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长江洪水的成因-环境教学课题_第1页
探究长江洪水的成因-环境教学课题_第2页
探究长江洪水的成因-环境教学课题_第3页
探究长江洪水的成因-环境教学课题_第4页
探究长江洪水的成因-环境教学课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探究长江洪水的成因环境教学课题探究长江洪水的成因目的了解长江洪水的危害及主要原因。准备学生两人一组,每组需要图表1中所示的9张卡片。步骤1两人一组,阅读“关于长江洪水成灾原因的陈述”中关于长江洪水的9种说法,并对这些说法进行讨论。2按下图所示的方式排列。选择小组最赞成的陈述,将它排列在菱形一览表的顶部,然后选择其次的两种,随后是其次的三种,把最不赞成的成述排列在菱形的底部。3完成菱形排列后,每组一位同学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动,看其他小组的排列顺序。4选择另一个小组,与他们讨论为什么你的小组按这样的方式排列,为什么他们按他们的方式排列这些陈述。5从全班的范围来看,有无基本一致的排列你是否愿意增加其他陈述6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排列,没有标准答案,目的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讨论。菱行排列7让学生阅读“长江资料卡”,分组讨论长江每年都发洪水的原因。启发学生思考长江洪水对我们产生了什么影响对生态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对野生动植物又有什么影响关于长江洪水成灾原因的陈述1长江流域广,支流多,流经地区降水丰沛。2环境污染导致气温上升;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气候异常,形成大量降雨。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是因上游、中下游同时强降雨造成的。3长江上游的岷江、嘉陵江流域植被普遍遭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受严重破坏,森林吸纳雨水的能力减弱,从而造成大量雨水直下江河。4由于泥沙淤积、围湖造田,长江中下游的许多湖泊已不复存在。长江流域承担蓄洪重任的8大湖泊面积比50年代初减少33。5滥伐森林和开垦土地,必然造成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涌入江中,抬高河床,水泛成灾。6水利设施抗灾标准低。长江中下游只能抗10年至20年一遇的洪水。7某些河段违章采沙。盲目挖沙既破坏了大堤,也改变了河道,后患无穷。8河道人为设璋现象严重。一些地区河道内建设缺乏管理,或把河道当成了垃圾场,或在河道里建房建厂,甚至开辟“开发区”,威胁河道畅通。9长江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大量的泵站、水闸、涵洞、灌渠破损,功能减弱。长江资料卡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森林面积锐减。长江流域长期以来的乱砍滥发,致使森林面积大幅下降。长江流域的原始植被丧失了85,上游森林覆盖率已由50年代初300,下降到现在的10左右。曾经吸纳雨季大量雨水的森林大半已不复存在。森林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据传家调查,1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蓄水3000立方米。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即相当于1个蓄水量100万立方米的水库。因此,森林有“绿色水库”之称。水土流失扩大。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50年代为36万平方千米,现在已增加到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36,年土壤侵蚀量达亿吨,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5使长江干流泥沙剧增。据调查,长江干流每10年河床就要抬高1米,一遇汛期,便成“悬河”,水位远远高于堤外地面。洞庭湖区每年有1亿吨泥沙沉积,近40年湖底抬高1至米。江西主要河流赣江、信江、饶河每年接纳泥沙俱1780万吨,造成赣江下游支流河床每年升高厘米。湖泊萎缩严重。长江中下游湖泊众多,与江河贯通,江涨湖蓄,调节丰枯,被喻为长江的“尿泡”。然而,由于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等所致,一些湖泊迅速萎缩甚至消亡。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50年代有湖泊1066个,总面积达8300平方千米,但目前仅存309个,总面积缩小到2656平方千米。武汉三镇亦有“百湖之城”之誉,但现在已名南符实,湖泊数量锐减为27个。洞庭湖史称“八百里洞庭”,如今却萎缩成“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的惨景。1949年到1983年的34年间,湖面缩小38,围湖造田使湖面减少2000万亩,湖水容量减少40以上。长江的洪灾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是洪水灾害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全流流域防洪的重点。长江流域的洪水主要是由暴雨形成,洪水出现时间在50月份,7两个月最为集中,一般年份中下游早于上游,南岸支流早于北岸支流。在正常年份,干支流洪峰可以先后错开,不致酿成大灾。如果各支流洪水出现的时间比正常情况提前或推后,上下游、南北岸各支流洪水在干流遭遇重叠,或某一地区暴雨洪水特别集中,都可能形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5成大洪水。厄尔尼诺现象与我国长江的洪灾太平洋赤道海区沿岸海水上升在圣诞节即圣子耶稣诞辰前后最为激烈,秘鲁居民将这种海水温度季节性上升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厄尔尼诺为西班牙文音译,意为圣婴)。厄尔尼诺发生时,往往酿成全球性的灾害天气,如世界范围内的洪水、暴风雪、旱灾等现象,报刊上概称为“厄尔尼诺现象”。气象专家研究指出,每次厄尔尼诺发生的当年和次年,我国都往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特别是最近几十年中几次大的洪水灾害,都与厄尔尼诺发生有关,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是厄尔尼诺的次年。1991年,则是厄尔尼诺发生的当年,造成我国安徽一带的特大洪灾。1997年这次百年来最强的厄尔尼诺,造成当年我国南方局部地区发生洪涝,造成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质的特大洪水。长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对比1931年,长江流域沿岸城市和乡村,包括南京市、武汉市在内,都被浸在水里。仅湖北石首至江苏南通沿程漫溢决口354处,沿江各大城市无一幸免,倒塌房屋180万间,死亡万人。1954年,长江干堤决口60多处,江汉平原和岳阳、黄石、九江、安庆、芜湖等城市受淹,京广铁路中断100多天,死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