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修改_第1页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修改_第2页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修改_第3页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修改_第4页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教学难点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课时安排10课时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教学目标1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2掌握小数乘整数竖式计算的要点,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掌握小数乘整数竖式计算的方法。突破方法放手让学生应用己有的整数乘法经验,通过转化与对比的方法自主计算列出竖式。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突破方法组织学生观察竖式,应到学生发现并解释的计算。教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应到学生运用己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究新知,并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小数乘整数笔算的算理。学法采用自主探索的方式,在探究新旧知识间的迁移、对比、转化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方法及算理。教具准备课本例题投影、主题图里四种标有单价的风筝图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燕子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方法一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方法二将35元化成角来计算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方法三用乘法计算353105元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3)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请同学们观察上面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4)师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小数乘整数。(板书)(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把35元看作35角35元扩大10倍35角33105元缩小10倍105角105角就等于105元5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2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1)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板书0725(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3)示范072扩大100倍7255360缩小100倍3604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使学生得出先把因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因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5)专项练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034350201502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判断1352270(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计算74074257257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二、巩固练习1填空。4507433221351482做一做课本P32三、全课小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2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四、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小数乘整数35元扩大10倍35角33105元缩小10倍105角072扩大100倍7255360缩小100倍360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P45页的例3和例4“做一做”,练习一第58题。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成小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掌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教学用具投影口算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0812)2尝试计算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示范12扩大到它的10倍1208扩大到它的10倍8096缩小到它的1/10096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引导学生得出先把因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因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你是怎样算的(先根据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4专项练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0024001301400269678242603360000338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105627105602701056271056027三、巩固练习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0586252044201828116500016322326254082436112505712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6703214623P8页5题。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四、全课小结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五、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小数乘小数12扩大到它的10倍1208扩大到它的10倍8096缩小到它的1/10096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先根据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课后反思第三课时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教学内容较复杂的小数乘法P3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因数比L小时,积比因数小;当因数比1大时,积比因数大。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教学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因数比L小时,积比因数小;当因数比1大时,积比因数大。教学用具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P5页10题。0967008187002421403012616540256005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24123思考并回答。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二、新授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算得对吗可以怎样验算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2看因数,比较积和因数的大小。(出示练习一10题中积和因数的大小)先计算。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因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因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因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因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因数小;而243的因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因数大。你能得出结论吗(当因数比1小时,积比因数小;当因数比1大时,积比因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专项练习351504011035练习一12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322508261082708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2P9页13题四、全课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较复杂的小数乘法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5613728(千米/小时)561316856728课后反思第四课时积的近似值教学内容积的近似值P10的例6和“做一做”,练习二13题。教学目标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教学过程一、激发1口算。12030705021081805108213074040408910110680005125802504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18642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二、尝试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3生列式,板书004945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积保留两位小数是。7尝试后练习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判断,并改错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32715495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10286327204032152820572163516323085832740832915249055712三、巩固练习1P13页2题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30593578357435833585四、全课小结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五、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积的近似值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学生独立计算)课后反思第五课时小数乘法的练习课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的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并快速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并快速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2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3怎样验算小数乘小数4你怎么样求积的近似值举例说明。二、专项练习(一)填空125252525改用乘法算式表示是,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是。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就313243081的积有位小数。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200。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1C、X0D、X50E、X14211X11,方程的解是_。A、X22B、X0C、X13甲数是A,乙数是甲数的3倍,甲乙两数的和是()。A、3AB、A3AC、A34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A、25XB、15312C、6X16D、4X795五年级种树60棵,比四年级种的2倍少4棵。四年级种树()。A、26棵B、32棵C、19棵D、28棵四、解方程,“神机妙算”显身手。(每小题4分,共20分)X3138X5X272X164X1252440954X191075X0125五、应用题,解决问题我能行。列方程解答,每小题5分,共30分1爸爸买一副羽毛球拍和4只羽毛球,共用去592元,一副羽毛球拍48元,一只羽毛球多少元2爷爷今年69岁,爷爷的年龄比小明年龄的5倍还大4岁。小明今年几岁3爸爸计划每天早晨跑步05千米,实际比计划的3倍还多02千米,爸爸实际每天跑步多少千米课后反思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学内容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三角形的面积3梯形的面积4组合图形的面积5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能利用面积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重点难点1重点利用转化的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的利用公式进行计算。2难点(1)利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3)用不同的方法对组合图形进行分割或添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课时安排10课时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课本P79到P81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重点难点1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是面积2请同学翻书到80页,请观察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假如这块长方形花坛的长是3米,宽是2米,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二、导入新课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得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6平方米,平行四边形面积我们还没有学过,所以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三、讲授新课(一)数方格法用展示台出示方格图1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8平方厘米)2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每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请同学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2请同学看方格图填80页最下方的表,填完后请学生回答发现了什么小结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则它们的面积相等。(二)引入割补法以后我们遇到平行四边形的地平行四边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边形的东西,都像这样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不方便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一种方便又有规律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三)割补法1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沿着所作的高剪下来,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2然后指名到前边演示。3教师示范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4观察(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长方形左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便于比较。)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5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6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板书SAH,告知S和H的读音。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者SAH。(6)完成第81页中间的“填空”。7验证公式学生利用所学的公式计算出“方格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积相比较“相等”,加以验证。条件强化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底和高)(四)应用1学生自学例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讲解。3判断,并说明理由。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2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五第1、3题。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练习课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P8283页练习十五第48题。)教学目标1巩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答有关应用题。2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2口算下面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底12米,高7米;(2)高13分米,第6分米;(3)底25厘米,高4厘米二、指导练习1补充题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底长250米,高是7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2)如果问题改为“每公顷可收小麦7000千克,这块地共可收小麦多少千克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生独立列式,集体讲评先求这块地的面积25078010000195公顷,再求共收小麦多少千克700019513650千克(3)如果问题改为“一共可收小麦58500千克,平均每公顷可收小麦多少千克”又该怎样想与比较,从数量关系上看,什么相同什么不同讨论归纳后,生自己列式解答58500(250781000)(4)小结上述几题,我们根据一题多变的练习,尤其是变式后的两道题,都是要先求面积,再变换成地积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否则就会出问题。2(1)练习十五第5题14厘米25厘米A你能找出图中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吗B他们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C生计算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D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2)练习十五6题让学生抓住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等于正方形的边长。)三、课堂练习练习十五第7题。四、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了许多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知识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五第4题。课后反思第三课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课本P84至P85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的能力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重点难点1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三种类型三角形每种类型准备2个完全一样的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一、激发1出示平行四边形15厘米2厘米提问1这是什么图形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2底是2厘米,高是15厘米,求它的面积。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3既然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二、指导探索(一)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1拿出手里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剪成两个三角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2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1)教师参与学生拼摆,个别加以指导(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3)讨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能帮助我们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为什么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指名演示)(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突出旋转平移)教师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1)由学生独立完成(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6讨论(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7引导学生明确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同时板书)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同时板书)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同时板书)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二)教学例1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由学生独立解答2订正答案(教师板书)三、质疑调节(一)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二)教师提问(1)要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2)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四、反馈练习(一)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画斜线的三角形的面积(二)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1底是42米,高是2米;2底是3分米,高是13分米;3底是18米,高是12米;(三)判断1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五、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和同桌相互说一说。课后反思第四课时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课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练习十八510题)教学目标1是学生比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3养成良好的审题检验的习惯,提供正确率。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并熟练的解答有关三角形面积的应用题。教具准备展示台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填空。(1)三角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是。为什么公式中有一个“2”(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8米,高是15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2练习十六2题二、指导练习1练习十六第6题下图中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两条虚线互相平行。)你还能画出和它们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1)生用尺量一量这两条虚线间的距离,搞清这两条虚线是什么关系(2)看看图中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3)分组讨论如何在图中画出一个与它们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并试着画出来2练习十六第7题(1)让学生尝试分。(2)展示学生的作业可能有A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一结论,只要把原三角形分成4个等底等高的小三角形,它们的面积就必然相等。而要找这4个等底等高的小三角形,只需把原三角形的某一边4等份,再将各分点与这边相对的顶点连接起来即可。B也可把原三角形先二等分,再把每一份分别二等分。3练习十六9让学生抓住涂色的三角形的底只有平行四边形底的一半,它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2)高2,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4844练习十六第3题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高让学生列方程解和算术方法解,算术方法176222,要让学生明确1762是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课堂练习练习十六第8题。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收获课后反思第五课时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课本P89的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掌握“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的。重点难点1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2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投影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这是一个三角形,怎样求它的面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得到的学生回答后,指名学生操作演示转化的方法。2展示台出示梯形,让学生说出它的上底下底和各是多少厘米。3教师导语我们已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二、新课展开1推导公式1操作学具启发学生思考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办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指名学生操作演示。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操作梯形(重叠)旋转平移平形四边形。2观察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A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B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反馈交流,推导公式。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表示公式。教师叙述如果有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B)H2”。2深化认识。1启发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提问想一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得到的学生回答,教师在展示台再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2引导操作。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能否仿照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一个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讨论,教师作适当指导。3信息反馈,扩展思路。说一说你是怎样割补的教师展示各种割补方法。3公式应用。1出示课本第89页的例题,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横截面”。2学生尝试解答。3展示台出示例题的解答,反馈矫正。4完成例题下面的“做一做”。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七第12和3题。2讨论完成练习十七第4和6题。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课后反思第六课时梯形的面积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90至P91练习十七的第一题至第七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分析、概括和思考的能力。3在练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说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的2今天这节课我们做一些有关梯形面积的练习。二、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的第一题至第六题。1第一题这道练习是应用梯形面积公式求面积。解题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梯形的面积时需要哪些条件(1)学生测量计算面积所需要的长度。(2)学生根据测量的数据独立计算面积。(3)集体讲评,组织订正。2第二题这道题练习的是利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1)学生独立解答。(2)集体讲评。3第三题。这道练习是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求面积,和其他求面积的练习不同的是,这道练习要进行条件的选择,并且有些是间接条件要转化成直接条件。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这道练习中的三个图形,都有不同的解法。可以先通过寻找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的长度,然后利用公式来求梯形的面积;还可以利用整个图形的面积空白部分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讨论。4第四题。(1)引导学生观察图示找到计算所需条件。花坛的三面围篱笆,形成一个直角梯形。20M是它的高,用46M20M可以得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讲评订正。5第五题。这道练习要结合示意图先让学生理解水渠的横截面。水渠的渠口宽、渠底宽和渠深分别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计算出梯形的面积。6第六题。这道练习可结合教材中图使学生理解圆木堆的横截面可以看作是一个梯形,梯形的上底长相当于顶层的根数,梯形的下底长相当于底层的根数,梯形的高相当于圆木的层数。所以可以借助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出圆木的总根数。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图中圆木的总根数。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讲评订正。三、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做了这么多的练习,在这些练习中,大家又有哪些新的收获课后反思第七课时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P92和P93内容练习十八教学目标1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知道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图形面积的和(或差)2能正确地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并能灵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1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2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几个学过的基本图形。教学过程一、复习。“第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它的面积怎样计算”学生口答,教师在长方形图的下面板书SAB“第二个图形呢”学生分别口答后,教师在每个图的下面写出相应的计算面积的公式教师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我们已经学会了,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二、认识组合图形1让学生指出92页页的四幅图有哪些图形2引导学生把下面的图形,组合成多边形(展示台上拼)对学生的拼出的图形,有选择地出示其中的几个。(如下所示)分别说出这些图形是由哪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师怎样计算这些组合图形的面积呢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1讨论计算上面拼成的组合图形的面积。(生板演其余每组完成一图)订正,讨论第一图的两种方法。555625(56)522515165240(平方厘米)40(平方厘米)2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图形也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出示例1题目及图)。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2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不分割能直接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引讨横虚线的作用)怎样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讨论方法后,再打开书计算,同时指名板演)55522还能用其他的划分方法求出它的面积吗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下面情况。5(25)(52)22小结一个组合图形,可以用多种方法划分成几个已经学过的简单图形,再分别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但要注意分割图形时,应当考虑计算的方便,特别要有计算面积所必需的数据。(比如图示,能容易找出所需的数据吗)四、巩固练习1做一做/书93页2练习十八/第1题3练习十八/第2题(1)由中队旗引入(2)算出它的面积。(单位厘米)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S总S梯2S总S长S三5练习十八/第34题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你认为你的表现怎么样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课后反思第八课时组合图形面积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94至P95练习十八的第一题至第七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各种组合条件,有效的选择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解答。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重点难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5一、复习导入1复习(1)什么是组合图形(2)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般有哪些方法2导入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一些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练习,来进一步认识组合图形,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二、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94到P95练习十八的第一题到第七题。1第一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学生在交流算法时,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对于学生的各种不同解法,只要学生能够提供合理算法,教师都应予以肯定。2第二题这道练习与第一题基本相同,只不过题目要求学生用多种算法。这道题的算法有以下几种解法一求两个梯形的面积之和。解法二求一个长方形与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解法三用一个长方形面积减去一个三角形的面积。3第三、四、五题这三道练习题的思考方法基本一样,都要用添补法。第三题是把空心砖补成正方形,然后用大正方形面积减去中间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第四题是把草地添补成梯形,然后用梯形的面积减去中间长方形的面积;第五题是把字母A添补成梯形,然后用梯形的面积减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的面积。4第六题和第七题这两道练习题的解题思路基本相同,都要用分割法。第六题是把指示牌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第七题是把火箭模型的平面图形分割成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三、巩固练习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计算下面的面积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这道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体会课后反思第九课时组合图形面积练习课一、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CM)15二、计算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30DM12DM5M25DM5M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平方厘米,求梯形的面积。3M20106434821032201212CM7CM4DM8DM第十课时整理和复习复习内容课本P96整理和复习,课本P97页练习十九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灵活的运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重点难点1整理完善知识结构,灵活解决实际问题。2掌握多边形的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复习过程一、导入课题生活中,经常要运用到一些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将对所学的多边形的面积进行复习和整理。二、梳理认知1呈现面积公式(1)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平面图形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2)怎样用字母表示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H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H2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H22梳理推导过程(1)这五种平面图形中,哪些是我们这个单元刚学过的他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怎样推导出来的16CM12CM14CM24M10M8M(2)组织学生逐个回忆和汇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3)总结方法以上三种图形都运用了什么方法推导出他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通过方法的小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这三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所采用的方法是一致的,那就是转化的方法。3整理完整知识结构。(1)这些图形面积公式推导之间有什么联系大家能否把这五种图形的联系用图来表示出来(2)小组讨论,尝试画图。展示学生画的联系图,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教师出示知识网络图(4)引导学生观察联系图从左往右看,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其他同学的面积公式。从右往左看,我们在探讨一种新的图形的面积时,都能把他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3复习组合图形提问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组合图形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有哪些基本方法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1)分割法用加法计算(2)添补法用减法计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P96整理和复习第二题这道练习是计算一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复习巩固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已学过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这道题的解法很多,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用多种方法解答。2完成课本P97练习十九的第一题这道练习是通过测量计算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复习巩固已经学习的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同时将几个图形都放在两条平行线间,他们的高是相等的,所以高只需要量一次。在高相等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他们的面积,使学生加深对图形面积与底和高之间的关系的认识。3完成练习十九第三题这道练习是利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1)审题,理解题意引导学生理解题中收割机作业的宽度与速度的关系,即收割机1小时收割面积(一个长方形)的宽与长。另外,在计算中要注意统一单位,再计算。(2)学生独立计算(3)集体讲评,组织订正。四、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们有什么新收获课后反思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内容1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2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3综合应用铺一铺教学目标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3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4根据数据的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5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善于和同伴交流想法的学习习惯。6通过探究游戏的公平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重点难点1重点(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2)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会求给定数据的中位数。2难点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教学建议1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淡化纯概率数值的计算。2加强学生对中位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课时划分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3课时)2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及计算方法(1课时)3铺一铺(1课时)第一课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内容P98主题图,P99例1及练习二十第13题。课本P100练习二十的第1、2、3题。教学目的1认识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2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用分数表示。3能根据要求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方案。4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重点难点1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2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3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4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探索新知。教学准备主体图挂图或投影,老师、学生收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必然的、不可能的、不确定的),硬币。教学过程一、信息交流。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并对其可能性做出说明。师出示收集的事件,共同讨论。2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不确定的事件,我们现在一起来研究它们的可能性大小。二、新课学习1出示主体图,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观察主体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在击鼓传花中,谁得到花的可能性大掷硬币呢生击鼓传花时花落到每个人的手里的可能性相等,抛一枚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也是相等的。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等可能性事件生举例2抛硬币试验(1)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抛100次)。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2)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观察。(3)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试验者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德摩根409220482044蒲丰404020481992费勒1000049795021皮尔逊240001201211988罗曼若夫斯基806403969940941观察发现,当实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3师生小结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三、练习1P99做一做2练习二十第13题四、课内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可能性有多少(一)教学内容P101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3题。教学目的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重点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教学准备扑克牌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有关可能性的问题。设疑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二、新授1在上题中,我们知道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大,到底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出示击鼓传花的图画。请学生说一说,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小结每一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相等,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都是。2画图转化,直观感受(1)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男生得花的可能性是多少呢生发表意见,全班交流。我们可以画图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画图生从图中可以发现,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两个人就是,9个人就是,女生的可能性也是。师如果18个学生中,男生10人,女生8人,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又各是多少呢(2)练习本班实际,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3)解决复习中的问题拿到蓝色球的可能性是3小结4巩固练习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1盒子中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黄色2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9号的罐子里,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4完成P101做一做。(2)题讲评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