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加热器设计说明书_第1页
柴油加热器设计说明书_第2页
柴油加热器设计说明书_第3页
柴油加热器设计说明书_第4页
柴油加热器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油加热器设计说明书设计者班级过控114班组长何成员李张崔杨日期2013年8月20日指导教师设计成绩目录一设计说明二概述三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的确定1定性温度的确定2流体有关物性四确定设计方案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五估算传热面积1传热器的热负荷2平均传热温差3传热面积估算六工程结构尺寸1管径和管内流速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和壳程数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5壳程内径6折流板7其他附件8接管七换热器核算1热流量核算(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2)管程表面传热系数(3)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4)传热系数K(5)传热面积裕度2壁温核算3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1)管程流动阻力(2)壳程流动阻力八换热器主要工艺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表九设备参考数计算1壳体(1)壳体内经(2)壳体壁厚(3)壳体质量2管板(1)管板参数(2)管板与壳体的连接(3)管子在管板上的固定方式3拉杆4分程隔板5折流板6封头及管箱(1)封头(2)管箱(3)管箱法兰及筒体法兰7接管及其法兰8排气排液口9浮头10支座设计(1)支座的设计选型十设计计算结果汇总表十一设计总结十二主要符号说明十三参考文献齐齐哈尔大学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级11班姓名何学号2011111设计题目原油加热器的设计2操作条件(1)处理量柴油处理量34000KG/H原油处理量44000KG/H(2)设备型式浮头式换热器(3)操作条件柴油进口温度175原油进口温度70出口温度110设计条件(1)两侧污垢热阻为00002M/W(2)管程两侧压降小于或等于03AT,壳程小于05AT(3)热损失53设计一台适宜浮头式换热器,完成生产任务。4画出装备图2概述及简介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在石油、化工、轻工、制药、能源等工业生产中,常常用作把低温流体加热或者把高温流体冷却,把液体汽化成蒸汽或者把蒸汽冷凝成液体。换热器既可是一种单元设备,如加热器、冷却器和凝汽器等;也可是某一工艺设备的组成部分,如氨合成塔内的换热器。换热器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单元设备,根据统计,热交换器的吨位约占整个工艺设备的20有的甚至高达30,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管壳式管壳式换热器是一个量大而品种繁多的产品,迫切需要新的耐磨损、耐腐蚀、高强度材料。我国在发展不锈钢铜合金复合材料、铝镁合金及碳化硅等非金属材料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尤以钛材发展较快。钛对海水、氯碱、醋酸等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如再强化传热,效果将更好,一些制造单位已较好的掌握了钛材的加工制造技术。浮头换热器的浮头部分结构,按不同的要求可设计成各种形式,除必须考虑管束能在设备内自由移动外,还必须考虑到浮头部分的检修、安装和清洗的方便。在设计时必须考虑浮头管板的外径DO。该外径应小于壳体内径DI,一般推荐浮头管板与壳体内壁的间隙B135MM。这样,当浮头出的钩圈拆除后,即可将管束从壳体内抽出。以便于进行检修、清洗。浮头盖在管束装入后才能进行装配,所以在设计中应考虑保证浮头盖在装配时的必要空间。钩圈对保证浮头端的密封、防止介质间的串漏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幞头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长期以来使用经验的积累,钩圈的结构形式也得到了不段的改进和完善。钩圈一般都为对开式结构,要求密封可靠,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造和拆装方便。浮头式换热器以其高度的可靠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尽管受到不断涌现的新型换热器的挑战,但反过来也不断促进了自身的发展。故迄今为止在各种换热器中扔占主导地位。优缺点优点(1)管束可以抽出,以方便清洗管、壳程;(2)介质间温差不受限制;(3)可在高温、高压下工作,一般温度小于等于450度,压力小于等于64兆帕;(4)可用于结垢比较严重的场合;(5)可用于管程易腐蚀场合。三、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31设计条件由设计任务书可得设计条件如下表类型体积流量(标准KG/H)进口温度()出口温度()柴油(管内)34000175原油(管外)440007011032确定主要物性数据QYQCWYCPYT1T2WCCPCT1T24400022(11070)34000248(175T2)095柴油出口温度参数T212667127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管程柴油的定性温度为157T壳程原油的定性温度为902T322流体有关物性数据根据由上面两个定性温度数据,查阅参考书可得原油和柴油的物理性质原油在90,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物性密度I(KG/M3)比热容CPIKJ/KG粘度I(PAS)导热系数0(WM11)原油81522301030128柴油在151的物性数据如下物性密度O(KG/M3)比热容CPOKJ/KG粘度O(PAS)导热系数I(WM11)柴油7152480641030133四、确定设计方案4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由于温差较大和要便于清洗壳程污垢,对于油品换热器,以采用FE系列的浮头式列管换热器为宜。采用折流挡板,可使作为被冷却的原油易形成湍流,可以提高对流表面传热系数,提高传热效率。柴油温度高,走管程课减少热损失,原油黏度较大,走壳程在较低的RE数时即可达到湍流,有利于提高其传热膜系数。五、估算传热面积51热流量Q406106KJ/H113106W52平均传热温差61MT211TTT53传热面积由于管程气体压力较高,故可选较大的总传热系数。初步设定设KI250WM21。根据传热传质过程设备设计P14,公式12,则估算的传热面积为M2174625013TMIKQA估六工程结构尺寸61管径和管内流速选用2525MM的传热管碳钢管8631密度7850KG/M;由化工原理及设备课程设计主编(李芳)P4表11得管壳式换热器中常用的流速范围的数据,粘性液体流速为(0512M/S)可设流速U1M/S,用U计算传热膜系数,然后进行校核。6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根420710278536/342IISUDVN按单程管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M542013SINSL按单管程设计,传热管过长,宜采用多管程结构。现取传热管长L7M,则该换热器管程数为NPL/L225/74(管程)传热管总根数N424168(根)。单根传热管质量7850731400225000259705KG0MLD钢6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依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主编(柴诚敬)P61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R127012521TTP03811T依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主编(柴诚敬)P53,表查得,09TTMTM61092549T由于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大于08,同时壳程流体流量较大,故取单壳程合适。64传热管的排列和分程方法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内均按正四边形排列,其优点为管板强度高,流体走短路的机会少,且管外流体扰动较大,因而对流传热系数较高,相同的壳程内可排列更多的管子。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主编(任晓光)P20,管间距,取管间距T125D125X2532MM。P22ST/2632/2622MM取各程相邻管的管心距为44MM。65壳体内径采用多管程结构,取管板利用率07,由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主编(任晓光)P33,得壳体内径为D105T10532520MM,/N70/168查阅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P33热交换器标准尺寸,取D600MM。66折流板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H025600150MM,故可取H150MM。上书P34取折流板间距B06D,则B06600360MM。取板间距H150MM,则折流板数NB11184419块折流板间距传热管长3607折流板圆缺面水平装配。67其他附件由化工设备机械基础P215710知选择直径为10MM的拉杆4根。68接管(1)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液体流速U105M/S,0195M5014386/411UVD圆整后取管内直径为200MM2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液体流速U21M/S,1290143756/0422MUVD圆整后取管内直径为150MM七换热器核算71热量核算711壳程表面流传热系数对于圆缺形折流板,可采用克恩公式。由化工原理课程设计P57得O1403/150PRRE36WOOD其中粘度校正为095140WO当量直径,管子为四边形角形排列时,依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72,公式322得DE002M24T23OD壳程流通截面积SOBD103606(1)004725M2TDO0253壳程冷却水的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UO03173M/SV0473586/REO1723996ED312普朗特准数PR5156OPC28033因此,壳程水的传热膜系数HO为O490974W/M295014702136350712管程表面流传热系数由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课程设计P57得I0023RE08PR04ID其中管程流通截面积SM2I7850ND4P2IN0138462管程空气的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UI100159M/SISV0136/RE2237927ID347592普兰特准数PR1193IPC130683因此,管程空气的传热膜系数I为I0023223792708119304124491W/M2023713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柴油侧热阻RSO00002M2W1原油侧热阻RSI00002M2W1碳钢的导热系数50WM11714总传热系数KI因此,依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主编(马江权)P67公式注(B为管厚D为管内M外平均壁厚)KOMOSOISIOD1DR025974012052097124527681086W/M2解得2768W/M2OK715传热面积裕度依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75,公式335QISITM得KSIQI/TM7435M2IK90618273该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SPSP3140025716892316M2TOLND依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24210IPSH3749272壁温核算因管壁很薄,且管壁热阻很小,故管壁温度可按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主编(杨长龙)P74计算。由于传热管内侧污垢热阻较大,会使传热管壁温升高,降低了壳体和传热管壁温之差。但在操作早期,污垢热阻较小,壳体和传热管间壁温差可能较大。计算中,应按最不利的操作条件考虑。因此,取两侧污垢热阻为零计算传热管壁温。于是有I0/1MWTTT式中,液体的平均温度TM和气体的平均温度TM分别按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77,公式344、345计算TM041750612714608TM0470061109449097W/M20124490W/M2I传热管平均壁温129141390124790/86/146T壳体壁温,可近似取为壳程流体的平均温度,即T14608壳体壁温和传热管壁温之差为T1460812914169373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压降731管程流体压降由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主编(马江权)P67(F14N1N4)PST21INP)(TSPPAUDI1LP6937521075032PA912R总压降PI(P1P2)FTNSNP(376569107591)1414271129703AT(符合设计要求)其中,FT为结垢校正系数,取14;NS为串联壳程数,取1;NP为管程数,取4。732壳程流动阻力由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主编(马江权)P67流体横过管束的压降ST21IFP)(1OBCOUNFP其中F04FO50172302280584642156891050TCNB19UO0373M/SP041542246219181503732/26993903PA1NB(35)2D22OU19(35)81503732/23231618PA60152总压降PO()FSNS1P2(69939033231618)115111759351PA03AT其中,FS为壳程压强降的校正系数,对于液体取115;NS为串联的壳程数,取1八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表参数管程壳程流量,KG/H3400044000物操作温度,175/12770/110定性温度,15190流体密度,KG/M3715815定压比热容,KJ/KGK24822黏度,PAS31064310传热系数,W/(M2)01330128性普朗特数11935156形式浮头式台数1壳体内径,MM600壳程数1管径,MM52管心距,MM32管长,MM7000管子排列正方形管数目,根168折流板数19传热面积,2M92316折流板间距,MM360设备结构参数管程数4材质碳钢主要计算结果管程壳程流速,M/S10020313表面传热系数,W/(M2)1244907349097污垢系数,M2K/W0000200002阻力降,PA27112971175935热流量,W1130000传热温差,K549传热系数,W/(M2)27681裕度2416九、设备参数计算91壳体911壳内直径根据前面的工艺计算,本次设计采用的换热器壳体内径DI600MM。查阅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主编(任晓光)P25253知的无缝钢管制作筒体时容器的公称直径,本次采用公称直径为DN6000MM10MM的壳体,则DO620MM,DI600MM。912壳体壁厚圆整后取10MM913壳体质量壳体长度7M质量78507314(0620206002)/4105251KG。92管板由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主编任晓光P29表210921管板参数浮头式换热器固定动管板管程数净重KGF工程直径(MM)工程压力(KGF/C)AMMBMMCMMBMMMXL二管程四管程二管程四管程6001664759659632M162020018855563浮头式换热器浮动管板由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主编任晓光P31表管程数净重KGF工程直径(MM)工程压力(KGF/C)AMMBMMCMMBMMMXL二管程四管程二管程四管程6001659056256232M1620200188426441922管板与壳体的连接管板夹于壳体法兰和顶盖法兰之间,923管子在管板上的固定方式采用焊接法在管板上固定管子。根据换热器设计手册P172,表1620,管子伸出长度约为5MM。93拉杆本换热器壳体内径为600MM,查阅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135,表47和表48得拉杆螺纹公称直径16MMND拉杆长L1700ML2700M前螺纹长LA20MM后螺纹长LB60MM拉杆数4根。94隔板隔板厚度选10MM95折流板前面已算出折流板数NB19块圆缺高度H150MM板间距B360MM查阅换热器设计手册P182,表1626和表1633,得折流板直径DA6003505MM596MM折流板厚度C5MM。折流板的管孔,按GB151规定I级换热器,管孔直径1904194MM折流板质量M19000041878506235KG96封头及管箱961封头查阅材料与零部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328,本换热器采用椭圆型封头JB115473一个,材料采用高合金钢,公称直径DG600MM(以内径为公称直径),曲面高度H1150MM,直边高度H240MM,厚度10MM,重量377KG。焊接于管箱。962管箱管箱所用材料和壳体材料相同用A3F963容器法兰查阅材料与零部件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材料16MRN选用甲型平焊法兰公程直径MM公程压力KGF/CD0D1D2D3B螺栓规格数量6001674070066565536M2028一个法兰焊接在管箱,再与前管板连接;另一个法兰焊接在筒体,与后管板连接。97接管及其法兰由前面的计算可知壳程进口接管直径选取200MM管程进口接管直径选取为150MM查表材料与零部件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P376表接管质量31402000401578502957KG910支座设计9101支座的设计选型查材料与零部件(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627,A02714M,支座间距700025214004190MM。十、设计计算结果汇总表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及结构设计的主要结果和主要尺寸汇总于下表工艺参数管程壳程质量流量/KG/H3400044000进/出口温度/175/127110/70定性温度/15190物性参密度/KG/M3715815DGD0D1D2DBF螺栓规格数量15028024021223283M20820031029527023283M2012公程直径MM每个支座负荷TB1LBLK1BM重量KG6003681805501202603690220263定压比热熔/KJ/KGK24822粘度/PAS06410330103数热导率/W/MK01330128流速/M/S10015903173污垢热阻/M2K/W000002000002阻力(压降)/MPA27112971175935对流传热系数/W/M2K1244907349097总传热系数/W/M2K2768108平均传热温差/549热流量/W1130000工艺主要计算结果传热面积裕度/2416程数41推荐使用材料碳钢碳钢换热器型式浮头管板式台数1壳体内径/MM600传热面积/M292316管径/MM2525折流板型式上下管数/根168折流板数/个19设备结构设计管长/MM7000折流板间距/MM360管子排列方式正方形切口高度/MM150管间距/MM32封头1个DO600封头法兰DH600MM隔板B10MM拉杆4根D16MM支座JB116781A型容器法兰(非标准)DO600MM管箱法兰DH740MM定距管252管板壳程接管150壳程接管法兰DH280MM管程接管200管程接管法兰DH310MM备注十一、设计总结此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是“柴油原油加器设计”,尽管刚刚开始的时候一脸的茫然,不知道从何下手,因为毕竟是第一次做,所以不免有一点紧张与不安,但是正是这种紧张的压力下,才使得我决心去图书馆查阅,终于一点点的学习下找到了点思路,经过不懈的努力从什么都不懂都有点精进真的是不容易,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又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还有一些以前模糊的化工知识都也清楚了真的是受益匪浅啊。数据计算这是设计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数据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各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极大的耐心。从拿到原始设计数据到确定最终参数,持续了将近一个星期确定需要求的参数,查资料找公式、标准值等,一步一步进行计算。一、查资料二、这是特别关键的一步,因为这是我们初次接触到这么庄重的设计,所以不免有点思路混乱,最初的思路都来自书本,但是等到了图书馆去看着茫茫书犯愁,不知道该借那个,那个有用,所以只好耐着心思慢慢看,最终确定了什么有用什么没用四AUTOCAD绘图看到这个很专业的软件也仅仅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在大一学习的时候不是很专业,等到这次画图的时候却发现有好多东西都不怎么会,所以只能边看书边画图,尽管这样画起来特别辛苦,但经过这次的课程实践,过去不懂得CAD这次也学得才不多了,大一学工程制图时有接触到这个软件,陌生是因为正真会用或用得好的同学是凤毛麟角。但是,没有压力哪来动力,在下定决心之后,马上借来几本AUTOCAD学习的资料,重温各种操作工具及技巧等。在准备了两天天之后才开始正式画图,不断修改,差漏补缺,知道最后完成整个设计图。三、完成设计说明书这次课程设计完成之后最大的感受与收获就是,就是当我们遇到不懂的东西的时候只要不放弃,虚心学习,总有懂的时候,还有就是,在一项重大的工作上面,团队合作是特别重要的,尽管这次做的不是特别好,但相信我下次会做的更好的在一个组织或部门之中,团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所以怎样加强与别人的合作呢在一个组织之中,很多时候,合作的成员不是我们能选择得了的,所以,很可能出现组内成员各方面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如果作为一个领导者,此时就需要很好的凝聚能力,能够把大多数组员各方面的特性凝聚起来,同时也要求领导者要有很好地与不同的人相处与沟通的能力。如果领导者在开始时没有以身作则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就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例如,在一个集体中如果成员之间缺少最基本的信任,那么成员总是想要在同伴面前保护自己,他们就不可能彼此争论,所谓的明哲保身的做法,只要是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事情便高高挂起,即不愿对彼此负责,那么,还有谁会对集体的发展负责这样的团队,其发展是令人担忧的。所以,要加强与他人的合作,首先就必须保证集体成员是忠诚的,有责任心的,有意志力的,而且,还要有着对于自身团队的荣誉感,使命感。领导者必须信任团队的所有成员,彼此之间要开诚布公,互相交心,做到心心相印,毫无保留;要与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紧密合作,直到整个团体都能紧密合作为止;分析每一个成员完成工作的动机,研究他们的迫切需要,针对他们的动机和需要,集思广议,多听听别人的建议,不要一意孤行,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同时,领导者也要有领导者的风范,工作上对成员严格要求,在生活上也要关心成员,做好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使整个团队像一台机器一样,有条不紊地和谐运转。,十二、主要符号说明原油的定性温度T柴油定性温度T原油密度O柴油密度I原油定压比热容CPY柴油定压比热容CPC原油导热系数O柴油导热系数I原油黏度O柴油黏度I原油热流量WO柴油流量IW热负荷QO平均传热温差MT总传热系数K管程雷诺数ER温差校正系数T管程、壳程传热系数IO初算初始传热面积A估传热管数SN初算实际传热面积A管程数P壳体内径D横过中心线管数C折流板间距B管心距T折流板数NB接管内径1D2管程压力降IP当量直径E壳程压力降O面积裕度H十三、参考文献【1】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天京大学出版社【2】刁玉玮王立业喻健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3】任晓光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4】杨长龙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5】材料与零部件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6】化工原理上李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7】陈锦昌计算机工程制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齐齐哈尔大学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级114班姓名何琪学号20111120761设计题目原油加热器的设计2操作条件(1)处理量柴油处理量34000KG/H原油处理量44000KG/H(2)设备型式浮头式换热器(3)操作条件柴油进口温度175原油进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