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职业中学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职业中学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职业中学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职业中学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中学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1998年前后,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两难”的怪现象企业招工难,职校毕业生就业难。生产企业缺少技术工人,但在劳动力市场上却招不到,而职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却不受企业的欢迎。毕业生就业难导致招生能难,一些职校因此走入困境,全国职业教育滑坡。能否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办学,建立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以实现与企业紧密接轨,推进职业中学的改革与发展我们从1999年开始就对此问题进行探索。2002年11月以职业中学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研究为题提出课题申报,2003年3月正式批准立项为浙江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第二轮重点研究课题。在浙江省教科院、浙江大学等单位专家的大力帮助下,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二方面都取得了预期的成果。一、课题研究概述(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1、校企联合办学是国际职业教育的基本走向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考察了德国等欧盟成员的职业教育,发现校企联合办学是各国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办学模式,并成为一种基本走向。德国的“双元制”是最典型的一种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所谓“双元制”是指青少年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应知识的培训,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德国的“双元制”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主要特点是以能力培养为主、以技能培训为主、理论教学为技能培训服务;采用模块式教学,学习内容安排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在企业与职业学校两个地点学习;学生同时具有学徒的身份。自从19世纪初开始,美国就推行“合作教育”,提出一些专业和一些项目的学生一年中必须有1/4的时间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公司或企业单位去实习,以获得必要的知识。美国的职业院校很重视吸收企业界人士参与办学。例如芝加哥市有许多炼钢、炼油企业,该地的职业技术学校便开设相应的专业。为使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与企业实际需求相一致,学校设立以下几种机构一是工业顾问委员会,委员是本地区企业界的知名人士或企业主,他们讨论、研究本地区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确定专业设置;二是专业委员会,请专家教授参加,研究专业课的教学计划;三是人才调查办公室,由学校和企业界双方人员调查本地区各行业对人力的需要,根据需要办学。在加拿大,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主要机构是社区学院。社区学院每个专业都设有专业顾问委员会,其成员由专业负责人和各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组成。委员会每学期或每学年都要召开会议,研究本专业教学内容的改进,实验设备的改善和专业发展预测等问题。学院根据顾问委员会的意见,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以及招生数量。学院与企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使学院的专业教学适应企业、社会的需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也使毕业生的质量与数量与企业、社会的需要相一致。“教学工厂”是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模式。它力图把“工厂的需求”和“学校的教学”这两方面尽可能地沟通和整合在一起。它将现代工厂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学校,将现代工厂的生产、经营环境微缩或模拟到学生的教学活动中,甚至将企业的某一个生产、经营环节引入学校,学校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先进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现代化工厂所需要的实践技能,使学校教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韩国为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从1994年起实施了“21制”,即头两年在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第三年则在企业接受为期一年的实习培训。此外,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前苏联的产学联合体、日本的产学合作、英国的“三明治式”等都是国外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然而,国外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建立在各自国度的经济、文化、法制基础上的。我们中国有自己的特定国情,如只有几十年的工业发展基础,而且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等等。照搬外国的办学模式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其精神实质学校与企业相沟通,教育与科技工艺的发展相适应,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却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2、校企联合办学是国内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根据我们的研究,我国许多职业教育的法规与政策已经多次作出校企联合的办学的规定,已经为许多领导与专家学者所关注,许多职业中学都在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学。例如山东平度市职教中心与青岛海尔集团、青岛海洋大学、山东工程学院联合办学,形成多位一体、共同发展的职教联合体。该校面向全国培训职教师资,面向联合办学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取得很大成绩。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结合当地的产业结构特点,以“食品饮料”为骨干专业,并与企业联合办学。他们请啤酒厂技术员上课,实习即到啤酒厂去,并负责一条专门的生产线,称为“东职生产线”,按厂里下达的生产任务和质量要求进行生产。诸暨市轻工技校与万安集团、凯达集团、海亮集团、盾安集团等企业联合办学,“冠企业名,按企业需,育企业人”,“招生教学就业”一条龙。获得了企业投入的车床、气体保护焊等价值达40万余元的生产实习设备和10多万元的奖学基金。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与北京精雕科技公司联合办学,按企业需求设置课程,实行订单式教学,为企业定向培训人才。企业提供所需的实习实训设备,派出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共同开发课程。对于校企联合的办学这一问题,尽管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但总体上还是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在实践中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模式与成熟的经验。许多学校的校企联合办学由于只是学校行为,企业没有积极性,一些学校缺少有效的互动机制,致使校企联合走入困境或流于形式。3、校企联合办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对永康当地的企业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深切感受到企业需要与学校联合办学。永康市是全国著名的“五金之都”。全市有工业企业1万多家,从业人员30多万人,出口创汇产品100多种,产品涵盖机械五金、装潢五金、日用五金、建筑五金、工具五金、小家电等1万多个品种。永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防盗门、电动工具、电动剃须刀、小型拖拉机、柴油机的生产基地与出口基地,不锈钢保温杯、电动车的产量和出口量居全球第一。200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24亿元,2002年为3019亿元,2003年达到381亿元(如图1所示)。目前,永康的企业正在由传统家庭作坊向现代集团公司转换,由生产小五金向生产高科技产品转换。永康正在融入“长三角”,打造先进五金制造业基地。永康市发达的五金产业,形成了技术人才特别是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人的强大市场需求。根据人才市场调查的资料显示永康企业每年需新增科研、设计、生产、经贸、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达1万余名。同时企业职工的素质普遍偏低,据我们对永康市20多万企业职工的不完全调查,大专或以上毕业占75,高中程度占228,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占607(如图2所示)。永康企业职工的技术水平情况(如表1所示)普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企业职工素质的低下制约产品科技含量的进一步提高,制约永康经济的快速发展。表1永康市企业职工技术水平与全国及发达国家的差距高级技工中级技工初级技工无技术证书永康市083554903全国5253238发达国家1575100企业间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没有高素质的生产工人,企业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更谈不上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许多企业主已经意识到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例如2002年永康的一位老总在广交会上与外商达成了电动工具供销意向,从上海请来3个高级技工,用了1个月时间生产出2只电动工具样品。此样品完全可以和德国的样品相媲美,而价格却便宜45元,外商连叫“OK”,当即签下了100万美元的合同。然而进行大批量生产时,却没多少产品是合格的,企业不但失去了订单,还得赔偿违约金,共计损失了500多万元。此类事实充分说明企业可以高薪聘请高级技术人员生产一、二只样品,却不能“买”到大批技术工人进行批量生产。由于我们永康的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私营企业,企业本身没有独立办学培养人才的可能,因而他们盯上了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的职业中学。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上规模的企业)老总对我们职业中学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对校企合作表现出积极的姿态。这为我们进行校企联合办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社会条件。4、校企联合办学是职教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办学模式上,职业教育缺少自己的特色,教育教学没有与当地的企业接轨,培养的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不强,造成就业与招生的相对困难;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生产现场为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所必需。职业教育的主要特色在于它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相应的职业素质。而技术应用能力和相应的职业素质的获得,取决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这需要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整体优化,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最重要的。职业中学要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使职业教育的质量特色真正实现,除有良好的校内基地外,还必须有数量足够、水平较高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有相当时间在生产和服务的真实现场经受真刀真枪的熏陶和磨练。显然,没有企业的参与办学,要达到这个目的是不可能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必须适应本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与支持,职业教育很难做到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很难及时适应社会需求;职业学校如果不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单一化、内向化,就很难实现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在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企业的大力资助与合作,就很难改善办学条件。因此建立校企双赢的机制,实行校企联合的办学,这是校企联合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校企联合办学模式,这对于顺应国际职业教育改革的潮流,构筑我国终身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对于建立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促进学生和职业中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边研究边实践。课题研究目标是在终身教育等理论的指导下,初步探索校企联合办学的理论,并在实践中构建职业中学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研究校企联合办学的定义、内涵、原则、条件、类型与内容等理论问题。2、研究国内外校企联合办学的情况,研究永康当地企业发展情况及对所需人才规格的需求。3、研究职业中学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并探索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校本教材的开发。4、研究教学方法。探索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如何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在改进教师教法的同时,突出学法的研究,使学生不但要“学会”,而且要“会学”。5、研究学分制的改革。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试行“过程学分”和“替代学分”。6、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探索“教师下企业,技术人员进学校”的教师培训方法,增强教师的职业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7、研究企业职工培训,探索职业中学进行职后培训方法和模式。(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步骤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2002年9月至11月,我们在总结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聘请指导专家,成立课题组。在专家组的指导下,研究校企联合办学的背景,探讨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向上申报。被立项为浙江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第二轮重点研究课题。2、实施阶段2002年12月至2004年6月,在总课题组的统一部署下,各研究小组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开展的各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到企业调查研究。我们组织多个调查小组深入100多家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积累了大量资料。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地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与进步情况,掌握了企业对职业中学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摸清了企业对联合办学的动机与态度。2)研究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情况。课题组成员曾亲赴德国等欧盟成员国考察职业教育的情况,并先后参观考察了省内外30多所中等职校,初步掌握了国内外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3)举办或参加多种学术会议。课题组成员先后到杭州、诸暨与义乌等地参加相关的研讨会,参加在青岛(2003年12月)、上海召开(2004年3月)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学校于2003年11月举办了“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暨校企联合研讨会”。在各种会议上交流了校企联合办学的经验,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4)请专家进行理论指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先后请浙江省教科院的方展画、郭耀邦,金华市教育局应恩民、教科所吴惠强等领导与专家对本课题进行指导。并先后请了华东师大的钱景芳、浙大的吴雪萍、浙工大的杜时贵、徐佳等专家亲临讲学。5)搜集整理资料。在上述研究活动的基础上,我们还广泛搜集报刊杂志与因特网上的相关资料,通过整理,积累了约1000多万字的研究及参考资料,并且编印成册。6)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写出了200多篇论文,其中有90多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或在各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写出了40万字的专著并公开出版。通过研究,初步形成了职业中学校企联合办学的理论框架。(详见本报告的第二部分)7)我们把研究的成果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初步构建了以当地产业为依托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详见本报告的第三部分)3、总结阶段2004年7月至8月,进行课题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详细的研究过程参见附件课题研究大事记)二、课题研究的结论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从理论的层面进行了探索。这一部分主要阐述校企联合办学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包括校企联合办学的依据、概念、条件、原则、类型与内容等。(一)校企联合办学的依据1、法律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1998年12月,教育部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走产教结合的道路,实行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努力办出特色,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2002年8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职业学校与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的机制。”以上规定从法律法规的层面上为校企联合办学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校企联合办学的目的与方向。2、理论依据校企联合办学的理论依据之一是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马克思曾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教育作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其性质和运行方式也是由社会生产决定的。当前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物质生活”已构成我国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而职业教育与现代经济的本质联系和直接联系决定了教育必须改革。与社会经济接轨,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相互联系的必然选择。职业中学的办学目标是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初、中级的技术人才,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是我们职业中学办学的出发点与归宿。企业的需求是职校的生长点,校企联合是职校办学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转变旧的思想观念,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必须打破常规,根据企业的需求与学生的需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的一切办学行为与企业接轨。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才能使职业中学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强大的生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校企联合办学的理论依据之二是终身教育理论。终身教育是能满足个体一生中各阶段生存发展的多方面需求的教育,它包括职前的学前教育、学校教育,也包括职后的成人教育和退休后的老年教育;既有职业性教育,也有人文和社会生活教育。终身教育理论有三个基本观点其一,它否定了学校才是提供教育的场所,指出学校教育不是人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阶段,人的教育应贯穿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其二,它否认了青少年在学校接受的知识可以终生受用的观点,提出成人教育对整个教育的贡献具有决定意义,是别的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其三,它认为教育的本质不是经验和知识的传承,而是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是全体公民的权利。我国教育法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根据终身教育的理论,职业教育应该改变封闭的办学模式,实行开放办学,与社会经济相沟通,与企业单位相接轨,与普教成教相联系,与企业职工培训相结合,与终生学习要求相符合。(二)校企联合办学的定义与内涵“职业中学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是指职业中学主动与企业接轨,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办学的一种模式,也即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校运行机制。这里所说的“企业”,不仅仅是指工业企业,而是泛指社会上与学校所设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部门。校企联合办学的本质特征是将职业教育置于现代经济生活中,依靠企业办学。把企业作为学校物质基础的后盾,作为办学信息与先进技术的主要来源,作为学生生产实习的场所,作为培养专业师资的基地,作为学生就业安置的摇篮。校企联合办学的基本内涵有五点一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把企业的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学校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所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相一致;三是学校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为在职职工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四是企业强化办学意识,不但为学校的教学与实习就业提供方便,在办学的场地与资金上为职业中学提供支持,并且参与职业中学的教学过程。五是校企双方在联合办学中实现双赢,这种办学模式不单是学校的行为,而同时也是企业的自觉行动。(三)校企联合办学的条件校企双方要实行联合办学并取得成效,需要一定的主观与客观条件。1、职业中学需要有强烈的改革意识与创新的精神。这是校企联合办学的主观条件。实行校企联合办学,不仅只在于形式上的开会、签协议、作广告宣传,而更需要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适应,这比关起门来办学,比“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地教学要困难得多。在实施联合办学中必须要处理许多关系,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阻力与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办学观念,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改革意识与创新的精神。时至今日,一些职校还是按传统的观念,关起门来办学,按普高的模式办职校,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学生没有自己的特长,动手能力不强,不受企业的欢迎,形成了“就业难招生难”的恶性循环,导致学校每况愈下;一些职校虽已经认识到职校办学的难度与问题的严重性,但只是在埋怨“社会鄙薄职业教育”,在惊呼“普高热冲击职教”,可就是不敢高扬职教的旗帜,以自己鲜明的特色与普高抗衡,在办学的困难与挑战面前束手无策;一些职校尽管也在探索开放办学、校企合作,然而一碰到企业的冷漠,一想到需要学校的全方位改革,就浅尝辄止,畏缩不前。所有这些,都是落后的思想观念在作怪,缺乏敢为人先的勇于改革创新的大无畏精神。2、职业中学需要有一定的规模与档次。联合办学也是讲实力的,较大的办学规模、较高的办学质量,较好的知名度与社会的认可度,都是顺利进行联合办学的重要条件。如果学校的规模过少,特色不明显,对企业就没有吸引力。因为企业认为与这样的学校联合办学对提高职工素质和增加品牌效应方面并没有带来多大好处。就象我们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五年前我们的学校规模还少,特色也不鲜明,当我们寻求企业联合时,一些企业老总往往是礼貌地与我们握一下手,就“拜拜”了。可是在我校规模扩大、名声雀起,成为国家级重点职校的今天,许多企业老总主动找上门来,千方百计寻求与我们联合。当然这并不是说规模少档次低就不能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只不过操作难度大一些而已。“在寻求企业联合中找出路,在与企业联合中求发展”,这是我们职业中学应有态度与正确策略。我们永康市职技校在实行校企联合办学的过程中,自身弱小时也免不了低声下气,也曾“山重水复疑无路”,但为了职校的生存与发展,决心杀出一条血路,凭着执着的追求与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跨越,在校企联合办学方面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3、企业需要发展到一定阶段。当企业还处在家庭作坊式的阶段时,由于其小规模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对职工素质要求不高,因此对校企联合办学也不那么重视。可是当企业发展到集团公司的阶段时,由于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管理严格,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职工素质对于企业成长的作用日益明显,企业就会意识到技术人才的重要性,对校企联合办学就产生积极性。同时,只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有相应的人力、物力和技术与学校进行合作。就一个企业而言,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其动机与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选择联合办学的对象时,必须注意到企业的发展情况,并根据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4、需要有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校企联合办学对于发展当地经济,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提倡与支持。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或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或直接参与联合办学,是推进校企联合办学的有利条件。如诸暨市店口镇政府的“知识扶贫、岗位扶贫”政策,我们永康市政府对校企联合办学的积极倡导,都有力地促进了校企联合办学的开展。有些地区的校企联合办学之所以走入困境,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争取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县一级政府,必须象抓经济一样抓职教,象抓计划生育一样抓校企联合。5、需要建立一种互动的机制。职业中学是教育实体,企业是经济实体,其性质完全不同。如果说这两种实体能够结联合起来,其主要结合点就是人才学校是人才的培养者,能够输送人才,而企业是人才的使用者,需要输入人才。因此要实现校企之间能够稳定持久地联合办学,必须建立一种互动机制。一是签订必要的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应承担的责任;二是建立必要的组织,如职教集团、办学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三是根据设定的合作项目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如果校企双方不建立这种互动机制,校企联合办学就会流于形式。(四)校企联合办学的原则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总结了如下几条校企联合办学的原则1、学校主动原则“校企联合办学”这一命题可简单解释为学校与企业联合起来办学校,而不是企业与学校联合起来办企业。这个联合体中学校居于主动地位,企业却居于从动地位。校企联合办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办好职业中学,培养高素质人才,而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却是间接目的。企业渴望人才,愿意联合办学,但他们也明白人才培养的主体不是企业而是学校。因此我们在校企联合办学中,必须坚持学校主动原则。不能坐等企业主动上门,等待意味着自我封闭,自甘落后。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主动与企业接轨,主动策划,主动出击。当有的企业还没有联合办学的意识时,我们还要耐心宣传、积极引导。2、校企双赢原则我们面对的企业都是私营企业,他们没有法定的办学义务。如何才能调动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特有效的办法就是使他们感到有利可图。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校企双赢的原则,使企业在校企联合办学中得到真正的实惠。一是优先输送毕业生,使企业得到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二是为企业的职工提供优质培训,为企业节省培训成本;三是选派学校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练”,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四是为企业提供先进技术,合作开发产品。根据校企双赢原则,在校企联合办学中不能一味强求企业投资教育。在投资的问题上,只有当企业感到他们的投资是合算的,或者在企业具有相当的实力,自愿投资教育回报社会的前提下,才能水到渠成。3、循序渐进原则校企联合办学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是分层次的。从深浅程度方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联谊和互访活动,这一层次尽管是最浅的,但对于交流感情、沟通信息和达成共识又是十分必须的;第二层次表现为校企双方签署联合办学协议,企业愿意安排学生实习、适当给予资金支持,优先录用毕业生等,而学校方面即掌握企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了解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能主动为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积极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第三层次表现为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如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订、课程开发、实习及毕业设计等环节。而学校即急企业之所急,派学校干部和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活动,与企业共同攻克技术难关,在可能范围内做到校企双方资源的有效共享,实现“产、学、研”无缝结合。在广度方面,也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表现为学校与个别企业联合办学,尽管这时联合的面还不广,但这是试点,走出这一步极为重要;第二层次表现为学校与相当多的相关企业联合办学,能基本满足学生实习与就业的需要;第三层次表现为多所学校与多个企业联合组建成职教集团,实现跨地区联合。在实施校企联合办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渐推进。4、因地制宜原则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结构不同,企业的成长程度也不同。就职业中学而言,其专业设置、师资质量也不同,因而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也不应该是唯一的,企求建立一种万能的、全国通用的模式是不现实的。因此校企联合办学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本地的产业情况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联合办学。所联合的企业要有侧重,联合的形式与内容要因校而异、因地制宜,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5、培养人才原则校企联合办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人才是我们进行校企联合办学的出发点与最终目标。有的学校实行校企合作是仅仅是为了追求企业的投入,企求企业资助经费与设备,这实际上是在职校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困难时候的一种权宜之计,并不是校企联合办学的根本目的。否则,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就不需要寻求与企业合作了。因此我们在实行校企联合办学时,应该把着眼点放在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教学改革上,提高职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真正受到企业的欢迎。(五)校企联合办学的类型与内容1、校企联合办学的类型校企联合办学的类型可分为松散联合型、紧密结合型和校企合一型三种。1)松散联合型。校企双方根据临时需要,企业或出钱、或出人领导、技术人员、或出力场地、财产,或接受学生实习、就业。学校或提供毕业生,或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这种类型具有临时性、单向性、灵活性等特点。2)紧密结合型。校企共建,相互依托,成为密切的伙伴关系,校企双方签订协议书,受法律保护。其特点有三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不得随意中止合同,否则要负法律责任;具有统一领导等特点,在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成立董事会,企业领导聘任董事长,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具有全方位的特点,双方订有共同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就业安置、资金投入等规章制度。3)校企合一型。在紧密依托其他企业的前提下,学校集“校厂于一身”、“校企于一体”,把学校办成既是学校,又是企业,同时兼行“校企”双重职能既能出色完成传授技术理论知识,又能有效训练实际操作技能。学校既是教学实体,又是经济实体,既出人才,又出产品,达到自身的高度完善。2、校企联合办学的内容校企联合办学主要有联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培训、生产,共享人才、物质资源等内容。1)联合教育学校在企业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科技普及教育”、“创业教育”等各种教育基地;校企之间签署精神文明共建协议;联合开展各种体育、文娱活动。2)联合教学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规格,共同确定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联合开发校本教材;联合举办教改实验班或“特色班”。3)联合培训学校建立职工培训中心,送教下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职工培训;企业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学校派专业教师到企业里学习,提高教师的职业意识和动手能力;请企业技术人员对学校教师进行技术培训。4)联合科研校企双方联合组建科研、试验基地和研究开发中心,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科研合作。5)联合生产在学校中联合建立产生车间,由企业负责经营,学校负责生产。6)共享人才资源企业老总受聘担任名誉校长,企业派技术骨干到学校任教,建立学生的就业基地;学校优先为企业输送毕业生,按企业订单培养定向人才;派学校干部到企业里兼职,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派学生支援企业,突击完成生产任务。7)共建共享物质资源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把课堂搬到企业,利用企业资源进行教学、实验;校企双方合资购买实习实训设备,联合建立网站,实现网络资料共享;企业利用学校的先进设备进行科研或生产,向学校无偿提供设备或资金。三、校企双赢联合办学模式的构建在本课题研究中,通过实践探索,初步构建了校企双赢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如图3所示)。这个模式具有许多特点。首先,具有多方位的特点。校企双方采取各种措施,构建联合办学的四个平台一是通过社会调研等措施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二是通过为企业输送毕业生与职工培训等措施构建人才交流平台;三是通过联合开发产品等措施构建技术交流平台;四是通过场地设备的互通构建物资交流平台。其次具有校企双赢的特点。通过校企联合,学校进行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师素质,改善了办学条件,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而企业提高了职工素质,提高的企业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其三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这个模式是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下面把我们构建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做法作一具体的介绍。(一)抓调查研究要与企业进行联合办学,必须深入了解企业的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是实施校企联合办学的第一步。我们进行调查的主要内容是调查永康当地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调查当地企业的工艺流程及技术进步情况,调查企业对联合办学的意向。我们进行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有1)问卷法我们设计了多种调查问卷,对企业老总、技术人员、本校的毕业生、实习生进行书面调查;2)走访法我们走访了大量企业,走访了许多企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与经济界的人士;3)座谈法我们多次召开企业老总座谈会、企业职工座谈会、已经就业的本校毕业生座谈会等;4)蹲点法我们先后派出学校领导、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长期与企业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自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获得真实的体验与信息。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了企业对联合办学的动机与态度,坚定了校企联合办学的决心与信心,并且掌握了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明确与企业接轨的思路,为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二)抓组织建设建立相应的组织是校企双方实现经常性的联系、保证联合办学有效进行的组织保证。我们抓组织建设的办法是1、成立办学咨询委员会。我们聘请部分厂长经理、学生家长为会员,成立“永康市职技校办学咨询委员会”。一般每学期或每学年召开一次会议。这个组织是企业参与办学的重要载体,主要职能有三点一是对学校每一个阶段的办学情况进行总结与诊断;二是探讨学校教育、教学、实习等方面的改革方向与内容;三是探讨深化校企联合办学的有关事宜。每次会议都形成的“会议纪要”,作为今后一个阶段的办学指导文件。2、组建教集团。2003年5月,我们组建了由多个企业与多个学校组成的“金华市机电职教集团”。集团的主要成员有中国星月集团、中国群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鹰鹏化工有限公司、浙江铁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行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仁达电器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永康市支行等7家大型企业和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诸暨市轻工技校、金华九峰职业学校、磐安县职业技术学校、武义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江山职业技术学校、永康市求知职校等7所中等职业学校。金华市机电职业教育集团是一个强强联合的组织。永康职技校、诸暨轻工技校与江山市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金华九峰职业学校等是浙江省一级重点职业中学。7所职校共有在校生13000余人,其中机电专业的学生5000余人,教职工近900人。中国星月集团是生产摩托车与防盗门为主的大型民营企业,资产总值6亿元,下属员工3800余人,拥有各类技术人员300余人,在全国500强企业中名列第62位;中国群升集团是生产防盗门、太阳能热水器、电动车、车库门等产品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年产值达三亿元,下属职员2000余人;浙江铁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生产汽车配件为主体的浙江省百强民营企业,现有员工1000余人,总资产22亿元。职校集团集生产产品的企业与培养人才的学校为一体,形成一个地域覆盖面广、学科门类多的科技人才群,具有强大的信息汇聚功能、人才互补功能、科学研究功能与资源整合功能。职教集团的成立,使学校与企业形成一种紧密型的组织,进一步密切了校企双方的关系,加强了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的实质性联合。(三)抓协议签订校企联合办学需要一定的制度约束。我们在考察德国职业教育时等到启示,他们的双元制是代表国家的意志,企业参与办学的行为是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的。我国的企业没有办学的法定义务,但能否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协议的形式让企业承担一定的办学职责实践证明是完全可行的。到目前为止我校已经与130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协议的内容与企业名单见附件)。我们在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的过程中,体会到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自愿原则。不把学校的意志强加给企业,要不要签订协议,如何签订协议,都要平等协商,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确定。否则,“强扭的瓜不甜”,即使签了协议,也可能会成为一纸空文。2、慎重原则。企业对联合办学的认识是不一致的,在时间上有早有晚,在程度上有深有浅。我们不能草率从事,不能追求数量与速度,而是应该坚持慎重原则,积极做企业的思想工作,成熟一个签订一个。3、灵活原则。在签订的形式上要灵活多样,有时为了达到宣传效应,可举行隆重的签约仪式,请政府领导与新闻媒体参与,如我校与星月集团、尤奈特公司的签约仪式就是这样做的。然而多数协议的签订,我们只是简单进行,并不声张。在协议的内容上也要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企业选择不同的合作内容,不强求千篇一律。(四)抓企业职工培训企业职工培训是校企联合办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意义不仅在于拓宽了学校的办学渠道,更重要的是能使企业认识到职业中学具有为企业服务的强大功能,能通过培训快速提高在职职工的素质,从而提高校企联合办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企业职工培训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学校积极主动地做好相关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抓好宣传发动,提高企业认识针对一些企业对职工培训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的现实问题,我们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企业对职工培训的认识。用事实说话。1998年,我们选取与我校关系紧密、意识超前的超人集团公司为突破点,开始了本校的第一期职工培训。通过3个月的培训学习,学员回到生产岗位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产品质量明显改善,为超人产品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收到了明显的培训效果。以此为契机,我们在利用广播、电视与报纸等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参加培训的学员成为了义务宣传员,使许多企业家对职工培训由不认识到认识,由迟疑变为果断,由被动变为主动。从此,一顺轴承有限公司、长岭集团永康分公司、浙江钢海实业有限公司、等许多企业主动组织全体职工来校培训,使我校的企业职工培训出现了“企业争相报名、学校应接不暇”的良好局面。2、依托行政支持完善培训机制我们通过积极争取,凭着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和不断完善的教学环境,赢得金华及永康市劳动局的信任。市劳动局下发了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的规定,在我校成立了“金华市职业技能鉴定站”和“永康市职业技能培训站”,并协助本校举办了两期永康市百强企业劳动管理人员培训班。行政的配合,使我校的职工培训从发动组织、报名收费、培训学习、考核评估,到颁发证书构成了完整的程序,走上了经常化、规范化轨道。在收费标准问题上,我们积极向市物价局、市财政局联系,通过他们科学客观地核定技能培训收费标准,办理收费许可证,把收费标准在报纸上公示,随时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对培训收费的检查监督,让职工明明白白交费,从而提高职工培训的信任度。3、树立质量意识扩展培训市场质量是立校之本。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是赢得企业的支持与信任、扩展培训市场的关键。在组织培训前,先派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查,了解参训职工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技术水平、岗位特点等,掌握个性特点;分析企业生产技术状况,研究企业生产发展趋势,然后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计划、学习目标,编排培训方案,确保培训的针对性。送培训的教师到大专院校进修深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科技发展的新信息,及时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传授给学员,确保培训技术的先进性。要有好的培训质量,必先要有好的培训设施。我校在教学设备上舍得投资,针对我市五金机电为主的产业结构特点,建成了有120个工位的标准钳工房,车工实训车间,配置刨床、铣床、普通车床、数控车床;为适应电动工具行业的需要,建成电工电子综合实验室、电工操作室;并添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培训手段现代化,从而确保培训的有效性。本校良好的培训质量赢得了企业的信赖,连杭州顿力集团公司也慕名远道而来,主动要求对其所有中层干部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4、强化服务意识送教下企业企业的职工平时都有生产任务。送教下企业是职校为企业上门服务的重要形式,是解决职工学习与生产之间的矛盾的妥善方法。因此,我们根据在岗职工的特点,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派教师到企业授课,送教到企业,主动服务职工,服务企业。近几年来,我们坚持利用晚上、节假日,组织教师送教到企业,对浙江先行实业公司、良宝公贸集团、浙江钢海实业公司、等多个企业进行培训。另外我们还采用学分制、学时制等多种培训方式,让职工忙时少学,空闲时多学,深受企业和职工的欢迎。(五)抓教师下厂挂职教师下厂挂职又是校企联合办学中,实现校企双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做法。从“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它能使教师了解企业,提高实践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对于企业来说,教师下厂挂职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2002年4月1日,我们学校派出实习处主任应广洪、专业教师颜征天、黄特三位老师到永康华鑫工具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品质部长和车间主任职务。他们长期蹲下来,与企业干部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研究电动工具的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研究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编写出了紧密结合永康实际的校本教材电动工具。在实践中他们发现企业的产品合格率不高,常有30左右的产品需要返修。于是他们通过研究,改进了关键部件的生产工艺,改革了装配流程,结果使产品的返修率降低到3左右,每年可为企业节省300万元资金。企业对他们大为赞赏,挂职期满,企业还是不肯放人。2002年10月,学校又派出了第二批教师,到中国群升集团等企业挂职锻炼,编写出防盗门生产工艺一书,山东泰安、云南昆明的企业得知这本书,多次来电求购。此后,我们每年都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下厂挂职。挂职期间,工资福利全部由学校照发,不收企业一分钱。(六)抓专业建设校企联合办学的基点是专业建设。我们根据永康五金机电产业发达的特点,及时调整了专业设置,以机电、数控专业为重点,辅之以财会、市场营销、商贸英语、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配套专业。使本校的专业设置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相吻合。我们从专业规模、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设备、教育科研等方面入手,加大专业建设力度,取得了重大的成效。目前本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已经成为了浙江省示范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也已经成为金华市重点专业。(七)抓教学改革我校根据职业教育理论与永康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确立了“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强化技能、发展特长”的教学指导思想,主动调整职业中学的培养目标,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如图4所示),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密切接轨,形成与企业接轨的人才培养特色。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我们根据永康企业的需求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例如我们把机电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为永康当地培养从事五金机电的制造、运行、维修与管理工作的初、中级技术人才。把机电专业的从业方向确定为主要面向五金机电制造的企业单位、维修部门,从事机械、电器的制造、运行、维修与检验工作,或从事车间生产和技术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机械电器新产品开发、设计、研究等一般性技术工作。我们重新设置了各专业的课程,把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并设置了特色课程,开展特色课教学。所谓特色课就是教师自编教材,紧密结合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所开设的课程,要求各门课程都要挤出20的课时开设特色课。我们重新制定了教学计划。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比例约为55,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约为46,必修课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课时比例约为82。我们还重新修订了各课程的教学大纲。2、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校本教材我们在校企联合办学的过程中,根据企业需求与学生的特点,大胆改革教学内容,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努力加强教材建设。1)改编教材。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状况、本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对原有的教材或其他学校已编写的教材进行改编。一是在保留课程门类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删改,删除原有教材中过深、过难、过繁的内容,删难就易,删繁就简;二是对教材进行整合,针对职业中学的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的弊端,对教材进行整合,减少课程门类,形成综合化的教材。三是对教材进行拓展补充,进一步加强教材的地方性和教育性。2)新编教材。一是根据当地的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