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_第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_第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_第3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_第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关于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意见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意见 的实施细则的实施细则 根据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 节教学实施意见 为本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在我省落实 特提出以下实施细则 作为我 省 进行开放教育试点的电大在制定具体的集中实践环节教学方案的依据 一 教学实习一 教学实习 一 教学实习总体要求 1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学生均应参加教学实习活动 不得免修 2 参加教学实习成绩合格者可取得相应的 3 学分 未取得教学实习学分者不得毕业 二 教学实习的形式 1 文学 文字 专题讨论 2 中学语文教育实习 3 秘书实习 4 社会调查 三 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 1 各市州电大及办学点应根据本专业教学实习形式的需要 建立模拟办公室或采取其他有 效措施建立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 为学生的教学实习提供条件 使教学实习落到实处 2 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规模 专兼职指导教师的配备应以能满足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教学环 节的需要为准 3 教学实习基地从建设到开展活动的各个环节 必须保留完整的原始资料 以备查 四 教学实习的实施 文学 文字 专题讨论的实施 以文学专题讨论为例 1 指导教师资格及职责 文学 文字 专题讨论应有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原则上应由具有大学本科 含 以上学历 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 的 教师担任 指导教师职责有 1 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 2 了解学生的专业兴趣 特长 3 指导学生阅读 写作的全过程 4 写出对文学评论的评语 并按合格 不合格评定成绩 评定标准参见附件三 1 文学 文字 讨论成绩评定标准 2 时间安排建议 文学 文字 专题讨论一般为 4 周 可安排在第 5 学期前 10 周进行 3 文学专题讨论的目的 文学专题讨论是以作家 作品 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作为评论对象 学生通过写作文学评 论 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美学价值的认识和评价 启发和帮助读者提高欣赏水平 对作品的作 者提出正确而有益的批评和建议 4 文学专题讨论的标准 评论文学作品 作家或某种文学现象 必须掌握批评的标准 文学评论的标准 有政治标 准 思想标准 历史标准 社会标准 艺术标准 美学标准等等 用不同的标准来评论文学作 品和文学现象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我们应该用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来衡量作品的思想意义和 艺 术价值 所谓美学标准 指的是艺术规律和美的原则 美学标准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四点 1 形象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2 典型化的程度 典型性是作品艺术性的重要标记 要考察作品在典型化上所达到的高度 看是否达到 以一当十 的境界 典型化不仅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也包括典型情绪 典型心理等 3 形式的完美性 4 作品的美感效果 所谓历史标准 指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即把作品放到它所产生和所反映的历史背景 历 史实际中去考察 总之 要把这一切作综合分析 而不能抓住一点 以偏概全 任意褒贬 美学标准和历史 标 准是统一的 两者不应该也不可能分离开来 前面分开来说 是为了表述的方便 如果把批 评标准表述为 美学 历史 标准 就更贴切 总之 文学评论作者应该把美学标准与历史 标准 结合起来 把思想和艺术 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进行评论和写作 5 文学专题讨论的步骤 文学评论的写作大致有四个步骤 阅读 定题 评论 写作 1 阅读 阅读对于文学评论来说 是占有材料 调查研究的过程 只有通过阅读 才能为写作打下 坚 实的基础 2 定题 在读书 搜集材料的基础上 选择并确定评论的题旨 中心 定题也称为 选题 可从 以下方面入手 作品的价值 作品的价值指的是它的美学价值 即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的水平应 是 很高的 或比较 高的 另外 是某一种作品代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 现实的需要 现实的需要指的是 国家事业的需要 人民生活的需要 社会发展的需要 个人的专长 选作品要根据自己的爱好 专长来定 也就是说 要选自己有所研究的 有 把握的 有心得的 能评论的来评 3 评论 多数评论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这部作品说些什么 这部作品意味着什么 这部作品是如何表达的 这部作品表达得好不好 这部作品值得创作吗 4 写作 文学评论属于议论文 它必须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 这是它与其它议论文相同的共性 但 是由于它是对文学作品发表的评论 所以又不同于其它的议论文 而要有点文学色彩 这是 它的个性 一篇好的文学评论 既要具有一般论说文的特点 又要讲究文学性 要有正确而鲜明的观点 论点 要有准确 充分而有说服力的论据 要运用科学的符合逻辑推理的论证方法 要具有文学批评的当代意识 能按照文学规律和特性结合作品实际进行写作 在创作上文学观念在不断更新 因此文学评论的理论和术语也随之不断更新 为此 就 要 努力使评论的语言既准确 严密 有科学性 理论性 又要鲜明 新颖 有文学性 形象性 要通过语言的运用将评论的理 情 文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中学语文教育实习的实施 1 指导教师资格及职责 中学语文教学实习应有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原则上应由具有大学本科 含 以上学历 三年以上实际教学经历 具有中级以 上 职称的教师担任 一般应聘请实习学校的原任课教师或教研组长担任 指导教师职责有 1 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 2 介绍课程教学大纲 教材 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3 安排实习生的实习日程 4 指导教学实习的全过程 5 写出学生教学实习评语 并参与教学实习成绩的评定 2 教学实习时间 内容及安排 1 实习时间一般为四周 可安排在第五学期前 10 周进行 2 实习内容一般应选择中学语文课程进行教学实习 实习的年级可从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一 年级 实习学校应就近就地集中安排 并有组织地进行 3 整个实习的安排如下 第一周 实习的准备工作阶段 其内容包括教学观摩实习 随班听课 落实教学实习 的 课时 内容和进度 并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备课 编写教案和试讲 以及熟悉学校 班级和学生 情况等 学员随班听课的时间不得少于 4 节 并应做好听课记录 在实习结束后与其他 材料一 并汇总 存档 第二 三周 教学实习阶段 学员正式上课不得少于 8 学时 第四周 实习总结和评定成绩阶段 学员应写出不少于 2000 字的书面总结 不含教案 指 导教师应据实写出评语 3 成绩的评定 1 各教学实习点应成立 3 5 人的成绩评定小组 成员可由实习学校领导 指导教师以及 实 习带队教师等组成 2 成绩以教学实习为主 并结合学生个人表现 教学实习成绩可占总成绩的 80 个人 表 现可占总成绩的 20 成绩按合格 不合格评定 评定标准参见附件三 2 中学语文教学 实习成绩评定标准 3 评定成绩的程序 学员写出实习总结和自我鉴定 指导教师根据学员教学实习和个人表现情况写出评语 成绩评定小组根据指导教师的评语 学员的实习总结 教案 自我鉴定和实际表现 参 照 成绩评定标准 评出成绩 4 其他问题 1 学生若为学校现任语文教师 可适当减少教学实习时间 但减少幅度一般不宜超过 50 2 担任学校其他学科 或与所学专业不相对应 教学的学生 可在任教学校进行教教实 习 其他要求与别的学生相同 秘书实习的实施 1 指导教师 秘书实习应有指导教师 秘书实习的指导教师必须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 可以是单位的秘书科长 办公室主任或 单 位的其他领导 2 时间安排建议 实习时间一般为 4 周 可以安排在第二学年的暑假进行 3 秘书实习的主要内容 1 明确现代秘书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主要是 政治和道德素质要求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敏捷高效的工作作风 诚实可信的个人品 行 恪守机密的职业道德 知识素质要求 扎实的基础知识 必要的相关知识 精深的专业知识 能力素质要求 写作能力 说话能力 阅读能力 办事能力 社交能力 心理素质要求 包括动机 兴趣 意志 意识 性格等方面 2 了解实习单位秘书机构的设置情况 3 熟悉决策过程中秘书在准备阶段 制定阶段 审批阶段和执行阶段应做的工作 4 明确秘书应具备的能力 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调研能 力 管理能力 办事能力和电脑操作能力 5 了解接待工作基本要求 明确秘书人员的事务工作 并学会规范地接 打电话 4 秘书实习的要求 实习单位的秘书工作可分为党政秘书工作 企业秘书工作 涉外秘书工作 私人秘书工作 学生教学实习的单位不同 则实习的具体要求亦不同 分述如下 1 党政秘书工作 明确党政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调查研究能 力 综合分析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 协调能力和办事能力等 2 企业秘书工作 明确企业秘书的工作特点 加强公关意识 提高公关能力 3 涉外秘书工作 明确涉外秘书工作特点 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 4 私人秘书工作 明确私人秘书的特点及职能综合性 熟练掌握现代通讯及信息处理技术 以上内容供进行秘书实习的学生任意选择 5 成绩的评定 实习结束后 学生应提供一份不少于 3000 字的实习报告 附实习单位的加盖公章的评审意 见 由指导教师按合格和不合格评定成绩 评定标准参见附件三 3 秘书实习成绩评定标 准 社会调查的实施 1 指导教师 社会调查应有指导教师 社会调查的指导教师必须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 可以是任课教师 也可以是所在单位或 从 事调查单位的领导 2 选题 社会调查可由学员自行决定选题范围 可以是社会热点问题 也可以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 选 择 3 成果 无论选择什么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 最终都必须提交一份 3000 字的调查报告 并必须由指 导 教师签署意见 评定成绩 4 时间安排 社会调查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以后的假期 寒 暑假均可 进行 5 成绩的评定 社会调查的成绩按合格 不合格评定 评定标准参见附件三 4 社会调查成绩评定标准 五 教学实习的结果 进行教学实习后 除按不同实习形式提交相应的书面报告外 还应填写 四川电大社会调查 实践 评定书 与实习报告一并存档 备查 二 毕业论文二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集中实践环节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为确保 人才培 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科 毕业论文工作规范 有 序地进行和毕业论文工作的质量 四川电大教学处根据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 放教 育试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科 毕业论文的有关规定 结合我省实际 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 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毕业论文是综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手 段 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综合性总结 组织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目的在于系统地检验学生 的学习成果 考查学生运用所学 专业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的专业 研 究素养 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二 毕业论文的撰写及要求 1 资格审查 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册学生 修完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学分的 80 以上 教学实 习 在市 州电大教务处注册且成绩合格 方可参加毕业论文的撰写 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资格 由市 州电大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审核 2 撰写要求 1 学生应运用专业所学知识 一人一题 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应 观点明确 材料翔实新颖有力 结构完整谨严 语言通畅 格式规范 2 切实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 选题应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 而不应脱离汉语言文学专业范围 应鼓励创新 避 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 也不宜过于简单 题目难易要适度 在短期内经过努力能完成 本科阶段所学课程内容的选题不得低于教学点总选题的 30 并应避免选题过于集中 3 毕业论文文体为学术论文 调查报告 工作总结及各类非学术文体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 论 文提出 学生在专科学习阶段所做的作业不得直接或变相用作本科学习阶段的毕业论文 4 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 字迹工整 论文结构 纸型 版式与用字等执行四川电大提供 的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5 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不得少于 6000 字 3 毕业论文时间安排 毕业论文的写作周期 从确定选题 安排指导教师开始 到论文审核为止 不得少于 3 个 月 毕业论文一般在毕业前一期期末布置 毕业学期完成写作 审核和验收工作 4 毕业论文档案 毕业论文档案材料见 五 3 论文的复审和终审 三 毕业论文的指导 1 指导教师资格及要求 1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含 以上学历 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 教 师 中教系列职称须高级 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高思想水平 较强写 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 指导教师只能指导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 不得跨专业指导 指导教师的资格由市 州 电大专业责任教师负责审核 并报省校审批 见附件四 附表 2 2 每个专职教师每届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 15 人 兼职教师不得超过 10 人 对每名学 生 的指导次数不得少于 4 次 指导时间不得低于 8 学时 3 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 指导学生按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并做好答辩准备 2 指导教师职责 1 指导学生正确选题 题目必须与本专业相关且不宜过大 引导学生明确选题意义和要 求 签定选题意见 2 开列参考文献目录 提示研究方法 帮助学生制定写作计划 3 审查学生的论文提纲 解答疑难问题 4 检查学生论文进展情况 审阅论文初稿 论文中引用他人的内容不得超过总字数的 1 3 指出不足之处 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5 定期和学生联系 及时解决学生毕业论文中的问题 并认真写出 修改意见 做好指导 记录 6 指导毕业论文的写作 应写出切实 具体的评语 给出论文建议成绩 指导学生准备 答辩 7 对学生既要耐心指导 热情帮助 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要包办代替 8 教书育人 在毕业论文的全过程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指导教师应及时向毕业论文工 作组织管理部门汇报并协助处理论文指导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违纪现象 四 毕业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是考察学生毕业论文的真实性 全面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 题的能力的有效手段 论文答辩通过是学生毕业和获得学士学位的条件之一 毕业论文答辩由市州电大和办学点共同组织实施 1 答辩的组织与领导 1 各试点市州电大应设立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负责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答辩委员的资格不 得低于指导教师 由市州电大进行审核 2 毕业论文由市州电大组织答辩 每个答辩小组由电大专职教师和外聘专家等 3 人以上 含 组成 不含本组指导教师 其中至少须有取得中央电大颁发的答辩主持人资格证书的 答辩主持人 1 人 2 答辩主持人 毕业论文答辩由答辩主持人主持答辩工作及成绩评定工作 并对评定意见和成绩签字负责 答辩主持人应当具有本专业副高 含 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并持有中央电大颁发的答辩主持人 资格证书 答辩主持人资格证书经中央电大和合作高校联合培训 考核取得 答辩主持人职责 1 按照实施细则要求 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 2 主持并参加答辩 3 及时向市州电大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反映答辩中发现的问题 并向省电大集中实践环节教 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汇报 3 答辩程序 1 答辩前由答辩小组审阅论文 准备答辩问题 2 答辩开始时 学生首先就自己所写毕业论文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等作概括性介绍 自 述时间为 10 15 分钟 3 学生自述完毕后 由答辩小组向其提出问题 进行答辩 答辩时间为 20 分钟左右 答 辩 问题以 3 5 个为宜 每个学生的自述及答辩时间限制在 40 分钟内 4 学生的答辩成绩根据答辩小组填写的 答辩记录表 和考核标准确定 5 答辩完毕 必须由具备论文评审及答辩主持人资格的教师签字 学校盖章 五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和复审 终审 1 成绩评定标准 见附件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 2 成绩的评定 指导教师和答辩教师应从学生写作态度是否认真 观点是否明确 材料是否充实 论证是 否 充分合理 科学性 逻辑性方面有无问题 论文结构是否完整等方面对学生论文进行考核 并按以下要求评定成绩 1 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论文建议成绩 2 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论文建议成绩与答辩情况评定论文成绩 3 毕业论文成绩应严格按照成绩考核标准评定 成绩评定应从实际情况出发 不硬性按比 例确定 但成绩在 75 分以上 即 优秀 和 良好 者一般不超过总人数的 30 4 申请学位者毕业论文成绩必须在 75 分 良好 以上 含 5 凡毕业论文答辩不及格者 允许重新答辩一次 但重新答辩应在市州电大下一学期组织 答辩时进行 3 论文的复审和终审 毕业论文成绩由市州电大负责复审 毕业论文复审时 市州电大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应及时处理毕业论文写作 指 导 答辩过程中的争议事项 市州电大必须收齐符合中央电大提供的毕业论文格式模版要求的一应材料 作为复审的原 始 材料和档案按时上报省电大终审 省校不接受各种沿用以前自制的 形式不规范的论文及相关材料 六 学分 毕业论文经审核后成绩在及格或及格以上者给予 5 学分 未完成毕业论文或成绩不及格者 不 计学分 七 市 州电大注意事项 1 中央电大与合作高校以及省电大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从过程到质 量进行检查 包括学生选题 指导教师配备 写作与指导过程记录 论文质量 成绩评定等 市 州电大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程序组织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2 各市 州电大的办学点要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 统一思想 明确要求 树立信心 培养实事求是 严肃认真 勤奋扎实 敢于创新的工作作风 同时要联系学生思想实际 纠 正不正确观念和错误思想 3 市 州电大要认真做好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审查工作 各办学点要选聘好指导教师 经常与指导教师取得联系 注意检查教师的工作并及时传达有关信息和解决具体问题 特别是 要让指导教师了解省电大毕业论文实施细则的有关内容 使指导教师明确任务和职责 更 好地 做好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 各市州电大对毕业论文答辩中出现的文不对题 明显抄袭等情况 应视为教学事故严肃处 理 对论文的指导教师不得再次聘用 附件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 附件二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附件三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习成绩评定标准 附件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 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四等 取得合格以上成绩者给予毕业论文的 学 分 评定标准如下 1 优秀 85 分以上 观点明确 新颖 材料翔实 充分 结构完整 严谨 论证深 入 有力 语言流畅 格式规范 从总体上看 文章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理论性 表明作者确 已很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 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 技 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作者在答辩中有较为出色的表现 2 良好 75 分 84 分 观点明确 材料翔实 充分 结构完整 论证有力 语言流 畅 格式规范 从总体上看 文章具有一定的新意 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 础理论 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作者在答辩中有较好的表现 3 合格 60 分 74 分 观点明确 材料翔实 结构完整 论证有力 语言通顺 格 式 规范 从总体上看 文章没有明显的漏洞或缺欠 表明作者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素养 并且能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作者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答辩 4 不合格 60 分以下 有下述情形之一者便为不合格 观点不明确或明显错谬 内容空泛或材料虚假 结构不完 整 缺少层次感和逻辑性 语言不够通顺 病句或错别字较多 格式不够规范 不合乎文体特 征 字数少于 6000 字 有剽窃 抄袭及其他弄虚作假行为者 附件二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有的为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有的为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语言学方面 语言学方面 对立原则和 方言的音位 互补原则和 方言的音位 说汉语的音节 说同音词 说同义词 说汉语的词类划分 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 偏正式 述补式也可以 任选一种 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 汉语的借词 现代汉语方面 现代汉语方面 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 某一方面的问题 普通话语音研究 某一方面 作家 或 作品 语言研究 网络汉语研究 句式 或句型 研究 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选择某些虚词 现代汉语词义研究 选择某类词 词典释义研究 方言研究 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问题 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 动 形 介词 名词 格式的短语性质 汉语的优点和缺点 汉字和汉文化 现代汉字学研究内容 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 部件研究 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 如何整理异体字 如何整理异性词 规范汉字的研究 汉字的前途 修辞与语境 浅谈 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之我见 我对 修辞主体的修养 的认识 我对 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 的体会 谈词语运用做到 准确朴实 谈词语的 巧妙配合 谈 成语的活用 谈 叠用句 谈 四音节语音段落 谈 比喻 商务活动中语言文字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广告语中仿拟成语的利弊分析 合成词 动 名 结构的归类问题 教学体态语的应用原则 汉语副词的分类归属 当代语言应用中的缩略语 略论当前汉字使用中的繁简并行问题 古代汉语方面 古代汉语方面 对汉字性质的认识 学习音韵学的心得综述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对词义引申的分析 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 或其他关系 的看法 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 以义为单位 给一部先秦文献 或其中的一部分 作词表 篇幅不宜过大 古代汉话 之 字结构 或 其 字结构 研究 古代汉语 所 字结构 或 者 字结构 研究 古代汉语单句 或复句 研究 古代汉语介词 或连词 研究 小学汉字教学中现行汉字形体与 六书 造字法的关系及处理 古典诗文注释中的语言问题 以一部书为研究对象 古典诗文白话译本中的语言问题 以一部书为研究对象 古汉语词类活用和兼类词的区别和判断 史记 汉书 高祖纪 的语文学比较研究 同义词和同源词浅说 常用语文工具书在释义上的比较研究 读 说文解字 部 任选 说文 中的某一部 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 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郭沫若 女神 的艺术风格 论曹禹 雷雨 的戏剧艺术 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蕴 论穆旦的诗 论钱钟书 围城 论贾平凹的散文 论王蒙小说语言艺术 论余秋雨的散文 论余华的小说 论 20 世纪 80 90 年代对赵树理的再评价 评 样板戏 对李玉和 杨子荣 阿庆嫂三个人物的塑造 舒婷诗作简析 汪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造的意义 评王安忆的 长恨歌 评铁凝的 玫瑰门 从女性写作角度评陈染的创作 论王朔的 动物凶猛 论韩东的诗歌写作 鲁迅小说中的 黑色家族 简论 茅盾笔下的上海都市图景 读 子夜 无常 女吊 鲁迅 水里的东西 周作人 放猖 废名 比较论 日出 的次要人物 黄升三 福生 在戏剧结构中的作用或 茶馆 人物论 我与地坛 文本细读 艾青笔下的土地与太阳 分析王安忆 或莫言 余华 铁凝 的一篇新创作的小说 我读海子的诗 重读寻根小说 老舍与北京城 或 张爱玲与上海 王安忆与上海 汪曾棋笔下的昆明 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 赵树理与山西 等 鲁迅杂文的艺术性浅论 呐喊 与 彷徨 之比较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村社会和农民形象 论鲁迅的抒情散文 关于 野草 和 朝花夕拾 论鲁迅小说的人物塑造 谈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 鲁迅小说知识分子的形象和灵魂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特色 女神 的积极浪漫主义特征 新诗歌运动的丰碑 女神 试论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成就 史 剧 诗的完美结合 郭沫若的历史剧 屈原 关于郁达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个性的形成 论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郁达夫小说的美学追求 繁星 春水 简论 论冰心散文的艺术风格 朱自清散文的美学特征 朱自清和他的散文艺术 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美 评闻一多诗集 红烛 死水 的思想倾向 试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闻一多 徐志摩诗歌风格比较 试论戴望舒抒情诗的艺术特色 论戴望舒诗歌的美学特征 论 子夜 中的资产者形象 论 子夜 的人物刻划 论 子夜 的艺术结构 市民生活的画卷 论老舍三十年代的创作 论老舍的语言风格 老舍与京味小说 老舍 茶馆 浅析 从 家 到 寒夜 看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 巴金笔下的女性形象 雷雨 戏剧冲突的艺术结构 论曹禺的悲剧艺术 曹禺创作的前后期比较 夏衍剧作 上海屋檐下 简论 论 南行记 的审美特征 从莎菲到黑妮 谈丁玲创作的独特性 论沙汀创作的现实主义特色 论闻一多对臧克家诗歌创作的影响 论艾青诗歌的意象 沈从文和他的 边城 沈从文构筑的 湘西世界 对沈从文小说表现人性的思考 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 赵树理作品的语言风格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伪浪漫主义和伪现实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新写实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的多元化倾向 论陈奂生 析蒋子龙的 开拓者 家族 人到中年 的艺术感染力量 贾平凹散文的美学探索 浅析巴金新时期的散文创作 黄宗英报告文学作品初探 析李瑛诗作艺术 贺敬之抒情短章的艺术特色 读舒婷的诗 中国古代文学方面 中国古代文学方面 论 诗经 中周民族史诗的艺术价值 论 诗经 中农事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论 诗经 中战争徭役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从 诗经 中的燕飨诗看周代的礼仪文化 谈 诗经 中政治美刺诗的思想性 论 诗经 中爱情诗的思想内容 谈 诗经 中的弃妇诗 谈 诗经 中的婚嫁诗 论 诗经 的赋 比 兴艺术 论 诗经 的音乐性及其美学意义 论 诗经 的婚恋诗 论 诗经 中的妇女形象 论 诗经 中的战争诗 论 诗经 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论 诗经 的讽刺艺术 孔子与 诗经 诗经 作品研究 具体作品可任选 诗经 与楚辞比较论 楚文化与楚辞 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 论屈原的人格美 论 离骚 的艺术构思 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比较 略论 九歌 的艺术成就 屈原作品研究 具体篇章可任选 陶渊明的田园诗 可侧重内容 也可侧重艺术和特色 王孟山水田园诗 可分别写王 孟 也可写山水 田园 中唐山水田园诗 可选一 二个作家 也可以比较研究 李白山水诗研究 送别诗中意象研究 可集中写某一种 如美酒等 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刘禹锡咏史怀古诗 唐人咏物诗研究 可选择某一种 或某二 三种对比研究 宋人咏物词研究 可选不同词家咏同一物对比研究 如咏梅等 唐人送别诗研究 可选几家 或若干首对比研究 琵琶行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 关汉卿 马致远之比较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之比较 汪道昆之短剧 徐渭的 四声猿 汤显祖 孟称舜 沈自徵之剧作 论唐传奇中的爱情小说 论谈 三言 二拍 的时代特色 谈 三国演义 中曹操形象的塑造 论 水浒 的人物描写 亦可选择某一个人物 如论武松 论宋江 论李逵等 试谈 西游记 的艺术特色 或试论孙悟空形象 论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 谈 儒林外史 的讽刺艺术 论 聊斋志异 中花妖狐魅形象的艺术特色 论王熙凤形象 论 红楼梦 的细节描写 论 红楼梦 整体反映生活的特色 论 诗经 的 思无邪 论 诗经 中的恋爱和婚姻主题 富于永久魅力的艺术想象 谈我国古代神话的浪漫主义特色 先秦散文作家艺术风格比较 任选二 三作家作比 左传 创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略说 左传 的人物评述和描写 略论 左传 描写战争的问题 从人物形象论 论语 的文学价值 略论 孟子 散文的艺术特征 论屈原的人格美 古诗十九首 与乐府诗比较 试论李白对屈原诗歌艺术特点的继承和发展 司马迁传记文学艺术成就简论 谈 史记 的人物个性化描写 关于 史记 的细节描写 论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 略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和现实性 试论谢灵运及其山水诗 王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艺术成就 论孟浩然诗歌的美学观 论岑参 高适边塞诗的风格差异 李白与民歌 杜诗对南宋爱国诗人的影响 杜甫 秋兴八首 的艺术特点 杜甫绝句的特点 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写作技巧 李贺诗的格调 杜牧七绝风格试议 苏 辛词风异同辨 李清照词的美学价值 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 论李白在四川的诗歌 苏东坡诗中的四川 王维诗歌的情 景 理 论唐代的边塞诗 柳宗元游记散文的诗化意境 陆游 辛弃疾词的悲壮美 关于 西厢记 爱情主题的探讨 红楼梦 中的众丫鬟 水浒 中的晁盖与宋江 聊斋志异 中的鬼狐 论 聊斋志异 的艺术构思 三国演义 描写战争的艺术 晚清诗歌中的民主意识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方面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方面 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 尤利西斯 中的 内心独白 技巧 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神话模式 论存在主义作品中的荒谬感 论罗格 格里耶小说中的 物化 百年孤独 中对 魔幻 技巧的运用 论 百年孤独 的叙事艺术 论黑色幽默的杂糅手法 博尔赫斯小说的玄学色彩 论 日瓦格医生 中俄罗斯精神 中国古代文论方面 中国古代文论方面 诗言志 与 诗缘情 辨析 先秦儒家文论研究 先秦道家文艺观研究 发愤著书 说综论 文学自觉 说新探 六朝人物品藻与文论之关系 文心雕龙 与 诗品 比较谈 意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李渔戏曲理论研究 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 西方文论方面 柏拉图 艺术模仿自然 解密 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特征 论亚里士多德的 净化 说 贺拉斯 诗艺 与亚里士多德 诗学 比较 布瓦洛 诗的艺术 再评 狄德罗 美在关系 说与车尔尼雪夫斯基 美是生活 比较 对莱辛 拉奥孔 的现代阐释 康德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 译黑格尔的艺术发展观 论黑格尔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论泰纳的文艺思想 别林斯基与形象思维论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特征 从叔本华到尼采 现代主义与自我表现 精神分析学和文艺学 评卢卡契与布莱希特的论战 詹姆逊论后现代主义 比较文学方面 比较文学方面 李白咏月诗与法国波特莱尔所作咏月诗 见 巴黎的忧郁 恶之花 的比较研究 林纾译文一种与后来译文的比较研究 从赛珍珠的小说 大地 看西方人对中国农民的误读 王国维对西方文化的吸取和研究 钱钟书论 通感 从 春江花月夜 看诗歌 音乐 舞蹈的关系 从梁山伯祝英台故事到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看中西文学形式交流的可能 美学方面 劳动与 自然人化 的美学意义 论 审美关系是美的核心 美感特征简析 论审美想象 论悲剧与崇高 论艺术的美学意义 当代大众传媒和审美消费主义对传统艺术门类 诸如文学 的挑战 论审美鉴赏的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