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管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引言 . 1 写目的 . 1 景 . 1 义 . 1 考资料 . 1 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 2 求 . 2 标 . 2 件、假定和限制 . 2 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 3 价尺度 . 3 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 4 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 4 作负荷 . 4 用开支 . 4 员 . 5 备 . 5 限性 . 6 4 所建议的系统 . 6 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 7 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 7 进之处 . 8 响 . 8 设备的影响 . 9 软件的影响 . 10 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 10 系统运行过程的影响 . 10 开发的影响 . 10 地点和设施的影响 . 11 经费开支的影响 . 11 限性 . 11 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 11 5 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 11 选择的系统方案 1 . 12 选择的系统方案 2 . 12 6 投资及效益分析 . 13 出 . 13 本建设投资 . 13 他一次性支出 . 13 一次性支出 . 13 2 益 . 14 次性收益 . 14 一次性收益 . 14 可定量的收益 . 15 益投资比 . 15 资回收周期 . 15 感性分析 . 15 7 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 16 律方面的可行性 . 16 用方面的可行性 . 16 8 结论 . 16 1 可行性研究报告 1 引言 作为一家多品种、小批量离散型制造企业 ,在生产方面 : 其产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不高,生产均衡率不高,又因为其生产任务多集中在下旬,影响产能 (生产能力 )安排、质量和交货期 。 在管理方面 : 该公司的管理层次依然较多,上下信息沟通和横向协调困难,信息共享度低,难以快速响应内外变化 。 这两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速度,急需引起企业的管理 层领导重视,通过 建立 相应的管理系统,来优化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 建立物资 集成化管理系统 系统, 他直接与公司的生产系统相关联,知道合理化生产,该系统可以由公司聘请相应的外部专业人员实现,依托已经建立的人工管理系统建立相应的计算机网络,使得生产与供应实现信息的共享,减少理层次,使得管理更加高效。 88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根据目前公司的概况与经过调查研究所了解到的现存的问题,再根据管理决策层的战略规划,参照相关的标准来完成管理系统的建立。 2 2 可行性研 究的前提 除了继续做好年度、季度和月度采购计划外,需要配合用料和配送作业,做好供料计划和配送计划,以强化物流控制与物流服务。供料计划和配送计划将更加集成,且与第三方物流衔接。企业物流中心的形成,将使物流朝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功能、职能与信息的集成。下料单元集中并且归入物流中心后,除了配送功能外,还将产生下料加工、包装、运输等物流功能,使物流从供应转向服务,从供应物流延伸到生产物流。随着物流供应链的建立,仓储管理范围将扩大到成品和半成品。物资财务管理将更强调与各子系统的信息集成,如对在途、暂估、 往来资金和内外部银行对账、结算等功能的管理,动态反映库存资金和采购资金的变化。因此,增强的功能有计划、财务、库存和供应商管理与评价。 预计新增功能有配送,下料加工管理,限额管理等 。 系统目标 促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管理手段的的改进,促进物流一体化。 改进决策方法和决策依据,使决策科学化。 改进管理信息服务,在信息服务中创造价值。 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集成。 减员增效,提高管理效率。 提高信息处理水平,适应市场变化。 开发企业第三利润,降低物流成本。 件、假定和限制 说明对这项开 发中给出的条件、假定和所受到的限制,如: a 所建议系统的运行寿命的最小值; 3 b 进行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时间; c 经费、投资方面的来源和限制; d 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限制; e 硬件、软件、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方面的条件和限制; f 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 g 系统投入使用的最晚时间。 说明这项可行性研究将是如何进行的,所建议的系统将是如何评价的。摘要说明所使用的基本方法 和策略,如调查、加权、确定模型、建立基准点或仿真等。 说明对系统进行评价时所使用的主要尺度,如费用的多少、各项功能的优先次序 、开发时间的长短 及使用中的难易程度。 4 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表各非生产部门的材料需求申报计划; 表季度备品配件生产计划,主特材料表,季度新产品试制计划,外协计划,自制配件表,工作令材料消耗定额; 表工作令,月下料计划,材料消耗定额,工艺过程卡; 表生产领料,经营维修领料,退料单。 现行的管理系统对于信息的传递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填报各种表格和下达各种指令,二是召开会议或打电话通知。调查中收集到的表格、台账 5 等共 1 267 种,这些 表格中用于各处室内部使用的共 524 种;各分厂内部使用的共 494 种;各处室下达至各分厂的表格共 70 种;各分厂上报至总厂各处室的表格共 194 种;上报至部、省、市统计部门的表格共 125 种。 计划的编制是一项烦琐的工作。以供应部门为例,月度作业计划有 50项左右, 250 300 个规格产品,每个产品要用 200 300 个规格的原材料;单做产量乘以材料消耗定额这一操作就做 5 万 9 万次,材料定额资料近 79万页,查找起来相当不便,何况在制定采购合同时还要考虑 25,000 种原材料的库存量,上期计划的在途材料,预测期末库存量。目前 16 个人要在 1020 天编成计划,不可能逐项核算,只能以车间上报的待料表为主要依据,大部分材料在季度计划里采购, 通过增加库存和延长流动资金的周转天数,缓和供应与生产的矛盾。 现系统供应部门的库存金额为 4 500 万,资金周转天数为 212 天;从历史数据上看,每年都有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要靠手工方式编制高质量的物资计划和进行有效的定量控制是很困难的。 物流费用主要集中在采购与仓储两个环节,即供应物流上。完全的采购成本包括采购品本身的成本和物流成本,具体说包括订货费、运输装卸费和其他附加性的物流费用 。目前,无论总量,还是结构都存在问题,在多种因素作用下, 短缺与积压并存,忽视资金的时间价值 。另一个影响成本费用的因素是转、抹账问题,占采购额的 30以上。 供应系统人员总数超编,事务性处理人员过多,分析决策型人员过少,效率低,信息处理能力低。不能按时编出可靠的物资计划;没有编制供料计划,采购计划也只是落实月度计划,并且很粗放。 6 相关科 室设备总量,新度和使用效率都有待提高,多用于单项处理,难以共享。 从已经使用的微机来看,大部分利用率不高。计算机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不能共享。缺乏全面的分 析和规划,拥有计算机的部门,只着眼于解决本部门的实际问题,也带来共享方面的困难。 现行供应系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九个方面。 (1)物资供应计划不能适应生产需要 生产计划下来以后,材料消耗来不及核算,只能靠经验估计。该企业产品种类繁多,需要原材料种类也多,达 25 000 余种。生产上的变化引起物资计划发生变化,加之材料和产品市场的变化,物资计划面临更多变数,物资计划跟不上生产变化。 库存控制力度差,没有安全库存定额、最佳库存定额、上下限储备定额。 (2)计划人员不能掌握材料去向 由于忽视 供料计划,限额供料形同虚设,用料管理失控,原材料通过移料、下料后,不入原材料库,到底有多少毛坯件之类的在制品,也不知流到何处,损耗了多少;在途物资也无法得知,因为每个原材料合同掌握在各自采购员的手里,计划员不能掌握材料去向。 (3)没有采用材料消耗定额控制产品材料成本 目前有些材料消耗比较灵活,消耗定额难于确定;其次,消耗定额普遍偏高,有人为因素,也有缺乏科学依据的原因。尤其是辅料和化工材料几乎没有定额。 (4)类管理等方法没有得到推广 类管理是把品种繁多的物资,按其重要程度、消耗数量、价值 大小、资金占用等情况,进行分类排队,然后采用不同管理方法,做到抓住重 7 点,照顾一般。然而,该企业物资品种达 25 000 余种,为多品种小批量模式生产,手工无法完成烦杂的计算。 (5)材料利用率低、消耗大 该企业钢材利用率为 55 15,在同行业中是比较低的。 (6)供、管、用和服务脱节 重供应,轻管理和使用,服务意识淡薄,把主要精力放在保生产上,忽视物资使用控制、使用效果与效益,供应系统变成“救火队”。 (7)物资计划不完整、不准确 企业重采购计划,几乎没有供料计划。没有精确计算毛需求和净需求,而是采用经验统计法进行估算,未免粗略,不适合月度采购计划。其次,由于市场因素,计划赶不上变化。目前,年度和季度采购计划几乎到了荒废的地步。 (8)注重实物管理,忽视资金和价值管理 无法进行储备的合理性分析和结构分析。忽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几乎没有考虑储备利息和资金周转。 (9)信息共享程度低 信息共享程度较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信息私有化削弱了监督,导致采购过程的暗箱操作,采购管理容易失控。 4 所建议的系统 第一阶段将根据现 有条件和功能,开发基础和核心部分,满足现行业务的需要,包括库存管理、物料需求计划、采购合同管理。这些是开发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最能体现系统效益的部分。平均库存可减少 1 3,采购费可减少 5。因此,必须优先实现。 第二阶段,继续完成物资财务管理和用料限额管理,并且实现系统的初步集成。 第三阶段,完成下料加工管理和物料配送管理,完善接口部分的生产物流管理,如在制品管理,进一步实现系统集成。 8 第四阶段,基于供应链与电子商务的后台整合应用,即形成前端的企业物流信息门户和后台的物流信息系统,专门负责信息处理。该 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库,功能模块和用户界面。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必然涉及物流功能的整合、机构的调整、职能的变化、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人员变动。真正的困难不是技术,而是流程重组。不能迁就现有管理模式,必须以信息流定义业务流和工作流。 给出所建议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功能 序号 用户需求点 库 存 管 理 1 随时知道任意物资的入库量,出库量和库存量及对应的价值量数据 2 进行库存统计,完成基本的库存统计报表,如收发存月报表 3 随时知道每个生产部 门已领用材料价值总量 4 登台账并且实现机内账本管理 5 能对暂估料和在途料进行管理,随时知道暂估量和在途量 6 能够稽核和计算价差,汇总每类物资的价差量 7 随时了解库存状态,进行库存报警 8 能为其他子系统提供数据,如内部银行收账和往来应付账款数据,并且生成机内凭证 9 能够计算材料成本并且构置成本报表,做出分类明细表 10 能对库存材料进行 A 凹分类管理,条件成熟时能进行经济批量分析 11 确定订货点和订货量,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订货,订多少 12 查询有关库存的数量,如 入库、出库和库存量,查询库存台账 13 查询库存状态并且打印状态报表,以便根据状态进行管理 购 合 同 14 能对合同进行维护管理 (登录、变更、记账、打印合同报表 ) 15 跟踪合同执行,知道合同执行状态,即已执行多少,打印有关合同执行的报表,编制有关采购合同报表 9 管 理 16 能登到料台账,计算订货费,实现采购远程控制 17 能对供应商基本信息进行管理,能对供应商进行定量评估和分类管理 18 实现对合同及合同执行情况的查询 19 实现对供应商及其交易历史的查询 20 及时了解往 来资金状况 21 对物资采购情况进行定量分析 物 资 计 划 管 理 22 逐层展开产品结构并且汇总,计算主需求 23 进行平衡计算,算出净需求 24 根据上面计算结果编制月度采购计划和待料表 25 按部门编制月度供料计划,进行限额管理 26 编制、打印相关计划报表 27 查询任意物资的毛需求和净需求 28 能按类别、代码,按日期、产品查询待料表 物 资 财 务 管 理 29 进行凭证处理和账务处理 30 处理内外往来资金,及时了解应收、应付、预付情况 31 能按供应 商查询往来资金情况 32 进行材料成本管理和价差分摊 33 能为其他系统或子系统提供接口收据 34 及时了解在途和暂估资金情况,打印相关报表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必然涉及物流功能的整合、机构的调整、职能的变化、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人员变动。真正的困难不是技术,而是流程重组。不能迁就现有管理模式,必须以信息流定义业务流和工作流。 设备的影响 说明新提出的设备要求及对现存系统中尚可使用的设备须作出的修改。 10 软件的影响 说明为了使现存的应用软件和支持软件能够同所 建议系统相适应。而需要对这些软件所进行的修改和补充。 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硬件维护人员,系统软件维护人员,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应用软件维护人员,各系统使用人员等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时间的配合上要求高,工作量大,必须总体安排考虑。培训应是多层次的,培训的目的,不仅仅是系统的使用、维护,更重要的是从上至下,普遍接受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如 是顺利实施流程重组的思想基础。因此,要把培训与流程重组,体制变革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系统运行过程的影响 说明所建议系统对运行过程的影响,如: a 用户的操作规程; b 运行中心的操作规程; c 运行中心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d 源数据的处理; e 数据进入系统的过程; f 对数据保存的要求,对数据存储、恢复的处理; g 输出报告的处理过程、存储媒体和调度方法; h 系统失效的后果及恢复的处理办法。 开发的影响 说明对开发的影响,如: a. 为了支持所建议系统的开发,用户需进行的工作; b. 为了建立一个数据库所要求的数据资源; 11 c. 为了开发和测验所建议系统而需要的计算机资源; d. 所涉及的保密与安全问题。 地点和设施的影响 说明对建筑物改造的要求及对环境设施的要求。 经费开支的影响 为了保证投资效果,必须采用技术经济方法进行投资预算,按 20: 80的原则进行投资,以减少风险。在总体分析阶段,分配少量投资,主要用于管理咨询与论证,主要软件投资分阶段投放在实施阶段,主要设备投资主要投放在系统转换阶段。软、硬件的投资要保持合适比例,在投资的时间分布上要保持合适比例,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说明所建议系统尚存在的局限性以及这些问题未能消除的原因。 ( 1)对现有技术的评估 硬件和网络平台选择 。需要选择在市场上技术成熟的主流产品。这些产品具有较好的兼容性与开放性;有较大的用户群,在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不被淘汰。厂商要有潜力和技术支持能力。在成本方面,需要考虑自己的承受力和企业赢利能力,在考虑升级的同时,也要体现经济原则,做到够用、好用、适用。 软件选择 。在网络操作系统方面,开发企业信息系统,可以选择新版本是 000于数据库解决方案,有九个厂家提供数据库产品,各有特色。我们在规划里选择了微软的0,它是企业级的数据库产品,其新版是 端开发工具有 许多优秀的产品,如 +, 12 。在规划中,选择了 为它简易、快速,可以缩短系统开发周期。在规划里,选择了主流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在系统环境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升到三层或多层的客户服务器结构,甚至 B S 结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仍然是 统开发的真实写照。真正的难点在于准确地识别、预测、把握、定义用户需求,大量基础数据的整理、录入、转换和系统管理。 信息管理技术 。 20 世纪 50 年代起,建立电子数据处理 ( 70 年代开始建立 80 年代起出现了管理领域的专家系统 ( 90 年代,在 基础上出现了 业资源计划 )、 户关系管理 )和应链管理 )。作为一个部门级系统,不能照搬,但必须吸收 其是 构架和管理理念。 ( 2)对技术发展可能产生影响的预测 硬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设备选型上需要进行科学论证,需要考虑硬件升级对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影响。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也在不断发展,新的、更方便的软件会出现,现 有软件的版本也在不断升级,必然对开发出来的系统带来冲击;系统兼容性是维护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操作系统。采用新的技术和产品,不仅出自用户的要求,也可能来自开发者为改善系统性能而主动提出的要求。在满足这些需求时,应该使系统受到的影响尽可能小,如何做到这一点,这是总体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 5 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建设一个以计算机和通信网络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此系统的建成大约要 2 年左右时间,投资约 100 万元人民币。该系统是一个人 机系统,除有一般企业管理系统中的电 子数据处理 (,尚有管理信息系统 (次和初步的决策支持系统 (次。 13 第二种方案是从国内或国外购买现成的计算机硬件、网络和应用软件。 第三种方案是不从全局考虑规划,先进行局部建设,满足各部门日益增长的需要,随后逐步构成一个大系统。这样做的好处是,每次投资较少,工厂承受得起;但这样做,将来可能发现,总的投资不少,但收益却与之不相匹配,而且要想把局部的东西连成一个整体,将会困难重重;最终在形势的逼迫下,不得不推倒重来。因此,强调整体规划 ,分期实施。 第四种方案是再增加一些设备和人员,仍然维持现有的手工管理系统。 . 6 投资及效益分析 本建设投资 经初步调查估计,系统建设费用包括软、硬件费用,技术开发费用,人员培训费用和土建等辅助工程费用。其结构为软、硬件费用为 21 万元,技术开发费用为 18 万元,人员培训费用为 5 万元,土建等辅助工程费用为 6 万元。硬件费用适度,保证开发与培训费用。 。 他一次性支出 该企业是一个具有 60 多年历史的老国有企业,包袱较重,离退人员占近 1 3。 由于是单件小批生产方式,劳动生产率不高,而工资占成本的 20左右,效益不很理想。由于受三角债的影响,资金非常紧张。该企业进行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订货情况有很大改善, 14 效益回升。该物流信息系统第一期规划投资经测算为 50 万元人民币。分期投资困难不大,前期投入小,而且可以边投入,边回收。系统运行好了,第三利润的收益是长久性的。前面的分析测算表明,仅供应物流部分每年可创效益 115 万元 一次性支出 系统每年运营费用包括人员工资 (奖励 3 万元 )、水电等公共设施费用 (1万元 )、数据采集和录入费用 (奖励 3 万元 )、 通信和材料消耗费 (1 万元 ),总额为 8 万元。这部分费用是每年都发生的,重点是用于维护队伍的稳定和数据采集,这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奖励性工资应保持适当增长。 次性收益 库存管理:该企业供应部门资金周转天数为 177 天,应用系统后可以利用确定型库存模型进行库存费用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随机型库存模型进行订货点提前期确定和安全库存量确定,也可进行 存分类管理;运用这些模型后,可以减少材料的资金积压和停工待料,而停工待料引起工时损失和加班加点,因而,可节省资金积压的利息支出和停工待料的 工时损失。资金周转可由 177 天降到 169 天,节约利息支出计算如下: 周转资金: 4300 365*177365*160=200 万元 利息: 200*360 30*=元 停工待料费用为: (11646 工时 *2*6 元小时 )*60 =元 原材料利用:在原材料利用方面,建立系统后,可以进行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下料的优化过程;下料原停留在一个产品上考虑,有系统后,可对全厂产品进行优化下料,提高材料利用率 2,则节约费用为: 1 亿元 *2二 200 万元 以最低费用供应物资:应用系统后 ,可以进行资源的合理调运与生产能力的合理配置,即线性规划模型,从而节省采购费用,据估测可节约原采购费的 1,则为 1 亿元 *1: 100 万元。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系统的建设在经济上是完全可行的,产出大于投入。 15 一次性收益 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费用与增加产值。一般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经济效果为:增产 2 14,降低消耗 5 7;产品质量提高 10 40;减少废品 5 10;减少管理费用 20一 25;增加利润 4 劳动生产率提高 3 12;资金周转加快 2 10,平均投资回收期 。系统效益只能逐渐体现,且与管理素质密切相关。 可定量的收益 间接效益主要体现在提高业务处理能力 ();资料管理和使用方便();生产和消耗统计核算正确方便 ();人员减少、缩短加班时间 ();物流过程缩短,计划编制简易 ();提高决策能力 ();易于调整生产和库存 ();经费开支节约,成本降低 ()。真正重要的是管理流程的优化,管理基础的加强,管理品质的提高和市场响应能力的增强。 资比 求出整个系统生命期的收益 投资比值。 求出收益的累计数开始超过支出的累计数的时间。 所谓敏感性分析是指一些关键性因素如系统生命期长度、系统的工作负荷量、工作负荷的类型与这些不同类型之间的合理搭配、处理速度要求、设备和软件的配置等变化时,对开支和收益的影响最灵敏的范围的估计。在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当然会比单一选择的结果要好一些。 16 7 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 1)体制 企业对改进管理手段与管理方法有了内在的需求和紧迫感,不改善管理就有生存危机,有可能被市场淘汰。随着宏观经济体制的改变,企业的 微观体制也在发生变化,如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推动信息化的体制环境已经具备。 ( 2)政策 国家把国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