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民情于心 改民生于行_第1页
,记民情于心 改民生于行_第2页
,记民情于心 改民生于行_第3页
,记民情于心 改民生于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记民情于心改民生于行文秘2008年10月1日晴星期二于朔良镇那加村10月1日下午,我率全局党员干部共计2人,乘公共汽车深入联系点朔良镇那加村开展“察民情、识县情、动真情”活动。我们一行2人一路颠簸到达那加村后,不顾劳累,马上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村部,我们首先听取了村干部和镇领导的情况介绍,并与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了解村情民意,共商村级发展大计。通过了解,我们得知那加村辖11个自然屯,12个村民小组,有35户179人。该村支柱产业为甘蔗,每户农户一年最少都有30吨以上的原料蔗进厂,几个村干部平均每人有50吨至130吨不等的原料蔗进厂,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07年全村进厂原料蔗达2万多吨(人均12吨),产值达600多万元,全村建起了不少“甘蔗楼”。目前全村共有新农村建设先行点3个,即下元屯(13户)、那社屯(25户)和正在建设的那加新屯(35户)。据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韦忠光同志介绍,正在建设的那加新屯是村民自发兴建起来的新屯,村民要求强烈,积极性高。座谈会结束后,我们随后进村进行实地考察并慰问困难群众。一是实地考察那加新村建设现场。只见建房现场有近30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4名群众正在建房,有的拌沙,有的砌砖,有的划线,有的淋水,一派繁忙景象,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了信心。据朔良镇韦清民镇长介绍,该屯建房群众自发兴建,克服“等靠要”思想,发扬互助精神,采取互助组形式互相帮忙建房,目前35间房屋规划已划好地线,正在下地基。按照新村的规划,需要修建一条长达200多米的街道,并设有中心街道小花园,根据实际,我局决定尽微薄之力支持该新屯街道建设水泥20吨。二是深入下元屯新农村先行点实地考察。下元屯有13户农户,全部是新建的二层楼以上民房,规划整齐划一,村道全部为水泥路,村容村貌整洁。在下元屯,从县城赶来的县委常委、组织部凌玉强部长亲自深入中心农户周明革家进行调研,自发围观和参加座谈的群众达20多人,大家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发表了看法,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当凌部长了解到村民常年主要以甘蔗生产为主没有别的产业时,建议群众广开门路多创业,并要求我们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依照国家有关政策,充分利用再就业资金,依托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设施,联合农业、畜牧、林业等部门,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发展其他产业和副业,增加农民收入。当地群众还反映,通往中元屯的路被雨水冲刷了涵管,屯道中断不通,现在甘蔗砍运季节即将来临,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有3000多吨甘蔗无法运出,要求建一座水中桥,听到此情况后,凌部长当即指示朔良镇领导要及时联系县交通局和扶贫办,尽量争取建设项目,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并表示回去后将督促有关部门尽快落实。三是深入贫困户进行慰问。在那加村,我们分头开展了慰问活动。我于晚上7点在镇长韦清民、镇人大主席韦荣新的引导下,深入中元屯凌振武家进行慰问。该户所住的房屋还是泥瓦房,墙体已多处开裂,地面为参差不齐凹凸不平的木板,且多处腐烂,地板下面为猪栏马棚,屋内基本没有什么家具,房子的周围都建起了楼房,这座摇摇欲坠的房子很不协调地穿插在新建的楼房中间。户主凌振武生养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结婚成家(生有一子在朔良中学读书),与父母同住,小儿子因为家庭困难缀学后外出广东打工未归。户主上有96岁失明且瘫痪在床的老母亲,爱人也因病卧床不起,生活无法自理,平时由他照顾生病的老母亲和爱人,儿子儿媳负责农活,一年也有30多吨的甘蔗进厂,收入有1万元左右。虽然全家人都参加了新农合,96岁的老人也享受了农村低保待遇,但每年的基本生活费、医药费、小孩的上学费用、红白喜事人情费的开支等等,1万元的收入所剩无几,没有太多的积蓄,按照现在的物价,无法修建新房。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4听说我们来访,周围的邻居群众纷纷过来看望,或坐或站,听说我们是县里来的人,纷纷提意见建议,要求我们协调帮助他们修建水中桥,解决3000多吨甘蔗的运输问题;要求政府想办法帮助这个特困户修建房子,并纷纷表示如果上级有政策支持,补助一些经费,他们也会自觉投工投劳,义务帮助这户特困户建房,使他们早日住上安全的房子。看到这些情况,在座的同志无不为特困户的艰难处境动容,也为群众的热心感动,心情都很复杂。看看他们的处境,想想我们的生活,确实有太大的差别心里想想,我们能为这户人家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工作不由得想起了扶贫办的危房改造项目,希望危房改造这个项目尽快地实施,并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众,特别类似于这户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