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技术学的视角讲义-第1章 对人的理解_第1页
一种技术学的视角讲义-第1章 对人的理解_第2页
一种技术学的视角讲义-第1章 对人的理解_第3页
一种技术学的视角讲义-第1章 对人的理解_第4页
一种技术学的视角讲义-第1章 对人的理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念篇1对人的理解11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人将自己看作是一种独特的存在,这种独特性在于,人不是预成的而是生成的,人并不是按照某种预先固定的尺度生成自身,而是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选择、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的结果。这是当代哲学的基本共识。但是这种“自我如何如何”的描述方式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误解,自我在人生成过程中似乎无所不能。存在主义哲学就特别夸大地看待自我,这主要是由它的主体性哲学思维方式决定的。主体性哲学将人类的认识主体简化为孤立的自我。存在主义哲学家多数有文学家气质,他们喜欢从人的生命体验特别是烦恼、忧郁、面对死亡的感受出发考察人的生命历程,将人的生成归结为一种自由创造的过程。但是存在主义所说的自由创造并非人在实践中有特定约束的自由创造,而是在个体意识世界中的完全的自由创造。在存在主义看来,人自我生成的自由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受约束的、没有先验方向感的任意自由,一种“不得不自由”、“被判决为自由”萨特语的自由。当然,这种不受限制特别不受他者限制的自由必然是一种孤独的自由,孤独的自我怎能体验到积极的意义呢人的生命历程对于存在主义哲学来说就只是烦恼的过程。这颇有些佛教的味道人生无常,无常是苦。的确,如果活着只是为了自己,那么活着能有多大意思思考认识论问题时,主体性哲学的主体中心的思维方式还说得过去。但是思考意义问题时,主体中心的思维方式完全无效。人生的确有苦,但是这种将消极体验看作是人生本质的观点是片面的。绝大多数人的人生并不像存在主义哲学家所想象的那样每天在忧虑当中思考着死亡意义。更多人的人生主要专注于工作、娱乐、吃喝拉撒睡,忙着爱与恨,尝尽酸甜苦辣咸,并在其中创造和体验人生的意义。人虽然难免一死,但是生活不是“向死的”而是“向活的”。人总有一死,但生活要求个体要活出人的样子来。个体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死后仍能生活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之中。死亡不是人生的主题,甚至算不上归宿。人生活在对未来的憧憬当中,而不是在注定死亡的判决中,成熟的人对于死亡都很淡定。存在主义哲学最著名的论断是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这个论断绝不简单地说,人的生物性存在先于人的人性存在,即先有生物人,才有社会人、道德人、理性人,等等。这个论断是说,人的本质是自我选择的结果,在选择之前,人虽然存在却没有本质,选择行动之后本质才生成。赵汀阳先生对这个论断的批判非常有力。“存在先于本质的错误就像是没有所思的我思一样是不可理解的关键在于,人存在的本质不是某人的特性和身份,而是人作为人的普遍理念,即人所意味着做人的资格。因此,对于某个具体人来说,人的本质必定先于存在。”赵汀阳,2010A,P83也就是说,自我在进行选择和创造自身时,并非是没有方向感、毫无根据的任意胡为,否则做人便失去了意义。胡乱的、不负责任的选择无法代表人的意志,因此不能生成人的本质人在选择和创造之前都是有预想的,通俗一点说,人都是按照理想自我进行选择和创造的。人的生成首先是一种价值选择,这种被选择了的价值就是打算在现实中创生的本质。只不过,人的本质并非在历史中固定存在,所以不是预成的。人的本质是先存在于人类历史性的实践并反映在意识中再转变为现实的。“存在主义式的荒谬源于把自由选择看成是缺乏目的论意义而却又非要负责任的行为”赵汀阳,2010A,P83无论是个体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的选择,还是整个人类在自身的历史中的选择,都不可能是无目的的胡乱选择、胡乱创造。无根的胡乱选择必然导致烦恼、忧虑和无意义。人进行的自我创造并非只停留在意识之中,而是表现在行动上。人生成的创造性并不仅仅表现为创造性思维,甚至首先不表现为创造性思维,而是创造性行动,它有时含有无意识成分。是创造性行动而不是创造性思维使得人的存在与其他存在不同。也就是说,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符合生命规律的必然性的过程,更是一种高于生命的创造性过程,人能够创造自身的存在方式。这种被创造出来的存在方式就是生活。所以生活的性质就不再是“在”TOBE而是“做”TODO了。赵汀阳先生说,“人不仅是其生物意义上之所是,而且是在行动中做成的。是一个人TOBEAMAN不足以表明他作为人的价值从根本上说,人是做成的而并非生就的。”赵汀阳,2010A,P93也就是说,人首先创造了自身的存在方式生活,再在生活中创造自己的本质、在生活中寻找自我。生活属于多个人共同创造出来的自组织现象,它是一种超越了个人存在的存在。人在生活之中,相对于生活来说,人是渺小的。“所谓自我本身什么也不是,自我一钱不值,自我什么也说了不算,价值都在生活里而不是在自我里,人心本来是卑微的,是因为创造了生活和生活的各种价值才变得伟大。我们只有理解了什么是生活,才能理解什么是人,只有理解了生活的要求,才能理解什么是有价值的行为。”赵汀阳,2010A,P240人的需要和创造性引领人创造了生活,但是人的价值却不是源自自身需要和创造性,而是源自生活。胡塞尔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只知道意义是由自我赋予给对象的,却不知道这个意义源自生活。是生活首先使得自我变得有意义,对他人有生存的贡献。如果自我都没有意义了,它就无从赋予其他东西以意义。意义是解释的结果,反映的是某种价值性关系,生活使得这种解释变成可能和靠谱。人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和自身存在的意义。“人不是因为自身有意义才做事,而是因为做事才有了意义。”赵汀阳,2010B,P167什么样的生活塑造什么样的人性。在生活中去做人的时候,人们是选择快乐还是选择烦恼是选择幸福还是选择痛苦很明显,生活的主题不是孤独、痛苦、烦恼,而是幸福、正义和美好虽然它们常常很短暂。正是因为幸福和美好是生活的主题,生活中的孤独、痛苦等消极的东西才只是一些佐料,有了一些正面的功能。有了它们,生活才有意思。幸福是生活的主旨。幸福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是一回事。有了有意义的生活,其中的个人生命才可能有意义人可以不知道真相,生活在谎言或混乱当中,但是人不能生活在意义真空之中。丧失了意义,人就蜕化为动物,而且会成为更凶残的动物。冥冥之中,人本能地要活得有意义,即获得有道德感和美感,正因为如此,才去认识世界。马克思说过,认识是伴随发生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认识起初是伴随着生活追求道德感和美感的活动发生的。虽然幸福生活常常包含着快乐和欲望的满足,永远不快乐的生活不可能是幸福的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人们必须从快乐出发寻找幸福。但幸福并不是快乐和欲望的满足。幸福感与快感不同,它是一种更高级的意义感。快乐是一种情绪消费,无可回味;幸福感则是一种可以不断回味的感受。幸福很难定义,幸福感也很难描述,就像酸甜苦辣的感觉难以描述一样。但感受幸福的能力多数人都有。赵汀阳先生认为,幸福只能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生活的某种结局,这种生活方式最重要的特征是自由地给予。自由地给予行动就是那种不给予反而感到失望甚至痛苦的行动。例如,“爱情的幸福主要来自向情人给出爱,艺术活动的幸福主要来自为人们给出一种新的经验维度。”赵汀阳,2010A,P22作为人生事业的科学研究、艺术创造是幸福生活,富含友情、爱情、亲情等人类美好情感的交往行动也是幸福生活。自由地给予意味着幸福行动的创造性,所以幸福生活必然是创造性的生活。这符合人的本性。按照人性生活的人,就是按照人道生活的人,也就是道德的人。幸福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幸福的困难就在于我的自由给予恰恰是那个他人想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成功的自由给予行动所产生的快乐感、满意感就是幸福感。赵汀阳先生指出,幸福行动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他人的配合,否则向谁给予呢幸福行动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占有资源,否则能给予什么呢资源即利益。幸福需要以利益作为保障。由此,幸福行动的两个必要条件决定了幸福属于关系问题。幸福行动是在主体之间特定关系框架内展开的。幸福需要主体间的对等合作。也就是说,人要想追求幸福,就不得不承认,任何自我都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从生物学意义上讲,个人构成了人类。可是从人的本质来讲,人类定义了人。人是被他所遇到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被所遇到的他人所限定的。人的确塑造自身,但却无法任意的、不受任何约束地塑造自身,而是在由他人和人类文明所限定的空间内塑造自身。自我中心是人类最自然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在哲学上的对应物就是主体性哲学。实际上,那个被哲学家关注的“自我”在现实中是社会交往的产物。自我意识是对象意识的高级形式,邓晓芒,2007,P45这种高级意识是以区分自己和他人开始的。按照社会学家库利CHARLESHCOOLEY的观点,人对自己的认识即自我的形成是通过观察他人对自己的反映而获得的邱泽奇,2002,P78,这被他称为“镜中我”。就像眼睛无法直接看到自己,只能通过镜子才能看到自己一样,自我也只能通过他人对自己的反映来理解自己。也就是说,自我概念是学来的。由于在与客体的互动中,儿童无法获得评价性的反馈信息,因此在成长的最初阶段,儿童只能从他者对自己的看法中形成对自己的认识,其中包含大量的评价性信息。在成长的后期,个体才开始参照与客体的互动来调试对自己的认识,这主要集中在人格的客观方面。所以在成长早期,单纯的他人褒贬或社会性比较易形成虚假自我,要么自卑、要么自负。只有在成长后期,源于客观成就的社会性评价才能形成真实的自我概念,再加上健康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才能形成健康的、自我接纳的自我。“自我”的生成过程决定了,他人既是我存在的前提条件,又是我存在的约束条件。他人作为我存在的前提条件是首要的,他人对我的约束是次要的。很简单,没有他人的存在,我甚至无法像人一样存活,只能活成兽比如狼孩。是因为他人是人,并像人一样对待我,我才成为人。我依靠自由意志可以成为自己精神世界中的绝对主体,但是无法仅仅依靠自由意志就可以成为现实世界中行动主体和认识主体。“自由意志仅仅表达了我愿意如此这般,却不能保证我可以如此这般”赵汀阳,2010B,PP9798。在精神世界中,自我具有绝对的地位,因为精神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我”之物。现实世界是另外一种情形。在现实世界中,他人不是“为我之物”,他人可以拒绝、反抗我的意志。他人之所以能超越我的主观性是因为他人同我一样具有创造性,同我一样具有开放的、无法被他者规划的本质。他人对我的超越并不意味着萨特所说的“他人就是地狱”只是在特殊条件下,他人才可能成为地狱,只有追求绝对自由的偏执狂才会这样看待他人。他人的确构成了对我的限制,我只有“得到他人同意才成为主体”赵汀阳,2010B,P98。但是离开了他人,我的一切便没有了着落。他人首先是我存在的支持性条件,其次才是我幸福行动的限制条件。总之,“人的存在总是在人类中存在,人的存在是依存性的,是一种与他人共在状态。”赵汀阳,2010A,P118赵汀阳主张的共在存在论才是人的存在论基础。12人性本什么人性不是指个体人与生俱来的某种本质特征,个体刚刚出生时,没有任何道德意义上的倾向性。此所谓“人之初本无性”。人性是人类实践的结果。人性中的人是理念人,同时也是道德人,是个体试图成为的那种东西。人性是指生物人开始成为道德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根本特征,也就是人在塑造自己本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性”。道德人并不是指道德楷模,而是指道德属性的人。脱离道德属性的“人”其实不是人,而是动物。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人性善或者人性恶,因为现实中的具体人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本着善的目的而作恶,也是常有的事儿。人有善恶,具体某人的本质可以用善恶来衡量,但人性不是那种可以用善恶来衡量的属性。道德人也就是追求幸福的人,幸福意味着自由地给予。按照赵汀阳主张的伦理金规则“人所不欲、勿施于人”,追求幸福的人都是向善的。所以说,人性向善,无论“善”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外延是什么。当然,人性向善并没有说明人性到底是一种什么属性。换句话说,人性为何能够向善这是由实践背景下的人性自身决定的。人性本利己任何生物都不可能天生就是纯粹为了他者而存在的。具有道德感的人类也一样。“人之所向、人之所想、人之所欲、人之所趋,永远都是一种最真实而又深刻的实际,我们可以改变它的表现形式,却永远不能消灭它的存在。”宋增伟,2008,P210人性必然利己,而且这种利己性绝不是生物人的无意识本能。生物本能只是人利己本性的生物基础。利己的本性总是使人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将其他事物和他人看作是工具的自然倾向,所以人性本利己常常被误读为人性本自私,也会被错误地演绎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将社会看作是自然界,遵循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基本规则,人人皆为利来、皆为利往,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样的社会并不是人的世界,而是动物世界,甚至是更残酷的行尸世界。或许人人自私会导致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社会现实,但是人人自利却不一定如此。现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不是动物世界,而是人的生活世界,它的基本态势不是你争我夺,而是相互合作。人类的自私是社会化的结果,是成长不良的表现,它不是人的本性。人性本利己意味着,终极意义上人是为了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神、他人或者其它什么东西而活,否则人就成了工具,生命就丧失了对于人的意义。在某些条件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可能的,但是由于利己动机的存在,人不能处处如此、时时如此。利己不是问题,自私才是问题。自私最大化如果能够达到利己最大化,自私也不会成为问题。问题是由于他者的存在,自私往往并不能达到利己的最大化。利己只是动机层次上的人性。利己动机未必导致利己行动,利己动机很多情况下也可导致利他行动。利己行动也常常难以达成利己结果,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前面讨论过,人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幸福,可是自私与幸福无缘。幸福行动只能是具有利他特征的行动。所以,人类发展出利他行为作为人本质的一部分。人性本创造从人类学角度看,人类的生物机能相当低下,如果指望着像动物一样生存,人类甚至无法存活至今。可以这样说,最初人类的先祖们是为了生存才不得不去做人的,即从事创造性的劳动。自然赋予人类的大脑,经过早期无意识的创造性劳动的洗礼,产生了自由意志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自由意志使得每个人都存在着创造的冲动。所以说,人性本创造。人本质的一切方面,包括做人的资格,都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虽然人性本创造,但是人的创造能力也是有限的。好在,人首先创造了生活,它具有历史延续性,这样人类就可以在生活中创造各种新的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各种文明。可以说幸福是人的精神本能,而幸福生活只能是创造性的。所以,人的存在必然是创造性的,但创造的过程和创造的成果未必就是善的。创造过程并非总是人性化的,所创造的东西是善还是恶、是丑还是美、是真理还是谬误,是很难说的。但是离开了创造,人性便泯灭了,更谈不上其他。一切真善美、假丑恶都是在创造出来之后才能被评估。人的创造性并非只表现在伟大的社会性事业中,比如科学、艺术、技术等领域。人的创造性更多地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琐事当中。也就是说,人总会有意无意地从事着创造。差别是有些创造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有些社会已经自觉地将创造作为一种显性文化。其实,生活就是问题解决。无论问题源自困扰还是好奇心,生活中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也正是有了这些问题生活才可能有滋有味。生活中的问题总要解决,而且只能是创造性地解决,否则就不叫问题了。简单、重复的行为只能解决某种状况,却解决不了问题。当问题被创造性地解决时,人会最大限度地体验到自己的本质力量,这种满足感就是一种自由感,一种很高级的意义感。人性本自由为了创造,必须自由,因为创造只能是自由的。人性本创造与人性本自由,在终极意义上,是一个意境。如果要做区分,我们只能说,自由是为了实现创造,而不是相反。自由作为一种权利可以被取消,但是创造性作为人的内在冲动永远也取消不了。自由却不去创造,自由对于人便失去了意义。赵汀阳先生指出,人道就是自由创造之道,老子所鼓吹的不言不语、不行不为、无事无欲不是一种人道的生活方式。赵汀阳,2010A,P131只有自由的人才能够创造出幸福生活。在多大程度上剥夺一个人的自由,也就是在多大程度上剥夺他幸福生活的机会,也就是在多大程度上剥夺他做人的资格。现代西方文明很强调不自由毋宁死。人不可能只是在意识世界中规划自己而不在现实世界中采取行动去成就自己。所以,人所需要的自由是一种具体的自由,人需要的是那种创造性行动所产生的真正自由感。这种具体的自由如果用麦卡伦的自由公式来表达,就是某人X摆脱了妨碍性条件Y而做事情Z1。做事会遇到两种条件限制,一个是来自必然规律的限制,另一个来自他人的限制。认识规律、运用规律实现目标是一种能力表现,协同他人、团结他人实现目标是一种权利/权力表现,所以自由既是一个能力概念又是一个权利/权力概念。无论哪种自由,人的自由都存在边界,即这两方面因素所提供的限制条件。文明越是进步,制度越是文明,自由空间也就越大,但不可能没有边界。自由的边界实际上是对自由的保护而不是否定。作为一种能力的自由,就是在理解必然性基础上的创造能力。这种能力经由历史积淀下来,就是人类的文明,比如科学、技术、艺术、哲学、数学、物质资料,等等。恩格斯认为“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54页。所谓自由,便是人利用认识了的必然按照自身尺度形成目的并达到目的的状态,而且人自身的尺度本身也是发展变化的。人自身的尺度与必然性并不形成对立,只是与外部世界的尺度形成了对立。自由不是对必然性的克服和超越,而是对外部世界尺度的克服和超越。外部世界的尺度实际上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某种既定结果或自然结果。人无法超越必然性人也没有必要超越必然性。必然性是达到自由的工具和条件而不是障碍。比如,人类实现了飞行的自由,人类却没有克服“地球万物都受重力”、“只受重力时物体必然处于自由落体状态”等的必然性。相反,飞行的自由是利用了空气动力学规律的结果。必然世界中没有创造的可能。创造只可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在这个世界中位于哪个层次,哪个层次的人类实践便会体现出创造性来。现实世界只是可能世界的一部分,它为人类的创造提供了可能性空间。1GERALDCMACCALLUMNEGATIVEANDPOSITIVEFREEDOMPHILOSOPHICALREVIEW,761967PP312334转引自赵汀阳每个人的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85页作为权利/权力概念的自由被区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消极自由,另一个是积极自由。消极自由是指免于受到侵犯的自由,是一种FREEDOMFROM的权利,它主要用于保护个人权利,抵抗他人和集体权力的侵害;积极自由是指去做事情的自由,是一种FREEDOMTO的权力,它主要用于获取某些利益或实现某些目标。消极自由是积极自由的现实前提条件,积极自由是消极自由的目的。没有了消极自由,积极自由也会消失,社会将变得混乱无序。没有了积极自由,消极自由就成了虚假的、空洞的、没用的自由。积极自由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为经济权力。所以,富人比穷人拥有更多的积极自由。消极自由既是保护行动者的又是限制行动者的,因为消极自由针对所有人。所以消极自由越多,积极自由也就会越少,反过来也一样,二者相辅相成。人只能是在消极自由所圈定的范围内实施积极自由的行动。总之,“自由的本质在于联系于某种具有束缚力的东西,是尔,解放而获得自由的人必束系于某种在新的基础上具有束缚力的东西”陈嘉映,2011,P70综上所述,利己、创造和自由是人的存在形式。利己、创造和自由是人最根本的形式特征,这种形式特征在实践中获得丰富内容,表现为人的具体本质。人本质的具体内容只能以人性的方式在实践中去开拓。在实践中,人的本性又衍生出很多其他人的特征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高尚与卑劣,等等。这些范畴对儿是人在实践中人的本性的表现,它们是互赖的范畴对儿。在这些人类创造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中,人类的个体一直在不断地选择,总体上选择的是真善美,所以才延续至今。所以,人即做人,如果加上一点积极的期望,做人即选择真善美。选择真善美并不易,首先得认识真善美,其次它们在实践中的表现物常常处于选择的冲突之中。所以,走向真善美的人生才表现为一种修炼。无论修炼的结果如何,人都表现为因利己而走向自由地创造。13人本质的概念结构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特性就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96页马克思的这个立场对于理解人的本质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免于本质主义的思考方式。既然人是生成的,我们便不能没有根据地假定所有人都生成同样的结果,也不能将生成的共性成分作为人的本质,因为那些共性成分无法单独定义具体的个人。人是在现实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中生成自己的,因此对人本质的讨论只能限于具体人的本质。人无法成为抽象物。对于现实中的个人,我们只能具体地理解其本质,并且必须基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来理解他的本质,因为“个体只能是一种主体间性生存”钟明华,李萍,2006,P75,个人是被社会定义的。“个体性社会性”是我们理解人本质的基本框架。人的个体性本质,是由个体的自然禀赋、文化素养和需要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的自然禀赋是指人的生理特性、先天心理特性等特征。人的文化素养,即人的精神世界,包括知识、能力、思维方式、情感、品味、价值观等内容。这里的知识是指广义知识,即头脑中存储的各种信息,既包括感性经验又包括理性认识,既包括事实性信息又包括价值性信息,既包括做人的知识又包括做事的知识,既包括理解对象包括自我、他者、社会和自然界等等的知识又包括改造对象的知识。需要是指人的期望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差异。人的需要是人成就自身的内在动力。人首先必须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才可能成为其他存在物。只要思考一下个体之间在生理上的细微差异比如肢体能力或智商如何通过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被放大成巨大的精神面貌差异、社会地位差异就会明白,将人的自然禀赋排除在人本质之外是不明智的。人的生成并不是抛弃自然属性的过程,而是将自然属性人性化的过程。比如,人的本能虽然在生物学意义上仍是动物的本能,但是在本能的内涵和满足方式上,不再是动物的,而是人的。人的能力是潜能与显能现实能力的统一。对于个人来说,能力指显能,后文中的能力皆为此意表现是指知识特别是技能性知识在面对具体问题情境时临场组合的效果。能力不是以固定的方式存在,而是个体知识技能的组织效应。将潜能作为本质的一部分,有助于理解人的发展性。潜能在逻辑上没有边界。实践没有逻辑的边界,潜能也就没有逻辑的边界。与本能不同,本能的实现是自然而然的,而潜能的实现只能借助于社会性实践活动。个体只有通过社会性实践活动,经过艰苦的自我超越、不断的尝试突破,才能够将潜能转化为显能。比如,运动员想要举起更重的杠铃,起初的尝试是失败的,每次失败后要休息一小段时间,然后再试。这种尝试性训练会使得肌肉纤维变粗,这些身体的变化都是当时意识不到的。经过多次训练后,只要没有达到身体极限,运动员就会成功举起原先举不动的杠铃,潜能终于变成了显能。智力发展也是如此。多次尝试以及失败后的反思都会带来知识结构的变化以及新想法的产生,从而引发智力的发展。多次尝试并非简单重复,它会带来头脑中知识结构的调整,这类似于肌肉纤维变粗。连接人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即期望之间的桥梁就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的现实基础就是人本质的当下状态。不理解人的发展现状,也就无法理解人的需要;不理解人的需要,也就无法理解人的本质。一个人具有什么需要、又以什么方式消耗何种资源满足这些需要,基本上反映了这个人的本质。即使是源于动物性的自然本能,人的需要也与动物的需要不同。人的需要是以人性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以人道的方式获得满足的需要。需要有时被称为欲望。欲望本身并不是问题,它也不是万恶之源。也就是说,需要本身并不是问题,它是一个人的私事,它与善恶无关;满足需要的方式才是问题。“除了极少数对象比如阳光、空气等外,人的需要是人通过自身的活动来满足的”郭艳君,2005,P99。实践是满足需要的必由之路。实践涉及他人。当我们有意识选择我们所创造的并涉及他人的行动方式时,才涉及善与恶、高尚与卑微,有一些方式比其他方式更符合人性、更远离兽性。人的需要比动物的需要更加丰富,因为动物的需要是生理心理直接决定的有限需要,而人的需要还具有自我创造性特征,它是无限的。除了本能之外,人的其他高级需要都是创造出来的。当某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的见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创造新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人的需要越来越丰富的原因。这一点上,人颇有点贪得无厌。可是从另一方面讲,正是因为需要的丰富发展才带动了人性的丰富发展。人需要的层次和结构越复杂、需要的内容越丰富,人也就越趋向于全面、趋向于自由。郭艳君,2005,P98个体如何维持自身的存在感那就是不断创造新需要并采取行动满足它。问题仅仅在于创造出何种具体的需要又采用何种方式去满足。个体在多大深度和广度上创造出新的需要并获得了满足,他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做人的体验,也就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人。人的社会性本质,即人所占有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与物的本质不同,“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8页,也即是说,个体人被他的社会关系所定义。所谓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社会关系不仅仅是指常识意义上的人际关系,还包括这种关系所蕴含的文化内容、社会资源、权力性质等等内容。人类的任何个体都是“一个社会行动中指向他人或受其关系引导的行动者;一个社会互动中的伙伴;一个社会关系的参与者;一个社会集体或群体中的成员;一个社会地位的占据者;一个社会角色的担当者。”彼得赫斯特洛姆,2010,P155基于同样的自然禀赋、文化素质和需要的状态,在不同社会关系条件下,人会表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面前,人们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所有个体性本质都只能通过社会关系来表达出来,也只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才有意义,所以怀才不遇才是一种人生悲剧。也就是说,人所有的个体性本质只有表现给他人才有意义。社会关系提供了个性展现和需要满足的空间,也构成了人本质的重要方面。离开了社会关系,单独的个人连自己的人生追求都可能说不清楚。任何事物的人生意义都是在社会互动中逐渐清晰的,而这个意义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关系中的人际支持和自然资源的支持。缺乏这种支持,人只能陷入迷茫。虽然个体可以选择和创造新的社会关系,但从发生学意义上讲,不是先有了个体性本质再去建立社会关系,而是人的个体性本质是通过社会关系生成的,并且人的很多本质内容仅维持在特定的交往关系中,交往关系一旦消失,相应的本质内容就会逐渐萎靡枯萎。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首先要看他交往了哪些朋友、喜欢哪些人、讨厌哪些人,等等。这些人际关系为我们了解一个人的真正的个体性本质提供了客观的线索。所以,要理解一个人的本质,不但要理解他的个体性本质,还要理解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和建立的社会关系以及这些社会关系对他的影响。不理解社会关系就无法彻底理解社会关系中的那个人。要考察一个人的实践能力,不但要考察他的思考、动手等个体操作能力,还要考察他社会关系的调动能力,即社会影响力。社会关系并不是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而是现实的以自然界客体为中介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对于个体人的生成来说,交往关系是第一位的,自然界是第二位的。人在感性活动中生成自身。在这个感性活动中,甚至连生命的延续都需要人们联合起来对付自然界,所以自然界只是交往关系的中介,它使得人类交往关系变得可能。而只有在交往关系的前提下,自然界才进入人的感性活动而成为人认识的客体。社会关系的性质与个体发展具有密切联系。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人的行动改变社会存在。一方面社会关系造就了个体人的意识。人只有在社会性实践过程中才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个体人又有各种机会选择、改变甚至创造新的社会关系,为发展个体性本质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任何时候,人的个体性本质的变化都会带来他的社会关系的数量、性质、强度的变化,反过来也一样。人的社会关系与他的个体性本质是无法分离的。社会关系既是个体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它又是个体发展的限制条件。历史地看,特别是从个体成长的角度看,社会关系先于个体存在。个体是一种被关系决定了的个体,人性的前提条件恰恰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决定了一个人的个体发展的界域。离开了社会关系,个体什么都不会有。世外桃源纯属文学家的幻想,只是一种心灵安慰剂。离群索居可以暂时摆脱社会对个人的束缚,让人获得某种自由感。然而这只是暂时的自由感。离开了社会,人生活的社会资源便全部丧失,特别是身份、符号资源。而没有了符号的表征,人也就无法体验到意义。自我将由于丧失了心际关系1而逐渐枯萎,最刻骨铭心的痛苦就是孤独。离群索居也同时换来了光辉人性的萎缩,一切高尚、有品位的东西都将失去价值。比如,诗人若离群索居,他自认为美好的诗句写谁看、诵给谁听呢没有了读者的喜爱和崇拜,他能体验到自己的精神力量吗这样的日子过不了多久,那种暂时的自由感就会消失。生活中各种阿Q式的虚假的精神自由大致如此。所以,明白人都持有这个立场宁废于都,勿隐于田。综上所述,人的本质是具体的个体性本质和社会性本质的统一。将这两方面统一起来的就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赵汀阳先生所强调的生活。实践是人类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对象性的现实活动,人类只有在对象化的世界中才能看到自己,也只能在对象化的活动中创造自己。“人类既不是一个按照抽象同一关系归纳出来的物类,也不是一个从来1赵汀阳先生区分两种人际关系,一种是职业领域中的角色交往关系,被称为事际关系,另一种是非角色性质的交往关系,被称为心际关系。前者讲求理性,后者讲求感性。就如此的既成的类,而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依靠自己的活动逐渐形成的类,即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人与人不断发生冲突而联合起来的类,这是历史性生成的类”武天林,2006,P53人的任何本质特性,比如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在现实性上都是实践的派生物。14人生成的基本特征人的生成过程就是人本质的内容和特征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人的生成过程是一种由依赖受限到独立自由、由被动自发到主动自觉的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从个体的成长过程来看,人之初婴儿的所有需要都是通过抚养者来满足的,儿童对外界环境特别是抚养者具有无条件的依赖性。随着个体的成长,个体的知识经验不断增加,能力也不断地提升,有些需要开始由自己独立或者与他人的平等合作来满足,个体逐渐摆脱对他人特别是抚养者的依赖。通常在青少年阶段,个体就开始“不再愿意成为被动的抚育对象,不甘于被别人调教和塑造,跃跃欲试让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的塑造者”李晓文,2003,P68了,个体也逐渐具有了选择和改造外部自然环境的能力,不再单纯地接受和适应外部环境提供的条件。随着个体的成长,个体最终会成为能够并愿意独立掌握自己命运的个体。当然,这里的独立是相对于依赖而言的,是一种社会化水平。独立并不意味着个体可以脱离人类而单独生存。总的来说,个体的生成过程就是“从一个生物体转化为一个社会化的人,从一个依赖别人帮助以满足需要的共生性个体,变成为一个依赖自己解决问题和自我促进的独立性主体”李晓文,2003,P21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逐渐摆脱依赖性关系而走向独立自由的过程。恩格斯曾指出,自由“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反杜林论第3版,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18页。现代人可以生而具有自由的权利权利是被赋予的,却无法生而自由,人必然要学会从依赖走向自由。这个走向自由的过程也必然是社会关系丰富发展的过程。社会关系的丰富发展,最终会引发自我意识的苏醒以及自觉性和整体素养的提升。所以这个过程也是人的自觉意识觉醒的过程,是人从被动自发走向主动自觉的过程。人越是自觉、自由,人就越是什么都想要。所以,这个过程必然是一个走向全面发展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123页。也就是说,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只能是个体自己创造的,不是外界给定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全面性外延。这个外延当然受制于成长环境的全面性水平。由于个体的本质是后天生成的,是一个开放的、具体的、现实的历史文化结果,所以任何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几乎无法在个体之间展开完整的比较来说明哪个个体发展更加全面。人本质的生成性决定了人的发展不具有横向比较的合理性,只具有纵向比较的合理性。他者的全面性只是我的事实性参照,而不是价值性标准。从他者现实的发展全面水平上,我看到了我发展的可能性,我却未必将其作为要达到的目标。全面发展就是个体在人类已经开创出来的、全部的人本质的空间中,自由选择某些本质去发展进而占有它们的过程。全面发展不是指一种终极结果,而是一种发展方式。若把全面发展看作是一种结局,因为全面性是历史地展开的,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在达到完美终点之前,我们便无法断定是否走在全面发展之路上,所以全面发展只是一种方式,没有终极结果。在此意义上,全面发展即自由发展。所谓自由发展是指个体有权利决定、有资源可供利用来探索和发展自己的本质。很明显,即便不受任何社会限制,人在有生之年也未必有能力选择自己本质的全部方面进行发展。所以,对于个体而言,我们更强调的是在人类全面发展背景下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是人生成的必然规律可以违背却不可抗拒的规律。人越是全面占有了自己的本质,也就会在越高水平上表现出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能动性和自由性。人没有完成形态,人发展的全面性也没有终极状态。个体或许会遇到非全面发展的境况,比如预见到了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却因为现实的资源或制度因素而无法占有它们。但是整个人类却一如既往地开拓着自己本质的全面性。全面发展是一种规律,而自由发展则是一种权力和权利。自由是受限的,自由发展必然也是受限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受限,而在于何种限制才合理。换句话说,自由发展是一种特权还是普遍权利。人的自由发展所受的不合理限制往往源自不良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这种情况下,自由发展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其他多数人则沦为少数人自由发展的工具。行使自由发展的权力需要消耗各种资源,行使自由发展的权利需要自由时间。衡量自由发展权利水平的综合指标就是自由时间。通俗一点说,自由时间指个体不是为生存而奋斗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人类只有不断缩减劳动时间,增加自由时间,才能为自身的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才能逐步由必然走向自由。”钟明华,李萍,2006,P80个体在多大程度上享有自由时间,也就会在多大程度上行使自由发展的权利,也就会在多大程度上开拓着发展的全面性。只有在自由时间里,并且拥有足够的资源,人才能够摆脱劳动分工对自身本质的限制,开始自由地创造自己。如果一种生活使得人们没有自由时间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这种生活便多了一种不幸。这当然不是说,有了自由时间,人们就自动地自由发展了。离开了人的自觉性醒悟了的人,人的自由发展是不可能的。蒙昧的人们可能将自由时间看作无聊时间,做一些无聊甚至堕落的事情。二、人的生成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并具有抽象度越来越高的阶段性特征人的生成不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在人类社会中不存在所谓“自然”的东西。人本质的生成和发展是现实社会生活的结果,这个结果一方面表现为人的内在个体性本质的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外在社会关系本质的变化。而这个变化过程在心理学家看来,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发展心理学将人的发展区分为由低到高多个阶段,各个阶段之间的本质特征是不同的,而且呈现出一种不可逆性,即当人达到了高级阶段时,是无法退回到低级阶段的。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注人发展的认知方面,即认知所处理的信息材料性质以及处理水平即逻辑水平。他将人的认知发展有时也称作智力发展、思维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皮亚杰,1981,中译者序P5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左右。这时儿童能运用某种原初的图式来对待外部客体,能开始协调感知和动作间的活动。但其感知运动的智力还没有运算1性质,因为儿童的活动还没有内化。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他的成长方式与动物迥异,一是语言环境,二是所玩弄的东西。这就使得婴儿开始超越动物的智力。应该说,这个阶段的早期儿童大致按照“刺激反应”的简单方式与外界交流。但是这个阶段有一个重要的智力成果口语母语的习得,否则无法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对于人来说,“语言就是世界的逻辑形式”陈嘉映,2003,P130因此在发生学意义上,儿童的语言习得与智力发展无法分开,内1原文是“运演”,本书统一称为“运算”,都是指已经内化了的对客体的操作部运算其实是语言的。儿童对世界的理解建构从一开始就是以语言方式进行的,母语习得与关于外部世界的操作内化是一体两面。前运算阶段2岁7岁左右。这时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儿童认识的发展仍有对感知运动经验的依赖性,但大部分是依赖表象的心理活动。当他在实际活动中遇到挫折需要加以校正时,他是靠直觉的调整而不是依靠运算。也就是说,这个阶段是感知运动向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这个过渡时间很漫长,需要看作一个独立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重要特征就是运算的不可逆性和不守恒性,即没有逻辑性。由此我们可知,儿童运算结构的建立并且达到可逆和守恒的水平,需要很长时间。这个阶段也是母语系统快速成长的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能进行具体运算,也就是能在同具体事物相联系的情况下,进行逻辑运算。这时儿童的思维已经具有了可逆性1和守恒性2,而守恒是这个阶段的一个主要标志。虽然儿童在这个阶段的思维已经具有逻辑性,但是思维材料主要是表象信息而不是命题,语言更多地充当命名符号。所以,儿童在这个阶段可以顺利学习具体概念,但是难以学习通过命题下定义的抽象概念。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在这个阶段,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的特点是“有能力处理假设而不只是单纯地处理客体”,“认识超越与现实本身”,而“无需具体事物作为中介”。儿童已经获得了一个新的运算系统,即所谓的命题运算系统。这是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头脑中的表象信息足以表征命题并能将命题本身作为加工对象,不需要外部世界的帮助,能够在命题层次上完成守恒和可逆的运算,能够顺利学习抽象概念以及抽象度很高的原理性知识,并将知识系统化。皮亚杰的研究是成功的,后来者对他的批判和修正仅仅在于细节。这个四阶段论是被普遍认可的。当然这四阶段的发展并不像皮亚杰所认为的那样是儿童大脑自然成熟的结果。儿童的智力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传递。离开了语言、社会交往以及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人的认知发展是难以想象的。脱离人类社会的“自然成长”的结果,只能是“狼孩儿”之类的个体。人的基本认知发展是阶段性的,以此为基础的很多方面的发展也具有阶段性特征。比如,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概念的成长是具有阶段性的。米德认为,儿童主我并不具有天生的自我意识,而是通过角色扮演的行动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反馈,从而把自己作为认识客体客我,进而看到自己的。奚从清,2010,P200所谓角色,指社会群体中与特定身份地位相一致的、反映他人或社会期望的行为规范和模式;所谓角色扮演,指儿童按照他人或社会期望的角色规范去行动。从角色扮演的角度,米德将个体自我概念即客我的成长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郑航生,2009,P106模仿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只能简单地理解和模仿父母的动作,对自我的认识也是消极被动的,而且他人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人格倾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孩子能理解外部群体对自己的要求,但是孩子无法直接体验自身。只能通过他人的反应,特别是态度情感方面的反应,来理解自身。这个阶段可以看作是收集关于自我的具体经验的过程。个体只能获得自我的片段信息,这些片段信息表现在他的模仿行动中。1可逆性包括逆向性和互反性,比如A与A构成了逆向性关系,AB和BA构成了互反性关系。2守恒性指运算使整个系统中的某些因素保持不变。比如,将一种形状的杯子中的水倒入另一种形状的杯子中,水的总量不变。嬉戏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扮演一些特定的、重要的角色,这些角色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过所演出的他人角色总是孤立的,我们还认识不到不同角色之间的整体联系。由于这个阶段对他人的理解也是具体的、缺乏整体联系的,所以这个阶段个体只是形成了自我的具体概念。这个具体概念局限于他具体的玩伴圈子,还有很多想象的成分(好像不那么认真严肃)。博弈阶段。这个阶段,随着孩子需要和能够扮演的角色范围的逐渐扩大,个体开始理解角色之间在群体内部的组织性关系,开始观察、理解和模仿“一般化他人”的角色。这个阶段个体开始能够抽象地理解他人,即泛化他人、一般化他人的存在,因此可以建立抽象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同时,个体可以理解超越具体他人的、基于一般他人的社会制度。这时的角色扮演是真实的、认真的。角色扮演过程中需要理解他人的态度、观点和立场,因此很多社会学家更看重儿童在角色扮演中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观点采择能力就是角色扮演能力它至少还包括行动能力。塞尔曼RLSELMAN认为,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郭本禹,1999,P95DAVIDRSHAFFERKATHERINEKIPP,2009,P458阶段0自我中心或无差别知觉大约36岁。除了自己的观点儿童无法认识到其他人的观点。他们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他人的想法。可以说,这个阶段的个体并不采择他人观点,处于完全的“以己度人”的水平。阶段1社会信息的角色采择68岁。儿童意识到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有所不同,但他们认为这只是因为他们接收到的信息不同,即每个人看到、听到的不一样才会有不同的观点。这个阶段的个体虽然注意到了他人的观点,却不将其看作是与自己的观点具有平等地位的观点,不做比较,要么顺从、要么拒绝。阶段2自我反思的角色采择810岁。儿童知道就算他们获得同样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仍然会有冲突。他们能够考虑他人的观点。但他们还无法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这个阶段的个体开始注意到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是对等的,却不能够相互比较。这里的他人观点是具体他人的观点,不是角色观点。观点采择的参照是自我和具体他人。阶段3相互角色采择1012岁。儿童可以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知道其他人也有这种能力。儿童能以客观的旁观者身份对事件进行解释和反应。这个阶段他人的观点已经演变成角色的观点,个体也可以按照角色要求对这个观点进行系统比较和评判。观点采择的参照是角色。阶段4社会角色采择1215岁及以上。个体试图将别人的观点置于自己建构的社会系统即对“泛化他人”的看法中加以比较,用社会标准或信息去衡量和判断事件。就是说,青少年相信处于相同社会团体的个体会有相似的观点。这个阶段观点采择的参照并不是他人或者角色,而是社会制度。阶段5象征性的相互作用。个体能够从超越于社会的观点来理解社会制度的观点。这个阶段观点采择的参照不是社会制度,而是作为社会制度合理性基础的伦理原则。道德发展是人发展的重要方面。道德发展的基础是道德认知的发展。美学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阶段性。他认为道德行为不仅仅是“好的行为”,更重要的是符合成熟的道德判断的行为,道德判断是人类道德要素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的前提。郭本禹,1999,P83,186科尔伯格认为,公正原则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因此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就是要揭示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和水平上是如何看待公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