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议题汇总_第1页
讨论议题汇总_第2页
讨论议题汇总_第3页
讨论议题汇总_第4页
讨论议题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讨论议题汇总如何有效保障审核工作的连续性问题:管理体系的审核应是一个连续的活动,如果审核不能够连续的实施,无论是对受审核方还是认证机构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造成认证的有效性降低,审核的不连续包括有以下几种情况:(1)审核方法的不连续,给受审核方带来不好的感受。如在审核中受审核方会抱怨,按照上次审核员的要求整改了,怎么这次又不对了,两次审核的要求不一致。(2)审核结论的不延续。表现在与受审核方管理层交流中,给管理层提供的改进方向不一致,在审核报告中,对受审核方评价不一致。(3)审核重点不连续。不能有效的对受审核方的管理重点,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连续的审核,导致受审核方的问题不能充份的暴。原因分析:(1) 受审核方每次审核都可能由不同的审核组完成,由于审核活动受审核员的个人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因此可能造成审核的不连续。(2) 目前大多数监督审核由三次改为两次,降低了审核的连续性。(3) 现有的审核活动的输出不够,往往不能准确全面的反映受审核方的真实情况,如审核报告千篇一律,不符合项报告避重就轻,项目推进表无审核重点,不能给下次审核提供真实有效的输入。(4) 现有的审核策划不充分,由于审核组长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获得受审核方的信息,导致审核计划安排不合理。(5) 审核员对标准的理解和对受审核方组织特性、产品、行业特点的认识存在差异,尤其是对标准。解决方法:(1) 加强对审核员的业务培训,尤其是组长和专业审核员培训,尽量统一对标准的理解和审核方式(如过程模式),保持审核过程的一致性,从审核的有效性出发,通过对所发现问题的整理归纳,寻找并提出管理体系的系统性问题,不要提出改进方式,尽量减少咨询(所谓的指导)的内容。(2) 加强审核的输出的针对性,对受审核方的评价要全面深入,应是系统性评价,而不是细节评价。(3) 从审核组的安排进行考虑,保证审核的连续性,要求本次审核组内至少有一名上次审核组的成员。(4) 保留本次审核问题清单,作为下次审核的准备信息,提交给审核组长。 关于现场审核人天数问题议题名称原议题提出人的个人意见:1) 由于相当一部分组织存在少报人数的情况,我认为在规定的人天数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是否可以由中心的审核管理人员根据组织的机构设置多少?专业多少?产品种类多少?设计开发产品多少?等以“预访问”或其他方式增加一点人天数。避免那种在审核现场(主要是认证、复评审核),要求组织临时调整、合并机构来满足审核的需要的做法。这种做法容易引起受审核方的反感。2) 监督审核人天数经常紧于初评和复评,建议对监督审核同样应该考虑上述因素,以及“监督2次”的人天数安排,规定最好有一定的弹性。议题负责人的意见:关于现场审核人天数的确定,CQC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MSP11-申请受理与审核程序有明确的规定。现江苏评审中心具体每一项目现场审核人天数的确定,是由合同评定人员根据上述文件的规定给出现场审核人天数,具体项目安排时在保证合格评定人天数的基础上可能进行微调。由于现场审核人天数的确定是CQC体系文件中明确的要求,因此评审中心不可能超出文件的规定随意更改人天数。关于预访问,程序文件4.4 审核阶段划分与要求中有规定“ISO 9000、QS-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初访可视为第一阶段现场审核,但不是认证审核必需的活动”,审核时间表中并没有规定ISO 9000体系审核具体的预访问的人天数,现行的做法是一般由审核组长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预访问,关于预访问的方法和要求,总部和中心并没有相关的文件规定(个人认为评审中心可考虑编制相应的规范,明确预访问的方法和要求,通过预访问来收集有关受审核方的有关信息,尽可能的保证审核策划的准确,可以考虑增加一定预访问的人天数)。目前现场审核人天数突出问题是现场审核人天数不足,尤其是专业审核人天数不足,人天数不足会导致审核计划无法安排,审核充分性不够,甚至会导致现场审核无法顺利的实施,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中心应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的安排审核人天,保障充分的审核资源,避免出现由于审核人天数不足造成审核无法顺利实施的情况。造成审核人天数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我个人认为可以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来尽可能的避免或减轻上述问题的出现。对策:1. 加强对受审核方上报的的人数进行核对,避免出现严重不符合企业实际人数的情况。目前受审核方在认证申请表上虚报、少报实际人数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般少报一半人数属于正常,本人在实际审核中还多遇到上报人数只有实际人数的十分之一,如某大型钢管生产企业实际800人,上报80人,某大型化工生产企业实际2000人上报120人,甚至还多次出现上报人数没有部门设置数多的情况,这是造成现场审核人天数不足的最根本原因,我认为如果按照受审核方实际人数判定审核人天数,一般都能够保证审核的顺利进行,如果出现上报人天数过少,现场审核很难顺利完成,审核的充分性及有效性将大打折扣。我认为中心应建立核查及考核机制,杜绝这种情况的出现。具体的做法是:在合同签订过程,办事处或中心合同签订人员应到现场了解受审核方实际人数,督促、指导受审核方准确填报人数;在合同评审过程,合同评审人员可通过查看申请材料(如组织机构图、质量手册中受审核方简介)电话访问及上网搜索等方式对人数做进一步核对;审核组长在接到审核任务后通过材料核对,预访问等方式再次核对受审核方人数及现场审核人天数,保证审核人天数的准确。应对整个过程实行逐级考核,必要时实施一定的经济处罚。2. 加强对合同评定人员的培训及考核,提高相关的专业知识,避免简单劳动,中心可考虑制定相应的人天数评定的指导原则。合同评定过程中对人天数不合适的删减也是造成现场审核人天数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合同评审过程存在“简单劳动”的现象,未真正按照CQC总部关于人天数判定的要求执行。如现人天数的判定90%以上是对人天数的删减,几乎没有人天数增加的情况。我个人认为合同评审是整个认证审核流程一个关键过程,合同评审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审核实施。合同评审人员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广泛的知识面,最好对受审核方的产品(服务)实现过程有一定的了解。由于认证过程涉及的面很广,行业很多,当然不可能有人能做到对所有的行业都熟悉,在加上合同评审人员无法到审核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因此合同评审存在问题在所难免。由于合同评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为尽可能保证合同评审的准确,我个人建议可适当的调整目前合同评审的方式,具体办法是:请审核组长参与合同评审过程。即合同评审采取两步走,先按照目前的流程由中心合同评审人员实施初评审,材料到审核组长手上后,审核组长结合预访问的情况对合同评审的内容进行最终确认,如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审核组长与合同评审人员进行适当的沟通,可对合同评审的结果进行更改。由于审核组长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对审核过程负责,因此一般能保证合同评审的准确。关于人天数删减及增加,CQC体系文件中规定,但不够明确,操作起来弹性较大。我个人中心可对相关要求进一步明确,制定增加或删减的原则。个人认为以下情况不宜删减人天:1.现场审核人天数少于4天(含4天)2.专业判定超过3个(含3个) 3.高风险(如一级以上风险,3,12大类等)高复杂过程(如软件的设计开发等) 4.复评审核人天数已经是初次认证的2/3。 3. 合理的调配审核组成员,保证现场专业审核人天数。现有的体系文件中未规定专业审核员在审核组中的比例,只规定审核组人员所有的专业必须满足认证范围中所涉及的专业就可以了,这就导致现有的审核组人员的安排一般是审核组长是专业审核员,其他审核员一般是非专业审核员,一个审核组一般只有1名专业审核员。管理体系的审核重点是对专业过程的审核,如果专业审核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将直接影响到审核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我认为中心可考虑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1)规定专业审核员在审核组的比例。个人认为不应少于1/2。2)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审核员申报高风险高复杂过程的专业。根据本人的了解,现在的审核员的专业申报存在着明显不正常的现象。主要有:l 大家都不愿意申报审核专业,愿意审核一些非专业条款。l 对于一些高风险、高复杂过程的专业,没有人愿意报,即使具备这种能力也不愿意报,即使有这些专业也不愿意参加审核。l 对于一些低风险,低复杂过程的专业又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况。为有效的改变这种情况,我认为仅仅靠简单的宣传发动或行政命令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心可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通过合理的分配倾斜来鼓励专业的申报,鼓励专业审核员参与审核。现有的分配应向专业审核员倾斜,向一些高风险、高复杂过程专业倾斜,实现风险和收益共存。3)审核组长合理的的安排审核计划,确保专业条款的审核时间审核组长在安排审核计划时,应保证充分的专业条款审核时间。目前比较明确的专业条款是7.5.1及8.2.4,审核组长在安排计划是可考虑按专业条款安排专业审核员而不是按专业部门安排专业审核员,中心可考虑编制一些计划样本供审核组长参考。4.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调整监督审核人天数设置,保证监督审核的充分性。CQC总部对于监督审核的要求比以前更加明确了,如必须对某些专业条款必须进行审核,内审和管理评审每次必须审核,每次监督审核必须覆盖认证范围的全部过程,剩下的部门必须按照监督审核的次数平均抽样,而目前一般采取两次监督审核的方式,如按照CQC总部的要求,监督审核的工作量不低于初次审核的2/3,因此我认为如仍然按照监督审核的人天是初次审核的1/3计算显然不合适。特别是复评后的监督审核按1/3计算显然不够。由于审核时间不够,目前监督审核计划难于安排,特别是最后一次监督审核计划不好安排,审核过程有效性不够,监督审核往往达不到效果。为保证监督审核过程的充分性,我个人认为中心可参照总部的规定,适当的增加监督审核的人天数。个人建议按照初次审核的1/2给人天数,另中心可考虑制定监督审核作业规范,明确监督审核的核查要求及记录要求(个人认为监督审核过程要求不应按照初次审核的要求进行),指导审核员进行监督审核。人甚至一个组三四个人,仅组长一人有专业,造成审核组工作量严重失衡,忙闲不均议题名称原议题提出人的个人意见建议:组长和专业审核员分开承担。议题负责人的意见一、组长兼专业审核员,通过合理安排审核计划避免忙闲不均:1. 将专业性强的过程(如Q7.1,7.3,7.5.1,7.5.2,8.2.4等;ES4.3,4.4.6,4.4.7,4.5.1等)与其他过程拆开安排,尽量考虑工作量均衡,确保每个成员审核时间充分,但应同时考虑: 部门的完整性?不宜多人多次去同一部门,接受审核的时间太长影响该部门正常工作不宜多人同时去某一部门,不利于有效沟通对多体系还应体现结合审核而不是硬分体系增加工作量QE、QS结合审核和ES结合审核因整合程度略有不同,也要考虑工作量不同; 多体系审核项目中单一体系人员较多时也要尽量考虑整合安排(多体系人员会比较累)现场审核前召开准备会,由组长(专业人员)对组员进行培训(培训专业特点、法规、典型风险及控制措施、组织基本情况等);审核中加强组内沟通,需要时对非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引导; 审核中、审核结论阶段与企业专业人员充分沟通;重点:分工要合理 拆开安排缺陷 过程的完整性保障5 多体系项目仅有组长一人作为专业人员本人认为不适宜。二、组长和专业审核员分开承担:组长是外行,如何有效组织审核?1、在前期的文件审核中,关注企业7.5.1 7.5.2 7.3 8.2.4等关键过程或4.3.1 4.4.6 4.4.7 4.5.1 等风险识别、控制等过程的要求,规定是否合理并体现专业特点,需要与企业沟通、必要时请专业组员支持;2、通过 审核准备会接 受培训,组长非专业但也需要了解行业状况、典型要求、主要控制措施,便于审核的组织和总结3、准备会上给专业人员提出要求(如审核要求、沟通会上要请专业人员发言等)4、审核中与专业审核员沟通了解企业控制特点及不足5、形成审核结论时聆听专业人员意见,不能忽视专业方面的绩效和建议 重点:调动专业组员的特长和积极性开准备会:以一个声音向受审核方反馈审核组的意见和结论议题名称原议题提出人的个人意见:1 审核组在现场审核结束后(特别是在末次会议上)一般要向受审核方管理者反馈现场审核的情况,尤其是现场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事实,特别是需出具书面不符合项报告的问题。目前采取的反馈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每个审核员分别反馈各自发现的问题,采用这种方式的较多;二是由组长集中反馈。2 鉴于目前审核员队伍的大量扩充,为数不小的审核人员无论是审核经验、经历、对标准的理解还是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都需要有一个积累、提高的过程;同时质量体系认证已经历了10多年,企业人员对标准的理解和要求日益提高、故笔者主张采用以组长集中反馈的方式为宜。 原因是:3 避免有些审核员将个人对标准和体系要求的片面主观意见作为审核组意见强加给受审核方。4 避免过多地在枝节问题上花费冗长的反馈时间,如某某文件或记录没有签字等等。5 特别是避免在一些专业问题上自以为是地发表可能是外行话的意见和要求,一使审核方无所适从,不得不对审核组作专业性的“启蒙”解释,二也有损审核组的威信。6 因此为了能全面,准确地反馈审核组的意见,组长必须认真开好审核组内部沟通会议,在此会议上各审核员应充分如实地向组长回报审核发现,尤其是认为是不符合标准和文件的事实,组长应仔细倾听,鼓励组员讨论、特别征求专业审核员的意见,作出取舍、确定作为正式反馈的问题,一时没有充分把握的问题暂搁置不提。议题负责人的意见:关于现场审核结束后,和受审核方管理层的沟通的方式是采取审核组成员分别反馈各自发现的问题,还是由组长集中反馈问题或其他方式(如问题清单),CQC总部及评审中心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出于对目前审核员个人实际能力情况的考虑以及对沟通的有效性及过程的把握来看,我认为议题的提出者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如果要评审中心硬性规定由组长集中反馈问题这一种形式,我个人认为理由还不够充分。我认为问题的根本不再于采取何种沟通形式,而是在于沟通过程的控制,受审核方问题方向的把握及受审核方的认可程度,在做到这几点,我认为审核组必须认真进行内部沟通,审核组长可确定沟通具体方向,形成审核组的一致意见,也可采取审核组成员分别反馈各自发现的问题的方式,鼓励审核员提出个人看法,避免“一言堂”,充分调动审核员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促进审核员的提高。但在分别沟通之前审核组长应对需要沟通问题进行鉴别、筛选,对于审核员的个人不正确认识可适当进行内部讨论。我认为审核组长关键要控制的是对出具的不符合项的准确把握,通过不符合项来督促受审核方改进。如何当好审核组长议题名称原议题提出人的个人意见:越来越多的受审核单位期望审核组能够给其实施升值的审核,这对审核员,特别是对审核组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组长为此应:1、做好审核的策划,建议召开审核准备会,向审核组成员介绍受审核方相关情况;或审核前向受审核方提出要求,提供其体系文件,由审核员于审核实施前阅读、熟悉;或将上次审核的不符合项给审核组其他成员通报;提出此次审核应注意之处。这样做一定会有好处。2、审核组长应掌握好不符合项的尺度,不应避重就轻,以省得因纠正措施的验证材料不充分给自己的上报材料造成麻烦。对于问题较多且涉及产品质量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应确保开出不符合项报告,以利受审核方得到改进。对于受审核方未采用属于推荐性相关标准的应向审核组成员说明可不开不符合项的道理,以避免受审核方口服心不服,甚至发生激烈争执。议题负责人的意见:完全同意议题提出者的观点。如何当好审核组长涉及的面很广,“好”与“差”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因此无法客观的确定谁“好”谁“差”。要做好审核组长没有明确的做法,只有靠平时的积累。但我认为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审核组长首先要认真的学习及执行CQC总部及评审中心的各项规定,合格的组长不仅仅需要能力的保证,更重要的是工作态度。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执行好每一次审核任务。审核中应如何收集预防措施实施的证据议题名称原议题提出人的个人意见:1、 现场审核时,往往收集不到预防措施的实施证据,受审核方也说未发现有潜在的不合格,故未采取。真的是没有预防措施的实施证据吗?这个要求真的是不容易运用吗?2、 预防措施的概念。3、 从原因分析上去寻找预防措施。4、 从文件中去寻找预防措施。5、 从体系运行绩效上去寻找预防措施。6、 预防措施是存在于受审核方的体系之中,只要你仔细、深入地寻找,就会获得很多证据。议题负责人的意见:渠道1:审核8.5.3时发现,可以直接从企业提供的预防措施报告表中收集。渠道2:审核8.2.1时发现,从提供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表中顾客反馈的信息(建议事项)中收集。渠道3:审核7.5.1时发现,从提供的数据分析统计技术图表中收集。(如生产现场实施的控制图等,如观察其实测值是否接近临界点)渠道4:审核8.4时发现,从提供的数据分析统计技术图表中收集。(如折线图,排列图等)渠道5:审核6.1时发现,从企业提供的新增加的设施资源中收集。(如近期新增加了什么设备(生产、检测、服务)?为什么增加?是否是为了改善产品质量?或是为了满足客户新的需求?)渠道6:审核4.1时发现,从与管理层交流中获取相关信息。如近期有无进行生产工艺更改,扩建(如仓库扩大面积),推行5S活动 内审、管评现场审核结束后应如何收集不符合项报告的验证材料议题名称原议题提出人的个人意见:审核时出具的不符合项必须在规定期限内验证有效,否则是无效审核,并且验证时除了已清除外,还要防止派生其它不符合项,验证方式又是书面跟踪。但有些企业根本不会纠正和制定纠正措施,见证材料也迟迟不提供,组长很是为难,造成开不符合项是给自己制造麻烦的感觉,因此,现场不符合项报告越来越少,有难度的不符合项报告出具时要看对象,有的就不能开。目前应对方法:开了不符合项报告,有的企业还要教他如何改进,明确提供什么见证材料。议题负责人的意见:1“原因分析”栏:(1)要关注受审核方对不合格事实的理解程度,即应理解所开出的不合格核心问题是什么?(2)分析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A)对标准XXX要素或文件中XXX内容理解不到位?B)实施中没有认真执行文件、工作粗心大意。C)XXX文件描述不到位,表述不清楚。2“纠正措施”栏: (1)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针对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措施。 (2)纠正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A)重新学习标准或文件,从而加深对标准或文件的理解;在今后工作中严格按照标准或文件的要求执行。B)加强培训,提高质量意识和工作态度。C)对XXX文件重新调整补充,并要求认真执行。D)进行举一反三的检查,是否存在类似不合格,从而同步纠正等。 (3)附件资料应与纠正措施保持一致。3,建议现场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向受审核方说明针对不合格项报告的纠正及纠正措施的五大步骤与要求:步骤要求说 明步骤1原因分析应理解所开出的不合格核心问题是什么?注:分析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A)对标准XXX要素或文件中XXX内容理解不到位?B)实施中没有认真执行文件、工作粗心大意。C)XXX文件描述不到位,表述不清楚。D)人的能力。资源不够。步骤2纠正措施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针对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措施。注:纠正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A)重新学习标准或文件,从而加深对标准或文件的理解;在今后工作中严格按照标准或文件的要求执行。B)加强培训,提高质量意识和工作态度。C)对XXX文件重新调整补充,并要求认真执行。D)进行举一反三的检查,是否存在类似不合格,从而同步纠正等。步骤3措施完成情况应详细记录措施完成情况,条款与采取措施条款的一一对应步骤4验证人内部 应对措施的完成情况逐一验证步骤5附件资料提供的证实材料与纠正措施的一致性5个为什么对如何界定范围能否包含“服务”的困惑议题名称原议题提出人的个人意见: 在审核过程中,审核组长往往要负责界定审核范围。目前CQC认证的制造业往往很少覆盖服务,被认证企业难以理解和接受,我们也很难解释清楚,尤其以前的证书上有的或者是机构转化的认证,在审核现场很难与被审核企业进行沟通时,有点尴尬。标准术语对服务的解释是:“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结果”。本人对标准的理解,组织只要在和顾客接触面上完成一项活动,就应该承认有服务,服务往往可分为多类,如运输、维修、培训、教育、技术试验和分析等。例如企业是仪器制造业,就可能涉及到技术服务,如向顾客提供培训和试验前的现场技术指导,或者和配套系统的现场调试和安装等,上述这些情况均在和顾客的接触面上完成了一项活动,但企业并不需要也不可能为该项活动建立体系,在种情况下体系审核范围的确定中能否含有服务?因为这些企业与只是做定单的企业不一样,证书中包含和包含服务的含量不一样,望能给予一个让企业满意的答案。对上述举例的企业来说,如果证书中不包含服务内容,客户对他的产品售后服务会感到不放心的,尤其是新的客户和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影响。我想在现场审核中,组织只要能提供客户要求或技术服务的合同且能完成,并能提供证据,就应该承认该组织的体系包含服务。以上是我在审核过程中的困惑,提出我的一点看法,望能给予指导。议题负责人的意见:对制造业组织质量体系的认证范围是否包含”服务”的内容,笔者基本赞同议题作者的意见。下面简单谈谈笔者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处理原则。标准术语对服务的解释是:“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结果”,这一解释似有些学院派式的晦涩和难懂,笔者查辞海“服务”条目对其解释为:通俗而言即“为别人工作”;但更确切地从政治经济学观点解释为: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即为服务或劳务。笔者认为按这一解释来理解和界定制造业组织认证范围是否可包含服务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具体可从产品的性质特点和销售交付方式两方面考虑。一、从产品的性质特点界定(1)一般而言,组织制造的产品不具备独立的使用功能、只是为某种整机型产品提供零部件的、或产品结构和使用方法十分简单,前者比如专门生产各类机电化工产品原材料、零部件的(金属材料、化工原料、齿轮、轴类冲压件、轴承、链条、电子元器件、等);后者比如包装容器、纺织服装、简单的手动工具、自行车、小日用品、食品等),此类产品交付以后一般无需或没有组织的人员参与顾客后续的使用的(即没有活劳动)则没有服务的内容和过程。(2)产品具备独立的使用功能且交付以后需要组织的人员参与到顾客的后续使用并提供某些活劳动的则应有服务内容。比如需到顾客现场安装调试的大型成套设备:环保污水处理设备、粮食饲料成套加工设备、发电机组、大型变压器、电镀热处理设备、生产安装流水线等等;再如产品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较为复杂或使用对象的特殊性等需为顾客提供使用培训和后续服务的产品:农用机械、汽车、摩托车、家用大型电器(空调、电视、洗衣机等)二、从销售和交付的方式界定对上述第(2)类生产具有服务内容产品的组织,还应视其销售交付的方式不同区别对待,还是按照上述原则,凡销售交付后不再有组织的人员介入后续的使用提供活劳动的也不存在服务的内容。比如摩托车的生产企业如果是采取紧密型代销方式的,组织对代销点承担技术培训、维修等后续活动的则有服务的内容;若是经外贸公司全部出口,后续的培训、维修等均由外贸公司或国外的客户中间商自行实施的,则组织就没有服务的功能。至于组织在产品交付以后对顾客发现的不合格品给以调换或提供备品备件等则属于销售范畴的功能,是以实物形式满足顾客需求,不是服务。总而言之,认证范围中界定是否具有服务的内容,最主要的是看组织的产品交付以后是否需介入顾客后续的使用或维护并提供非实物的活劳动。如:空调的销售与安装 (安装就是服务)空调的生产与安装 空调的生产对议题作者提出的这一往往会导致审核组与受审核方产生意见分歧甚至争执的问题,长期来也使笔者倍感为难和困惑。正如议题作者所指出的,尤其是对原就持有CQC证书的受审核方,作复审换证时审核组要将原有的”服务”内容去掉并向受审核方解释除掉的原因时,总有一种不能“自圆其说”或“强词夺理”的尴尬和无奈。探究这一问题产生的缘由,表面上似乎是由于近几年来CQC(包括省中心)对审核范围包括服务内容的规定过严过死,审核组长为适应目前材料上报的要求(如审核员手册的某些规定),往往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结果导致大多以不包含服务内容为准则来界定审核范围。但笔者认为这种在某种程度上有损受审核方权益的做法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清晰明确地界定“服务”的定义和内涵所致。为此不揣浅陋提出以上抑或完全谬误的看法,供讨论参考,以期使审核人员能掌握一个较合理准确的界定准则。现场审核中如何处理9001标准条款的删减-议题名称原议题提出人的个人意见组织在策划和实施GB/T190012000标准时,往往会对GB/T190012000标准中某些条款能否删减而举棋不定;认证机构在接受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申请认证时,对受审核方质量体系中对GB/T190012000标准中某些条款的删减说明是否合理充分而难以评价;审核组在现场审核中发现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删减不合理而不知所措。这些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经常会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现场审核中审核组遇到的重要问题。笔者就现场审核中可能遇到的删减问题进行探讨。GB/T190012000标准1.2条款对如何进行删减作了如下规定:“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 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这些规定,提出了删减的前提条件和删减的三个原则。当受审核方进行这种删减时,其质量手册应该包括对标准要求进行删减的合理性说明。认证机构对受审核方的质量手册进行合同评审文件审核时,应按照标准的要求判断其删减说明是否充分、合理。即使审核组长通过文件审核认为删减说明合理充分,但在现场审核中仍然要进一步确认其删减的合理性。这主要是因为:1.文件审核只是认证审核的一部分。文件审核只能确认受审核方提供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只有通过现场审核后才能确认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适宜性。2.如果受审核方对GB/T190012000标准理解不够,很可能造成删减错误。例如,某组织在质量手册中声明“本企业没有顾客财产,所以删减7.5.4条款”,但在现场审核中发现有顾客提供的样品和图纸。原来受审核方认为只要没有来料加工就是没有顾客财产,而忽略了其他构成顾客财产的情况。类似这种情况,审核组在文件审核中一般不能发现。 现场审核中发现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中不应删减的过程进行了删减,怎么办?这是一个审核组会经常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审核组应慎重对待这个问题。一旦发现此类问题,首先应详细记录删减不合理的事实,为开具不合格报告做准备。然后继续对不应删减的过程按照GB/T190012000标准的要求进行现场审核,以确定不合格的性质。如果现场审核后确认受审核方对不应删减的过程的实施基本符合标准的要求,则属于对标准的理解不够而造成的,可以判为一般不合格;如果现场审核后确认受审核方对不应删减的过程完全失控,可以判为严重不合格。现场审核中发现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中可以删减的过程没有进行删减,怎么办?这也是一个审核组会经常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旦发现此类问题,审核组应具体了解、分析受审核方不进行删减的原因。有的组织不进行删减是为了“有备无患”,有的组织是为了“求全”。对此,审核组一般不作强制要求,可以就质量管理体系的动态性、适用性,请受审核方领导慎重考虑其删减问题。 议题负责人的意见关于ISO9001-2000标准条款的删减问题,多年来虽被反复提起讨论,但却似乎是个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老问题。本人同意议题作者提出的处理原则和方法。现再简要阐述笔者对这一问题的具体处理意见,以供议题作者参考。 关于删减的合理性,ISO9001-2000标准第1.2条规定: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同时又规定:“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 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很显然,对认证审核而言,组织对标准的删减只限上述第二层所指的内容。因此现场处理此类问题的原则是:一、现场审核发现产品形成及交付过程实际存在标准相关条款规定的要求的事实而组织没有识别将之删除的则应判过程识别不符合要求。常见的有删除标准7.3条、7.5.2条、7.5.4条,个别情况甚至有7.2.1条等。若上述误删除的条款要求实际控制又不符合标准要求,则还应判实施的不符合。二、文件策划时是否删减某些要求应由组织考虑,但这与审核组最后界定审核范围不完全等同。即,如果标准的某些条款要求目前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虽不尽适用,但若在策划体系时组织仍给以识别并在相关的体系文件中规定了控制的要求和方法,审核组不应对其提出异议,也无需要求受审核方删除相应内容,因为标准只是说“可以考虑”删除而已。如对7.3条、7.5.2条、7.5.4条等。以经常遇到的对标准7.3条设计开发的要求为例:若经现场审核证实组织目前不承担审核范围内产品设计开发的责任,则无论其是否具有设计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比如在其他不在审核范围内的产品有设计开发的能力和活动),则在确定该审核范围时应删除7.3条设计开发的内容,但无需要求其在体系文件中删除相关内容。比如:某公司应顾客的需要申请XX型压缩机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删除7.3条,原因是该压缩机完全按照客户提供的图纸和工艺组装生产,删减合理。但其体系文件中有设计开发控制的要求内容,原因是该受审核方自行开发生某自动控制电子产品,但不在审核范围内。因此笔者对删除设计开发合理性的审核处理原则归纳为 :(a) 对审核范围内的产品承担设计开发责任的不能删除。若删除,则无论是过程的识别、文件的编制都不符合认证要求;若实际有设计开发活动且其实际设计开发控制过程与标准的要求相符合,则只判过程的识别不符合。(此类情况往往在原管理基础较规范的国营大中型企业中会发生),若实际进行的设计开发控制也不符合标准7.3条的要求则还应判实施控制的不符合。(b) 对审核范围内的产品不承担设计开发责任,未实施设计开发活动的则应在认证审核范围中明确删除7.3设计开发。而不管其在其他非审核范围内的产品是否有设计开发的责任、能力和活动,但无需关注其是否识别设计开发过程和制定了相关的控制要求。(c) 原则上不赞成“删除7.3.1-7.3.6条,保留7.3.7设计更改”的说法,因为设计更改的控制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设计开发的控制过程。设计更改的控制完全应按照设计开发全过程控制。 关于ISO14001标准中4.3.2 b)的理解原议题提出人的个人意见:在认证实践中,对标准中4.3.2 b) “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的要求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为了体现这一要求,应该在环境因素识别时将组织的环境因素与相关法律法规一一对应的形成文件。我认为这样要求是不妥当的。因为,有些法律法规应用于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上,如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这类法律法规可以与环境因素形成对应关系;有些法律法规应用于环境因素的控制上,如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有些法律法规则应用于环境因素的监测上,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而这类法律法规就不适宜与环境因素形成对应关系。ISO14001:2004标准附录A A.3.2 中指出“在识别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过程中,往往已确定了这些要求是如何作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的。”因此,也没有必要将组织的环境因素与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对应关系。议题负责人的意见:1、 标准中4.3.2 b) “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的要求,并没有要求将环境因素与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2、 标准中将“要求应用于环境因素”,实为识别出法律法规中对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不论是适用于环境因素的识别、控制还是监测,目的是找出管理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依据。3、 “要求应用于环境因素”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能多个法律法规要求适用于一种环境因素,也可能一个法律法规适用于多种环境因素。无论形式如何,关键是明确法律法规对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4、 一个组织如能充分地将法律法规的“要求应用于环境因素”,那么对环境因素的管理将是非常积极有效的。下面是本人在某企业审核时看到的对标准中4.3.2 b) 的应用,认为值得借鉴。环境因素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法律法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要求对危险废物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在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可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否则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危险废物堆放要防风、防雨、防晒;不相容的危险废物不能堆放在一起;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必须当日消毒,消毒后装入容器。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一天,于摄氏5度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7天。运输危险废物,必须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转移危险废物前,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应当向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联单。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每转移一车、船(次)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写一份联单。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危险废物运输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的运输单位栏目, 联单保存期限为五年。废弃危险化学品(包括实验室产生的废弃试剂、药品)属于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化学品使用者负责委托有相应经营类别和经营规模的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对废弃危险化学品进行回收、利用、处置。产生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报废管理制度,制定废弃危险化学品管理计划并依法报环境保护部门备案,建立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信息登记档案。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 案例一:到企业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时经常会碰到,审核时发现该企业某方面的环境污染相对该企业的整体环境表现来说比较严重,应该评价为重大环境因素来进行控制,但是监测报告显示监测数据相当的好,企业也解释说,我们的监测报告很好,没必要控制,比如:某企业为一个大型服装厂,职工上千人,食堂宿舍全有,凭审核员的经验,生活污水应该为重点控制的方面,但该厂的监测报告上COD只有26,其它数据也很不错,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原议题提出人的个人意见: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对其监测报告提出置疑,我也不具备自已监测的能力。议题负责人的意见:1、标此种情况,审核员不应纠缠在监测报告的数据上,而应关注到实际中受审核方生活污水的控制上,应查看其实际的控制手段、方法及应急措施等。2、如可行,应了解污水监测的背景及相关资料,如排水管理图、监测时间、取样口、监测单位等,对监测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3、如有疑问,与受审核方充分交流,合理引导,提出改善的建议。案例二:如果一个组织运行EMS已经很多年,基础环境设施完备,重要环境因素一直控制得很好,节水节电也节了很多年,再也节不下去了,该如何制定提升型的目标、指标和方案?是不是保持型的也可以?比如说一个化工厂把工业污水持续达标、无意外事故发生作为目标,可以吧?原议题提出人的个人意见:解决方案:我觉得可以!?不确定!不然怎么办呢?议题负责人的意见:1、 标准4.3.3规定“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即标准中明确了目标指标体现持续改进的要求。2、 目标指标是组织实现环境方针、取得环境绩效的具体体现,是组织持续改进的集中体现。3、 提升型的目标指标不仅仅是原有目标的数字的提升,如原有目标难于再提升时,新领域的开拓、找出新的改进方向将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如工艺改进、材料的替代、供方环境管理等。所谓找不到改进的方向、改进空间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组织的环境意识、组织的意愿(愿意投入的财力物力、可行的方案等)。4、 如审核员能看出组织改进的方向,可做一些改进目标的建议。5、 对于一些综合素质较高、有志于环境改善的受审核方,意识、观念的引导是最重要的。6、 对于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高风险的企业,将达标排放、无环境安全事故作为环境目标指标是可以接受的。组织未满足法律法规要求是否可以通过认证议题名称1、审核组需要通过多种渠道验证组织守法情况:有关违规情况的报告(来自组织内部或相关方,应确认);ISO14001的4.6条款所列项目:内审结果和合规性评价的结果、包括抱怨在内的信息交流、环境表现(如排放浓度监测结果、排放总量、意外环境事件或非计划排放的次数、特定污染物排放如SO2 NOX CFCS等)、节能降耗减污、目标和指标完成、纠正预防措施、管理评审改进项落实、对变化的环境要求(法规、政府、其他相关方对组织环境不表现的愿望)的响应等;2、怀疑在法律法规符合性方面出现问题时应关注:组织是否已经知道这一情况?是否立即采取纠正措施?是否根据制度要求进行了通报?如果组织建立的EMS未能识别或正确处理违规问题,审核组应谨慎:A、一个有效的EMS,一旦违反了法律法规(不包括轻微的、暂时的偏差),适宜办法是建立能够达到符合性的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加以支持,以证实其管理体系具备解决不符合的能力,审核组应验证组织建立的环境目标(指标)中是否考虑了法律法规要求、并针对存在的不足建立目标和指标和管理方案;(且该方案应在注册审核前完成)B、注册和复评宜在符合法规要求并经组长和专业审核员确认后再推荐;对于监督审核,组长和专业审核员需对方案的可行性加以评审,如可行则保持并提出跟踪要求; C、审核组可以坚持一个原则:如组织有意不遵守法律法规(决定缴纳罚款后继续违规而不寻找原因、恶意偷排等)可视为未能执行方针中的守法承诺的严重缺陷,不应通过认证或应被暂停或撤消ISO14001证书;D、任何情况下,对已经造成负面影响的环境事故、有敏感相关方且投诉较多(如恶臭、黑烟黄龙、周围生活生产用水污染、噪声等)又不能通过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短时间解决达到相关方满意等情形,不能通过认证或保持认证注册,应根据现场情况组长在专业人员支撑下作出决定。3、组织环境表现、法律法规等是动态的,认证机构也通过监督和非例性的审核对组织环境表现进行动态跟踪,但审核不能代替法律要求,也不能保证组织环境行为持续符合法律法规,审核组依据认证标准要求对组织的EMS进行评价,是确认组织建立了一个有效的EMS,该体系可为组织持续守法提供基础和支持,审核只是证实组织“守法承诺”能否持续实现的过程。以上看法是否正确敬请指正,以便更好地把握现场审核结论的尺度。上述想法应十分的可行,但现场审核时有些情况需灵活掌握,关键是通过合适的作法,减少审核的风险,如:生活污水问题,因依据现场的情况灵活处理。开发区EMS审核中应验证哪些法律法规符合性活动与资料议题名称原议题提出人的个人意见管委会作为区域性管理组织,其管理活动以区域的招商、建设、行政管理为主,其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亦是区域性的。同时在其管理或影响下的区域内的组织,其生产、服务等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区域的环境质量,因此笔者认为审核时至少应查看以下活动及资料:1、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与获取。经济开发区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广量大。而法律法规的要求本身就有多种形式,至于其他要求的内涵和形式也有许多。现实情况是一些开发区仅识别、获取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要求,遗漏了各级政府、行业主管、环保等部门对开发区的建设要求,包括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港口岸线建设,对房地产开发、资源能源节约的要求,以及对绿化,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开发区对上述法规、政策的识别与收集,在实施第一阶段审核时应作为一个重中之重,加以关注。2、 资质单位所作的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有审批权限的环保部门的相关批复文件,了解环评批复的意见及贯彻落实情况。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2174号文关于加强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12.9)明确规定:应于2003年12月31号完成区域(补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3、各级政府、行业主管、环保等部门对开发区环境工作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及落实情况。如:产业政策、清洁生产、污染物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等。4、区域环境质量的监测记录,具体包括:A区域空气质量:应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界定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执行相应标准,具体包括SO2、NO2等污染物的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值;TSP、PM10污染物的年平均、日平均值;有特异性污染物Pb、F、苯并a的也应关注。B区域环境噪声质量:应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所属功能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规定。如有振动污染,应符合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适用的地带范围。C(适用时)如区域内有较大的地表水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且为区域内污水排放的纳污水区域,建议对此地表水或水源地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应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五类功能区的相应标准限值。考虑到区域内地表水质量受上下游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监测的结果可作为实施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的依据。5、(适用时)开发区所属环境设施(如集中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环评”及验收。目前多数开发区建设有污水处理站,用于处理开发区内各组织排放的污水,且多以“参股”形式经营管理,不论其经营管理形式如何,均应提供污水处理站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评”批复、工程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