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一轮模拟试卷(II )卷_第1页
华师大版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一轮模拟试卷(II )卷_第2页
华师大版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一轮模拟试卷(II )卷_第3页
华师大版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一轮模拟试卷(II )卷_第4页
华师大版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一轮模拟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华师大版华师大版 20202020 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一轮模拟试卷 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一轮模拟试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本大题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7575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3 分 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半坡居民 元谋人 北京人 河姆渡居民 A B C D 2 3 分 为了方便记忆 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 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A 分封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3 3 分 某学习小组以 古代跨越海洋的中外交流 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 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资料 其中符合主题的是 论文 张骞凿空西域对人类的贡献 地图 郑和下西洋 图片 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视频 康熙三征噶尔丹 第 2 页 共 13 页 A B C D 4 3 分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政权更迭 生灵涂炭的乱局 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 世方案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为政以德 仁政治国 互助互爱 反对战争 提倡法制 强化集权 下列流 派与上述治世方案对应准确的是 A 道家 儒家 墨家 法家 B 儒家 墨家 法家 道家 C 墨家 道家 儒家 法家 D 法家 墨家 道家 儒家 5 3 分 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 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以下不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 蔡伦改进造纸术 B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C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D 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6 3 分 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手中 这是元 明 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 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A 废除宰相制度 B 设立锦衣卫 C 设立廷杖制度 D 设立军机处 第 3 页 共 13 页 7 3 分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 秦 汉 B 元 清 C 金 元 D 辽 宋 8 3 分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 步 说 这场战争 是中国 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9 3 分 下列是一个反映中国 1903 年一家四兄弟情况的历史故事 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 B 老二因参加义和团被杀害 C 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所房子 D 老四远赴重洋到美国留学 10 3 分 瓜分豆剖燃眉急 扶清灭洋树大旗 莫道中华尽懦弱 农民阶级志不移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 是 A 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 11 3 分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不包括 第 4 页 共 13 页 A 民主主义 B 民族主义 C 民权主义 D 民生主义 12 3 分 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 光绪皇帝发出 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 朕何以为天下主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弓关条约 13 3 分 在大规模的支前运动中 烟台各县涌现出了许多支前英雄模范和先进单位 淮海战役后 唐和恩 被评为特等功臣 荣获 华东支前英雄 荣誉称号 淮海战役的胜利 A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人战略进攻 B 使东北全境解放 C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D 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 14 3 分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同新中国成立初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相比 从 行业上来看 最大的区别是 A 前者集中在轻工业 后者集中在重工业 B 前者总体比较落后 后者取得了巨大成就 C 前者受到列强挤压 后者得到苏联帮助 D 前者多在沿海沿江 后者形成东北工业基地 15 3 分 对照 1978 年与 1982 年安徽农业生产发展情况比较表 你认为 农业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第 5 页 共 13 页 粮食总产量 亿千千克 农业人口均占有粮食量 千克 农民人均收入 元 1978 年 74 13314 5113 3 1982 年 96 65350 0157 7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 B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对外开放格局最终形成 16 3 分 1972 年 尼克松总统访华 两国在上海签署了 上海公报 这意味着 A 中美正式建交 B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美两国不再对抗 D 有利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7 3 分 20 世纪 90 年代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是 A 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B 全国人大通过 反分裂国家法 C 两岸全面实现通航 通邮 通商 D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18 3 分 伯里克利宣称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 是因为权力由全体公民掌握 这里的 全 体公民 是指 A 全体成年居民 B 全体成年自由民 C 全体男性居民 第 6 页 共 13 页 D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19 3 分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说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 是人类历史 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 这两件事之所以 伟大 和 重要 是因为 A 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 B 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创造了经济条件 C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20 3 分 19 世纪前 50 年 英国人口从 900 万增加到 1800 万 19 世纪 20 年代 美国人口约为 1000 万 到 1914 年人口已超过 1 亿 促使英国 美国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 工业革命的促进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 独立战争的胜利 D 光荣革命 21 3 分 在质史上 他爱表的这部着作 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 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从反动教全到封建物用文人都任多了 他们群起攻之 语酸他的学说 豪读圣灵 触犯 君权神授天理 有失 人类尊严 他的学说被群起攻之的主要原因是 A 否定了神创论 B 违背科学规律 C 宜扬马克思主义 D 内容逻辑荒湿 22 3 分 斯大林在评价一次战役时说 这是德国法西斯军队覆灭的起点 德国人在大激战以后 已经不能 恢复自己的元气了 这次战役是 A 凡尔登战役 第 7 页 共 13 页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诺曼底登陆 D 柏林战役 23 3 分 二战后仅 25 年 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开始出现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 一股 新力量在萌动 他们以自己的力量 自己的声音 震荡着世界 改变着世界 材料中 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 指 的是 A 政治多极化 B 经济全球化 C 文化多元化 D 信息网络化 24 3 分 有人曾感叹 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 我们引以为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 导致 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 的历史事件是 A 十月革命 B 欧盟建立 C 苏联解体 D 华约建立 25 3 分 小明家购买了一款进口轿车 其发动机来自德国 轮胎产自美国 整车装配在意大利 这一现 象反映了 经济全球化 贫富差距扩大 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政治多极化 A 第 8 页 共 13 页 B C D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本大题本大题 2 2 小题 小题 2626 题题 1313 分 分 2727 题题 1212 分 共分 共 2525 分分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26 13 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09 年 1840 1949 年 沧桑巨变 换了人间 北京天安门 曾在 1900 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 在 1919 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1949 年的秋天 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 一代代中华儿 女前赴后继 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 他们的业绩 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 解说词 1 109 年沧桑巨变 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为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 世纪 60 90 年代 中 国出现了一场什么运动 提出了哪些口号 2 1900 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 1919 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 从百年沧桑巨变中 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27 12 分 和谐 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发展愿景 某班同学以 和 谐之光 为主题设计了一期板报 并提出了如下问题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任务一 搜集名言 汲取思想智慧 任务二 赏析名画 见证民族团结 任务三 对比事件 感悟历史 任务四 解读史实 体验和而不同 任务五 联系现实 构建和谐社会 1 阅读同学们搜集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言 请你任选其中一位 概括他的思想主张 A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 B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第 9 页 共 13 页 C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孟子 D 兼相爱 交相利 墨子 2 下面两幅名画分别反映出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在处理与西藏地区民族关系时采取了什么方式 西藏正式纳 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 请你为本栏目提炼一个恰当的主题词并完成下表中 处关键词的填写 主题 历史事件背景结果 西安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社会矛盾 和平解决 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形成 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 全国人民渴望和平虽然签订了 双十协定 但 协定 很快国民党撕毁 挑起了 4 求大同 存小异 对和平发展意义重大 请从下列史实中任选一例加以说明 5 如图是同学围绕 科技与生活 开展问卷调查后 整理出的百姓关注的生活现象 请从正面或者反两方 面说明这些现象的利或弊 利弊选答一项 2 分 第 10 页 共 13 页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本大题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7575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