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静载荷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桩基静载荷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桩基静载荷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桩基静载荷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桩基静载荷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桩基静载荷检测作业指导书桩基静载荷检测作业指导书(第1版)编写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批准人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持有人生效日期受控状态总页数(包括此页)发放编号桩基静载荷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号第1版编写审核批准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修改记录修改页码修改内容修改人批准人生效日期桩基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试验项目1)桩基承受外部荷载时的变形情况;2)桩基的允许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3)计算划分桩身摩阻力和桩端阻力;4)实测桩身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对研究性试验);5)分析判断桩身质量。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1调查研究与方案制定111通过甲方或设计人员了解试桩的基本情况(如长度、砼强度等级、施工时间、施工方式等),了解试桩处工程地质情况,及桩的预估极限承载力值。112在充分征求设计人员及甲方对试桩的试验要求和进度要求后,制定出比较祥细的试桩方案(含锚桩布置、桩头处理、承台制作等)。12试验准备121试验前应将试验所用的千斤顶,油泵调试好,将所用的荷载传感器、应变仪等试验仪器在标准压力机下经过严格率定,并认真填写率定记录表。122在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的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其不遭损伤,以保证现场试验数据的准确无误。123现场吊装安置加载设备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设备的安放位置正确和人员设备的安全。124反力架的安装和焊接要牢固可靠,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反力装置不能进行正式试验加载工作。13试验仪器仪表的安装调试131试验现场必须搭起能防雨、遮阳的临时帐篷或设施,以保护仪器设备。132试验用的应变仪、高压油泵等仪器设备应按照就近、方便、安全的原则安放,应变仪等精密仪器必须安放在工作桌(台)上。133试验现场所接电源必须符合临时架设电源线路的要求,禁止乱拉乱扯电源、电线、防止漏电,触电等事故发生。134百分表的安装调试符合静载试验要求,百分表应安装固定在支承于相对不动基础上的基准梁上,百分表的安装应使表轴线平行于被测位移的方向,不得倾斜。135荷载传感器与电阻应变仪接通后应进行调试,检查其工作状态和性能,调试完毕后应记下所用仪器仪表的型号规格及其初始读数值。二、试验21在前述试验准备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正式试验。22桩基试验的加卸程序和桩顶沉降测读时间间隔严格遵守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和相应试验规程。23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记录现场天气变化情况及其对基准梁的影响,并将其在测量数据中消除。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试验现场负责人反映,并同甲方和设计人员及时协商处理。一单桩垂直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桩和以各种形式成孔的混凝土灌注桩的单桩垂直静载试验。第102条单桩静载试验方案的制定,要考虑桩的类型、试验方法、反力形式等多方面因素,做到先进、经济、合理,试验结果准确、可靠。第103条单桩垂直静载试验加载方法主要有1慢速维持荷载法;2多循环加、卸载法;3快速维持荷载法。第104条根据现行规范(JGJ1062003J2562003、DBJ0220292)规定,混凝土桩基一般应进行桩的垂直静载试验,以确定其垂直承载力,对某些情况还必须进行桩的水平及上拔静载试验。第二章试验准备第201条试验加载装置的选择试桩所承受的荷载一般由油压千斤顶加载系统施加。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及试桩的预估极限加载量大小来决定,一般可采用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堆重平台反力装置及锚桩加堆重反力装置三种形式。(见图1)1、锚桩横梁反力装置锚桩数、锚桩尺寸、锚筋以及横梁的承载力设计均应满足1214倍的试桩预估极限加载量。锚桩的抗拔承载力由有关规范计算确定,锚桩数量可为2根、4根、6根。当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应不少于4根,并应在试验过程中对锚桩上拔量进行监测。锚桩与反力横梁间用锚拉钢筋联结,钢筋焊接搭接长度;单面施焊时不小于10D,采用双面施焊时不小于5D(D为钢筋直径)。2、堆重平台反力装置配置荷载量不得少于试桩预估极限加载量的1215倍,配置荷载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放置于平台上。也可将上述两种反力装置联合使用,形成锚桩堆重平台联合反力装置。图11单桩竖向静载试验装置图图12单桩竖向静载试验装置图第202条试桩制作要求1、试桩顶部一般应予以加强可在桩顶配置F6加密钢筋网23层,桩身钢筋应伸入桩头,或以薄钢板圆筒做成加强箍与桩顶混凝土浇注成一体,用高标号砂浆将桩顶抹平。2、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一致,为缩短试桩养护时间,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适当提高,或掺入早强剂。第203条试桩用千斤顶1、千斤顶应平放于试桩中心,当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千斤顶施加荷载时,宜选择相同型号、相同类型的千斤顶,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使千斤顶的合力通过试桩中心线。2、千斤顶的检查千斤顶加载系统主要包括千斤顶、高压油泵及油路三个部分,试桩前宜对加载系统进行检查。检查目的在于检查千斤顶、油泵工作是否正常,油路有无漏油。第204条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1、施加于桩顶的荷载宜用放置于千斤顶上的压力环,或应变式压力传感直接测定。也可采用安装在千斤顶油压系统上的压力表测定油压并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值的方法。2、试桩沉降一般采用百分表测量。试验时应在桩的2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置4个百分表,小直径桩也可安置2个或3个百分表,固定和支承百分表的夹具和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气温的影响而变形,同时应避免振动、雨水、阳光照射等。第205条温度对沉降测量的影响,主要由于温度变化会使基准粱产生变形,为消除这种影响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1、基准梁宜采用刚度较大的型钢制做,且必须简支在基准桩上;2、用一百分表支在基准梁跨中附近某一相对不动体上,对基准梁的变形进行监测,以便对桩顶沉降测量值进行修正;3、利用围护物将试桩场地围护起来,防止基准梁受阳光直射及减小温差。第206条试桩、锚桩(堆重平台支墩)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要求见下表反力系统试桩与锚桩(或堆重平台支墩边缘)试桩与基准桩基准桩与锚桩(堆重平台支墩边缘)锚桩横梁反力装置4D且20M4D且20M4D且20M准重平台反力装置20M20M20M注D试桩或锚桩设计直径,取其较大者(如试桩或锚桩为扩底桩时,试桩与锚桩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2位扩大端直径)。第三章试验第301条从试桩入土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预制桩,砂性土中为14天,对粉土或粘性土,应视土的强度恢复而定,一般不少于28天,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不得少于28天;对灌注桩,其桩身砼强度应达到设计等级。第302条试验加载方式1、慢速维持荷载法逐渐加载,每级荷载下的桩顶沉降达到相对稳定后再加下一级荷载,直到满足试验加载终止条件,然后逐级卸载至零。2、多循环加、卸载法每级荷载下的桩顶沉降达到相对稳定后,再卸荷至零。然后进行下一循环,直至满足试验加载终止条件。3、快速维持荷载法每级荷载维持一小时后,再施加下一荷载,直到满足试验加载终止条件,然后分级卸载至零。第303条要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试验,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加载、卸载和沉降观测。1、加载分级每级加载量为试桩预计最大试验荷载的1/101/12,逐渐加载,第一级则可取两倍加载量进行加载。2、测读桩顶沉降量的间隔时间每级加载后,隔5MIN,10MIN,15MIN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测读一次,累计一小时后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3、沉降相对稳定标准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桩顶的沉降量在每小时内不大于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4、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小时尚未达到相对稳定。(3)达到设计要求最大加载量且沉降达到稳定,或已达桩身材料的极限强度,以及试桩桩顶出现明显的破损现象。(4)试桩桩顶总沉降量超过10CM时,若桩长大于40M,则控制的总沉降量可按桩长每增加10M相应增加1CM。(5)已达到锚桩最大抗拔力或压重平台的最大重量时。5、卸载时桩顶沉降观测规定慢速法每级卸载值为每级加载值的2倍,每卸一级荷载后隔15分钟测读一次,读两次后,隔半小时再读一次,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隔34小时再读一次;快速法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5分钟,观测时间为5,15分钟;卸载至零后测读两小时,测读时间为5,15,30,60,90,120分钟。第四章试验资料的整理第401条在现场进行试验的同时,应对试验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绘制荷载沉降(QS)曲线图,以便及时发现试验中所出现的问题。第402条将单桩垂直静载试验概况整理成表格形式,并应对成桩和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作补充说明。第403条作好单桩垂直静载试验的数据记录,试验数据应准确、清晰,不得随意涂改。第404条绘制有关试验成果曲线,以确定单桩的极限承载力,一般需绘制QS。SLGT,SLGQ曲线,以及其它辅助分析所需的曲线。第405条当进行桩身应力、应变和桩端阻力测定时,应整理出有关数据的记录表和绘制桩身轴力分布图、摩阻力分布图、桩端阻力与荷载关系等曲线。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记录表试桩号表C1荷载KN观测时间日/月时分间隔时间MIN读数沉降MM备注表1表2表3表4平均本次累计试验记录复核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汇总表试桩号表C2序号荷载KN历时MIN沉降MM备注本级累计本级累计试验记录复核第406条划分桩侧总摩阻力和桩端阻力极限值,并由此求出桩侧平均极限摩阻力(当进行分层试验时,应求出各层土的极限摩阻力,然后再取平均值确定桩侧平均摩阻力)。第五章单桩垂直抗压承载力的判定第501条可根据下列方法确定极限承载力1、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曲折的前一级荷载值为极限承载力。2、取QS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第二拐点)所对应的荷载值为极限承载力。3、取SLGQ曲线出现陡降直线段的起始点所对应的荷载值为极限承载力。4、根据沉降控制确定极限承载力。5、根据其它方法确定极限承载力。二单桩抗拔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第一章总则第11条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砼预制桩和以各种形式成孔的砼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第12条试验前首先应对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及试桩的设计内容有较详细的了解,并认真制定试验方案,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第13条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加载方法主要有1慢速维持荷载法;2快速循环加卸载法。第14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桩的竖向抗拔静载试验1经常承受上拔力的桩基础;2以承受风荷载为主的铁塔,高耸构筑物的桩基础。第二章试验准备第21试验加载装置的选择现场试验中试桩所需上拔荷载一般由油压千斤顶加载系统施加,千斤顶加载所需反力装置可采用横梁承压台反力装置。(见图3)第22条试验中上拔荷载量值的控制,宜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或应力环。桩的上拔量由百分表测量。第23条设备、仪表的安装1千斤顶安装千斤顶应放置在试桩中心轴线的垂直延长线上,并尽量使其合力与试桩中心垂直线重合。2在试桩桩面两个正交直径方向上对称安置4个百分表。固定和支承百分表的夹具和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具体措施详见单桩垂直静载试验规程第25条)。图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装置图第25条试桩、承重台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的规定,见下表反力系统试桩与锚桩(或堆重平台支墩边缘)试桩与基准桩基准桩与锚桩(堆重平台支墩边缘)锚桩横梁反力装置4D且20M4D且20M4D且20M压重平台反力装置20M20M20M注D为试桩设计直径第26条在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桩的抗拔试验。试桩预留钢筋与拔力筋焊接搭接长度双面焊时不小于5D,单面焊时不小于10D(D为受力筋直径)。第三章试验第31条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确定桩身强度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土类不应少于10天;对于粉土或粘性土,不应少于15天;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不得少于25天。第32条试验加载方式1、慢速维持荷载法逐渐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直至试桩破坏,然后逐渐卸载到零。当考虑结合实际工程桩的荷载特征时,也可采用多循环加卸载法(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卸载到零)。2慢速维持荷载法按下列规定进行加、卸载和竖向变形观测;3加载分级每级加载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101/15。4变形观测每级加载后间隔5、10、15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测读一次,累计1H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每次测读值记入试验记录表(见表C3),并记录桩身外露部分裂缝开展情况。5变形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变形值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由15H内连续三次观测值计算),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6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桩顶荷载为桩受拉钢筋总极限承载力的09倍时;、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变形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的5倍;、累计上拔量超过100MM。第四章资料整理及承载力判定第41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分析报告的资料整理内容1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概况整理成表格形式,并对成桩的试验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补充说明;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记录表(宜按表C1);1单桩竖抗拔静载试验变形汇总表(宜按表C2);2绘制单桩竖向抗拔试验荷载变形(U)曲线图;3当进行桩身应力、应变试验时,应整理出有关数据的记录表及绘制桩身应力变化、桩侧阻力与荷载变形等关系曲线。第42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判定;1对于陡变形U曲线,取陡升起始点荷载为极限荷载;2对于缓变形U曲线,根据上拔量和LGT曲线变化综合判定,即取LGT曲线尾部显著弯曲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图3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装置图三原状土及用各种方法加固后的地基土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试验试验项目1)原状岩土地基在外荷作用下的变形情况2)复合地基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3)整个试验场地地基土的允许承载能力评价4)各种地基处理后的场地土综合评价试验试验方法1)多桩大荷载板方式2)单桩复合地基的中荷载板方式3)单桩、单土试验的小荷载板方式4)02505M2荷载板方式(适用于原状土及经强夯等手段加固处理后的地基土)1静载试验应依据上海市标准(DBJ084094)、国家标准(GBJ789)及建筑物地基处理技术规程进行;2试验前的准备工作21试验对象的调查了解211了解试验场地土的工程地质情况、加固后要求达到的承载力值,加固施工时间、施工方式和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并将地质报告存档一份。212与甲方、设计人员协商试验点位置布局和确定试验点数量,了解设计人员对试验提出的要求、意见。22试验准备同桩基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略23试验仪器仪表的安装调试同桩基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略3试验同桩基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略四单桩水平静载作业指导书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灌注桩或预制桩的水平静载试验。第102条试验前应首先对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及试桩的设计内容有较详细的了解,并认真制定试验方案,做好试桩前的准备工作。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测数据准确、可靠,确保试验质量。第103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桩的水平静载试验1经常承受较大水平力的桩基。2抗震设防为七度和七度以上的重要的、有纪念性的建筑、高大建筑(八层以上的高层房屋、高度30米以上的工业厂房和高耸构筑物)和建筑群。3抗震设防为七度和七度以上的,对基础水平位移有特殊限制的建筑。第104条试验目的采用接近于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的水平承载力和地基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第二章试验准备第201条试验所需的水平荷载由千斤顶施加,利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或压力环控制荷载量大小,不宜用油压表控制。试验前应对千斤顶、压力传感器或压力环进行标定。第202条采用千斤顶施加水平力,水平力作用线应通过地面标高处(地面标高与实际工程桩基承台底面标高一致),在千斤顶作用力能水平通过桩身轴线。第203条桩的水平位移宜采用大量程百分表测量,每一试桩在力的作用水平面上和在该平面以上50厘米左右各安装一只或二只百分表,下表测量桩身在地面处的水平位移,上表测量桩顶水平位移,根据两表位移差距离的比值,求得地面以上桩身的转角。如果桩身露出地面较短,可只在力的作用水平面上安装百分表测量水平位移。第204条固定百分表的基准桩宜设置在试桩侧面与位移相反的方向,与试桩的净距离不小于一倍的试桩直径。第205条试验中所需反力可通过反力桩或坑壁来实现。第三章试验第301条模拟水平地震惯性力的周期性,于桩顶地坪处施加一有效静态水平力,一般采用单向多循环加卸载法,对于个别受长期水平荷载的桩基也可采用慢速连续加载法进行试验。第302条慢速连续加载的试验方法可以参考垂直静载试验法进行试验(包括加载等级、沉降稳定标准)。第303条多循环加卸载试验法,按下列规定进行加卸载和位移观测1荷载分级取预估水平极限承载力的1/101/15作为每级荷载的加载增量。根据桩径大小可适当考虑土层软硬,对于直径3001000MM的桩,每级荷载增量可取2525KN。2加载程序和位移观测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4分钟后测读水平位移,然后卸载至零,停2分钟测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一个加卸载循环,如此循环5次便完成一级荷载的试验加载和观测,加载时间应尽量缩短,测量位移的间隔时间应严格准确,试验不得中途停歇。第304条终止试验条件当桩身折断或水平位移超过3040毫米(软土取40毫米)时,可终止试验。第305条在试验中应采取措施避免和消除温度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具体措施详见单桩垂直静载试验规程第205条),同时也应避免阳光直射,雨水及振动等因素的影响。第306条单桩水平静荷试验记录表(按表E1)。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记录表表E1试桩号上下表距荷载KN观测时间日/月时分循环数加载卸载水平位移MM加载上下表读数差转角各注上表下表上表下表加载卸载试验记录复核第四章试验结果判定一试验资料整理第411条将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概况整理成表格形式,对成桩和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异常现象应作补充说明。第412条整理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记录表。第413条绘制有关试验成果曲线,一般应绘制1水平力时间位移(H0TX0)曲线。2水平力位移梯度(H0DX0/DH0)曲线。3水平力位移双对数(LGH0LGX0)。当测量桩身应力时,尚应绘制沿桩身分布和水平力最大弯矩截面钢筋应力(H0SG)等曲线。二单桩水平临界荷载及极限荷载的判定第421条取H0TX0曲线出现突变(相同荷载增量的条件下,出现比前一级明显增大的位移增量)点的前一级荷载为水平临界荷载。第422条取H0DX0/DH0曲线第一直线段的终点或LGH0LGX0曲线拐点所对应的荷载为水平临界荷载。第423条当有钢筋应力试验数据时,取H0SG第一突变点对应的荷载为水平临界荷载。第424条取H0TX0曲线明显陡降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第425条取H0DX0/DH0曲线第二直线段终点对应的荷载为极限荷载。第426条取桩身折断或钢筋应力达到流限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第427条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可根据试验结果按下列公式确定MHCRVX/XCR5/3/B0EI2/3式中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