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届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江苏省2020届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江苏省2020届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江苏省2020届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4页
江苏省2020届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江苏省江苏省 20202020 届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届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有了人类 就有了人类社会 我国的人类活动最早出现于 A 约 70 万年前 B 约 20 万年前 C 约 70 万 20 万年前 D 约 170 万年前 2 2 分 距今一百七十万年的祖国境内最早人类生活在 A 云南省元谋县 B 北京周口店 C 山东青岛 D 陕西西安 3 2 分 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4 2 分 通过对远古人类活动的遗址 遗迹等的考察和研究 科学家们能分析出古人类的生活情况 从而 帮助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 世界上出土远古人类化石 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第 2 页 共 14 页 D 河姆渡遗址 5 2 分 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见图 的主要依据 A 周口店的自然环境 B 遗址中的打制石器 C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 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6 2 分 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 在远古时代有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 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 居住环境 他们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7 2 分 根据片段联想 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现于周口店的山洞里 能够直立行走 但还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 使用天然火 过着群居生活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蓝田人 D 山顶洞人 第 3 页 共 14 页 8 2 分 央视热播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传承中华美食文化 引发广泛关注 右图是我国远古时期的陶 制炊具 它距今约有 A 一百七十万年 B 六七千年 C 四千多年 D 两千多年 9 2 分 火的使用 是人类进化的历程碑 下列对我国古人类用火的介绍中 错误的一项是 A 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 B 北京人会保存火种 C 火的使用改善了生存条件 D 人工取火是北京人用火的主要来源 10 2 分 盐阜先民们在古老的盐阜平原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在东台溱东开庄遗址就发现六七千年前新石 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遗迹 并出土了石斧 玉凿 陶鼎 陶豆 陶罐 陶盘以及众多的器物标本 这一遗址的新石 器时代约相当于 A 元谋人时期 B 北京人时期 C 河姆渡时期 D 尧舜禹时期 11 2 分 居住在下图房子中的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水稻 第 4 页 共 14 页 B 高粱 C 玉米 D 粟 12 2 分 考古发现推论 下列原始居民中 可能已经使用文字的是 A 红山原始居民 B 半坡原始居民 C 大汶口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13 2 分 每年清明节 全国各地的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黄帝和炎帝陵进行祭奠敬拜 表达对炎 黄两 帝的景仰之情 后人尊敬他们主要是因为 A 教人们挖井 发明车船 B 是中华文明的 人文初祖 C 发明农业和医药 D 打败蚩尤 14 2 分 下列关于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相同点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使用磨制石器 B 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C 学会建造房屋 D 会饲养家畜 15 2 分 我国神话传说中 黄帝之后 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 舜 禹 他们都是通过推 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 选举制 B 投票制 第 5 页 共 14 页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16 2 分 黄帝和炎帝曾联合打败的部落首领是 A 蚩尤 B 共工 C 神农 D 伏羲 17 2 分 俗话说 洪水无情 在我国远古时代 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 造成了巨大灾难 此时 有 一位英雄人物 花了十三年的时间 三过家门而不入 终于治好洪水 造福人民 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18 2 分 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 政之所废 在逆民心 强调民心向背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下列历史人 物的结局与 政之所废 在逆民心 观点相一致的是 启 夏桀 商纣 盘庚 周厉王 周武王 A B 第 6 页 共 14 页 C D 19 2 分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夏朝建立于 A 公元 21 世纪 B 公元 16 世纪 C 公元前 21 世纪 D 公元前 16 世纪 20 2 分 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 是谓小康 这种 天下为家 的局面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21 2 分 史记 记载 平王立 东迁于洛邑 避戎寇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 楚 秦 晋始大 政由方伯 指诸侯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周天子威望下降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 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 B C D 22 2 分 左传 载 其怀柔天下也 忧俱有外侮 捍御外侮者 莫如亲亲 故以周亲屏周 材料涉及 的制度是 第 7 页 共 14 页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23 2 分 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包括 授民授疆土 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 诸侯王的位置由民主选举产生 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 共同抵御 蛮 夷 戎 狄 等 A B C D 24 2 分 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于 2015 年 2 月发行的生肖纪念币 该生肖 属相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非常密切 下列历史文物中着力体现该动物形象的是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虎耳铜鼎 D 青铜立人像 第 8 页 共 14 页 25 2 分 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是因为 A 龟甲 兽骨在当时容易找到 B 这种文字最适合刻在龟甲 兽骨上 C 狩猎 捕鱼是当时主要的生产劳动 D 当时许多重大活动前都要进行占卜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26 20 分 据 新华日报 2017 年 3 月 20 日报道 张献忠江口沉银 传说被考古证实 这也印证了研 究历史的途径有传说和考古发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考古发掘的化石 材料二 考古发掘的工具 材料三 神话传说的人物 第 9 页 共 14 页 请回答 1 观察材料一中图 1 写出元谋人门齿化石的发掘地点 观察材料一中图 2 写出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 骨化石的中国青年学者的姓名 2 材料二中图 3 4 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所使用的工具 3 材料三图 5 中的黄帝 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材料三图 6 中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全身心投入治水 曾三 过家门而不入 他成为部落联盟得益于哪种政治制度 4 综上所述请你归纳出研究历史的途径有哪些 27 20 分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而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制度变革 阅 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 则贬其爵 再不朝 则削其地 三不朝 则 六师移之 第 10 页 共 14 页 孟子 告子 材料三 周平王东迁后 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 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周天子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 下 共主 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人教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使用图一和图二这两种工具的时代分别称为什么时代 青铜器主要使 用哪种铸造方法 图四所示的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它与哪一技术共同促进了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2 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体现出诸侯有哪项义务 3 材料三所描述的这一现象体现了春秋时期的哪一政治特点 从根源上讲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一中哪 种工具的使用有关 4 材料四中的两幅地图分别是哪一时期的形势图 后来哪一朝代结束了这一长期分裂的局面 又创立了一 套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28 20 分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民族之间 差别逐渐缩小 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 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 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 回答相关 问题 第 11 页 共 14 页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 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 大大加 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 促进了民族融合 百度百科 民族融合 材料二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提到的 诸侯国 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 2 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 材料三中北魏政府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请问北魏政府改革的领导人是谁 请列举改革的主要措施 至少写出两点措施 4 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 请你概括出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至少写出两点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