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youja天津农学院教案(首页)_第1页
Dyyouja天津农学院教案(首页)_第2页
Dyyouja天津农学院教案(首页)_第3页
Dyyouja天津农学院教案(首页)_第4页
Dyyouja天津农学院教案(首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夕 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吾生虽晚 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 情也成空 且作 挥 手袖底风 罢 是夜 窗外风雨如晦 吾独坐陋室 听一曲 尘缘 合成诗韵一首 觉 放诸古今 亦独有风韵也 乃书于纸上 毕而卧 凄然入梦 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天津农学院教案天津农学院教案 首页首页 系系 部部 机机电电工程系工程系 课程代码060183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学 分4 0 课程类别 理论课 公共课 必 修 课 实验课 专业课 院级任选课 总学时 64 学时 讲 课 52 学时 上 机 学时 实 验 12 学时 授课专业 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 测试技术与仪器 授课班级06 农机 1 2 班 06 测控 1 2 班 任课教师刘源职称副教授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本课程是电子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自动化 电子设备 结构与工艺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课 是在学生学完电工 电子技术 C 语言等基 础课程之后 为加强学生应用能力而开设的体现了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的综 合性 平台类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 基本 知识与基本技能 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各主要环节的设计 调试方法 了解单片机在测 量 控制等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应用 初步具备应用单片机进行相关设备技术改造 测 控应用系统设计以及产品开发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的重点 本课程将全面讨论 8 位单片机的工业标准 Intel 公司的 MCS 51 系列单片 机内核 8051 的硬件结构 组成原理和指令系统 详细介绍该系列产品的系统扩展和 应用 实用程序及其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的难点 单片机硬件结构的灵活应用 实用程序设计技巧 教材和参 考书 教材 马光主编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李勋 刘源著 单片计实用教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 何宏主编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国防工业出版社 3 付晓光编著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4 李维祥主编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天津大学出版社 5 李勋等著 单片微型计算机大学读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1 周 1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第一章 MCS 51 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1 1 单片机的概述课 时 2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理解单片机的定义 掌握单片机的分类 功能特点 用途以及最新发展 了解 MCS 51系列单片机的主要性能特点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理解单片机的定义 掌握单片机的分类 功能特点 用途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联想生活中的实例 找出单片机应用的领域 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计算机中数据信息的表示方法和常见的逻辑电路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第一章 MCS 51 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1 1 单片机的概述 联想生活中的实例 找出单片机应用的领域 对照实物和 PC 机 引出单片机 嵌 入式系统的概念 通过对 PC 机 单片机 嵌入式系统进行讨论比较 总结出单片机的 功能特点 用途 从单片机的分类入手 介绍当前市场上常见的单片机系列 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和 用途 联想 PC 机的硬件结构 对比提出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并分析其主要的性能特点 通过对 8751 单片机引脚功能的析解 比较分析 MCS 51 系列单片机的异同处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思考题 如何选择合适的单片机 不用交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1 周 2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1 2 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1 2 1MCS 5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课 时2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 MCS 51 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专用寄存器的特点 单片机的外部特征 单片机存储器的组织 教学重点 掌握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特别是 MCS 51 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寄存器的特点 单片 机存储器的组织 教学难点 寄存器的灵活使用和寄存器与存储器的区别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联想 PC 机的硬件结构 对比提出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 PC 机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第一章 MCS 51 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1 2 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1 2 1MCS 5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1 通过讲解书上 P20 图 2 1 阐述单片机的内部组成和工作特点 2 介绍内部各部件的功能 重点讲解单片机专用寄存器的组成 P32 表 2 6 和 P33 图 2 8 特点和使用场所 3 通过介绍单片机的外形结构 引脚图 阐述单片机的主要功能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思考题 1 阐述单片机专用寄存器的特点 不用交 作业题 1 某专用寄存器地址为 98H 它可以按位寻址吗 2 若 PSW 的内容为 18H 则通用寄存器 R0 的地址是什么 3 访问片外 ROM 和访问片外 RAM 时 地址指针 选通信号各有何不同 4 位地址 3EH 和字节地址 3EH 有何区别 位地址 3EH 在 RAM 中什么位置 5 简述 4 个 I O 口的特点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2 周 1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1 2 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1 2 1MCS 5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课 时2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 MCS 51 系列单片机的存储器的组织 复位电路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掌握 MCS 51 系列单片机的存储器的组织形式 特点 会存取存储器中的信息 教学难点 灵活区分和使用位地址和字节地址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联想 PC 机的存储器结构 对比提出单片机的存储器组织结构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单片机的指针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1 2 3 存储器 举例说明寄存器与存储器的区别 单片机存储器的组织形式及访问方法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作业题 5 某专用寄存器地址为 98H 它可以按位寻址吗 6 若 PSW 的内容为 18H 则通用寄存器 R0 的地址是什么 7 访问片外 ROM 和访问片外 RAM 时 地址指针 选通信号各有何不同 8 位地址 3EH 和字节地址 3EH 有何区别 位地址 3EH 在 RAM 中什么位置 5 简述 4 个 I O 口的特点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2 周 1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1 2 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1 2 1MCS 5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课 时2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 MCS 51 系列单片机的 I O 端口的特点 会使用四个端口 时序电路相关 知识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掌握 MCS 51 系列单片机的 I O 端口的特点 会使用四个端口 时序电路相关 知识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联想 PC 机的 I O 口 对比提出单片机的端口结构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 PC 机的并行口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1 2 4 并行口 分析 P10 P13 图总结 P0 P3 口的特点 1 2 5 复位电路 介绍单片机复位方法和时序的相关概念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作业题 1 简述 4 个 I O 口的各自特点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3 周 1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第二章 MCS 51 的指令系统 2 1 单片机的寻址方式 2 2 MCS 51 的指令系统 2 2 1 数据传送类指令 课 时2 教学目的理解MCS 51指令格式 寻址方式和操作过程 掌握数据传送指令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理解 MCS 51 指令格式 寻址方式 掌握数据传送指令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和运用 MCS 51 多种寻址方式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联想生活中的实例 引出寻址的概念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第二章 MCS 51 的指令系统 2 1 单片机的寻址方式 首先 介绍 MCS 51 的指令系统的组成 其指令特点 再者 介绍指令系统的指令 格式 指令描述符号 联想生活中的实例 引出寻址的概念 从单片机工作原理出发 阐述单片机为什么 要寻址 如何寻址 比较几种寻址方式的特点和使用时应注意的地方 做练习 1 检验教学效果 2 2 MCS 51 的指令系统 2 2 1数据传送类指令 比较生活中的运输与计算机中的传输的异同点 引出几种数据传送指令 对每种传 输方式举例讲解 指出使用时重点注意的地方 通过做练习 2 和练习 3 检验对通用传输指令的理解 做练习 4 检验对堆栈指令 的理解 通过对练习 5 的讨论 检验对传输指令的灵活应用能力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思考题 如何选择合适的寻址方式 不用交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3 周 2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2 2 MCS 51 的指令系统 2 2 2 算术运算类指令 课 时2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算术运算类指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 特别是十进制调整指令的用法 教学重点 要求掌握算术运算类指令的使用方法以及对标志位的影响 教学难点 十进制调整指令的用法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比较 C 程序设计语言与汇编语言指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的不同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 C 程序设计语言编程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2 2 MCS 51 的指令系统 2 2 2 算术运算类指令 比较 C 程序设计语言与汇编语言指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的不同 引出 MCS 51 汇 编语言算术运算类指令 分别对每种算术运算举例进行横向比较 找出异同点 详细讲解十进制加法调整指令的执行过程和使用用法 其它十进制调整指令 只作 比较 不再细讲 通过做练习 6 检验对加法指令的理解 做练习 7 检验对减法指令的理解 做练 习 8 检验编程能力 同时也检验对算术运算类指令的灵活应用能力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4 周 1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2 2 MCS 51 的指令系统 2 2 3 逻辑运算指令和移位指令 课 时2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逻辑运算指令和移位指令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逻辑运算指令和移位指令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逻辑运算指令和移位指令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比较 C 程序设计语言与汇编语言指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的不同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逻辑电路 逻辑关系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2 2 MCS 51 的指令系统 2 2 3 逻辑运算指令和移位指令 比较 C 程序设计语言与汇编语言指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的不同 引出 MCS 51 汇 编语言的逻辑运算指令和移位指令 详细讲解逻辑运算指令的特点举例讲解 通过做练习 1 练习 4 检验对逻辑运算 指令的特点的理解 比较循环指令的特点 同时通过做练习 7 检验对循环指令的灵活应用能力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4 周 2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2 2 MCS 51 的指令系统 课 时2 名称 2 2 4 控制转移类指令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无条件转移指令 条件转移指令和子程序调用指令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无条件转移指令 条件转移指令和子程序调用指令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子程序调用指令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由 C 语言循环 分支指令引导汇编语言指令的无条件转移指令 条件转移指令 从 函数调用 引出子程序调用指令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 C 语言循环 分支指令和函数调用的使用方法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2 2 MCS 51 的指令系统 2 2 4 控制转移类指令 由 C 语言循环 分支指令引导汇编语言指令的无条件转移指令 条件转移指令 找 出两种语言使用方法的不同 比较四种无条件转移指令的异同处 举例说明 条件转移指令的讲解按测试条件分成 累加器判 0 转移指令 进位位测试转移指令 位测试转移指令 比较不相等则转移指令来研究 从 C 语言的函数调用 引出子程序调用指令 并比较其异同处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两道练习题 不交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5 周 2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2 2 MCS 51 的指令系统 2 2 5 布尔变量操作类指令 课 时2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MCS 51布尔变量操作类指令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掌握 MCS 51 布尔变量操作类指令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编程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 并总结位逻辑的特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从位逻辑特点 引出 MCS 51 指令系统布尔变量操作类指令的表示方法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位逻辑特点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2 2 5 布尔变量操作类指令 从位逻辑特点 引出 MCS 51 指令系统布尔变量操作类指令的表示方法 举例说明位逻辑与字节逻辑运算异同处 编程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 并总结位逻辑的特点 做综合练习 检验 MCS 51 指令系统的掌握情况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5 周 2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第三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1 汇编程序的设计方法 3 1 1 汇编语言基本程序的设计 课 时2 教学目的 要求掌握汇编语言基本程序的设计的思路 步骤和基本设计方法 熟练掌握顺序程序的 设计技巧 教学重点 掌握汇编语言基本程序的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 熟练掌握顺序程序的设计技巧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 C 语言程序设计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1 汇编程序的设计方法 3 1 1 汇编语言基本程序的设计 举例说明汇编语言基本程序的设计的思路 步骤和基本设计方法 讲解伪指令格式和使用方法 通过例 1 例 2 例 3 掌握顺序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 特别是进制转换和数码转换 的方法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5 周 2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3 1 1 汇编语言基本程序的设计 课 时2 教学目的掌握分支程序的设计和循环程序的设计技巧 教学重点 掌握分支程序的设计和循环程序的设计技巧 教学难点 循环程序的优化设计方法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 C 语言程序设计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第五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1 汇编程序的设计方法 3 1 1 汇编语言基本程序的设计 通过例 5 例 4 掌握分支程序的设计技巧 循环程序的设计的讲解分成单循环程序和循环嵌套程序 在单循环程序的讲解时 分成计数循环和条件循环 通过例 7 例 6 比较两种循环退出的不同 举例说明循环嵌 套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6 周 1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第六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1 汇编程序的设计方法 3 1 2 子程序的设计 课 时2 教学目的掌握子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 掌握子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掌握子程序的设计的技巧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从 C 语言的函数 引出汇编语言的子程序的概念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 C 语言程序设计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第七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1 汇编程序的设计方法 3 1 2 子程序的设计 从 C 语言的函数 引出汇编语言的子程序的概念 子程序的结构特点 以及子程序 的编程技巧等 通过例题比较 采用循环 分支和使用子程序编程 有哪些不同 做编程方法的归纳和练习 检验学生的编程能力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6 周 2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3 1 3 典型程序的设计方法 课 时2 教学目的掌握常见的典型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 掌握常见的典型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掌握常见的典型程序的设计技巧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 C 语言中典型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第八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2 典型程序的设计方法 介绍常见的典型程序的设计方法 C 语言的函数 引出汇编语言典型程序的设计 本 节课将分运算程序的设计 查表程序的设计 检索与统计等几个专题介绍 做编程方法的归纳和练习 检验学生的编程能力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7 周 1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3 2 伪指令 课 时2 教学目的掌握常见的伪指令 并将其应用到程序的设计中 教学重点 掌握伪指令的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掌握伪指令的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第九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2 伪指令 掌握常见的伪指令 并将其应用到程序的设计中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7 周 2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第十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3 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课 时2 教学目的掌握常见的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 掌握常见的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掌握常见的应用程序的设计技巧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 C 语言中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第十一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2 典型程序的设计方法 本节课将分专题 将介绍常见的应用程序代码转换程序 排序程序和延迟等程序的 设计方法 例题比较 横向比较每类程序的异同点 做编程方法的归纳和练习 检验学生的编程能力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8 周 1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第四章 定时 计数器 4 1 定时器 计数器工作方式 课 时2 教学目的 比较常见的几种定时方法 掌握51单片机的定时器 计数器工作原理 定时器 计数 器工作方式 教学重点掌握定时器 计数器工作方式 TMOD 和 TCON 寄存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掌握定时器 计数器工作方式 TMOD 和 TCON 寄存器的使用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从日常生活中定时说起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第四章 定时 计数器 4 1 定时器 计数器工作方式 从日常生活定时说起 引出常见的几种定时方法 并比较其各自的特点 重点讲解单片机的定时器 计数器工作原理 定时器 计数器工作方式 特别要讲清 楚 TMOD 和 TCON 寄存器的组成和使用以及定时器 计数器的定时 计数时间常数的确 定方法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8 周 2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第四章 时器 计数器 4 2 定时器 计数器的应用 课 时2 教学目的掌握单片机定时器 计数器的编程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单片机定时器 计数器的编程方法 教学难点会编制定时中断程序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 TMOD 和 TCON 寄存器的组成和使用以及定时器 计数器的定时 计数时间常 数的确定方法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第四章 时器 计数器 4 2 定时器 计数器的应用 复习 TMOD 和 TCON 寄存器的组成和使用以及定时器 计数器的定时 计数时间常 数的确定方法 重点讲解单片机定时器 计数器的编程方法 举例阐述定时器 计数器的编程方法 举例说明定时中断程序的编制方法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思考题 用定时器做电子表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9 周 1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第五章 MCS 51 的中断系统 5 1 中断系统 课 时2 教学目的 理解中断 中断源和中断系统的概念 熟悉中断允许和优先级寄存器 中断处理过 程 外部中断的触发方式等 教学重点掌握中断源 中断系统的概念 优先级顺序和外部中断的触发方式 教学难点计算机响应中断的方法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从老师给学生答疑顺序说起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第五章 MCS 51 的中断系统 5 1 中断系统 从日常生活小事引出中断 中断源和中断系统的概念 举例说明如何申请中断 允许和响应中断 从外部中断的触发方式 讲解中断处理过程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9 周 2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第五章 MCS 51 的中断系统 5 2 中断程序的设计 课 时2 教学目的掌握单片机中优先级的概念和顺序 中断初始化 会编制中断程序 教学重点掌握单片机中优先级的概念和顺序 中断初始化 会编制中断程序 教学难点会编制中断程序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中断 中断源和中断系统的概念 熟悉处理过程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第五章 MCS 51 的中断系统 5 2 中断程序的设计 复习中断 中断源和中断系统的概念 熟悉处理过程 重点讲解单片机中优先级的概念和顺序和中断初始化方法 举例阐述中断程序编制方法 做练习 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10 周 1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第六章 接口技术 6 1 键盘及其接口 课 时2 教学目的 了解常见键盘的种类 学会设计简单的键盘和矩阵键盘的方法 会应用所学单片机 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控制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设计简单的键盘和矩阵键盘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所学单片机和键盘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控制问题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从 PC 机的键盘和生活中见到的按键说起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从 PC 机的键盘和生活中见到的按键引出键盘的种类和特点 重点介绍独立按键接 口 矩阵式键盘接口和 BCD 码拨盘接口的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方法及技巧 并举例说 明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练习题 实现 4 3 键盘的设计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11 周 1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6 2 显示器及接口 课 时2 教学目的了解常见显示器的种类 学会设计简单的显示控制电路 教学重点学会设计简单的显示控制电路 教学难点学会设计显示控制电路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从 LED CRT 谈起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发光二极管的知识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显示部分主要讲解数码管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它与单片机的接 口连接以及动态扫描显示程序的编制方法 通过例题加深理解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11 周 2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6 3 A D 和 D A 接口 一 A D 转换接口 课 时2 教学目的 了解单片机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 系统个各部分的功能 掌握A D和D A转换在自动 控制系统的位置和作用 A D转换器的结构 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并以ADC0809芯片为 例 讲解片外A D转换器与8031的接口的使用 教学重点 掌握 A D 和 D A 转换在自动控制系统的位置和作用 并以 ADC0809 芯片为例 讲 解片外 A D 转换器与 8031 的接口的使用 教学难点片外 A D 转换器与 8031 的接口的使用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以温度测量系统为例 引出开环控制 检测 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概念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以温度测量系统为例 引出开环控制 检测 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概念 组成 系统个各部分的功能 掌握 A D 和 D A 转换在自动控制系统的位置和作用 以 ADC0809 芯片为例 讲解 A D 转换的工作原理 片外 A D 转换器与 8031 的接口的使 用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12 周 1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6 3 A D 和 D A 接口 二 D A 转换接口 课 时2 教学目的 掌握D A转换器的结构 原理 计算及其使用方法 并以8位和16位D A转换器 DAC 0832为例 讲解片外D A转换器与8031的接口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 D A 转换器的结构 原理 计算及其使用方法 并以 8 位和 16 位 D A 转换器 DAC 0832 为例 讲解片外 D A 转换器与 8031 的接口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片外 D A 转换器与 8031 的接口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 A D 转换的方法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以 8 位 D A 转换器 DAC 0832 为例 讲解 A D 转换的工作原理 掌握 A D 转换的 计算方法 分别举例讲解片外 D A 转换器与单片机的接口的三种连接方式控制方法不 同 回答如何实现 80C31 通过片外数据锁存器与 16 位 D A 转换器 AD1148 的接口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12 周 2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第七章 串行接口 7 1 串行通信的基本知识 7 2 单片机的串行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课 时2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串行通信的基本知识 MCS 51 单片机的串行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掌握 MCS 51 单片机的串行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特别是串行口控制寄存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串行口控制寄存器的使用和多机通讯方法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从日常生活中上网引出串行通信的知识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计算机一级的相关知识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从日常生活中上网引出串行通信的知识 它包括用比较法讲解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的特点 串行通信的数据传送方式 在讲解串行通信的数据传送方式时 重点讲异步传 输和同步传输的不同 并将帧格式 协议 传输速率和波特率的概念穿插其中 在数据转换方法的讲解时 重点讲解 MCS 51 单片机的串行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其中控制寄存器的组成 使用方法是重点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课后记 章 节 名称 第八章 系统的扩展技术 8 1 程序存储器的扩展 课 时2 教学目的 掌握程序存储器的扩展方法和技巧 学会画程序存储器的扩展图 并能确定扩展芯 片的地址范围 教学重点 掌握程序存储器的扩展方法和技巧 学会画程序存储器的扩展图 并能确定扩展芯 片的地址范围 教学难点 画程序存储器的扩展图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从程序存储器在微机中总线结构的连接和软件访问方法 引出程序存储器的扩展方 法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 C 语言中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第五章 系统的扩展技术 4 2 程序存储器的扩展 从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引出 为什么要系统扩展 主要进行哪些扩展 从微机的总线结构 引出接口的概念 系统扩展的方法 从系统扩展所需的器件的合理选用 学会画扩展电路和确定扩展后的地址范围 从程序存储器在微机中总线结构的连接和软件访问方法 引出程序存储器的扩展方 法 单片程序存储器的扩展 从硬件电路的连接方法和连接图的画法 连三类线 举例比较多片程序存储器的扩展连接方法和连接图的画法 访问程序存储器的方法 做练习 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 课后作业四 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授课周次第 13 周 2 次授课方式理论课 章 节 名称 8 2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课 时2 教学目的 掌握数据存储器的扩展方法和技巧 学会画数据存储器的扩展图 并能确定扩展芯 片的地址范围 教学重点 掌握数据存储器的扩展方法和技巧 学会画数据存储器的扩展图 并能确定扩展芯 片的地址范围 教学难点 画多片数据存储器的扩展电路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教学引导一 教学引导 从程序存储器的扩展 二 学生课前准备二 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微机的内部结构 锁存器和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三 课堂教学过程三 课堂教学过程 第四章 系统的扩展技术 4 2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与程序存储器相比较 引出数据存储器的扩展方法 单片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从硬件电路的连接方法和连接图的画法 连三类线 举例比较多片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