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xx市老年公寓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山东xx市老年公寓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山东xx市老年公寓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山东xx市老年公寓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山东xx市老年公寓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建设单位113项目性质114项目建设地点115项目建设内容11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17项目效益318编制依据及范围4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621项目背景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第三章建设条件与场址选择1231项目区概况1232场址选择15第四章项目建设原则、宗旨1741项目建设的原则1742项目建设的宗旨17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1951建设规模和内容1952工程设计方案2053公用工程39第六章环境保护及安全、卫生4761设计依据4762环境影响分析476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064安全措施5065卫生措施50第七章项目管理和进度安排5171组织机构5172组织管理内容和责任5173劳动定员5274实施进度安排53第八章节能节水5481节能方案5482节水方案5883主要能耗指标59第九章老年公寓经营管理6091入住条件6092入住手续6093护理级别61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3101估算依据63102投资构成及估算参数6310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5第十一章工程招标方案66111招标依据及原则66112招标组织管理与方式67113招标基本情况表68114其它招标要求68第十二章效益分析69121经济效益69122社会效益71第十三章结论及建议72131结论72132建议72附表附图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名称区老年公寓(服务中心)项目12项目建设单位公司13项目性质新建14项目建设地点15项目建设内容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发展老年服务业,使市区广大老年人以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安享晚年。项目按照先进理念在市区新建一座能容纳700名老年人入住的现代化的老年公寓(服务中心)。公寓规划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院内建健身操场若干个,院内设计为园林式,集休闲、娱乐、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型养老服务设施,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公寓楼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六层,分两个档次,其中(1)一室一厅一厨一卫,200张床位;(2)一室一厨一卫,500张床位。房间内设施齐全,有卫生间,中央热水系统,空调,有线电视,生活设备齐全。2、食堂后勤区及浴池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三层,一次可容纳400人就餐。3、健身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二层,内设健身房、乒乓球室、棋牌室等,一次可满足300人健身、娱乐需求。4、学习楼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三层,一次满足300人需求。5、康复保健中心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二层,可满足100人康复需求,并配备必要的康复器械。6、办公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三层。7、值班室、配电房等辅助用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单层。配套道路、绿化、停车场、室外活动设施(门球场、钓鱼场、种植场等)、垃圾收集站等附属工程。8、公寓建立热线咨询电话,实行信息网络管理,建立老人健康档案,开展的综合服务项目有(1)老年康复保健;(2)健身中心;(3)老年康乐中心;(4)书报阅览室;(5)常见病、慢性病预防;(6)健康教育;(7)老年大学;(8)家庭护理;(9)信息、法律咨询。1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计划总投资560000万元,全部为建设投资,其中工程费用38305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35463万元,预备费41480万元。项目所需资金计划全部由由项目单位自筹。17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为市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适合老人活动的综合场所,满足了老年人对居住环境、活动设施、精神生活和康复保障等方面需要,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成后,可常年入住700名老人,设施齐全、管理完善、服务满意、环境优美的老年公寓。老年公寓多功能全开放,集福利、寄养、休闲于一体。通过完善养老和相关人服务的功能,提高社会化养老水平,推动老龄事业的快速发展,立足市区等周边地区老年人需求,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医”等创造平台,全面提高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为辖区内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需要,直接吸纳就业人数60名,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项目建成后,按每人1000元/月计算,年收入为84000万元;项目内部收益率591,净现值40939万元,总投资收益率579,投资回收期1297年(含建设期),盈亏平衡点3990。18编制依据及范围181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2、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3、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66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7、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鲁政办发2006115号);8、省20082020年人口老龄化状况与对策研究;9、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枣政办发200712号);10、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1、统计年鉴2009;12、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182研究范围1、通过对市场的分析研究以及对项目规划的研究,推荐项目的建设规模、方案,论证项目建设的合理性;2、根据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总图布置方案研究;3、对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进行研究;4、对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卫生与消防提出研究方案;5、对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测算各种效益指标和项目的抗风险能力;6、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议。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背景211国家政策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指出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步伐,重点解决老龄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把老龄事业推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体现城乡不同特点的城市和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立老年人管理与服务体系,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老龄事业的正常投入机制。健全老龄工作体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四大任务凸显规划总体目标1、继续建立健全老龄政策法规体系。中国已经先后出台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国老龄工作发展纲要、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政策法规。“十一五”期间应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大老龄政策研究力度,丰富完善老龄政策法规体系。2、不断健全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由于中国经济还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备,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规划特意提出要建立健全广泛覆盖、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相适应,与其他保障制度相衔接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这与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最终目的是要切实解决老年人“养”和“医”的问题。3、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努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符合广大老年人利益。4、努力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规划把发展老年文化教育事业摆在重要位置,强调要加强老龄事业基础建设,提出要努力增加资金投入,加强老年文化场所和设施建设。要在大中城市逐步建立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综合性老年活动中心,在县(市、区)建立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乡(镇)、街道设立老年活动站(点),基层村居开设老年活动室。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扶持社会组织或个人兴办老年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中心和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设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增加对老年福利事业的投入,兴办老年福利设施。同时要在政策上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实行社会事业社会办的方针,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老年人事业。212我国及省老龄人口现状截至2005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3075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达到10045亿人,占总人口的769。老龄化加速已成为我国人口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到20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78,年均增长537万人。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增长速度加快、数量增大、高龄化更加显著、农村老龄问题突出、城乡和地区之间老龄化程度差异扩大等特点。养老保障问题更加突出,劳动年龄人口对老年人赡养负担加重,社区照料服务需求迅速增加,解决老龄问题的社会压力显著加大,特别是我国第一次生育高峰的人口将陆续进入老年,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更趋多样化,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带来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省人口老龄化正进入快速增长期,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一是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截至2008年底,省老年人口总量133728万,老年人口数居全国第一,并以每年427速度增加,递增率是总人口增长率的84倍。据预测,2020年省老年人口将达2208万人,80岁以上老人将达362万人,老龄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将由1420上升到2233,老龄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二是人口红利期将提前结束。据预测,到2020年,省1659岁的劳动适龄人口,将由2008年的65391万人下降到60795万人。2027年,社会总抚养比将比全国提前5年达到50,省将由“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债期”,劳动力供给由富足转为稀缺,劳动力成本将逐步升高。三是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和生活照料负担加重,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社会养老。四是社会机构养老需求急剧增大。据预测,2013年前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约7411万人,是2008年省总养老床位29万张的256倍。五是医疗服务压力大增。据统计,全省目前患有老年病的老年人1085万人左右,有33万老年人基本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老年人口比重每增长1,医院床位数需要增加215万张,医生数量需要增加118万人,卫生费用需要增加224亿元。六是对就业及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计到2020年仅老年服务护理人员就需要64458万人,在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对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加大。由此可见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过快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产生了巨大的矛盾。213市老龄人口现状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2005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39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71;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6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476万人,占老年总人口的12,高龄化趋势比较明显。据预测,市已进入老年人口急剧增长期,老年人口将以每年3的速度递加,“十一五”末将达到近4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以上。大力提高社会、个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措施。加快老龄事业发展,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对于促进“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进,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不断下降,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加。当前,我国所面临的老龄化问题势必使传统的养老观念、养老模式发生深刻的改变,老年人对经济供养、康复保健、生活照料和精神文明等方面需求的日益增长,将直接导致养老设施的“有效需求”远远超过“有效供给”。目前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和“看病就医方便”。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近年来呈现出以下特点。在经济上要靠自己。子女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及本人所受压力的加大,子女在赡养老人方面的表现弱化,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就医看病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本着敬老爱老的精神,以爱心照顾老人,诚意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宁静、受敬重而温馨的乐园,是大部分老年人的心愿。1、老年服务机构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人一旦进入老年阶段,身体免疫功能和心理感觉特征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滞留在家的时间比以前有所增加,对家庭的依恋和亲情关爱,对社会和邻里的交往需求,对安定感的需求(怀旧心理)和安全感的需求更加强烈。而老年公寓具有的优点可以化解以上诉求。一是有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和保养;二是可为儿女减轻家庭负担,提高社会经济效率;三是解决老年人心理上的孤独感;四是服务专门化、系统化,使老年人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五是老人仍拥有自己的居所,有一种归属感。2、“四二一”的供养关系将有效刺激老年服务业市场需求的增长随着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经济持续走强,就业机会不断增加,作为“四二一”的供养关系中的中间代,因事业、家庭等压力过大,无法抽出时间照顾年老的父母,老年人得不到合理赡养的现象日益突出,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数量上升,有些迫不得已将父母送到一些公办或民营老年公寓看护。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必将给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不利影响。而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大力兴建养老服务基本设施,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住进养老服务机构,减轻中间代的压力。3、项目的建设是解决项目区老龄人口服务的社会需要近年来,市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得以巩固并有所发展,但是从总的情况来看,老年社会福利事业仍存在服务对象单一,服务项目简单的问题。因此,建设集“供养、休闲、娱乐、康复、保健”为一体的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建设条件与场址选择31项目区概况311地理位置市位于省南部,地跨东经1164811749,北纬34273519。东与临沂市平邑县、费县和苍山县接壤,南与江苏省铜山县、邳州市为邻,西、北两面分别与济宁市微山县和邹城市毗连。东西宽56公里,南北长96公里,总面积04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9。312区位交通市为省南大门。处于北京、上海两城市的中间位置,紧邻徐州市,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位置,是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的过渡带。市水陆空交通便利,有“黄金水道”之称的京杭大运河在南部穿过,毗邻青岛、日照、岚山、连云港等沿海港口。西靠京沪铁路,东临京沪高速公路,京福高速、206国道、京沪高速铁路纵贯南北,距济南、青岛、徐州三大机场分别需要25小时、35小时和不足40分钟的车程,交通航运网络四通八达。313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及地质、水文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属于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伏状。东北部为群山丘陵区,外围是海拔100米至150米的滕、薛、枣山前剥蚀平原。平原南,从峄城区东部边界至薛城东,为东西走向的带状丘陵地。再向南,为海拔在100米上下的山前剥蚀平原。西部濒湖地带及南部沿运河地区为海拔30至40米的沿湖洼地和交接洼地。最南部为一小片丘陵。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5个土类,80个土种。土壤总面积521387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959。河流属淮河流域南四湖运河水系。区内地表水系发育,除韩庄运河、伊家河为南四湖的泄洪河道外,其它主要河道均发源于东北部山区,并且多为老年性季节河道。全市境内共有河道25条,其中主要河道13条,分别是韩庄运河峄城大沙河、十字河、陶沟河、薛城大沙河、城河、漷河、北沙河、界河、伊家河、周营沙河、运北支流和新沟河。2、气温降水市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热同季。因爱黄海气候的影响,东风较多,但大陆海洋性气候不够典型。全区年日照平均为22264小时,以4、5月份日照时数最多,月平均可达2165小时。全区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略长于秋季,具有冷热持续较长的特点。历年平均温度145,全区降水较为充沛,年平均降水量8729毫米。其中,夏季占年降水量的64,秋季占167,冬季占41,春季占145。314资源条件土地资源市土地总面积45648千公顷。其中,农用地33597千公顷、占总面积的736;建设用地74千公顷、占总面积的162;未利用土地4635公顷、占总面积的102。矿产资源市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36种,即煤、铁、铜、铝、金、银、锶天青石、石膏、萤石、水泥原料灰岩等。现已开采利用16种,其中煤、石灰岩、石膏是优势矿产,天青石是全省唯一的矿产地。已探明煤矿区98处,总资源储量1978亿吨。探明铁矿资源储量48843万吨,探明铜矿矿石资源储量157万吨,探明铝土资源储量1645万吨,探明石膏资源储量48亿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地下水天然资源量696亿立方米/年,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量72亿立方米,地下水总补给模数158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十里泉、清凉泉、金沙泉、荆泉是比较大的地下水源地。自建国以来共建水库130座;岩马和马河两大水库,还能引蓄一部分客水供给本区;濒临南四湖之利,每年可引水16亿立方米。315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产业区是省政府以(90)鲁政函127号文件批准的省级区,以鲁政字2003245号文件批复了新的规划区域;区也是国家科委以(93)国科火字050号文件批准为重点联系的区,是鲁南科技工业发展聚集地,也是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下辖兴仁、兴城两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0万人。省政府以鲁政字(2003)245号文件又批准了41平方公里的新规划区,在规划区内建设泰国工业园、台韩工业园、大学产业园、高科技产业孵化园、民营经济园、外商投资区等重点园区,突出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IT产业、新材料及制造业,全面推进现代化生态型科技工业区建设。区从2003年重新创业以来,发展势头迅猛,企业和新上项目呈现出规模大、设施全、质量好、科技含量高等特点,技术产业优势、经济后发优势已经凸显。2009年实现技工贸收入336亿元,加上政府批准的区外园鲁南高科技化工园技工贸收入220亿元,共计556亿元。累计注册各类公司1100家,注册资本达497亿元,挂省牌公司超过157家,企业集团发展到20家,入区工业企业超过300家,其中规模企业发展到139家。32场址选择321场址选择原则老年公寓(服务中心)选址首要条件是要为老年人营造合适生活居住环境,要有恰到好处的地理位置,具有高质量的自然环境;另外,场址选择遵循如下原则(1)必须有方便的交通条件以满足老年人就医、探亲、出游等各方面的需要;(2)场址生态环境良好,为老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3)节约用地,不占良田,地形规整。(4)地势干燥,通风良好,便于排除雨水及生活污水。(5)水源可靠,水质良好,有可靠的电力供应。(6)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7)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322项目选址区老年公寓(服务中心)占地100亩,现选址位于区(祁连山路东侧、枣矿集团中心医院南侧、金牛岭公园北侧)。第四章项目建设原则、宗旨41项目建设的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发展老龄事业,并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老龄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把老龄事业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加老龄事业投入,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口增长相适应。把解决现实老龄问题和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长远准备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2、坚持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加快发展老年服务事业,同时继续鼓励和支持家庭养老,倡导个人的自我养老准备,走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障道路。3、坚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保障老年人生活的同时,注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重视老年人的价值,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引导老年人自立自强,积极向上。42项目建设的宗旨1、宗旨区老年公寓(服务中心)的宗旨是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承担政府职能,为辖区老人和社会各界提供颐养老人的理想场所,服务对象是孤寡重点优抚对象户、五保户、离退休职工和社会上一切缺乏照顾的老人,公寓可为入住老人提供膳食、住宿、康复保健、日常生活护理和文娱健身服务,建设亭、台、楼、阁、水榭、小桥、荷花池、鱼塘、假山等园林景观,使公寓区内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成为老人颐养天年的“幸福之家”。基本实现了服务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是老人们的修身养心调节性情,延年益寿,安度晚年的理想场所。2、市场定位首先价格要适当。其次,老年人住房有其特殊要求,一般应突出环境清净,采光好,进出方便,特别是要坚持无障碍原则。公寓楼内还应有各种生活服务、娱乐、康复保健设施等,有专门的服务和医务人员。满足以上特殊要求,就能够达到市场定位的标准,既能将其与其他住宅市场区分开来,又能与开发同类市场的开发商区分开来,取得竞争优势。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51建设规模和内容区老年公寓(服务中心)规划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院内建健身操场若干个,院内设计为园林式,集休闲、娱乐、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型养老服务设施,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公寓楼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六层,分两个档次,其中(1)一室一厅一厨一卫,200张床位;(2)一室一厨一卫,500张床位。房间内设施齐全,有卫生间,中央热水系统,空调,有线电视,生活设备齐全。2、食堂后勤区及浴池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三层,一次可容纳400人就餐。3、健身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二层,内设健身房、乒乓球室、棋牌室等,一次可满足300人健身、娱乐需求。4、学习楼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三层,一次可满足300人需求。5、康复保健中心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二层,可满足100人康复需求,并配备必要的康复器械。6、办公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三层。7、值班室、配电房等辅助用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单层。配套道路、绿化、停车场、室外活动设施(门球场、钓鱼场、种植场等)、垃圾收集站等附属工程。8、公寓建立热线咨询电话,实行信息网络管理,建立老人健康档案,开展的综合服务项目有(1)老年康复保健;(2)健身中心;(3)老年康乐中心;(4)书报阅览室;(5)常见病、慢性病预防;(6)健康教育;(7)老年大学;(8)家庭护理;(9)信息、法律咨询。52工程设计方案521建筑设计原则1、设计原则建筑布局应该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并必须保证各用房具有良好的室内外环境。老年公寓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室内净高不低于26米。主要用房应直接天然采光,其采光窗洞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之比不小于14。主要用房的楼地面除有专门要求外,其面层应用不起尘、易清洁、防滑的材料。设计老人住房时,从目的性、方案及实际设施上要考虑到他们的起居、日常事务、个人爱好习惯、社会接触及文娱体育活动等方面,以体现他们早先生活方式的连续性。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其独立生活能力。因此,在老年住房的规划与设计上,我们应考虑对应老龄化的事项可概括如下(1)从空间(消除室内高差)、装置(设置扶手、地面防滑)、设备(紧急通报系统、安全电热源)、管理员或护理人员等方面对应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做到紧急时刻可立即采取措施。(2)尽可能在楼内外为老年人提供各种邻里交流、人际交流的公共交往空间和环境。(3)从建筑人类工程学的观点出发,在家具、卫生器具的尺寸方面符合老年人的身体特征。(4)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大多数老年人常年形成的居住习惯,提供传统形式的室内空间。2、设计要点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设计,要一切从老年人的居住生活行为特征出发,研究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特征和生活规律,进而对照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形式,确定合适的设计原则与方针。(1)功能性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步行和使用轮椅的空间,消除地面高差,方便他们能自如地在住宅内移动。家具、器具、设备等都要设在便于老年人操作的位置,以采用简单的动作就能操作为原则。同时,要给护理人员留有活动空间,特别是浴室和厕所面积要大些。(2)安全性设计中要消除老年人住宅内的不安全隐患。地面材料要求必须防滑,消除地面高差,取消门坎,在厕所和浴室要安装扶手,门为推拉式为好,要选用易于识别的色彩和良好的照明。特别是在紧急和危险的情况下,要考虑老年人判别力、行动力减退的特殊性,安装报警装置,以方便、及时地自动发出警报,保证老年人能得到及时的救助。(3)健康性要保证老年人的居室、厕所、浴室、厨房易于清扫。由于老年人在室内时间较长,特别要考虑日照、通风、采光和换气条件,便于老年人活动。要保证老年人方便地使用卫生设施,应安装冬天洗浴时的加温设备。(4)私密性老年人普遍害怕孤单和寂寞。因此,在设计老年人住宅时,要不断为老年人创造社交机会,同时还应充分注意老年人生活的私密性。老年人和子女同住的住宅,保留了一些家庭共用的部分,同时还有老人独立使用的部分。这种“两代居”模式既保留了老年人的独立居住空间,又加强了相互联系,体现了年轻人对老人的关怀和照顾。另外一种共居的形式是邻居型,即由一个共同的户门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套型,这种住宅私密性更强。(5)可改造性老年人从自立自理期到需要照顾与护理期约为一、二十年的时间,期间,老年人生理机能逐步衰退。老人住宅应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进行潜伏设计,以便于改造。(6)周边环境和老年公寓服务老年公寓生活是保证老年人居住生活质量的首要条件。周边的环境建设对老年人特别重要,老年人特别喜欢有一个供休闲散步的绿色环境,有便于通达的道路和文化娱乐的设施,要便于老年人之间的交往,要能看到青年人和幼儿的身影和嬉戏,这可造就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安度晚年的气氛。522设计特点1、将公益性事业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在现代社会观念中,从商业角度谈关心人的需求并不是什么庸俗的表现,因为大多数人都要要依靠服务社会、获得回报而生存、立身于社会,爱心和利益并不矛盾,把对社会的贡献和商业成功最完美地结合起来当是从商者最高的境界。区老年公寓(服务中心)将公益性服务和市场相结合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1)老年人入住老年公寓,住、租住宅是市场化行为;入住后,老年公寓福利机构根据本老年公寓特点结合老年的特殊需求对护理院进行管理与服务,对入住的55岁以上的老人实行多项免费贴心服务,服务内容涵盖康复、文化、娱乐等。(2)区老年公寓(服务中心)从市场调研至建设,将完全是市场化运作的结果,老年公寓整体规划、设计、运营既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利益,也考虑到企业持续经营的要求。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养老设施资金投入问题,并迅速回笼资金,使其滚动发展,成为配套齐全的项目。(3)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该对外经营服务取得的利润可用以补给针对老年公寓老年居民提供免费服务的经费缺口,不脱离福利公益的色彩,同时可以极大地降低进入老年公寓居住的老年人的费用支出,这样就可以保障区老年公寓(服务中心)的持续经营和服务。2、将老年公寓开发与老年事业相结合。“区老年公寓(服务中心)”具有产品多样化、配套人性化、服务亲情化、福利公益化的无可比拟的老年公寓特色。(1)产品多样化。老年公寓结合省省情及社会化养老需求的多样化,营造出“居住型公寓”和“医护型公寓”等多形式的养老产品,最大限度对全市乃至全省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水平、不同养老需求的家庭提供差异性的服务。具有产品多样化的市场优势。(2)配套人性化。区老年公寓(服务中心)项目建成后,老年公寓内拥有保健康复中心、老年文化中心、健身娱乐中心等配套设施,推广老年文化和健康教育知识完善老年家政服务,提供陪护、护理、咨询等服务,全方面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社会目标。这些充分体现老年公寓对老年人生活的人性化的规划和安排,具有配套人性化的市场吸引力。(3)服务亲情化。对老人们来说,物质生活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孤独和寂寞才是他们生活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老年公寓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有机结合,为老人们提供一个温暖的家,让老人们聚在一起,让老人和家人们聚在一起,使老人走出孤独和寂寞;同时也有效解决现代家庭养老负担沉重,子女因工作忙碌而无法分身赡养老人的现实问题,体现了老年公寓亲情化的特点和优势。(4)福利公益化。老年公寓福利机构对入住的55岁以上的老人实行多项免费贴心服务,提高老年公寓内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体现老年公寓从事福利型老龄事业的初衷。如设备配套齐全的护理服务中心随时为老人提供全方位服务与管理,免费为本老年公寓老人推荐、介绍小时工、保姆、家教等服务人员;娱乐中心内设图书室,老年人免费阅读免费参加护理院组织的讲座。3、将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有机结合并融为一体;随着我国第一批独生子女的成长,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四位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家庭的养老负担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而加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养老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大。“区老年公寓(服务中心)”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有机结合,可有效解决家庭养老负担沉重的现实问题。523土建工程1、在建设场地的选择和总平面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环境质量良好,环境符合老人的心理上的需求,对老人有较强的吸引力;(2)交通便捷,老人外出或是与子女、友人往来都十分方便;(3)场地周边活动安全,不应以主要交通干线为界,保证购物、逛公园等一般室外活动不必穿过城市主要街道;(4)商业设施齐全,如超市、洗衣店、修理店、服装店、饮食店、银行,邮政及药房等应尽可能邻近并便于前往,使入居者对现实生活感到方便,对未来生活感到安心;(5)公共设施如图书馆、保健服务、文娱设施等也都要靠近;(6)场地不宜直接邻近学校、儿童游乐场或为青年与成年人所活跃出入的娱乐区;(7)生活气息浓郁,使老人们与各年龄段的居民们有各种各样的相互交往机会,避免产生与社会相隔绝,被社会所遗弃的消极心理;(8)场地应有足够面积,以满足开展户外活动的要求。(9)老人居室朝向应日照良好(10)居住区内路网设置合理,人车分流,来自主干道的噪音少;(11)设置坡道联系室内外空间,方便轮椅的使用;2、建筑电气系统现代建筑物中,为满足生活和工作用电而安装的与建筑物本体结合在一起的各类电气设备。(1)变电和配电系统建筑物内用电设备运行的允许电压(额定电压)出于用电安全大都低于380伏,但输电线路一般电压为10千伏、35千伏或以上。因此,独立的建筑物需设自备变压设备,并装设低压配电装置。这种变电、配电的设备和装置组成变电和配电系统。(2)动力设备系统建筑物内有很多动力设备,这些设备及其供电线路、控制电器、保护继电器等,组成动力设备系统。(3)照明系统包括电光源、灯具和照明线路。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对电光源和灯具有不同的要求。照明线路应供电可靠、安全,电压稳定。(4)防雷和接地装置建筑防雷装置能将雷电引泄入地,使建筑物免遭雷击。另外,从安全考虑,建筑物内用电设备的不应带电的金属部分都需要接地,因此要有统一的接地装置。(5)弱电系统主要用于传输信号。如电话系统、有线广播系统、消防监测系统、闭路监视系统,共用电视天线系统、对建筑物中各种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等。4、建筑设计(1)出入口老年公寓出入口,宜采取阳面开门。出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150M的轮椅回旋面积。老年公寓出入口造型设计,应标志鲜明,易于辨认。老年公寓出入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0M,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缓坡台阶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120MM,踏面宽不宜小于380MM,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台阶与坡道两侧应设栏杆扶手。当室内外高差较大设坡道有困难时,出入口前可设升降平台。出入口顶部应设雨篷;出入口平台、台阶踏步和坡道应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2)过厅和走道老年公寓过厅应具备轮椅、担架回旋条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户室内门厅部位应具备设置更衣、换鞋用橱柜和椅凳的空间。户室内面对走道的门与门、门与邻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0M,应保证轮椅回旋和门扇开启空间。户室内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0M。老年公寓,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宜小于180M。老年人出入经由的过厅、走道、房间不得设门坎,地面不宜有高差。通过式走道两侧墙面090M和065M高处宜设4050MM的圆杆横向扶手,扶手离墙表面间距40MM;走道两侧墙面下部应设035MM高的护墙板。(3)楼梯、坡道和电梯老年公寓,应设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缓坡楼梯。老年人使用的楼梯间,其楼梯段净宽不得小于120M,不得采用扇形踏步,不得在平台区内设踏步。缓坡楼梯踏步踏面宽度,居住建筑不应小于300M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20MM;踏面高度,居住建筑不应大于150MM,公共建筑不应大于130MM。踏面前缘宜设高度不大于3MM的异色防滑警示条,踏面前缘前凸不宜大于10MM。老年人建筑宜兼设坡道,坡道净宽不宜小于150M,坡道长度不宜大于12M,坡度不宜大于1/12。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坡道转变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净深度不得小于150M。在坡道的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档台。楼梯与坡道两侧离地高090M和065M处应设连续的栏杆与扶手,沿墙一侧扶手应水平延伸。扶手宜选用优质木料或手感较好的其他材料制作。设电梯的老年人建筑,电梯厅及轿厢尺度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电梯速度宜选用慢速度,梯门宜采用慢关闭,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4)居室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起居室、卧室,老年人公共建筑中的疗养室、病房,应有良好朝向、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室外宜有开阔视野和优美环境。老年公寓的起居室使用面积不小于14M2,卧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M2。矩形居室的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300M。合居型居室,每室不宜超过三人,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矩型居室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330M。(5)厨房老年公寓应设独用厨房;老年公寓除设公共餐厅外,还应设各户独用厨房;老年公寓除设公共餐厅外,宜设少量公用厨房。供老年人自行操作和轮椅进出的独用厨房,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00M2,其最小短边净尺寸不应小于210M。老年公寓公用小厨房应分层或分组设置,每间使用面积宜为600800M2。厨房操作台面高不宜小于075080M台面宽度不应小于050M,台下净空高度不应小于060M,台下净空前后进深不应小于025M。厨房宜设吊柜,柜底离地高度宜为140150M;轮椅操作厨房,柜底离地高度宜为120M。吊柜深度比案台应退进025M。(6)卫生间老年公寓应设紧邻卧室的使用卫生间,配置三件卫生洁具,其面积不宜小于500M2。老年公寓应分别设公用卫生间、公用浴室和公用洗衣间。托老所备有全托时,全托者卧室设紧邻的卫生间。老人疗养室、老人病房,宜设独用卫生间。老年人公共建筑的卫生间,宜临近休息厅,并应设便于轮椅回旋的前室,男女各设一具轮椅进出的厕位小间,男卫生间应设一具立式小便器。独用卫生间应设坐便器、洗面盆和浴盆淋浴器。坐便器高度不应大于040M,浴盆及淋浴坐椅高度不应大于040M。浴盆一端应设不小于030M宽度坐台。公用卫生间厕位间平面尺寸不宜小于120M200M,内设040M高的坐便器。卫生间内与坐便器相邻墙面应设水平高070M的“L”形安全扶手或“”形落地式安全扶手。贴墙浴盆的墙面应设水平高度060M的“L”形安全扶手,入盆一侧贴墙设安全扶手。卫生间宜选用白色卫生洁具,平底防滑式浅浴室。冷、热水混合式龙头宜选用杠杆或掀压式开关。卫生间、厕位间宜设平开门,门扇向外开启,留有观察窗口,安装双向开启的插销。(7)阳台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起居室或卧室应设阳台,阳台净深度不宜小于150M。老人疗养室、老人病房宜设净深度不小于150M的阳台。阳台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0M,寒冷和严寒地区宜设封闭式阳台。顶层阳台应设雨篷。阳台板底或侧壁,应设可升降的晾晒衣物设施。供老人活动的屋顶平台或屋顶花园,其屋顶女儿墙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10M;出平台的屋顶突出物,其高度不应小于060M。(8)门窗老年人建筑公用外门净宽不得小于110M。老年人住宅户门和内门含厨房门、卫生间门、阳台门通行净宽不得小于080M。起居室、卧室、疗养室、病房等门扇应采用可观察的门。窗扇宜镶用无色透明玻璃。开启窗口应设防蚊蝇纱窗。(9)室内装修老年人建筑内部墙体阳角部位,宜做成圆角或切角,且在180M高度以下做与墙体粉刷齐平的护角。老年人居室不应采用易燃、易碎、化纤及散发有害有毒气味的装修材料。老年人出入和通行的厅室、走道地面,应选用平整防滑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老年人通行的楼梯踏步面应平整防滑无障碍,界限鲜明,不宜采用黑色、显深色面料。老年人居室地面宜用硬质木料或富弹性的塑胶材料,寒冷地区不宜采用陶瓷材料。老年人居室不宜设吊柜,应设贴壁式贮藏壁橱。每人应有100M3以上的贮藏空间。5、建筑设备与室内设施(1)给水排水老年人居住建筑应设给水排水系统,给水排水系统设备选型应符合老年人使用要求。宜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出水温度宜为4050。老年公寓应分套设置冷水表和热水表。应选用节水型低噪声的卫生洁具和给排水配件、管材。公用卫生间中,宜采用触摸式或感应式等形式的水嘴和便器冲洗装置。(2)采暖、空调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老年人居住建筑应设集中采暖系统。夏热冬冷地区有条件时宜设集中采暖系统。各种用房室内采暖计算温度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各种用房室内采暖计算温度表用房卧室起居室卫生间浴室厨房活动室餐厅医务用房行政用房门厅走廊楼梯间计算温度20202516202020181816散热器宜暗装。有条件时宜采用地板辐射采暖。最热月平均室外气温高于和等于25地区的老年人居住建筑宜设空调降温设备,冷风不宜直接吹向人体。(3)电气老年公寓电气系统应采用埋管暗敷,应每套设电度表和配电箱并设置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装置。老年人居住建筑中康复用房和卫生间应做局部等电位联结。老年人居住建筑中宜采用带指示灯的宽板开关,长过道宜安装多点控制的照明开关,卧室宜采用多点控制照明开关,浴室、厕所可采用延时开关。开关离地高度宜为110M。在卧室至卫生间的过道,宜设置脚灯。卫生间洗面台、厨房操作台、洗涤池宜设局部照明。公共部位应设人工照明,除电梯厅和应急照明外,均应采用节能自熄开关。老年公寓的卧室,起居室内应设置不少于两组的二极、三极插座;厨房内对应吸油烟机、冰箱和燃气泄漏报警器位置设置插座;卫生间内应设置不少于一组的防溅型三极插座。其他老年人设施中宜每床位设置一个插座。公用卫生间、公用厨房应对应用电器具位置设置插座。起居室、卧室内的插座位置不应过低,设置高度宜为060080M。老年公寓应每套设置不少于一个电话终端出线口。其他老年人设施中宜每间卧室设一个电话终端出线口。卧室、起居室、活动室应设置有线电视终端插座。(4)燃气使用燃气的老年公寓每套的燃气用量,至少按一台双眼灶具计算。每套设燃气表。厨房、公用厨房中燃气管应明装。(5)安全报警以燃气为燃料的厨房、公用厨房,应设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宜采用户外报警式,将蜂鸣器安装在户门外或管理室等易被他人听到的部位。居室、浴室、厕所应设紧急报警求助按钮,养老院、护理院等床头应设呼叫信号装置,呼叫信号直接送至管理室。有条件时,老年人住宅和老年人公寓中宜设生活节奏异常的感应装置。6、室内环境(1)采光老年人居住建筑的主要用房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主要用房的采光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积之比,不宜小于下表的规定。主要用房窗地比房间名称窗地比房间名称窗地比活动室1/4厨房、公用厨房1/7卧室、起居室、医务用房1/6楼梯间、公用卫生间、公用浴室1/10活动室必须光线充足,朝向和通风良好,并宜选择有两个采光方向的位置。(2)通风卧室、起居室、活动室、医务诊室、办公室等一般用房和走廊、楼梯间等应采用自然通风。卫生间、公用浴室可采用机械通风;厨房和治疗室等应采用自然通风并设机械排风装置。老年人住宅和老年人公寓的厨房、浴室、卫生间的门下部应设有效开口面积大于002M2的固定百叶或不小于30MM的缝隙。(3)隔声老年人居住建筑居室内的噪声级昼间不应大于50DB,夜间不应大于40DB,撞击声不应大于75DB。卧室、起居室内的分户墙、楼板的空气声的计权隔声量应大于或等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撞击声压级应小于或等于75DB。卧室、起居室不应与电梯、热水炉等设备间及公用浴室等紧邻布置。门窗、卫生洁具、换气装置等的选定与安装部位,应考虑减少噪声对卧室的影响。(4)隔热、保温老年人居住建筑应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质量,采取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及节能措施。夏热冬冷地区老年人居住建筑应符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的有关规定。严寒和寒冷地区老年人居住建筑应符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的有关规定。老年人居住的卧室、起居室宜向阳布置,朝西外窗宜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在必要时,屋顶和西向外墙应采取隔热措施。(5)室内装修老年人居住建筑的室内装修宜采用一次到位的设计方式,避免住户二次装修。室内墙面应采用耐碰撞、易擦拭的装修材料,色调宜用暖色。室内通道墙面阳角宜做成圆角或切角,下部宜作035M高的防撞板。室内地面应选用平整、防滑、耐磨的装修材料。卧室、起居室、活动室宜采用木地板或有弹性的塑胶板;厨房、卫生间及走廊等公用部位宜采用清扫方便的防滑地砖。老年人居住建筑的门窗宜使用无色透明玻璃,落地玻璃门窗应装配安全玻璃,并在玻璃上设有醒目标示。老年人使用的卫生洁具宜选用白色。养老院、护理院等应设老年人专用储藏室,人均面积060M2以上。卧室内应设每人分隔使用的壁柜,设置高度在150M以下。各类用房、楼梯间、台阶、坡道等处设置的各类标志和标注应强调功能作用,应醒目、易识别。524景观绿化设计园林美是自然美、生活美、建筑美、绘图美、文学美的综合,是以自然美为特征,有了自然美,园林绿地才有生命力,特别是自然式园林更突出自然美。因此,园林绿地常借助各种造型艺术加强其艺术表现力。运用动静平衡原理,有机地结合地理地貌,充分利用山势地形,并结合亭、台、楼、阁的园林布局艺术,以水面为中心,盎然生机充盈着园区的每一寸空间,采用山石、假石、桩景、盆景、雕刻为主要景物,其中雕像的基座为自然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透视线集中的焦点。走进区老年公寓(服务中心)轻轻的把你融化,如水,如歌,如流动的诗篇。区老年公寓(服务中心)设计绿化率为35。1、总体布局(1)园林绿地构图应先确定主题思想,即意在笔先,还必须与园林绿地的实用功能相统一,要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用途确定其设施与形式。(2)要根据工程技术、生物学要求和经济上的可能性进行构图。(3)按照功能进行分区、各区要各得其所,景色分区要各有特色,化整为零,园中有园,互相提携又要多样统一,即分隔又联系,避免杂乱无章。(4)各园都要有特点、有主题、有主景,要主次分明,主题突出,避免喧宾夺主。(5)要根据地形地貌特点,结合周围景色环境,巧于因借,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避免矫揉造作。(6)要具有诗情画意,它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特点之一。诗和画,把现实风景中的自然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