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初中生与高中生手机依赖的比较研究_第1页
毕业论文-初中生与高中生手机依赖的比较研究_第2页
毕业论文-初中生与高中生手机依赖的比较研究_第3页
毕业论文-初中生与高中生手机依赖的比较研究_第4页
毕业论文-初中生与高中生手机依赖的比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目的在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探讨不同年级中学生对手机依赖的比较研究。方法通过SPSS软件程序对北京市普通中学六个年级的353名中学生进行量表测评,并作分析比较。结果1在性别变量上,对手机依赖总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由男女生手机依赖总分均值可以看出,女生手机依赖总分远远高于男生得分,说明女生相对于男生有较强的手机依赖倾向;2在学科变量和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在手机依赖总分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学生年龄与中学生手机依赖总分不存在显著相关,与总花费,包括通信费和上网费以及开机时间都存在显著相关(P001)。说明手机消费越多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越强,手机使用时间越长的学生存在手机依赖倾向;3在卡方检验当中,手机总分与年级之间有差异性(P001),这说明手机依赖的年级差异显著,由多重比较LSD结果表明高二年级的手机总分和高一,初一,初二,初三差异显著,只和高三的不显著;并且高三和所有年级的手机总分都不显著;不同年级在大五人格适应性标准分和开放性标准分这两个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是显著的,在适应性标准分得分上高二年级分数最高,说明高二年级不能使用手机时会更加的紧张焦虑,在开放性标准分上高一年级分数最高,说明高一年级的学生更追求新奇的感觉;不同年级在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分和社会支持量表评定总分这两个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是显著的,在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量表评定总分最高分的年级是初三年级,说明初三年级处于中考阶段接受的无论是从自己或外界获得的支持都较多;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上忍耐,逃避和发泄情绪这三个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是显著的,在这三个维度上分数最高的都是初三年级,说明初三在处理问题的方式更好;中学生年级、社会应对、社会支持、大五人格对手机依赖总分的采用逐步回归,先后有适应性、社会支持量表总分、积极的合理化解释、幻想或否认、年级等因子进入回归方程,说明这些因子都应显著预测手机依赖。结论在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年级对手机依赖总分有显著影响。关键字中学生,手机依赖,年级,回归方程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THEDIFFERENCESINLEVELOFDEPENDENCYONCELLPHONESAMONGSTUDENTSFROMDIFFERENTGRADESINMIDDLESCHOOLANDHIGHSCHOOL,UNDERTHEERAWHERETHEDEVELOPMENTOFTECHNOLOGYISEXTREMELYRAPIDMETHODOLOGYUSESTATISTICPACKAGEFORSOCIALSCIENCESPSSPROGRAMTOEVALUATEANDANALYZETHERESULTSOF353MIDDLESCHOOLANDHIGHSCHOOLSTUDENTSINBEIJING,WHOAREFROMSIXDIFFERENTGRADELEVELSRESULTSFIRST,THEREISASIGNIFICANTDIFFERENCEOFDEPENDENCYONCELLPHONEBETWEENSEXESP001FEMALESTUDENTSHAVEAMUCHHIGHERTOTALDEPENDENCYLEVELTHANMALESTUDENTS,WHICHINDICATESTHATFEMALESTUDENTSAREBONDEDMORESTRONGLYWITHTHEIRCELLPHONESSECOND,NOREMARKABLEDIFFERENCEWASFOUNDWHENCHANGINGTHEVARIABLEMAJORANDTHEVARIABLETHATIFTHESTUDENTISTHEONLYCHILDINTHEFAMILYALSO,AGEISNOTCORRELATEDWITHTHETOTALDEPENDENCYLEVELBUTINDEEDCORRELATEDP001WITHTOTALEXPENDITUREINCLUDINGCELLPHONEEXPENSEANDINTERNETEXPENSEANDTHETOTALTIMETHEYSPENTONTHEIRCELLPHONESHIGHEREXPENDITUREANDLONGERTIMEBOTHLEDTOASTRONGERDEPENDENCYLEVELONCELLPHONESTHIRD,FROMTHECHISQUARETEST,WESEECLEARLYTHATSTUDENTSFROMDIFFERENTGRADESHAVEDIFFERENTCELLPHONEDEPENDENCYLEVELSP001THISSHOWSTHATTHEPHONERELIESSIGNIFICANTLYDIFFERENTGRADESMULTIPLECOMPARISONSOFTHELSDRESULTSSHOWTHAT2NDGRADEHIGHSCHOOLSTUDENTSTOTALSCORESARELARGELYDIFFERENTWITHALLOTHERLOWERGRADESTUDENTSEXCEPTTHE3RDGRADEHIGHSCHOOLSTUDENTSINFACT,SENIORSINHIGHSCHOOLAREINDIFFERENTWITHSTUDENTSFROMANYOTHERGRADESTHEVARIANCESOFTHESTANDARDSCORESFROMTHEBIGFIVEPERSONALITYADAPTABILITYTESTANDSOCIABILITYTESTASWELLASTHESOCIALSUPPORTSUBJECTIVESUPPORTANDSOCIALSUPPORTRATINGSCALEARENOTABLEAMONGDIFFERENTGRADESINTWODIMENSIONSWITHTHEHIGHESTSCOREARETHIRDGRADEINJUNIORHIGHSCHOOL,INTHEYACCEPTEITHERSUPPORTTHEMSELVESOROBTAINEDFROMOUTSIDEAREMOREINTHETESTSTAGEMOREOVER,WHENLOOKINGATTHETHREEDIMENSIONALANALYSISOFTHEVARIANCESFROMSTUDENTSREACTIONSTOLERANCE,AVOIDANCE,ANDRELEASINGEMOTIONSSIGNIFICANTDIFFERENCEWASALSOFOUNDINTHREEDIMENSIONSWITHTHEHIGHESTSCOREARETHIRDGRADEINJUNIORHIGHSCHOOL,THEYILLUSTRATETHEPROBLEMBETTERINTHEMANNERAFTERRUNNINGLINEARREGRESSIONSOFTHEDEPENDENCYLEVELAGAINSTGRADES,SOCIALRESPONSE,SOCIALSUPPORTANDTHEBIGFIVEPERSONALITYTEST,IWASABLETODOSOMESTEPWISEREGRESSIONANALYSISTHEREGRESSIONMODELSHOWSTHATFANTASYORDENIAL,POSITIVERATIONALIZATION,ADAPTABILITYTESTSCOREANDGRADESASWELLASTHESOCIALSUPPORTRATINGSCALEAREALLSIGNIFICANTTHESEFIVEVARIABLESAREALLTHEPREDICTORSOFASTUDENTSDEPENDENCYLEVELONCELLPHONECONCLUSIONTHELEVELOFSTUDENTSDEPENDENCYONTHEIRCELLPHONESISHIGHLYCORRELATEDWITHTHEIRGRADELEVELKEYWORDSMIDDLESCHOOLSTUDENTDEPENDENCYONCELLPHONEGRADEREGRESSIONMODEL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V引言11、文献综述111手机依赖112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2121主体因素21211性别因素21212个体特质因素21213社会交往的因素3122客体因素31221手机功能的强大性31222学校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影响41223家庭因素413手机依赖的发展研究414问题提出52、研究对象和方法621被试622测量工具6221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6222大五人格评定量表62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6224社会应对方式量表723数据处理73、数据结果分析731中学生手机依赖情况7311中学生手机依赖的总体情况7312中学生手机依赖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分布情况8313中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检验8314中学生手机依赖在学科类别、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的差异检验932中学生手机依赖总分与手机使用情况的相关研究1033不同年级中学生手机依赖情况、大五人格、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比较分析10331手机依赖分类与年级的卡方检验10332不同年级在手机依赖上的方差分析11333不同年级在大五人格上的方差分析12334不同年级在社会支持上的方差分析15335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上的方差分析17336中学生年级、社会应对、社会支持、大五人格对手机依赖总分的回归分214、讨论与分析2341中学生手机依赖的总体状况的讨论2342中学生手机依赖总分与手机使用情况的相关研究讨论2343不同年级中学生手机依赖情况、大五人格、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比较分析讨论2444中学生年级、社会应对、社会支持、大五人格对手机依赖总分的回归分析讨论2642创新与不足26结论27参考文献28附录30致谢31引言目的探讨不同年级中学生对手机依赖的比较研究。任务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交往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很多人都对手机有了依赖性,情绪会出现些许变化当手机不在身边的时候,如易怒,粗言秽语或情绪低落,忧郁,这种现象实在是令人上瘾的表现,我们称之为“手机依赖症”。中学生是一种常见的手机用户在手机用户群体中,那么中学生对手机有没有依赖性呢,他们对于手机的心理健康情况具体是如何的。不同年级中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与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是我们讨论的主要议题。11文献综述11手机依赖手机依赖是指对手机产生的一定程度的成瘾和依赖的表现。对于“手机依赖”的定义,还没有个明确的定义和概念,广义的定义是,手机是心理和行为需求的工具和人际交往能力持续依赖。有专家认为,手机依赖主要有以下特点(1)手机不在身边,心情就会大大改变,如抑郁,情绪不稳,易怒(2)手机没有电,信号不好,留言或来电要少得多,就会有烦躁不安,紧张,焦虑等情绪(3)掏出他的手机要定期检查,看看是否有邮件,往往吧别人的手机铃声以为是自己的(4)一段时间没有手机后会感到瘙痒。2有很多当地学者和专家对手机成瘾的术语的来定义,如一个学生课题组来自周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将手机依赖定义为使用手机短信息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手段的群体,所存在的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韩登亮、齐志斐等人将手机依赖定义为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的时候,其原因是由于过度滥用手机。屠斌斌、章俊龙等人将其定义为慢性或反复发作而引起的反复使用手机的着迷状态,并有强烈的需求,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的支持,包括手机关系成瘾,手机成瘾娱乐,移动信息采集三种类型的瘾。界定手机依赖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影响使用者的生活和学习当你使用过多的时候;三是身体会出现不适反应当手机不在你身边的时候,如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反应。3采用的主要研究工具是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问卷,该量表是5点自评量表,包括耐受性、戒断性、社会功能、生理反应等四个维度,每个题目按“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采用五级评分,得分越高,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高。4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具有一定信度,但并不太高,我想可能是量表需要在更大规模样本中进行检验,于是决定在我这次毕论文中使用其问卷,选取370名被试;此量表有很高的效度。这在人格的水平,社会状况在量表得分高低两组间有显著差异,还体现在量表总分上有高相关,各维度之间及各维度总分与量表总分的显著相关和被试对手机依赖程度的自我评价。但他们的结论与国外手机依赖的研究一致(手机不当是用的原因有不好的社会关系和情绪的不稳定),甚至依赖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在互联网上的依赖也是一种行为成瘾)的研究也显示出一致性。我认为该量表在大学生手机依赖研究方面具有了一定的信效度,并且有从四个维度的得分方面来分析手机依赖得分,本研究用此问卷来检测中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412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121主体因素1211性别因素以往的研究表明性别在接受新的技术上会有差异性,例如TAKAO和TAKAHASHI等人在手机使用方面妇女可能会有更多的问题,他们认为可能是文化或种族的背景影响了女性的成瘾行为。另外JENARO和FLORES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在过渡使用手机方面女性几率更大,并且女性过度使用手机与高焦虑和失眠相关。先前的研究显示在新技术上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可以接受,BIANCHI和菲利普斯的研究也证明了年轻人会更多地体验问题使用,他们更多地使用短信息功能,而因为工作原因而使用手机更大程度上发生在老年人身上。31212个体特质因素人格特征作为潜在的预测者在很多研究中,与成因行为有较大的相关性。通常容易形成个性手机成瘾的特征包括外倾性,低自尊,神经质,孤独,易于和焦虑等。凯瑟琳,一项研究发现,手机成瘾者有特定的人格特质,外倾性和神经质的个体更容易倾向于手机成瘾。BIANCHI和PHILLIPS的研究表明在问题使用方面外向和低自尊的可能性大;WOONGKIPARK的研究表明了孤独与手机成瘾相关;REID和REID的研究表明愿意打电话的大部分内心孤独,因为他们认为发短信是一个缺乏亲密感的联系方式,但是对于焦虑的个体,他们更偏爱于发短信。3韩艳萍的论文蒙汉高中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关系的比较研究中,应对方式是重要的预测者。她对不同年级蒙汉高中生的应对方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年级在问题解决,幻想的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求助、退避、发泄、忍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1、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起伏状,高二年级至高三年级有升高的走向,高一年级到高二年级呈现降低的趋势的理由是一方面,和初中阶段相比较,随着学科增加,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难度增加。由于高一学生对于新生活的不适应随之带来更多的困难和问题。与此同时,面临着许多矛盾之处成熟的主观经验和客观的相对不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能力发展不同步和强烈的活动需要;强烈渴望知识和识别的能力减少的矛盾。这些矛盾使高中学生的心理更加冲突,迫切需要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然而,由于高一学生的在认知水平上限制,面对一些补课控制的压力时他们会很困惑,所以是他们是在积极应对方式的紧张局势可能下降,甚至到非常低的水平。另一方面,高年级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已经适应了这种学科多难度大的生活啦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独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心理冲突减少,当他们面对冲突和压力,更喜欢积极的方式来解决它。选择和使用的幻想随着年级的增加和减少。出现这一趋势可能有两个原因。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一方面,个体独立意识增加,“成人感”也将增强。成熟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增强活动,扩大活动的范围,越发强烈的高中生的独立自主需求。他们希望自己独立学习、生活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年人的认可,达到成人相同的社会地位。如果你问别人的帮助,那也许就是自我暴露啦,把自己的弱点和对他人的依赖性展现出来啦。可能是,在另一方面,知识经验认知水平是有局限性的,不能够解决内部冲。因此,以缓冲压力和冲突,获得心理平衡,可能会更倾向于使用幻想应对方式。由于知识的积累,心理逐渐成熟,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可以相对独立解决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冲突和混乱。基于上述原因,高中学生用幻想应对方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181213社会交往的因素手机可以减少紧张感,但在以手机为维持人际关系的主要途径,就会减少和现实交往空间。一些学生将花更多的时间与手机通话,发短信,就会很少时间参加其他社会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远离和现实中的人们交流。与此同时,因为手机的网络功能,可以让大学生进入人际关系的虚拟世界中去,也使得大学生在一定的现实生活中,不太恰当的和人们沟通,以及与他人,削弱了人际交往的人和人的互动。3122客体因素1221手机功能的强大性我们都知道,我们使用的其中大部分都是智能手机,基本上一台电脑换成手机可以做得一样好。许多应用程序可供下载,通过手机我们可以社交网络,购物,旅游,买车票可以做到这一切,也有无线上网的选项。61222学校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影响人们迷恋手机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学校的生活方式。大学生活对高中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并呈上升松散,其特点是摆脱父母和老师的监视,以及可用资金和空闲时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等等。学校教育有许多盲点考试教育的不良影响轻视人文,重视专业缺乏社交能力,特别是社交技巧在缺乏道德教育必要的信息,这有可能使大学生的心理和适应能力性存在不足。学校老师对于手机成瘾这种新问题需要一个认识过程,这在教育方面就有些滞后性。61223家庭因素家庭环境的影响表现在父母的教育态度,孩子在不当的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他们的个性特征和关系会存在更多的问题。当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更容易出现这种类型的调节障碍,会导致学生沉迷于消极后果手机。6韦耀阳的论文中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家庭支持与手机依赖的时间管理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当今大学生的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越高,则社会支持呈现较低的水平。这可能是因为当大学生如果在困难的时候,从家人,朋友和在现实生活中其他支持得到切实的帮助,它会降低这种形式的虚拟电话的依赖。当有较高的手机的依赖程度,也不太可能积极争取社会现实的帮助,社会支持会更低。在手机依赖中依赖性越低反而家庭支持越强。19这可能是由于家庭对大学生的援助,使他们能够被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上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而不仅仅是从手机方面开始。20通过社会支持在手机依赖上的回归模型分析中,并且可以在回归系数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可以显著预测手机依赖。在社会交往和联系中感受的理解、尊重和对于支持的满意程度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支持,这与主观感受很大的关系。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表明个体是否自信取决于时候感受到来自他爱人的尊重。理解和支持,自信的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就会减少。换句话说,低水平的依赖感具有高的社会支持,高水平的依赖感具有低的社会支持。因此,由于其对手机的依赖性不同程度也会导致社会支持有不同的级别,导致会在手机依赖上的显著差异。1513手机依赖的发展研究黄时华的论文广州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中,她考察大学生自我接纳和社会支持间的相关和手机使用情况和依赖的情况,使用了自我接纳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和手机依赖问卷,本研究显示手机依赖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7大学生手机依赖具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一学生的手机依赖性最高,其次是大二,大四,大三的手机依赖程度最低。大学生们常常面临各种人际适应,学习,他们往往会去寻找他们的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和援助,特别是在遇到人际交往障碍问题时,具有很多优点的手机短信的沟通方式就成为了新生的首选,社交能力差和性格内向的可能更容易手机依赖。12大二大三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大三学生生活学习环境基本适应,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得到满足,不需要从手机这获得安全感,对手机上的依赖会相对减少。而,大四学生找工作可能又增加了对其的需求。7胥鉴霖和王泗通的论文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探究以HH大学J校区为例中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结合香港中文大学梁永炽进教室编制的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采用自编的手机依赖问卷进行实地抽样调查研究,并且从年级方面对比较分析了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程度,本次调查对象为大一到研三七个年级,由方差分析得知,年级因素在手机依赖上的差异并不显著,并且研二、研三的学生并没有出现手机依赖的情况(原因可能是样本太少和其他社会原因);由于研究生手机依赖情况较少,她又通过均值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了本科生低年级和高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的高年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远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低年级学生,原因如下在大一大二时的课程在大学生活中较多,HH学业压力较重,较少的空闲时间,低年级学生除了做学习的东西没有空闲做其他的事情。大三大四的学生课程较少,有更多的时间,同时,面临就业和考研压力沉重。首先,他们必须通过电话释放内心的郁闷二是通过与外界的世界沟通,找出路和工作什么的,所以他们依赖程度这款手机也是非常高的。16王小辉的论文中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与社会支持、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检验不同年级中学生在手机依赖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将所有中学生分为高中、初中两个年级段,并以年段为固定变量进行差异比较。他对不同年级,年段的中学生在手机依赖上的差异分析,他从量表总分和,凸显性,戒断性,强迫性三个维度来做的差异分析。在手机总分上,高中段显著高于初中部;在凸显性上,高中组也是显著高于初中组的,并且高三的分数最高,高中三个年级凸显性得分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戒断性上,高中组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组,初一年级的得分最低;在强迫性得分上,高中组依旧高于初中组,初一年级的得分最低,高三年级的得分最高。通过做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可得知,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在手机依赖情况上有显著差异,其中在手机依赖的分上高三年级分数最高,初一年级分数低。1314问题提出1、对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基本有了系统等研究,但是针对中学生的研究很少有人做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初中生真的会有手机依赖有待探讨。2、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分上是否会有明显差异。3、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探讨大五人格,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手机依赖的关系。2研究对象和方法21被试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式,以北京某普通高中的学生为被试,发放问卷370份。分别包含初一至高三六个年级,收回问卷370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17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53份,有效率为954。22测量工具221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此问卷根据中学生手机依赖量表,该量表是5点自评量表,共包括13个项目分为4个维度,分别是戒断性、耐受性、社会功能和生理反应。经改编的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达到0764、0653、0655和0630。手机依赖程度的自评分数与量表总分的相关达到0632(P001)。各维度之间的达到中等程度的显著正相关,而各维度与量表总分之间呈显著的高相关。这说明改变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有点不符合,3代表不置可否,4代表有点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量表总分越高表明手机依赖程度越深。4222大五人格评定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即NEO人格量表,是建立在大五人格理论的基础之上,由美国心理学家科斯塔COSTA和麦克雷在1987年编制成,属于人格理论中特质流派的人格测试工具。本研究采用的是COSTA(1992)的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FIVEFACTORINVENTORY,NEOFFI),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共25个项目5个因子神经质、责任感、外倾性、宜人性和开放性,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指出你一般最想描述的点。212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属于整体功能测量,是由肖水源(1987)编制的,分为三个纬度对支持的利用度、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共十个项目,对支持的利用度是第四,八,九题,客观支持是第六,七,十题,主观支持有第一,二,三,五题。这个量表的信度是080,效度089,被应用广泛。22224社会应对方式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有2个分量表,一个是“情绪指向性的应对”分量表,包括“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一个是“问题指向性的应对”分量表,包括“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3个因子;4个因子。每个因子由几个条目组成,条目为4级评分,“1不采用;2偶尔采用;3有时采用;4经常采用”。因子分由条目分相加即可,属于同一分量表的因子分相加即分量表分数。23数据处理所得数据使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3数据结果分析31中学生手机依赖状况311中学生手机依赖的总体状况353名中学生手机依赖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描述统计。中学生手机依赖总均分为292238分,其中最低分13分,最高分为64分,结果见表1。表1中学生手机依赖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比较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戒断性353400200092436388728耐受性3534002000101048396545社会功能353300150061416268779生理反应353200100037337189119手机依赖总分353130064002922381026182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根据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常模,每题得分高于3分即判定学生存在手机依赖倾向。对手机依赖各维度平均分大于3分的中学生人数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表2手机依赖人数比较手机依赖非手机依赖人数57296比率()1684由表2可知,手机依赖总分大于39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6,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和使用手机,少数学生存在手机依赖现象。312中学生手机依赖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分布情况被试分布情况,见表3。表3被试分布情况人数性别男生188女生165年级高一52高二65高三62学科文科186理科167是否独生子女是280否73以北京地区的一所普通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中学六个年级3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353份,有效率为954,被试年龄介于1119岁。313中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检验对不同性别、年级的中学生手机依赖总分进行整理,以了解分数分布的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考察对不同性别手机依赖总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4。表4不同性别在手机依赖上的得分上的T检验N均值标准差TP男生18827601969235女生1653107210604032130001总数35330981113注01水平上显著05水平上显著。由表4可知,在性别变量上,对手机依赖总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由男女生手机依赖总分均值可以看出,女生手机依赖总分远远高于男生得分,说明女生相对于男生有较强的手机依赖倾向。314中学生手机依赖在学科类别、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的差异检验对不同学科类别、是否独生子女的中学生手机依赖总分进行整理,以了解分数分布的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考察对不同的学科手机依赖总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5。对是否独生子女手机依赖总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6。表5不同学科类别在手机依赖上的得分上的T检验N均值标准差TP文科18629183109009理科1672926995320900790937总数35330981113注01水平上显著05水平上显著。由表5可知,在学科变量上,文科、理科的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6是否独生子女在手机依赖上的得分上的T检验N均值标准差TP是28029211044否73292996300600952总数35330981113注01水平上显著05水平上显著。由表6可知,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2中学生手机依赖总分与手机使用情况的相关研究根据中学生手机依赖问卷的内容,对学生的年龄、手机话费及手机使用的时间进行相关分析,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见表7。表7手机依赖总分对手机使用情况的相关分析年龄总话费短信费通信费上网费开机时间手机依赖总分0169016400888015302120272显著性P012600020097000400000000人数(N)353353353353353353注01水平上显著05水平上显著。由表7可知,学生年龄与中学生手机依赖总分不存在显著相关,与总花费,包括通信费和上网费以及开机时间都存在显著相关(P001)。说明手机消费越多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越强,手机使用时间越长的学生存在手机依赖倾向。33不同年级中学生手机依赖情况、大五人格、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比较分析331手机依赖分类与年级的卡方检验根据中学生手机依赖问卷的内容,对学生的手机依赖分类与六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见表8表8手机依赖分类与年级的卡方检验手机总分分类年级非依赖依赖合计P高一45865713552高二426462335465高三54871812962初一66(93)5(7)71初二40(851)7(149)47初三49(875)7(125)56234770000合计29657353由表8可知,卡方分析表明,不同年级中手机依赖者与非手机依赖者分布显著不同。高二在高中三个年级中手机依赖者比例最高;而初中三个年级中比例最高的是初二;总体来说,高中生手机依赖者比例高于初中生。这提示,手机依赖在不同年级有着不同的分布规律。332不同年级在手机依赖上的得分方差分析353名不同年级中学生在手机依赖的分上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9。表9不同年级在手机依赖上的得分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FP高一52286394713005300高二6533469751300560034150005高三62300283817006100初一71272093013005300初二472755124413006400初三562795114513005600总数3532922102613006400由多重比较LSD结果表明高二年级的手机总分和高一,初一,初二,初三差异显著(P001,只和高三的不显著P001;并且高三和所有年级的手机总分都不显著。此结果表明高中生和初中生的差异应该是显著的,因为初中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还算比较低的,而高二的学生手机依赖总分算是高中组高的,高一年级属于新生所以高一和高二也有显著性差异。333不同年级在大五人格得分上的方差分析对大五人格五个维度得分的年级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0,11,12,13,14。表10不同年级在大五大人格上(适应性标准分)的得分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FP高一515025111921007300高二63508497025007700高三62500099829007700初一684540114921007700初二46472279925006200初三54487610992500700025340029总数3444872104821007700由表10可知,P值0029005,所以不同年级在大五人格(适应性标准分)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是有显著性的。由多重比较LSD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在大五人格适应性标准分维度上,初一和高一,高二,高三的差异性显著,初二和初三与所有年级差异不显著。此结果说明以高中和初中两个年级段进行比较,高中学生在适应性标准分得分都显著高于初一新生。表11不同年级在大五大人格上(社交性标准分)的得分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FP高一52492192426006700高二65504085228006700高三62502185530006700初一70497178228006700初二47505181435007000初三5448879143000700003350892总数350498385126007000由表11可知,P值0025005,所以不同年级在大五人格(社交性标准分)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是不显著的。表12不同年级在大五大人格上(开放性标准分)的得分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FP高一525404109422007600高二65539184637007900高三62534480534007300初一71486586922006700初二47519485722007300初三56510910502200700033610006总数353520893522007900由表12可知,P值0006005,所以不同年级在大五人格(开放性标准分)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是显著的。由多重比较LSD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在大五人格开放性标准分维度上,初一和高一,高二,高三的差异性显著,初二和初三与所有年级差异不显著。此结果说明以高中和初中两个年级段进行比较,高中学生在开放性标准分得分都显著高于初一新生。表13不同年级在大五大人格上(利他性标准分)的得分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FP高一51514798027007100高二645058112924007100高三61517996827007100初一69514397129007100初二47518595235007100初三53489811752000710006050696总数3455102103120007100由表13可知,P值0696005,所以不同年级在大五人格(利他性标准分)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是不显著的。表14不同年级在大五大人格上(道德感标准分)的得分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FP高一52485691224006900高二65502376330006500高三61513168233006900初一69513892930006900初二4752286933800670012670278初三54509187628006900总数348507882024006900由表14可知,P值0278005,所以不同年级在大五人格(道德感标准分)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是不显著的。由多重比较LSD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在大五人格道德感标准分维度上,初二和高一的差异显著,其他各个年级差异不显著。334不同年级在社会支持得分上的方差分析对353名学生在社会支持四个维度上进行的方差分析,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量表评定总分四个维度上。结果见表15,16,17,18表15不同年级社会支持上(客观支持分)的得分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FP高一5110432666001900高二6511032923002400高三6010172236001500初一709233423002400初二4710477203005500初三561091393400220016780139总数34910344093005500由表15可知,P值0139005,所以不同年级在社会支持(客观支持)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是不显著的。由多重比较LSD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在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分维度上,初一和高二,初三两个年级差异显著,其他各个年级差异不显著。表16不同年级在社会支持上(主观支持分)的得分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FP高一52204829114002800高二65204238211002700高三6219713829002700初一71195932210002500初二47208337613002800初三5621644141000280025980025总数35320393679002800由表16可知,P值0025005,所以不同年级在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分)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是有显著性的。由多重比较LSD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在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分维度上,初三和高三,初一两个年级差异显著,其他各个年级差异不显著。此结果表明以初三分别和高三与初一学生做比较,在主观支持分上初三年级要高于这两个年级,并且从结果我们可知初一到初三主观支持分是逐渐升高的,高一到高三却是随着年级增长逐渐下降的,从六个年级总体来说,初三主观支持分最高。表17不同年级在社会支持上(对支持的利用度)的得分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FP高一527852034001200高二657692194001200高三627351664001200初一717372281001200初二477811744001200初三56788211300120008330527总数3537632031001200由表17可知,P值0527005,所以不同年级在社会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是不显著的。表18不同年级在社会支持上(社会支持量表评定总分)的得分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FP高一51387660227005300高二65391473221005200高三60375257326005200初一70362062020004800初二47391188922008300初三5640437202100550028640015总数349384269920008300由表18可知,P值0015005,所以不同年级在社会支持(社会支持量表评定总分)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是有显著性的。多重比较LSD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在社会支持社会支持量表评定总分维度上,初三和高三,初一两个年级差异显著,初一和高一,高二,初二,初三四个年级都差异显著,其他各个年级差异不显著,并且从结果我们可知初一到初三在社会支持评定总分上是逐渐升高的,高一到高三却是随着年级增长逐渐下降的,从六个年级总体来说,初三社会支持量表评定总分最高。以高中学生和初中学生做比较的话,初中学生在社会支持量表评定总分上略高于高中学生。335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得分上的方差分析对353名学生在应对方式四个维度上进行的方差分析,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积极的合理化解释,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或否认7个维度。结果见表19,20,21,22,23,24,25表19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上(问题解决)的得分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FP高一52199036414002700高二6520053717002800高三6219824087002800初一7020444197002800初二47204538413002800初三562125502700280009410454总数35220314117002800由表18可知,P值0454005,所以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上(问题解决)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是没有显著性的。表20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上(寻求社会支持)的得分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FP高一5219314389002700高二6518924227002800高三6218774717002800初一7018865647005200初二47190936612002800初三562113477700280021010065总数35219314707005200由表20可知,P值0454005,所以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上(寻求社会支持)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是边缘显著的。多重比较LSD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寻求社会支持维度上,初三和初一,初二,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差异显著,其他各个年级差异不显著。本研究中,寻求社会支持是指人们寻找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初三年级得分最高,并且在寻求社会支持得分上和高一,高二,高三,初一,初二五个年级差异显著,并且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在寻求社会支持得分上从初一年级到初三年级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分数是升高的,但从高一到高三分数是逐渐下降的趋势,并且初三在寻求社会支持总分上分数是最高的。表21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上(积极的合理化解释)的得分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FP高一5214213317002000高二6514753505002000高三6215153315002000初一7114324745004200初二47147426610002000初三561564361500200012240297总数35314803665004200由表21可知,P值0297005,所以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上(积极的合理化解释)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没有有显著性的。多重比较LSD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积极的合理化解释上,初三和初一,高一年级差异显著,其他各个年级差异不显著。表22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上(忍耐)的得分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FP高一5210192454001500高二6510222624001500高三629892764001600初一719792345001600初二4710742905001600初三561139280400160030520010总数35310332684001600由表22可知,P值0010005,所以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忍耐)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是有显著性的。多重比较LSD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忍耐)维度上,初三和高一,高二,高三,初一四个年级差异显著,其他各个年级差异不显著。以高中和初中做比较,在应对方式(忍耐维度上初中得分是要高于高中的,并且可以看出在忍耐得分上初一到初三随着年级的增长分数也逐步升高,但是从高一到高三年级却是逐步下降的分数,整体上看,初三年级得分是最高的。表23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上(逃避)的得分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FP高一528692514001500高二658852754001500高三628532734001500初一708102534001400初二478382864001600初三56980330400160026200024总数3528712814001600由表23可知,P值0024005,所以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逃避)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是有显著性的。多重比较LSD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逃避)维度上,初三和高一,高三,初一,初二四个年级差异显著,高二和任何年级差异不显著,其他各个年级差异不显著。在逃避得分上初一至初三年级是随着年级增长分数升高的,而高一至高三却下降的趋势,并且初三年级分数最高,说明初三年级比较墨守成规,而初三和高二年级在逃避得分上差异不显著,说明高二年级逃避得分也是比较高的。表24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上(发泄情绪)的得分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FP高一529292674001600高二659742834001600高三629602884001600初一718623754003000初二478742924001600初三561059329400160031680008总数3539423154003000由表24可知,P值0008005,所以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发泄情绪)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是有显著性的。多重比较LSD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发泄情绪总分维度上,初三和高一,初一,初二这三个年级差异显著,高二和初一差异显著,初二和高二,高三差异显著,其他各个年级差异不显著。我们可知初一年级到高三年级,发泄情绪分是逐步升高后却又下降的趋势,并且初三的分数是最高的。初三和高一,初一,初二这三个年级在发泄情绪得分上差异显著。表25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上(幻想或否认)的得分方差分析N均值标准差极小值极大值FP高一5211793705002000高二6511353465002000高三6211063145001800初一7110683615002000初二4711173595002000初三561254423500200019330088总数35311393655002000由表25可知,P值0088005,所以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上(幻想或否认)维度上的方差分析没有有显著性的。多重比较LSD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在应对方式幻想或否认上,初三和初一,高三年级差异显著,其他各个年级差异不显著。336中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