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投资策略_第1页
汽车行业投资策略_第2页
汽车行业投资策略_第3页
汽车行业投资策略_第4页
汽车行业投资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研究报告郑重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数据,东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我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本报告版权归我公司所有。汽车行业投资策略行业增长趋于稳健,重点关注子行业龙头优于大势维持评级2007年11月28日投资要点200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占世界汽车产、销量354,2006年已分别占世界的10以上,年均增长率高达233,产量排名世界第三,销量世界排名世界第二。2007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有望冲刺900万辆的新高,在世界汽车市场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有可能达到12以上。07年前三季度,全国汽车销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累计销售汽车646万辆,同比增长245,这是入世6年来第4个增速超过20的高峰年。与2006年高达40以上的增长幅度相比,汽车行业已由“井喷”的行情转入了平稳增长的态势,行业已更趋健康与理性,产业处于良性发展状态。我们认为,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的汽车行业,在经济持续发展和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将较长时间维持高速发展。中国轿车行业在经历了02年的井喷,到现在已经步入一个长达数年的稳定快速增长期,后期波动幅度有限,主要是受益于经济增长以及消费升级,预计未来几年轿车子行业的增长幅度将达到2530。维持乘用车子行业“优于大势”的评级,维持对重点个股一汽轿车、上海汽车、江淮汽车“推荐”的投资评级,建议重点关注整体上市预期强烈的一汽轿车及相关个股一汽夏利(000927)和一汽四环(900742)。未来5年内中国重型卡车销量将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交通运输和物流产业的兴旺发展及出口的快速增长都将进一步刺激重卡的需求。维持商用车子行业“优于大势”评级,维持对重点个股中国重汽、潍柴动力“推荐”的投资评级。由于旅游市场兴旺,城市公共交通运力急需加大等因素影响,当前和未来三年内大中型客车的需求量会一直攀升,销量将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维持对重点个股宇通客车、金龙汽车“推荐”的投资评级。汽车零部件子行业由于普遍处在价值链的相对弱势地位,谈判能力较弱,维持“同步大势”评级。维持对重点个股福耀玻璃“推荐”的评级。子行业评级乘用车优于大势商用车优于大势零部件同步大势重要公司评级上海汽车推荐一汽轿车推荐江淮汽车推荐中国重汽推荐潍柴动力推荐宇通客车推荐金龙汽车推荐福耀玻璃推荐分析师刘立喜TEL02163367000257FAX02163373209EMAILLLX365VIPSINACOM地址上海市延安东路45号工商联大厦20F邮编2000022一、以全球视野看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中国将占世界汽车市场12。1、占世界汽车市场的10以上。200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占世界汽车产、销量354,2006年已分别占世界的10以上,年均增长率高达233,产量排名世界第三,销量世界排名世界第二。2007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有望冲刺900万辆的新高,在世界汽车市场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有可能达到12以上。但中国目前仍没有年产销量在200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汽车产量汽车销量排序国别产量占世界产量比例排序国别产量占世界产量比例世界总产量692131000世界总销量6872710001日本114841661美国170502482美国112641632中国71841053中国72801053日本5740844德国5820844德国3775555韩国5820845英国2732406法国3169466意大利2596387西班牙2777407法国2499368巴西2611388西班牙1953289加拿大2572379巴西19282810墨西哥20463010印度17542610国产量合计5295976510国销量合计47211687资料来源中国商报之汽车导报,2007年11月16日。2007年19月汽车企业销量前10名排名表(单位辆)1133232105373283105361863751732236757430023521795718576016085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哈飞吉利资料来源汽车观察,200711。2、中国乘用车产量世界第三。与汽车产量排序一样。但从全球看,日本排名第一,占总量的20,美国仅排名第四。3排序国别产量占世界产量比例排序国别产量占世界产量比例世界总产量4988210007巴西2092421日本97571968西班牙2079422德国53991089印度1473303中国523310510英国1442294美国43668811加拿大1390285韩国34897012俄罗斯1174246法国27235513墨西哥10982213国产量合计41715837资料来源中国商报之汽车导报,2007年11月16日。3、中国重卡产量世界第一。这是由于中国正处于城镇化阶段,基础建设规模大,货物运输量大,对重卡的需求量大所致。日本排序第二。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重卡产量合计,占世界重卡产量的435。4、客车产量世界绝对第一。中国客车产量排序第一,占当年世界客车总产量的408。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经济发展、道路条件较好、客运量巨大、对客车市场需求量大所致。5、中国对世界汽车行业贡献巨大。2005年,中国为世界汽车行业贡献了23的总增长。根据普华永道2006年11月发布的全球汽车行业财务回顾,未来几年,全球汽车市场最大的突破性增长将来自四个新兴经济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它们将占全球轻型汽车产量预计总增长的40以上。在四个新兴经济国家之中,中国无疑占据着中央舞台。中国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消费的全球比重不断上升4357748190107120002040608010012014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二、未来五年,汽车行业年复合增长幅度有望达到20301、销量持续快速增长。今年19月,全国汽车销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累计销售汽车646万辆,同比增长245,这是入世6年来第4个增速超过420的高峰年。与2006年高达40以上的增长幅度相比,汽车行业已由“井喷”的行情转入了平稳增长的态势,行业已更趋健康与理性,产业处于良性发展状态。我们认为,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的汽车行业,在经济持续发展和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将较长时间维持高速发展。历年汽车销量145157160183209241337451520575722646830230140143156394152110253245342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19051015202530354045汽车销量(万辆)增长率()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052007年汽车月度实际销量010203040506070809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05年2006年2007年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2、出口快速增长,连续3年超过进口。由于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日益显现,全国汽车出口量的持续大幅增长,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熨平国内汽车销量增长的波动。5汽车产品出口增速显著高于进口25840547661481691542092481225273480128168281385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预汽车产品进口总额(亿美元)汽车产品出口总额(亿美元)资料来源CEIC3、未来持续大幅增长可期。在国内国际双重需求的强力推动下,预计未来几年汽车销量将保持2030的年复合增长幅度。入世以来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增长情况55806990249035602720103008014202340142026012050100102030405060708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19乘用车商用车资料来源CEIC20052007年乘用车月度实际销量010203040506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05年2006年2007年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620052007年商用车月度实际销量05101520253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05年2006年2007年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4、行业利润稳健增长。而随着规模效益的提升,预计未来几年汽车行业利润增长将保持2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幅度。汽车行业收入增长率和毛利率趋势图3995380625251684721163318329762976327519291895180716371497154114981535153150510152025303540450310031204060412050605120606061207050708收入增长率()毛利率()资料来源根据天相系统数据统计5、政策因素影响汽车行业未来方向。十一五规划以“提升汽车工业水平”为题提出了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其中有四点政策信号值得关注(1)提高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50以上,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大约占到30。政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高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首先,通过开征燃油税等政策鼓励低排量、低能耗的经济型轿车的消费,由于经济型轿车自主品牌占有率高,从而提高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政府还可以出台政策,在公车采购时,向自主品牌汽车倾斜,优先采购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2)引导企业在竞争中兼并重组,形成若干产能百万辆的企业。该政策7充分显示国家把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决心。汽车产业投入大,研发营销成本高,技术壁垒高,规模效应明显。该政策无疑为汽车集团整体上市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也为最近南汽,上汽的合作传言提供了政策依据。(3)增强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调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关键是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在一些重要产业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和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未来几年,国有背景的汽车集团会加大研发支出,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研发支出的增加,对以经济型轿车为主,利润空间较小的汽车生产厂商会有一定的压力。(4)燃油税问题备受市场各方关注。燃油税在我国最早提出是在年。最近汽油价格的上涨,该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燃油税作为国家节能战略的重大举措,出台势在必行。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燃油税美国对汽油征收的税,日本的税率是,德国是,法国高达。我们认为,对我们汽车行业的结构性影响远大于对总量影响不大;燃油税的增加的同时很可能取消养路费,根据乘联会的分析,燃油税的增收会缓慢增加,所以短期内对汽车行业不会造成太大影响。(5)油价上涨对汽车产销有一定负面影响,但从历史情况看影响程度较小,对汽车股投资心理冲击大于实际影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自11月1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93号汽油零售价每升提至534元,我们认为,油价的上涨会对汽车消费者产生一定影响,但从历史情况看,影响程度较小。从汽车购置及使用费用占汽车生命周期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看,我国汽车购置费占总支出的66,而使用费只有22左右。相比之下,国外使用费用比例明显较高。我国的费用情况与国外存在明显区别,这是国内油价上涨对汽车行业影响程度低于国外的原因,也是汽车价格下调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大于油价上涨对购买抑制作用的重要原因。三、未来五年,乘用车子行业年复合增长幅度有望达到2030经过2004、2005年的行业低迷以来,在油价大幅上涨状况下,2006年、2007年乘用车子行业继续维持高速增长。2006年全年乘用车销量为383万辆,增长速度均超过356。2007年以来乘用车销量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19月销量为45825万辆,同比增长2384。我们认为中国乘用车子行业在经历了02年的井喷,到现在已经步入一个长达数年的稳定快速增长期,后期波动幅度有限,主要是受益于经济增长以及消费升级,预计2007年乘用车子行业的增长幅度将达到2530,销量将至少达到478万辆。不过,乘用车子行业8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值得投资者注意1、近两年轿车子行业呈现中等以上级别增长速度较快,低级别车速度较慢的特点,见图。这与产品供给、经济形势有关。轿车分级别同比增速变化155512117142793137331852435230192578200420052006200716A00A0ABC图1轿车分级别同比增速变化数据来源CEIC、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从消费者的格局来看,由于现有轿车消费者中大约3040为二次购车,对于轿车产品的理解较2002年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对于轿车的质量、安全性以及舒适性的要求更高,高质量的产品将成为未来市场消费的主流。2006年中高级车市场在油价上涨以及消费税上调双重压力情况下,增幅超过轿车的平均增长水平,总销售辆达到907万辆,同比增长446。2006年排量1625L轿车的市场份额为365,较2005年的市场份额342增加23个百分点。从2006年产品格局的变化以及消费升级发展趋势来看,低端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下降,而中高级车市场份额将逐步提高。上海汽车、一汽轿车等上市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集中在中高级轿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中高级轿车市场份额的继续扩大给它们的发展带来有利条件。2、前三季度,自主品牌基本型乘用车共销售94万辆,占当期基本型乘用车总销量的273,有不升反降的趋势,形势严峻。在高油价的背景下,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自主品牌小型车(1)小型车的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暂停购车计划;(2)在中级车市场价格不断下调的情况下,凯越、伊兰特、赛拉图三个热点车型全部进入10万元以下车市,给原本在10万元车市占据绝对优势的自主品牌带来强大压力;(3)政府对车辆环保要求的提高,无异于给自主品牌雪上加霜。自主品牌正逐步陷入煎熬。北京已经开始实行欧标准,这对小型车来说,会造成致命的打击。以一汽夏利为例,上半年利润总额下降403,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较92006年同期下降6733。以小型车为主业、没有其他收益的昌河股份,上半年在去年亏损的基础上净利润再次下滑近4成,每股收益出现了026元的亏损。2005年、2006年各排量轿车市场份额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L以下116L1620L2025L2530L3040L40L以上05年份额06年份额图22005年、2006年各排量轿车市场份额对照图数据来源中国汽车统计信息网、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3、2007年前三季度,企业共销售SUV车型252万辆,同比增长517,可谓超常规增长。但基本型乘用车主导市场的局面不可动摇。2007年SUV车型市场超常发展,充分说明中国城市休闲一族对SUV车型需求增长高速增长;其中,柴油车型的增加,也是推动市场高速增长的动因。在SUV市场中,自主品牌车型是重要的支撑力量,市场份额大于60。尽管如此,基本型乘用车主导市场的局面不可能改变。2007年前三季度乘用车销售结构MPV,36SUV,55基本型商用车,750交叉型商用车,159资料来源中国汽车统计信息网4、不断扩大的中高收入群体支撑乘用车市场高增长。国际轿车市场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乘用车市场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主要是由R值决定的。10GDP人均车价R从R值的公式知道,R值的变化是由价格和人均GDP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在未来10年内,人均GDP不断增长,车价仍有下降的空间和压力,R值呈下降趋势。价格和人均GDP这两个因素将同时朝着有利于R值快速降低的方向发展。中国R值的变化趋势272241212177153305101520253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R值资料来源CEIC汽车先导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当R值达到23时轿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汽车普及率迅速提高,汽车市场开始进入成长期。日本在1959年R值达到3,1961年为2,日本轿车保有率也正是此时开始高速增长。010203040506070809019519571959196119631965196719691975197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10102030405060708090R3R14R2R3R2日本轿车保有率(辆/千人)韩国轿车保有率(辆/千人)日本轿车保有率(辆千人)韩国轿车保有率(辆千人)资料来源CEIC轿车大量进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具备购车能力)的时点在2009年左右。从定性角度看,乘用车市场发展至少还将有15年的快速增长。11重点推荐1一汽轿车1、第三季度业绩远超过预期。前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96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31;其中第三季度主营收入为40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545。主营业务利润6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22;其中第三季度主营利润为4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786。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517亿元,同比增长2073;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68。每股收益032元,其中第三季度每股收益为022元。2、部分车型销售成绩较出色。第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公司增强营销能力,推进降低成本工作,在提升销售规模的同时,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同时,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符合条件的技术开发费用可以资本化也导致公司利润水平同比增幅较大。马自达M62007年1、2、3季度销量分别为11,940、11,481辆、14,916辆,其中第三季度较第二季度销量增长接近30,是造成三季度业绩大幅上升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自主品牌奔腾自6月份以后增强营销能力,导致销量较前5月平均水平翻倍增长。自6月份至今,每月销量均稳定在2,000辆以上且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3、实现整体上市,是一汽集团的必然选择。目前国内外的大环境,迫使公司必须实现整体上市,整合优质资源进入上市公司,成为市场关注的蓝筹公司,解决融资问题,为未来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4、估值与投资建议不考虑公司整体上市的预期,我们假设公司第四季度的销售业绩能够与第三季度基本持平,2008年的业绩能够保持30的增长,则我们推算公司2007年、2008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54元、071元。考虑到公司整体上市的预期,我们给出公司3035元的目标价位。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同时建议重点关注一汽夏利(000927)和一汽四环(600742)重点推荐2上海汽车1、前三季度业绩增长基本符合预期,整体运行态势良好。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946亿元,同比增长219112;净利润3883亿元,同比增长33939;前三季度每股收益0593元,去年同期为027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038,去年同期为006。2、合资公司发展势头良好,未来仍会以高与行业平均的增长幅度增长。上海大众19月份销量接近345万辆,同比增长接近40。上海通用19月份销量接近345万辆,虽然同比增速17,落后于行业增长,但是其多款明星产品形成的产能利用率提高导致企业具有良好的规模效应。3、自主品牌发展后劲很大,故事和实现收益都值得长期期待。12近期股价走弱,不排除上市公司和市场参与各方在可分离债发行前刻意打压股价的行为。10月底或11月初上海汽车可分离债的发行,将成为短期内推动公司股票价格上涨的催化剂。4、继续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07年、08年EPS分别为092元、110元。鉴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牛市氛围和对优质蓝筹的追捧,我们给出上海汽车合理市盈率区间为3540,则公司的合理估值区间为3236元。我们维持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注该股为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2007年10大牛股之一。自年初自9月14日收盘,累计涨幅25481。重点推荐3江淮汽车江淮汽车的业务格局为商用车业务(客车底盘JAC轻卡格尔发重卡)乘用车业务(瑞风多功能商务车瑞鹰越野轿车普通轿车)。目前大部分的主营收入来自于商用车。而且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公司的普通轿车的推出上。1、前三个季度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同比增长幅度持续扩大。前三季度,销售收入环比持续增长,三个季度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257亿元、3696亿元、3939亿元。同比增长幅度持续扩大,分别为1356、3598、5339。原因是公司旗下各产品销售形势较好,MPV和轻卡销量稳步增长,重卡和SRV从2007年开始销量持续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收入累计10891亿元,去年同期为8154亿元,同比增长3357。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5339。2、由于公司准备推出轿车业务,前三季度销售费用持续大幅增长。一、二、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同比持续大幅增长;前三个季度累计增长7432,远超过销售收入3357的增长幅度。这主要是因为公司除了加大越野轿车和重卡的营销投入外,公司还对轿车的前期营销做了大幅的投入。3、尽管第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仅为11,但业绩持续下滑的局面毕竟开始扭转。尽管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仍同比下降15,但分季度看,第三季度业绩下滑局面开始扭转,同比增长11。4、自2008年起,公司将重归业绩持续增长的轨道。自11月起,江淮宾悦轿车开始推出,配备20L和24L自主两款发动机,6款车售价分别为1077万元至1317万元。根据汽车行业的整体趋势和对江淮汽车的经营能力,我们判断,自2008年起,公司将重归业绩持续增长的轨道。2008年净利润为485亿元,较2007年增长40左右。我们认为该股是汽车股中不可多得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公司。我们给予推荐的投资评级,建议投资者予以重点关注。139008133552088532177497254021535000485004820564054105450191015004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01年02年03年04年05年06年07年(预计)08(预)030201001020304050607净利润(万元)增长率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投资建议继续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近期股价调整幅度较大,在我们的预料之中,目前价位参与风险较小。四、未来5年,商用车子行业的销量将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交通运输和物流产业的旺盛发展也将进一步刺激重型卡车的需求,使得重卡细分行业将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2007年前3季度,共销售商用车1876万辆,同比增长26;其中货车(含半挂牵引车和货车非完整车辆)的增长贡献率高点904,客车(含客车非完整车辆)的增长贡献率不足10;重型卡车销售375万辆,同比增长68。虽然重卡销量同比增长很高,当由于增量绝对量少,所有仍以轻型货车增长贡献率最大,占当前商用车增长贡献率的70。而19912006年期间,中国重型总产量实现20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于同期卡车总产量95的复合增长率。重型产量占卡车总产量的比例也从1991年的42上升到了06年的173。历年重卡(万辆)及增长()趋势图010203040506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预)4020020406080100重卡(左轴)增长(右轴)资料来源CEIC,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14预计2007年全年重卡销量增长超过60,这种强劲增长的原因(1)重卡动力段升级和结构向高级演进出现加快趋势。大马力、大吨位重卡需求强劲,14T以下重卡需求减弱,且这种结构性调整呈现加快趋势;(2)治理超载刺激了14T以上重卡的销售。国家加强了治载力度,对高速公路计重收费,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14T以上重卡的需求;(3)下游运输企业盈利回升刺激了重卡的销售;(4)欧3排放标准7月1日之后部分地区将执行促进了重卡的销售。2008年的重卡增速将会怎样我们的判断是由于以上四个因素仍存在,2008年增速仍会保持30左右的增速。长期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期,鉴于GDP增长强劲、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和公路扩张迅速,等等。因此,有利于集约化、集装箱化、专用化、大功率化,我们预计,未来5年内中国重型卡车销量将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同时,我们相信交通运输和物流产业的兴旺发展也将进一步刺激重型的需求。与乘用车行业相比,中国重型卡车行业并没有受到外国品牌太大的竞争。这主要是因为国内重型卡车生产商拥有较大的经营规模以及独立自主的产品开发设计能力,较国际同业更具竞争力。截至06年底,国内六大重型生产商合计占有90的市场份额。作为中国最大的重型生产商,东风汽车集团的市场份额为220,领先第二名一汽集团的212和第三名中国重汽集团的196。我们认为国内市场的重型卡车平均售价仅为进口重型卡车价格的一半左右。06年重型卡车进口总量为5,700辆左右,而出口量为12,800辆左右,国内总产量为3036万辆。中国重卡的进出口量(万辆)024681012142003200420052006进口出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重点推荐4中国重汽151、中国重汽作为重卡行业的排头兵,上半年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参见下图)。2451455611357128773611411018476784700100200300400中国重汽北方奔驰江淮汽车东风汽车湖北三环一汽集团陕西重汽06年07年上半年数据来源汽车情报、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中国重汽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01000000002000000003000000004000000005000000006000000007000000008000000002007年(预)2006年2005年2004年数据来源公司年报、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2、集团以红筹形式香港整体上市有助于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中国重汽(000951)将从中受益。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国重汽(000951)的股权控制关系为山东国资委100重汽集团100重汽BVI(境外)100重汽香港(境外)6378中国重汽(000951,A股上市公司),重汽香港(3808HK)在港上市即意味着重汽集团在香港整体上市。16公司将转变为以出口为主的企业,预计至2012年,出口将占产量的2/3。而相关的数据也表明,重汽的出口正在提速。来自中国证券报的报道,07年19月,重汽出口整车1万台。目前重汽的产能为7万台整车及10万台发动机,预计2012年将增至15万台整车及188万台发动机。在香港上市、面向国际战略投资者配售有助于公司国际化品牌的打造。根据招股书披露,重汽集团此次上市募集资金,25亿港元用作偿还部分贷款;12亿港元扩充重汽杭州发动机公司的发动机产能;8亿港元扩大济南章丘区的中国重汽济南动力的铸造能力;7亿港元扩充济南卡车公司的卡车产能,包括兴建新生产基地;6亿港元作济南商用车公司的卡车产能;7亿港元用作研究及开发;6亿港元用作扩展国内外市场。3、预计公司近三年每股盈利年增长率为50,股价仍有较大幅度的上涨空间。07年年前3季度公司每股收益157元。公司预计2007年全年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150200,原因是由于重型卡车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以及公司整个报告期合并了桥箱公司的财务报表所致。自注入集团桥箱公司及HOWO资产后,公司综合毛利率得到大幅提高另外,桥箱公司的注入也使得公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降低了公司的整车成本,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重卡行业的竞争力我们预计,随着产品整车成本的下降和销量的增加,公司整车毛利率有望延续近三年以来的升势。预计公司07年年每股收益为210元。0810年每股收益年复合增长率为50。我们给出07年50倍市盈率,则公司的合理股价应为105元给予评级为“推荐“投资评级重点推荐5潍柴动力1、前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远超过市场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在重卡市场、工程机械市场、大型客车市场均出现了迅猛增长,从而带动了公司发动机业务的增长;而公司控股子公司陕西重汽、陕西法士特齿轮基于同样的原因,都出现迅猛增长,致使本公司报告期内盈利大幅增加。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18亿元,同比增长6845,实现净利润1445亿元,同比增长1245,每股收益278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为303元),远超过市场预期。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378亿元,同比增长5082,实现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1286。前三季度每股净资产957元,净资产收益率为2903。2、潍柴动力是中国乃至世界大功率发动机领域规模最大的公司。在15吨以上重型汽车动力配套市场占有率达60;5吨以上装载机动力配套市场的占有率近80;10米以上大型客运和旅游车辆动力配套市场占有率达20。高端17重卡快速增长驱动公司业绩迅速提高,大功率装载机市场未来需求平稳增长,客车市场和船舶发电市场将成为未来三年公司销量增长的新来源。3、黄金产业链发挥效用,盈利能力迅速提高。综合来看,潍柴动力拥有国内高端重卡的黄金产业链,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完全可以预期。法士特在大功率变速箱领域处于垄断地位,可以充分分享行业成长上半年国内8吨以上重型汽车配套市场占有率75,15吨以上配套市场占有率96。陕西重汽是中国15吨以上重型汽车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在国内8吨以上重型汽车市场占有率达12,并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4、每股收益高于市场预期,继续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前三季度每股收益为278元,远超过市场预期。假设第四季度每股收益与第三季度持平,则2007年每股收益为368元;2008年按30的增长速度,则每股收益为478元。考虑到公司未来的高成长性和较强的股本扩张能力,我们给予公司2007年3540的PE,则公司的合理股价区间为12881472元。我们继续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五、出口及公交需求等因素影响,未来五年内大中型客车的需求量会一直攀升,销量将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2006年客车销售2976万辆,同比增长629,其中大型客车销售438万辆,同比增长887;中型客车销售658万辆,同比增长1569;轻型客车销售1880万辆,同比增长280。2007年19月,行业累计销售客车176万辆,同比增长232,维持快速增长。其中,大型客车销售21万辆,占当期客车销量的119,同比增长412,是客车销售增长最快的车型;中型客车销量28万辆,占当期客车销量的159,同比增长256;轻型客车销量127万辆,占当期客车销量的722,同比增长202,是客车车型中增长速度最低的车型。公交系统换车比较集中,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村村通工程,使农村公共交通客车的需求大幅增加;另外客车出口的快速增长,也是客车市场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总体而言,未来几年,中国客车发展大致将呈现以下特点(1)行业内宇通客车、厦门金龙等骨干企业继续成为引领市场增长的主力军,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2006年,累计销量超过5000辆的企业有15家,共销售2392万辆,占客车销售总量的80,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而在大中客车值行业,宇通、双龙呈双寡头垄断格局,二者合计份额55左右,因此,大中客车行业盈利波动性弱于其它细分子行业。(2)大中客车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劳动密集型方面,中国占有优势。中国生产的客车价格通常只是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就使得18中国客车出口数字逐年上升,国内有能力的企业也纷纷把目光对准了出口市场。(3)由于旅游市场兴旺,城市公共交通运力急需加大等因素影响,当前和未来三年内大中型客车的需求量会一直攀升。重点推荐6宇通客车公司主营大中型客车、客车底盘及其配件、附件的生产、销售业务。公司前三季度分别销售大型客车和中型客车6821辆和6177辆,同比增长5321和2707,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250和2239,继续位居相应市场的第一位和第二。1、前三季度国内客车增长强劲,公司抓住机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益于旅游市场和公交更新换代引致的市场需求,未来几年大、中型客车市场需求将会大幅增长,年增长率将明显高于客车子行业15的平均增长率,有望接近25。公司是大中型客车的单厂龙头企业,国内市场销售年增长有望超过25。公司紧紧抓住市场机会,集中各方面的力量,为销售服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见下图。累计销量增长3822,其中,大型客车销量增长3337,中型客车销量增长4208。698030903890964841215527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累计销量(辆)大型客车(辆)中型客车(辆)2006年中期2007年中期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2、公司出口业务取得实质性突破,未来稳健增长有保障。近年来公司对重点开拓的俄罗斯,沙特等海外市场的出口稳步增长,今年又相继签订了俄罗斯500辆客车和古巴5348辆客车总额为37亿美元的出口大单,前三季度出口数量已接近去年全年出口量,出口市场保持了比国内更高的增长速度。随着古巴出口大单在0709年里的陆续执行,公司出口稳步增长可以预期。19在国内市场需求及出口市场增长带动下,20082010年宇通客车大中型客车销量有望保持年均30左右的增长,中高档产品比重的提升,底盘配套能力的提高将有助于公司未来保持175左右的毛利率水平。3、估值和投资建议。公司是汽车行业唯一业绩保持长期增长的公司,值得长期持有。预计07年、08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082元和113元,考虑到公司长期的高成长性,我们给出08年40倍的市盈率则,公司合理估值为45元。继续给予“推荐”投资评级。宇通客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2007年(预)2006年2005年2004年2003年2002年2001年2000年1999年1998年1997年数据来源公司年报、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重点推荐7金龙汽车1、出口旺销,推动业绩平稳增长。目前三家金龙均被认定为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其中大金龙还通过了英国VGA认证,能够出口欧洲目前三大金龙在国际市场上都有积极的表现,2007年前三季度公司出口量达到11万台,远远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出口总量,出口量占到公司总销量的28预计公司今年全年出口超过14万辆,2008年出口总量达到2万辆左右。根据公司今年三季报显示,2007年19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292亿元,同比增长2374实现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4970,每股收益054元如果单从业绩来看,公司仍然实现了较快的增长不过由于公司公交项目开始逐步增多,各项应收款达到1793亿元,同比增长3614,超过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并且应收账款远远高于净利润,公司在发展中显现出一定的隐忧。2、股权整合短期内难以完成。2004年之前,公司的两大股东在股权的争执之中做了很多损害上市公司的事情当福建省汽股权托管给厦门机电期间,公司的业绩突飞猛进,在市场中的地20位稳步提高这表明,股权的整合对于公司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并且,由于公司对于下属公司的持股比例不高,造成了财务报表上少数股东权益所占比例过大,以2007年三季报显示,少数股东权益为149亿元,占利润总额的4811正是由于股权整合对于公司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公司一直在进行这样的努力,而资本市场也对公司的整合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由于股权整合涉及到省市之间利益的协调,下属企业的管理层也有自己的利益考量,我们认为公司股权整合的进度可能会大大低于市场的预期。3、估值与投资建议。金龙汽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0500000001000000001500000002000000002500000002007年(预)2005年2003年2001年数据来源公司年报、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我们预计公司2007,2008年EPS至065元,080元。考虑到公司出口可能出现的超预期增长以及公司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我们给出08年35倍的市盈率,则公司合理估值为28元,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重点推荐8福耀玻璃由于汽车零部件子行业由于普遍处在价值链的相对弱势地位,谈判能力较弱,维持“同步大势”评级,汽车零部件子行业内我们仅重点跟踪个股福耀玻璃。1、公司是中国制造业强势崛起的代表之一。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商,也是世界第六大汽车玻璃生产商,目前占国内汽车玻璃市场份额约40左右,中高档汽车玻璃配套市场份额达到60左右,占世界汽车玻璃市场份额约3左右。公司同国内主要整车厂商有多年的合作关系,渠道能力强,由于汽车玻璃具有一定的运输半径,随着公司广州、北京生产基地在07年底相继建成后,不但产能扩大将近一倍达到1200万套左右,而且公司在国内主要的六大汽车生产基地的布局基本完成,同时公司还向上游玻璃原片扩展,在福清和双辽建有汽车用浮法玻璃基地,汽车玻璃原21片自供比例07年预计达到70以上,直到完全自供。公司上下游一体化也基本完成。综上考虑,国内外竞争者难以撼动公司在国内市场相对垄断地位,预计我国汽车市场未来5将有203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作为国内汽车玻璃相对垄断的供应商,福耀玻璃将充分享受国内汽车行业的成长。同时福耀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同步,通过了最严格的汽车零配件认证体系,成本领先国际竞争对手20左右,性价比竞争优势明显,已成为德国奥迪、德国大众、南韩现代、澳大利亚HOLDEN、日本铃木、日本三菱等的供应商,公司06年公司出口规模超过11亿元,其中国际OEM出库增速更是在100以上,并有加速扩大趋势,预计将逐步吃掉国际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制造业强势崛起的另一个代表。福耀玻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010000000020000000030000000040000000050000000060000000070000000080000000090000000010000000002007年(预)2005年2003年2001年数据来源公司年报、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