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命题猜想.doc_第1页
2010高考命题猜想.doc_第2页
2010高考命题猜想.doc_第3页
2010高考命题猜想.doc_第4页
2010高考命题猜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高考地理热点试题考前预测一、考情分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高考,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考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试题以当前或过去的环境、资源和人口问题为中心,以区域环境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社会、民情,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2008年新课标地区的考题中均可以看出,地理热点试题的重要分量。表1:2008年新课标地区高考地理试题中社会时政热点呈现情况统计 试卷题号社会时政热点海南地理卷1、2、26、27京都议定书;淮河流域洪水;海洋“死亡地带”广东地理卷1、2、3、4、26、32、36“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落成;2008年奥运圣火首次照亮世界之巅;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山东地理卷7、26、29、31、322008年奥运会;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涝渍灾害;能源问题宁夏文综卷37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江苏地理卷1、13、30(D)“2008年奥运圣火登峰大本营”;中国国家地理评出我国十大“新天府”;首钢集团搬迁;“绿色奥运”理念二、高考展望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是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很少出现单纯考查对知识再认、再现能力的试题,而是更加注重以生活实际和热点问题为载体,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运用能力,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当前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科技进步与发展,体现了高考的一种价值取向。由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和现象都与地理所学的主干知识密切相关,因而命题时常以生活实际和热点问题为载体,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所以复习时在夯实地理学科基础的同时,还需积极地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关注生活中的、身边的事情。运用所学的知识、原理以及正确的思维方法加以思考和辨析。热点本身内容并不重要,试题设计大多围绕热点主题考核与之相关的地理原理。为此,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既需要关注热点问题,又不能偏离方向。三、知识链接1何谓地理热点 所谓地理热点,是指同地理学科密切相关的、人们普遍关心的时政热点和生活热点,即关系到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环保等各方面的社会问题,如国内重大工程建设、台湾问题、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旱灾)、重大科学考察、国际上的地区冲突、资源与能源(如石油危机与煤矿安全生产)、国家方针政策(如三农问题与科学发展观)、区域经济发展(如西部大开发)、国际关系(如中美关系等)。 2确定哪些热点属于当年考试范围 时间概念:时事地理是指发生在上年5月至本年4月的重大地理事件。(如去年5.12地震,今年4月猪流感)学科特色:主要从两方面考虑:(1)有些热点问题不受上述时间的限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近年来一直是地理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全球共同关注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中东问题(西亚地区多年来一直是热点地区)、中国的四大标志性工程等。(2)地理学科自身的特色是注重研究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特征与空间过程。因此,凡涉及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如空间特征与空间过程、地理基本原理、主要地理意义或影响等)的热点问题应备受关注。关注热点,首先要学会做有心人,留意新闻媒体和教辅资料,及时收集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热点问题,并加以整理归类,将分散的问题系列化。3地理热点问题地理热点问题一般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国家大政、方针:如三农问题、“十一五”规划等;重大工程建设:如杭州湾跨海大桥、京沪高速铁路等;区域可持续发展:如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成渝开发区等;资源、能源问题:如石油问题(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水资源问题、清洁能源开发(西气东输二期工程)等;重大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南方冰冻灾害、北方旱灾、缅甸强热带风暴、台风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如北方沙尘暴、近海赤潮、西南石漠化、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等;世界盛会: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经济组织等;科学考察:如“嫦娥一号”、美国火星考察、南极考察、大洋考察等;世界(中国)热点区域:如巴以冲突、朝鲜半岛核问题、科索沃独立、两岸关系新发展等;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等。地理热点问题虽然时效性强,但是某些问题依然具有延续性,如能源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区域合作问题、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等。对于这些持续时间长、关注程度高的地理热点问题在复习时应多加关注。4考题预测国家大政、方针:三农问题(1)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是2004年以来中央第6次将目光聚焦在“三农”领域。而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的情况下,稳定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国内消费,成为决策层维稳中国经济寄予厚望的政策取向之一。(2)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 2015年)的发布经国务院同意,农业部于2008年9月发布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 2015年),提出未来8年将重点培育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天然橡胶、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和出口水产品等16个优势品种,在全国划定58个优势区。(3)2009年中央投资将重点投向“三农”要建成一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完成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任务,加快推进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水源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4)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三农”工作新思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首要任务,并提出今年“三农”工作的十字方针: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明确了旨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一系列措施。考题预测:从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来看,对“三农”问题的考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回归教科书,用新的情境(图形或文字材料)来考查有关农业方面最本质的内容(如农业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过程、农作物分布);另一种形式是借助区域内的热点话题与热点事件作为背景材料来切入,考查相关问题(如耕地减少、粮食危机、绿色农业、农业受灾、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重大工程建设:如杭州湾跨海大桥、京沪高速铁路等;(1)杭州湾跨海大桥2008年5月1日,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我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全长36千米,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或在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经过43个月的工程建设,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后,“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上海与宁波的陆上距离缩短了120千米,在沪杭甬之间形成一个2小时的“金三角”交通圈;上海与温台地区的距离缩短,可跨越杭州湾直接抵达;浙东南和苏南距离缩短,苏、锡、常与甬、绍之间缩短到200多千米,从而提高这些城市之间的“紧密度”,进一步形成合力,促进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国际级都市圈的加速形成。(2)京沪高速铁路2008年4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上宣布: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全面开工建设。这条高速铁路将由中国ih主建设,连接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两个直辖市北京和上海。计划5年后建成,届时输送能力将达到单向每年8 000万人次,时间将由现在的约10小时缩短到5小时。京沪高速铁路自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新建双线铁路全长l 318千米,总投资2 2094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设计时速为350千米时,初期运营时速300千米时。京沪铁路通道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个省、直辖市,连接我国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所经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5,人口占全国的267,人口100万以上城市11个,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33,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也是我国客货运输最繁忙、增长潜力巨大的交通走廊。考题预测: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五纵七横的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将全部建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以某一重大交通工程建设为切入点,考查交通线、点的布局因素,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今后几年高考命题的大势。区域可持续发展:如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成渝开发区等;(1)成渝经济开发区建设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两极核心,以川西经济带和川东重庆经济带为两头,以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长江水运航线为纽带,形成的“工字形沿线带状城市区。成渝经济区的范围包括成都及绵阳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依托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承接悠久的合作渊源,重庆、成都两地特大城市将成为经济区的龙头。该经济区的定位则是要共同争取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共同争取国家编制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努力将成渝经济区建成继“长三角、京津豫、“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第四个增长极。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唯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2)天津滨海(津滨)开发区建设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规划面积2 270平方千米,1994-2005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206的速度增长,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 60863亿元(是浦东的76),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7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70多家在新区投资。天津滨海新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3)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2009年1月1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会议论证通过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的西安、咸阳、宝鸡和杨凌等5市1区以及甘肃省天水市,总面积696万平方千米,已被国家列入“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类型区。“关中一天水经济开发区”的总体目标定位是:建设成为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开放开发龙头地”。作为丝绸之路上重镇的西安、天水等市,都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被赋予拉起西北的“龙头的重任。有关人士认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将成为继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之后,中国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又一经济高地。(4)广西北部湾开发区建设2008年2月21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北部湾顶端的中心位置,主要包括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所辖区域范围,同时,包括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西部唯一沿海的地区,处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六省(市、区)协作等多个区域合作交会点,南拥北部湾,背靠大西南,东连“珠三角,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接壤,是中国沿海与东盟国家进行陆上交往的枢纽,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区位优越,战略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考题预测:本专题的考查特点主要是以热点或重点区域(自然区、工业区、农业区、城市群、综合经济区)为背景或题材,考查区域(自然与经济)特征与差异分析;区域(工业、农业、城市、经济)发展条件分析与比较;区域经济活动布局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分析等。例:(2008年四川卷) 图62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3)分析该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4)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区域综合分析能力。从图中经纬线、地势数据和国界线等信息,可以确定区域(国家)位置,判断区域(国家)气候特征。根据区域位置和地势数据,可以分析区域(国家)地形地势特点。根据降水和地形地势特点可以分析区域水能资源开发条件。根据地形地势、气候、人口、经济和森林覆盖率特征,可以分析、判断区域(国家)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参考答案:(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地势北高南低,地表高低悬殊(山高坡陡)。 (2)特点:(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年降水丰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成因: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沛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3)(山高谷深,)河流多,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落后,)经济投入不足,技术力量缺乏。 (4)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人为原因: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传统农牧业发展,生活能源需求(,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很大)。资源、能源问题:如石油问题(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水资源问题、清洁能源开发(西气东输二期工程)等;(1)川气东送工程川气东送工程于2007年8月底正式开工,工程起于NJll普光,终于上海,管道途经重庆、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等地,从川东到上海的管道干线全长1 702千米。该工程在合理供应川、渝用气的前提下,主要供应江苏、浙江和上海,兼顾沿线的湖北、安徽和江西等省(市)。(2)可再生能源产业迅猛发展引领世界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取得突破,有望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新思路和希望2008年4月,全球风力发电的装机总量突破1亿千瓦,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风电装机容量超过千万千瓦的国家;2008年中国的太阳能光热利用增长30左右。(3)石油储备基地建设为减少国际油价波动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确保能源供应安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石油储备基地建设。至2008年,分别位于辽宁大连、山东黄岛、浙江镇海和舟山的我国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2009年,我国还将继续启动黄岛、锦州等8个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到2015年,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90天远期目标可望实现。 考题预测:由于国家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高考要体现和反映这一发展观,所以近年的高考试题以能源开发和利用为热点命题素材的考题出现较多。例如,2006年全国文综卷I考查中、美、俄、日四国的能源消费结构;2008年上海地理卷考查风能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利用的季节差异;2008年广东地理卷考查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开发与利用的地区差异以及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条件等。重大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南方冰冻灾害、北方旱灾、缅甸强热带风暴、台风灾害等;(1)中国遭遇罕见雨雪冰冻灾害2008年1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严重的气象灾害,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2)汶川地震北京时间2008年5月1 2 Et 1 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约31。N,10340E)。地震发生后,因受交通条件的制约,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难以及时到达灾区。这次大地震遇难和失踪人数超过87 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 451亿元人民币。大地震后112天内,发生了27万多次余震,其中6级以上余震8次。(3)强热带风暴袭击缅甸2008年5月2-一4日,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横扫缅甸三角洲地区,造成8万多人丧生、5万多人失踪。(4)珠江流域、湘江流域发生较大洪水2008年5月26 Et6月19 El,我国南方连续出现四次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致使珠江流域和湘江上游发生较大洪水。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市、区)因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共造成17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96亿元。(5)中国北方大旱2008年11月-一2009年2月,一场罕见的旱灾肆虐我国北方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陕西、宁夏、甘肃12省(市、xE)出现30年一遇的罕见干旱,特旱区达50年一遇,面积超过950万公顷的小麦受旱。本次旱灾受旱面积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影响程度之重,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考题预测:从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来看,对自然灾害的考查多借助世界和我国某一热点地区或热点事件作为背景材料来切入,以人地关系为线索考查自然灾害成因、分布、影响和防灾减灾措施等。例如2007年海南地理卷中台风“云娜”的危害与防御、上海地理卷中所罗门群岛地震灾害分析、广东地理卷中我国三大流域水灾比较、山东文综卷中气象灾害分析、2008年山东文综卷中涝渍灾害分析等。 生态环境问题:如北方沙尘暴、近海赤潮、西南石漠化、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等;(1)气候变化引发自然灾害频发2008年,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例如,中国南方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登陆缅甸的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美国中西部洪灾等;另外,中亚、中东和南美洲等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受到旱灾影响,而与此同时,南亚、东非等部分国家和地区却受到洪灾威胁。(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2008年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在波兰波兹南市闭幕,会议决定启动“适应基金”项目。设立“适应基金”是为了在京都议定书下资助发展中国家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具体项目和计划。中国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和环境保护的投资,继续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北京兑现“绿色奥运”承诺据北京环保监测中心分析,2008年8月1,-20日,北京各项污染物浓度平均水平下降40,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7、40、50和60。北京为了实现“绿色奥运”的承诺,从2001年到2008年,投入了1 400亿元人民币治理环境污染。(4)亚欧首脑会议发表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2008年10月24日25日,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当前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与环境持续恶化、资源迅速枯竭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的矛盾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日益凸显。会议还将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千年发展目标、气候变化、环境和能源列为亚欧会议第二个十年优先合作领域。考题预测:从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来看,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考查多借助世界和我国某一热点地区或热点事件作为背景材料来切入,以人地关系为线索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成因、分布、危害和措施等,以及区域发展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的不协调的原因分析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与途径。例:(新课标2008年海南卷)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结构,受此冲击最大的产业是( ) A钢铁 B机电 C纺织 D电子(2)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了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 )A煤市场 B碳市场 C石油市场 D天然气市场解析:温室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钢铁企业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受冲击最大的产业是钢铁。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了价值,也就是二氧化碳具有了价值,形成碳市场。参考答案: (1)A (2)B世界盛会: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经济组织等;(1)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24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奥运会的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2)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世博会将登陆黄浦江畔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本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本次世博会将吸引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以及7 000万余人次的参观者。(3)2008年杭州西博会第十届西博会于2008年10月18日11月8日在杭州举办,本届西博会的主题是“接轨奥运会,办好西博会。这一届西博会是形式最新颖、内容最精彩、成效最显著的一届博览会。考题预测:从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来看,对“世界盛会”这一热点主题的考查类型与模式呈现多样化,但大部分的考题往往是以这些世界盛会或盛会举办地作为材料或背景,主要意图是考查高中地理中的一些主干知识,如地球地图、气候、自然带、区位因素分析、环境问题等。例如,以北京奥运会为例,2007年全国卷工考查了北京(燕京)在城市区位优势及其在区间联系中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007年北京卷借助奥运会火炬的全球传递考查了地球地图、气候、自然带等方面的内容。例:(2007年北京卷) 北京奥运会火炬将于2008年3月25日在雅典采集火种,4月1日从北京出发在全球传递,5月传回国内。读图91,回答下列问题。 (1)雅典所处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混交林带(2)图中火炬传递的城市数( )A中纬度比低纬度多 B北半球比南半球少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南美洲比北美洲少(3)当火炬传递到( )A地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全年最大B地时,当地黑夜比白昼长C地时,当地正值多雨季节D地时,当地正值春暖花开季节(4)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奥运会开幕,此时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A7日4时 B7日12时C8日4时D9日12时解析:该组选择题以奥运会火炬传递作为背景平台,主要考查有关地球地图、气候和自然带等主干知识。第(1)题,主要考查对特定区域自然带类型的把握,雅典属于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典型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2)题,主要考查对地图知识的把握程度,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高中低纬的具体划分等。第(3)题,主要考查对相关自然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长变化、特定气候区的干湿季分布、季节判定等,4月南半球的地昼短夜长。第(4)题,主要考查时间计算的能力,地为西8区,与北京时间相差16个小时。参考答案:(1)B (2)A (3)B (4)C ,例:(2007年全国卷I) 读图92,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解析:本题以一幅燕京(北京的前身)所在区域的大比例尺微观图为背景材料。第(1)题,主要考查有关城市区位因素评价能力,该题的解答思路主要从城市的四大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对燕京进行客观的评价,其中对小区域内微观气候特征的叙述难度最大,考生失分严重。第(2)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与问题设问方向的把握能力,试题难度很大。尤其是从微观放大到宏观来叙述北京在中国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一方面对考生的虚拟空间感要求较高,另一方面考生难以把握该题的命题意图与问题的设问方向。 参考答案:(1)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农业: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和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 (2)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东部平原地区,且距东南沿海较近。科学考察:如“嫦娥一号”、美国火星考察、南极考察、大洋考察等;(1)“嫦娥”一号探测月球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 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南纬150。的月球丰富海区域。从2007年10月24日8时05分发射升空开始,“嫦娥”一号卫星累计飞行494天,其中环月482天,期间经历三次月食,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科学研究成果。(2)伽利略计划最终部署方案获得欧盟通过2008年4月23 Et,欧盟立法机构欧洲议会通过Yi为i,tJ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称伽利略计划)的最终部署方案。伽利略计划的目标是建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其地面定位服务的误差不超过1米,该系统的一些设计优于美国现有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伽利略计划将分两个阶段实施,即2008-2013年的建设阶段(其中包括30颗卫星的发射)和2013年以后的运行阶段。(3)“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26日7时53分,在火星北极附近成功着陆,成为首个在火星北极地区着陆的探测器。按照计划,“凤凰号将在火星实施为期90天的探测任务,以对之前尚未探测过的火星北极地区展开勘测;所获数据用于研究火星上是否出现过液态水和寻找北极永冻土中有机化合物的踪迹,以确定生命是否曾经在此出现过。(4)“卡西尼”号飞船延长服役期“卡西尼”号是“卡西尼一惠更斯”号的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对土星系进行空间探测。这个土星探测计划被誉为太空探索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2008年4月1 5日,欧洲航天局表示,“卡西尼号的任务将延长两年时间,再绕土星运行60圈。2004年,在经历了7年35亿千米的太空飞行后,这艘飞船顺利进入土星轨道。至2008年4月,“卡西尼号共绕土星轨道运行62圈,传回14万张照片,为人类研究土星及其卫星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料。(5)“神舟”七号实现中国人太空行走之梦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型火箭像一条巨龙,顶托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宇航员送入苍穹。9月27日16时30分,翟志刚成功完成首次出舱太空行走。9月28日17点30分,一朵红色条纹的降落伞在灰蓝色的天空中逐渐清晰,几分钟后,“神舟七号返回舱冉冉飘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6)美、俄两颗卫星相撞北京时间2009年2月11日0时55分,美国的“铱33”商用通信卫星与俄罗斯的一颗报废军用通信卫星“宇宙2251”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千米处发生相撞。由于两颗卫星都处于航天器通常使用的轨道,在相撞后产生大量碎片,这些碎片可能威胁到相似轨道上的铱星,以及附近轨道上的地球跟踪卫星和气象卫星甚至国际空间站等航天器的安全。考题预测:关注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之一。但高考关注的不是热点本身,而是与这些热点问题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例如,与“嫦娥一号、“神舟七号成功发射的相关基础知识,有宇宙环境特征、月球的基本概况、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等;美国火星探测器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探索地外生命存在的条件,相关的基础知识是八大行星的特征、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等;航天发射活动与时间、季节等知识相关,同时还应关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知识原理,如地球公转轨道、地球自转速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等;卫星作为通信、遥感等技术的搭载平台,还应关注遥感技术(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领域及其优点。例:(2008年天津卷) 根据宇宙空间拍摄的地球和月球照片(图11),回答下列问题。 (1)专家认为,地球也应像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探究其原因,主要是( )A月球阻挡 B地质作用改造C地表布满岩石 D地表水体覆盖(2)在白天,图中地球上空大片浓密的云层,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利于( ) A地表水分蒸发 B近地面空气对流 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D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解析:本题虽然以热点入题,但考查的是与地球相关的基础知识:地质作用和大气作用。第(1)题,主要考查地球表面地貌形态变化的原因,试题的难度较低。从题意看,地球表面大量陨石坑最终消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地质作用(外力作用)的缘故。第(2)题,主要考查对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理解,大片浓密云层的存在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但有利于大气逆辐射的增强,即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参考答案:(1)B (2)C世界(中国)热点区域:如巴以冲突、朝鲜半岛核问题、科索沃独立、两岸关系新发展等;(1)科索沃宣布独立科索沃议会2008年2月17日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一项独立宣言,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共和国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科索沃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原是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2)北极争夺战2008年7月24 日,美国科学家在首份政府区域资源评估报告中称,北极地区拥有900亿桶未发现的石油储量。此报告加剧了各国在北极地区的主权争夺战,俄罗斯、美国、丹麦、挪威和加拿大均曾表示对该地区拥有控制权。(3)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冲突2008年8月,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爆发武装冲突。与一般的地区热点和国家间冲突不同,这次冲突使得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大国之间摩擦日益加剧。(4)印度孟买恐怖袭击2008年11月26日,印度孟买发生恐怖袭击,袭击针对英、美人士,游客遭就地枪决。伊斯兰组织德干圣战军声称对袭击事件负责。(5)朝核六方会谈2008年12月8日下午,朝核六方会谈开始在北京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三个议题:验证问题、落实第二阶段剩余行动问题、建立东北亚和平安全机制问题。但是,经过双边、多边密集磋商后,各方仍未就“朝鲜核计划申报验证这一关键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6)巴以冲突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空袭。联合国安理会呼吁立刻结束加沙的暴力局势,并敦促冲突双方解决加沙的严重人道主义和经济需求问题。(7)美国总统大选2008年11月4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不负众望赢得美国大选。2009年1月20日,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宣誓就职,他是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8)中日钓鱼岛问题2009年2月10 El,中国外交部就日本在钓鱼岛海域常驻可搭载直升机巡视船事件向日本提出严正交涉。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与日本冲绳群岛之间隔有一条2 000多米深的海沟,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中国台湾的大陆性岛屿。(9)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2009年1月27 13-2月2日,温家宝总理出访瑞士、德国、西班牙、英国四国和欧盟总部,并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思论坛)年会。考题预测:从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来看,在关注热点区域和问题的时候,要由热点区域和问题回归到教科书的知识和原理上来:从热点发生的时间上,与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如昼夜长短、时差、气压带与风带、天气与气候的季节变化相联系;从空间位置上,迁移当地的地形地貌、河流、资源、植被、工农业、交通、人口、城市等地理特征,并就区域之间的差异展开比较;从地理技能上,对区域相关地理要素分布图、统计图表等展开分析,如区域内等温线、等压线等分布图,以及人口、耕地、产业构成等统计图表,并能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准确进行描述等。例:(新课标2008年宁夏卷) 图中甲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情况,图乙示意该国的人口密度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2)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距海远近 (3)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游牧业解析:此图为英国中南部地区,受盛行西风的影响,M地和L地海拔均大于500米,M地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L地受地形影响,人口稀少。英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照条件差,不利于谷物成熟,却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参考答案:(1)A (2)A (3)B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衰退,对中国的影响,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外需骤减导致国内生产过剩。生产过剩,产品卖不出去,企业便纷纷停产关门。其后果不仅是GDP增速下滑,更重要的是就业岗位减少,老百姓的收入和生活受到影响。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频频出台政策,刺激国内消费;增加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增强企业竞争力等。考题预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等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进行流动和扩散。以2008年高考为例,广东地理卷第24-25题,通过苏门答腊岛示意图,考查了跨国纸业集团生产基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工业区位选择等方面的知识和分析能力,第34题主要以统计图表的形式,考查外商在我国投资的区域差异的原因及应对策略。2009年高考,与金融危机等一些重大国际问题相关的经济全球化(尤其是跨国公司的产业布局)及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和读图能力一定会成为考查的重点。主要命题趋势有: 第一,以世界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跨国公司生产布局变化的趋向和影响因素。 第二,提供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分布图,考查金融活动的最佳时间问题及金融中心形成的区位因素。第三,以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华盛顿和伦敦金融峰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为切人点,考查所涉及区域或国家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其成因,区域经济发展、生产的状况。 第四,结合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尤其是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通过提供工程位置图,考查影响重大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和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的知识。 第五,提供我国某企业(某行业或某区域)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事实材料,让考生分析评价影响该企业(该行业或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探究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而考查考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四、典例解析例1:(2008年宁夏卷)37(28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图6),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12分)(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据图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 千米。(4分)(3)是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与环境效益。(12分) 答案:(1)海域宽阔 台风多 潮差大 流速急 水深,风浪大 海洋腐蚀环境作用严重 桥墩地基 (2)(在85105间的值均可得分) (3)降低交通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整合) 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运输油耗及尾气排放,减轻环境污染)解析:第(1)问:跨海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因素和海洋因素两方面分析即可。气候因素:夏秋季节台风影响大且夏季降水集中。海洋因素:海域宽阔,该地区有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潮差大,流速快且海水深,另外海水对建筑物也有腐蚀作用。第(2)问:嘉兴、杭州、宁波三地近似于等边三角形,从宁波到上海经过跨海大桥比起原有公路缩短的路程就是等边三角形中的一个边,用尺子根据图中所给比例尺量算一下即可。第(3)问:跨海大桥的建设使宁波到上海距离缩短,对经济的影响是降低交通运输成本,提高效率,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环境效益体现在距离减少,耗油量减少及尾气排放减少,减轻了环境污染。 例2:(2008年天津卷)39.(38分)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解析:该题的命制背景是全球严重的粮食危机与目前我国十分关注的土地问题。第(1)题,要求学生了解东北地区制约粮食生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坡地水土流失与黑土肥力下降,并针对上述生态环境把握相关的解决措施。第(2)题,要求学生掌握影响人均耕地的主要因素,即地形、气候、人口数量、产业结构等,并结合浙江、福建、广东三省的实际状况进行作答。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与信息的处理应用能力,本题的答案就在试题图形所表达的信息之中,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区域、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的区域以及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所呈现的下降趋势。参考答案:(1)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2)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3)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五、高考模拟 北京时间2009年2月l 1日0时55分,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通信卫星在图1中甲地上空约805千米处发生相撞。回答13题。 1图中甲地位于 ( ) A西伯利亚 B阿拉斯加C格陵兰岛 D斯堪的纳维亚半岛2图中弧线POQ是晨昏线,则 ( ) A纽约为2月12日 B伦敦为2月11日CPO是晨线 DOQ是晨线3两颗通信卫星相撞而产生的碎片,将会威胁到 ( ) A民航飞机飞行安全 B地面行人出行安全C空间运行航天器安全 D“嫦娥一号”运行安全2008年5月27日11时02分,我国首颗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回答46题。 4酒泉位于著名的河西走廊地区,该区人口稠密,影响该区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是A经济发达 B交通便利 C植被、土壤 D地形、水源5图中所示的地貌景观是我国的A横断山脉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五指山脉6“风云三号”卫星发射升空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北印度洋上一艘由新加坡驶往盂买的轮船顺风顺流航行B我国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已经进人收割期C南半球的悉尼昼长夜短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正在向南回归线移动2008年6月25日5时30分前后,第6号强热带风暴“风神”在我国广东省深圳市沿海登陆。读材料和“风神”卫星云图,回答79题。 7对台风“风神”能做出96小时的路径预报图,主要得益于ARS技术 BGPS技术 CRS技术与GIS技术 DRS技术与GPS技术8下列减轻“风神”危害的措施中,属于应急方案的是大力营造海防林 建立台风预警系统 加固河堤,疏散群众 水库提前泄洪A B C D9右图中的O、P、Q三地中, 地降水最多。AP BO CQ DP和Q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以往因受冰封影响,航运有限,但依2007年的观测,西北通道有望未来实现通航。回答1011题。 10如果西北通道进入大规模商业运营阶段,下列国家经济受冲击最大的是A丹麦 B日本 C加拿大 D巴拿马11根据北冰洋海冰的变化趋势预测,阿拉斯加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是A森林火险等级下降 B土地开发利用价值下降C小麦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 D落叶灌木林的面积增加12读下列材料和里海及周边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2008年6月29日至7月3日,第19届世界石油大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来自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以及石油行业的代表探讨了高油价及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1)长期以来关子M湖是国际海域还是湖泊的问题,沿岸五国争论不休。该问题的实质是该水域 A战略地位问题 B油气资源的归属问题 C油气管线的走向问题 D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2)写出图中甲、乙、丙、丁、戊所代表的国家。(3)若该区域石油资源输往西方国家,图中a、b、C 三条线路哪一条最合理?为什么?13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2008年5月6日至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