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告状”行为PPT课件_第1页
如何处理“告状”行为PPT课件_第2页
如何处理“告状”行为PPT课件_第3页
如何处理“告状”行为PPT课件_第4页
如何处理“告状”行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看待和处理“告状”行为,-,2,小学生在其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多方面行为偏差,其中“告状”这种行为偏差在他们当中最为普遍。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这种偏差将很有可能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逐渐演变成心理疾病,影响到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我对他们的“告状”行为进行了观察、分析和整理,将其归结成3类具有代表性的心理行为:保护性行为、表现性行为、妒忌性行为,并探索了表扬矫治鼓励的疏导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引言,行为分析,疏导方法,实战效果,-,3,小学生身心正处于一个重要“飞跃”时期,这时的好胜心、好强心正在逐渐加强,喜爱听老师和长辈的表扬,希望受到同学的关注。但是,他们刚步入小学,离开了父母的羽翼呵护,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还很差,于是“告状”现象在低年级小学生普遍存在。,引言,行为分析,疏导方法,实战效果,-,4,从心理学角度,我总结为以下几种形式:(一)保护性行为(二)表现性行为(三)妒忌性行为,引言,行为分析,疏导方法,实战效果,-,5,绝大多数小学生“告状”的目的是在自己受到委屈、受到欺负时,通过向老师“告状”来寻求保护。比如,同学间打架时,瘦小的、怯懦的同学或女同学难免会吃亏,这时他们的最好选择是向老师“告状”,由老师来主持公道,“打抱不平”。这种情况下,应该说“告状”是最好的方式,是应该提倡的方式,有利于及时调处矛盾,有利于避免矛盾扩大化、极端化,有利于维护班级的团结和同学的友情,也有利于维护老师的权威。,行为分析,保护性行为,表现性行为,妒忌性行为,-,6,部分小学生“告状”的目的是为了表现突出自己,动机是积极的。分为4大类:1、监督型。2、自傲型。3、模仿型。4、自卑型。,行为分析,表现性行为,保护性行为,妒忌性行为,-,7,监督型。一般都发生在班干部或教师较信任的学生身上。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理解能力、独立应变能力较差,他们对于教师的要求常常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不允许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丝儿偏差,而自己又不能独立处理时,他们树立权威,寻找正确依据的唯一靠山就是老师。,行为分析,表现性行为,保护性行为,妒忌性行为,-,8,自傲型。此类“告状人”一般为平时表现较好,常受教师表扬的学生,他们在教师、家长和同学中有一定的地位。这些学生在不能正确对待荣誉的时候,常表现为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认为自己是教师的代言人,对犯错误学生乱加指责,把“我去告诉老师”挂在嘴边,这样极其容易引起犯错学生的反感,见犯错学生依然不听劝告,在骑虎难下之时,只能选择去报告老师。,行为分析,表现性行为,保护性行为,妒忌性行为,-,9,模仿型。一般都产生在行为表现处于中等的学生身上。平时,教师表扬表现好的学生他们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从羡慕发展到期望自己也能受到表扬。一旦自己表现较好或做了好事无人知道时,他们会参照某些“告状”同学的行为,去告诉老师其余同学在自己较好方面的不足,以此来烘托自己的成就,满足自身欲望,确立在教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行为分析,表现性行为,保护性行为,妒忌性行为,-,10,自卑型。一般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表现得尤为强烈。他们由于在各方面的能力较差,平时不为老师所注意。为了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关注,他们明知自己能力不强,却经常挑一些鸡毛蒜皮类的小事或同学们的小错误去告诉老师,试图用此方法来引起老师注意。,行为分析,表现性行为,保护性行为,妒忌性行为,-,11,因为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万千宠爱集一身,过度的关注,较好的家庭条件,导致他们有较强的优越感,社会风气的影响,少数家长错误的教育观点以及教育方法滋生了他们的妒忌心理。小学生一方面由于社会交往日益扩大,置身于一种充满竞争的环境中,于是个别差异在相互交往和学习生活中被突出了,极少数学生甚至失去在家庭中“小皇帝”的地位,产生了以不满为特征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感情。,行为分析,妒忌性行为,表现性行为,保护性行为,-,12,1、关注倾听2、调查分析3、表扬鼓励4、写优点卡5、健康竞赛6、心灵沟道,引言,行为分析,疏导方法,实战效果,-,13,关注倾听。在学生“告状”时,不管他的动机是什么,都先让他把话说完,让他把自己的感情表露出来;在倾听的同时,把关注自然地表露给学生,进入他们的感情世界,与他们同喜、同怒、同激动。通过有目的的关注与倾听,敏锐地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正确理解报告人的情感或动机。,引言,行为分析,疏导方法,实战效果,-,14,调查分析。在处理“告状”时,先用探究的态度来查明事情的真相,分析事情的对错,然后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去分析整件事情,与学生共同讨论这件事的处理方法。而且注意在教育他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进行和谐的人际交往。让学生带着教师指导性意见去处理或者干脆独立地去处理事情,尽量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引言,行为分析,疏导方法,实战效果,-,15,表扬鼓励。教师的态度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心理发展。对于这些心理有些小毛病的学生,更应该用一种和善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哪怕明明知道他的动机、行为不正确,也要努力地寻找他的闪光点。还要鼓励这些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去关心集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鼓励他们从情感上去体验善良,鼓励他们友好、良性地竞争,要鼓励他们与同学和谐地交往。,引言,行为分析,疏导方法,实战效果,-,16,写优点卡。一是由老师给学生写优点卡。就像一位真诚的朋友,用自己全部的爱去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又恰如其分地指出学生努力的方向。二是由同学之间互写优点卡。促使学生取长补短,主动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改正自己的一些不足,一起进步,共同提高,增进感情,建立互信,形成良性的竞争赶超氛围。,引言,行为分析,疏导方法,实战效果,-,17,健康竞赛。通过小型竞赛的学生,在班集体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如评选“每日红花谁最多”的活动,除了设置多项荣誉,有“最大进步奖”、“最佳表现奖”、“最佳助人奖”等个人奖项,还应设置“最佳小组”奖等。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一朵小红花,一件小奖品都能让他们高兴、自豪很长时间,都能激发起他们努力向上的积极性。,引言,行为分析,疏导方法,实战效果,-,18,心灵沟道。一是发挥现代通信的作用。通过QQ、短信、手机等方式,与家长勤沟通,勤交流,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分享管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技巧。二是发挥家委会的作用。推动家庭、家长、孩子之间的联动,拉近距离、拉紧感情。三是发挥班级小组的作用。把班级分成若干小单元、小细胞,每个单元和细胞有独自的作用。,引言,行为分析,疏导方法,实战效果,-,19,一、有2个同学闹了矛盾,起因是A同学说B同学父母是打工的,瞧不起他。B同学委屈不高兴,便向我“告状”。我把他们俩叫到一起,告诉他们同学们要和平相处,家庭条件好也只是父母的能力和本事,关键是要靠自己,我们从小努力学习,以后有能力和本事了,就可以有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了。之后他们互相承认了错误。,引言,行为分析,疏导方法,实战效果,-,20,二、有个同学在校园里扔垃圾,班干部发现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