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4章第1课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4章第1课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4章第1课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4章第1课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4章第1课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必修 1 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 2 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环境问题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 如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而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严重 发展中国家生态破坏严重 但同时环境问题又具有全球性 因为有些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 国际性河流污染不只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 而是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3 环境问题的实质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发展的不合理 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与人口 资源 经济增长方式等密切相关的 1 人口压力过大 对物质的需求超出环境供给资源的能力 使资源短缺 物质消耗超出环境消化废物的能力 导致环境污染 2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利用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造成资源的破坏与浪费 出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真题1 2009 上海 近年来 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出现了热岛效应 咸潮侵袭 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1 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能源消耗加大 城市人口剧增 水域面积扩大 市郊农业发展a b c d a 2 上海在长兴岛北侧边滩筑堤建成青草沙水库 该水库主要功能是 a 防止洪水泛滥b 扩大湿地面积c 开发旅游景点d 提供优质水源 3 下列因素中 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上游输沙量降低 风暴潮频发 长江径流量加大 海平面上升a b c d d c 思维过程 该题组考查考生对区域环境问题的理解 第 1 题 城市热岛效应是因工业化 城市化的发展 市内交通 生产 人口高度密集 释放出大量人为热 建筑高大密集 不利于通风散热而形成的 第 2 题 长兴岛北侧水库的功效在于 拦蓄水源 蓄存水源 缓解因咸潮侵袭导致的水质变差问题 第 3 题 海水对海岸线 滩涂的侵蚀作用可从两方面分析 其一 由于植被保护 上游来沙量减少 使滩涂生长速度减慢 其二 海浪 潮汐 风暴潮 海平面上升等使海岸侵蚀不断加剧 海岸倒退 因地制宜判断同类工程的主要用途针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 人们往往修建相应的工程以趋利避害 但同类工程在不同区域 其用途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以 真题1 所涉及的水库为例 干旱 半干旱地区的水库主要以蓄积水源为主要目的 湿润 半湿润地区的水库除蓄积水源外 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防御旱涝灾害 起到 削峰补枯 的作用 城区附近的水库往往是为了提供优质水资源 河流中上游水库除防御旱涝灾害外 重点还在于开发水能资源 规律技巧总结 1 环境污染及其衍生出的问题 1 环境污染问题 续表 2 由环境污染衍生出的问题 2 生态破坏问题 3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由于人类大规模 长期开采与破坏 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成为全球普遍的环境问题之一 真题2 2011 江苏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 反映了 a 地壳活动加剧b 日地距离缩短c 黄赤交角增大d 全球气候变暖 2 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 海平面上升 海岸侵蚀加剧b 冰川融水增多 全球水量增加c 海洋面积增大 海岸线长度增加d 热量消耗增多 全球温度下降 d a 思维过程 本题组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由两幅图的对比可知 2003年冰原面积比1992年明显缩小 说明全球气候变暖 使冰川大面积消融 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 海岸线后退 从海陆相互作用看 海洋作用强于陆地作用 所以海岸侵蚀加剧 规律技巧总结 误联因果 击破选择题常见陷阱选择题中的因果关系有两种 一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 通常将题干设置为 结果 而将 原因 设置为选项 要求考生能区分干扰项作出正确判断 此类试题在命制时常设置因果关系倒置的选项作为干扰项 如 真题2 第 2 题的c选项 二是选项本身的因果关系 通常将干扰项设置为存在因果关系的形式 诱使考生走入思维误区 如 真题2 第 2 题的b选项 此类选择题对那些定义掌握不准确的考生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应加强地理定义以及地理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理解 2011 淮安市一模 新华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2月15日电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5日终于孕育出备受瞩目的 巴厘岛路线图 确定了今后加强落实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的领域 完成1 3题 1 近年来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地热资源的开发 矿物燃料的燃烧 森林的破坏 太阳活动的影响a b c d b 2 为减缓气候变化 人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加强对台风 寒潮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 预警与预报 改善能源结构 加强太阳能 核电 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加快海洋和沿海滩涂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对公众进行气候变化的宣传教育 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a b c d d 3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 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可能导致洪涝 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 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a b c d a 解析 第1题 地热资源的开发并不会排放温室气体 太阳活动属自然现象 均可直接排除 第2题 减缓气候变化的重点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并动员公众积极参与 第3题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天气异常现象频发 并导致冰雪总量减少 正确 全球变暖对全球降水的影响不一 有的地方降水增多 有的地方降水减少 错误 2012 衡阳八中第一次月考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 读图回答4 5题 4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a 黄土高原b 山东丘陵c 江南丘陵d 兴安山地5 本地区最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 大气污染b 水污染c 次生盐渍化d 红色荒漠化 d c 解析 第4题 从柑橘 稻田 茶园等判断图示地区位于亚热带 热带地区 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符合 第5题 江南丘陵易因过度开垦破坏植被而导致水土流失 因其土壤为红壤 故称之为 红色荒漠化 6 2011 沈阳二中10月月考 局部的环境问题 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全球 其原因有 自然界的大气 水 地表物质不断运动 循环 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 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 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环境随之而变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 明显的 差异性是次要的 不明显的a b c d a 解析 环境问题是因各地理要素不协调而产生的 而地理要素间可以相互影响和渗透 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