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生物技术,顾松松.doc_第1页
植保生物技术,顾松松.doc_第2页
植保生物技术,顾松松.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以学习和认识植物保护与生物技术相互关系为目的,通过了解植物保护和植物技术的关系重组dna技术在植物抗有害植物转基因育种上得应用以及分子检测技术在植物保护上的应用,拓宽的我们对植物保护与生物技术的的宏观认识。学到了什么:1、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上的应用一、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概况 二、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应用概况 三、发酵技术的应用概况 四、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概况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保护上的应用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程序 二、植物抗病细胞突变体筛选 三、抗病虫细胞工程育种四、茎尖脱毒3、重组DNA技术在植物保护上的应用 重组DNA技术目的基因的获得植物转化技术用转化了重组植物转化载体的根癌土壤杆菌转化植物 检验转基因植株及其后代4. 微生物发酵技术在植物保护上的应用 5.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保护上的应用 第1节 蛋白质检测技术第2节 核酸杂交检测技术第3节 PCR技术 一、PCR的原理 二、PCR反应中的主要成分 三、PCR反应参数 四、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五、PCR操作过程 六、PCR的特点 七、PCR的类型 第4节 DNA分子标记 一、第一代分子标记 二、第二代分子标记 三、第三代分子标记第6节 生物芯片技术 一、工作原理 二、生物芯片的分类第7节 其他检验技术 一、连接酶链反应 二、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 三、转录依赖的扩增系统 四、Q复制酶反应 那些想学没写到:种质资源与基因资源DNA shufflingRNAi与VIGS (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表观遗传学正向遗传学与反向遗传学Bt蛋白及其作用机理Agroinfiltrationand Agroinfection怎样鉴定一种病原真菌或细菌或病毒? 病毒: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 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掠夺别人的营养生存,危害大,如爱滋病毒,生存在人体免疫细胞,破坏人体自身保护。细菌:是属于原核型细胞的一种单胞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细胞核、也无核仁和核膜,除核蛋白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或者与其他生物共生。人体身上也带有相当多的细菌。据估计,人体内及表皮上的细菌细胞总数约是人体细胞总数的十倍; 真菌:是具有真核和细胞壁的生物; 真菌像细菌和微生物一样都是分解者,就是一些分解死亡生物的有机物的生物。真菌将生物分解为各类无机物,使土地肥力增强。 病毒:1.原生微生物 2.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的核心 3.无细胞结构 4.异养,细胞内寄生 5.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繁殖细菌:1.原核微生物 单细胞生物2.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3.一般为异养,腐生或寄生4.分裂生殖真菌:1.真核微生物2.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3.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4.异养,腐生或寄生5.孢子生殖或出芽生殖怎样设计特异性PCR引物? 要设计引物首先要找到DNA序列的保守区。同时应预测将要扩增的片段单链是否形成二级结构。如这个区域单链能形成二级结构,就要避开它。如这一段不能形成二级结构,那就可以在这一区域设计引物。现在可以在这一保守区域里设计一对引物。一般引物长度为1530碱基,扩增片段长度为100600碱基对。让我们先看看P1引物。一般引物序列中G+C含量一般为40%60%。而且四种碱基的分布最好随机。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啶存在。否则P1引物设计的就不合理。应重新寻找区域设计引物。同时引物之间也不能有互补性,一般一对引物间不应多于4个连续碱基的互补。引物确定以后,可以对引物进行必要的修饰,例如可以在引物的5端加酶切位点序列;标记生物素、荧光素、地高辛等,这对扩增的特异性影响不大。但3端绝对不能进行任何修饰,因为引物的延伸是从3端开始的。这里还需提醒的是3端不要终止于密码子的第3位,因为密码子第3位易发生简并,会影响扩增的特异性与效率。植物病理学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有哪些重大贡献? 5个生物顶级域中的两个域即病毒域和类病毒域是植物病理学家发现的,最初发现的植物病毒TMV后来成为了生命科学研究的模式工具。此外,植物病理学家还发现了可转移到植物基因组中,随同植物DNA一同复制和表达的转移DNA(T-DNA)。且发现了五大激素之一的赤霉素。植物病理学对细胞工程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植物的顶端分生组织不存在病毒,从而可以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