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工程扬尘控制方案_第1页
土石方工程扬尘控制方案_第2页
土石方工程扬尘控制方案_第3页
土石方工程扬尘控制方案_第4页
土石方工程扬尘控制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工程(*标段)场内扬尘污染控制方案一、 工程概况:本工程是重庆市南岸区茶园*工程(*标段),该项目包括:土石方开挖、回填、场内施工道路等单项工程。茶园新区位于*。是重庆主城二环城市建设示范区,重点发展的城市副中心,茶园新城区的规划面积为*平方公里,可建设面积*方公里,地处*。茶园新区B标准分区,具体范围为:*规划用地面积*公顷。本次平场设计*区域,平场分析面积*m(约*亩)。根据规划路网将该区域分为*块,地块编号为*号,平场面积为*万平方米(约*亩),路基土石方面积约为*万平米(约*亩)。场地平整共产生约挖方量*万方,填方量*万方。 场平工程扣除清表工程量*万方,结合周边主要道路路基土石方工程,整个平场整治工程土石方填挖平衡。我公司施工的三标段挖方区域主要在*号地块,填方区域在*号地块。拟建区属亚热带气候,无霜期长,多云多雾,雨量充沛。降雨集中于夏季,多暴雨,久晴伏旱时有发生。年平均气温1818.8左右:一月最冷,最低气温-3.1(1975年12月15日);夏季长,四个月以上,盛夏八、九月均温30,最高气温达42.9(2006年8月15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81%,绝对湿度17.818.2 mb。年均降雨量1085.11141.8mm。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夜间降雨量占全部降雨量的6070%。降雨强度大,与降雨集中季节同步,最大日降水量214.8mm(1964年8月28日),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98.5mm。区内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7%,次要风向为北风,频率为6%,最小风速0.3m/s,平均风速1.4m/s,最大风速24.4m/s,多年平均风速1.4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2m/s。拟建区内地表水为坡地雨水。区内地下水主要为填土层中的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埋藏条件主要受地形控制,地形低洼地带地下水相对较丰富;斜坡地带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条件较好,地下水不易贮存,地形较高的斜坡地带基本无地下水。拟建项目沿线未发现明显地下水渗出点。2、地形、地貌茶园新区地处中丘地带,地形呈长方形分布,三面环山,东有明月山,南靠樵坪山,西傍铜锣山,地势南高北低,中部多浅丘平坝,海拔高度从195米至610米(长生林场),平均海拔高度340米。其中坡度小于20%的用地有70-80平方公里左右。(1)地层岩性:据地面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岩土层有第四系、残坡积层(Qdl+e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岩层,其岩性由新到老分述如下:(2)、残坡积土(Qdl+el)粉质粘土:紫红-黄褐色等。硬塑状,切面粗糙,无摇震反应,手搓成3-5cm的条状,切面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高。场地局部有揭露,分布广泛,厚度0.203.1m(ZK7)。砂质粉土:浅黄色,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云母等,细中粒状,级配均匀,一般含2030粘粒,野外鉴别砂土多为稍湿,松散状态,属风化残积成因。于场地北侧部分螺旋钻孔有揭露。厚度0.3-1.7m(lxz22)(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紫红色、暗红色等。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绿泥石化。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层岩体较破碎,呈碎块状、块状,少量饼状,质软。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多呈柱状,少许短柱状、碎块状,一般节长0.050.35m,本次勘察仅在zk1有揭露。砂岩:青灰、褐黄色、浅褐色等。矿物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并含云母等。细粒结构,厚层构造。 强风化砂岩,岩芯多呈短柱状、碎块状;中等风化砂岩,质较硬硬。岩芯多呈柱状及长柱状,少呈短柱状,节长在0.05-0.50m。钻孔均有揭露,厚层状构造。(4)地质构造及地震:据中国地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场地地质构造简单,为弱震区。地质条件:地质结构以泥质页岩为主,间有少量落层砂岩,丘陵地区土壤以红棕紫色土居多,河谷地区土壤以紫色潮土性水稻土为主,约有80%集中于中部浅丘地区。3、工程特点场区主要是页岩和泥岩及部分薄层的砂岩,场区大部分上部覆盖杂草及树木,施工前须清场和剥离。场区周边有道路,有车辆来往及行人,对施工作业要求高,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严防飞石伤人。4、质量要求按设计要求及验收规范,并一次验收合格。5、工期要求范围内的土石方计划总工期为180日历天。6、开挖方式采用爆破结合机械开挖方式。二、编制依据:1、根据施工设计图及其说明。2、设计交底和施工方案。3、现场交通组织方案。4、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法律法规。三、扬尘污染源:该路段容易造成扬尘污染的环节主要有:土石方爆破、弃土运输等。为了控制好扬尘污染,针对施工各阶段特点,结合学习重庆市主城扬尘污染控制办法(渝府令第188号),特制定本工程施工区域内扬尘污染控制方案。四、施工期间的防尘、防漏、防带泥上路的措施:(一)、组织机构:成立“重庆市南岸区茶园*工程(*标段),工程扬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陈立志 副组长:郭一兵小组成员:李全等 领导小组下设:1、保洁组:8人2、环境督查组:2人(二)、技术措施:1、土石方施工要根据现场条件严格控制扬尘。2、气温较高时应启用洒水设施,爆破后及时洒水以降低扬尘污染。3、本工地外运渣土,如需处运渣土对运渣车辆根据重庆市政府要求全部采用加盖汽车进行密闭运输。(三)、施工区域内扬尘控制措施:1、在 起点入口处采用C25砼硬化路面、砼路面长20m、宽10m、设置沉砂池一个、排污井1个、配套高压冲洗机(PX-58型)一台。施工车辆、材料运输车在进出施工现场时进行冲洗,对沉积的泥土派专人及时清理,污水流入已建的现状污水管道。2、对运输道路沿途进行两班保洁,每班设置两个组,每组4人,共计8人,清洁人员每人发放专用警示工作服、防尘防护用品,共配置手推车2台、平铲、尖铲各10把、备足环卫清扫扫把20把作为保洁工具,该项工作由保洁组负责实施。3、土石方开挖施工前,应将水管预先接入现场,派专人负责,以便洒水降尘。4、爆破施工采用浅孔松动爆破,每次装药量不超过3管,且每次起爆孔数不超过10孔,为防止扬尘和飞石,爆破时用棕垫或橡胶皮覆盖。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条件随时洒水润湿石渣,减少尘土飞扬。5、在施工弃渣沿途接通自来水管,以冲洗路面和撒水降尘,保持路面的清洁。6、项目部扬尘治理领导小组定期进行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检查,对不合格的部位发出书面整改通知,并及时进行整改,每月对扬尘治理小组(保洁组、维护组、督查组)进行一次综合考评。7、搞好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法规的学习,要求现场所有施工管理人员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8、项目部负责落实扬尘污染控制单项经费的使用。(四)、主要保洁人员、设备:项目名称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