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献]台球技巧汇总_第1页
[专业文献]台球技巧汇总_第2页
[专业文献]台球技巧汇总_第3页
[专业文献]台球技巧汇总_第4页
[专业文献]台球技巧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球基本知识汇总爱台球,爱生活,个人汇总的一些台球基本知识,有用别人的东西,呵呵,希望给大家能带来些帮助。台球台球源于英国,它是一项在国际上广泛流行的高雅室内体育运动,是一种用球杆在台上击球、依靠计算得分确定比赛胜负的室内娱乐体育项目。台球也叫桌球(港澳的叫法)、撞球(台湾的叫法)。现在的台球已发展成为多种多样有中式八球、俄式落袋台球、英式落袋台球、开伦台球、美式落袋台球和斯诺克台球,其中斯诺克最为普遍,而且被官方认可,已成为一项比赛项目。台球打法和其他球类打法不同,比如足球、篮球、网球和排球等,都是直接把球踢进球门、投入篮筐、打过球网等。而台球则是先打白色主球,再由主球把目标球撞进球袋或连续碰撞两个目标球方可得分。而且不但要求把球打进球袋得分,还必须考虑打进一个球后,主球能停桌球1留在理想的位置,以便接着打下一个球。如此反复才能连连取得高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走位”。所以学打台球首先必须了解用球杆怎么打,打主球各个不同部位,球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旋转变化,当主球主动撞击被动的目标球后,两个球将要产生什么样的旋转变化和行进去向等。为了学好台球,一定要弄明白球的运动状态与球性,不然对着球胡乱击打,违反球的科学规律,很难学好打台球的,也就达不到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了。(摘自百度文库)。台球出杆瞄准技巧(一)1、引言瞄准是台球运动中两项最为基础的基本功之一,几乎在每次击球中都需要用到。台球运动中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将目标球精确的送入袋口,为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确定瞄准点,即应该将母球向什么方向击出才能将目标球击进袋,其次再是运杆击球,将母球精确的击向瞄准点。倘若瞄准点估计错误,那么击球再精确,也不可能将目标球击进袋。因此确定正确的瞄准点实在是台球运动中的重中之重。提高瞄准能力的方法与台球中的很多其它能力都有所不同,很多其它台球技能如力度的控制等主要依赖多练习来形成感觉。瞄准当然也需要练习,但也依赖于正确的瞄准方法,这些方法基于物理学与数学原理,是有迹可寻的。如果不清楚这些原理,而单纯靠多练习形成感觉,则未免事倍功半,并且球感也容易时好时差,状态起伏不定。反之如果知道原理,再辅以练习就可以获得更快的进步,并且状态的波动也会小一些。对于专业球手,通过无数次的练习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球感,可能不一定需要在打球时根据这些原理来确定瞄准点,因此很多专业的台球教程上对瞄准的方法都不多谈(我不是专业球手,这里仅仅是猜测而已)。但对于向我这样普通的业余人士,则希望有一种科学的方法为指导,改变打球瞄准时凭感觉,时灵时不灵的局面。幸运的是根据最近半年来的体验,一种科学、易于操作且精确的瞄准方法是存在的。对于球台上有定位星的美式台球或九球,这一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且能够处理任何情况,并且大部分情况下也具有很高的精确度。接下来本文就来讲解这一瞄准方法的原理与使用方法。2、台球瞄准的基本原理台球瞄准最基本的数学原理是所谓“半球法”,如图一所示,即正确的瞄准点(A点)在袋口中心点与目标球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目标球中心距离一颗球(也即与目标球表面接触点(B点)距离半颗球)。不论母球与目标球位置如何,即图中角是多少度,击球时只要对准A点打,就一定能将目标球送进袋口(当然角一定要小于90度才行)。由于这一方法可以先假想有一个虚拟的台球与目标球刚好相切,且两球连线对准袋口,而瞄准点即为这一假想球的球心,因此这一方法也称为“假想球法”。又由于瞄准点在袋口中心点与目标球心连线的延长线上,像是这条线长出了一截长度为半颗球的尾巴,因此也俗称“找尾巴”。“半球法”之所以有效是基于一系列物理学与数学原理。首先,根据物理学原理,一个物体受到的压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学过中学物理的人我想一定都深谙此道吧。由于台球的表面非常光滑,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压力,不用考虑摩擦力(这一点我做过试验,发现摩擦力的影响确实是根本无法察觉)。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理受到朝某个方向的压力,当然就会产生这一方向的加速度,向这一方向运动(废话,这谁都知道)。再根据数学,当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为两圆半径之和时,两圆有且仅有一个接触点,且这一接触点正好在两圆心的连线上。同样还是根据数学,圆周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总是垂直于该点与圆心的连线。另外我们还知道母球跟目标球的大小是一样的(啊,废话太多了)。这样,只要将母球对准了A点打过去(严格的说是将母球的中心点对准A点打过去),那么母球运动到A点后就会刚好在B点与目标球相撞,向目标球送进袋。“半球法”或“假想球法”是瞄准的最基本原理,因此一般的台球教程上都会有说明,但通常也就仅此而已。3、偏离比例与三角函数31偏离比例定位瞄准点的方法“半球法”固然是一切瞄准方法的基础,却不怎么具有实际操作性。无论假想球也好,尾巴也好,都不是一个物理上明确可见的点,也找不到什么有效的参照物来定位这一点。如果趴在目标球的正上方,也许可以比较准确的看出这个点的位置,但你走回到母球后面准备击球时,这一点又会消逝在无形的空气中了。即便定位在目标球表面存在的B点也是相当困难的。在九球或者美式台球中,由于球上有些图案,运气好的时候,这个点恰好在某个易于定位的图案位置上,这时可以利用这个点来瞄准(后面会介绍这一方法即“倍角法”)。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点的四周仍然是茫茫一片纯色,根本无法记忆。在斯诺克台球中,所有的球都是纯色的,这个方法更是完(摘自百度知道)(二)台球瞄准最基本的数学原理是所谓“半球法”也俗称“找尾巴”。1、最实用的参照物通常只有两个目标球的球心与目标球的左右边缘,因此瞄准点的确定也应以这两点为基础。对于母球、目标球与袋口成一线的直球,只要瞄准目标球的中心点即可。其它情况下,只要知道瞄准点与这两点的相对位置,在击球时根据这清晰可见的两点,定位瞄准点即不会存在大的问题。2、度量瞄准点与这两参考点的相对位置的方法理论上有两种。一是使用绝对尺度,如瞄准点在目标球中心偏移1厘米处等等,但这一方法有两个问题。首先绝对尺度显然与球的大小有关,这样同样的方法在九球和斯诺克中就不能通用;其次同样大小的物体在离人眼近的时候显得大,在离人眼远的时候显得小,根据距离远近的不同,无法判断出来一段距离到底是多长。因此更可行的是采用相对的度量方法,即以球的半径为单位,而计算瞄准点与参考点的距离为球半径的比例,即偏离比例法。一般来说,人在识别使用比例表述的相对距离时的能力是非常优秀的。21、偏离比例计算的几何学在准备击球时,我们易于辨识的两个参考点是目标球的球心C与目标球的右边缘D,CD连线与我们的视线刚好是垂直的。我们要确定是的新的瞄准点A,该点在CD连线上,便于根据C、D两点定位。为计算出A的位置,最明显的方法是观察到CAA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因此就有CA/CD2SIN即A点的偏移比例为角正弦值的两倍。我们只需要估计出角的大小,就可以根据上述公式算出A点的偏移比例。国外大部分球员使用的都是这一方法,先估计出角的大小,再根据上述公式来计算出偏移比例。22、记住常用几个角度的偏移比例,其它角度的偏移比例也可近似得出,当然这要求我们记住常见角度的正弦值。由此可以制作出一张角度与偏移比例之间的换算表如下,需熟记心中角度5101520253035404550607080偏离比例1/61/31/22/35/6111/7131415513/419199其中小于30度的角度的偏移比例是很好记的,大家都知道30度的正弦是05,因此偏移比例刚好是1。在30度以下,只要记住每5度偏移比例增加1/6即可。23、角度的计算231定位星对应的角度值在美式台球或花式九球的球台上,库边四周都有一些定位星。如图三所示。底库有3颗定位星,将底库分为等长的四段。边库有6颗定位星,连同中袋口就将边库划分为等长的八段。由于边库是底库长度的两倍,因此每相邻两颗定位星之间的长度都是相等的。如图,设底袋口中心点为K,底库为KA,边库为KB。沿着库边从底库到边库共有9个定位星,两个袋口。我们把袋口也看作是一个定位星,这样就有11个定位星,记为X1,X2,X11。每个定位星与袋口的连线对应两个角度,一是连线与底库的夹角,即角AKXN,另一个是连线与边库的夹角,即角BKXN。这样每个定位星对应的角度就如下表所示定位星X1X2X3X4X5X6X7X8X9X10X11角AKXN1427374551566063697683角BKXN766353453934302721147对于那些与袋口连线不是恰好与某定位星重合的情况,根据相邻两个定位星的角度值估算得到角度值。232角度算术记住了球与袋口连接对应的角度,那么任何情况下,我们要关注的母球先进路线与目标球与袋口连接之间的夹角也不难计算出来。具体的情况有很多种,但只要大家具备了粗浅的初中几何学知识,计算应都不在话下。下面举几例说明。如图所示的球势(图中黑色球表示目标球,白色球表示母球),计划将目标球送入上左底袋,是一个俗称的所谓反角球。我们的目标是要计算出的角度,为此,可以把分为两部分,和。很容易,做一条上左底袋口与目标球的连线,根据上一节的角度对应表,可以很方便的估算出大约为18度左右。为了估计,我们做一条母球行进路线的平行线,且经过下左底袋。这样就与相同,而根据上一节的角度对应表可以方便的估算出为25度左右。因此最终计算出为43度。如图所示。这次准备将目标球送入上中袋。同样我们的目标是计算的角度。首先不难看出。很好计算,所图所示根据上一节的对应表可以算出为21度左右。为了计算,我们做一条母球行进路线的平行线,这样就等于。根据上一节的对应表可以算出为50度左右。这样就可以算出为29度。3、小结自此为止,台球瞄准的方法已经全部说明完毕。上述说明由于包含了一些数学原理的解释,看上去似乎比较复杂,实际上,只要掌握以下的一招三式,那么台球瞄准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31、记忆42节中各定位星与角度的对应表及32节中各角度与偏离比例之间的对应表;32、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初中几何学知识计算出母球行进路线与目标球与袋口连线的夹角;33、根据夹角计算出偏离比例,找出瞄准点。建议大家看下巴尼台球教程视频,很适合新手台球基本技巧台球的基本技巧有,高杆、缩杆、偏枪、跳球等等,还有很多技巧是通过这些基本技巧演变而来,比如刹车球、跳球、偏缩、还有加旋转的高杆以及弧线球。高杆顾名思义就是击打母球中点上方,使母球击打到目标球后继续向前移动。缩杆又叫拉杆、低杆,就是击打母球中点下方,使母球接触目标球后向后移动,要注意的是击球的力是向下的,而不是水平的。偏枪就是加SIDE,击打母球左边或右边,使母球向前移动时自身旋转,使母球击中案边或其他球后改变移动路线。旋转球在击打目标球前会有一定的变线,变线因力度、旋转大小的不同而不同,虽然有公式计算变线的弧度,但是想打准还需要锻炼球感。跳球利用短杆(跳球杆)从母球上方击球,使母球产生跳跃效果躲避障碍。刹车球亦是击打母球中点下方,使母球向后旋转一定距离后再向前滚动,击打到目标球后产生刹车(定球)效果。偏缩和加旋转高杆一样,在缩杆或高杆的基础上,利用旋转改变母球移动路线,以达到走位目的。弧线球类似于跳球,但用力方法和击球角度不同,切在这基础加上了旋转技巧(偏枪)加塞赛是由英文单词SIDE得来的,也就是边的意思。通俗的说就是打白球的边边上。正确的说话是,用一个平面把白球从正中间切开得到平均的两半,你的枪头打在你面对的这条切开的这条切线上的任何一点都不叫加塞,你击打面对你的这条切线之外的任何一点都叫加塞击打。加塞是为了让母球带有旋转力度,从而让它在撞到库边后获得更大的偏转角度。加塞后母球要撞击到边库,才能达到加塞的效果。台球主母球分离角度这是打好台球的一个基本技能了,也是不好便于掌握的技能,主要因为影像母球的走向的因素比较多,很难直观判断,需要经验加知识。由于台球本身是个圆形球体,两球相撞时是一点接触,力量的传递也是通过这个点来实现。因此,把两个球的中心C、D连上一条直线后,便可以找到力的传递方向,它就是目标球的行进方向(图221)。图221图221右图中用中杆和2/3的厚度撞击主球后,主球和目标球的分离角约为90度左右。左图和右图相同,其分离角也是90度。主球和目标球的分离角大小,是根据击球力量的大小、击球的厚薄而产生变化。主球和目标球的进路、球的位置变化等,只能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反复的练习,才能逐步掌握其变化规律。下面对主球上的上、中、下三个不同部位的击球点,举例说明分离角的变化情况。1击主球中上击点用中高杆击主球上击点,厚度为1/3时,主球和目标球的分离角如图222左图;如果厚度为1/2时,则主球的进路略带点曲线形,其分离角略小于90度,如图222中图;倘若厚度为3/4时,主球和目标球的分离角则变得很小,如图222左图。图222由此可见,主球和目标球的分离角变化,一般可概括为击球厚度小时,分离角大;击球厚度大时,分离角小。2击主球中心击点如图223所示,右图是用1/3厚度,撞击主球中心击点与左偏杆和右偏杆,进行一次比较的图例。即用同样的厚度撞击主球中心击点时,主球和目标球的分离角约为90度,如用右偏杆时,角度则扩大,如用左偏杆时,角度则缩小。左图是用1/2厚度,装击主球中心稍微偏上一点的部位,如果用大、中、小三种不同力量击打主球时,其分离角将产生不同的变化。例如,用一般中等力量击球时,主球和目标球的分离角约为90度;若用强力击球时,分离角则缩小;若用较小的力量击球时,分离角则增大。图2233击主球中下击点当撞击主球中下击点时,主球和目标球的分离角是厚度越大分离角越大,厚度越小分离角越小(如图24所示)。图224图224(A),是以3/4厚度撞击主球的中下击点,此时,主球和目标球的行进方向,几乎接近180度,主球并且以较小的弧度向后方返回。图224(B),是以1/2厚度撞击主球的右下击点,此时,主球和目标球的分离角接近180度;如撞击主球的中下和左下击点时,其分离角则缩小,并且以微小的弧度路线向后方返回。图224(C),是以1/3厚度撞击主球的中下击点,它比上述几个例子的分离角都要小一些。总的来说,撞击主球的中下击点是一种拉杆打法,击球厚度大,主球以较大的弧度线向后返回;反之,击球厚度小,主球回返的弧度也小,因而主球与目标球的分离角也变小。球杆的选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一把适合自己的球杆对打好台球来说是很重要的。最后再说说球杆的分类与选择。台球杆可分为斯诺克球杆、九球球杆、冲跳杆、冲杆开球用杆、跳杆跳球用杆构成皮头(又名枪头)球杆最前头撞击母球时接触的部分,优质皮料制成。台球杆的构成先角塑料或金属材质,连接前节木质和皮头,保护球杆。前节台球杆前半部较细的部分,枫木等硬木制造。上圈缓冲与中轮接触面的冲击力,防止前节木材开裂。中轮连接前、后节,缓冲前后节间的冲力。下圈缓冲与中轮接触面的冲击力,防止后节木材开裂。后节台球杆较粗的后半部,材质多选用枫木、核桃木、黑檀木、橡木、乌木。握把大多用线缠绕而成,高档台球杆也有选用皮质材料的,可防手滑。橡皮头台球杆尾部橡胶部分,内大多有配重螺丝,起调节作用。标牌嵌于球杆尾部,通常为圆形,也有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用于标注品牌等信息。也有直接在原木材上雕刻或烫印标记的加长把(别称延长把、小后把、后座)属于配件类,分为木质固定长度加长把和金属材料可伸缩加长把。多数品牌台球杆出厂即配有加长把,也有需要另行选购的。一、先知道自己要什么,确定选择的范围。1、先找到信誉良好的销售商,了解相关的售后服务。2、确定心中的价位,包括配件价格,如杆盒、加长等等。3、确定品牌。因为价格接近的品牌很多。4、确定基本的分类。是白蜡或者枫木,是通杆或者接口杆。5、基本参数。一个大概的长度(现货一般为57或者58吋,如有特殊要求,可以在现货里改,或者直接定制)、重量、杆头粗细等。6、确定自己的技术目标定位。不同的水平的球友,对杆有不同的要求,这个说来话长,试试先从水平一般的球友聊起吧。买一枝新杆,为了什么是希望维持现有水平或者稍进步的,可以按自己原有的要求去选杆,包括软硬、重量等等。但这样做,却很容易把水平有限、或者对杆的认识有限的朋友带进了误区,在买杆的时候,变成了找杆找一枝和原有的杆差不多的。还有部份朋友,娱乐为主,会打算先买一枝便宜的杆,以后再换杆。这样,站在销售者的角度,欢迎;站在球友的角度,不太赞成;作为我,只能简单地告知,但必须尊重别人的选择。以经验来说,这部份球友回来找我的时候,因为现有球杆的升级,对台球的热爱升级了,对球杆的认识和需要也升级了,就会后悔为什么当初不一步到位。希望不断进步,希望买到一枝好杆,哪么,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在一大堆现货里去挑一枝好杆。一枝好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正确的击球方法,让我们在台球路上少走弯路A、性能一、硬度。硬度可以说是台球杆一个最基本的指标了,是为了保证击球的稳定性,减少击球偏差。发力击球,看杆的振动,是否发颤,以手感去确定杆的硬度。二、韧性。韧性和弹性,应该说是一个综合的指标,但为了让球友们更好地理解,所以勉强把它们分开来讨论韧性,为了保证白球的控制,主要在直线方面的控制。上面说了硬度,但过硬的杆,会增加了白球的控制难度,所以需要韧性去配合,以增加白球和皮头的接触时间。也就是说,过硬的杆,会在击中白球的时候,白球飞走,而韧性就能给白球一个缓冲,让皮头“咬”住白球。所以,通过推杆去检测持球时间的长短。三、弹性。弹性是为了保证白球的控制。弹性,一般看白球的转数(白球的转数也是决定于上述的杆和球的“咬合”时间)。通过高杆轻推、低杆、下塞等等,都可以看出白球的转数,看出杆的弹性,多比较就知道。四、杆力。我感觉,杆力是选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了。杆力是上述各点的一个综合体现,和各方面的配合。杆力强了,打球的时候就可以省力,减少因为发力的误差、增加白球的走位范围。检测主要看白球的走位,通过一些斯登,强拉杆看白球的走位范围、中长距离的接近直线却又非直线的急停、中长距离的高杆看白球的走球稳定性等等。五、传力。传力通透,可以增加击球的手感,也是接口球杆的检测接口工艺的一个指标。一般在击球时,体会握杆手的感觉,击球反作用力的传递是否清晰,听听击球时的击球声音是否清脆。以上几点,对于手感不佳的朋友,也许有些为难。哪么,可以一手握杆尾上方约30CM左右,另一手轻轻拍动杆尾一下(一下就够了,别乱拍哦),看杆头的摆动幅度越小,杆的硬度越高;频率越高,杆的弹性越好;时间越长,杆的传力越好。但拍球杆仅仅是给手感不佳的球友的一个参考,并不是质量的绝对真实的反映我也试过拍的时候,感觉不错的杆,但打球却不太行的,也试过相反的情况。经常拍球杆,还会造成接口球杆的损坏。而且,没有长时间地接触台球杆,其实也很难“拍”出区别。所以,最直接、最好的方法,还是在球桌上多试几杆。说到这里,想起了“木纹论”。呵,也正因为确实有球友是手感不佳,要试出杆的质量区别确实为难,于是只好“看”区别了。作为一个销售者,对此,欢迎,因为非常省心。作为球友,就不太建议了。六、偏移。下塞,加上台昵本身的顺逆毛,就会造成白球行走时的偏移。这个虽然不可避免地需要我们自己在瞄球的时候作调整,但台球杆造成的偏移量也会各有不同,所以在差不多质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