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法规要求_第1页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法规要求_第2页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法规要求_第3页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法规要求_第4页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法规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法规要求,蒋舒寒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基本概念与风险管理及不良事件监测相关的法规要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基本概念,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 妊娠控制。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276号令,2000年颁布实施,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的管理类别,我国参照美国FDA的分类方式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低风险)二类: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中度风险)三类: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高风险),外科手术器械、听诊器、医用放大镜、刮痧板、X射线防护屏、橡皮膏、医用棉签,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手术显微镜、针灸针、助听器、皮肤缝合钉、灭菌橡胶医用外科手套,心脏起搏器、超声肿瘤聚焦刀、高频电刀、微波手术刀、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骨科植入器械、血管内支架、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医疗器械发展迅速 广泛应用,不可或缺。 医疗器械的发展推进了当今医学的发展。,医疗器械安全问题凸显,风险是损害发生概率与损害严重程度的结合风险管理是用于风险分析、评价和控制工作的管理方针、程序及其实践的系统运用 YY/T0316-2008风险管理标准,风险?风险管理,由药品管理当局批准上市的医疗器械是否就是“绝对”安全的?“安全”意味着:对于用械和治疗的人群而言,只是“效益大于风险”,且仅是风险评价的“阶段性结论”。一些发生率较低的长期效应或者已知风险的实际发生频次或程度,只有在产品投入市场、大量人群长期使用后才可能被逐渐发现或认识。,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办法第三十五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办法第三十五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评价,控制,风险管理,上市前风险管理,上市后风险管理,不良事件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国医疗器械监管体系基本结构,管理过程: SFDA上市前许可(证前管理)上市后监管(证后管理)管理内容:生产企业许可、产品注册许可、经营企业许可 -上市前质量抽验、许可检查、 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上市后专项整治监管模式: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中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地方(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管法规,2000年,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6号) 2004年,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16号) 2004年,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局令局令第5号) 2004年,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示管理规定(局令第10号) 2004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局令第12号) 2008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 (国食药监械2008766号) 2009年,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国食药监械2009833号) 2011年,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卫生部令82号),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医疗器械定义;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生产经营使用的管理;医疗器械的监督,第二章第十八条: 国家对医疗器械实施再评价及淘汰制度。,内容,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免予注册检测: (四)已经获准注册的本企业同类产品按照规定进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并且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 第十四条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重新注册,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免予注册检测: (四)申请重新注册的医疗器械在原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有效期内按照规定进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并且未发现不良事件;,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第三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器械,不予重新注册: (二)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再评价属于淘汰品种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办法 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权限内,建立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监管档案。监管档案应当包括医疗器械注册审批、生产许可、生产监督检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良事件监测、不良行为记录和投诉举报等内容。第四十条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生产企业的以下行为记入生产企业监管档案:(五)未按规定建立并有效实施质量跟踪和不良事件监测制度的;,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示管理规定 第十三条对于医疗器械说明书中有关注意事项、警示以及提示性内容的要求规定均隐含着风险管理的内容 例如产品使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产品在正确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时,对操作者、使用者的保护措施以及应当采取的应急和纠正措施 等等,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 第十五条规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应当包括“临床试验的风险与收益分析”,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医疗器械制造商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 第十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收集、记录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对医疗器械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调查和评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应当配合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有关医疗器械缺陷的调查,并提供有关资料。第十一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将收集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或者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和调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应当予以协助。,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2002年,(国药监械2002400号)2004年,(国食药监械2004482号)2006年, (国食药监械2006406号) 2008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发展,2002年起草,2004.1网上多次讨论修改,2008年颁布,这是一部什么样的法规?,我国第一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法规 规范性文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上市后器械监管法规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实施的必要性,医疗器械作为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保健和康复过程中,它为人类社会诊断、预防、治疗疾病提供了除药品外的另一个有利武器,和药品一样,已经成为医疗卫生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其可以融入许多现代尖端科技,医疗器械的发展推进了当今医学的发展,并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实施的必要性,但是,我们在看到其积极的一面时,一定要看到其潜在的风险。事实上,医疗器械无论是在设计、生产过程中、还是投入市场、进入医院临床使用后,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风险。那么,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医疗事业的特殊性,为了减少和控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我国政府和其他国家一样,必将结合自身的国情,建立有效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以促进产业发展、产品更新,实现保障公众用械安全的目标,,起草过程,2002年3月,启动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2004年1月,国家局办公室和卫生部办公厅联合发文并上网广泛征求各方意见。2004年4月,召开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讨论会,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国家计生委、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以及部分省市药监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参加了讨论。2004年8月形成送审稿。2004年11月,政策法规司组织向各省、市、自治区药监局,并通过省局向基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相对人征求了意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32,起草过程,2005年10月,局办公室书面征求了卫生部意见。2006年4月,医疗器械司、政策法规司与卫生部医政司就有关修改意见进行了沟通。此后,根据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等热点问题的处理情况,医疗器械司、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送审稿进行了完善,药品市场监督司、人事教育司和部分省局也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这些反馈意见,医疗器械司形成了2006年4月5日的送审稿。此后,按照政策法规司的意见进行了再次修改,形成2007年11月12日送审稿。2008年根据政策法规司的意见修改,形成本送审稿。2008年12月29日,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主要内容,共分6章43条。第一章 总则 共 3条第二章 管理职责 共5条第三章 不良事件报告 共14条第四章 再评价 共8条第五章 控制 共4条第六章 附则 共9条,定 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医疗器械再评价,是指对获准上市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重新评价,并实施相应措施的过程,共3条,解释立法目的和适用对象。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第三条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相关社会组织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总 则,共14条,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主体、报告范围、报告时限、分析评价等进行了规定。第九条第二十二条,监 测 报 告,生产企业职责建立制度、指定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保存记录(器械标明的使用期后2年,不少于5年);报告发现或者知悉的可疑不良事件;主动收集;提交补充报告和其他补充信息;提交年度汇总报告;报告突发、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第二、三类产品,建立相应制度,保证产品可追溯性。,监 测 报 告,监 测 报 告,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职责建立制度、指定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保存记录(器械标明的使用期后2年,不少于5年);配合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的报告收集;报告发现或者知悉的可疑不良事件,并告知生产企业;报告突发、群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并保存备查。,个 人第十三条 个人发现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可以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或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监 测 报 告,监 测 报 告,报告范围:导致死亡或者严重伤害的事件;可能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的事件报告原则:可疑即报,监 测 报 告,怎么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充报告表(根据报告表评价意见,需要时提供,对首次报告未能说明的问题作出补充说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年度汇总报告表,汇总报告,再 评 价,主体及其职责生产企业是开展再评价工作的主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可会同同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再评价;依据再评价的结论可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生产企业的职责: 设定再评价启动的条件、评价程序和方法等; 报告再评价方案、进展情况和最终结果; 主动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具体流程,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前30个工作日内报方案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报结果年度进展报告(期限大于1年),境内一类、二类生产企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前30个工作日内报方案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报结果年度进展报告(期限大于1年),境内三类、境外生产企业,控 制,生产企业:根据危害程度,必要时:警示、检查、修理、重新标签、修改说明书、软件升级、替换、收回、销毁等;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配合调查,提供详细资料,采取控制措施。,特点概述突出“协调”职能,突出了协调职能,促进了监管合力的形成。 办法除了明确各相关部门、各级监管部门以及技术单位的主要职责,重点突出了“协调”职责,比如,对突发、群发的严重伤害或死亡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由国家局会同卫生部组织、协调;关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品种,由国家局商卫生不群定和发布。这些规定为加强医疗器械使用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特点概述对不良事件报告范围、时限进行了明确规定,对不良事件报告范围、时限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促进了不良事件报告的规范化。对不良事件报告范围、时限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促进了不良事件报告的规范化。办法还首次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记录进行了规定。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并保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记录,且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办法还强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要主动向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收集其产品发生的所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生产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还应当建立相应制度,以保证其产品的可追溯性。,特点概述细化了再评价工作的条件和要求,细化了开展再评价工作的条件和要求,提高了对产品安全性的评估跟踪水平。针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比较薄弱的现状,办法重点对这一报告主体开展再评价工作提出要求。,特点概述规定了控制措施的条件和要求,规定了对不良事件采取控制措施的条件和要求,提高对问题产品的有效控制能力。 办法明确指出,根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危害程度,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要时应当采取警示、检查、修理、重新标签、修改说明书、软件升级、替换、收回、销毁等控制措施,而监管部门可采取发出警示、公告、暂停销售、暂停使用、责令召回等措施。,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必须建立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对规定需要报送的不良事件应该说是“强制”的,必须报。尤其是生产企业。生产企业是直接责任人,发生了不良事件,有责任、有义务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包括:有效控制(暂停销售、使用、追溯产品流向)、协助救治、调查、分析、报告和再评价等。,监测体系中各方职责,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是确保被监测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有效的责任主体。对已造成或有可能造成伤害的有缺陷医疗器械,有关企业和单位应主动采取召回措施并做好记录;在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未明确前应采取措施,对有关产品控制上市和临床使用。就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方面而言,除了对产品质量本身负责,还要加强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包括获取市场信息和临床隐患信息等。确保产品安全及其不断改进。,制造销售业者必须收集、讨论正确使用医疗器械所需的安全性信息。必须向医疗相关人员提供此类信息(日本药事法修订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对不良事件要做好记录,及时报告,加强责任感,科学负责地对“事件”作出初步判定。同时要积极救治“事件”伤害者。政府方面的责任是,加强上市后监管工作(制定必要的指南性文件、加强检查、监督有关行动,组织发布有关信息,总结经验教训等),开展有关培训,在必要时及时采取行政控制措施等。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应采取风险管理方法。,从患者方面看,不要盲目选用产品,要合理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