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工作要点_第1页
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工作要点_第2页
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工作要点_第3页
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工作要点_第4页
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工作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工作要点 贯彻落实 “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 五大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建设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将天津静海县等 61 个地区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地区的通知( x 改办环资 x 号)精神及 循环经济示范市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循环经济发展实际,现提出如下工作要点。 一、构建循环型生产方式 (一)加快农业循环型生产体系建设 1发展绿色农业。着力开 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活动,继续加大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肥、节药工作力度,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加大有机肥使用比例,逐步减少化肥用量。重点实施 颍泉区古西湖合惠专业合作社联社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建设项目、 桂花木有限公司生态循环农业项目、 泉湾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生态农业项目、颍上县六十铺农业循环园区开发项目等。 末,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率达到 21%,化肥使用低于国家平均水平 9%,农药使用高于国家平均水平的程度降至 9%。(市农委负责;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相关园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加大对农业节水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继续实施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推进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和灌区用水监控能力建设。扩大节水灌溉耕地面积, 末,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田节水综合利用技术普及率达到 19%。(市水务局牵头,市农委、市财政局等参与) 3实施农膜回收工程。建设废旧农膜收购网点,建立以企业为龙头,农户参与,县、乡镇政府监管,市场 化推进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推广使用可降解环保型农用薄膜,取代传统塑料薄膜。重点实施阜南县废旧农膜塑料综合加工利用示范项目等。 末,废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 85%。(市商务局、市供销社牵头,市农委等参与) 4加快秸秆资源化利用。大力普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把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先行措施,建立健全农作物收获机械准入制度,收获机械必须配备秸秆粉碎和打捆设备等。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组建专业化秸秆收储运机构,健全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奖补资金激励作用,进一步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能源化 、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重点实施 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秸秆综合利用造粒收储项目、美洁国祯( 色炼化有限公司年产 吨纤维素乙醇醇电联产项目、 祯集团与意大利 m&g 集团 物质循环利用产业园项目、 野秸秆收储运有限公司 50 万吨秸秆收储体系建设项目、 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秸秆综合利用生产饲料及建设养殖基地项目等。 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农机局牵头,市科技局、市畜牧兽医局、市财政局等参与) 5 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各县市区政府依法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确定禁养区内需关闭搬迁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名单,并逐步依法关闭或搬迁。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逐步建立完善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配套设施。散养密集区要实行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 末,畜禽养殖场(小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75%。(市畜牧兽医局牵头,市城管执法局、市环保局参与) 6发展节能低碳农业。积极淘汰老旧农业机 械化作业、农用运输设备,推广农用节能机械和设备。普及省柴节煤灶(炕),节约煤炭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推广 “ 种植 +养殖 +畜禽粪便制沼气 +沼气供农家燃料 +沼渣沼液做农肥 ” 的生态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利用畜禽粪便因地制宜发展集中供气沼气工程,鼓励利用畜禽粪便、秸秆等多种原料发展规模化大型沼气、生物天然气工程,推进沼渣沼液深加工生产适合种植的有机肥。重点实施阜南县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项目等。 末,农村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 40%。(市农村能源办负责) 7完善现代生态农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 “ 三品一标 ” 认证,树立绿色、安全农产品的市场形象。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生态农产品销售,开展 “ 农批零对接 ” 、 “ 农超对接 ” 等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打造流通链条。积极推进优质农产品网上推介、洽谈和交易,开辟特色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重点实施 国峰伟业粮油有限公司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等。(市农委牵头,市商务局等参与) (二)全面推动循环型工业体系建设 8完善特色工业循环产业链。完善清洁煤电产业链,加快推进华润厂二期建设,鼓励发展热电联产和热电冷三联供,提高煤电转化率;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积极延伸电力工业静 脉产业链,大力推进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废水等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延长建材循环产业链,重点实施 泰新型建材开发有限公司节能新型建材生产线建设项目、九环集团相变蓄热调温功能建材产业化项目、临泉文王酒厂曲酒节能改造项目等。优化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链,以圣象木业( 限公司、 千人造板制造有限公司、 亚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围绕壮大柳木文化产业、农林 “ 三剩物 ” 循环利用,整合技术资源,积极增链、补链、强链,促进柳编加工产业与贸易、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复合发 展。延伸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产业链,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扩大企业规模,重点实施阜南县年处理40 万吨废旧轮胎热裂解项目、 陶庄湖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年处置 20 万吨含铅废物项目等。打造汽车拆解再制造循环产业链,重点实施 成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及报废汽车回收利用项目等,逐步形成 “ 回收 拆解 分拣 再制造 统一销售 ” 的发展模式。(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林业局、市环保局等参与) 9重点行业全面施行清洁生产。认真落实 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工作方案,水泥、化工、有色金属冶炼 、煤炭、电力等重点行业全部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重点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重点行业企业持续开展清洁生产。 末, 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工作方案中 80%的企业完成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施计划,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率达到 70%。(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等参与) 10全面实施省级开发园区循环化改造。持续推进省级开发园区强化功能分区,合理布局企业、产业、基础设施及生活区,对区内供电、供水、供热、道路、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实施绿色化改造,共建共享、集成优 化,实现企业、产业间循环链接,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循环化程度,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鼓励开发园区创建省级、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新能源应用示范产业园区等绿色园区,积极开展区域合作生态园建设。 末,工业园区平均建筑密度达到 (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规划局负责) 11推进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开展化学石膏、尾矿等产业废物综合利用,推进工业固废资源化和高值化示范工程建设。依托昊源化工集团、晋煤中能化工、 润电厂等企业,推进工业余热、余气梯级利用,建设覆盖周边地区的 生产、生活能量梯级利用系统。以谢桥煤矿、刘庄煤矿、口孜东煤矿为重点,提升煤泥矸石、煤矿瓦斯、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煤炭矿区的补充用水、周边地区生产和生态用水应优先使用矿井水。 末,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率、煤矸石综合利用率、地面抽采煤层气利用率、矿井水利用率分别达到97%、 35%、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务局、市城乡规划局等参与) (三)加快发展循环型服务业 12加快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和提升作用,促进制造业与服 务业互促并进。重点推进国家再生有色金属橡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建设,加快 功能型复合调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德矿山钻采掘专用切割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大力实施 “ 互联网 +” 工程,加快推进园区工业废弃物互联网交易平台建设,提高工业资源产出率。(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市商务局等参与) 1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开发区汽 贸物流园、太和华源医药物流园的园区建设,着力打造颍泉区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临泉县电商产业园、 快递产业园等电商项目,重点推进 颍州物流园、 产品物流中心、 源颍淮生态文化旅游城、太和养老中心、 路物流港项目进程,加快阜合园区现代物流基地、临泉县中能物流园、 路物流港等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支持低碳循环服务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循环经济服务业集聚区。 末,现代服务业产值占全部服务业产值的 45%。(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商务局、市政府金融办、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参与) (四)大力培育战略 性新兴产业 14加快集聚发展基地建设。着力抓好太和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积极构建太和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统筹抓好界首节能环保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太和创意发艺产业园(金瑞祥发艺提升规模档次等)、阜南智能家居、临泉机械电子和畜禽养殖产业化(奶牛、山羊、肉鹅等)、颍东煤基新材料和食品精加工、颍泉多联物流和现代生态农业、颍上生态文明示范、阜合园区欣奕华新材料等基地培育工作,积极申报 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用好用活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二、推广普及绿色消费模式 15倡导绿色消费理念。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在全社会进一步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开展节能宣传周、世界水日、土地日、环境日、 “ 光盘行动 ” 等相关活动。(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粮食局、市商务局、市公共机构节能办等参与) 16推广绿色节能产品。商场、超市等商贸企业自觉抵制过度包装,鼓励大型超市销售节能产品。酒店等住宿、餐饮业逐步提高选用带有环境标志的产品和可再生利用产品替代一次性用品,超市农贸市场等经营场所严格执行 “ 限塑令 ” ,主城区农贸市场无超薄塑料袋销售。新建道路推广应用太阳能路灯。 末,绿色照明产品推广量达到100 万个,大型商超市节能产品销售比例超过 80%、包装物限塑比率达到 89%,星级宾馆减少一次性用品消费推行程度达到 40%。(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旅游局、市公共机构节能办等参与) 17鼓励绿色低碳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全市营运车辆中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推广天然气作为动力能源。 末,公共交通工具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 绿色出行(公交、步行、自行车)比例达到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实 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总体发展规划,按统一规范标准配备安装充电设施;加快城市慢行交通专用道和步行交通示范街区建设;加快发展阜城公共自行车项目,根据实际需求,增设公共自行车站点,扩大公共自行车覆盖面积(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全面启动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加速淘汰 “ 黄标车 ” 和老旧汽车(市环保局负责)。 18实施绿色办公和绿色采购。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绿色产品占 40%以上,政府节能环保、再生利用产品采购率超过 (市财政局负责) 三、推进城市建设的绿色化循环化 (一)加强城乡 绿化建设和生态保护 19加强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积极开展省级森林县(市)、森林城镇创建,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绿化整治增量提质工程、公园绿地建设工程、道路配套绿化工程等。 末,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 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 人。(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 20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力度。重点实施颍上县五里湖湿地公园、颍上县滨河公园、祥源颍淮生态文化旅游区、太和县沙颍河湿地公园、茨淮新河水源保护区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等(市林业局、市水务局牵头,市旅游局等参与)。加快推进 泉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水务局、市农委、市城乡规划局、市林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旅游局、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参与)。 (二)强化城镇生活污水治理 21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因地制宜进行改造,扩建、新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按照一级 a 排放标准设计建设。以建制镇、乡集镇和中心村为重点,因地制宜建设低成本、易管理的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重点实施界首市污水处理综合系统改造工程项目、颍上县城南污水处理厂、太和县第三污水处理厂等。 末,市(县)域建制镇污水处理 及再生利用比例、推行生活污水处理及再利用的行政村比例分别达到 9%、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等参与) 22完善雨污分流体系。强化城中村、老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及配套管网建设。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应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难以改造的,应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新建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套管网应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新建城区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并因地制宜推进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规划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等参与) 23推进污泥处理处置。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禁止处理处置不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非法污泥堆放点一律予以取缔。按照泥水并重原则,规范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加快启动污泥焚烧处置项目建设,防止污泥二次污染。自 建污水处理厂要同期建设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末,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比例达到 32%。(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等参与) (三)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24推广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绿色建筑强制政策落实监管力度,推进保障性住房和公共建筑率先执 行绿色建筑标准,确保列入强制实施范围的建筑项目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继续开展建筑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率先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加快推进我市浅层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水平。 末,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城镇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应用比例分别达到 21%、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 (四)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25大力发展新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鼓励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采煤沉陷区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天然气管网全覆盖,发展和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气。 末,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 (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质监局等参与) 四、健全社会层面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一)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及资源化利用 26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在全市选取若干个小区、行政村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行政村),以点带面,逐步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重点改造传 统垃圾箱,大力推行能同时具备放置有机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如电池等)的新型垃圾箱。建立政府和市场调控机制,引导公众参与,完善废旧家电、废旧电脑、废电池、废塑料、废纸、废金属包装物等物资的分类回收系统,加强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回收。重点实施大峰野公司废旧家电拆解中心项目。 末,市(县)域范围建制镇垃圾收集处理比例达到 城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小区比例达到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 8%。(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市商务局等参与) 27促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制定并 出台 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 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实施意见,以条例或政府令形式公布实施,使工作开展有法可依。组建餐厨垃圾管理办公室,专门成立一支餐厨废弃物管理大队,负责全城餐饮企业、非法收购餐厨垃圾的流动商贩的监督、管理、处罚。建立规范的餐饮企业、单位食堂、农贸市场和超市餐厨废弃物定点收集、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重点实施 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阜南县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项目、太和县餐饮油烟污染治理项目等。 末,餐饮企业废弃物集中回收率达到 65%,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 30%。(市城管 执法局负责) 28推进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严格落实建筑废弃物处理责任制,按照 “ 谁产生、谁负责、就地处理、就近回用,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减少污染、降低运输成本 ” 的原则进行建筑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加强建筑废弃物的分类、破碎、筛分等技术研发和引进,推广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新型墙材产品。推行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和分级利用,因地制宜设立专门的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基地。鼓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延伸产业链,参与建筑垃圾的拆除、分类、收集和运输,实现建筑垃圾无害化与资源化。重点实施全有生态建材有限公司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 利用项目等。 末,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 35%以上。(市城管执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 29构建互联网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积极利用 “ 互联网 +技术 ”搭建城市废弃物回收平台,支持智能回收、自动回收机等新型回收方式发展,培育互联网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骨干企业。重点实施界首市再生塑料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界首市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交易大市场项目、阜合现代产业园区物资回收体系建设项目、颍州静脉产业园项目等。 末,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达到 城区再生资源回收比例提高到 63%。(市商务局负责) 30安全处置有害垃圾。对于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应交由专门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机构收集,实现安全处理处置。(市环保局负责) (二)推进水资源分质循环利用 31大力提高用水效率。全面实行非居民用水定额计划用水管理,规范非居民用水。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基础上,加强生产过程控制与生产操作管理,尽可能的减少新鲜水的使用量和污水的产生量。推行清洁生产工艺,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改进工艺流程,采取计量体系、水平衡测试,降低管网渗漏率,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开展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单位创建。 末,水资源产出率超过 95元 /吨,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 /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 78%(市水务局牵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等参与)。制定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建筑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