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下列不平等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列强 以华制华 意图的是 A 中英协定关税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 2 分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从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 开始 进而 中体西用 进而自由 平等 博爱 进而民主和科学 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其中 中体西用 与 民主和科学 这两 步 应指 A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C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D 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3 2 分 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 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 而今后的中华通史 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从 帝王专制史 到 民主政治史 的转变中 其领导人是 A 梁启超 B 李鸿章 C 陈独秀 D 孙中山 4 2 分 这次运动高举 民主 科学 大旗 从思想 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 爱国救国热情 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这次运动是 A 戊戌变法 第 2 页 共 13 页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七七事变 5 2 分 1913 年 7 月 1 日 江苏第一师范学校举行一次有三百名中小学生参加的问卷调查 要求学生列举 出自己崇拜的人物 调查统计结果是孙中山榜上有名 你认为当时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的原因不包括 A 辛亥革命时期的 剪辫 放足 行动得到社会的普遍响应 B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埋葬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 临时约法 D 任黄埔军校总理 培养了大批军事 政治人才 6 2 分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 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 其中 处 应该填写 1924 1927 年 1927 1937 年星火燎原 北上抗日 1934 1945 年团结抗战 驱除倭寇 1945 1949 年国共对峙 战略决战 A 民族耻辱 抗争探索 B 打倒军阀 打倒列强 C 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D 坚持和平 民主建国 7 2 分 阅读书籍 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 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 下列书籍中最 适合的是 A 第 3 页 共 13 页 B C D 8 2 分 胡锦涛说 这个伟大的时间 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 以党独立领导新 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 载入中国革命史册 这个伟大的时间 距今 A 60 周年 B 70 周年 C 80 周年 D 90 周年 9 2 分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者的根本出发点都是 A 党的最高纲领 B 实事求是 立足国情 C 照搬苏联的经验 D 阶级斗争需要 10 2 分 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 一栋房子 一个瓶子 茅台酒 一棵树子 黄果树 一栋房子 能够成为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第 4 页 共 13 页 B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召开了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 D 是红军长征的起点 11 2 分 以下是小明制作的读书卡片 该读书摘要中的要点涉及的会议是 读书摘要 时间 1935 年 1 月 内容 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意义 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 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遵义会议 12 2 分 如果你要去寻访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 去 军旗升起的地方 你应选择 A 武昌 B 井冈山 C 上海 D 南昌 13 2 分 某校九年级学生在一次重走长征路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使用了以下简图 其中 a b c d 四个 地点对应的城市分别是 第 5 页 共 13 页 A 瑞金 遵义 吴起镇 会宁 B 井冈山 遵义 吴起镇 会宁 C 井冈山 泸定桥 会宁 吴起镇 D 瑞金 赤水河 泸定桥 吴起镇 14 2 分 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有如下内容 1936 年 12 月 12 日 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 兵谏 扣押蒋介 石 得到和平解决 下列适合做小说书名的是 A 鸦片战争的烽烟 B 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 新文化运动 C 我眼中的西安事变 D 艰难的较量 重庆谈判 15 2 分 黄仁宇在 中国大历史 中说 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 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 围剿 以便一致对日抗战 这兵变的目的既达 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 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 可以解读为 A 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 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 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16 2 分 1945 年 有一个遭受了日本近半个世纪殖民统治的地区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它是 第 6 页 共 13 页 A 东北三省 B 台湾 C 香港 D 澳门 17 2 分 抗战以来 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有 平型关战役 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A B C D 18 2 分 1937 年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其暴行远比纳粹德国恐怖 日军与纳粹的疯狂行 为充分说明了 A 法西斯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 B 种族矛盾是世界主要矛盾 C 绥靖政策只能加速自身的灭亡 D 地区冲突威胁世界安全 19 2 分 2014 年 2 月 27 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 设立了如下两个纪念日 对 设立纪念日 理解正确的是 铭记历史和光荣 勿忘牺牲和耻辱 以史为鉴 自立自强 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 把抗战的正义性 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告诉世界 必须维护和平 正义 良知 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第 7 页 共 13 页 国家足够强大后 走民族复仇之路 A B C D 20 2 分 下图反映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某战役形势图 该战役的指挥官是 A 彭德怀 B 林彪 C 李宗仁 D 蒋介石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8787 分分 21 11 分 在老师的指导下 历史小组围绕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这一学习主题 通过探索 整理 分析 资料 进行探究活动 请你一起来参加 1 对号入座 请你将下面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历史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 安庆内军械所 B 同盟会 C 张之洞 D 谭嗣同 E 京师同文馆 F 中外纪闻 G 庶民的胜利 H 胡适工 民报 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 属于戍戌变法时期的是 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第 8 页 共 13 页 2 填充图示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 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示意图 请你帮助他们来 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师夷长技 A 三民主义 B 3 根据以上分析 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中 你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具有什么特点 22 10 分 南京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 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情境一 凝视 300000 字字在喷火 声声在呐喊 多行不义必自毙 血债定要用血来偿还 1 情景一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 这一事件发生于何时 今年是其多少周年纪念 情境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狮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概而慷 2 这首诗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哪次战役 这次战役解放了哪座城市 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3 20 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 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七律 长征 材料二 第 9 页 共 13 页 请回答 1 材料一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中写下的诗句 那么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 长征的出发地点和三军会师的地点分别在哪里 3 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 是什么会议 4 材料二中的图片所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这个事件没有阻止内战的爆发 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解放军由防御到进攻 的事件是什么 24 41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惟欲征服支那 中国 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支那 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 则其他 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 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 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 永不敢向我侵犯 这是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 1927 年 7 月 25 日呈给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 也就是臭名昭著的 田中奏折 1 田中奏折 中 为了征服满蒙 他们制造了哪一历史事件 2 这一事件发生后 蒋介石与中共分别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 3 面对日本的侵略 蒋介石的做法引起了国民党内部爱国者张学良 杨虎城的不满 1936 年 12 月 12 日 他们发动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事件 这一事件是 这一事件和平解决后 有何历史意义 第 10 页 共 13 页 4 为了征服中国 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出兵中国华北 制造了一次事变 血染卢沟桥 这一事变是谁 在这 次事变中 两位国民党将领英勇牺牲 但是仍然未能阻止日本侵略的步伐 牺牲的这两位国民党将领是谁 5 在这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 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其标志是 6 中共领导的军队接受改编 奔赴抗日战场 中共的军队改编为哪两支部队 7 上图是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血战的典型代表 你知道分别是哪两场血战吗 这两场血战的指挥官分 别是谁 8 这两场血战对中国人民的抗战起到什么作用 9 经过八年的抗战 中国人民最终战胜了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 但是这场胜利也离不开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的帮助 在一次欢庆抗战胜利的晚会上有一则谜语 谜面是 日本投降的原因 打一位历史人物 谜底中有 屈原 苏武 的说法 你知道这两个谜底的含义是什么吗 25 5 分 人类文明交往生生不息 从地域性的交往走向全球性的交往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 展现了人 类的进步与发展 请回答 1 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世界近代史上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绝状态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列举其中 一个人物以及他做出的重要贡献 2 著名学者袁小芹认为 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列举一例德 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并对此加以说明 3 中国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请举一例日本对中国犯下的罪行 4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挽救了人类文明 避免了历史倒退 请根据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精诚合作的事 实举一例加以说明 5 促进文明的交流 尊重文明的多元化 是人类进步的表现 由此 我们对不同文明的共存发展应该持有 何种心态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