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金石南路板桥港大桥工程拱圈、现浇箱梁施工方案.doc_第1页
a金石南路板桥港大桥工程拱圈、现浇箱梁施工方案.doc_第2页
a金石南路板桥港大桥工程拱圈、现浇箱梁施工方案.doc_第3页
a金石南路板桥港大桥工程拱圈、现浇箱梁施工方案.doc_第4页
a金石南路板桥港大桥工程拱圈、现浇箱梁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石南路金石南路板桥港大桥板桥港大桥工程工程 拱拱圈圈 现现浇浇箱箱梁梁 施施 工工 方方 案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无锡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太湖新城道桥 BT 项目 B 标 项目经理部 目 录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4 1 1 工程概况 4 1 1 1 总体布置 4 1 1 2 上部结构 4 1 1 3 下部结构 4 1 1 4 其它构造 5 1 2 分部工程概况 5 1 2 1 拱圈 5 1 2 2 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 5 1 2 3 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 5 1 2 4 主要工程量 6 第二章第二章 施工组织 管理网络施工组织 管理网络 7 2 1 质量管理网络图 7 2 2 组织管理网络图 7 2 3 安全网络图 7 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顺序 工艺流程施工顺序 工艺流程 9 3 1 引桥钢筋混凝土箱梁 9 3 1 1 施工顺序 9 3 1 2 施工工艺流程图 11 3 2 主桥拱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11 3 2 1 施工顺序 11 3 2 2 施工工艺流程图 13 第四章第四章 钢筋 预应力钢绞线钢筋 预应力钢绞线 15 4 1 概况 15 4 1 1 引桥钢筋混凝土箱梁 15 4 1 2 主桥拱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17 4 2 钢筋 19 4 2 1 规定与要求 19 4 2 2 钢筋加工 19 4 2 3 钢筋连接 19 4 2 4 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组成及安装 21 4 3 预应力筋 22 4 3 1 钢绞线 22 4 3 2 锚具 夹片 23 4 3 3 预应力管道 23 第五章第五章 支架 模板支架 模板 24 5 1 概况 24 5 2 支架搭设 24 5 2 1 主桥中跨段 24 5 2 2 主桥边跨段 引桥 28 5 3 模板制作 安装 30 5 3 1 底模板 30 5 3 2 侧模板 32 第六章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35 6 1 概况 35 6 1 1 混凝土用的材料 35 6 1 2 混凝土的配合比 36 6 1 3 混凝土的拌制 36 6 1 4 混凝土的运输 37 6 1 5 混凝土的浇筑 37 6 1 6 混凝土的养护及修饰 38 第七章第七章 张拉 压浆张拉 压浆 39 7 1 概况 39 7 2 张拉 39 7 2 1 机具及设备 39 7 2 2 张拉应力控制 39 7 2 3 预留孔道 39 7 2 4 钢绞线安装 40 7 2 5 钢绞线张拉 40 7 3 孔道压浆 41 7 3 1 水泥浆的材料 41 7 3 2 水泥浆的技术条件 41 7 3 3 孔道压浆 41 第八章第八章 安全文明方案安全文明方案 43 8 1 安全措施 43 8 2 安全施工方案 43 8 2 1 支架 模板 43 8 2 2 钢筋 44 8 2 3 气焊 气割 44 8 2 4 混凝土 45 8 2 5 用电 45 8 2 6 起重 46 8 2 7 施工现场 47 8 2 8 机电设备 47 8 2 9 工程机械设备和机具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48 8 3 文明施工措施 49 第九章第九章 机械 设备 劳动力机械 设备 劳动力 50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1 1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本桥位于板桥港口 板桥港节制闸西侧约 60 米 河口宽约 160 米 板桥港为等外级航道 航道中心线与道路中心线斜交 118o 本桥位于规划长广溪湿地公园内 背靠文化氛围浓厚的 江南大学城 其景观要求较高 采用飞燕式梁拱组合桥 大桥桥型结构轻巧 简洁 富有时代气息 虽立面为拱形 但毫无厚重 与象征年轻 朝气 的大学城前后呼应 1 1 1 总体布置 总体布置 全桥跨径组成为 3 20 20 35 20 3 20 m 其中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组 合结构 引桥为钢筋混凝土预连续箱梁结构 桥梁全长 201 06 米 桥梁位于 R 500m 的平曲线上 墩台均采用径向布置 桥梁两头纵坡均为 2 5 竖曲线半径 2000m 桥梁断面与道路断面一致 采用上下行两幅桥分离断面 单幅桥全宽 13m 即 5m 人非混 行道 7 5m 机动车道 0 5m 内侧防撞护栏 本桥在主跨处设计了导航堤 导航堤顺航道中心线方向布置 根据该河道主要通航船只 300 吨 的宽度 利用导航堤控制了净 12m 宽的船只通行通道 防止在航道与桥墩斜交的情 况下船只撞击桥墩 待该河道禁航后 可拆除 1 1 2 上部结构 上部结构 主桥 主桥分梁体与拱圈两部分 梁体采用连续箱梁结构 单幅桥顶板宽 13m 底板宽 9m 底板水平 顶板与道路横坡一致 梁体最小梁高 1 3m 单箱双室 顶板厚 22cm 底板厚 22 42cm 腹板厚 40 60cm 随横坡变高 腹板中设预应力钢束 单端张拉 顶底板中设预应力钢束 顶板束为单端张拉 底板束为 两端张拉 拱圈厚度 80cm 宽度与梁体底板同宽 梁体内设预应力钢束 为两端张拉 引桥 采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 单幅桥顶板宽 13m 底板宽 9m 底板水平 顶板与 道路横坡一致 梁体最小梁高 1 3m 单箱双室 顶板厚 22cm 底板厚 22 42cm 腹板厚 40 60cm 随横坡变高 1 1 3 下部结构 下部结构 主桥 拱圈下设承台 下接直径 150 cm的单排桩 引桥 桥墩采用立柱接承台形式 每一幅桥横向设两根立柱 桩基为 100cm的钻孔灌 注桩 桥台为肋板式桥台 基础为 100cm的钻孔灌注群桩 1 1 4 其它构造 其它构造 桥面铺装 桥面设置2 的双向横坡 横坡由箱梁腹板变高度调整 支座 设置盆式支座 栏杆 人非混行车道外侧设铸造石栏杆 内侧设钢结构隔离栏杆 中央分隔带处设混 凝土防撞护栏 导航堤 60cm 钢管间距 5 5m 钢管顶上浇注宽 1 0m 高 1 5m 的混凝土 堤顶标高 2 0m 1 2 分部工程概况分部工程概况 1 2 1 拱圈拱圈 在第二联 4 墩 5 墩承台上分别向主跨和边跨两个方向斜向上设置圆弧拱圈 构成主 桥梁拱组合结构的 拱 部分 起拱角分别为 30 7o 主跨侧 和 28 8o 边跨侧 圆弧拱 轴线半径分别为 3312 4cm 主跨侧 和 3497 2cm 边跨侧 拱圈厚度 80cm 拱圈下端与 主墩承台连接 上端与主箱梁连接 水平方向长 731 9cm 主跨侧 和 756 8cm 边跨侧 实际长度 811 cm 主跨侧 和 828 cm 边跨侧 其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1 2 2 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 第一联和第三联 引桥 上部结构为 20 20 20m 三跨连续箱梁 箱梁半幅顶板宽 13m 底板宽 9m 底板水平 顶板与道路横坡 2 一致 箱梁在外腹板处的最小梁高是 1 30m 在中腹板处的梁高是 1 39m 在内腹板处的最大梁高是 1 48m 箱梁横断面为单箱双 室 顶板厚 22cm 底板厚 22 42cm 腹板厚 40 60cm 随横坡变高 现浇箱梁在桥台和桥墩位置上设有横梁 为实心混凝土结构 其中在 0 台 9 台 3 墩 6 墩 位置的端横梁长 120cm 在 1 墩 8 墩 2 墩 7 墩 的位置中横梁长 150cm 梁高 139cm 半幅梁中线 1 2 3 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 第二联 主桥 上部结构分梁体与拱圈两部分 梁体为 20 35 20m 的三跨预应力混凝 土连续箱梁结构 箱梁半幅顶板宽 13m 底板宽 9m 底板横向水平 顶板与道路横坡 2 一 致 箱梁在外腹板处的最小梁高是 1 30m 在中腹板处的梁高是 1 39m 在内腹板处的最大 梁高是 1 48m 箱梁横断面为单箱双室 顶板厚 22cm 底板厚 22cm 承台顶的两中横梁之间部分 边跨中横梁和端横梁之间部分的梁底面按半径为 3457 2cm 的圆弧变化 底板最薄 29 3cm 距梁端 4 2m 断面 两中跨中横梁之间部分的梁底面按半径为 3272 4cm 的圆弧变 化 底板最薄 22cm 跨中断面 腹板厚 40 60cm 随横坡变高 在两侧拱片和主梁连接部分别设有长为 3m 的中横梁 为实心混凝土结构 横梁底面 纵向按半径 3457 2cm 边跨中横梁 和 3272 4cm 中跨中横梁 的圆弧变化 横向水平 中横梁的最大高度 274 7cm 最小高度 202 9 cm 边跨中横梁 和 201 1 cm 中跨中横梁 主梁在 3 6 墩的梁端位置分别设有长为 1 2m 的端横梁 梁高 139cm 半幅梁中线 为实心混凝土结构 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顶板 腹板和底板中分别设有预应力钢束 材料采用按 GB T5224 2003 国家标准的 j15 20 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标准强度 Rby 1860 MPa 弹性模 量 E 1 95 105 MPa 松弛率不大于 2 5 顶板钢束类型为 9 j15 20 单端张拉 锚固端位 于中跨中横梁内 张拉端位于对向的梁端 底板钢束类型为 9 j15 20 两端张拉 张拉端 位于两侧梁端 腹板钢束类型为 15 j15 20 单端张拉 锚固端位于中跨中横梁内 张拉端 位于同向的梁端 1 2 4 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 拱圈 现浇箱梁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拱圈 现浇箱梁主要工程量表拱圈 现浇箱梁主要工程量表 类别位置数量 混凝土 m3 钢绞线 j15 2 t 钢筋 10mm t 钢筋 10mm t 拱圈第二联8 C40 472 04 101 9086 钢筋混凝土 现浇箱梁 第一联 第三联 4 C40 1849 087 0 9656573 2380 预应力混凝 土现浇箱梁 第二联2 C50 1586 736 40 64160 9956299 4655 第二章第二章 施工组织 管理网络施工组织 管理网络 2 1 质量管理网络图 质量管理网络图 2 2 组织管理网络图 组织管理网络图 2 3 安全网络图 安全网络图 项目经理 阚卫星 项目总工 涂祖彬 项目副经理 刘云 孙国儿 工程科 冯佳伟 综合科 高伟新 财务科 陈洁 试验室 戴雪松 机料科 高伟新 计划科 赵启全 桥梁队 项目经理 阚卫星 项目总工 涂祖彬 质检员 冯佳伟 桥梁施工队 周东 良 华忠 项目经理 阚卫星 安全员 高伟新 安全员 高伟新 桥梁施工队 周东 良 全员 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顺序 工艺流程施工顺序 工艺流程 3 1 引桥钢筋混凝土箱梁 引桥钢筋混凝土箱梁 3 1 1 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 1 在地面上粗放出箱梁边线 挖除表层淤泥 松土直到原状的实土层再整平 铺一层 60cm 厚的 12 灰土 碾压密实 然后在灰土顶面浇筑一层 15cm 厚的 C25 混凝土形成支架底 模 2 在混凝土上精确放出箱梁边线和腹板 横梁位置 用油漆划出 按设计支架位置和间距 摆放支架撑脚 搭设支架 根据支架高度分层加水平钢管固定以提高支架的整体性 另加 45o 斜向钢管提高支架的刚度 3 搭设支架完工后在其顶部横杆上铺设大方木形成模板底梁 然后在底梁的垂直方向再 铺设小方木 槽钢 工字钢 调整到设计标高再铺模板形成箱梁底模 4 用全站仪在底模上精确放出箱梁腹板边线及横梁位置 用小铁钉打入模板并用油漆点 出 5 在一联箱梁底模板铺设完后对其进行预压 预压荷载采用灌水橡胶袋或砂 土 袋形成 堆载大小为梁体自身重量并考虑各种施工荷载等的 110 荷载位置和大小须符合底模的实 际受载情况 每日早晚两次观测底模上控制点的标高变化情况 并做好记录 预压时间不小于 7 天 并 且连续两天沉降量不大于 2 mm 时卸载 6 恢复箱梁边线和中线 用墨线弹出 重新调整模板面标高到设计值 7 按设计位置 间距安装底板 腹板 横梁钢筋 安装底板钢筋之前每隔 1m 距离放保护 块 两层钢筋之间每隔 50 100cm 距离加支撑钢筋 8 钢筋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后安装侧模板和端模板 外侧模与内侧模螺丝杆对拉 拉丝 杆外套 PVC 管 外侧模底端支撑在底模上 内侧模底端由预制混凝土方柱支撑于底模上 其 两端另加钢筋点焊固定于底板钢筋上 端模板分块制作 根据设计的钢筋数量在模板的相应 位置钻孔 并沿孔轴线方向切缝 拼接安装后外侧用短钢筋焊接于伸出的钢筋上固定 钢筋缝 用海绵塞紧防漏浆 横梁端模板用木方加钢管固定 另外侧用斜向钢管加固 9 模板安装并加固完经验收合格后浇筑底板和腹板混凝土 10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2 5 MPa 后拆除内侧模 然后在箱室内的底板混凝土上搭设钢管 方木 支架 加固后在支架顶按设计尺寸 位置和标高铺设箱梁顶板底模板 在模板表面加铺 塑料膜 同时搭设翼板部分钢管支架并铺设箱梁翼板底模 11 在翼板底模上用全站仪精确放出箱梁翼板边线 调整翼板底标高到设计值 12 在腹板顶混凝土面凿毛 凿除混凝土表面脆弱浆面层 直至露出石子 然后将凿除的 砂浆片用高压水 气体 冲干净并清除到梁体外 13 顶板 翼板底模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绑扎 焊接箱梁顶板 翼板钢筋 安装底层钢筋 之前每隔 1m 距离放保护块 两层钢筋之间每隔 50 100cm 距离加支撑钢筋 14 钢筋完工后安装侧模板和端模板 箱梁两边侧模板严格按放样位置安装 高度等于翼 板边缘高度 20cm 外侧每隔 1m 用小木方固定 端模板安装与腹板端模板安装方式相同 放粗样 地基处理 制作支架底模 精确放样 搭设支架 调整标高 铺设箱梁底模 精确放样 堆载预压 卸载 恢复边线 中线 调整标高 安装底板 腹板 横梁钢筋 安装侧模板和端模板 浇筑底板和腹板混凝土 拆除内侧模 搭设内支架 铺设箱梁顶板底模板 搭设翼板支架 铺 设翼板底模板 精确放出翼板边线 调整标高 腹板顶混凝土面凿毛 绑扎 焊接顶板 翼板钢筋 安装 固定侧模板 端模板 预埋人行道 栏杆和护栏钢筋 浇筑顶板和翼板混凝土 养护 拆除支架和底模 制作侧模板 和端模板 加工 焊接 底板 腹板 横梁钢筋 制作顶板底 模板 加工 焊接 顶板 翼板 横梁钢筋 制作顶板 翼板侧 模板和端模板 加工人行道 栏杆和护栏 预埋筋 15 安装人行道 栏杆和护栏预埋钢筋 各项预埋筋按设计尺寸和间距布设 然后分别与 相应位置的主筋点焊固定 16 钢筋 模板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浇筑箱梁顶板和翼板混凝土 17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2 5 MPa 后拆除顶板侧模和端模 然后拆除梁体内顶模板和内支 架 18 连续洒水养护 7 天以上 19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0 时 拆除箱梁支架和底模 翼板支架和底模 3 1 2 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工艺流程图 见上页 3 2 主桥拱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主桥拱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3 2 1 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 1 在主桥边跨地面上粗放出箱梁边线 挖除表层淤泥 松土直到原状的实土层再整平 铺 一层 60cm 厚的 12 灰土 碾压密实 然后在灰土顶面浇筑一层 15cm 厚的 C25 混凝土形成 支架底模 2 在主桥边跨混凝土面上精确放出箱梁 包括拱圈 边线和腹板 横梁位置 用油漆划出 按设计支架位置和间距安放支架撑脚 搭设支架 根据支架高度分层加水平钢管固定以提高支架的整体性 另加 45o斜向钢管提高支架的 刚度 3 在中跨的围堰两侧粗略放样 在南北两面各打入 3 排钢管桩 桩顶用并排焊接的两根 40 号工字钢作横梁 横梁顶用双排单层贝雷架作纵向支撑梁 上面再横向布置两根 40 号工字 钢 精确放样后在其顶面搭设小钢管支架 4 在支架顶部横杆上铺设大方木形成模板底梁 然后在底梁的垂直方向再铺设小方木 槽钢 工字钢 调整到设计标高再铺模板形成底模 5 用全站仪在底模上精确放出箱梁 拱圈 的边线和中线 用小铁钉打入模板并用油漆点 出 6 在承台两侧梁拱体系底模板铺设完后同时对其进行预压 预压荷载采用灌水橡胶袋或 砂 土 袋形成 堆载大小为拱圈加梁体自身重量并考虑各种施工荷载等的 110 荷载位置和 大小须符合底模的实际受载情况 每日早晚两次观测底模上控制点的标高变化情况 并做好记录 预压时间不小于 7 天 并 且连续两天沉降量不大于 2mm 时卸载 7 恢复箱梁 拱圈 的边线和中线 用墨线弹出 重新调整模板面标高到设计值 8 按设计位置 间距焊接拱圈上 下层主钢筋及侧面钢筋 再绑扎箍筋和支撑筋 安装底 层钢筋之前每隔 1m 距离放置混凝土保护块 9 钢筋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后安装拱圈侧模板和端模板 在底模拱圈边线外侧沿弹线方 向打入小木条 再安装侧模 其外侧用斜向支撑于工字钢上的钢管另加横向钢管加固 端模板 分块制作 根据设计的钢筋数量在模板的相应位置钻孔 并沿孔轴线方向切缝 拼接安装后外 侧用短钢筋焊接于伸出的钢筋上固定 钢筋孔缝用海绵塞紧防漏浆 端模板用木方加钢管固 定 另外侧用斜向钢管加固 10 模板安装并加固完经验收合格后浇筑拱圈混凝土 浇筑由低到高 横断面平衡还要振 捣密实 一个承台两侧对称同时浇筑 11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2 5 MPa 后拆除侧模和端模 12 拱圈端面凿毛 凿除混凝土表面脆弱浆面层 直至露出石子 然后将凿除的砂浆片用 高压水 气体 冲干净并清除到梁体外 13 洒水养护直到拱圈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0 14 在拱圈顶面搭设小钢管支架 铺设上部主梁底模板 15 安装边跨及中跨悬臂段主梁 包括横梁 底板 腹板钢筋 安装底层钢筋之前每隔 1m 距离放置保护块 两层钢筋之间每隔 50 100cm 距离加支撑钢筋 然后按设计位置安装底板束 和腹板束波纹管 直线段每隔 1m 曲线段每隔 50cm 用钢筋定位 16 钢筋完工并验收合格后安装主梁 包括横梁 侧模板和端模板 在底模边线外侧沿弹 线方向用铁钉钉入一小木条 再安装侧模 其外侧用斜向支撑于支架上的钢管加横向钢管加 固 端模板分块制作 根据设计的钢筋数量在模板的相应位置钻孔 并沿孔轴线方向切缝 拼 接安装后外侧用短钢筋焊接于伸出的钢筋上固定 钢筋孔缝用海绵塞紧防漏浆 端模板用木 方 钢管拉丝固定 跨中合拢段端模板用短钢筋焊接在伸出的预埋筋上加固 17 钢筋 波纹管 模板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浇筑主梁底板 腹板混凝土 18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2 5 MPa 后拆除内侧模 然后在箱室内的底板混凝土上搭设钢管 方木 支架 加固后在支架顶按设计尺寸 位置和标高铺设箱梁顶板底模板 在模板表面加铺 塑料膜 同时搭设翼板部分钢管支架并铺设箱梁翼板底模 19 在腹板顶混凝土面凿毛 凿除混凝土表面脆弱浆面层 直至露出石子 然后将凿除的 砂浆片用高压水 气体 冲干净并清除到梁体外 20 顶板 翼板底模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绑扎 焊接箱梁顶板 翼板钢筋 安装底层钢筋 之前每隔 1m 距离放保护块 两层钢筋之间每隔 50 100cm 距离加支撑钢筋 然后按设计位置 安装顶板束波纹管 直线段每隔 1m 曲线段每隔 50cm 用钢筋定位 21 钢筋完工后安装侧模板和端模板 箱梁两边侧模板严格按放样位置安装 高度等于翼 板边缘高度 20cm 外侧每隔 1m 用小木方固定 端模板安装与腹板端模板安装方式相同 22 安装人行道 栏杆和护栏预埋钢筋 各项预埋筋按设计尺寸和间距布设 然后分别与 相应位置的主筋点焊固定 23 钢筋 波纹管 模板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浇筑主梁顶板和翼板混凝土 24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2 5 MPa 后拆除顶板侧模和端模 然后拆除梁体内顶模板和内支 架 25 连续洒水养护 7 天以上 26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0 时 腹板 F1 1 F1 6 穿钢绞线 对称交替张拉 压 浆 27 腹板束预应力孔道压浆 28 根据施工需要 采用钢管或型钢作为合拢段劲性骨架 安装合拢段钢筋和模板 验收 合格后在一天温度最低时浇筑合拢段混凝土 29 合拢段洒水养护 30 在合拢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0 时 顶板束 底板束穿钢绞线 张拉顶板束 T1 1 T1 8 T2 1 T2 8 底板束 T3 1 T3 12 同一截面对称张拉 31 顶板束 底板束预应力孔道压浆 32 拆除支架和底模板 先上后下 纵 横向同步进行 3 2 2 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工艺流程图 放粗样 地基处理 制作边跨支架底 模 精确放样 搭设支架 调整标高 铺设边跨底模 精确放出箱梁 拱圈 位置 堆载预压 卸载 恢复边线 中线 调整标高 安装拱圈钢筋 安装拱圈侧模板和端模板 浇筑拱圈混凝土 拆除拱圈侧模和端模 拱圈顶搭设支架 铺设主梁底模板 拱圈端面凿毛 安装主梁底板 腹板钢筋和波纹管 安装主梁侧模板和端模板 浇筑主梁底板 腹板混凝土 制作拱圈侧 模板和端模 板 加工 焊接 拱圈钢筋 制作主梁底 模板 加工底 腹 板钢筋和波 纹管 放样 打钢管桩 搭设中跨支架下部结构 两根 40 号工字钢 横梁 双排单层贝雷架 纵梁 两根 40 号工字钢 支架支撑梁 精确放样 搭设支架 调整标高 铺设中跨底模 拱圈养护 制作主梁侧模板和 端模板 转下页 续上页 搭设内支架 铺设主梁顶板底模板 腹板顶混凝土面凿毛 安装顶 翼板钢筋和顶板束波纹管 安装顶板 翼板侧模板 端模板 浇筑主梁顶板和翼板混凝土 预埋人行道 栏杆和护栏钢筋 拆除顶板侧模和端模 养护 腹板束穿钢绞线 张拉 压浆 安装合拢段钢筋和模板 浇筑合拢段混凝土 合拢段养护 顶板束 底板束穿钢绞线 张拉 顶板束 底板束孔道压浆 拆除支架和底模板 拆除内侧模 腹板束孔道压浆 加工人行道 栏杆和护栏 预埋筋 制作顶板 翼板侧 模板和端模板 搭设翼板支架 铺 设翼板底模板 精确放出翼板边线 调整标高 加工顶 翼 板钢筋和顶 板束波纹管 制作主梁顶 板底模板 第四章第四章 钢筋 预应力钢绞线钢筋 预应力钢绞线 4 1 概况 概况 普通钢筋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 GB13013 91 的 HRB335 和 R235 两种类型的钢筋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符合 GB T5224 国家标准的 j15 20 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标准强度 Rby 1860 MPa 弹性模量 E 1 95 105 MPa 松弛率不大于 2 5 初荷 70 4 1 1 引桥钢筋混凝土箱梁 引桥钢筋混凝土箱梁 1 底板钢筋 引桥箱梁底板钢筋分两层布置 其中底层纵向钢筋分为四种 腹板位置 N1 钢筋与腹板的 顶面钢筋 斜筋和加强筋连接构成纵向钢筋骨架 直径是 28 间距为 9 cm 纵向一联通长 每个腹板处设有 4 根 每个腹板内有 4 片骨架 N3 钢筋布置在腹板以外底板的其他位置 直 径是 28 间距为 18 20 cm 纵向一联通长 N3a 与 N3 横向间隔布置 长 17 5m 直径是 28 间距为 18 20 cm 纵向位置起点在第一跨和第三跨的端横梁一端 N4 与 N3 横向亦间 隔布置 长 15m 直径是 25 间距为 18 20 cm 纵向位置在第二跨跨中部分 底板顶层纵向钢筋 N11 与底层 N3 钢筋横向位置对应 直径是 12 纵向一联通长 另在 底板渐变段靠近顶面增设有 N21a 直径是 12 与 N11 横向位置对应 长 485cm 除弯钩 底板底层横向钢筋 N15 间距 10cm 直径是 16 长 891 8cm 纵向一联满布 底板顶层横向钢筋 N14 间距 10cm 直径是 16 长 891 8cm 纵向在横梁处空缺 其他位 置满布 2 腹板钢筋 引桥箱梁腹板钢筋由钢筋骨架片 箍筋和水平钢筋组成 钢筋骨架片由顶钢筋 N2 底钢筋 N1 和斜筋连接以及顶加强筋 N8 底加强筋 N7 N7a 构 成 顶钢筋 N2 和底钢筋 N1 直径都是 28 间距均为 9 cm 纵向一联通长 每个腹板处各设 有 4 根 每个腹板内有 4 片骨架 斜钢筋 N24 N25 N26 N27 直径都是 22 弯角均为 45o 布置在横梁两侧 7 5m 范围内 顶端与 N2 加强筋 N8 焊接 底端与 N1 加强筋 N7 焊接 顶加强筋 N8 直径是 28 长 12m 除弯钩 布置在一联中的两个中横梁处 中横梁中线 两侧各 6m 焊接在 N2 钢筋的下面 底加强筋 N7 N7a 直径都是 28 焊接在 N1 钢筋的上面 其中 N7 布置在一联中两个边 跨 起于梁端 长 17 5m 除弯钩 不计曲线差 N7a 布置在一联中中跨跨中 长 15m 除弯钩 不计曲线差 箍筋分为跨中梁段箍筋 横梁两侧 4m 渐变段箍筋和辅助筋 两头带有 90o弯钩的直筋 跨中梁端箍筋 N18 N18a N18b 直径都是 16 分别布置在外 中 内腹板纵向钢筋骨架 片的外围 横梁两侧 4m 渐变段箍筋 N19 N19a N19b 直径都是 16 分别布置在外 中 内腹板纵 向钢筋骨架片的外围 另在渐变段的中腹板居中位置增加 N18a 在渐变段外 内两边腹板靠近箱室的一边竖向设有 N19c 箍筋辅助筋 又在横梁靠近箱梁 两外侧面位置竖向设有 N18c 箍筋辅助筋 N19c N18c 直径都是 16 纵向水平钢筋 N11 布置在腹板中箍筋内侧 直径是 12 间距 10cm 纵向一联通长 另 在渐变段靠近腹板边 边腹板内侧 中腹板两侧 增设有 N21a 直径是 12 间距 10cm 长 485cm 除弯钩 3 顶板钢筋 引桥箱梁顶板钢筋分两层布置 其中顶层纵向钢筋分为 4 种 腹板位置 N2 钢筋与腹板的 底面钢筋 斜筋和加强筋连接构成纵向钢筋骨架 直径是 28 间距为 9 cm 纵向一联通长 每个腹板处设有 4 根 每个腹板内有 4 片骨架 N5 钢筋布置在每个腹板的两侧 每侧 8 根 一联共 48 根 间距 16cm 直径是 28 纵向一联通长 N6 钢筋布置在每个箱室的中间部及翼 板靠外侧部分 前者间距 14 5cm 后者间距 10cm 直径是 16 纵向一联通长 N5a N5b 与 N5 横向间隔布置 长分别为 8m 12m 直径都是 28 间距均为 32cm 纵向设置在一联中的 两个中横梁处 关于中横梁的横向中线对称 顶板底层纵向钢筋 N11 分别与顶层 N5 N6 每隔一根 横向位置对应 直径是 12 纵向 一联通长 翼板位置的底层纵向钢筋 N9 与顶层的 N6 N5 横向位置对应 直径是 12 纵向 一联通长 另在顶板渐变段靠近底面增设有 N21 直径是 12 与 N11 横向位置对应 长 75cm 除弯钩 又在翼板靠近腹板部分与 N5a N5b 对应位置加设 N9a 长为 12m 间距为 16cm 纵向设置在一联中的两个中横梁处 关于中横梁的横向中线对称 顶板顶层横向钢筋 N12 间距 10cm 直径是 16 长 1290 6cm 纵向一联满布 顶板底层横向钢筋 N13 间距 10cm 直径是 16 长 891 8cm 纵向在横梁处空缺 其他位 置满布 翼板位置底层横向钢筋 N20 间距 10cm 直径是 12 长 256cm 纵向一联满布 4 端横梁钢筋 引桥箱梁端横梁钢筋由钢筋骨架片 箍筋 水平钢筋和支座网片组成 钢筋骨架片由顶钢筋 N1 底钢筋 N2 N2a 和斜筋连接以及顶加强筋 N1a 底加强筋 N2b 组成 顶钢筋 N1 和底钢筋 N2 N2a 直径都是 25 骨架片间距为 10 cm N1 与 N2a 有弯钩 组成的骨架片位于端横梁两端 一个端横梁有 2 片 N1 与 N2 无弯钩 组成的骨架片位于端横 梁中间部分 一个端横梁有 10 片 一个端横梁有 N1 钢筋 12 根 一个端横梁有 12 片骨架 斜钢筋 N5 N5a N6 N7 N7a 直径都是 25 弯角均为 45o 布置在端横梁的支座支撑位 置 顶端与加强筋 N1a 焊接 底端与 N2 N2a 或加强筋 N2b 焊接 顶加强筋 N1a 直径是 25 长 475cm 布置在顶部支座支撑线位置 在 N1 钢筋下 底加强筋 N2b 直径是 25 长 500cm 布置在底部跨中位置 在 N2 N2a 钢筋上 箍筋 N4 直径是 16 每个横断面排布两根 支座位置间距 10cm 中间部分间距 15 cm 水平钢筋 N3 直径是 12 长 890cm 间距 15cm 分布在端横梁前 后两面 支座钢筋网片由间距为 10cm 的纵 横向钢筋 N8 N9 和四个角上的插筋组成 直径都是 10 每个支座位置竖向分布 5 层 间距 10cm 5 中横梁钢筋 引桥箱梁中横梁钢筋由钢筋骨架片 箍筋 水平钢筋和支座网片组成 钢筋骨架片由顶钢筋 N1 底钢筋 N2 N2a 和斜筋连接以及顶加强筋 N1a 底加强筋 N2b 组成 顶钢筋 N1 和底钢筋 N2 N2a 直径都是 28 骨架片间距为 10 cm N1 与 N2a 有弯钩 组成的骨架片位于中横梁两端 一个中横梁有 2 片 N1 与 N2 无弯钩 组成的骨架片位于中横 梁中间部分 一个中横梁有 13 片 一个中横梁有 N1 钢筋 15 根 一个中横梁有 15 片骨架 斜钢筋 N5 N5a N6 N7 N7a 直径都是 25 弯角均为 45o 布置在中横梁的支座支撑位 置 顶端与加强筋 N1a 焊接 底端与 N2 N2a 或加强筋 N2b 焊接 顶加强筋 N1a 直径是 28 长 475cm 布置在顶部支座支撑位置 在 N1 钢筋下 底加强筋 N2b 直径是 28 长 500cm 布置在底部跨中位置 在 N2 N2a 钢筋上 箍筋 N4 直径是 16 每个横断面排布 3 根 在支座位置间距 10cm 中间部分间距 15 cm 水平钢筋 N3 直径是 12 长 890cm 间距 15cm 分布在端横梁前 后两面 支座钢筋网片由间距为 10cm 的纵 横向钢筋 N8 N9 和四个角上的插筋组成 直径都是 10 每个支座位置竖向分布 5 层 间距 10cm 4 1 2 主桥拱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主桥拱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1 拱圈钢筋 拱圈钢筋由底层钢筋 顶层钢筋 侧面钢筋 箍筋和架立钢筋组成 底层钢筋 N2 N2 和顶层钢筋 N1 N1 直径都是 25 间距均为 10cm 沿拱肋的弧度方 向布置 下端预埋入承台 1 2 m 侧面钢筋 N3 直径是 16 左 右两个侧面各分布 3 根 沿拱肋的弧度方向布置 下端预 埋入承台 1 2 m 箍筋 N4 N4a 径向垂直于拱轴线方向布置 N4a 直径是 16 间距为 10cm 布置在拱圈 下部 150cm 段内 N4 直径是 20 纵向间距为 10cm 布置在拱圈其他段内 架立钢筋 N4 径向垂直于拱轴线方向布置在拱圈的两侧 直径是 16 间距为 10cm 纵 向布置在拱圈与中横梁施工缝以上的中横梁内 N5 径向垂直于拱轴线方向布置在拱圈的中间 部分上下两层钢筋之间 直径是 12 纵向间距为 10cm 横向间距 30cm 另外在拱圈与中横梁交界的角隅处增加直径是 16 的圆弧钢筋和直径是 12 横向固定 钢筋 2 主梁顶板钢筋 主梁顶板钢筋分两层布置 其中顶层纵向钢筋在腹板位置的 Na 钢筋直径是 18 两端 90 度弯角后伸到底板与 Nb 连接 间距为 10 cm 纵向一联通长 每个腹板处设有 4 根 半幅 共 12 根 N1 钢筋直径是 18 布置在除腹板外顶层的其他位置 间距为 10 cm 纵向一联通 长 半幅共 118 根 顶板底层纵向钢筋 N6 布置除腹板 翼板外顶层的其他位置 直径是 12 间距为 15 cm 纵向一联通长 翼板位置纵向钢筋 N16 直径是 12 间距为 10 cm 纵向一联通长 顶板上层横向钢筋 N2 直径是 16 纵向间距为 10 cm 一联满布 两端到翼板边 顶板下层横向钢筋 N8 直径是 16 纵向间距为 10 cm 在中横梁处空缺 其他位置满布 两端到腹板边 翼板下层横向钢筋 N12 直径是 12 纵向间距为 10 cm 一联满布 从翼板边伸到腹板内 3 主梁腹板钢筋 主梁腹板钢筋由纵向钢筋 箍筋和水平钢筋组成 腹板纵向钢筋由顶层筋 底层筋组成 腹板顶层筋 Na 位于顶板上层 腹板底层筋 Nb 位 于底板下层 每个腹板各有 4 排 腹板箍筋分为跨中梁段箍筋 中横梁两侧 3m 渐变段箍筋和辅助箍筋 跨中梁段箍筋 N10 N10a N11 N11a 直径都是 16 纵向间距承台上方 2m 段 20cm 其 他 10cm 其中 N10 N10a 分布在拱圈上方主梁跨中梁段 位于边腹板内 N11 N11a 分布在 边跨中横梁与端横梁之间 中跨中横梁与中横梁之间的主梁跨中梁段 位于中腹板内 纵向水平钢筋 N6 N7 N16 N5 N5 直径都是 12 竖向间距 10cm 其中 N6 位于边腹 板内侧及中腹板两侧 纵向一联通长 N7 位于腹板厚度变化段的腹板内侧 长 400cm N16 位 于边腹板外侧 纵向一联通长 N5 N5 位于梁拱结合的底板厚度变化段的边腹板外侧 4 主梁底板钢筋 主梁底板钢筋分两层布置 其中底层纵向钢筋在腹板位置的 Nb Nb Nb 分别位于端横 梁与中横梁之间梁段 拱圈上部的梁段和两中横梁之间的梁段 直径都是 18 间距为 10 cm Nb 一端位于端横梁内 一端与拱圈底层钢筋 N2 焊接 Nb 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中横梁中 Nb 两端分别与两个拱圈的 N2 焊接 N3 N3 N3a 布置在腹板以外的其他底层位置 分别 位于端横梁与中横梁之间梁段 拱圈上部的梁段和两中横梁之间的梁段 直径都是 18 间距 为 10 cm N3 一端位于端横梁内 一端与拱圈底层钢筋 N2 焊接 N3 两端分别伸入到两个中 横梁中 N3 两端分别与两个拱圈的 N2 焊接 底板上层钢筋 N6 直径是 12 间距为 15 cm 纵向一联通长 另在端横梁前 3m 的底板 过渡段增加直径是 12 间距为 15 cm 长 4m 的钢筋 N7 底板上层横向钢筋 N8 直径是 16 纵向间距为 10 cm 在中横梁处空缺 其他位置满布 两端到腹板边 底板下层横向钢筋 N4 直径是 16 纵向间距为 10 cm 在中横梁处空缺 其他位置满布 两端到腹板边 5 中横梁钢筋 中横梁钢筋由钢筋顶层钢筋 底层钢筋 箍筋 水平钢筋组成 顶层钢筋 N1 横向布置 直径是 25 间距为 10 cm 顶层纵向钢筋由箍筋顶面部分形成 底层钢筋 N2 N2 横向布置 直径是 25 间距为 10 cm 底层纵向钢筋由箍筋底面部分 形成 一个中横梁纵断面由 4 个箍筋组成 箍筋直径是 12 横向间距为 15 cm 水平钢筋 N6 位于中横梁的前 后两个端面 直径是 16 竖向间距为 10 cm 另外在中横梁前 后两个端面之间设置水平撑筋 N7 N7 直径是 16 间距为 60 cm 6 端横梁钢筋 端横梁钢筋由钢筋骨架片 箍筋 水平钢筋和支座网片组成 钢筋骨架片 A 由顶层钢筋 N1 底层钢筋 N2 和斜钢筋 N5 N5 N6 N6 N7 组成 直径 都为 25 斜钢筋弯角为 45 度 一个端横梁有 4 片 分别位于第 2 5 8 11 号位 另由顶层钢 筋 N1 底层钢筋 N2 组成的钢筋骨架片 一个端横梁有 8 片 分别位于第 1 3 4 6 7 9 10 12 号位 箍筋 N4 直径是 16 横梁跨中部分间距 15cm 支座及两端间距 10cm 一个纵断面两根 水平钢筋 N3 直径是 12 间距 15cm 分布在端横梁前 后两个端面 支座网片钢筋 N8 N9 直径是 10 间距 10 cm 每个支座钢筋网片共有 5 层 每层间距 10cm 7 预应力钢绞线 分别在主桥箱梁的顶板 腹板和底板设有预应力钢束 钢绞线采用按 GB T5224 2003 技 术标准生产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张拉时以张拉控制应力为主 引伸量为辅 钢束锚下应 力 0 72fpk 1339 MPa 竖弯半径 10m 平弯半径 10m 各钢束的直线段 L1 L12 随钢束的平面 位置不同作调整 竖弯段 平弯段 长度则不作调整 顶板束共有 T1 T2 两系 均为单端张拉 张拉端分别在 3 墩 6 墩的端横梁梁端 锚固 端则分别在对向的中跨中横梁内 半幅 T1 T2 各有 8 束 其中 T1 T2 1 2 位于外边腹板处 的顶板位置 T1 T2 3 4 5 6 位于中腹板处的顶板位置 T1 T2 7 8 位于内边腹板处的顶 板位置 钢束类型为 9 j15 20 锚具类型为 OVM15 9 OVM15 9P 单端引伸量为 297 1mm 腹板束只有 F1 一系 为单端张拉 张拉端在 3 墩 6 墩的端横梁梁端 锚固端在同向的 中跨中横梁内 半幅 F1 共有 2 6 束 其中 F1 1 2 位于外边腹板位置 F1 3 4 位于中腹板位 置 F1 5 6 位于内边腹板位置 钢束类型为 15 j15 20 锚具类型为 OVM15 15 OVM15 15P 单端引伸量为 187 9 195mm 底板束只有 T3 一系 为两端张拉 张拉端分别在 3 墩 6 墩的端横梁梁端 半幅 T3 共 有 12 束 其中 T3 1 2 3 4 位于外边腹板的底板位置 F1 5 6 7 8 位于中腹板的底板位置 F1 9 10 11 12 位于内边腹板的底板位置 钢束类型为 9 j15 20 锚具类型为 OVM15 9 单 端引伸量为 236 5 247 6mm 在 3 墩 6 墩的端横梁张拉端预应力槽口设置有封锚钢筋 其中封锚网片直径为 10 加 固钢筋直径为 12 锚后螺旋筋 15 j15 20 类型钢束直径是 20 9 j15 20 类型钢束直径是 14 梁体中波纹管定位钢筋用 10 钢筋焊接成井字形框架 与箱梁钢筋焊接在一起 纵向间 距为 0 5m 4 2 钢筋 钢筋 4 2 1 规定与要求 规定与要求 1 所用光圆钢筋R235 带肋钢筋HRB335须符合现行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 13013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 1499 的规定 其力学 工艺性能见下 表 品种 屈服点 s MPa 抗拉强度 b MPa 伸长率 冷弯 反向弯曲 正弯45 反弯23 钢筋 级别 强度等级 代号 公称直径 mm 不小于 d 弯心直径 a 钢筋公称直径 IR2358 20235370 5 25 180 d a IIHRB335 6 25 28 50 335490 5 16 180 d 3a d 4a d 4a d 5a 2 钢筋按不同的钢种 等级 牌号 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 分别堆放 不得混杂 且设立识别标志 钢筋在运输过程中避免污染和锈蚀 钢筋堆置在仓库 棚 中 露天堆置 用方木垫高并加彩条布覆盖 3 钢筋进场前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进场后现场取样送中心试验室进行 力学性能试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 4 以另一种强度 牌号或直径的钢筋代替设计中所规定的钢筋时 要先行了解本工程 的设计意图和代用材料性能 并须符合现行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及本工程相应部位的说明的有关规定 主钢筋代用时须由设计院作出变更设计 4 2 2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 1 钢筋的表面须洁净 使用前将表面油渍 漆皮 鳞锈等清除干净 2 钢筋须平直 无局部弯折 8 10成盘的钢筋和其他弯曲的钢筋须调直后再使用 3 冷拉调直时 R235的冷拉率不大于2 HRB335的冷拉率不大于1 4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半径 角度和长度都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4 2 3 钢筋连接 钢筋连接 1 直径大于25mm钢筋的连接全部采用焊接 2 钢筋纵向焊接采用电弧焊 交叉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3 钢筋焊接的接头型式 焊接方法 适应范围均符合现行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 的规定 4 每个焊接接头清渣 逐个目测 量测 其外观做到焊缝表面平整 无较大凹陷 焊 瘤 接头处无裂纹 咬边深度 气孔 夹渣的数量和大小及接头偏差不超过下表的限值 坡口焊及熔槽绑条焊接头 其焊缝加强高度不大于3mm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 经修整或补强后 再提交二次验收 钢筋电弧焊接头尺寸偏差及缺陷允许值钢筋电弧焊接头尺寸偏差及缺陷允许值 接头型式 名称单位 绑条焊搭接焊坡口焊及熔槽绑条焊 绑条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位移mm0 5d 接头处弯折 444 0 1d0 1d0 1d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mm 333 焊缝厚度mm 0 05d 0 0 05d 0 焊缝宽度mm 0 1d 0 0 1d 0 焊缝长度mm 0 5d 0 5d 横向咬边深度mm0 50 50 5 数量个22在长2d的焊缝表 面上面积mm266 数量个2 在全部焊缝上 面积mm26 注 d为钢筋直径 mm 低温焊接接头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 2mm 5 从成品中每批切取3个接头送检中心实验室做拉伸试验 6 钢筋焊接前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 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工必须持焊工证上 岗 7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绑条焊时 除设计图纸指明单面焊外 采用双面焊 双面焊困 难时 可采用单面焊 8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 两钢筋搭接端部预先折向一侧 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 致 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小于5d 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小于10d d为钢筋直径 钢筋采用 帮条电弧焊时 帮条采用与主筋同级别的钢筋 其总截面面积不小于被焊钢筋的截面积 帮 条长度双面焊缝不小于5d 单面焊缝不小于10d d为钢筋直径 9 凡施焊的各种钢筋 钢板均须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焊条 焊剂须有合格证 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须符合现行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的规定 各种焊接材料分类存放和 妥善管理 并采取措施防腐蚀和受潮变质 10 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设置在内力较小处 并错开布置 绑扎接头两接头间的距 离不小于1 3倍的搭接长度 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设两个接头 对于焊 接接头和绑扎接头 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 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 接头型式 受拉区受压区 主钢筋绑扎接头2550 主钢筋焊接接头50不限制 注 焊接接头长度区段内是指35d d为钢筋直径 长度范围内 但不得小于500mm 绑扎接头长 度区段是指1 3倍的搭接长度 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 装配式构件连接处的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可不受此限制 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受拉钢筋至少为涂层钢筋锚固长度的1 5倍且不小于375mm 受 压钢筋为无涂层钢筋锚固长度的1 0倍且不小于250mm 11 电弧焊接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 也不位于构件的最 大弯矩处 12 焊接时 施焊场地加围挡 挂顶棚等防风 防雨措施 13 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 7倍 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 钢筋类型 C20C25高于C25 I 级钢筋35d30d25d HRB33545d40d35d 月牙纹 HRB40055d50d45d 注 当带肋钢筋直径d不大于25mm时 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减少5d采用 当带肋钢 筋直径d大于25mm时 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增加5d采用 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 其搭接长度宜适当增加 在任何情况下 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00mm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低于C20时 I级 HRB335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C20的数值相应增加 10d HRB500钢筋不宜采用 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 当抗震烈度为七级 及以上 时应当增加5d 两根不同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