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郭天玉课件_第1页
[农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郭天玉课件_第2页
[农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郭天玉课件_第3页
[农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郭天玉课件_第4页
[农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郭天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例讲解,郭天玉,主要内容,一、前言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征补偿分配纠纷分类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征补偿分配纠纷仲裁案例解析,一、 前 言,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所。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以法律形式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奠定了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基础,更有利于发展农业,稳定农村,富裕农民。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以及国家对农业和农村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业比较效益大幅度提高,土地价值明显回升,农民更加重视和珍惜土地。因此,近几年来许多以前不要地、甚至弃耕撂荒、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纷纷回乡要地;也有的地方因为,一、前 言,干部尊重和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意识较差,违法收回或调整承包地,随意搞“三年一调整”或“两年一承包”,有的以搞规模经营为由,随意强行收回农民承包地,搞长期发包一次性收费,或搞以地抵债,将土地集体中在少数大户手中,严重地侵害了多数农户的利益。因土地发包、土地流转、特别是城市近郊地区或城镇集体土地征占用等而引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和征地补偿分配纠纷案件大量增加,农民为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上访曾一度呈多年少有的高发态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解决好农民问题,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维护好农,一、前 言,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是维护和实现农民根本利益、维护农村社会长期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治本之策。面对纷至踏来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妥善处理相关案件是农村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容推卸的政治责任和崇高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的纠纷,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各地多年的实践证明,,一、 前 言,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是新形势下方便快捷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有效形式和重要手段,为农民依法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公平正义开辟了一条新的救助渠道。 为了推进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便于指导仲裁实践,提升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水平。在省农经处站及各方面支持和帮助下,我依据大量的工作实践积累,曾编撰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例解析与仲裁文本应用和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手册等工作用书。书中编辑了大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和集体,一、前 言,土地征地补偿分配 纠纷仲裁典型案例,并对案例做了解析。按照农村承包纠纷仲裁受理范围,将这些案例分为九个大方面: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后迁入外来户要求获得承包经营权纠纷;收回承包地抵顶欠款纠纷;侵害或剥夺妇女土地承包益纠纷;在承包期内,调整或收回承包地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纠纷;承包经营权继承问题纠纷;以其它方式承包的机动地和“四荒”地发包和管理纠纷;征用土地补偿分配纠纷。,一、 前 言,按照省农委的安排,在这次培训班上,我与大家交流一下我归纳的一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和征地补偿分配纠纷案例,从仲裁角度谈一谈对调处这些纠纷的理解,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恳请得到省农委农经处站领导及各市、县(区)同行们的指正。,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纠纷分类,近十年来农村发生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流转及征地补偿分配纠纷),大致分为七大类,共六十多种。 这七大类纠纷具体是: 一、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衍生权益侵权纠纷(包括征地补偿费分配纠纷); 五、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割和继承纠纷;,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纠纷分类, 六、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纠纷; 七、土地承包其他纠纷。 (一)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1.发包方没有按约定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引发纠纷; 2.发包方干涉承包方生产经营权引发纠纷; 3.发(转)包方提高约定的承包费引发纠纷; 4.承包方违约不交纳承包费等引发纠纷; 5.承包方将农地用于非农建设引发纠纷;,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纠纷分类,6 .承包方破坏性、掠夺性使用承包地引发纠纷; 7.发包方随意收回承包地而引起纠纷; 8.发包方随意缩短承包期而引起纠纷; 9.发包方随意调整承包地而引起纠纷;10.土地承包合同不规范、权利义务不对等和不明确(特别是四至不明)而引起纠纷;11.土地承包(流转)合同或经营权记载与实际(含四至、面积、地类等)严重不符引发纠纷;,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纠纷分类,(二)土地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 12.剥夺、侵害妇女、入赘男子(包括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原承包地被原发包主收回;妇女离婚,在原居住地生活或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原承包地被发包方收回等情形)引发纠纷; 13.剥夺、侵害外出务工、经商、服役、就学及出国、入狱等人员土地承包权引发纠纷; 14.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和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等民间法侵害少数承包户合法权益引发纠纷;,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纠纷分类,15.质疑以其他方式发包土地的程序、条件等问题剥夺、侵害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优先承包的纠纷; 16.因发包方发包农村土地其他不公平行为而引起侵权纠纷; 17.发包方将承包地收回抵顶欠款而引起纠纷; 18.出生、婚嫁等新增人口要求承包土地而引起纠纷; 19.农户户主或非户主书面或口头表态放弃承包地后,现重新要求承包土地而引起纠纷;,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纠纷分类,20.因撂荒、未依约交纳承包费等原因,承包地被发包方收回后,原承包户索要承包地而引起纠纷; 21.村里不依土地承包(流转)合同内容申办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导致权证记载与合同不符而引起纠纷; 22.因机动地与家庭承包地混在同一个合同或权证内发包而包而引起纠纷;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 23.因发(转)包主体不合法问题引发纠纷;,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纠纷分类,24.发包方违法干涉(强迫或阻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而引发纠纷; 25.发包方擅截留、扣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引发纠纷; 2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纠纷; 27.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纠纷; 2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纠纷; 2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纠纷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纠纷分类,3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纠纷; 3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纠纷; 3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再流转纠纷; 3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第三人发生纠纷; 34.代耕代种承包地发生矛盾引发纠纷;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衍生权益侵权纠纷 35.因承包期满或承包方自愿交回承包地,发包方重新统一发包给其他农户,原承包户投入较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未相应补偿而引起纠纷;,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纠纷分类,36.流转获得的承包地被征、占用或收回后,因经营者对该承包地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未获得相应补偿而引起纠纷; 37.原承包地或已经流转的承包地被征、占用,因补偿分配问题与发包方产生的纠纷; 3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因承包地被征、占用,双方争夺土地经济补偿产生纠纷; 39.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后,该地块被征、占用,原承包户因补偿分配问题与发包方或接包人产生纠纷; 4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包括教师、医生)以曾经获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由,享,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纠纷分类,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征用补偿费分配引发的纠纷; (五)土地承包经营权利分割和继承纠纷 41.因分户分割土地承包经营权产生纠纷; 42.因夫妻离婚分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纠纷; 43.权利人要求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纠纷; 44.权利人要求继承承包土地收益的纠纷; 45.以其他方式发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割和继承纠纷;,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纠纷分类,(六)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纠纷 46.当事人要求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包括“外来迁入的农业人口”,以获得或维护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失地补偿权的纠纷; 47.未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要求确权分享集体土地被征、占用补偿纠纷; 48.因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四至登记不明,或因各种原因造成四到变化,要求确认承包土地位置;,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纠纷分类,(七)土地承包其他纠纷 49.村(组)未申报或扣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林权证等证书而引起纠纷; 50.农村土地承包发包程序不合法,违反民主议定原则引发纠纷; 51.机动地预留过多或发包不公正(“关系地”或“人情地”)以及发包期限过长(指超过“三年”)而引起纠纷; 5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不服“两田制”等承包方式产生纠纷;,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纠纷分类,53.其他方式承包中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不明而引起的纠纷;54.承包方未依法向发包方交回承包的耕地或草地而引起的纠纷;55.因承包在被征或被占用,原承包户要置换农村土地而引起的纠纷;56. 以其他方式承包的“四荒”资源被征、占用补偿而引起的纠纷;57. 因土地所有权纠纷而引起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纠纷分类,58. 承包地相邻矛盾(含地界、排灌、通道、遮荫、病虫害防治等)引发的纠纷;59.因买卖“农民住房带地”引发纠纷;60.因其他原因引起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三、仲裁案例解析(共20例),案例一 申请分割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处理 案例二 对外嫁女要求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衍生权益的处理 案例三 当事人申请撤消无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问题案例四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家庭承包方式)的效力认定问题 案例五 农业承包合同(其他承包方式)的效力认定问题 案例六 对原放弃土地承包的农户要求重新获得承包权的处理 案例七 对原放弃土地承包权的农户要求获得相应土地征收补 偿的处理 案例八 对承包地被征收时实际测量多出面积的性质认定问题,三、仲裁案例解析(共20例), 案例九 对历史上村集体占用家庭承包土地的纠纷的处理 案例十 对当事人争夺已故老人承包土地继承权纠纷的处理案例十一 对后迁入的“外来户”的土地承包权益问题的处理案例十二 对以专业承包方式承包机动地、“四荒”、果园、林地、鱼塘等征地补偿费分配问题的处理案例十三 对要求给死亡人口和几种类型迁出人口分配征地补偿费用问题的处理案例十四 “买房带地”引发的征地补偿纠纷处理案例十五、独生子女因享受双份承包地而要求获得双份征地补偿费纠纷的处理,三、仲裁案例解析(共20例),案例十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原定流转价格偏低,原承包户(土地转出方)要求提高流转价款或终止流转合同的纠纷处理案例十七发包方擅自将原承包农户流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包 给其他农户引发纠纷案例十八农户土地流转后因征占地补偿费分配引发的侵权纠纷案例十九转为非农户口进城居住又回村争夺土地承包权纠纷案例二十部分村民随意主张重新打乱村民组的土地所有权界限,平均分配承包地引发纠纷,三、仲裁案例解析 (案例一),案例一 申请分割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处理 【法律事实描述】申请人因离婚、丧偶或分户,要求分割户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村组织以不介入家庭事务为由予以拒绝,申请人诉请村集体经济组织履行职责(或诉原共同承包人)。 【 仲裁处理意见】对此类案件应区别情况,实践中作如下处理: 1.对因离婚、结婚后与父母、兄弟分家等合理理由拆分承包地的,应予以支持。 2.申请人未与原共同承包人协商过拆分方案的,要求申请人先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的要求其自行追加,三、仲裁案例解析 (案例一),或由仲裁委依职权追加原共同承包人为第三人参加仲 裁活动。 3.对分户后有承包权的对象,原则上按申请时实际人口平均拆分承包地,但需要考虑各方实际赡养负担情况和便于耕作,尽可能地避免耕地过于零散细碎。 4.在上一轮土地承包期间离婚的,本轮应在户口所在村落实承包权。 【法律与现实分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5条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三、仲裁案例解析 (案例一),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第七条最后一款规定“承包方家庭分户并分别签订签订承包合同的,依照前款规定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变更手续。”既是按户承包,分户另立户后要求得到独立的承包经营权合理、合法,但由于在承包期内中途分户,当然应当从原来承包户中拆分权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一),第六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权。”就是说,对于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来说,无论男女老少,人人平等。对作为共同共有用益物权的土地承包权,无论家庭内部人口增减,原则上都实行人均权利平等共进退。但考虑到农村家庭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分担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34条规定:“承包方是夫妻的,在承包合同履行期间解除婚姻关系时,就其承包经营权的权利义务未达成协议,,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一),且双方均具有承包主体资格的,人民法院在处理其离婚案件时,应当按照家庭人口、老人的赡养、未成年子女的抚养等情况,对其承包经营权进行分割。” 3.严格地说,本案本来只需直接将第三人作为被申请方。但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的现实,将集体列为被申请人,一是申请人的意愿,仲裁委无权撤消;二是村组织参加仲裁活动,有利于了解详细案情,便于配合做好调解并执行仲裁结果;三是防止村集体在没有参与仲裁活动的情况下拒绝执行仲裁结果、当事人又要另案申请裁决村集体履行职责,一次性解决问题。,三、仲裁案例解析 (案例二),案例二 对外嫁女要求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衍生权益的处理 【仲裁事实描述】农村妇女嫁到外村后,原村集体不再承认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土地征用补偿、安置补助和其他福利分配时,不再将其列为受益对象。当事人提出自己的名字还在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有的甚至连户口也未迁出原村,因此,诉请维护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衍生权益。 【仲裁处理意见】在30年的承包期限内,几乎所有的承包户都会发生正常的人口变动,如:生、死、婚嫁、户口迁入、迁出等。由于现行对承包合同或,三、仲裁案例解析 (案例二),承包经营权证未因此作强制性变更的规定,所以承包证只能反映该户的承包经营权情况,往往在证书上没有记载的人也不一定没有该户的承包权。因此,在仲裁实践中,决不能简单地凭经营权证的记载作出判断。对此类案件应区别 情况作如下处理: 1.对婚嫁女在本承包期内通过合法登记结婚嫁入男方家庭,在男方家没有获得家庭承包地的,不管女方有无将户口迁往男方,,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二),原居住地(娘家)都应保留其承包权。但如果男方家承包的土地被征收、占用时,婚嫁妇女应当视为被征地农户中应当予以安置的农业人口,与其他成员同样享受被征地农户家庭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 2.对嫁入夫家后,因夫家为非农业户口(属“农嫁非”类型),或夫家承包地已全被征用、且已得到补偿安置等原因,该妇女不可能再得到承包地的,应支持其在娘家保留其原有承包权利。 3.对非法同居、未迁入户口且男方村也未给予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待遇者,维持其原有权益;若在前一承包期内迁入户口,也无特殊约定的,,三、仲裁案例解析 (案例二),在本轮发包时应予安排。 4.虽已合法结婚,但由于特殊原因女方确实长期在娘家生产生活,且男方村也未给予成员待遇的,应支持其娘家拥有承包权益,并通知其男方村不再给付其双重权利。 5.生育的子女,一般随女方,但也有权自主随男方(关键要看子女户口落在哪里)。 6.男方到女方家庭入赘的,比照以上分类处理。 7.在婚前已经获得安置补助的,嫁到另一个集体后,一般不予支持再给其分配安置补助。,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二),上述处理, 总的原则是确保不因婚姻而丢失承包权利,同时,又要防止重复享受权利,造成新的不公平。 【法律与现实分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5条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第20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到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到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第27 条第1 款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可见,农村土地承包的法律主体是“农户”,即以家庭为单位承包,而且在承包期内对承包地实行的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三、仲裁案例解析 (案例二),这里的“增人”不但指新出生的人口,也包括因合法婚嫁、收养增加的人口;同理,“减人”,不仅指死亡人口,也包括出嫁、提干等减少的人口。故因婚嫁增加的人口应当理解为在落户方内部通过户内稀释权重的方式获得承包权益,而不应该简单地认定未获得承包地。当然,如果是按人头调整承包地时未将其计入则另当别论。 2.辽宁省实施办法第6条规定,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结婚且户口迁入的,属于具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增人口。经过结婚登记的并将其户口迁入夫家的婚嫁妇女应该按,三、仲裁案例解析 (案例二),新增人口对待,如果该地分配征地补偿费时,应该获得征地安置补助费。(略谈一些地方按区片价分配或承包经营证的面积分配的弊端。)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6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妇女嫁到夫家后,如果男方没有农村土地家庭承包权,该妇女就无法在丈夫家庭内部通过稀释权重的方式重新获得承包权。因此,应依法继续保留该妇女在娘家的土地承包权。,三、仲裁案例解析 (案例三),4.目前土地征收后,许多地方不搞农转非,因此,婚前因征地已经获得安置补助的,实际上已经获得了全部的土地承包权利。如果从夫家再一次获得承包权或土地补偿安置权益,就会造成新的不公平。但如果婚前只被征收一部分土地,就要酌情处理。 案例三 当事人申请撤消无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问题 【仲裁事实描述】当事人提出诸如:某件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证明事项不符合原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约定内容,发包方拒绝办理修改手续; 发包方行为,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三),不合法;第三人的承包不合法,侵犯了申请人的合法权利等理由,诉请仲裁委撤消无效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仲裁处理意见】经审查属实的,对第种情况,裁决当事人有权要求发包方办理申请发证机关更正手续;对第、种情况,只能裁决变更或者撤消原发证所依据的合同,并要求有关当事人及时办理变更或调换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有关判断和理由只能在裁决书的论证部分说明,不能在裁决主文中裁决原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无效或者予以撤消。,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三),【法律与现实分析】颁发或更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属于法律授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农户承包农村集体土地的事实作出行政确认的一种行政行为。如果需依法撤消或更正、注消已发出的上述权证,须由原发证机关自行决定,或经行政诉讼由法院判决。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依法只受理特定范围的民事纠纷,有权对涉及土地承包的民事行为合法性作出认定,但无权撤消或变更行政机关与之相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因此,若在仲裁活动中查实该具体行政行为,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三),确实有误,一是可以发出仲裁建议书加以纠正;二是作出如上裁决。但仲裁建议虽不违法,却没有法律效力。故原则上还是采用裁决变更或者撤消原发证所依据的合同的方式。当事人可凭仲裁裁决书要求发包方办理申请现发证机关更正手续 (原发证机关有可能已经撤并)。 相关法律条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第2条、11条、16条、21条,以及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的第7条、8条、13条。,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四),案例四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家庭承包方式)的效力认定问题 【仲裁事实描述】申请人以承包方未签字、不是户主签字、签字后被发包方凃改等理由申请裁决该合同无效。 【仲裁意见】 1.只要是符合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本轮土地承包方案的承包合同,原则上均只认定为程序或形式瑕疵、要求补正而不裁定为无效。 2.在符合本轮土地承包方案的基础上,承包方依法书面申请放弃部分承包地后签署的合同,只要是有,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四),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本户内成员或者其他直系亲属签署的,原则上均视为表见代理,依法有效。 3.承包方未书面申请放弃部分承包地,并由不识字的老人等替户主签订合同直接减少了承包面积,可以考虑是否存在显失公平的情节,但从稳定大局出发,应当从严掌握。 4.不符合本轮土地承包方案的承包合同,即使是其他形式要件都健全,也应原则上裁决不符合集体决议部分为越权发包,依法无效。第三人因此多得的土地承包权应视为不当得利退还给集体,并应优先满足,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四),原来因此遭受侵权农户续包的愿望。但由于农业的特殊性,第三人以前因此获得的生产经营承包收益原则上不应追回。 【法律与现实分析】 1.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农村集体土地,是国家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法定权利,而发包土地首要的合法程序是村民(代表)会议关于本轮土地承包方案的决议。换句话说,本轮土地承包方案是该集体土地承包合同的合法基础。因此,承包合同是一种特别的合同,只要是符合本轮土地承包方案的,无论其在程序还是形式上有何瑕疵,都不能剥夺法定承包人的,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四),合法权利。 2.政府统一组织开展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时,有许多农户户主因外出谋生不在家,而由其家庭成员代为签署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近年来,有一些农户为后悔放弃了部分承包地的行为而质疑该承包合同的合法性。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2条规定: “当事人采用合同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四),代理行为有效。”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4条规定,因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消。但第55条又同时规定了撤消权消灭的两种情形(一是在一年内未行使撤消权的;二是当事人知道撤消撤消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行为放弃撤消权的,法院不再支持)。 4.在一些决议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基础上直接延包30年的地方,因多种原因所致,其他农户放弃承包的土地被直接以家庭方式加到某一户的承包面积(即承包合同)上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四),法第19条的规定,土地承包应当按照先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后再签订合同的程序进行。也就是说,集体决议通过的承包方案是分户签订承包合同的合法依据。因此,上述行为应被认定为缺乏合法基础而无效,多出的承包土地应视为集体机动地重新发包另签合同。,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五),案例五 农业承包合同(其他承包方式)的效力认定问题。 【仲裁事实描述】村委会班子换届后,发包方或者多数村民以程序违法或者显失公平等为理由,要求确认被申请人以其他方式承包的“四荒”以及场、圃、园、塘等承包合同为非法、无效,或者在审理相关案件中需要确认此类合同效力的其他情形。 【仲裁处理意见】 1.原则上,只要合同形式合法,应确定合同的效力,特别是发包方主张合同无效的,一般不予支持。但如果有的承包项目在承包合同签订中没有履行法定民主程序,承包合同约定的价格,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五),明显偏低, 显失公平的,应对该项目的承包合同予以完善。 2.多数村民以违反民主程序议定原则为由,主张村委会与他人签订的合同无效的,如承包方种植1年以上的,原则上不予支持;承包方种植不足1年的,原则上认定合同无效;投入不大的可以适当补偿;有大量投入,主要针对承包费不合理且调解无效的,必要可针对承包期作出调整。 3.若决策程序有瑕疵等的,确认合同效力后,如发包方主张增加承包费的。可视其情况增加。 4.合同本身存在不明确之处,如“两委”班子成员,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五),口头答复,合同条款不全、原村委会成员以个人名义出具答复意见等,此情形下,作出不利于合同继续履行的解释。 5.如果承包方不按承包合同条款规定履行责任和义务的,发包方(即村委会)又不认真坚持追究承包方的责任的,应裁决其终止承包合同,并支持追回承包方欠缴的承包费,以及承包方因未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所造成损失的赔偿。 【法律与现实分析】我国法律对农村集体重要承包事项都规定了民主议定原则,其法律依据是土地的,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五),经营管理者必须依照所有权人的集体意愿行事。相关法条有:土地管理法第14条第2款、第15条,村民委员会组法第19条第2款(5)、(6)项,土地承包法第18条第2款(3)项、第27条第2款、第48条第1款。如果发包方违反上述强制性规定,违反民主程序,越权发包,应当认定该承包合同无效,并根据当事人的过错,确定其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法释199915号)第2条、第25规定,承包合同签订满一年,但承包人已实,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五),际做了大量的投入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不因发包方违反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原则越权发包而确认该承包合同无效。 但可对该承包合同的有关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单从法释199915号的文义解释来看,该规定适用于发包方所属的半数以上村民以发包方为被告,要求确认承包合同的效力提起的诉讼。最高人民法院此项规定对承包合同效力的认定具有普遍意义,因为对同一事实关系的法律认定须保持一致,同一份承包合同的效力认定结果不应由于诉讼主体或诉讼请求的,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六),不同而会有所不同。最高人民法院就承包合同违反民 主议定原则 的无效请求设定了一年的除斥期间,只要在承包合同签订后的一年以内没有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就不能再以此认定合同无效。所谓“进行适当调整”也是以确认合同有效为前提的,对无效合同是没有进行事后调整必要的。 案例六 对原放弃土地承包的农户要求重新获得承包权的处理 【仲裁事实描述】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期间,申请人放弃了部分或全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二轮承包,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六),土地发包时,发包方未将申请人原放弃的土地发包给申请人继续承包。现申请人称,申请人当初仅仅放弃了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并未放弃土地的承包权,请求仲裁支持索回承包地。 【仲裁处理意见】对上述仲裁请求应区别不同情况分类处理: 1.对于申请人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曾经书面放弃承包权,或已签订减少了承包面积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的,予以驳回,但应告知其并未丧失土地征收补偿 等经济权利; 2.对口头申请放弃承包,意思表达真实、清楚且有确切证明, 或在领到已减少承包面积的土地承包经营,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六),权证后两年以上未有异议的,同上处理; 3.申请人虽已表示放弃承包,但发包方未实际收回土地并发包给他人或统一经营,原承包人也继续耕种的,视为实际并未放弃,裁决补签合同。 4.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期间,申请人自行将承包地无偿乃至贴钱交由第三人耕种,发包方据此直接将该承包地发包给第三人的,应裁决发包方与第三人签订的合同无效,诉争的土地重新归申请人承包。但第三人增加该承包地块已获得村民(代表)会议批准的除外。,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六),法律与现实分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9条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可以自愿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自愿交回承包地的,应当提前半年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包方,承包方交回的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在采用该条法律时,有的办案人员只把“应当提前半年书面通知“当做放弃承包权成立的要件,这是一个误解。实际上这主要是在法定期间内对承包人免除义务的一个约束,譬如说,承包人现在申请放弃承包,但在还没有其他人接包的情况下,不管你有没有在耕种,原承包人都得继续负担半年以 内的承包费或合同规定的其他责任和义务等;但超过,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六),法定期限后,它就是原承包人行使权力的保障。因此,放弃承包权成立的要件是:原承包人书面申请的,在半年之内,自发包方收回承包地时即行生效;有书面申请的,到半年后,只要原承包人确实放弃了即可生效,无须得到发包方批准实际接收;只有口头申请的,即使超过半年,只要发包方实际收回时即行生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8条规定,土地承包应当遵循承包程序合法的原则。发包方将申请人原承包地直接发包给第三人,显然缺少了该程序合法的两个要件:一是获得原承包人放弃承包的,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七),真实意思表示;二是将该宗土地增发给第三人已获村 民(代表)会议批准。 案例七 对原放弃土地承包权的农户要求获得相应土地被征收补偿的处理 【仲裁事实描述】本集体农用土地被征收后,原放弃土地承包权的农户申请仲裁,要求重新获得承包权,以及获得相应份额的土地被征收补偿利益。 【仲裁处理意见】首先,经审查放弃土地承包权的行为依法成立的,驳回重新获得承包权的仲裁请求;其次,对于要求与本集体经济组织其他成员平等地获得相应份额的土地被征收补偿利益的仲裁请求应予以,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七),支持;最后“平等”并不等于“相等”,与本集体经济组织其他成员有合理的差距应予准许。 对各种应有土地承包权而未获得承包权的农户,比照以上原则处理。 【法律与现实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6条规定:“承包方享有下列权利:(二)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在其他法规、文件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因此有些干部和群众据此就认为,只有承包地被征收的农民才有权获得补偿和安置。这是错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7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七),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产值的十五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056号)第24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请求支付相应份额的应予支持。但已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备案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地方政府规章对土地补偿费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可见,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分配应与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挂钩;土地补偿费作为集体土地资产变现,当然也是,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八),所有成员都有份;只有青苗的补偿费才可能与被征收的承包地面积挂钩。 但在承包地分配得比较合理,群众没有意见的地方,过去集体土地被征收后的补偿分配也一直是与承包地挂钩的。也没有必要去干涉。 案例八、对承包地被征收时实际测量多出面积的性质认定问题 【仲裁事实描述】申请人因承包地被征收时,实际测量的面积比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证上登记面积多出较大的面积,故要求裁决以实际测量面积作为征地的数量依据。,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八),【仲裁处理意见】在计算青苗损失补偿时,可以实际测量所得的田块面积计算,但对其他补偿,应以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登记的面积为准。比权证登记多出的面积,视为集体机动地处理。而实测面积不足承包经营权证上登记面积的,则应以集体机动地或被征收的田间道路、水沟等非承包面积予以补足。 【法律与现实分析】从现实上看,在第一轮土地发包时,有些农村地方考虑不同田块间的耕作条件、地力肥沃程序以及路途的远近,或者是否有路树遮荫影响产量等多种因素的差距,为公平起见,实行了“大小亩”(即好的地块一亩算一亩,差的地块一,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八),给一点五亩算一亩)的办法发包。这从生产资料平等分配的角度看是合理的,但以此作为财产的分配依据就不合理了。此外,也有的农户在长期耕作中拓边展沿,使承包地面积有所扩大,因此,对多算的面积的请求应予以驳回;对补足面积的请求应予以支持。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合法的权利数量有合同为依据的,应当以合同约定的数据为准。所以,无论是超标承包还是不足额承包,都属于违约行为,故不当得利者不能以此为由得寸进尺;被侵权方当然有权追偿利益。特别是一些没有按人均地权延包,还存在“两田制”的地方,一定要从严掌握。,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九),案例九 对历史上村集体占用家庭承包土地的纠纷的处理 【仲裁事实描述】历史上村集体因各种原因占(征)用了本村农户承包的土地,现在因土地大幅度增值或国家征收土地补偿标准大幅度提高,而与原家庭承包户在土地使用(承包)权或补偿利益上产生了纠纷,原承包户提出仲裁申请。 【仲裁处理意见】应当区别不同类型,原则上按以下方式妥善处理: 1.村集体为兴办集体公益副业或社队企业占用土地时已在合理期限内比照当时国家征收土地补偿、安置,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九),标准落实了被占用土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户经济利益的,应裁决维持不变。 2.占用土地是为兴办集体公益副业或社队企业,且该项目已经集体合法决议批准,其他承包户也已履行,但个别承包户当时就不同意,并一直拒绝领补偿费的,应裁决仍按原来的方案补偿安置,但应加付合理利息;如果以上前提不存在,原土地尚可退还或调整的,给予退还或调整;该地块此后已经或最近将被国家正式征收的,按照国家征收时政策标准给予补偿。 【法律与现实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自身或代行农村合作,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九),经济组织的职能、权属有:“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村办学校、村建道路”、“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3条第1 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可见,村集体为,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九),了集体的利益,是依法有权占用本集体土地用于建设的,但若需占用农户承包地的,应当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参照国家正式征收集体土地的补偿、安置标准,永久性赎买农户的土地承包权,也可以通过调整承包地来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权。对农户来说,如果同意了上述安排,只要不是恶意欺骗或当时就显失公平,就不存在被侵权的问题,就应当遵守公序良俗和诚信原则,不能随意反悔。否则,大家都要无原则地翻历史老账,社会将永无宁日。,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十),案例十 对当事人争夺已故老人承包土地继承权纠纷的处理 【仲裁事实描述】当事人的老人亡故后,已分户的兄弟之间为继承老人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发生纠纷。 【仲裁处理意见】应当区别不同情况,原则上按以下方式妥善处理: 1.亡故人原与当事人兄弟中之一为同一承包户的,驳回另一当事人户的继承请求。 2.亡故人原为独立承包户的,裁决其承包地由原发包方收回,但该承包地当季或当年的收益,以及原承,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十),包户投入的地上附着物建设资金等原承包人依法有权收回的其他资金,应由合法继承人按照继承法的规定收回分配。 【法律与现实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5条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第26条第1 款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第31条规定:“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农户”的法律概念不同于基于血缘和婚姻关系构成的“家庭”,也不同于通过户籍登记形成,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十),的“户”的概念,而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向集体申报或申请拆分所形成的“户”的概念,其书面依据如农业家庭承包合同的记载、村集体编制的成员登记簿等;而在家庭承包的法律关系中,“承包人”指的就是“承包户”。因此,只要原来的农户还未消亡,老人亡故后,该户的承包地依法不能随意变动,户内成员继续经营本户的承包地,不存在“继承”问题;如果原来的农户消亡了,该户承包的耕地或草地依法应由发包方收回。无论何种情况,本“农户”以外其他家庭成员依法无权继承该户的承包地(林地除外),只有权继承该生产周期的承包收益和可回收资金。,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十一),案例十一 对后迁入的“外来户”的土地承包权益问题的处理 【仲裁事实描述】农村中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以后从原居住地迁往新的居住地落户的农业户籍人口,农村中习惯称这类人员为“外来户”。他们有的在迁入时与新居住地有口头协议或书面协议表示以后不要承包地,有的在迁入时村里没有给承包地(当时没有明确是否以后再给承包地)。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城镇四周及城市郊区的农用耕地被征收、占用,土地价值迅速攀升,这类人员就以自己是农民身份(即农业户籍)为由,向新居住地村委会要求获得家庭承包地或,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十一),征地补偿费。当地政府和村委会不给承包地或征地补偿,他们就屡次上访,或诉请仲裁委予以仲裁。 【仲裁处理意见】解决此类问题的纠纷的焦点,实际上是确认“外来农户”在新居住地的集体地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问题。依据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第6条第5款和辽政办发20115 8 号文件即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做好农村“后迁入”农户有关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沈阳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关于解决“后迁入人口”土地权益问题的指导意见(沈农发200656号)的规定,对此类人员的享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十一),待遇,土地承包权益问题,应区别三种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当初迁入时有约定的,按当事人迁入时的约定办理。当初无论与村里约定了口头协议或书面协议的,都要依照当初的约定办理。如果迁入时约定不要地(或规定不给地)的就不能给;如果原来约定等将来村里调整土地或下一轮承包时给地的,就应该按当初的约定发包给承包地。 2.第二轮承包之前迁入新居住地的,如果在原居地没有承包地,在新居住地愿意承担相应义务和缴纳公共积累,,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十一),)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议三分之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代表)同意接纳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可获得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待遇。 凡是在第二轮承包之后迁入新居住地的,因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原籍,所以对他们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不予以确定。 3、如果他们在迁入后虽未经上述程序,但新居住地已经发给承包地,并承担了相应义务,享受其他成员同等待遇的,原则 上应视为已经实际接纳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要维持已经获得的土地承包关系。但其在新居住地能否获得与本地原成员同等。,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十一),【法律与现实分析】此类纠纷在全市乃全省和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问题,但是目前国家层面的现行法律、政策尚无明确规定。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词,早就见诸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中,经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的中的第八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都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概念,但是,至今全国人大以及各级政府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这一法律、政策概,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十一),念,没有立法及政策解释,导致目前许多基层法院、农村政策主管部门以及信访部门在调处此类纠纷过程中,在如何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时,很难将农民、村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法律概念区别开来,给基层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增加了难度。但有些省、市、县从本地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了本地的解决办法。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第6条第5款和和辽政办发20115 8 号文件即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做好农村“后迁入”农户有关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对此类人员的享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待遇,即土地承包,三、仲裁案例解析(案例十一),权益问题做了明确规定。在理解和处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的问题上,应作如下理解: 目前,我国法律中所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概念,实际上是由过去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所有制形式演变过来的,(根据:1982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彭真委员长在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