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新人教版班级姓名第小组课题科举制的创立课型新授班级七年级()班课堂流程具体内容学法指导一学习目标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诞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科举制度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学习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学习难点体会隋唐时期选官方式的进步请把关键词标出来自学群学【复习旧知】1毛泽东说,唐玄宗前期会当皇帝。下列史实不符合此结论的是()A改革吏治B任用姚崇宋璟C重用李林甫、杨国忠2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统治者都注重调整统治政策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ABC【探索新知】科举制的诞生隋朝1、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的子弟中选拔。2、诞生隋文帝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按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3、作用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做官;选拔官员的权利也从集中到。科举制的完善唐朝1、唐朝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两科最为重要。2、科举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大大扩充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首创和。唐玄宗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三、科举制的影响1、科举制改善了,使得有才学之人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社会读书风气盛行。3、科举制也促进了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科举制的废除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直到末年才被废除。【合作探究】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兮”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1)材料一的含义(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3)进士科第一名称为什么(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巩固训练】阅读教材17页“科举制的诞生”完成相关内容。阅读教材18页“科举制的完善”完成填空。阅读教材19页“科举制的影响”完成相关内容。集思广义,展示团队的魅力。思学1、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高明的这首琵琶记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那种制度()A禅让制B分封制C科举制2、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A孝文帝B隋文帝C隋炀帝3“学而优则仕”,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这也是我国古代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以下体现这一原则的制度是()A、分封制B、科举制C、郡县制4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该“长策”正是诞生于A、西汉B、隋朝C、唐朝5隋唐实行科举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是一部分知识分子可以参与国家管理B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C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独立用八分钟时间完成然后用两分钟小组反馈小结魏晋以来,实行九品中正制,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选官,隋炀帝开始正式设置“进士科”。其进步性在于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可以参与国家管理。唐太宗时大大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第一称状元。武则天开创了武举和殿试。玄宗时期诗赋成为了进士科主要内容。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