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下册第12章_第1页
大学物理下册第12章_第2页
大学物理下册第12章_第3页
大学物理下册第12章_第4页
大学物理下册第12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章,电磁感应电磁场,http:/www.QFTOr,2,本章目录,12-0教学基本要求,12-1电磁感应定律,12-2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12-3自感和互感,12-4RL电路,12-5磁场的能量磁场能量密度,12-6位移电流电磁场基本方程的积分形式,12-7电磁波,3,一掌握并能熟练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来计算感应电动势,并判明其方向.,二理解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本质.了解有旋电场的概念.,三了解自感和互感的现象,会计算几何形状简单的导体的自感和互感.,12-0教学基本要求,4,四了解磁场具有能量和磁能密度的概念,会计算均匀磁场和对称磁场的能量.,五了解位移电流和麦克斯韦电场的基本概念以及麦克斯韦方程组(积分形式)的物理意义.,12-0教学基本要求,5,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电磁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创造性地提出场的思想,最早引入磁场这一名称.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又相继发现电解定律,物质的抗磁性和顺磁性,及光的偏振面在磁场中的旋转.,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1867),6,电流,磁场,电磁感应,问题的提出,7,一电磁感应现象,8,当穿过闭合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且感应电动势正比于磁通量对时间变化率的负值.,二电磁感应定律,9,1)闭合回路由N匝密绕线圈组成,磁通匝数(磁链),2)若闭合回路的电阻为R,感应电流为,时间内,流过回路的电荷,10,、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磁通量变化,感应电流,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得它所激发的磁场来阻止或补偿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11,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1、判明穿过闭合回路内原磁场的方向;,按照楞次定律的要求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3、按右手法则由感应电流磁场的方向来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2、根据原磁通量的变化,12,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感应电流的效果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导线运动,感应电流,13,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现,维持滑杆运动必须外加一力,此过程为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转化为焦耳热.,14,解:,15,例在匀强磁场中,置有面积为S的可绕轴转动的N匝线圈.若线圈以角速度作匀速转动.求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16,解,设时,与同向,则,令,则,17,交流电,18,上讲主要内容回顾,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法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a、感应电流的磁通总是阻止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19,b、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c、直接由感应电动势的符号来确定其方向。,即由b指向a。,的正方向与的正方向符合右手螺旋。,20,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告诉我们:当穿过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穿过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变化主要有下述不同方式:,21,22,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总电动势,:非静电的电场强度.,1)稳恒磁场中的导体运动,2)导体不动,磁场变化,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原因,一动生电动势,23,:非静电的电场强度.,24,(一)动生电动势的成因分析:,25,26,金属导轨将导体棒AB两端连接起来,这样在导轨中将出现沿着ACB方向的电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着BCA方向定向运动,形成沿着ACB方向的电流。,27,随着电子定向运动到A端,两端累积的电荷减少,电场减弱,向下的洛仑兹力将大于向上的电场力。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电子克服电场力继续从A端通过导体棒回到B端,从而保持两端有稳定的电荷累积,有稳定的电势差。,28,运动导体棒AB作为电源,A端相当于电源的正极,B端相当于负极;不断地将电子从电源A端通过电源内部搬运到电源B端,洛仑兹力就是此电源的非静电力,即动生电动势中的非静电力。,29,设杆长为,(二)动生电动势的表达式,非静电场,洛伦兹力,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30,(1)洛仑兹力是否做功?,31,对电子做正功!,32,对电子做负功!,33,总洛仑兹力与总速度垂直,不做功!,34,(2)回路中的电能从何而来?,外力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转化为回路中的电能!,35,(3)动生电动势与切割磁场线,为:线元在单位时间切割的磁场线,36,均匀磁场平动,解:,37,典型结论,特例,38,例2有一半圆形金属导线在匀强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已知:,求:动生电动势。,+,+,+,+,+,+,+,+,+,+,+,R,作辅助线,形成闭合回路,方向:,解:方法一,39,+,解:方法二,+,+,+,+,+,+,+,+,+,+,R,方向:,40,均匀磁场转动,例3如图,长为L的铜棒在磁感应强度为,的均匀磁场中,以角速度,绕O轴转动。,求:棒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41,解:方法一,取微元,符号表明方向为,42,方法二,作辅助线,形成闭合回路OACO,符号表示方向沿AOCA,OC、CA段没有动生电动势,问题,把铜棒换成金属圆盘,中心和边缘之间的电动势是多少?,43,例4一直导线CD在一无限长直电流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求:动生电动势。,a,b,I,解:方法一,方向,44,方法二,a,b,I,作辅助线,,方向,形成闭合回路CDEF,45,思考,做法对吗?,46,二、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场,1、感生电动势由于磁场发生变化而激发的电动势,电磁感应,洛仑兹力,47,变化的磁场在其周围空间会激发一种涡旋状的电场,称为涡旋电场或感生电场。记作或,感生电场力,由电动势的定义,2、麦克斯韦假设:,48,结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由电动势的定义,49,讨论,2)S是以L为边界的任一曲面。,的法线方向应选得与曲线L的积分方向成右手螺旋关系,1)此式反映变化磁场和感生电场的相互关系,即感生电场是由变化的磁场产生的。,50,是曲面上的任一面元上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不是积分回路线元上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3),51,5)感生电场电力线,52,53,54,3、感生电场的计算,例1局限于半径R的圆柱形空间内分布有均匀磁场,方向如图。磁场的变化率,求:圆柱内、外的分布。,55,方向:逆时针方向,56,与L积分方向切向同向,与L积分方向切向相反,57,在圆柱体外,由于B=0,由图可知,这个圆面积包括柱体内部分的面积,而柱体内,58,方向:逆时针方向,59,60,利用涡旋电场对电子进行加速,三电子感应加速器,61,62,由洛伦兹力和牛顿第二定律,有,其中,BR为电子轨道所在处的磁感强度.,END,63,四、涡电流(涡流),大块的金属在磁场中运动,或处在变化的磁场中,金属内部也要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在金属内部自成闭合回路,称为涡电流或涡流。,64,涡电流的热效应,利用涡电流进行加热,利,1、冶炼难熔金属及特种合金2、家用如:电磁灶3、电磁阻尼,弊,热效应过强、温度过高,易破坏绝缘,损耗电能,还可能造成事故,减少涡流:,1、选择高阻值材料2、多片铁芯组合,65,一自感电动势自感,1.自感,由于回路自身电流、回路的形状、或回路周围的磁介质发生变化时,穿过该回路自身的磁通量随之改变,从而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66,若线圈有N匝,,磁通匝数,自感,67,L的意义:,自感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回路中通过单位电流时,通过自身回路所包围面积的磁通链数。,若I=1A,则,这是自感系数的静态意义。,68,(2)自感电动势,自感,自感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回路中电流变化率为1单位时,在自身回路所产生的电动势。,动态意义。,69,讨论:,(2)L的存在总是阻碍电流的变化,所以自感电动势是反抗电流的变化,而不是反抗电流本身。,70,(3)自感的计算方法,例1如图的长直密绕螺线管,已知,求其自感(忽略边缘效应).,自感的计算步骤:,71,(一般情况可用下式测量自感),72,例2有两个同轴圆筒形导体,其半径分别为和,通过它们的电流均为,但电流的流向相反.设在两圆筒间充满磁导率为的均匀磁介质,求其自感.,73,则,解两圆筒之间,如图在两圆筒间取一长为的面,并将其分成许多小面元.,74,单位长度的自感为,75,例3求一环形螺线管的自感。已知:R1、R2、h、N,76,二互感电动势互感,在回路2中所产生的磁通量,在回路1中所产生的磁通量,78,(1)互感系数,互感仅与两个线圈形状、大小、匝数、相对位置以及周围的磁介质有关.,若线圈有N匝,,79,互感系数,(2)互感电动势,互感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当第二个回路电流变化率为每秒一安培时,在第一个回路所产生的互感电动势的大小。,80,81,例4两同轴长直密绕螺线管的互感有两个长度均为l,半径分别为r1和r2(r1l),因r很大,在通常的研究范围内,的变化很小,故的振幅可看作恒量,因而,平面电磁波方程,三平面电磁波,118,平面电磁波示意图,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