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畜牧业现状及发展之路 _第1页
农村畜牧业现状及发展之路 _第2页
农村畜牧业现状及发展之路 _第3页
农村畜牧业现状及发展之路 _第4页
农村畜牧业现状及发展之路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农村畜牧业现状及发展之路一、畜牧业生产及结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生产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年,肉类总产量达到万吨、禽蛋万吨、奶类万吨、毛绒类万吨,分别比年增长倍、倍、倍和,年均递增分别为、和。肉类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猪肉产量在肉类总产量中比重不断下降,禽肉、牛肉和羊肉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猪肉产量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由年的下降到年的,禽肉的比重由上升到,牛、羊肉的比重由上升到。年我国畜产品人均占有量,肉类达到公斤,禽蛋公斤,奶类公斤。其中,肉类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禽蛋人均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奶类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毛绒类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据统计,年世界人均每日动物蛋白供给量为克,动物蛋白占蛋白供给量的;发达2/12国家平均克,动物蛋白占;我国人均每日动物蛋白供给量为克,动物蛋白占,蛋白供给量低于世界人均水平。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畜产品市场发生根本变化一方面,出现了畜产品的结构性过剩,畜牧业发展受市场制约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迫切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二、当前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之路当前形势下,要保持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就必须抓住当前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低的有利时机,加快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畜产品质量,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确保农民增收,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一)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充分发挥资源、区域优势,全面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实现畜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通过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使产业内部产品结构、数量和区域分布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相适应,3/12各地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注重实效,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信息服务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建设反应灵敏的市场信息服务网络,研究和着眼于潜在的、预期的市场需求趋势,指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产品结构,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大力开发饲料资源,扶持优势畜牧产业,形成地区性产业带,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逐步实现我国不同类型的畜牧产业化生产格局。、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加快畜牧业技术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加速畜禽品种选育、改良和更新换代,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使我国畜产品质量有一个根本改观。、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突出发展节粮型畜禽。调整结构要正确处理好生猪生产与其他畜禽生产的关系,既要保持生猪生产的稳定增长,又要加快发展耗粮少、转化率高的草食牲畜和家禽,逐步提高牛羊禽兔肉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优化肉类结构。、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整结构要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搞好试点,先示范、后推广。同时要加强政策、4/12信息引导和技术服务,把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转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二)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点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重点是“两稳定、两加快、两突出”,即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禽肉生产,突出发展奶类和羊毛生产。、稳定发展生猪生产。我国是养猪大国,猪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猪肉的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猪肉既是我国肉类生产的主体(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占到),也是城乡居民肉食消费的主体。稳定生猪生产,是关系到农民增收、猪肉市场供应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因此,今后生猪生产的发展,应当稳定数量,提高质量,扩大加工,提高效益。要加快品种改良,优化猪群结构,增加“三元杂交”和配套系瘦肉型猪的生产比重,提高猪肉质量,争取到年,“三元杂交”猪出栏比重达到。要扩大猪肉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发分割肉、冷却肉、小包装及快餐类食品,逐步改变白条肉直接上市的传统销售方式,扩大精深加工,提高肉类制品消费比重,猪肉产品供应实行多样化。、稳定发展禽蛋生产。5/12我国禽蛋的人均占有量,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近几年我国鸡蛋消费增速减缓,而生产的发展速度加快,鸡蛋市场已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禽蛋生产要控制发展规模,提高生产水平,逐步调减城郊饲养总量,扩大农村适度规模饲养。积极推动蛋品加工业发展。实现由规模扩张向提高效率转变,由城郊集中饲养向农村适度规模饲养的转变,由单一鲜蛋供应向鲜蛋与加工蛋品结合的转变。、加快发展牛、羊肉生产。我国牛的饲养基数大,但牛肉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低,优质牛肉产量少,难以满足需要。肉牛生产应加快品种改良,推广生长快、肉质好、饲料利用效率高的优良品种,努力增加牛肉产量和优质牛肉比重。我国居民对羊肉的消费明显增加,羊肉价格高,市场潜力大。北方牧区是传统的羊肉主产区,要继续发挥草原面积大,绵羊数量多,品种资源丰富,羊肉品种好的优势,大力推广使用新技术,加快本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提高出栏率和羊肉产量。南方草山草坡、丘陵山区和山羊主产区有丰富的牧草资源,适合饲养山羊。在结构调整中,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并结合退耕还草、扶贫开发等项工作的开展,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加快发展肉用山羊。、加快发展优质禽肉生产。6/12我国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并以其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中肉鸡已成为我国畜产品出口的主导产品,且前景看好。地方优质肉鸡、水禽品种是今后市场消费的增长点,要加快培育和开发,适应多元化需求,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今后肉禽生产的发展重点,一是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特别是要开发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二是生产和加工要进一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产业化水平;三是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建立现代营销体系,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保持和拓宽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突出发展奶类生产。奶类产品是国际公认的营养全面、容易吸收的食品。改变我国奶业发展滞后,提高人均奶类占有水平是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城乡居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措施。突出奶业发展,一是要加强奶业基地建设,增加良种奶牛数量,提高整体产奶水平;二是发展奶业产业化,加快乳品加工业的调整,开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优质奶制品,增加液态奶生产;三是突出奶类消费宣传,引导城乡居民增加奶产品消费,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行学生加餐奶。7/12、突出发展羊毛生产。羊毛是我国供求缺口最大的畜产品。我国毛纺工业年需万吨净毛,其中国产羊毛仅能满足左右,的羊毛依赖进口。国内市场对纤维细度在支纱以上(微米以下)的羊毛需求量在不断增大,而国内生产的羊毛细度以支纱为主,国产羊毛的产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国内毛纺工业发展的需求。发展羊毛生产的重点是提高绵羊个体产毛量和羊毛品质。在细羊毛集中产区,要确定重点区域,大力发展优质细毛羊,实现优质细毛羊的规模生产。全面推行机械剪毛、羊毛除边、分级整理、机械打包、客观检验等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确保羊毛质量达到毛纺工业的要求。推行羊毛拍卖和工牧直交,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优毛优价。我国是世界上山羊绒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一半以上。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市场和价格都很不稳定。从保持我国羊绒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满足国内羊绒需求,稳定生产和减轻草地压力等实际情况出发,要控制绒用山羊数量,提高羊绒品质和单产水平。、蜂、兔作为我国传统出口创汇产品,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要根据市8/12场需求,适时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形成特色经济。三、结合本地实际,加快本地区畜牧业健康发展。(一)加强畜牧业保障体系建设。畜牧业保障体系包括畜禽良繁体系、疫病控制体系、饲料生产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畜牧业保障体系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我们要结合本地实际,高度重视、增加投入,建立健全较完善的畜牧业保障体系。要建立层次分明的“原种场扩繁场商品种畜禽场”宝塔式种畜禽繁育结构,加快基础设施的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扩大供种能力。要加大对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实施畜禽良种工程。要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逐步形成一套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稳定合理的投资机制。鼓励、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兴办种畜禽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种畜禽管理,强化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行为,加快制定种畜禽品种标准和质量标准,开展种畜禽测定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种畜禽竞价展销制度,提高种畜禽质量。要加强兽医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动物疫情测报、诊断监测和兽药残留监测系统,继续组织实施好动物保护工程。要增加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的专项经费,制定防治预案,对饲养、流通、屠宰等环节实行防疫检疫监督,9/12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加快制定畜禽产品卫生管理的配套法规和卫生质量标准,建立完善的卫生质量体系,开展畜禽产品卫生质量监督和检测,将畜禽产品卫生质量纳入法制化、标准化管理轨道,确保畜禽产品卫生安全。要大力开发饲料资源,在继续抓好农副产品利用的同时,促进专用饲料生产,逐步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结构。要进一步发展饲料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加强饲料工业的管理,开展饲料质量监测,确保饲料安全。要建立现代化的信息传输网络,实行畜牧业信息发布制度。尽快建立省、市、县畜牧部门之间的计算机联网,逐步形成现代化的信息收集、加工、传播系统,加强对畜牧业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和掌握,引导生产者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防止畜牧业生产大起大落。(二)充分依靠科技进步。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效益。要充分利用科技攻关、攀登计划、丰收计划、跨越计划等项目,组织技术推广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技术力量,密切合作,推广一批重大实用技术。同时要加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推广基地建设,以加速科10/12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普及。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应以良种繁育、饲料、生化制药和疫病综合防治为重点,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高科技手段,把科技攻关、生产中试和企业开发有机结合,形成畜牧高科技产业。加强畜牧职业教育和农民科技培训,培养一支有技能、有经验的技术推广队伍和一大批能够接受、运用先进技术的知识型农民,全面提高畜牧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三)加强市场建设,搞活畜产品流通。要继续坚持放开市场,多渠道搞活畜产品流通的政策。鼓励产销直挂,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鼓励各类专业协会、生产合作组织、经纪人、技术服务组织参与畜产品流通,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要充分利用亚欧大陆桥、陇海铁路、国道等地理优势,加强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根据生产区域布局,在产区和销区建立一批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逐步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畜产品市场体系。(四)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促进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有机结合,对化解畜牧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矛盾,缓解市场波动,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越11/12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后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据各地资源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确立主导产业,搞好区域布局,确定优先发展的重点。二是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对大型龙头企业,要在政策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鼓励龙头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通过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途径实现强强联合,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参与龙头企业建设。要注重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建设,争创名牌产品,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三是重视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规模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突出特色基地建设,壮大基地规模,形成产品集中、量大质优、产销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