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分单元每课知识点归纳及文学常识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分单元每课知识点归纳及文学常识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分单元每课知识点归纳及文学常识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分单元每课知识点归纳及文学常识_第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分单元每课知识点归纳及文学常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每课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一新闻两则毛泽东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从中可以看出人民解放军的兵力,战况,战线。)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3、新闻常识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实的事实表现了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4、时间1949年4月20日1949年4月22日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原因解放全中国经过三路大军渡江情况结果顺利渡过长江5、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地点南阳人物中原我军原因我军胜利的攻势下经过我军击败蒋军,建立了七个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结果敌人节节败退,我军几乎解放全河南二、芦花荡孙犁1、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孙犁的“白洋淀故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孙犁小说家,散文家,其清新的文风被称为“荷花淀派”。2、老头子外貌描写,行动、语言等描写。3、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精干坚韧,智勇双全,出奇制胜,爱憎分明,爱国,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格核心)。4、写景的作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精神世界,加强抒情韵味。5、重点景物描写人物性格爱国抗日,自尊自信,爱憎分明,智勇双全。三蜡烛西蒙诺夫1、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2、主题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赞美了跨越国界、情同母子的深情和战斗的友谊。3、感动的原因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环境很危险,炮火连天点在坟头的蜡烛有特殊意义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4、记叙的线索炮火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国人的疯狂,突出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5、黑色大围巾表示了沉痛哀悼的感情6、老妇人的动作爬跪说明了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1、选自雨果文集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2、巴特农神庙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位于雅典卫城之上,原为供奉雅典娜女神的神庙。3、伏尔泰法国思想家,著有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4、雨果的态度、立场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5、课文结构14段赞美圆明园510段谴责侵略者6、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反语)五亲爱的爸爸妈妈1、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于虚无等。2、凄风。苦雨。天昏。地暗。(渲染氛围,无限悲哀)3、悲哀残酷的历史使人悲哀4、美丽人民不忘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死者5、真实眼前所见一切6、荒缪47年前纳粹认为种族有优劣之分,已优等民族自居,要消灭劣等民族。7、迪桑卡的诗(对德国法西斯暴行的最深刻的控诉)8、明赫白真诚的忏悔9、日本人自私的狡辩第二单元六阿长与山海经1、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2、本文写了阿长称呼的由来“大”字睡相元旦的古怪仪式买山海经一些繁琐的道理讲“长毛”的故事3、阿长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的人一个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如吉利文化,避讳修辞,珍惜劳动成果,讲究形象)4、描写阿长外貌、语言、行动、神态。5、“我”的心理对阿长的隔膜和轻视。七背影1、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朱自清(18981948),字佩玄,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2、本文抒发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3、背影的四处描写开门见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氛围望父买橘父子分手呼应开头,作者对老夫的思念之情不能自已4、父亲的外貌描写穿戴照应开头所写家境;与我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5、“我”用自己的情感烘托父亲的背影,我的情感激动,感激,感动,心疼,愧疚6、流泪徐州奔丧悲哀之泪望父买橘感动之泪父子分手惆怅之泪别后思父伤心之泪八台阶1、选自小说集台阶。2、旧台阶(16)三级青石板地位低新台阶(1829)九级水泥地位高3、父亲的性格倔强,勤劳,坚强,俭朴,谦卑4、作者对父亲的感情混杂了敬仰,赞叹和同情。九老王1、选自杨绛散文杨绛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译有堂吉柯德2、镶嵌比喻,夸张,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3、强笑准确而含蓄,透露了老往自己变成这个样子,还送东西老谢我们,心里又说不出的辛酸和感激。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个社会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去帮助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作者之所以“愧怍”因为作者作为幸运者对老王的关心还不够。5、生活情况职业,谋生手段生理缺陷,谋生的困难居住条件差6、交往的事带送冰块送钱先生上医院不收钱临死前送香油和鸡蛋7、老王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孤苦伶仃。8、“前任”大词小用,用词简洁之至,且又风趣。9、杨绛全家有人道主义思想,有平等观念。十信客1、选自秋雨散文。信客,乡村过去没有邮局,对外通信往来主要靠从事这种特殊职业的人。2、余秋雨著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秋雨散文千年一叹文明的碎片。余秋雨的写作风格典雅,质朴,畅达3、本文写了信客从业缘起,信客生涯,转业之后4、信客生涯新老信客谈从业之苦(总领)工作繁忙传递噩耗,料理后事,送遗物代写书信5、本文概括地写了信客在谋生者死后当代理人,具体地写了一次遭诬陷的事6、信客诚实无私,任劳任怨,克尽职守,待人宽容,善良厚道,通达世理7、老信客略写暗线写老信客一生命运赞赏和同情8、年轻信客详写明线写年轻信客生涯赞颂和褒扬第三单元1、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3、说明方法及作用下定义揭示的本质特征分类别条理清楚,界限分明举例子具体、真切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作比较突出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打比方生动形象列数字准确说明引用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十一中国石拱桥1、第一段中心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2、逻辑顺序石拱桥的总体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具体介绍两座桥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原因,取得的成就3、赵州桥(逻辑顺序)地理位置修建年代结构特点(用列数字、打比方、引用、做诠释等说明方法)4、特点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像一张弓。大拱的两肩,各有两个小拱大拱有28到拱圈拼成形式优美5、卢沟桥说明方法列数字,引用,举例子,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6、写卢沟桥的结构地理位置修建年代结构特点十二桥之美(说明性小品)1、画之美画面要有点、线、面构成和周围景物既对照又不失和谐2、吴冠中画家,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狮子林3、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摹状貌4、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5、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十三苏州园林叶圣陶1、苏州四大园林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2、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从全文看从整体到局部从各部分看由大到小,由主到次(四个讲究,三个注意)3、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分类别4、苏州园林的特点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5、总起下面几个自然段的一句话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全文总纲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美感。十四故宫博物院1、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2、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由南到北,有中间到两边)3、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的特征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4、龙突出皇帝的威严十五说“屏”陈从周1、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印用2、屏的作用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艺术点缀可以挡风3、屏的定义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4、课文里多处引用古诗词的好处做文章具有很浓厚的诗意和韵味第四单元十六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1、本文说明语言准确,周密,简洁,生动优美,典雅。2、说明方法举例子(最多)3、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现象引出原理(由表及里)4、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现象,更形象化5、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说明以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预报农时的作用。6、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称为物候。7、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称为物候学。8、物候现象的来临的决定因素(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时间因素)。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十七奇妙的克隆1、四个小标题使得层次分明,条理清晰。2、本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3、说明方法引用,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做诠释4、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以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以变成十株葡萄(化高深为浅显易懂)5、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6、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一个群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7、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克隆的实验)生物顺序8、本节说明技术在不断发展,为下文作铺垫。9、鲫鱼(鱼类)蟾蜍(两栖类)老鼠(哺乳类)(从低等到高等)10、克隆绵羊“多利”标志着标志着克隆技术取得了新的成就既是人类的福音,又是人类的噩兆。1211、克隆技术牵涉到伦理道德问题。12、克隆技术的利可以繁殖“高附加值牲畜”挽救珍稀动物防治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123这也就是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拟物,强调其作用十八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恐龙无处不在1、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2、语言特色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多多处运用了设问句采用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明白如画。3、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总领全文,是全文的逻辑基础)4、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考古学、生物学)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5、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举人们熟悉的例子来使概念更浅显易懂。6、本文的专业术语使文章更有权威性,科学性7、泛大陆(热带、温带)分裂成四部分南极大陆(其中一个)极地8、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的多么天衣无缝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被压扁的沙子1、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也许”表示估计“最终”表明作者的信心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强调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同时体现了作者的幽默。3、因为斯石英只有在撞击下才形成,所以由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推导出恐龙灭绝的原因(撞击说)4、两文作比较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原理)说明方法举例子(最多)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说明内容1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化石证明板块构造说2用“斯石英”证明恐龙灭绝是由撞击形成的说明语言逻辑性强,简明精炼,风趣幽默十九生物入侵者1、事理说明文通常用逻辑顺序2、本文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3、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生动形象的说明这一类“移民”会给人类和自然造成很大的危害)4、生物入侵者的危害1破坏生态系统2造成经济损失没有天敌危害3物种多样性遭破坏两个因素不受同类食物竞争5、不同科学家的不同态度经过“物竞天择”,可制约生物入侵者,达到新的平衡任由发展,会给当地的人类和自然造成重大的危害二十落日的幻觉1、第2段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使文章文学性、可读性更强。2、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过渡句,在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3、第4段中“1871年10倍以上。”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强文章的可信度,鲜明有效地说明了短波光散射比长波光强。4、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由于地球表面暗弧上的亮弧。”(第5段开头部分)5、这四段内容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由现象到原理的逻辑顺序桃花源记基础知识【一词多义】中年间。(晋太元中)中间。(中无杂树)志标记。(寻向所志)做标记。(处处志之)为W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WI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寻寻找。(寻向所志)随即,不久。(寻病终)闻听说。(村中闻有此人)听到的事情。(具言所闻)舍(SH)舍弃,放下。(便舍船)(SH)房舍。(屋舍俨然)作劳作。(其中往来种作)做。(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词类活用】异感到诧异。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尽完,文中有消失之意。【通假字】要通“邀”,邀请。【成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敞亮的样子。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理解探究(一)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事出偶然,意料之外。3“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4“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初极狭,才通人。5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7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自然环境美丽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生活状况安居乐业;精神状态自由快乐。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迁移拓展1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豁然开朗。2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3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4针对第二段语句作简要评注。本段骈散结合,朗朗上口,三字句和四字句连贯流畅,精炼有意境。“黄发垂髫”又运用借代修辞,增强了语言表现力。5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6第二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描写的请你以“桃花源美在”领起,写两点赏析性文字。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环境的优美,桃花源美在社会生活宁静。7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8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国,你的理想王国是怎样的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来。(自我做答)爱莲说阅读探究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2“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6“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庄重、高雅(清高)。8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9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10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11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12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14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15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6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迁移拓展1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做一个避世的隐士;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自圆其说既可。)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2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莲花。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也吐香。)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陋室铭理解探究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1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1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12写出文中的骈句,散句。骈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13“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14本文写陋室,却没有一个表现“陋”字,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陋室不陋。迁移拓展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三峡【通假字】阙通“缺”,空缺。【一词多义】绝沿溯阻绝断,断绝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停止;消失【词类活用】乘奔御风飞奔的马素湍绿潭急流的水回清倒影清波【常见短语】整体把握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结构提纲总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侧重写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分特点(1)夏水涨流速,交通断绝。(2)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3)秋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重写水四季不同,风景各异。)问题探究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山的“连”“高”“窄”。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渔者歌”有什么作用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奔放美清悠美凄婉美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总分关系。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文中提到了巫峡,另两峡是什么瞿塘峡、西陵峡。记承天寺夜游整体把握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沈含蓄,精美传神。结构提纲欲睡(月入)起行(念)寻友漫步抒意(少闲)兴奋喜悦转忧、孤寂宽慰、乐极难言之情问题探究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2“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4表明“念“的结果的句子是什么遂只至承天寺,寻张怀民。5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寻张怀民”同是被贬之人,也是知心朋友。6作者“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二人心有灵犀。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8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9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清静、舒适、愉悦。10想像一下作者与张怀民散步是什么心情。悠闲自得、无忧无虑。11“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12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什么世人大多热中名利,为俗务所累。13文中紧扣“闲”字组织文章,“闲人”是点睛之笔,“闲”表现在何处(摘引文中句回答)“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与“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细。这些都说明是“闲人”。拓展延伸1根据本文创作一副对联。例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2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答谢中书书整体把握文章以感慨发端,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具体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仰视俯视、平远高远的视角,动静结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本文写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问题探究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8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9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的意境。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2)结构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看,最后又分“晓”与“夕来写,次第井然。(3)语言美。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配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二、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文学常识1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3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4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最高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5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