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1750.2-2009 红鳍东方鲀 海水苗种繁主育技术规范_第1页
DB21T 1750.2-2009 红鳍东方鲀 海水苗种繁主育技术规范_第2页
DB21T 1750.2-2009 红鳍东方鲀 海水苗种繁主育技术规范_第3页
DB21T 1750.2-2009 红鳍东方鲀 海水苗种繁主育技术规范_第4页
DB21T 1750.2-2009 红鳍东方鲀 海水苗种繁主育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号: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2009 红鳍东方鲀 海水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2009布 2009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2009 I 前 言 本标准由盘锦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盘锦市华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和盘锦市标准化协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批准。 本标准由盘锦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烈、张文学、张力华、金星。 本标准于 2009 年 10 月 30 日首次发布。 2009 1 红鳍东方鲀 海水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鳍东方鲀( 水苗种繁育的环境条件、亲鱼培育、人工受精孵化、鱼苗培育和苗种质量。 本标准适用于红鳍东方鲀的海水苗种繁育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91 2000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755 2003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 072 2002 无公害食品 鱼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052 2001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2017 2006 红鳍东方鲀 亲鱼和苗种 3 环境条件 地环境 应符合 391 2000 的规定。 质要求 繁育全过程使用水均应符合 052 2001 的规定。 4 亲鱼培育 鱼选择 鱼的来源 亲鱼来源应符合 2017 2006 的要求。 选择自然海区的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的红鳍东方鲀作亲鱼。 鱼特征 形态特征应符合 2017 2006 的规定。体质健壮、体表光滑、鳍条无损伤、游动活泼、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鱼性别鉴定 雌、雄性别判定见表 1。 表 1 红鳍东方鲀雌、雄性别判定 鉴别特征 雌 性 雄 性 外 观 腹部两侧膨大,体侧轮廓外,曲度较大 体形自然狭直,体侧轮廓平直 游泳行为 游动速度较慢,较安静;游动时,胸鳍张开与体轴形成角度小;摆动轻柔平缓 鱼年龄与体重 雌性为 3 龄以上,体重大于 1500g;雄性为 3 龄以上,体重大于 1200g 2009 2 育设施 包括培育池、控温设施、控光设施、充气设施、水处理设施及进排水系统。培育池面积为 60 80 ,池深 育条件 光照强度 5001000 水温 15 28 溶解氧 5 10 盐度 15 32 每天换水一次,根据水质情况,确定换水量。 鱼放养 亲鱼在繁殖前进行亲鱼培育,放养密度为 1 尾 2 尾 /料 料种类 饵料种类以天然海区捕捞的鱼虾为主,人工添加营养成分,如 旋藻、矿物微量元素 等,如有不足,可使用配合饲料,配合饲料应参照 072 2002 的规定执行。 料投喂 每天按亲鱼总体重的 2% 3%投喂,每天投喂两次,早晚各一次,投喂后 1 小时清除残饵。 熟鱼的选择 雌鱼腹部性腺轮廓明显,较柔软,生殖突微红,泄殖孔略扩大。雄鱼腹部呈性腺轮廓轻轻挤压下腹,有线状乳白色的精液溢出。雌、雄配比为 1: 2。 熟方式 逐步提高培育池水温,并加大换水量,促进亲鱼性腺发育。 5 人工受精 精时机判断 产雄鱼受精时机判断:轻轻挤压腹部精巢,泄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溢出,遇水即散。 产雌鱼受 精时机判断:腹部柔软,生殖孔红肿,泄殖孔松开,用手挤压腹部,卵粒游离至泄殖孔。 工受精方法 采用干法受精。取待产亲鱼,用干毛巾吸亲鱼鱼体体表水分,保持鱼头微上斜,生殖孔朝下,从前向后缓缓挤压腹部,将卵、精先后顺次挤入已消毒、干燥、洁净的光滑容器内,轻微搅动卵、精,充分混合,静置 1015入新鲜海水,继续搅拌 12掉上层浑浊水,换上新鲜海水。重复洗卵 2 3 次,直到水清为止,即可移入孵化网箱中。需由 2 3 人配合进行采精、采卵,搅拌动作应轻柔同步,雌雄配比为 1: 2,人工受 精时应避免阳光直射,精、卵混合前不能与水接触。 鱼产后处理 后亲鱼用水需沉淀、消毒,防止感染。用药时药物按 755 2003 的规定执行。 后亲鱼培育池应微光,水深 ,溶解氧应大于 5,应保持微流水和环境安静。 投喂鲜活饵料提高鱼的体质 ,增强免疫力。 6 孵化 化设备 孵化设备使用网箱进行孵化。 化条件 2009 3 宜水温范围为 15 22最适范围在 16 18孵化池水中,孵化用水,必须经过消毒、暗沉、过滤处理。 化方法将受精卵均匀分布在网箱中孵化,因河豚卵为沉性卵需采用充气、流水 方法使卵浮起,避免沉底结块,水体溶解氧大于于 5 L。 卵密度为 25 万粒 30 万粒 精卵中混有死卵,会污染水质,因此坏卵多时应将其分离,方法是轻轻搅动海水,使卵在网箱中旋转,密度小的死卵会集中到表层中央,即可轻松去除。 化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在 16 18条件下, 8d 10d 可以孵化出鱼苗,将先期孵化出的鱼苗分 离育苗池中,再经过 2d 3d 鱼苗可全部孵出。 7 鱼苗培育 期培育 苗自孵化出至全长 4 6 育条件 培育池用水经 120 目筛绢过滤。 光照强度 5001000温 15 22 溶解氧 5 L 以上 度 25 32 育池 40 50 ,池深 。 育密度 培养密度为 1 尾 饵料 孵仔鱼第二天开口,可直接投喂轮虫,投喂密度为 10 20 个 投喂 3 6 次。 仔鱼全长达到 5 6 时,以卤虫无节幼体及桡足类为主。卤虫幼体投喂量为 100 300 个 L。 仔鱼长达到 6 10 时,以卤虫及鱼糜为主。卤虫投喂量为 150 350 个 L。 鱼苗长达到 10 15 时,投喂糠虾、杂 鱼的肉糜,每天每万尾投喂量是 2 4 ,每天投喂 4 6 次。 苗全长超过 15 时,全部投喂小杂鱼、杂虾。日投喂量按鱼体重的 50% 60%,每天投喂6 8 次。 后期培 苗全长 15 30 育条件 培育用水经 60 目筛绢过滤。 光照强度 5001000温 15 22 溶解氧 5 L 10 L 度 15 32 培育密度 1000 2500 尾 日常管理 2009 4 此期间可换水和流水培养,初期换 1 次 d,换水量 为总水量的 60%;当体长达到 8 时,换水 2 3 次 d,换水量为总水量的 60%。投喂冰鲜饵料后水质容易污染,应进行流水培育,交换量每天达到3 个循环以上,换水过程中注意水温水质的调节,不可变化过大,在换水前用虹吸法吸去池底的残饵、死苗、粪渣及其他杂物。经常观察鱼苗摄食情况,监测水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8 鱼苗质量 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