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_第1页
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_第2页
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_第3页
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_第4页
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分册学习重点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1、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并或取盈利,依法设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2、仅就企业作为生产力组织形式和商品经济的基本单位企业的技术和组织特征、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活动的经济组织;、企业通过交换生产经营的成果(产品或劳务)与消费者或其他生产单位发生经济联系,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同时获得盈利;、企业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企业是社会的经济力量的基础,企业生产力的总和构成社会生产力。3、企业类型根据企业资产构成和承担的法律责任划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根据生产经营领域划分生产型企业、流通型企业、服务型企业、金融型企业;根据规模划分大、中、小型企业;根据生产力要素划分劳动、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按所有制形式划分全民、集体、合资、私人企业。4、企业环境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外部条件。分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科技环境、文化教育环境。特征具有可变性、复杂性、交互性。5、市场指商品买卖的场所,它在一定空间聚集了商品,便于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狭义);指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广义)。构成要素市场主体;市场客体;交换场所和交换机制。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市场经济是经济运行的一种形式;经济运行是一种社会再生产运动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市场经济使市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的特征自主的企业制度;完善的市场体系;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发达的市场契约关系;经济的开放性。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组织经济、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运行形式。特征在政治制度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所有制方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为补充;在宏观调控方面,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空的范围要大,力度要强。7、构成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企业的产权制度;企业的组织制度;企业的管理制度;产权制度决定企业组织和管理的基础,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企业财产权利的安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培育市场体系,有效推进市场组织建设;、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完善的法制制度。8、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基本内容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9、企业集团现代意义上讲是指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形成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手段,把若干个企业、事业单位联结在一起,形成以母子公司为主体、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多法人的经济联合体。特征企业集团是多个企业的联合;企业集团有一个核心企业。组建集团的方式、市场方式是指通过投资、兼并、收购等方式确立成员企业间的产权关系,利用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的机制,进行社会资源的重新组合配置。主要方式。、非市场方式是指在国家指导下,所有者对其拥有的企业,根据市场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企业结构调整、产权重组、产权划转,完成集团的组建。10、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影响企业组织机构设计的主要因素A战略;B外部环境;C技术;D企业规模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工作A职务设计与分析;B部门划分;C结构形成。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A任务目标原则;B专业分工;C管理幅度;D管理层次;E权责对等;F才职相称;G命令统一;H精干高效;I适应性;J效果和效率。企业组织结构中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A工作能力;B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C下属工作的相似性;D计划的完善程度;E助手的配备情况;F信息手段的先进性;G工作地点的相近性;H环境的稳定性。11、企业组织机构的形式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管理制;事业部制;多维立体制。12、管理是发、管理者或者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工作,对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制定目标的过程。管理的含义、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的核心是达到目标;、管理达到目的的手段是运用拥有的各种资源;、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管理的作用管理可以维持企业组织的存在;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组织的效率。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协调。13、组织的含义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划分组织部门的原则目标任务原则;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管理幅度原则;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人员配备是组织根据目标和任务需要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14、领导是在一定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作用制定并落实组织目标;指导组织设计并从事人员配备;保证组织维系和正常运行;领导职能是其他管理职能的集中体现。领导方式的分类按权力控制程度分,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均权型领导;按领导重心所向分,以事为中心的领导、以人为中心的领导、人事并重式的领导;按领导的态度分,体谅型领导、严厉型领导;按决策权力大小分,专断型领导、民主型领导、自由型领导。领导的主要职能是率领、引导、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其下属人员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共同奋斗。领导素质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15、激励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内部个组织部分协调统一起来。激励的手段和方法物质激励;职工参与管理;工作丰富化。16、控制是指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确保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偏等活动。类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直接控制、间接控制;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17、协调的内容组织内部协调A各生产要素的协调;B企业与股东关系的协调;C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A协调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B协调企业与政府的关系;C协调企业与新闻界的关系;D协调企业与社区的关系。18、企业战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为求得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现状和预测未来得基础上而制定的带有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化或方案。特征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企业战略具有长远性;企业战略具有基本性;企业战略具有竞争性、或抗衡性,或谋略性;企业战略具有现实性;企业战略具有相对稳定性;企业战略具有创新性;企业战略具有风险性;企业战略与企业管理模式的适应性;企业战略与战术、策略、方法、手段的适应性。19、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确定战略方向;确立战略目标竞争优势;进行战略规划(意识、调研、草案、咨询、决策);战略实施;评估战略实绩,进行必要的调整。企业战略类型核心竞争力战略;最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多元化战略;集团化战略;外向化战略;企业联盟战略。20、决策是指为实现目标,在多个可以相互替代的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与结果。基本要素是既定目标,目标是决策的方向和依据;是多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方案,这是决策的基础;是矛盾性意见,这是在选择方案过程中保证决策正确性的必要条件。特征和基本要求目标明确;方案选优;经济合理;资源保证;留有余地。科学决策的原则与标准合理决策原则;信息充分原则;严格程序原则;科学预测原则;民主参与原则;前期投入原则。21、决策类型战略决策(包括组织使命目标、组织机构调整、产品更新换代、技术改造)和实施性决策;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决策、不确定型决策;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定性决策与定量决策;理性决策与经验决策;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决策程序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订方案;选择方案;执行方案;检查处理。22、市场营销观念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市场营销环境宏观环境A人口环境(规模、密度、地理分布、年龄、性别、家庭、民族类别、职业以及其他有关情况);B自然环境;C经济环境;D科技环境;E政治法律环境;F社会文化环境。消费者行为分析A消费者需要;B消费者购买动机;C消费者购买行为;D顾客让渡价值。竞争者分析A竞争者分类;B产品竞争分析;C竞争者分析;D竞争者的反应模式。23、市场营销战略目标市场战略A市场细分市场细分的条件可测量性;可接近性;足量性;可行性。市场细分的标准消费品市场;工业品市场。市场细分的程序选定产品的市场范围;估计潜在消费者的基本要求;分析消费者的不同要求;剔除潜在消费者的共同需求;进一步分析各细分市场的特点;测量各细分市场的大小,估计营利水平。B市场选择市场选择的条件适度的规模与发展潜力;细分市场的吸引力;企业目标和资源。市场进入模式密集单一市场;有选择的专门化;产品专门化;市场专门化;完全市场覆盖。目标市场选择战略无差异营销、差异性营销、集中性营销。C市场定位市场定位的方法以特定的产品特性来定位;根据特定产品用途来定位;根据特定产品使用者定位;根据特定产品档次定位;根据竞争局势定位;根据价格和质量定位。市场竞争战略A市场领先者战略;B市场挑战者战略;C跟随竞争者市场战略;D市场补缺者战略。24、产品策略整体产品概念产品生命周期包括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新产品开发不仅包括全新产品,还包括现有产品的改进、更新换代。产品组合重要指标宽度(产品线的数量)、深度(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项目的数量)、关联度。产品组合的扩大策略;途径A现有产品线的延伸;B增加新的产品线,增加产品的广度。现有产品的评价与整顿;品牌策略。25、价格策略影响因素成本、市场需求情况、市场结构与竞争状况、商品的市场特性、产品需求弹性、社会经济形势、市场范围。定价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扩大市场份额;适应竞争;稳定价格。定价方法以成本为中心的定价方法;以市场为中心的定价方法;以竞争为中心的定价方法。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战略目标制定相应得人力资源战略计划,并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进行人力资源的获取、使用、开发和评价。特点复杂性;综合性;社会性;科学性。目标提高企业的绩效;扩展人力资本。战略是根据企业战略而制定的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的长期目标,旨在提高企业目前和未来的绩效及维持企业竞争优势。包括战略制定;战略评估。规划步骤包括准备阶段、人力资源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阶段、需求和供给能力平衡阶段、编制阶段、人力资源规划和实施并评估。2、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工作分析;的结果用职位说明书表述;工作分析过程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对典型岗位分析、反馈信息、编写职位说明书。工作设计方法岗位轮换;丰富工作内容。3、人员招聘前期准备包括A招聘对象的确定;B招聘方法(内部和外部)和渠道选择。招聘原则A机会均等原则;B公开透明原则;C诚信原则。招聘程序包括A提出招聘要求;B确定招聘渠道;C对应聘者初选;D测试;E体检;F正式录用。4、人员培训的种类、职前培训;、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绩效考核管理的意义有利于人事决策;确定合理的薪酬水平;有利于上下级沟通和交流。绩效考核的原则内容规范化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全方位考核原则;责权利相结合原则。5、薪酬含有薪水和酬劳的意思,是企业对员工提供劳务和所作贡献的回报。包括直接薪酬包括A工资;B奖金;C年薪。间接薪酬包括A福利;B红利;C股权。6、工资制度设计的原则公平原则;竞争原则;激励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工资制度类型结构工资制度;岗位技能工资制度;等级工资制度。工资给付方式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浮动工资;奖励工资。7、福利的种类住房公积金(个人每月缴纳工资的8,单位等额补贴);医疗保险(个人缴纳工资的2);养老保险(个人缴纳6,);失业保险(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工伤保险。8、劳动保障包括安全生产、工伤处理、劳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9、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A矿山井下工作;B森林业伐木及流放作业;C建筑业脚手架组装和拆除及高空作业;D连续负重20公斤,间断每次负重25公斤的作业;E四级体力劳动强度作业;F已婚怀孕禁忌从事有毒作业。女职工的“四期”保护A月经期保护;B怀孕期保护;C生育期保护;D哺乳期保护。10、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对工种进行限制矿山、有毒、四级体力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加以限制少于标准时间,增加休息时间,不安排加班和夜班。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上岗前、工作满1年、年满18岁距前一次体检超半年。11、劳动关系是指企业所有者、经营者、职工及其工会组织之间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责权利关系。法律特征劳动关系是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与劳动者有直接联系。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一方是劳动者所在单位。劳动者要成为所在单位成员,并遵守单位内部劳动规则。12、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13、劳动者的义务、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劳动者应当提高职业技能;、劳动者应当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14、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15、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16、劳动合同订立原则合法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17、劳动合同履行原则、亲自履行;、诚实信用;、全面履行。18、劳动合同的变更、经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修改或废止;、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根据市场变化规定转产或调整生产任务;、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情况。19、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不提前通知A、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B、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C、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D、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应当提前日书面通知并给予适当经济补偿A、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公受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和另行安排的工作;B、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陪训或换岗仍然不胜任;C、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无法履行合同,又就变更合同达成一致意见的。、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提前日向工会和职工说明情况,个月内优先录用。20、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合同的情形、患职业病或因公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22集体合同是以用人单位为一方,以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为另一方,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集体书面协议。特征当事人一方是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另一方是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集体合同内容是改善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内容比劳动合同具体;集体合同是要式合同,报劳动部门登记、审查、备案后生效;集体合同适用与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会、全体职工。23、集体合同生效条件报送劳动部门登记、审查、备案后生效。24、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双方委派集体协商代表;、拟订集体合同草案;、通过集体合同;、报送劳动部门登记、审查、备案;签字之日起10日内将合同一式三份及说明书报送劳动部门登记、审查、备案。、公布集体合同文本。劳动部门收到文本字日期之日起日未提异议,合同即行生效。25、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劳动权利义务的享受与履行产生的矛盾而引起的劳动纠纷。劳动争议的分类、个人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劳动合同争议和集体合同争议;、按争议内容又可分为,因开除、辞退、自动离职等发生的争议,因执行劳动保护和福利的规定发生的争议。26、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着重调解,及时处理(60日内提出申请,60日内作出裁决);查清事实、依法处理原则;适用法律平等、公正原则;劳动争议处理方式协商、调解、仲裁、诉讼。27、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用人单位内部设立的调解争议的群众性组织。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的行使劳动争议仲裁权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人民法院。28、劳动争议仲裁应遵循的原则调解原则;及时、迅速原则;一次裁决原则。程序理案件阶段;调查取证阶段;调解阶段;裁决阶段;执行阶段。企业生产管理与安全生产1、生产管理是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生产过程为对象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活动。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组织、生产能力的核定、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日常的生产准备、在制品和半成品管理、生产调度、进度控制,以及企业的原材料管理、能源管理、设备和工具管理、劳动组织和劳动定额管理、成本、费用控制、作业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等。2、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共同组成企业管理系统,支撑整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3、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全面完成生产计划所规定得任务,包括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提供服务。、不断降低物耗、能耗,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和生产资金的占用,提高经济效益。、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提高企业生产系统的应变能力。4、生产作业系统的设计产品设计原则A设计用户需要的产品,是获得市场的首要;B设计出制造性强的产品,便于生产工艺安排;C设计应用性强的产品,满足不同环境的需要;D设计绿色产品,考虑环保要求。工作系统的设计包括A工作扩大化;B工作职务轮换;C工作丰富化;D团队工作方式。5、生产过程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程序系统。通常把提供物质产品的过程称为生产制造过程,把提供服务的过程称为作业过程合并起来就是生产作业过程。可分为投入产出过程、并列作业过程和连续、非连续过程。6、生产过程可以看作是几个方面并列作业的过程。分为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基本生产过程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他三个组成部分都是围绕着基本生产过程的进行、为实现基本生产过程创造条件的。7、生产能力企业综合能力,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组织技术条件下,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劳动手段、生产设施、其他服务条件和拥有的劳动力,经过综合平衡,可以达到的最大产品数量。8、生产计划是对企业生产活动进行的统筹安排,是企业生产活动有序进行的基本依据,是企业生产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确定生产指标;核算生产能力,并与生产任务进行平衡;合理安排产品生产进度;组织和检查生产计划完成情况,提出改进生产的建议等。基本要求有利于充分利用市场机会,满足市场需求;有利于充分利用盈利机会,并实现生产成本最低化;有利于充分利用生产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主要指标产品品种;产品产量;产品质量;产品消耗;9、生产作业计划是指导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行动纲领,是企业生产过程的控制依据。在空间上,把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各项指标,具体详细地层层落实到各职能科室、车间、工段、班组或直至职工个人,使企业各部分和全体职工目的明确,行动统一。在时间上,把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的各项指标细分为月、旬、周、日,甚至轮班和小时的具体计划。在计划单位上,把成台产品细分到部件、零件和工序。与生产计划相比,生产作业计划的计划期短;计划内容具体,计划单位小。10、计划编制工作分为、收集与计划期生产任务有关的信息资料。、选择计划单位和控制标准。、进行综合平衡,确定计划指标,与生产能力、资金占用、物资供应、生产技术准备、外协、经济效益等进行协调,使计划切实可行。、决策机构审定。11、生产控制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生产控制的主要内容确认标准、检测过程、反映变化、纠正偏差、是生产过程按计划运行,实现生产目标。11、生产控制的分类、大批量生产条件下的控制重点是如何保证整个生产过程及其各个环节按规定的节拍进行生产。大批量生产的特点在工作地上连续生产相同的产品,专业化程度比较高,多采用流水生产线生产。、成批生产条件下的控制重点是如何妥善安排生产轮番,合理衔接每批产品在各个车间投入和出产的时间、品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保证生产过程比较正常地重复进行。特点产品品种比较多,各种产品每隔一时期重复生产一批。、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的控制重点怎样合理搭配订货,如何妥善处理品种多变与生产过程各个部分均衡负荷的关系,保证及时、成套地完成订货任务。、库存控制和质量控制库存控制涉及到物资储备量、库存条件、订货方式、库存方式等方面的控制问题,通过控制为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创造必要条件。质量控制包括生产前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技术控制、生产中的加工质量检测,生产后的产品检验等;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在于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形成灵敏的质量检测系统,使生产过程总处于质量系统的控制之中。、作业环境控制是指在作业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空间场所中,控制这种空间场所对作业者的身体的有害影响。采用科学的方法,适当控制照明、噪音、温度、湿度、色彩、工作时间等一系列因素对工作者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和增强工作者在作业时的工作效率、安全性和舒适感。12合理使用设备的基本原则、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产品的工艺流程,合理地配备各种类型的机器设备;、根据各种设备的性能、结构和技术经济特点,恰当地安排加工任务和工作负荷,使各种设备即能充分发挥作用,又不能超过设备的负荷极限;、各种设备要配备相应工种、相应熟练的操作工。、建立和健全设备的使用责任制及相应的其他规章制度;、为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13、设备保养机械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的过程中,由于零部件之间相对运动的摩擦,会使零部件发生自然磨损,这种磨损会使机械设备技术状况逐渐劣化,性能逐渐下降,安全性、可靠性降低,易发生故障,所以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设备维修预防性修理;项目修理;改善性修理。14、企业物流指在企业经营的范围内,商品在丛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商品实体在空间上的运动和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包括商品包装、运输、搬运、装卸、储存、配送以及加工等环节。物流由生产物流和流通物流两部分组成。15、物流管理是指企业合理地组织物资流通,使物资在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权过程中,达到环节最少、时间最短、路程最短、费用最省的要求。包括合理包装、合理仓储、合理运输、合理保管,以及合理为用户服务。、从物流向电之商务延伸企业以仓库和物流中心为基础,卖者将货物存入仓库,并在网上发布销售信息。买者一旦与卖者在网上达成购销合同,仓库将锁定卖者的库存货物,买方款到发货,并由仓库将货款支付给卖方。从电子商务向物流延伸信息查询、交易在网上进行,各种要素的整合由电子商务来完成,而物流业务则只从事保管、分拣、加工。、在现代化基础上实现商务物流,加速企业物流效率电子商务物流是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统一,信息化使电子商务物流活动的基础。16、项目管理是指在一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目标,并通过特殊形式的临时性组织运行机制,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充分利用既定有限资源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主要目标质量、费用、进度。内容立项、建设、运行三个阶段。17、精益生产实在对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的总结的基础上于1990年提出的制造生产模式。它的最终目标是要以最优质量和最低成本的产品,对市场需求做出最迅速的响应,其基本原则是消灭一切浪费和不断改善。特点用户至上;以人为中心,大力推行团队工作方式;以精简为手段,在组织机构方面实行精简化;团队工作;准时生产制;零缺陷。18、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是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是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投入;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工安全培训以及有关人员资质认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矿山等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安全设备的管理;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规定生产经营场所与员工宿舍不得在同一建筑物内;爆破吊装作业和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现场检查;承包租赁中的安全管理;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19、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的权力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权、检举、控告权;拒绝权;紧急避险权;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赔偿的权利;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义务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合适用劳动防护品,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发现问题及时报告。20违反安全生产法的法律责任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予以关闭,有关部门吊销其有关证照;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企业质量管理1、产品质量是指产品适用一定用途、满足一定需要的特殊性质的量度。2、产品的质量特性一般表现、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适应性;、时间性。3、服务质量是指服务活动满足一定需要的特殊性质的量度。4、服务质量的特性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时间性、舒适性、文明性。产品质量体现在产品特性上,服务质量体现在活动的特性上。5、质量标准把社会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的客观要求与实现要求的生产和供给上的客观条件联系起来,经过技术经济方面的综合分析,把反映产品或服务的主要技术参数(技术经济指标)规定下来,形成技术文件。质量标准是衡量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尺度,是质量控制的基本依据。6、质量管理是指为实现质量目标,对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生产、推销、革新等方面的质量维持和质量提高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7、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做好每一阶段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制度化。8、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建立质量管理系统结构首先应结合组织的具体妨针目标、产品结构和实施的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结构并使之有效运行。构成A质量管理的职责和权限;B组织结构;C资源和人员;D工作程序;E技术状态管理。建立质量管理系统文件是进行质量管理,衡量组织质量保证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系统应对所有质量文件的表识、分发、收集和保存做出适当的规定。构成A质量政策和程序;B质量体系文件;C质量计划;D质量记录。创造质量改进的环境质量改进是指整个组织为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所采取的措施,以便为组织及其顾客提供更多的利益。9、做好每一阶段的质量管理每一阶段的质量管理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实验研究、加工制造、运输保管、售后服务、更新改造等各个阶段。开发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A设计质量;B设计审查;C试制、实验和评价。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A准备工作的质量管理投产前的准备、检验前的准备、出厂前的准备;B小批试生产的质量管理主要核查质量指标是否满足用户要求;C批量生产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质量分析、质量检验、对作业者进行培训。辅助、服务过程的质量管理A物资供应;B运输、保管;C工具供应;D设备维修。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A技术服务;B调查使用效果;C处理用户意见和索赔事件。10、质量管理制度化为保证产品能按用户要求的质量标准生产出来,在日常业务中制定出保证质量的各种制度,使全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化。11、ISO9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质量管理方面的国际标准。12、ISO9000标准的两个指南GB/T190001ISO9000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选择和使用指南阐述了系列标准在选择和使用中的若干问题,包括质量体系标准与技术标准的互补性;若干质量概念之间的差别和相互关系;质量体系的若干情况。GB/T190041ISO90041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是指企业建立和实施全面有效的内部管理的质量体系文件,它的基本原则对于所有企业都是适用的。13、ISO9000标准的三种质量保证模式GB/T19001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用于供方保证在开发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的个阶段应符合的规定要求,这个标准对质量保证的要求最全,要求企业提供质量体系要素的证据最多,从合同的评审开始直到最后的销售服务,要求提供全过程严格控制的证据。GB/T19002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用于供方保证生产和安装阶段符合的规定要求的情况,这个标准对质量保证的要求较全,是最常用的一种质量保证要求,除对设计和售后服务不要求提供证据之外,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最大程度的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GB/T19003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用于供方保证在最终检验和试验阶段符合的规定要求的情况,这个标准对质量保证的要求较少,仅要求证实供方质量体系中具有一定完整的检验系统,能够确实把好检验工作关。14、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的重要性有利于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加强质量控制,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15、ISO14000系列标准是一个环境管理标准,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目的在于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16、已颁发的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ISO1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ISO1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ISO140121996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准则ISO140401996生命周期评估原则和框架17、质量认证制度是指为进行认证工作而建立的一套程序和管理制度。包括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A产品质量认证是指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B质量体系认证是指依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经过认证机构对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审核,并以颁发认证证书的形式,证明企业的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符合相应要求,授予合格证书并予以注册的全部活动。认证机构的认可,包括产品认证机构;体系认证机构;检验、检定机构;培训机构、审核员的资格注册等。18、质量认证的要素型式试验是指为了证明产品质量符合产品标准的全面要求而对产品进行的抽样检验,它是构成许多类型认证的基础。质量体系检查是指对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的检查和评定。监督检验是对获取认证后的产品进行的一项监督措施,它是从企业最终产品或市场上抽取样品,由认可的独立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监督检查是对取得认证资格的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定期复查,这是保证产品的质量持续符合标准的又一项监督措施。19、质量认证的分类国家认证、区域认证、国际认证;产品(质量)认证、企业质量认证;合格认证、安全认证。20、我国的质量认证制度授权机构;认证机构;从事认证实践的机构和人员;企业21、我国开展质量认证工作的主要原则国家对认证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作用;按国际惯例规范我国的认证工作;对从事认证工作的机构引入竞争机制,使认证机构能够以公正性、可靠性和有效性,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取得信誉;坚持企业自愿原则,但对国家规定实行安全认证的产品,在流通领域内实行强制管理;帮助企业取得市场商誉,取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促进企业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质量体系。企业研究与开发1、企业研究与开发是指企业运用自己的研究与开发资源或联合其他企业和社会力量,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在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所进行的知识创新活动。2、新产品是指在一定地域从未试制生产过的,具有一定独创性和新品质的产品。特点具有新的原理、构思和设计;产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有交大的提高;产品结构形式、形状显著优越;改变原材料和工艺方法,能明显提高生产率和和降低成本;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性能;以生产和销售为目的。分类按新产品创新和改进的程度全新产品、换代新产品、改进新产品;按新产品的地域特征国际、国内、地区新产品;按新产品的技术开发方式独立研制、技术引进、联合开发、独立研制和技术引进结合新产品。3、新产品开发程序调查研究阶段;新产品开发创新阶段;新产品开发创新创意筛选阶段;新产品开发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阶段;新产品设计阶段;新产品试制阶段;新产品试验与评价鉴定阶段;新产品的市场开发阶段。4、企业技术创新包括新发明、新创新的研究和形成过程,也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应用和实施过程,还包括新技术的商业化、产业化的扩散过程。特征创造性;积累性;效益性;风险性;扩散性。种类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企业财务管理1、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企业财务活动是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包括企业筹资、投资、日常活动、利润分配等方面引起的财务收支活动。2、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包括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企业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结算关系、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纳税和征税关系、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形成的资金结算关系、企业与职工之间在劳务成果上分配关系。3、财务管理的任务合理安排财务收支,使企业保持较强的支付能力合偿债能力;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和较小的筹资风险,为企业发展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合理运用资金,选择最佳的资金投向,加速资金周转,不断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合理确定利润分配比例和分配形式,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企业的总体价值。4、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投资决策A、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B、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筹资决策,重要内容如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企业资金的来源按性质分A、权益资金企业投资者提供的资金,它没有固定的偿还期限,投资风险小,单期望的报酬率较高;B、借入资金指债权人提供的资金,需按期归还并支付固定的利息,又一定的风险,但期望报酬率低与权益资金。资本结构指权益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比例关系。制定股利政策就是企业就股利分配所采取的策略,包括设定多大的股利支持率、以何种形式支付股利、何时支付股利等问题。制定股利政策实际上是在保持企业股票吸引力何减轻企业财务负担之间寻求一种均衡。5、财务管理的职能财务决策职能;程序包括A确定财务决策目标;B制定可实现目标的各种方案;C评价和比较各种方案;D确定实现目标的最优方案。财务计划职能;是指财务人员对企业未来一定时间内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所做的数量预测。包括资金需要量计划、成本和费用计划、材料采购计划、利润计划、财务收支计划等。财务计划的编制程序A根据企业发展计划,制定财务收支的总体计划;B对需要和可能进行协调,实现综合平衡;C根据协调结果,制定可执行的具体计划。财务控制职能。主要方式有A防护性控制;B前馈性控制;C反馈性控制。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决策,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最基本的职能,财务计划是财务决策的具体化,也是财务控制的依据,而财务控制是实现财务计划的保证。6、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后所增加的价值。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