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中心小学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某某中心小学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某某中心小学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某某中心小学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某某中心小学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支援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 四川省 某某某某 特别行政区 某某 镇中心小学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编号: 20092131 审 定 审 查 项目负责人 四川省 院 二 - 编 制 人 员 -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1 1 1 编制依据 . 1 1 2 项目概况 . 2 1 3 结论与建议 . 4 1 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 7 2 1 项目背景 . 7 2 2 建设的必要性 . 10 第三章 校址与建设条件 . 13 3 1 校址 . 13 3 2 建设条件 . 13 第四章 办学规模及建设指标 . 17 4 1 办学规模 . 17 4 2 建设指标 . 19 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 . 21 5 1 总图布置 . 21 5 2 建筑结构 . 24 5 3 给排水 . 30 5 4 电气设计 . 34 - 5 5 暖通设计 . 40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42 6 1 场地环境现状及污染物排放标准 . 42 6 2 项目主要污染源及 污染物 . 42 6 3 环境保护措施 . 42 6 4 环境影响评价 . 45 第七章 消防与卫生防疫 . 46 7 1 消防 . 46 7 2 卫生防疫 . 48 第八章 节能 . 50 8 1 建筑节能 . 50 8 2 给水排水节水节能 . 51 8 3 电气节能设计 . 51 8 4 暖通节能设计 . 52 8 5 供热及燃料 . 52 第九章 项目建设管理 . 53 9 1 项目建设管理机构 . 53 9 2 项目建设管理制度 . 53 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 . 57 10 1 建设期 . 57 - 10 2 工程进度 . 57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60 11 1 投资估 算 . 60 11 2 资金筹措 . 62 附件: 1、四川省 某某某某 特别行政区关于灾后重建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及办学规模的批复 2、 某某 县国土资源局 某某 分局汶卧国土资( 2008) 10 号关于 某某 镇中心小学灾后恢复重建的答复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使用证汶卧国土资( 2004) 17 号国有土地使用证 4、中华人民 共和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卧城规 2008 字第 11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5 某某 镇中心小学建设用地工程地震条件及地质灾害风险性初评 6 某某 镇中心小学事业法人证书 附图: - 2学校总平面布置图 1 第一章 总 论 1 1 编制依据 ( 1)国务院关于支持 某某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 2008】 21号) ( 2)灾后重建规划相关建设标准选编(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编) ( 3)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管理及评估 细则的通知(川教基【 2002】 20 号文) ( 4)四川省教育厅关于 某某 地震灾后教育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部委号( 2008)川教电 57号) ( 5)四川 某某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四川 某某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震后重建总体规划( ( 6)四川省 某某某某 特别行政区人民政府: 某某 自然保护区学校重建规划 ( 7)四川省地矿局广汉地质工程勘察院:四川省 震灾区 某某 特别行政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 ( 8)四川 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 某某某某 特别行政区镇中 心小学设计方案( 2 ( 9)行政区人民政府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1 2 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 四川省 某某某某 特别行政区 某某 镇中心小学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1 2 2 项目位置 某某 特别行政区 某某 镇区(原 某某 镇中心小学校址扩建) 设计 某某 镇中心小学为完全小学校,办学规模为设 12 个班、30人 /班;学前部设 3 个班、 30人 /班。总在校学生 450 人,其中:小学生 360人、学前生 90人。 某某 镇中心小学生源主要为 某某 片区适龄儿童。 “ 震使 某某 特区教育建筑全部受损,学校重建规划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办学的方针集中优质资源开办寄宿制学校。根据用地和生源情况恢复建设 2 所学校,其中耿达片区建立 12 年一贯制学校一所, 某某 片区建立中心小学一所。 本项目目的为建设 某某 特别行政区 某某 镇中心小学,使其成为 3 一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完全小学校。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 ( 1)建筑安装工程:新建校舍总建筑面积 7866平方米,包括教学楼 1330 平方米、行政办公综合楼 800 平方米、学前班楼 502平方米、学生宿舍 1524平方米、食堂及多功能厅 1120平方米、其他附属用房 1190 平方米;总体工程包括运动场地及道路、变配电及室外照明、弱电系统、给排水及消防、场地平整及挡土墙、围墙、绿化、大门。 ( 2)仪器设备购置:购置仪器设备共 ),其中课室桌椅 360套、办公桌椅柜 26套、电脑 60台、教学试验仪器设备7 套、电视机 15台、太阳能设备 1 套、学生用床 360套、食堂餐饮具 1 套、学前部设备 1 套;图书 按照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标准 2002120号 )设计建设。 根据国家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 订、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2008,本项目为中、小学校舍建筑,按 9 度抗震设防计算。 项目计划于 2009 年 5 月底以前完成立项、报批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2009 年 6 月底前完成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招标。 4 2009 年 7 月开始施工, 2010 年 7 月底建成,投入新学年使用。建设总工期 13个月。 名 称: 某某 镇中心小学 住 所: 四川省 某某某某 特别行政区 某某 镇沙湾 法定代表人: 范阳福 经费来源: 核定收支、定额补助 开办资金: 元 举办单位:四川省 某某某某 特别行政区社会事业局 估算项目总投资 2366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2240万元、仪器设备配置费用 126万元。全部申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支援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援助资金。 估算项目总投资不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等,该部分投资由 某某 特区人民政府筹措。 1 3 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建设是 某某 特区 教育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灾后社会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对受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长远的 5 影响。通过重建校舍,重续文脉,鼓舞、凝聚 人心,从而使灾区人民走出地震阴影,让他们重新扬起生活风帆,重构生活信心和信念 。 项目建设符合 某某 特区 教育重建规划,建设规模适当,工程设计符合相关国家规范,工程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建设条件具备。建议有关部门批准该项目建设。 ( 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规定,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完善各项手续,认真做好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建设中要严格加强项目资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 2)抓紧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为设计提供必要的设计依据。 ( 3)提前做好征地拆迁、施工用水用电等场地三通一平工作,为项目 尽快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1 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 1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 量 备 注 1 学校规模 数 班 15 其中:学前 3班 校学生人数 生 450 其中:学前生 90 人 职工人数 人 26 2 建设指标 地面积 平方米 14806 原有 7999 平方米、新征 6807 6 平方米 筑面积 平方米 7866 全部新建 置仪器设备 套(万册、台) 3 建设期 月 13 4 总投资 万元 2366 筑安装工程费用 万元 2240 器设备配置费用 万元 126 5 资金筹措 请香港援助资金 万元 2366 7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2 1 项目背景 2 1 1 基本情况概况 ( 1)行政区划 某某 自然保护区成立于 1963年,扩建于 1975年。 1980 年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 1983 年成立大熊猫研究中心, 200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983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四川 某某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 某某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方式。 某某 自然保护区现辖 某某 、耿达两个民族乡。两乡(镇)现有 6 个行政村, 26个村民小组。其中 某某 (镇)辖 3 个村 9 个村民小组;足木山村辖3 个村民小组; 某某 关村辖 4 个村民小组;转经楼村辖 2 个村民小组;耿达乡辖 3 个村 17 个村民小组;耿达桥村辖 6 个村民小组;幸福村辖 4 个村民小组;龙潭村辖 7个村民小组。 ( 2)人口与民族 某某 自然保护区居住着藏、羌、汉、回四个民族,其中多数为农民,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全区总人口 5575 人,其中农业人口4547人;人口中,藏、羌、回民族占 75%以上。各少数民族在文化、 8 信仰、生活习俗、建筑风格、生活生产中均具有各自的独立特征,本区是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资源的富集地带。 ( 3)经济状况 2007年,两乡(镇)总收入 元,其中, 某某 镇 988万元,耿达乡 元。人均可支配收入 ,其中:某某 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2626 元,耿达乡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经济结构中,两乡(镇)企业占总收入的 两乡(镇)家庭经营占总收入的 2 1 2 教育基本情况概况 灾前特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10 所,其中高完中 1 所,中心小学 2 所,村级小学 5 所,幼儿园 2 所,在校学生 971人,教职工 97人,其中专任教师 91 人 ; 全区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文盲率为 0%, 17周岁人口初级中学完成率为 特殊儿童入学率为 100%。 全区学校占地面积约 39 亩 ,建筑总面积 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 元(包括校舍、体育设施、附属设施等,房屋价值按 1500 元平方米折算),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书资料 册,计算机 113台。 2 1 3 地质受损情况 区 灾害损失情况 9 ( 1)震情 由于 某某 特区地处 某某 境内、与 某某 映秀毗邻,处于震中地带。此次地震区域内地震烈度 9 度。 ( 2)人员伤亡情况 此次地震,全区内共死亡 46人,受伤 136人,失踪 6人。 ( 3)财产损失情况 据全区统计并上报国家数据,全区内共倒塌房屋 10776间,面积 323277 平方米;造成危房 4017 间,面积 112483 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 194700万元。 区 教育系统灾害损失情况 ( 1)师生伤亡情况 教职工死亡 1 人、受伤 1 人(其中:因伤 致残 1 人)。 ( 2)财产损失情况 学校倒塌房屋 25间,面积 1120平方米;造成危房 360 间,面积 14146 平方米;毁坏教学仪器设备 1074 台件套,价值 元;毁坏课桌凳 671 套;毁坏图书 册;直接经济损失 10 某某 特区 教育系统灾害损失统计表 表 2 1 项目 倒塌房屋 造成危房 毁坏教学仪器设备 毁坏课桌凳 毁坏图书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间数 面积 ( ) 间数 面积 ( ) 台套件 价值 (万元) 套数 价值 (万元) 册数 (万册) 价值 (万元) 合计 25 1120 360 14146 1074 71 2480 学 11 480 185 6962 632 50 580 中 0 0 0 0 0 0 0 0 0 0 0 普通高中 14 640 167 6753 420 85 400 12 职 0 0 0 0 0 0 0 0 0 0 0 学前教育 0 0 8 431 22 6 00 殊教育 0 0 0 0 0 0 0 0 0 0 0 其他 0 0 0 0 0 0 0 0 0 0 0 (说明:直接经济损失中还包含了体育场地、设施以及绿化等其他附属设施在内。) 某某 镇中心小学位于 某某 镇区,为完全小学。校区占地 7999平方米,校舍面积 1983 平方米,在校学生 240 人。“ 震造成全部校舍成为危房。 2 2 建设的必要性 2 2 1 学校因灾毁损急需恢复重建 本项目位于 某 特大 地震 重灾区 某某某某 特别行政区,全区校舍严 重受损,部分校舍局部倒塌,中断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管理秩序。复学复课后,学生现暂在板房上课,但板房学校存 11 在诸多困难,如卫生防疫问题,安全问题,教育教学的组织和管理问题,音乐、体育、实验等课程的开设等一系列问题。而且部分学校原校址所在地背靠山体滑坡地带,次生灾害严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因此为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以及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根据 某某 特别行政区 灾后重建规划, 学校急需重建。 2 2 2 符合国家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相关政策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1999年 6 月 13日)的精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继续将“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 2000年“两基”目标的实现和达标后的巩固与提高。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改造薄弱学校,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办学水平。 2000 年后要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强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2 2 3 符合灾区学校恢复重建的目标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抗震救灾意见要求,要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抓紧做好灾区教育恢复重建工作。灾区学校恢复重建的目标是:2009年 9月 1日前大部分学校和幼儿园要在永久性建筑恢复正常教学, 2010年 9 月 1 日前所有学校和幼儿园要在永久性建筑恢复正常教学。通过恢复重建,把灾区每所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 12 家长和群众放心的工程。 2 2 4 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灾区灾后经济、社会发展振兴的重要保证。 灾后,学校的复课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子女读书问题,由于 某某 特别行政区 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地势相对平坦、安全无次生灾害的地方相当少,不能满足灾后学生复课安全需求,除学校在本地搭建的板房复课外,部分学生在组织到外地或投亲靠友在外地读书,存在着诸多不 安全因素。因此,学校的恢复重建直接关系着 某某 特别行政区 社会的稳定。 13 第三章 校址与建设条件 3 1 校址 根据灾后 某某 特区重建规划,确定 某某 镇中心小学在原校址扩建,全部拆除地震严重受损建筑,利用原校址 7999 平方米,新征土地 18981平方米建设。 校选总用地面积 26980 平方米( ),南临 某某 镇政府和303 省道,东临规划道路和足目沟,整个用地和足目沟、 303 省道都处于群山环绕之中。 根据四川省地矿局广汉地质工程勘察院二八年六月编制的四川省 震灾区 某某 特别行政区地质灾害应急 排查总结报告,校选不处于地质灾害区域,在作好防灾工程措施条件下,适宜项目建设。 3 2 建设条件 3 2 1 地理位置 四川省 某某某某 特别行政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岷江上游、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与 某某 县映秀镇连接,南与大邑、芦山两县毗邻,西与宝兴、小金县接壤,北与理县及 某某 县草坡乡为邻。 14 地理坐标为 2 10324, 5 3125。东西长 52 北宽 62 面积 2000 3 2 2 自然条件 ( 1)地形地貌 该区地貌单原属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处于邛崃山系 的东南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皮条河沿南向东北将全区分为两大块,河的东南部地势相对平缓,海拔一般不超过 4000 米,中河及西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2000 米以下,东部的木江坪海拔最低,仅 1150 米;而河的西北部则山大峰高、河谷深切,大山地海拔在4000米以上,沿巴郎山、四姑娘山及北部理县接壤的山地海拔均在5000 米左右,超过 5000 米的山峰近百座,境内最高峰四姑娘山高达 6250 米,为四川省第二高峰。自第三世纪冰川以来,新构造运动异常活跃,山体剧烈抬升,河流强烈下切,形成区内峰峦重叠,山高谷深,交差悬殊的 高山峡谷地貌。 ( 2)气候 区内属青藏高原气候带,其特点是年温差较小,干湿季节分明,降雨量集中。全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为 年平均气温 年均降雨量为 米,年蒸发量为 对湿度 80%,年日照时数为 ( 3)水系 15 区内的河流主要有皮条河、中河、西河和正河。皮条河发源于巴郎山的东麓,与发源于四姑娘山东坡的正河在磨子沟汇合成耿达河。全长 70公里,经映秀注入岷江。西河发源于马鞍山至三江口,与发源于齐头岩和牛头山的中河汇合成寿西河,经漩口注入岷江。河流丰水期在 5 至 10月,枯水期 11至次年 4 月,洪峰期多在 7 至8 月出现。境内河流主要靠降水、溶雪水和地下水补给,其特点是流程短,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 ( 4) 地震 根据国家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 某某 县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3 2 3 外部配套条件 ( 1)给排水 本项目建设地的 某某 特别行政区耿达乡城镇供水及污水处理工程已列入灾后重建项目,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 2)供电 某某 特别行政区供电系统改造工程已列入灾后重建项目,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 3)燃料 学校主要使用太阳能、电能,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 4)通信 16 某某 特别行政区 具备程控电话、移动电话通讯条件和宽带网接入系统。校区通信条件具备。 ( 5)区域交通 某某 自然保护区和区外的交通主干线是省道 303线,该路线沿耿达河、皮条河贯穿全境东西部,境内长 114往巴朗山、四姑娘山、九寨、黄龙、大草原等重要景区,是川西旅游大环线、熊猫旅游环线和红色旅游环线的组成部分。 ( 6)建设材料供应 水泥、钢材、砖等建筑材料由都江堰供应,当地砂石地方建筑材料丰富,建筑材料供应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17 第四章 办学规 模及建设指标 4 1 办学规模 4 “ 震使 某某 特区教育建筑全部受损,无法正常使用,当地近半个世纪建立起来的农村教育体系全面瓦解。是恢复旧的体系,还是建立新的教育体系,当地政府组织下属各乡镇干部、各校校长及有关人员进行协商讨论,主要有以下意见: 震前教育现状最大问题是教育水平不高,初中以上生源流失严重,不少学生选择到映秀、都江堰或是马尔康去读初高中。 村小虽解决小学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的问题,但教学质量更差。 教师没有培训的机会。教师老龄化问题。 同意 集中办学。 寄宿制学校不应增加上学负担。增加生活老师,帮助年龄较小的学生。 某某 自然保护区学校重建规划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办学的方针集中优质资源开办寄宿制学校。根据用地和生源情况恢复建设 2 所学校,其中耿达片区建立 12 年一贯制学校一所,共 12 个年级 18 18 个班 ,附设学前班。 某某 片区建立中心小学一所,共 6个年级 12个班,附设学前班。 由于 某某 特区地处 某 大地震震中,所有房屋、基础设施、公路全部严重受损,山体垮塌,学校原有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全部损毁,无法使用,需根据装备标准全部重新装备。 4 1 2 生 源分析 经分析, 某某 特区 2015年中小学及学前教育适龄儿童 1240人,其中小学 580人、初中 260人、普通高中 230人、学前教育 170人。 大地震前,区内有 130于名适龄儿童在映秀、 某某 等中小学校异地就读。恢复重建后,学生家长均表示将把学生转回本地就读,并请求将在过渡期间就会将学生转回。因此, 某某 特区学校重建规模按照区内全部教育适龄儿童当地就读规划。 某某 镇中心小学生源主要为 某某 片区适龄儿童。 某某 特区适龄儿童统计及预测表 表 4 1 单位:人 项目 2007年 2008年 2009 年 2010年 2015年 合计 969 971 1230 1220 1240 小学 552 574 610 590 580 初中 191 179 236 240 260 普通高中 112 96 210 220 230 中职 学前教育 114 122 174 170 170 特殊教育 设计 某某 镇中心小学为完全小学校,办学规模为设 12 个班、 19 30人 /班;学前部设 3 个班、 30人 /班。总 在校学生 450 人,其中:小学生 360人、学前生 90人。 4 2 建设指标 某某 特别行政区为县级行政区, 某某 镇中心小学建设在 某某 特别行政区驻地的 某某 镇 ,因此该校建设适用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标准 2002120 号 ) 的规定,学校建设内容包括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教学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 学前部用房 等校舍建筑和室外运动场等建设。 根据设计方案,学校建设指标为:建设用地 14806平方米(原有 7999 平方米、新征 6807)、校舍总建筑面积 7866 平方米(全部为新建)。 ( 1)建设用地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标准 2002120号 )未规定平均每生用地指标,参照 国家住房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建标 2008159 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规定的 平均每生用地面积指标(不 含 学生宿舍用地面积)为 :完全小学( 12班) 29 平方米。 设计校区建设用地面积 14806 平方米( ), 设计平均 20 每生( 含 学前生) 用地面积 校区设计建设用地面积指标符合相关的规定。 ( 2)校舍建筑面积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标准 2002120 号 )规定(不含学生宿舍)完全小学( 12 班)基本指标 3569 平方米、规划指标 5382平方米;参照国家住房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建标 2008159 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的规定,寄宿制学校学生 宿舍平均每生 按标准 2002120 号 ),规划指标 5382 平方米; 设计小学全寄宿、学生 360 人,按 建标 2008 标准 需学生宿舍 1188 平方米;规定 校舍建筑面积 共 6570平方米 。 设计校舍总建筑面积 7866平方米、其中不含 学前部为 7364平方米。校区设计建筑面积指标基本符合相关的规定。 ( 3)运动场 地指标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标准 2002120号 )规定学校应设置环形跑道田径场地、球类场地,国家住房建设部、国家发改委 建标 2008 159 号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规定完全小学 12班 应设置 2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 设计 校区设置 2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地,设计运动场地指标 符合相关的规定。 21 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 5 1 总图布置 5 1 1 设计原则 学校本着“ 科学 、文化、艺术、园林”的规划指导思想,使新校具有现代科技的氛围,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缩影,艺术与哲学的表现;在总体规划结构上 把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之体现新时代社会思想,保持环境的整体性。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内一流中学校建校特点,以高雅、独特、多层次、全方位的校园空间序列来定位总的格调,创造与人亲和、富有韵律,供师生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的主次不同、大小各异的空间环境,其总体规划布局充分体现自身特色,利用自然景观,创造人文景观,倡导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新文化。 以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作为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并注重运用技术化与智能化设计,以清新典雅的校园环境和别具一格的建筑群来设计一流的学校校区。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把自 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大的生态循环圈,并在单体设计中注重生态技术的运用。 ( 1)严格执行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标准2002120号 )等相关设计规范; 22 ( 2)学校建筑设计,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学校安全、安静、卫生要求,有利于防灾及安全疏散 ; ( 3)新建学校校舍建筑风格既体现现代建筑风貌,又与当地民族建筑和自然环境协调; ( 4)注重 学校 校舍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四川省地震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关于所有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会 议精神;学校应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按标准配备、配齐、配够各种功能用房、教学仪器、图书和体育卫生艺术等设施设备,注重推进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 5)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把灾后恢复重建建设项目工程与某某 特别行政区 教育发展规划相适应,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力求安全、实用、够用、 牢固和方便学生。不搞高标准和形象工程,力戒奢侈浪费。在有限的规划面积下,充分利用好建筑物的有限面积,满足学生洗浴、入厕,就餐、住宿以及住管员的住宿需求,将有限的校园建设面积充分利用好,设计好,尽 可能的增加学生的活动区域和校园绿化面积,为灾区少年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阳光。 ( 6)在节约用地的同时,尽可能地扩大绿化面积,为学生提 23 供一个安静、舒适、优美、清洁的休息环境。 5 1 2 平面布置 规划用地中的平坦用地较少,设计中根据现状,通过局部平整把用地整合成南北两块平整用地,两块地高差控制在 左右,这样设计中也正好通过用地高差把整个校区分为教学区和生活区两大版块,中间通过缓坡和踏步来衔接。 建筑布局因地制宜,考虑 303省道及规划道路方向的景观面,教学楼(包 括学前班)和综合楼成倒 z 形组合布置并位于用地北边最高处,既突出了教学楼南向的标识性,又提高了主入口的对景景观。食堂、多功能厅、学生宿舍和教室工作周转房依等高线自北向南布置,合理地利用地形。 运动区临规划道路布置,这样从规划道路方向看过来景观更开阔,同时在遇有地震等灾害发生时便于作为师生的临时避难场所,避免了因地震从西边发生的泥石流等二次灾害;另外运动场临规划道路布置,从长远规划考虑它还可以对外开放,对全民健身是个很好的提倡。 5 1 3 竖向设计 因用地高差较大,在校舍布置上用二个台地来控制高程,台地高差约为 方在自己用地内得到平衡,避免对山体的破坏。 24 ( 1)规划用地面积: 14806平方米 ( 2)总建筑面积: 7866平方米 教学楼建筑面积: 1330平方米 行政办公综合楼建筑面积: 800平方米 学前部 (3班): 502平方米 学生宿舍 (8人间 ): 1524平方米 食堂及多功能厅: 1120平方米 其他附属用房 1190 平方米 ( 3)建筑密度: ( 4)容积率: 5)绿地率: 39% ( 6)室外活动场地: 4768平方米 其中: 200米环形跑道; 60米直跑道一组 篮球场 1 个,羽毛球场 2 个,乒乓球台 8 个。 5 2 建筑结构 5 建设技术标准及抗震设计要求标准 ( 1)抗震设防标准表 25 表 5 1 抗震设计 內 容 强度等级 国家 技术标准 、 规范 震设防烈度 8度区,按 9度设防 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2008) 架的抗震等级 一级 同上 ( 2)建筑设计标准表 表 5 2 序号 技术标准 设计标准 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基基础的设计等级 丙级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筑消防设计的耐火等级 二级 建 筑 设 计 放 火 规 范 ( 计使用年限 50年 混凝土 结构 设计规范 ( 2002) ( 3) 主要建筑结构材料及其强度等级表 表 5 3 序号 建筑结构材料 强度等级 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强度等级 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 2002) 筋砼结构部分的钢筋及型号 梁、柱主钢筋:二级 板、屋面钢筋: r 冷轧钢筋 同上 结构部分钢材 型钢、钢板: 体 页岩空心砖,容重南 )框架粒质填充墙构造图集 充墙 页岩多孔砖,页岩空心砖或其它轻质隔墙(容重,用 合砂浆砌筑,同上 筑质量等级 砌 体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 ( 1)建筑平面设计 26 教学楼: 教学楼建筑布局为教学楼主楼、语音及微机楼层数不同的建筑组合成为院落,用外连廊连接,全部教室位于南北朝向,功能分区明确,使用方便,互不干扰,教室采光通风良好。并设教师专用厕所。 行政办公综合楼: 行政办公综合楼布局与教学楼相连,用外连廊连接,功能分区明确,使用方便,互不干扰。行政办公临近教学楼设置,方便行政人员办公。 学前班楼: 学前班楼布局与行政办公综合楼相连,用外连廊连接,功能分区明确,使用方便,互不干扰。 食堂及多功能厅: 食堂及多功能厅 建筑由二栋层数不同的建筑组合而成,一层均设厨房、餐厅,流线合理,洁污分流。而层设多功能厅。 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建筑呈一字形布置,为内廊式,每个寝室均带有阳台和卫生间,一层设门厅及管理用房。 ( 2)剖面设计 教学楼:教室 用教室 27 行政办公综合楼:办公室、管理用房层高 食堂:一层高为 ,而层多功能厅 学生宿舍:层高均为 。 ( 3)竖向交通设计 本工程竖向交通通过楼梯间解决。其中教学楼、学前班楼各设二部楼梯间;行政办公综合楼设计一部楼梯间,食堂设二部楼梯间,学生宿舍各设二部楼梯间。 ( 4)立面设计 通过建筑体量和建筑空间的变化,建筑虚实的对比、色彩的搭配。体现现代学校建筑的特色。 ( 5)建筑装饰标准: 屋面:均为非上人平屋面,按西南 03行。 楼面:防滑地砖地面。 内墙面:厕所做瓷砖墙面。其余为房间为乳胶漆墙面。 外墙面:墙面外墙涂料面或小面砖。 门窗:塑钢门、窗。 外廊、楼梯栏杆及扶手:外廊为不锈钢栏杆扶手。楼梯为钢栏杆扶。 天棚:抹灰面上刷乳胶漆。 其余有特殊要求的房间由业主定位定要求。 28 ( 6)无障碍设计 校区采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方便残疾人使 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88。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公共建筑均设置坡道连接室内外,宽度 道两侧在 高度处设扶手,两段坡道之间的扶手应保持连贯。门扇开启的净宽 厕和浴室城临近的墙壁上设置安全抓杆等供残疾人使用相应的设施 ,并按相关设计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进行设计。 新建教学楼功能布局 表 5 4 1. 用途 教室用房 2. 建筑面积 1330平方米 3. 布置 內 容 (1) 普通教室 设 12间 (2) 语音及微机室 设 3间 ( 3)其他专用教室 等 设 6间 4. 土建工程 (1) 结构 四层、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四层、二层;层高 (2) 基础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 5. 室内安装工程 (1) 给排水工程 室内给排水系统 (2) 强电弱电工程 室内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楼内通信配电视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等 (3) 暖通工程 教室内设吊扇通风降温 (4) 消防工程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新建行政办公综合楼功能布局 表 5 5 1. 用途 办公、实验用房 2. 建 筑面积 2360平方米 3. 布置 內 容 (1) 办公 室 设 10间 ( 2)实验室、 图书室等 设 8间 4. 土建工程 29 (1) 结构 3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上三层、二层; 层高 (2) 基础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 5. 室内安装工程 (1) 给排水工程 室内给排水系统 (2) 强电弱电工程 室内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楼内通信配电视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等 (3) 暖通工程 教室内设吊扇通风降温 (4) 消防工程 建筑耐火等 级为二级 新建学前班楼功能布局 表 5 6 1. 用途 学前教学、生活用房 2. 建筑面积 502平方米 3. 布置 內 容 (1) 普通教室 设 3间 ( 2)活动室 设 1间 ( 2) 生活、管理 室 设 7间 4. 土建工程 (1) 结构 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上三层 ;层高 (2) 基础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 5. 室内安装工程 (1) 给排水工程 室内给排水系统 (2) 强电弱电工程 室内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楼内通信配电视系统 ,有线广播系统等 (3) 暖通工程 教室内设吊扇通风降温 (4) 消防工程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新建食堂及多功能厅功能布局 表 5 7 1. 用途 食堂、开水房及浴室、多功能厅 2. 建筑面积 1120平方米 3. 布置 內 容 (1)厨房、餐厅、开水房及浴室 一层 (2) 多功能 二层 4. 土建工程 (1) 结构 二层、一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二层、一层 ;层高 (2) 基础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 5. 室内安装工程 (1) 给排水工程 室内给排水系统 (2) 强电弱电工程 室内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等 (3) 暖通工程 厨房、浴室 设排风机, 餐厅 内设吊扇通风降温 (4) 消防工程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30 新建学生宿舍楼功能布局 表 5 8 1. 用途 学生宿舍 2. 建筑面积 1524平方米 3. 布置 內 容 (1) 学生宿舍 8人间,一四层 ( 2)管理室 1间,一层 4. 土建工程 (1) 结构 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四层 ; 层高 (2) 基础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 5. 室内安装工程 (1) 给排水工程 室内给排水系统 (2) 强电弱电工程 室内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 (3) 暖通工程 (4) 消防工程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 1)抗震设防 根据国家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 某某 县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2008,本项目为中、小学校舍建筑,按 9 度抗震设防计算。 ( 2)结构选型与基础型式 现浇钢筋框架结构建筑,均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墙下采用条基的基础型式。 5 3 给排水 3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200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 038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70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