合效益的专项旅游活动,是革命老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有效途径。红色旅游对革命老区的特殊作用加速革命老区人们观念的更新能有效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的增长能增强革命老区自身的“造血”功能能促进资源开发与保护能提高革命老综合效益能增加革命老区人民的就业机会图21红色旅游对革命老区的特殊作用3红色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的关系31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11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同步(1)红色旅游开发一拥而上。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受到区域经济基础、旅游基础设施、可进入性、管理体制及景区知名度等多重因素制约,这些因素的差异导致各地红色旅游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为了配合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红色旅游规划,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加大对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和宣传的力度,不分重点,全面开花,存在一哄而上的局面,不利于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红色旅游业的健康发展。(2)存在行政区划壁垒。当初的中央苏区、鄂豫皖、晋察冀等革命根据地大多建立在几省交界处,新中国建立至今,许多革命老区仍然属于不同的行政单位管辖,有的甚至跨越数省。行政区划分割形成的行政壁垒对区域经济形成了刚性约束,产生了一种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悖的“行政区经济”现象,这对处于行政区交界的红色景区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各景区所在地政府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往往忽视景区间的差异,阻碍生产要素的跨行政区域流动,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纲要规划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的大别山旅游区,地跨三省,纵横千里。受行政区划限制,大别山周边地区缺乏有效沟通,没有整体规划,仅从本地出发,将大别山丰富的自然景点、人文景观和革命遗址孤立开发,资源整合不够,包装、宣传促销“各自为政”,并导致了安徽金寨县与湖北英山县、罗田县对边界地带的共有旅游资源大别山主峰天堂寨严重的竞争与争夺,使大别山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于其他旅游区。(3)所在地经济基础薄弱。基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大多数红色旅游资源位于经济欠发达且交通不便的革命老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区位条件欠佳,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有限的资金制约了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客源市场的拓展,面对突如其来的红色旅游热潮,不完善的景区综合配套服务设施问题凸显出来,影响了旅游业的投资环境、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同时,经济的落后导致居民收入不高,旅游意识不强,外出旅游活动少,周边客源市场难以培育,严重制约了来自经济发达省份游客数量的增加。312红色旅游发展迅猛,但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一是游览形式单一,红色旅游发展后劲不足。多数红色旅游景区的展示形式是以革命活动遗址、名人故居、纪念馆等传统平面的、静态形式的展览陈列为主,再配以图片文字解说。开发方式粗糙,表现手段落后,枯燥乏味,不适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旅游者的消费取向,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早已厌倦了“隔着玻璃看,耳旁别人讲”的固定模式,渴望更多的参与性和自主性。在保证思想性的前提下,应努力提高红色景区的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二是红色旅游产品综合功能不强,经济效益不高。目前,红色景区的旅游功能主要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兼具观光游览和疗养的功能。开发旅游资源时,通过整理宣传革命前辈的斗争故事和生活故事,挖掘收集革命遗迹遗物,丰富游览内容,强化旅游的革命教育功能,忽视了与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生态资源相结合,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风光游览、疗养避暑、科学考察与探险等旅游项目。功能的单一化使得游客大部分是国内游客且是来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外国游客和成年游客所占比重低。青少年游客多为组团或团体游客,平均每个人的支出能力和实际支出有限,因此,旅游经济效益不高。三是景点管理运行机制与市场结合不紧。红色旅游景区多数同时隶属于民政、文化等部门,好景区存在多头管理,且各自为政,导致在旅游市场上不能采取一致的态度,对宣传和开发很不利。32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321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硬”障碍红色旅游地绝大部分位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其旅游业发展的“硬”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地域的偏僻性。红色旅游地一般都位于我国内陆省份的边远山区,远离大都市,距离口岸遥远。在现代旅游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旅游资源的价值认知问题、“可进入性”问题、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过程中决策风险问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序列问题、战略决策重点问题,等等,这是由现代旅游的“空间”要素所决定的。第二,社会经济基础的薄弱性。红色旅游地区大部分是以自然经济方式为主的农业区域,并且农业资源也不丰裕。而旅游业是与现代文明紧密联系的产业,红色旅游地要与区域协调发展,能脱贫致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尽快实现小康,就必须完成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迈进的过程。红色旅游发展为这些红色旅游目的地提供了由农业文明直接向现代文明过渡的可能。但是,工业文明的缺失、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先天不足决定了这些地区旅游发展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而必须由中央、省及来自于区域外的资本来推动。322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软”障碍一是工业文明缺失。老区一般都没有经历大机器生产对劳动者文化和纪律的训练,缺乏现代文明所需要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则,而家族、血缘关系等小生产的非经济性的强制关系根深蒂固。二是市场意识缺失。长期以来,地方党政领导把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放在政治的高度来考虑,观念陈旧,处事谨慎。各红色旅游地大多是观光游览型,旅游产品单一,系列配套的旅游产品尚未根据红色旅游地的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配置和开发,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三是合作意识缺失。由于行政区划分割形成的行政壁垒对区域经济形成了刚性约束,产生了一种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悖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但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红色旅游资源以其特殊性和跨区域性,决定了红色旅游开发必须走区域合作之路。比较而言,“硬”障碍比“软”障碍更容易跨越。因此,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实现区域经济飞跃,是革命老区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石。323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第一、加大投资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必须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拓宽旅游开发的筹资渠道。由于红色旅游资源大都处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革命老区,因此,发展红色旅游首先要做好交通、通讯、住宿等设施的建设与改善,使旅游者进得来、出得去。同时,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物质基础,发展红色旅游必须坚持积极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原则。为此,各地政府应依据红色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价值品位、交通区位等因素,制订可行性的旅游发展规划,按照发展次序,分步推进,合理布局,防止无序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使作为旅游吸引物和主要载体的红色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此外,规划要充分体现发展的需要,利用现有的设施和条件,统筹考虑旅游要素,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不能片面追求规模和档次,造成资源破坏和资金浪费,影响红色旅游业的永续发展。第二、树立“大旅游”观念加强红色旅游区域合作是整合优化旅游资源,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渠道。区域合作首先要打破行政壁垒和地区封锁,防止条块分割。我国固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导致行政区划调整的难度较大,在难以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情况下,“复合行政”为实现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新思路。“复合行政”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跨行政公共服务、跨行政区划、跨行政层级的不同政府之间,吸纳非政府组织参与,经交叠、嵌套而形成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的合作机制。这种合作机制既可避免政府的条块分割,对旅游景区管得太死,又可避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使生产要素得以跨行政区划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第三、加强市场意识,提高红色旅游经济效益首先要加强“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相结合,借红色旅游的辐射能力,带动沿线或相关景区的开发,尤其是与生态环境较好的自然旅游景区的结合,不但可以避免产品的单调,还可以作为一大创新点吸引游客。在经营理念上摈弃传统的“完全红色”,向“以红为主、红绿结合”的阶段转变。事实上,很多“红色”景点本身就是风景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只是没有系统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强调“以红色为基调”,把爱国主义情感融入其中,体现出人文精神与时代背景。同时,要结合自然环境形成“绿色生态为补充”的特色,使当地旅游资源整体联动,促进当地旅游经济上档次、上水平,促进本地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另外,还要将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扶贫相结合,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使其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优势产业。第四、树立品牌意识,做好营销策划资源的优势不等于市场的优势。由于红色旅游发展时间较短,市场促销意识不强,故必须按照市场规律,通过舆论导向促使人们逐步认识这一新兴的旅游产品。首先,要对红色产品进行精心包装和策划,克服过去开展红色旅游就是观看展览、凭吊先烈等简单做法,深度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通过宣传品、节庆活动、传媒等,将红色旅游品牌推出去,扩大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运用国家开展红色旅游的有关政策和红色旅游的“政治品牌”优势,利用国外旅游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红色文化的好奇心,开拓海外市场,广泛吸引不同层面的游客。第五、优化景区管理机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红色旅游景区往往有旅游、文物、民政等多个部门管理,条块分割严重,资源整合困难,管理秩序混乱,旅游部门对景区开发的行业职能得不到有效体现。目前,除了井冈山、延安等几个起步较早的红色景区外,多数景区近年才发展起来,仍停留在接待型的老路上,旅游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陈旧落后,管理经验匮乏,市场化程度低,缺乏活力和竞争力,难以适应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体制要借鉴黄山和井冈山等著名风景区的管理经验,将景区经营推向市场,创新管理体制,分离经营权与管理权,吸引民营资本参与红色旅游开发,这既有利于提高景区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又有利于红色资源的保护;即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4红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共性问题41资金匿乏,交通和基础设施配套严重不足红色旅游资源多处于边远落后地区,与外部联系的水陆空交通不便,景点之间互通性差,水电、通信等基础配套能力低,难以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而革命老区自行投资建设的能力有限,对民间资本及外资的吸引力不强。很多景区还不能完全满足目前红色旅游发展的需要,而且服务设施配套不完整,尤其缺乏符合行业规范的接待服务设施,服务项目设计不合理,管理水准不到位,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尽快解决,从长远来看,将会阻碍旅游区的正常发展。42产品化和产业化水平低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点多线长,以分散的参观点为主,没有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协调配套的完整、成熟的旅游产品。由于缺乏精心设计和系统建设,绝大部分红色旅游产品的陈列、展示、宣传方式和手段比较陈旧,缺少具有震撼力、影响力的项目。由于存在缺乏统一规划、资源整合不足、特色不鲜明等问题,许多景点过于简单化、程式化、趋同化,大都是博物馆式的陈列,很难对游客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画像文物文字”、“纪念碑纪念馆”的模式很难吸引游客。同时,整个开发缺乏体验性和参与性,产品非常单调僵硬,产业化水平不高。43宣传力度不够,缺乏营销整合和统一品牌的打造红色旅游的策划宣传力度不足,缺乏影响深刻的集中连续宣传,许多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目前,中央电视台也很少有红色旅游产品的广告。尽管国家已经划定红色旅游区,但主要还是按行政区域进行旅游产品营销,旅游产品单调,没有形成产品系列和整体形象,旅游线路时空跨度小,没有根据本地特色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红色品牌产品,各地特色不鲜明,优势不明显。44观念和机制落后,缺乏整体改革意识目前,一些地方的红色旅游活动还是以党政机关对口接待为主的操作方式,未与当前的旅游市场紧密结合,旅游产品单一,影响力有限,没有与其他旅游资源整合,没有实现由接待型向市场型、产业化运作的转变。这种机制直接制约了红色文化事业旅游的发展,使得红色旅游接待量越大,接待单位负担越重,这与发展红色旅游的初衷相违背。旅游企业没有真正走向市场,政企不分,企事不分,经营思维、行为方式落后,不能与市场经济很好地接轨,无法满足红色旅游业发展的需要。45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商品化和异质化体现不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社会环境相协调。但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和商潮的巨大冲击,一些老区的旅游开发常常忽视其资源特有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对其特有的人文资源和革命遗址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继承,原有的文化价值被商业价值所取代。旅游者面对这样的旅游产品感受不到有益的教育和熏陶。同时,旅游发展使当地居民认识到地方文化和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存在着差异,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老区的一些优良传统习俗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一些旅游者不良行为的冲击,思想受到世俗、落后、颓废的影响。如何有效保护老区的特有文化,提高老区人民的思想意识也是当前坚持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46缺乏对资源的整合,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另一重要问题在于缺乏对资源的整合,产品建设单一。一方面是缺少立足全国的规划和统筹,各地依然处于自发的点状发展,没有把自己置身于全国旅游发展的大局之下,没有把红色旅游置于整个旅游发展的大盘子之中。红色旅游资源在当地旅游资源中占有什么地位,没有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给予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如井冈山、延安等红色旅游资源密集、丰富、成片的地区,可以把红色旅游作为主打品牌。但那些资源相对零星、单一,只有区域性影响的地方,就不一定要把红色旅游作为当地旅游的”主打”品牌,而要考虑当地什么旅游资源最富有吸引力、最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各景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以革命遗址为主,对革命遗址类旅游资源的依赖性较大,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旅游以参观游览为主,展示方法单一,缺少特色,趋同化倾向较为严重。可参与性、娱乐性项目开发极少,旅游体验不足,致使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不足,经济效益不高。而对于景区内的自然风光、淳朴的乡土人情、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民族情调等多数只进行了一些粗放的低层次的开发,没有形成系统的旅游产品。47部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由于红色旅游资源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历史文化内涵,因此它对从事红色旅游工作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从业人员总体学历水平、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偏低,尤其缺乏中高层次专业人才。特别是有些导游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了解历史,不能把握红色旅游的本质,不了解红色旅游的背景及文化内涵,没有规范的讲解词,没有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而是使用一些外地游客难以听懂的方言俚语和道听途说的一些传闻逸事来讲解,大大降低了红色旅游的文化含量,减弱了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48管理体制不完善旅游产业机构不够合理,计划经济痕迹尚未完全消除,管理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一个景点的主管部门涉及旅游、文化、宗教及文保等方面,往往互相对峙,效率不高。“一个山体,多家分治”的结构制约了“红色旅游”的价值开发,因此很多研究学者呼吁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界限,以市场为导向、产业为纽带、网络为重点、效率为中心,推行“小政府、大服务”整合资源,创整体品牌。5红色旅游开发对策51都市地区红色旅游的开发对策相对老区而言,都市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发拥有优越的外部条件,在开发中更要注重高精品质、完善配套、便捷通达、适度整合,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体现出相宜的都市风格,使“红色资源”不断转化为经济资源。这里以上海为例,谈谈如何开发都市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511整修精度开发对意义重大、价值珍贵的“红色资源”进行保护和整修,开发出高精品质的旅游产品。位于上海思南路上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亦称周公馆,是当年党在上海工作、活动的中心。在这里,周恩来接待过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将军,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及第三方面代表交换意见,还举行过中外记者招待会,其价值的珍贵不言而喻。中共代表团撤回延安后,周公馆被国民党上海政府非法接管,家具陈设全部流失。现今,在原址上建立的纪念馆,为体现当年原貌,给参观者以亲临其境的感受,严密精致地复制了周恩来、董必武卧室等部分家具陈设,并加以妥善完整的保护,又辟陈列室介绍当年历史。1959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12纵向深度开发对于具有开发潜力的“红色资源”进行多层次的纵向深度开发,使旅游产品更具市场价值。虹口公园是鲁迅先生生前经常光顾的地方,在那里,先生踱步、思索、休憩。1956年先生逝世20周年时,鲁迅墓由万国公墓迁葬于此,并建成了一座江南民房风格的鲁迅纪念馆,于是虹口公园也具有了对鲁迅先生缅怀与纪念的特殊意义。鲁迅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虹口公园正式改名为“鲁迅公园”,成为中外游客瞻仰、追思先生的最佳去处,映射了先生“为了忘却的纪念”。513横向广度开发同类景点资源的合并开发,线路的合理组合,横向广度联系,既扩大了规模,又增强了影响力。龙华烈士陵园是一个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纪念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初与上海烈士陵园合并建设,既避免了游客分流与规模不经济,又有利于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建设,增强了市场运作效益。例如,上海较为成熟的“红色旅游”线路(1)一大会址团中央旧址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2)鲁迅纪念馆新外滩外滩历史纪念馆;(3)海军博物馆陈化成纪念馆上海松沪抗战纪念馆;(4)宋庆龄陵园陈云故居上海历史博物馆。514综合适度开发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新观念,确立新思路,运用新方法,因地制宜,立体开发,把“红色资源”与其他资源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规划旅游景点,既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要,又提高旅游业的整体规模效益。同时把旅游市场与交通运输市场、文化产品市场、餐饮服务市场结合起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经济产业部门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是上海目前最繁华热闹的商业区之一,是人们休闲、娱乐、购物的中心。顺应时势、地理位置等特征,“一大”会址附近石库门改建的“新天地”是融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时尚休闲中心,体现着大都市的氛围与活力,“旧瓶装新酒”在老城厢的风格里透露出典雅摩登的国际气息。而将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与新兴前沿消费、休闲这两者联合开发建设,互动互利,“亦庄亦邪”,这种两端融合式的开发理念取得了惊人的成效,慕名而来的海内外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融入“红色资源”全方位、宽领域的合理开发力度,集思想政治教育与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寓教于游、寓育于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让旅游者感到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红色旅游”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保护为先,合理开发利用,这样“红色旅游”发展才后继有力。同时,也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否则,“红色旅游”的发展也难以为继。“一大”会址与“新天地”联动开发建设的成功范例正是顺应新时势下两者结合的完美体现。52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开发对策521政府主导,综合协调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实施这样一项综合性很强的重大国家工程,必须要建立一个由中央各部委参与的高层次、跨部门的综合协调机制,以便给红色旅游开发的协调与持续发展不断注入原动力。522规划先行,科学打造红色旅游资源必须科学统一规划,共同形成红色旅游大品牌。不能简单地把红色旅游规划等同于一般的旅游规划,需要认真挖掘红色精神本质,挖掘红色旅游的独特内涵与规律,要通过规划,认真提炼主题,设计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旅游部门要与当地其他有关部门主动协调配合,高起点地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对重点地区的指导,主要做好跨省区市的“红色旅游区”规划编制工作。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精心策划建设样板,使之符合教育规律和旅游规律,给游人以深切体验和感受,真正产生震撼力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并抓好路进行实地考察,提出连线规划,并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不断提高接待能力和旅游吸引力。523加大对红色旅游基地的基础配套建设国家应加大对红色旅游发展的基础性、集中性投入,把分散于各方面的投入集中起来,按照规划重点投入各种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如进出交通等基础设施,游客中心等景区服务设施,以及“红色”文物、遗址、古迹、文化等方面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同时,在设施配套过程中应大力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如利用声、光、电等把单调的资源陈列变得活灵活现,使人如临其境,印象深刻。524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红色旅游消费和社会投资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各地可采取多种措施引导红色旅游消费。首先,可结合带薪休假制度和奖励旅游启动红色旅游市场,将红色旅游与企业、单位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结合起来。其次,结合会议旅游和商务旅游正确引导集团消费。再次,应启动修学以青少年为主要客源对象,在旅游目的地与短期教育培训相结合的旅游活动旅游市场,将红色旅游作为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最后,启动银发对老年人旅游客源的形象称呼旅游市场和体育旅游市场等。为此,要改变革命传统教育的单一观光旅游模式,开发一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性强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各地还可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红色旅游投资,如对口支援政策,东部地区对口支援红色旅游基地建设;政府在财政上给予倾斜,加大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发挥国家政策性银行对红色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国家开发银行和国家旅游局已经就此进行过多次研究,达成了合作意向;加大国债资金对红色旅游发展项目的专项支持;在国家资金拉动下吸引民营资本参与红色旅游开发,也可吸引外资进行外围景区的开发投入。投资渠道多元化,使资金来源稳定性增强,也可以加强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525宣传造势,尽快扩大市场和培育品牌抓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红军长征胜利等纪念活动的机遇,由宣传、文化、广电、旅游等部门密切配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政治性于旅游性之中,搞好红色旅游产品的系列化宣传。各地要发挥各具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创造性地打造好红色旅游品牌,使红色旅游覆盖到面。如江西省依托其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较早开展了红色旅游,在2004年年初主动联合北京、上海等省市共同签署了七省市共同发展红色旅游郑州宣言,成为全国率先开红色旅游的线路组织,重点景区重点保护。相关省区旅游部门对有关红色旅游线展红色旅游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地区。2004年以来,“井冈山精神”、“红旗渠精神”、“西柏坡”、“上饶集中营”等一些红色旅游主题展相继在首都北京成功举办,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各个黄金周期间,各地一大批红色旅游景点游客人数持续增长,呈现出空前的火爆景象。同时,考虑到红色旅游点在我国各省区市都有广泛的分布,因此红色旅游产品的宣传应面向周边省市的短线市场,这样就可避免给交通等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在时间上也便于游客机动灵活地安排。526加强对旅游区点的服务管理和人员培训要针对目前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